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工業大學

哈爾濱工業大學

哈爾濱工業大學(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位列國家首批985工程211工程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A類,九校聯盟(C9)、中國大學校長聯誼會卓越大學聯盟全球能源網際網路大學聯盟中俄工科大學聯盟中國-西班牙大學聯盟全國16所工科重點大學科技工作研討會CDIO工程教育聯盟成員單位,入選2011計畫珠峰計畫111計畫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畫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畫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首批設有研究生院、擁有研究生自主劃線資格的高校,是一所以理工為主、多學科協調發展的國家重點大學。

學校始建於1920年,1951年被確定為全國學習國外高等教育辦學模式的兩所樣板大學之一,1954年進入國家首批重點建設的6所高校行列(京外唯一一所),是新中國第一所畢業生直接被授予工程師稱號、研究生三年制的理工科大學。1996年進入國家“211工程”首批重點建設高校。1999年被確定為國家首批按照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學目標重點建設的9所"985工程"大學之一。2000年與同根同源的哈爾濱建築大學合併組建新的哈爾濱工業大學。

截至2018年5月,哈工大有哈爾濱、威海深圳三個校區;本部校園面積5212.35畝,建築面積202.69萬平方米;專任教師3045人,在校學生46138人。

基本介紹

  • 碩士點: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42個
  • 博士點: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8個
  • 主管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 學校官網http://www.hit.edu.cn
  • 中文名:哈爾濱工業大學
  • 外文名: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 簡稱:哈工大(HIT)
  • 創辦時間:1920年(庚申年
  • 類別公立大學
  • 類型:理工
  • 屬性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2017年入選) 
    985工程(1999年入選)
    211工程(1995年入選)
    2011計畫(2013年入選) 
    111計畫(2006年入選) 
    全國重點大學(1954年入選) 
    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2010年入選) 
    九校聯盟卓越大學聯盟 
    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
    自主招生試點高校
  • 現任領導:校長:周玉
    黨委書記:王樹權
  • 專職院士:20人
  • 本科專業:86個(本部)
  •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24個
  • 國家重點學科:一級學科9個
    二級學科6個、培育學科2個 
  • 院系設定:23個學院和基礎學部、體育部等(本部)
  • 校訓:規格嚴格,功夫到家
  • 校歌:《哈工大之歌
  • 校慶日:每年的6月7日
  • 地址:本部: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南崗區西大直街92號
    威海校區:山東省威海市環翠區文化西路2號
    深圳校區:廣東省深圳市南山區西麗深圳大學城哈工大校區
  • 院校代碼:10213(本部)
  • 主要獎項:工業和信息化部“一提三優”工程特別優秀學校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突出貢獻集體獎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突出貢獻者獎
    2018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高等教育國家級教學成果獎一等獎
    2012-2013年度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協作貢獻獎
  • 共享院士:16人
  • 長江學者:57人
基本信息,知名校友,工大校史,艱苦創業,黃金時代,十年動亂,再鑄輝煌,科學研究,創新單元,科研成就,學術資源,教育教學,師資隊伍,學科建設,院系概況,教學建設,七校聯盟,學校聲譽,國際合作,國際交往,學生交流,科研合作,來校留學,文化傳統,精神文化,形象標識,領導集體,現任領導,歷任領導,知名校友,經國之才,高級將領,學界泰斗,實業棟樑,

工大校史

艱苦創業

哈爾濱中俄工業學校(即哈爾濱工業大學的前身)是1920年5月開始籌建的,10月17日舉行開學典禮。當時設鐵路建設和電氣機械工程兩個科。首屆三個班共招收103名學生,實行學分制,學制四年,一律用俄語教學。
1920.5-1928.2時期1920.5-1928.2時期
1922年4月2日,學校改名中俄工業大學校,學校由四年改為五年,原設兩個科分別改為鐵路建築系和機電工程系。畢業生經考試委員會答辯合格,授予工程師稱號。
1928年2月4日,學校隸屬關係發生變化,改由中華民國東省特區領導,校名改為東省特區工業大學校。
1928年10月20日,將法政學院和商學院併入,學校正式定名為哈爾濱工業大學,由中蘇共管。
1928.2-1935.3時期1928.2-1935.3時期
1931年春,開始招收研究生。
隨著日本帝國主義入侵東北,到1935年學校完全被日本人接管,改用日語授課,指定招收中、日籍學生。
1936年1月1日,學校改名為國立哈爾濱高等工業學校。
1937年1月以後,學校完全轉入按日本方式辦學階段。
1938年1月1日 起,學校改名為“國立哈爾濱工業大學”。從此,哈爾濱工業大學的校名就一直沿用至今。
1935.3-1945.8時期1935.3-1945.8時期
1945年”九·三“抗日戰爭勝利後,哈工大由中蘇兩國政府共同管理,有中長鐵路局領導。這時的辦學宗旨是為中長鐵路培養工程技術人員,學制5年,一律用俄語上課,到1950年新中國接管前,設有土木建築、電氣機械、工程經濟、採礦、化工和東方經濟等系及預科。
從1920年建校到解放前,哈工大一直按俄或日式辦學,用俄語或日語授課,這使哈工大自建校起就具有鮮明的國際性特徵。
從1920年起到俄文班最後一批學生1938年末畢業,按俄式辦學的哈工大共培養畢業生1267人,其中中國學生382人,蘇聯及波蘭學生885人,這些畢業生分布在中國大陸、台灣、香港以及蘇聯、澳大利亞、波蘭、美國、加拿大、紐西蘭和巴西等世界各地。他們普遍地接受了西方早年的學制教育,獲得了當時歐洲先進的科學技術知識。其畢業文憑得到蘇聯的歐洲國家的承認。解放前的30年,哈工大培養了許多在科技教育界享有聲望的學者,也有的成為社會活動家。
1945.9-1949.3時期1945.9-1949.3時期

