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溪筆談·隕石

夢溪筆談·隕石

北宋治平元年,在常州太陽落山的時候,天空中發出像打雷一樣的巨響,原來是一顆火星,幾乎像月亮一樣,在東南方出現。不一會兒又震響了一聲,移到西南方去了。又一震響後,星星就落在宜興縣一個姓許的人家的院子裡。遠處近處的人都看到了,火光明亮照天,許家的籬笆都被燒毀了。

這時火熄滅了,看地面上有一個像茶杯大小的洞穴,很深。往下看,星星在洞穴裡面,發著微弱的光。過了好久,才漸漸暗下來,還熱得不能靠近。又過了很長時間,掘開那個洞穴,有三尺多深,才得到一塊圓形的石頭,還很熱,它大小像拳頭一樣,一頭略微尖些,顏色像鐵,重量也像鐵似的。

常州的太守鄭伸得到它,送到潤州金山寺保存。到現在還在匣子裡藏著,遊人到了那裡就打開匣子給人們看。王無咎為此寫了這篇文章,記載得很詳細。

基本介紹

原文介紹,原文,翻譯,故事介紹,作者資料,作者介紹,科學成就,人物年表,夢溪筆談,相關資料,《天外來客---隕石收藏錄》,隕石,

原文介紹

原文

治平元年,常州日禺(yú)時,天有大聲如雷,乃一火星幾如月,見於東南;少時而又震一聲,移著西南;又一震而墜在宜興縣民許氏園中。遠近皆見,火光赫然照天,許氏藩籬皆為所焚。是時火息,視地中只有一竅如杯大,極深。下視之,星在其中熒熒然。良久漸暗,尚熱不可近。又久之,發其竅,深三尺余,乃得一圓石,猶熱,其大如拳,一頭微銳,色如鐵,重亦如之。州守鄭伸得之,送潤州金山寺,至今匣藏,遊人到則發視。王無咎為之傳甚詳。

翻譯

北宋治平元年,一天太陽西下時,在常州的上空,忽然發出巨響,原來是一顆大星,幾乎像月亮一樣,在東南方出現。不一會兒又震響了一聲,移到西南方去了。又一震響後,星星就落在宜興縣一個姓許的人家的院子裡,遠處近處的人都看到了,火光明亮照天,許家的籬笆都燒毀了。
這時火熄滅了,看地面上有一個像茶杯大小的洞穴,很深。往下看,星星在洞穴裡面,發著微弱的光。過了好久,才漸漸暗下來,還熱得不能靠近。又過了很長時間,掘開那個洞穴,有三尺多深,才得到一塊圓形的石頭,還很熱,它大小像拳頭一樣,一頭略微尖些,顏色像鐵,重量也像鐵似的。
常州的太守鄭伸得到它,送到潤州金山寺保存。到現在還在匣子裡藏著,遊人到了那裡就打開匣子給人們看。王無咎為此寫了這篇文章,記載得很詳細。
注釋
日禺:這裡是太陽落下的意思。“禺”同“隅”,角落。古代傳說是日落的地方。也可以解釋為“禺中”,近正午時。
②幾:差不多,將盡
③竅:洞
④熒熒然:發出微弱的光樣子
5常州:地名
6治平:宋英宗的年號
7發:挖

故事介紹

治平元年,常州日禺時,天有大聲如雷,乃一大星,幾如月,見於東南。少時而又震一聲,移著西南。又一震而墜在宜興縣民許氏園中。遠近皆見,火光赫然照天,許氏藩籬皆為所焚。
是時火息,視地中有一竅如杯大,極深。下視之,星在其中,熒熒然。良久漸暗,尚熱不可近。又久之,發其竅,深三尺余,乃得一圓石,猶熱,其大如拳,一頭微銳,色如鐵,重亦如之。州守鄭伸得之,送潤州金山寺,至今匣藏,遊人到則發視。王無咎為之傳,甚詳。

