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含陳式太極)

太極拳(含陳式太極),連雲港市第五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傳統體育、遊藝與雜技類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太極拳(含陳式太極)
  • 類別:傳統體育、遊藝與雜技
歷史淵源,傳承保護,

歷史淵源

洪派陳式太極拳,是傳統太極拳的正宗傳承流派,目前主要分布在山東江蘇一帶。洪派陳式太極拳傳承始於明末清初的陳氏太極拳,最早可追溯到明代洪武年間(1368-1398年),距今已有600餘年歷史。它始於明,盛於清。陳鑫《太極拳圖說》自序云:“始祖卜耕讀之會,而以陰陽開合,運轉周身者,教子孫以消化飲食之法,理根太極,故名太極拳。”陳氏第九代傳承人陳王庭經一道人點化,總結精神,將之逐漸定型,成為後來名揚天下的太極拳。這一說法和武當張三豐創太極拳之說有相悖處,但陳氏九代陳王庭得道人教授點撥一事是不爭的事實。 陳式太極拳是歷代太極拳家勞動的結晶。該拳原傳承隱秘,不傳外姓,後有河北邯鄲楊露禪用誠心感動陳氏十四代長興公,故得真傳。後來,楊露禪教拳於北京王府,一時無敵,而逐使太極拳名揚於世。陳氏十七代宗師陳發科1928年定居北京,使陳家太極拳法逐漸為世人了解,朝廷有“太極一人”的盾牌見曾。當時,北京武術界名流許禹生、李劍華、劉慕三、沈家楨等,皆從陳發科學拳,一時傳為佳話。洪派陳式太極拳的宗師洪均生先生,1930年隨陳發科師習拳,朝夕相伴15載,盡得真偉。後因生計原因遷往濟南。1956年,他再次赴京,重陳發科先生悉心教導,並把陳先生所教理法貫穿在套路中,遂形成實用、簡捷的洪陳派太極拳,其功深德劭,被日本太極拳界稱作“太極魔手”。他成立了“洪均生研究會”,專門研究、教授拳法。其所教太極拳法被習練者稱為“洪派陳式太極拳”、“洪式太極拳”、“洪傳陳式太極拳”、“陳式太極拳實用拳法”等。1992年3月,現東海縣來芳太極拳俱樂部創辦人謝千里,拜洪均生先生和著名洪派陳式太極拳家王忠憲先生為師,系統學練派派陳式太極關,潛心研習16年,得洪派陳式太極拳真諦。在東海縣義務教授洪派陳式太極拳,使得這一優秀的健身拳種在東海體育健身界樂為人道。洪派陳式太拳是傳統太極拳正脈,陳式太極拳的重要流派之一。它以輕靈自然、松圓雄渾、縝密纏綿、剛柔相濟的螺旋運動形式和富有實戰性的武術技巧而著稱。洪派陳式太極拳注重技擊實用,動作簡捷美觀,集現代審美和古樸典雅於一體。

傳承保護

其傳承的主要內容有洪派陳式太極拳一路、二路、洪派陳式太極劍、洪派陳式太極刀、洪派陳式太極推手、洪派陳式太極拳基本功等,以及洪派第三代傳人謝千里創編的太極金纏手、太極十八跌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