黃金時代

1949年,哈工大開始從全國招收研究生,是中國國內最早培養研究生的院校之一。
1950年6月7日,中共中央電告東北局:“中長鐵路已決定將哈工大交給中國政府管理”。並指示哈工大“應著重招收中國國內各大學理工學院的講師、助教和研究生。主要學俄文,兩年畢業即分配到各大學任教”。這是哈工大回到新中國懷抱並進入全面改造和擴建階段的重要標誌。後來,學校決定6月7日為哈工大建校紀念日。
建國時期建國時期
1951年,哈工大被國家確定為中國高等教育學習蘇聯的兩所院校之一,成為學習蘇聯先進經驗,為中國國內各高校培養優秀人才的基地,並以“工程師搖籃”而飲譽全國。1951年7月至1956年6月,該校先後舉行了5次教學方法及科學技術報告會,並受高教部委託舉行兩次全國機電專業會議,每次都有數十所兄弟院校參加,哈工大成為全國高校學習蘇聯教育經驗的視窗。
1952年,哈工大學制改為5年,加強對學生的工程訓練,使學生具備獨立承擔工程技術任務的能力,畢業生授予“工程師學位證書”,使哈工大在五十年代就以“工程師的搖籃”而飲譽全國。
工大新生工大新生
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在馮仲雲、李昌、陳康白、高鐵等人的領導下,哈工大在改造擴建的基礎上,進入了大建設、大發展、大提高階段,為國家培養了上萬名學子。
這一時期,學校招生規模不斷擴大,在校學生最多時達8000餘人,教師隊伍迅速增長,1957年已發展到800餘人,平均只有27.5歲,他們承擔了全部教學、科研任務,被譽為哈工大的“八百壯士”;科研工作有很大的發展與提高,各專業與一些工廠、研究所建立起固定的科技協作關係。為了辦好哈工大,解放後,一批年富力強,富有經驗的領導幹部被派到哈工大擔任領導工作;一批學術造詣高深的教授被招聘或被抽調到哈工大;67位蘇聯專家和3位捷克專家先後被聘請到哈工大,幫助學校建設國家急需的專業、培養教師和學生;一批先進的儀器設備從蘇聯運回,使哈工大的實驗室和實習工廠一躍居於全國最前列。
學蘇樣板學蘇樣板
1954年10月,高教部第一批確定6所高校為全國重點大學,哈工大成為京外唯一一所重點大學。
1957年,哈工大已發展到7個系23個專業,基本上建設成為學習蘇聯教學制度的新型多科性工業大學。
1958年,根據鄧小平同志“哈工大要搞尖端”的指示和當時形勢發展的需要,哈工大對專業設定進行了重大調整,創建了一批尖端專業,到1962年已基本完成由民到軍地轉變,形成門類齊全,學科互相配套的專業體系,成為為國防科技及國民經濟建設服務的多科性大學 。
1960年,該校在技術革新,技術革命運動中與哈爾濱市107個工廠協作,完成460多個機械化自動化項目。

十年動亂

1966年開始的文化大革命,使哈工大正常教學科研秩序受到嚴重破壞。
1957年蘇聯專家 回國前合影1957年蘇聯專家 回國前合影
1970年春,根據上級指示,哈工大少數人員與絕大部分物資南遷重慶,與哈軍工二系合併成立重慶工業大學;留哈部分與黑龍江工學院、哈爾濱電工學院合併組成新的哈爾濱工業大學。
1973年8月國務院、中央軍委決定重慶工大北返,恢復原哈工大。幾經折騰,學校遭到嚴重破壞。

