古之遺愛

古之遺愛,是孔子對鄭國執政者子產的評價。孔子聽聞子產去世,流淚說道:“古之遺愛也。”稱讚他繼承和發揚了古人為政仁愛的遺風。典出《左傳·昭公二十年》。 在後世,諸葛亮魏知古夏原吉等人都曾得到過這樣的稱讚。

涵義,典出,用例,人物,

涵義

“古之遺愛”,讚頌為政者繼承和發揚了古人為政仁愛的遺風。其中,“愛”是惠、仁愛之意。此外,“遺愛”在單獨使用時,還有把德惠遺留給後代之意(多指有德政的人而言)。
成占春“古之遺愛”匾成占春“古之遺愛”匾
最初,“古之遺愛”被孔子用於讚揚子產。杜預就孔子的評語解釋說:“子產見愛,有古人之遺風。”後來,該典故得到更廣泛的使用,例如,宋璟曾用此典故讚揚魏知古姚廣孝曾以此語稱讚夏原吉

典出

據《左傳》記載,鄭國執政者子產在病中,曾告誡繼任者游吉為政要寬猛相濟。(子產論政寬猛)游吉剛剛繼任,不忍用猛,失之過寬,後來終於興兵討伐強盜。孔子聽說後,評價道:“好啊!政事寬大百姓就怠慢,怠慢就用嚴厲來糾正。嚴厲百姓就受到傷害,傷害就實施寬大。用寬大調節嚴厲,用嚴厲調節寬大,因此政事調和。”又記載說,等到子產死去,孔子聽到這訊息,流著眼淚,說:“他的仁愛,是古人流傳下來的遺風啊。”

用例

  • 《左傳·昭公二十年》:及子產卒,仲尼聞之,出涕曰:“古之遺愛也。”
  • 《史記·鄭世家》:及聞子產死,孔子為泣曰:“古之遺愛也!”
  • 《晉書·袁宏傳》:孔明盤桓,俟時而動,遐想管樂,遠明風流,治國以禮,人無怨聲,刑罰不濫,沒有餘泣,雖古之遺愛,何以加茲!
  • 《舊唐書·魏知古傳》:御史大夫宋璟聞而嘆曰:“叔向古之遺直,子產古之遺愛,能兼之者,其在魏公。”
  • 《明史·夏原吉傳》:姚廣孝還自浙西,稱原吉曰:“古之遺愛也。”

人物

成占春。字梅叔。同治十年(1871)進士,改庶吉士入庶常館。十三年(1874)散館任雲南易門知縣,課耕種,為民謀。易門十年,政聲蜚然。光緒十年(1884),以政績卓異赴京候命。此時,中法戰事又起。五月剛在天津簽訂和約。六月法軍再次大舉進攻,朝廷被迫應戰。成占春贊成禦敵卻侮,因而發中越邊界以能吏分,署理蒙自。時岑毓英率軍出關,以蒙自為後方糧餉轉運站。成占春精心組織、轉餉不匱。諒山、鎮南關大捷後,岑毓英以成占春有守有為薦升,未幾,任鎮雄州知州。任上,治理如同易門,苦心孤詣,愛民如子。後因父喪乞歸,歸里後不復出。居鄉力持正義,有妨民之事務必去之。如裁漕銀、減典息。也曾與縣令劉德樹共議修方誌事。著有《海琴仙館詩》六卷。五十九歲卒,葬吳揚莊。成占春為官有政聲,故鄉邑父老為其立匾,額曰“古之遺愛”。語出《左傳》:“及子產卒,仲尼聞之,出涕曰‘古之遺愛也’”。意即仁愛遺留於後世。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