作者資料

作者介紹

沈括(1031年-1095年),字存中,杭州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北宋科學家、政治家。他的父親沈周(字望之)曾在泉州、開封江寧做過地方官,祖父曾任大理寺丞,外公許仲容曾任太子洗馬,舅舅許洞是鹹平三年(1000年)進士。母親許氏,是一個有文化教養的婦女。仁宗嘉祐八年(公元1063年)進士。神宗時參與王安石變法運動。熙寧五年(1072年)提舉司天監,次年赴兩浙考察水利、差役。熙寧八年出使遼國,駁斥遼的爭地要求。次年任翰林學士,權三司使,整頓陝西鹽政。後知延州(今陝西延安),加強對西夏的防禦。元豐五年(1082年)以宋軍於永樂城之戰中為西夏所敗,連累被貶。晚年在鎮江夢溪園撰寫了《夢溪筆談》。他博學善文,對方誌律歷、音樂、醫藥、卜算等無所不精。他晚年所著的《夢溪筆談》詳細記載了勞動人民在科學技術方面的卓越貢獻和他自己的研究成果,反映我國古代特別是北宋時期自然科學達到的輝煌成就。《夢溪筆談》不僅是我國古代的學術寶庫,而且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有重要的地位。被英國學者李約瑟譽為“中國科學史上的坐標”。
沈括沈括

科學成就

他精研天文,所提倡的新曆法,與今天的陽曆相似;
物理學方面,他記錄了指南針原理及多種製作法;發現地磁偏角的存在,比歐洲早了四百多年;又曾闡述凹面鏡成像 的原理;還對共振等規律加以研究;
數學方面,他創立「隙積術」(二階等差級數的求和法)、「會圓術」(已知直徑弓形的高,求弓形的和弧長的方法);
地質學方面,他對沖積平原形成、水的侵蝕作用等,都有研究,並首先提出石油的命名;
醫學方面,他對於有效的藥方,多有記錄,並有多部醫學著作;
此外,他對當時科學發展和生產技術的情況,如畢升發明活字印刷術金屬冶煉的方法等,皆詳為記錄。
沈括自幼對天文地理等有著濃厚的興趣,勤學好問,刻苦鑽研。少年時代他隨做泉州州官的父親在福建泉州居住多年,當時的一些見聞,均收入《夢溪筆談》。在天文學方面,沈括也取得了很大成就,他曾經製造過我國古代觀測天文的主要儀器——渾天儀;表示太陽影子的景表等。為了測得北極星準確位置,他連續三個月,每天用渾天儀觀測北極星位置,把初夜、中夜、後夜所見到的北極星方位,分別畫於圖上,經過精心研究,最後得出北極星與北極距三度。這一科學根據在《夢溪筆談》中有詳細的記載。《夢溪筆談》中還記載了沈括在數學方面的貢獻,他發展了《九章算術》以來的等差級數,創造了新的高等級數求和法——隙積數。幾何學中,他發明了會圓術,即從已知圓的直徑和弓形高度來求弓形底和弓形弧的方法。為此日本數學家三上義夫曾給予沈括以極高的評價。
宋史·沈括傳》稱他“博學善文,於天文方誌、律歷、音樂、醫藥、卜算無所不通,皆有所論著”。英國科學史家李約瑟評價沈括“中國科學史上的坐標”和“中國科技史上的里程碑”。
1979年7月1日為了紀念他,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將該台在1964年發現的一顆小行星2027命名為“沈括”。
他在百科全書《夢溪筆談》中,是第一個人把歷史上沿用的石漆、石脂水、火油、猛火油等名稱統一命名為石油,並對石油作了極為詳細的論述。
曾被英國科學家李約瑟稱為中國科學史上最卓越的人物。

