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韓每日申報》(朝鮮語:대한매일신보,英語:The Korea Daily News)是大韓帝國時期發行的一種新聞報紙。該報創刊於1904年7月18日,由英國人裴說(Ernest Thomas Bethel)投資創辦並任社長,韓國人梁起鐸任總務,主筆為朴殷植、申采浩等人,並得到高宗皇帝李熙的支援。該報創刊後,先是韓英合璧版,1905年3月11日一度停刊,1905年8月11日再刊,分為國漢文混用(韓文和漢文混寫)和英文兩種版本,1907年5月23日又重新發行韓文版的報紙,形成了一式三版的格局。三種版本的《大韓每日申報》每日發行量總計1萬份以上。
日俄戰爭時有許多來自歐美的從軍記者,其中著名的有美國小說家傑克·倫敦(Jack London)與著有《韓國的悲劇》和《韓國獨立運動》的英國記者弗雷德里克·麥肯齊(E. A. Mekenzie)。這些歐美記者要去日俄戰場必須經過韓國,因而對韓國來說接觸他們的機會很多。宮內府禮式院最後物色了兩名辦報人選,一名是來自日本的英語報紙《日本時報》(The Japan Times)的英國記者高文(T.Gowen),另一名則是來自英國《倫敦電訊報》(The London Telegraph)的英國記者裴說(E.T.Bethell,1872年—1909年)。然而高文是一個親日分子,他把韓國政府與他聯繫辦報的動態暗中匯報給了自己的上司《日本時報》社長頭本元貞,並被日本政府所察知。高文表示韓國打算發行一種叫《韓國時報》的英語報紙,該報將秉持反日主義的方針,雖然他本人反對這一方針,但如果他放棄的話,韓國宮廷就會找別的人,所以不如順水推舟,掌握該報的實權,使其變成親日的報紙。裴說則與他不同,這與他的履歷有關。裴說生於英國布里斯托的一個玩具商家庭,幼年時移居倫敦,高中畢業後就開始經商,17歲時遠渡日本創業,成為一名玩具商,積累了不少資本,但後來在與日本人的競爭中破產,然後又改行做記者,並在日俄戰爭時從軍採訪。他被日本人擠垮的經歷使他對日本無甚好感,這也是後來《大韓每日申報》堅持排日方針的原因之一。高文和裴說的理念如此扞格,自然使他們無法共事,他們衝突的焦點便在於對日本的態度上。最後高文憤而離去,辦報權遂落入裴說一個人手中。於是裴說將《韓國時報》(The Korea Times)更名為《大韓每日申報》(The Korea Daily News),於1904年7月18日正式發行。
1904年6月29日以後,《韓國時報》(Korean Times,即後來的《大韓每日申報》)曾以樣本形式內部發行。雖然最開始辦報的定位是英語報紙,但大韓帝國宮內府的官員顯然認為有發行韓文版的必要,於是在1904年7月18日正式對外發行了《大韓每日申報》(The Korea Daily News)韓英合璧版,這便是《大韓每日申報》誕生之日。該報的漢字名定為“大韓每日申報”,當是受到中國上海發行的《申報》的影響。《大韓每日申報》創刊號的一頁報紙長40厘米,寬27厘米,總計6頁,其中2頁韓文,4頁英文。這種樣式的《大韓每日申報》發行了數月之後,從1905年3月11日開始停刊整頓,1905年8月11日,《大韓每日申報》復刊,這次取消了韓文版面,並從英文版中單獨分離出使用國漢文混用體(韓文和漢文混用)的報紙,並以國漢文版為主,英文版為輔,於是形成了一式兩版的體例。《大韓每日申報》之所以決定採取國漢文混用體,大概是因為期望客群為知識分子等有一定文化的人士,如同當時另一大報紙《皇城新聞》。1907年5月,《大韓每日申報》又決定重新推出韓文版報紙,關於其動機,《大韓每日申報》在一篇題為“國文報並刊”的社論中表示韓國到如今悲慘境地的原因是由於“不取便利之國文,專尚不便利之漢文”,導致韓國人的奴隸根性,缺乏獨立思想,難以接受新事物,因此有必要發行韓文版報紙,來喚醒國民精神。1907年5月23日,《大韓每日申報》韓文(國文)版正式發行,至此《大韓每日申報》形成了一式三版(國漢文、韓文、英文)的格局,國漢文版是標準,韓文版和英文版都翻譯自國漢文版。1906年,《大韓每日申報》國漢文和英文兩種版本每日發行量合計不到4000份,而據1908年5月7日的統計數據,《大韓每日申報》國漢文、韓文、英文三種版本的總發行量達13256份,具體情況如下表:
《大韓每日申報》作為當時韓國第一大報,規模不斷壯大,到1909年已在全國各地建立51個分社。而日本人對《大韓每日申報》的迫害也日益升級,先是對裴說等進行恐嚇與人身威脅,但裴說不屈不撓,堅持《大韓每日申報》的編輯方針。而後日本及傀儡政府又以“妨害治安”為由多次沒收《大韓每日申報》,但《大韓每日申報》又在沒收不久後將其重新發行。1907年7月24日,李完用傀儡政府頒布《新聞法》,限制韓國的新聞自由,但這一規定不適用於英國人辦的《大韓每日申報》。於是在1908年4月29日又出台修正版《新聞法》,規定韓國國內以外國人名義辦的新聞報紙與海外韓人所辦新聞報紙禁止發行,否則沒收。與此同時,日本人也開始與英國交涉將裴說逐出韓國,乃於1908年10月9日向英國駐韓領事戈頒(Henry Cockburn)起訴裴說,10月14日在領事館進行審判。日本人收集的裴說煽動韓國人、妨害治安的罪證是8篇《大韓每日申報》的報導,其中6篇是報導義兵運動,1篇是對日本皇太子嘉仁訪韓時日方提議的批判,還有1篇是呼籲韓國人重視國家獨立的論說。最後判決裴說有罪,要求6個月不得辦報,並罰款3000元。裴說不服,認為《大韓每日申報》的報導有憑有據,因此提出抗訴。於是韓國統監府再次起訴裴說,以1908年中的“須知分被殺詳報”(指1908年韓國人田明雲、張仁煥追到美國舊金山暗殺幫助日本的前韓國外交顧問美國人須知分(史蒂芬孫)之事)、“百梅特涅不足以壓一伊太利(義大利)”、“學界之花”等報導指控裴說攪亂秩序、煽動暴力、離間韓國人民與政府,對治安構成極大威脅,觸犯了英國在1907年頒布的《關於中國和韓國的樞密院令》(Order council relating to the China and Korea)第5條的教唆、煽動罪名。上海的英國在華最高法院派人來審訊,裴說也聘請了辯護律師,最後仍判決裴說有罪,拘禁3周,6個月不得辦報。1908年6月21日押赴上海,在當地英國領事館服刑,7月15日獲釋。裴說回到韓國,身體每況愈下,1909年5月1日因心臟病而去世,年僅37歲,死後由英國人萬鹹接替他的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