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詩

國詩

指與殖民體的新詩相對的中國古典文體,包括詩、詞、曲。這個詞最早見於盧弼先生為胡先驌先生詩集所寫的,二十世紀八十年代,由於很多人對新詩界把詩、詞、曲蔑稱為舊詩不滿,於是首先由廣東學者周錫(韋復)先生髮難,提出國詩的概念。在中國傳統文體學的觀念中,詩就是詩,僅分古體近體;詞便是詞,起初是與音樂密切配合的一種文體,以後逐漸成句讀不葺之詩。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國詩
  • 類型:詩歌文體
  • 反義詞:新詩
  • 包含:古體詩,近體詩
基本介紹,形式分類,古體詩,近體詩,題材分類,寫景抒情詩,詠物言志詩,即事感懷詩,懷古詠史詩,邊塞征戰詩,

基本介紹

著名學者徐晉如博士的《國詩芻議》一文,對國詩的概念作了如下解釋:
在中國傳統文體學的觀念中,詩就是詩,僅分古體與近體;詞便是詞,起初是與音樂密切配合的一種文體,以後逐漸成句讀不葺之詩。詩、詞產生於古典時代,但在中國進入現代社會之後,依然有不少人從事這兩種文體的創作,並取得傑出成就。惟自新詩在文壇上湧現,詩、詞便被誣稱為“舊”或“舊體”。實則“新詩”不“新”,“舊詩”不“舊”,新與舊的爭鬥,是殖民意識與民族意識的鬥爭,是庸眾意識與精英意識的鬥爭,“舊體”詩詞應當正名,它的最貼切的名字應當是國詩。
國詩
在他的《禪心劍氣相思骨——中國詩詞的道與法》中,有對於國詩的更詳細的定義:
所謂國詩,就是以文言辭彙為基本辭彙,以平水韻聲韻體系為其基礎語音,以表現高貴的人文精神與高雅的審美情趣為旨歸的具有嚴格而穩定的韻律的文體。
概乎言之,國詩就是指傳統的詩、詞、曲文體。其中,詩又分古體詩與近體詩。國詩是對“舊體詩詞”的否定與揚棄,提出國詩觀點的學者,希望越來越多的人採用國詩的說法,而摒棄“舊體詩詞”、“古體詩詞”這樣的說法。

形式分類

古體詩

包括古詩(唐以前的詩歌)、楚辭、樂府詩。“歌”“歌行”“引”“曲”“呤”等古詩體裁的詩歌也屬古體詩。古體詩不講對仗,押韻較自由。古體詩的發展軌跡:《詩經》→楚辭漢賦漢樂府→魏晉南北朝民歌→建安詩歌→陶詩等文人五言詩→唐代的古風、新樂府。
楚辭體:是戰國時期楚國屈原所創的一種詩歌形式,其特點是運用楚地方言、聲韻,具有濃厚的楚地色彩。東漢劉向編輯的《楚辭》,全書十七篇,以屈原作品為主,而屈原作品又以《離騷》為代表作,後人因此又稱“楚辭體”為“騷體”。
樂府:本是漢武帝時掌管音樂的官署名稱,後變成詩體的名稱。漢、魏、南北朝樂府官署採集和創作的樂歌,簡稱為樂府。魏晉和唐代及其以後詩人樂府寫的詩歌雖不入樂,也成為樂府和擬樂府。如《敕勒歌》《木蘭詩》《短歌行》(曹操)。一般來說,樂府詩的標題上有的加“歌”“行”“引”“曲”“吟”等。
歌行體:是樂府詩的一種變體。漢、魏以後的樂府詩,題名為“歌”“行”的頗多,二者雖名稱不同,其實並無嚴格區別,都是“歌曲”的意思,其音節、格律一般都比較自由,形式採用五言、七言、雜言的古體,富於變化,以後遂有“歌行”體。到了唐代,初唐詩人寫樂府詩,除沿用漢魏六朝樂府舊題外,已有少數詩人另立新題,雖辭為樂府,已不限於聲律,故稱新樂府。此類詩歌,至李白、杜甫而大有發展。如,杜甫的《悲陳陶》《哀江頭》《兵車行》《麗人行》,白居易的許多作品,其形式採用樂府歌行體,大多三言、七言錯雜運用。