人物年表

沈括生於宋仁宗天聖九年(公元1031年),他自幼勤奮好讀,在母親的指導下,十四歲就讀完了家中的藏書。後來他跟隨父親到過福建泉州江蘇潤州(今鎮江)、四川簡州(今簡陽)和京城開封等地,有機會接觸社會,對當時人民的生活和生產情況有所了解,增長了不少見聞,也顯示出了超人的才智,十八歲至南京,對醫藥產生興趣。
皇祐三年(1051年)沈周去世,至和元年(1054年),沈括以父蔭入仕,任海州沭陽縣(今屬江蘇)主簿,修築渠堰,開發農田,頗有政績。
嘉祐六年(1061年),任安徽寧國縣令,倡導並發起了修築蕪湖地區萬春圩的工程,並撰寫了《圩田五說》、《萬春圩圖記》。
嘉祐八年(1063年),三十三歲考中進士,被任命做揚州司理參軍,掌管刑訟審訊。治平三年(1066年),被推薦到京師昭文館編校書籍。在這裡他開始研究天文歷算。
熙寧二年(公元1069年),王安石被任命為宰相,開始進行大規模的變法運動。沈括積極參預變法運動,受到王安石的信任和器重,擔任過管理全國財政的最高長官三司使等許多重要官職。
熙寧五年(公元1072年),兼任提舉司天監,職掌觀測天象,推算曆書。接著,沈括又擔任了史館檢討。
熙寧六年(公元1073年)做集賢院校理。因職務上的便利條件,他有機會讀到了更多的皇家藏書,充實了自己的學識。在此期間,撰寫了《渾儀議》、《浮漏議》、《景表議》、《修城法式條約》、《營陣法》。還多次出使,視察了很多地方。
熙寧八年(1075年)以翰林侍讀學士的身分,出使契丹交涉劃界事宜,獲成而還。他在出使途中繪記了遼國山川險阻及風俗人情,成《使虜圖抄》,上於朝廷
熙寧九年(1076年)任翰林學士,權三司使王安石變法失敗,沈括因為受到牽連以及詩案敗露等原因,照例出知宣州(今安徽省宣城一帶)。
熙寧十年(1077年),沈括出任宣州知州(今安徽宣城)。
元豐二年(1079年),爆發烏台詩案,因政治立場不同,曾出面指責蘇軾
元豐三年(1080年),為抵禦西夏,改知延州(今陝西延安一帶),兼任鄜延路經略安撫使
元豐五年(公元1082年),升龍圖閣直學士。但是不久又因為與給事中徐禧、鄜延道總管種諤、鄜延道副總管曲珍等人貪功冒進,不聽隨行內侍李舜舉勸告,在死地築城,釀成永樂城慘敗,損失軍人2萬,民夫無算,高永亨、李舜舉等都壯烈犧牲。此戰是北宋歷史上較大的慘敗之一,並使得平夏城大捷以後良好的統一形勢被葬送。此事沈括雖非首罪,但他畢竟負有領導責任,加之在戰役中救援不力,因此被貶為均州(今湖北省均縣)團練副使,隨州安置,從此形同流放,政治生命宣告完結。
元祐二年(1087年),他完成了在熙寧九年即已奉命編繪的“天下郡縣圖”,定名為《守令圖》,被特許親自到汴京進呈。
元祐三年,沈括移居到潤州(今江蘇鎮江市東面),將他以前購置的園地,加以經營,名為“夢溪園”,在此隱居,八年後即宋哲宗紹聖二年(公元1095年)去世。他一生著作多達幾十種,但保存到現在的,除《夢溪筆談》外,僅有綜合性文集《長興集》和醫藥著作《良方》等少數幾部了。《夢溪筆談》是中國科學史上的坐標,是沈括一生社會和科學活動的總結,內容極為豐富,包括天文曆法、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地理、地質、醫學、文學、史學、考古、音樂、藝術等共600餘條。其中200來條屬於科學技術方面,記載了他的許多發明、發現和真知灼見。沈括可說是一個科學通才。