再鑄輝煌

1977年,恢複本科生招生;1978年,恢復研究生招生;1982年,開始招收博士研究生。
1984年,再一次被列為全國重點建設的十五所院校之一。同年,成為全國首批試辦研究生院的22所院校之一,標誌著哈工大研究生教育進入了新的發展階段。
1992年,創辦哈工大高新技術園區,探索出一條“一校辦區,一區補校,校區結合,一校兩制”新的辦學模式。
1996年,成為首批進入“211工程”建設的院校之一。
1999年,原輕工業部甜菜糖業科學研究所(成立於1956年)併入哈工大。
1999年5月,被全總授予“五一勞動獎狀”。
哈爾濱工業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
1999年11月,又成為國家按照世界知名的高水平大學目標重點建設的9所高校之一;14日,國防科工委、教育部和黑龍江省政府在這一天共同簽署了重點共建哈爾濱工業大學的協定。
2000年,哈工大與同根同源的、中國著名的建築老八校之一哈爾濱建築大學合併,組建成新的哈爾濱工業大學。
2001年,首批獲準試辦國家示範性軟體學院
2002年,經教育部批准,哈工大與深圳市政府合作共建的“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研究生院”成立。同年,哈工大威海分校正式更名為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
2007年, 成為研究生培養機制改革首批試點高校之一。
2011年,學校入選教育部“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畫”(簡稱“珠峰計畫”)。
2009年,中央組織部、教育部確定哈爾濱工業大學為首批全國幹部教育培訓高校基地。
2010年,工業信息化部、山東省人民政府威海市人民政府簽訂三方重點共建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協定。同年,入選教育部第一批“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高校。
2013年4月,首批入選“2011計畫”牽頭高校。5月,被教育部評為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
2014年4月,市校簽署辦學協定,共建哈工大(深圳)。5月,教育部批准哈工大深圳研究生院籌備舉辦本科教育;深圳市政府與哈工大簽署新的合作辦學協定,在與哈工大本部統一品牌、統一規劃、統一學術標準的前提下,在深圳研究生院基礎上籌備共建本碩博教育體系完備的“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
2017年9月,入選國家“雙一流”(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名單。
2017年10月,USNews2018年全球最佳大學排行榜發布,哈爾濱工業大學在中國排名第十。
2018年3月,學校入選教育部首批國家級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4月,獲準成為首批學位授權自主審核單位。11月,哈爾濱工業大學醫學與健康學院揭牌成立。
發展史圖譜發展史圖譜

科學研究

創新單元

據2016年9月哈工大官網信息顯示,哈工大擁有10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1個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3個“2011計畫”協同創新中心,2個國家工程研究中心,2個國防科技研究中心,47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院、所、中心)。
哈爾濱工業大學
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空間環境地面模擬設施
“2011計畫”協同創新中心:宇航科學與技術協同創新中心、寒區城鄉建設可持續發展協同創新中心、機器人與自動化裝備協同創新中心
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城市水資源開發利用(北方)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寒區低碳建築開發利用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
國防科技研究中心:國防科技工業焊接自動化技術研究套用中心、國防科技工業超精密機械加工技術研究套用中心
國家級重點實驗室
類別名稱審批部委
國家重點實驗室
科學技術部
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
中央軍委裝備發展部
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
特種環境複合材料技術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
可調諧(氣體)雷射技術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
空間環境材料行為及評價技術國防科技重點實驗室
國家工程實驗室
(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快速回響小衛星套用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
金屬基複合材料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
省、部級重點實驗室(院、所、中心)
類別實驗室名單
工信部重點實驗室
土木工程智慧型防災減災;應急空間飛行器技術;新能源轉換與儲存關鍵材料技術
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微系統與微結構製造;電驅動與電推進技術;語言語音;結構工程災變與控制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
交通安全特種材料與智慧型化控制技術;自動測試與儀器技術;仿真測試技術;專用通信系統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重點實驗室
城市道路與交通;結構與抗震減震;寒冷地區混凝土工程病害與防治;建築節能;水資源利用與環境污染控制;建築業信息管理
國防重點學科實驗室
衛星雷射通信技術;微小型太空飛行器技術;宇航空間機構及控制技術;深空探測著陸與返回控制技術
其他中央部委主管
重點實驗室
國家“863”計畫智慧型機器人機構網點開放實驗室
非線性光學信息處理國家重點專業實驗室;智慧型控制與系統國家重點專業實驗室;國家計算機信息內容安全重點實驗室
專用通信系統航天科技總公司重點實驗室
黑龍江省重點實驗室
發動機汽體動力;超精加工與特種加工;空間材料與環境工程;臭氧套用技術與設備開發;環境生物技術;機器人技術;精密測量技術與儀器工程;飛行器先進技術;水的深度處理與資源化利用;金屬基複合材料;智慧型交通管理與技術;寬頻無線通信系統與網路;寒地建築科學;寒地城鄉人居環境科學;寒地景觀科學與技術
黑龍江省工程實驗室
複合材料;寒冷地區先進交通技術;微小型太空飛行器;寒地資源食品質量安全與極端環境營養
黑龍江省工程研究中心
燃煤污染控制;寒區低碳建築;微生物資源保藏和研究利用;生物醫學信息技術與系統;熱能套用