近體詩

與古體詩相對的近體詩又稱今體詩,是唐代形成的一種格律體詩,分為兩種,其字數、句數、平仄、用韻等都有嚴格規定。
①一種稱“絕句”,每首四句,五言的簡稱五絕,七言的簡稱七絕。
②一種稱“律詩”,每首八句,五言的簡稱五律,七言的簡稱七律,超過八句的稱為排律(或長律)。 律詩格律極嚴,篇有定句(除排律外),句有定字,韻有定位(押韻位置固定),字有定聲(詩中各字的平仄聲調固定),聯有定對(律詩中間兩聯必須對仗)。例如,起源於南北朝、成熟於唐初的律詩,每首四聯八句,每句字數必須相同,可四韻或五韻,中間兩聯必須對仗,二、四、六、八句押韻,首句可押可不押。如果在律詩定格基礎上加以鋪排延續到十句以上,則稱排律,除首末兩聯外,上下句都需對仗,也有隔句相對的,稱為“扇對”。再如,絕句僅為四句兩聯,又稱絕詩截句、斷句,平仄、押韻、對偶都有一定要求。
(3):又稱為詩餘、長短句、曲子、曲子詞、樂府等。其特點:調有定格,句有定數,字有定聲。字數不同可分為長調(91字以上)、中調(59~90字)、小令(58字以內)。詞有單調和雙調之分,雙調就是分兩大段,兩段的平仄、字數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單調只有一段。詞的一段叫一闋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闋、上闋、上片,第二段叫後闋、下闋、下片。
(4):又稱為詞餘、樂府。元曲包括散曲和雜劇。散曲興起於金,興盛於元,體式與詞相近。特點:可以在字數定格外加襯字,較多使用口語。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數(套曲)兩種。套數是連貫成套的曲子,至少是兩曲,多則幾十曲。每一套數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為全套的曲牌名,全套必須同一宮調。它無賓白科介,只供清唱。

題材分類

寫景抒情詩

以表現主觀感情、抒懷詠志為主,它通過抒發詩人的主觀思想感情來反映社會生活,對客觀事物的再現要服從於主觀內心世界的表現。它不具體刻畫人物,不展開故事情節。 抒情詩一直是中國詩歌的主流,從《詩經》《楚辭》到李白、杜甫、李商隱等人的絕大多數詩歌都是抒情詩,敘事詩則是影響力次於抒情詩的一種詩歌,杜甫的《石壕吏》等詩歌、元稹白居易的一些長篇歌行都是敘事詩,宋代詩歌中出現了說理詩。敘事詩和說理詩影響力都不及抒情詩。

詠物言志詩

詠物言志就是通對物品的描寫和敘述,表現自己的志向和意願。 採用詠物言志法寫的文章的特點是用某一物品來比擬或象徵某種精神、品格、思想、感情等。要寫好這樣的文章,就要掌握好“物品”與“志向”,“物品”與“感情”的內在聯繫。首先是物品的主要特點要與自己的志向和意願有某種相同點和相似點。其次,描述時,自己的志向要以物品的特點為核心。物品要能表達自己的意願。詠物言志的寫作方法,最常用的有比喻、擬人、象徵等。

即事感懷詩

即事感懷詩,詩人所抒之“懷”是深摯感人的。特別是思鄉、念親、懷友、贈別之作,若是矯情造作,必然無從動人,能夠流傳千古的,都有一份真摯的感情。我們要細加領會。李白的《贈汪倫》:“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太白於景切情真處,信手拈出”,詩人以淺易的語言抒發了真摯誠懇的情懷。
即事感懷詩,“事”與“懷”的結合是很自然、高明的。杜甫《月夜》,於清冷的月夜中思念因戰亂離散的妻子,情與境是自然協調的。李白的《春夜洛城聞笛》:“誰家玉笛暗飛聲?”詩人的故園情思是由一曲《折楊柳》引發的,先寫笛聲滿城飛揚,再寫故園之思深濃。“事”和“懷”的結合緊密、自然、熨帖。

懷古詠史詩

詠史懷古詩:一般以古代歷史事件或古代人物為題材,或借古諷今,或寄寓個人懷才不遇的感傷,或表達昔盛今衰的興替之感。詩人以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陳跡為題材,借登高望遠、詠嘆史實、懷念古蹟來達到感慨興衰、寄託哀思、託古諷今等目的。這類詩由於多寫古人往事,且多用典故,手法委婉。

邊塞征戰詩

在唐代,有一批詩人(如高適岑參王昌齡王維李益等)十分擅長描寫邊塞征戰生活,後人稱他們為“邊塞詩人”,形成了所謂的“邊塞詩派”,反映邊塞征戰生活的詩作逐漸蔚為大觀。所以說邊塞詩是唐代這個詩歌大國的一束奇葩。
讀邊塞詩應注意的幾點:賞析邊塞詩,他們從大漠、烽煙、長城、黃沙等景物中反映出他們的精神風貌,我們可以從多個角度,體味每首詩的整體風格,領會作者熔鑄其中的感情,以及把握好所反映的時代風貌。
邊塞詩的特點
1.反映主題:
(1)抒發保家衛國的壯志豪情——“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
(2)揭露將領的腐敗——“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
(3)作戰艱苦——“山川蕭條極邊土,胡騎憑陵雜風雨”輪台九牛二虎之力月風夜吼,一川啐石大如斗,隨風滿地石亂走“。
(4)反映統治者的窮兵黷武——“邊庭流血成海水,武皇開邊意未已”
(1)直抒胸臆——“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
(2)對比——“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信知生男惡,反是生女好。生女猶得嫁比鄰,生男埋沒隨百草”
(3)烘托——“君不見沙場征戰苦,至今猶憶李將軍”“車轔轔,馬蕭蕭,行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走相送,塵埃不見鹹陽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