夢溪筆談

夢溪筆談》包括《筆談》、《補筆談》、《續筆談》三部分。《筆談》二十六卷,分為十七門,依次為“故事辯證樂律象數人事、官政、機智藝文書畫技藝器用神奇異事謬誤譏謔雜誌、藥議”。《補筆談》三卷,包括上述內容中十一門。《續筆談》一卷,不分門。全書共六百零九條(不同版本稍有出入),內容涉及天文曆法氣象地質地理物理化學生物農業水利建築醫藥歷史文學藝術、人事、軍事法律等諸多領域。在這些條目中,屬於人文科學例如人類學考古學語言學音樂等方面的,約占全部條目的18%;屬於自然科學方面的,約占總數的36%,其餘的則為人事資料、軍事、法律及雜聞軼事等約占全書的46%。  就性質而言,《夢溪筆談》屬於筆記類。從內容上說,它以多於三分之一的篇幅記述並闡發自然科學知識,這在筆記類著述中是少見的。因為沈括本人具有很高的科學素養,他所記述的科技知識,也就具有極高價值,基本上反映了北宋的科學發展水平和他自己的研究心得,因而被英國學者李約瑟譽為“中國科學史上的坐標”。
夢溪筆談》詳細記載了勞動人民在科學技術方面的卓越貢獻和他自己的研究成果,反映了我國古代特別是北宋時期自然科學達到的輝煌成就,《宋史·沈括傳》稱作者沈括“博學善文,於天文、方誌、律歷、音樂、醫藥、卜算無所不通,皆有所論著”。英國科學史家李約瑟評價《夢溪筆談》為“中國科學史上的坐標”。
1979年7月1日為了紀念他,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台將該台在1964年發現的一顆小行星2027命名為沈括。簡而言之沈括的《夢溪筆談》是中國科學技術史上的重要文獻,百科全書式的著作。

相關資料

《天外來客---隕石收藏錄》

琅琊 王隕
山海經》曰:“地之所載,六合之間,四海之內,照之以日月,經之以星辰,紀之以四時,要之以太歲,神靈所生,其物異形,或天或壽,唯聖人能通其道”。然吾觀古往今來,能通其道之聖人者可謂廖矣。蓋天路漫漫,星月渺渺,凡人不可通也。
《左氏傳》云:“隕石,星也”。隕石之與世上芸芸眾生,無異於中原黃土之賤也。然其之與聖人,乃天外之來客,通天界之橋樑,達上帝之使者也。余傾畢生之財力物力,餐風露宿,跋山涉水,欲收集天下隕石於一屋。然世界之大,宇宙之廣,歲月之無窮,天下隕石非人力所能窮也。收藏雖少,卻每每把玩,如獲至寶,如數家珍。嗚呼!快哉,樂哉!
歲月無情,廉頗畢竟老矣。乃將畢生之所聞、所見、所集記於此,以傳後人:
日照隕:沂州府日照縣南40里石盆山。《淮南子·覽冥篇》云:“往古之時,四極廢,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載;火爁焱而不滅,水浩洋而不息;猛獸食顓民,鷙鳥攫老弱。於是女媧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鰲足以立四極,殺黑龍以濟冀州,積蘆灰以止淫水。蒼天補,四極正;淫水涸,冀州平;狡蟲死,顓民生;背方州,抱圓天”。山巔尚有馬蹄形隕石坑依稀可辯,隕石散落於其間,山下有隕石立於濤雒南門外。土人傳曰:盤古開天闢地,日月星辰各司其職,四海一統,其樂融融。不意太陽爆,隕石降,竟至石破天驚,“四極廢,九州裂”,民不聊生者也。幸得女媧補天於高山之巔,羲和浴日於東海之濱,救得萬眾生靈。乃建老母廟于山下以祀女媧羲和,堆隕石於高台以祭太陽神靈。其廟已毀,其碑尚存;其台已去,隕石可見。
伊洛隕:伊河洛河之間,隕石無蹤,其地無考。《竹書紀年》曰:“帝禹後氏八年雨金於夏邑”。《竹書紀年》又云:“夏桀”十年,……夜中星隕如雨,地震,伊洛竭”。
蘭山隕:沂州府蘭山縣西40里。尚有遺石,狀如鐵牛,土人奉為神靈,立廟而頂禮膜拜之。廟已殘破,廟碑尚存,曰隕石降於唐,因神牛而為廟。
壽光隕:青州府壽光縣西50里。《二十四史-宋書》云:“魏明帝青龍三年正月乙亥,隕石於壽光”。乃地有落星村,村邊有隕石狀如石臼,又名星落石臼,為壽光八景之一。李振栝詩云:“海宇村名系落星,幽人選勝此留停。誰操玉杵回天象,似借高舂揭地靈。”
歸德隕。歸德府北50里。《春秋》云:“魯僖公十六年春王正月戊申朔,隕石於宋五"。《元和郡縣圖志卷七》載:"隕石水源出縣(宋城縣)北40里春秋時隕石於宋,其處為潭"。
溫縣隕。懷慶府溫縣西80里。《二十四史-宋書》載:“晉武帝太康五年五月丁巳,隕石於溫及河陽各二。太康六年正月,隕石於溫三”。溫縣西孟縣有韓愈墓,墓旁有巨型隕石一,當為溫縣隕無疑。
肥鄉隕。廣平府肥鄉縣東30里。《二十四史-宋書》云:“晉成帝鹹和八年五月,星隕於肥鄉一”。
武威隕。涼州武威縣。《二十四史-宋書》云:“晉成帝鹹和八年五月,星隕於肥鄉一。鹹和九年正月,隕石於涼州”。