科研成就

據2016年7月哈工大官網信息顯示,哈工大參與了國家16個重大科技專項中的14項,在航天、機器人、小衛星、裝備製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取得了一批重大標誌性成果。
學校先後成功抓總研製並發射“試驗一號”“試驗三號”“快舟一號”“快舟二號” “紫丁香二號”衛星,創下了中國國內高校研發小衛星五戰五捷的紀錄。
先進微小衛星平台技術研究、空間機械臂技術、星地雷射鏈路試驗、快舟星箭一體化技術、神光III雷射裝置中的靶場光電及控制系統等入選中國高校十大科技進展。
“超精密特種形狀測量技術與裝置”“星地雷射鏈路系統技術”分獲2006年度、2014年度國家技術發明獎一等獎。
在“神舟”號系列飛船研製過程中,哈工大攻克了KM6、返回艙焊接變形矯形技術、三軸仿真實驗轉台、航天員訓練用“模擬失重訓練水槽”、航天員出艙用反光鏡體等多項技術難關。在“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與“神舟”號系列飛船交會對接任務中,學校提供了20多項技術支撐。為此,哈工大獲得“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突出貢獻集體”榮譽稱號,是全國唯一的高校單位。2012年,哈工大榮獲“天宮一號與神舟九號載人交會對接任務成功紀念獎牌”。
以上資料來源:哈爾濱工業大學官網

學術資源

  • 館藏資源
截止到2016年底,哈工大圖書館已擁有傳統型館藏340萬冊/件,電子圖書279萬種,132個資料庫。其中:文摘資料庫14個,外文全文資料庫45個,中文資料庫26個,中文電子書6個,外文電子書14個,多媒體資源6個,發現系統2個,免費電子資源19個,包括各種知名的大型綜合性資料庫、各類權威的專業學會出版物全文資料庫。圖書館自建了2003年以來的哈工大學位論文全文特色庫,並開始籌建國防工程文獻特色庫。館藏文獻信息已形成與學校院系設定相適應的多學科、多語種、多載體、綜合性資源體系。圖書館(一區)藏書以工科為主,理工、管理學科相結合,圖書館(二區)藏書以土木工程、市政與環境工程、交通工程及基礎學科為主,建築分館藏書以建築學與城市規劃學科為主,同時各館均兼有人文社科等學科的藏書。
  • 學術期刊
《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為中文核心期刊,被美國《工程索引》(Ei Compendex)、美國《化學文摘》(CA)、美國《劍橋科學文摘》(CSA)、英國《科學文摘》(INSPEC)、荷蘭《文摘與引文資料庫》(Scopus)、日本《科學技術社資料庫》(JST)、美國《數學評論》(MR)、德國《數學文摘》(ZMATH)、美國《烏利希期刊指南》(Ulrichsweb)、《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CSCD)、《中國學術期刊網路出版總庫》(CNKI)等中國國內外檢索資料庫列為刊源期刊;2002、2005年連續榮獲第二、三屆“國家期刊獎百種重點科技期刊”,2004年獲教育部全國高校優秀科技期刊一等獎,2006、2008、2014年分別榮獲第一屆、第二屆、第五屆中國高校精品科技期刊獎,2008、2014年被國家科技部中國科學技術信息研究所評為“中國精品科技期刊”,2012、2013、2014、2015年榮獲中國知網“中國國際影響力優秀學術期刊”。
《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Journal of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被美國化學文摘(CA)、日本科技文獻速報(CBST)、俄羅斯AJ等著名檢索資料庫收錄,同時被列為中國科技論文統計源期刊。 2012年被評為“2012年度中國國際影響力優秀學術期刊”。
《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為國家期刊獎·百種重點期刊、中國人文社會科學核心期刊、全國百強社科學報、RCCSE中國核心學術期刊(擴展版)、中國人文社科學報核心期刊、美國《劍橋科學文摘》(CSA)源刊。
《材料科學與工藝》是中文核心期刊,被荷蘭《文摘與引文資料庫》(Scopus)、美國《美國材料文摘》(MA)、美國《工程材料文摘》(EMA)、俄羅斯《文摘雜誌》(AJ)、美國《化學文摘》(CA)、美國《劍橋科學文摘》(CSA)、《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CSCD)、《中國學術期刊網路出版總庫》(CNKI)等中國國內外重要期刊資料庫收錄。
《生物信息學》自2003年起入選如下資料庫:中國期刊全文資料庫CJFD)(知網);萬方資料庫、中國核心期刊(遴選)資料庫;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資料庫CAJCED);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2007~2010);中國生物醫學文獻資料庫SinoMed);美國《烏利希期刊指南》(網路版);美國《史蒂芬斯全文資料庫》(EBSCO host)。
此外,哈工大還主辦有:《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mart and Nano Materials》、《管理科學》、《建築管理現代化》、《節能技術》、《電腦學習》、《公共管理學報》、《中外企業家》、《環境社會學(內部交流)》等科技類、社科類期刊。
邵逸夫科學館邵逸夫科學館

教育教學

師資隊伍

截至2017年8月底,哈工大專任教師總數為3850人,其中正高職1215人,占教師總數的31.6%,副高職1615人,占教師總數的41.9%;專任教師博士化率為78.6%;有兩院院士38人(含共享院士18人),國家教學名師9人,“千人計畫”入選者69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44人、講座教授16人、青年學者6人,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48人,國家自然基金委優秀青年基金獲得者37人,“萬人計畫”領軍人才34人、教學名師4人、青年拔尖18人,“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31人,“973計畫”首席科學家12人,創新人才推進計畫29人(其中中青年科技創新領軍人才26人,科技創新創業人才3人),新世紀優秀人才185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6個,教育部創新團隊12個,科技部重點領域創新團隊4個。
國家教學名師:蔡惟錚、張少實、唐朔飛、游宏、王煥定、孫毅、鄧宗全、吳建強、談和平
兩院院士
姓名院士類別聘任類別所在系部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
專職
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
兼職
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
中國工程院院士
專職
土木工程學院
中國工程院院士
專職
土木工程學院
中國工程院院士
專職
航天學院
中國工程院院士
專職
市政與環境工程學院
中國工程院院士
專職
電氣工程與自動化學院
中國工程院院士
兼職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中國工程院院士
專職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中國工程院院士
專職
能源科學與工程學院
中國工程院院士
專職
市政與環境工程學院
中國工程院院士
兼職
電氣工程及自動化學院
中國工程院院士
專職
機電工程學院
中國工程院院士
專職
化工學院
中國工程院院士
專職
土木工程學院
中國工程院院士
兼職
航天學院
中國工程院院士
兼職
機電工程學院
中國科學院院士
兼職
航天學院
中國工程院院士
兼職
建築學院
中國工程院院士
專職
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
中國工程院院士
專職
航天學院
中國工程院院士
專職
能源科學與工程學院
中國工程院院士
專職
土木工程學院
中國工程院院士
專職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中國工程院院士
專職
航天學院
中國工程院院士
專職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
中國工程院院士
兼職
哈爾濱工業大學(威海)
中國科學院院士
兼職
航天學院
中國科學院院士
兼職
基礎與交叉科學研究院
中國工程院院士
專職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中國工程院院士
專職
市政與環境工程學院
中國工程院院士
兼職
航天學院
中國工程院院士
兼職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
中國工程院院士
兼職
理學院
中國科學院院士
專職
航天學院
中國工程院院士
專職
機電工程學院
中國工程院院士
專職
電氣工程及自動化學院
以上資料來源:哈爾濱工業大學官網,其他師資名單詳見參考資料

學科建設

據2016年9月學校官網顯示,哈工大擁有國家重點學科一級學科9個,國家重點學科二級學科6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2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7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41個,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1個,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10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24個,黑龍江省重點學科(群)16個。
2013年1月,教育部第三輪學科評估結果公布,學校有10個一級學科排名位居全國前五位,其中力學學科排名全國第一。
哈爾濱工業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
2017年12月,全國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公布,哈工大共有17個學科位列A類,其中,環境科學與工程、機械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3個學科位列A+檔(前2%);力學、材料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土木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5個學科位列A檔(2%~5%);儀器科學與技術、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電氣工程、光學工程、軟體工程、城鄉規劃學、化學工程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數學9個學科位列A-檔(5%~10%)。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等12個學科位列B檔,食品科學與工程等7個學科位列C檔,位於A類學科數占參評學科總數比率在全國高校排名第六位。
據2019年8月學校官網顯示,哈工大有材料科學、工程學、物理學、化學、計算機科學、環境與生態學、數學、生物學與生物化學、農業科學、臨床醫學、社會科學總論11個學科領域進入ESI全球前1%行列,材料科學進入全球前1‰行列,工程學學科連續多年進入ESI全球前萬分之一行列。
國家重點學科一級學科:力學、機械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土木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
國家重點學科二級學科:光學、電機與電器、物理電子學、通信與信息系統、飛行器設計、環境工程
國家重點培育學科:信息與通信工程、環境科學與工程
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社會學、數學、物理學、統計學、力學、機械工程、光學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電氣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建築學、土木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交通運輸工程、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環境科學與工程、生物醫學工程、城鄉規劃學、風景園林學、軟體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
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哲學、理論經濟學、套用經濟學、法學、社會學、馬克思主義理論、外國語言文學、數學、物理學、化學、海洋科學、生物學、科學技術史、統計學、力學、機械工程、光學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電氣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建築學、土木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交通運輸工程、船舶與海洋工程、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環境科學與工程、生物醫學工程、食品科學與工程、城鄉規劃學、風景園林學、軟體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設計學
博士專業學位授權點:工程博士
哈爾濱工業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
碩士專業學位授權點:金融碩士、翻譯碩士、建築學碩士、工程碩士、城市規劃碩士、風景園林碩士、工商管理碩士、公共管理碩士、會計碩士、工程管理碩士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數學、物理學、力學、機械工程、光學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電氣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建築學、土木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交通運輸工程、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環境科學與工程、生物醫學工程、城鄉規劃學、風景園林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
黑龍江省重點學科(群):先進裝備製造科學學科群、城鄉建築可持續發展學科群、社會學、數學、物理學、光學工程 、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信息與通信工程、建築學、化學工程與技術、 交通運輸工程、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環境科學與工程 、生物醫學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