隕石

隕石(meteorite)是地球以外未燃盡的宇宙流星脫離原有運行軌道或成碎塊散落到地球或其它行星表面的、石質的,鐵質的或是石鐵混合物質,也稱“隕星”。大多數隕石來自小行星帶,小部分來自月球和火星
隕石在高空飛行時,表面溫度達到幾千度。在這樣的高溫下,隕石表面融化成了液體。後來由於低層比較濃密大氣的阻擋,他的速度越來越慢,融化的表面冷卻下來,形成一層薄殼叫“熔殼”。熔殼很薄,一般在1毫米左右,顏色是黑色或棕色的。在熔殼冷卻的過程中,空氣流動在隕石表面吹過的痕跡也保留下來,叫“氣印”。氣印的樣子很像在麵團上按出的手指印。 熔殼和氣印是隕石表面的主要特徵。若是你看到的石頭或鐵塊的表面有這樣一層熔殼或氣印,那你可以立刻斷定,這是一塊隕石。 但是落下來的年代較長的一些隕石,由於長期的風吹、日曬和雨淋,熔殼脫落了,氣印也就不易辨認出來了,但是那也不要緊,還有別的辦法來辨認。 石隕石的樣子很像地球上的岩石,用手掂量一下,會覺得它比同體積的岩石重些。石隕石一般都含百分之幾的鐵,有磁性,用吸鐵石試一試便會感到。另外,仔細看看石隕石的斷面,會發現有不少的小的球粒。球粒一般有1毫米左右,也有大到2~3毫米以上的,90%以上的石隕石都有這樣的球粒,它們是隕石生成的時候產生的。是辨認石隕石的一個重要標記。 鐵隕石的主要成分是鐵和鎳。其中,鐵占90%左右,鎳的含量一般在4~8%之間,地球上的自然鐵中鎳的含量一般不會有這么多。
在鐵隕石上切割一個斷面,磨光後,用5%的硝酸酒精侵蝕,光亮的端面會呈現出特殊的條紋,像花格子一樣。這是因為鐵隕石本身成分分布不均勻,有的地方含鎳量多些,有的地方少些,含鎳量多的部分,化學性質穩定,不易被酸腐蝕,而含鎳量少的部分受酸腐蝕後,變得粗糙無光澤,這樣就由這些亮的和暗的部分組成了花格子一樣的條紋。除了極少數含鎳量特多的隕石外,都會出現這些條紋。這是辨認鐵隕石的一個主要方法。 石鐵隕石極少見,由石和鐵組成,它含有大致相等的鐵和矽酸鹽礦物。 在3類隕石中,石隕石最多,1976年3月8日,在我國吉林省吉林地區降落的一場大規模的隕石雨,便是一次石質的球粒隕石雨。這次隕石雨散落的範圍達四、五百平方公里,蒐集到的隕石有一百多塊,總重量在2600公斤以上。其中,最大的一號隕石重1770公斤,是目前世界上搜尋到的最重的一塊石隕石。第二位的是美國諾頓石隕石,重1079公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