院系概況

據2016年9月哈工大官網信息顯示,哈工大下轄20個學院,開辦87個本科專業,涵蓋了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管理學、藝術學等10個門類。
專業設定
院系名稱
專業名稱
航天學院
工程力學、飛行器設計與工程、飛行器環境與生命保障工程、空間科學與技術、複合材料與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光學工程方向)、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自動化、探測制導與控制技術
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
通信工程、電磁場與無線技術、電子信息工程、遙感科學與技術、信息對抗技術
機電工程學院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飛行器製造工程、工業工程、工業設計、廣播電視編導(數字媒體藝術方向)、廣告學(數字媒體技術方向)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材料科學與工程、材料物理、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焊接技術與工程、電子封裝技術、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系統方向)
能源科學與工程學院
能源與動力工程、飛行器動力工程、核工程與核技術
電氣工程及自動化學院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建築電氣與智慧型化、測控技術與儀器、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光電儀器方向)
理學院
數學類(包含數學與套用數學、信息與計算科學)(本碩連讀培養)、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本碩連讀培養)、物理學類(包含套用物理學、核物理)(本碩連讀培養)、化學類(包含套用化學、材料化學、核化工與核燃料工程)(本碩連讀培養)
經濟與管理學院
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工程管理、工商管理、市場行銷、會計學、財務管理、國際經濟與貿易、金融學、電子商務
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
社會學、國際經濟與貿易、經濟學
土木工程學院
土木工程
市政環境工程學院
給排水科學與工程、環境工程、環境科學、建築環境與能源套用工程
建築學院
建築學、城鄉規劃、風景園林、環境設計
交通科學與工程學院
道路橋樑與渡河工程、交通工程、交通設備與控制工程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安全、生物信息技術
國家示範性軟體學院
軟體工程、物聯網工程
法學院
法學
化工學院
化學工程與工藝、能源化學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
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
外國語學院
英語(英語-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雙學位培養)、英語、俄語(俄語-飛行器設計與工程專業雙學位培養)、俄語、日語
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
生物科學類(包含生物技術、生物工程)(本碩連讀培養)

教學建設

  • 英才學院
英才學院為哈工大對拔尖本科學生實施“精英教育”的榮譽學院,其學生來源於學校當年錄取的優勢專業的高分考生,涵蓋機械、電氣、信息、材料、土建、航天、力學、數學、物理、化學等總計40餘個專業,招生規模為工大當年新生錄取總數的5%。
哈爾濱工業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
培養模式:本研連讀、過程分流。學制為“4+2+x”年(x是修讀博士學位年限)。每學期結束進行綜合考評,合格者才能繼續保留讀研資格。1-2年級重點考核學習能力和外語水平,3-4年級重點考核創新能力和綜合素質。學院實行導師制,二年級為全體學生配備導師,參與導師指導的科研活動、外事活動和課題研究的前期工作,接受科學研究的基本訓練。
獎學金:英才學院人民獎學金的覆蓋率全校最高,每學期獲獎人數約為學院學生總數的70%。此外每年度還有一批特殊獎學金、助學金的名額。
課程教學:英才學院執行獨立的培養方案,按照“大類培養+專業教育+通識教育”相結合的模組化方式設定基礎平台課。
國際化交流:英才學院負責全校本科生國際化交流的學生選派和海外交流獎學金的評選工作,能夠為學生提供聯合培養、短期交流、遊學參觀、國際會議、海外實習等各類交流學習機會,同時會對英才學院的學生給予更加優惠的選拔政策。
科技創新:英才學院通過創新文化引領、制度機制保障、宣傳發動、平台體驗和總結表彰五個途徑,鼓勵學生善於質疑、樂於探究、致力於原創性成果的研究。據2017年1月英才學院官網信息顯示,近三年來,學院在科技創新活動中共獲得國際級獎項51人次,國家級獎項89人次,省級獎項279人次。
  • 質量工程
據2016年9月哈工大官網信息顯示,哈工大擁有國家級特色專業21個,國家精品課程27門,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24門,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9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1個,國家級教學和人才培養基地5個,國家級教學團隊6個。2014年,學校獲國家教學成果一等獎、國家級研究生教學成果一等獎各1項。
哈爾濱工業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
國家級特色專業:廣播電視編導(動漫方向)、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信息安全、通信工程、軟體工程(設3個專業方向)、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化學工程與工藝、工程管理、數學與套用數學、測控技術與儀器、光信息科學與技術、焊接技術與工程、土木工程、環境工程、土木工程、建築環境與設備工程、道路橋樑與渡河工程、飛行器製造工程、探測制導與控制技術
國家級教學和人才培養基地:力學國家工科基礎課程教學基地、機械基礎國家工科基礎課程教學基地、數學國家工科基礎課程教學基地、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國家微電子積體電路人才培養基地
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力學實驗教學中心、機械工程實驗教學中心、電工電子實驗教學中心、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實驗中心、材料科學與工程實驗教學中心、化學實驗中心、飛行器與控制實驗教學中心、土建工程實驗教學中心、套用物理專業實驗教學中心
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高端裝備製造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
國家精品課程:材料力學、電子技術基礎、理論力學、機械原理、大學化學、電工學、線性代數與空間解析幾何、管理信息系統、結構力學、計算機組成原理、單片機原理、水質工程學、數據結構與算法、C語言程式設計、集合論與圖論、金屬工藝學、污染控制微生物學、機械設計、傳熱學、機率論與數理統計、CAD/CAM技術基礎、工程訓練、工程流體力學、電路、會計信息系統、物理光學、電工電子實驗系列課程
國家“精品資源共享課”:會計信息系統、機械設計、污染控制微生物學、C語言程式設計、理論力學、材料力學、電子技術基礎、物理光學、電工學、單片機原理、電路、電工電子實驗系列課程、機械原理、工程訓練、計算機組成原理、數據結構與算法、集合論與圖論、管理信息系統、傳熱學、工程流體力學、水質工程學、大學化學、線性代數與空間解析幾何、結構力學
國家級教學團隊
團隊名稱負責人授予時間
機械基礎系列課程教學團隊
鄧宗全
2007
力學課程教學團隊
張少實 王煥定
2008
電氣工程電工電子系列課程教學團隊
蔡惟錚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核心課程教學團隊
唐朔飛
熱能動力類技術基礎課程教學團隊
談和平
2009
大學化學與套用化學專業系列課程教學團隊
強亮生

七校聯盟

2017年6月,工信部所屬7所高校哈爾濱工業大學、西北工業大學哈爾濱工程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理工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發起成立工業和信息化部高校聯盟(G7聯盟)。

學校聲譽

學校排名
榜單名次
2019金磚國家大學排名
20

國際合作

國際交往

據2015年6月哈工大官網信息顯示,哈工大已經和41個國家和地區的297所高校建立了合作關係。在英國泰晤士報排名的前200所大學中,與該校簽約的高校占44%(88所)。
2011年2月,教育部批准在該校設立“哈工大中俄科技合作與人才交流基地”。同時,哈工大牽頭聯合中俄29所精英大學成立中俄工科大學聯盟(簡稱“阿斯圖”),先後成功舉行中俄阿斯圖成員院校開放日、中俄阿斯圖機器人創新及展示大賽、中俄阿斯圖友誼火車計畫、阿斯圖中俄大學生小衛星青年研習營、阿斯圖相聚聖彼得堡、阿斯圖冰雪大聯歡等活動。通過阿斯圖平台兩國青年參與活動交流人數累計達17500人次,雙方計畫爭取在2020年參與活動交流人數累計達到10萬人。2013年,阿斯圖總部落戶青島藍色矽谷核心區,承載這一項目建設的哈工大青島科技園正式奠基,簽署了《青島宣言》。
國際合作國際合作
此外,哈工大先後與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普渡大學、伊力諾依理工大學、賓州州立大學等高校建立了本科生聯合培養項目;成功地申請到了歐盟第七框架高等教育合作項目,與法國巴黎六大、愛爾蘭都柏林大學、英國倫敦學院大學和比利時魯汶大學等15所歐盟高校簽署了學生、教師互換協定。加入了中歐工程大學聯盟、中美大學校長論壇,成功舉辦東北亞學生模擬聯合國、第五屆研究生CSC獎學金說明會、中澳教學法研討會、中加聯合培養博士生論壇等活動,在科研、聯合培養等方面的合作已經全面展開。

學生交流

學校通過聯合培養、交換學生、學生實習、學生聯誼(夏令營等)、國家公派研究生(CSC)等形式加大選派優秀學生出國留學力度。
據2015年6月哈工大官網信息顯示,哈工大學生出國留學人數以每年150人的速度在遞增,2014年達到1881人,其中本科生959人,交換學生、聯合培養及短期出訪的學生達1030人;2008年至2011年連續四年赴海外攻讀博士學位學生數量位居全國第一;2014年,CSC優秀本科生項目該校獲批30個項目,106個名額,全年共派出83人;成立學生國際交流協會(HICA),舉辦世界文化節、美國周、俄羅斯宣傳日、模擬聯合國等活動。

科研合作

哈工大設立了國際合作與交流基金,用於資助舉辦國際會議、聘請高水平海外專家、參加各種國際學術活動等。出台了“引進海外留學人員回國工作”、“聘請海外教授兼任哈工大博士生導師”、“聘請外國契約專家”、“首席國際學術顧問計畫”等一系列政策。
國際合作國際合作
2014年,該校獲批高端外國專家項目7項,洋千人計畫來校專家4人,“111計畫”引智基地數量達到6個。依託“空間環境地面模擬設施”,學校與丁肇中教授團隊已達成科研合作協定,簽署關於空間粒子物理研究合作備忘錄,在大科學工程所涉及到的諸多問題上達成共識;參與“2011計畫”國際合作部分工作;2015年度申報外專項目76個,提交成果20項,2015年度外專經費同比增長6.98%;2015年至2017年為該校“國際項目建設年”。

來校留學

2014年,共有來自115個國家的2300名長短期留學生在該校就讀,其中,學位生1066名,來華留學生總人數、國別數、學位生數、碩博率達63.8% 。同時,“世界手牽手”中外學生文藝晚會、“留動哈工大”中外學生陽光趣味運動會、“哈工大星”中外優秀學生夏令營等活動已打造成哈工大中外學生活動品牌。

文化傳統

精神文化

  • 哈工大精神
哈工大精神
哈工大精神碑哈工大精神碑
銘記責任,竭誠奉獻的愛國精神;求真務實,崇尚科學的求是精神;
海納百川,協作攻關的團結精神;自強不息,開拓創新的奮進精神。
  • 哈工大校訓
規格嚴格,功夫到家
“規格嚴格,功夫到家”是20世紀50年代由時任校長的李昌等領導歸納概括而成。 “規格嚴格,功夫到家”體現了過程管理與目標管理相結合的思想。“規格嚴格”有兩層意思:首先要有“規格”,其次要“嚴格”遵守。功夫到家也有兩層意思:一是要肯下“功夫”,二是功夫要下到點子上,下到程度。“規格嚴格”與“功夫到家”,二者是辯證的統一。只有“規格嚴格”,“功夫到家”才有明確的目標與要求;只有“功夫到家”,“規格嚴格”的實現才有可靠的保證。受惠於“規格嚴格,功夫到家”的辦學傳統,哈工大由小到大,由弱變強。隨著時代的發展,“規格嚴格,功夫到家”將不斷補充其嶄新的內涵。
校訓碑校訓碑
  • 哈工大校歌
《哈工大之歌》由該校知名校友、原文化部部長劉忠德作詞;全國政協委員,中央歌劇院院長劉錫津作曲。
為了理想,
為了未來,
我們攜手在滔滔的松花江畔。
校園菁菁,
書聲琅琅,
樸實無華的沃土桃李芬芳。
自豪的哈工大,
我們成長的搖籃,
你就是我們的驕傲,
你就是我們的夢想。
民主和科學是我們的追求,
忠誠和報效是我們的選擇。
啊!
朋友,
規格 嚴格,
激勵 自強,
功夫 到家,
播種 希望。
啊!
朋友,
讓我們的豪情永不消失,
讓我們的青春,
永遠閃光。
哈工大之歌哈工大之歌

形象標識

  • 校徽
校徽校徽
哈爾濱工業大學校徽是由“展開的書、英文字母、數字、美麗的建築和環繞的齒輪”所組成。
展開的書:形如鳥的雙翼,寓意哈工大人永遠飛翔在知識的世界,不懈地探求真理;
英文字母HIT:哈工大英文全稱“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縮寫,寓意哈工大國際化、開放式的辦學理念;
數字1920:哈工大的建校時間,彰顯哈工大積澱深厚的悠久歷史;
美麗的建築:造型獨特、氣勢恢宏、中心對稱、細部收斂的俄式風格的學校主樓圖案,寓意哈工大嚴謹、求實的作風和追求卓越的信念;
環繞的齒輪:環形而放射形狀,象徵知識和科技的力量,代表哈工大的理工特色,寓意哈工大不斷向社會輸送知識和優秀人才。
校徽似東升旭日,表現了哈爾濱工業大學自1920年建校起就是一所探求真理,服務社會,追求卓越的開放式大學。

領導集體

現任領導

現任領導
職務
姓名
黨委書記
王樹權
校長、黨委副書記
黨委常務副書記
熊四皓
副校長
鄧宗全
副校長
韓傑才
副校長
任南琪
副校長
丁雪梅
黨委副書記 副校長工會主席
張洪濤
紀委書記
才巨金
副校長
郭斌
副校長
安實
副校長
徐殿國
副校長兼威海校區校長
徐曉飛

歷任領導

歷任領導
宋小濂
1920-1924
攝羅闊夫
1924-1925
烏斯特魯果夫
1925-1928
張寰湘
1928-
張學良
1928-1931
劉 哲
1928-1938
劉夢庚
1933-1935
王宇清
1935-1937
鈴木正雄
1937-1945
奧哲夫
1945-
謝德和
1947-
馮仲雲
1949-1951
陳康白
1951-1953任黨組書記
李 昌
1953-1964任黨委書記
高 鐵
1965 任校長
1973-1977任主要領導
呂學坡
1977任校長
李瑞
1977-1978任校長
1978-1983任校黨委書記
劉德本
1978-1980 任校長
李東光
1983-1985任校黨委書記
黃文虎
1983-1985 任校長
姜以宏
1985-1992任校黨委書記
楊士勤
1985-2002 任校長
吳 林
1992-1998任校黨委書記
李 生
1998-2004任校黨委書記
王樹國
2002-2014 任校長
郭大成
2004-2008任校黨委書記
王樹權
2008至今任校黨委書記

知名校友

哈工大曾以“工程師的搖籃”而著稱,又以“理工科大學師資的搖籃”而享譽全國。許多畢業生成為科學家和教育家,也有的成為社會活動家,如中國台灣原行政院院長孫運璿先生和朝鮮政務院原總理、國家副主席李鐘玉先生都是哈工大30至40年代的畢業生。哈工大還有包括葉選平鄒家華宋健周鐵農李長春王兆國等許多黨和國家領導人,國際原子能委員會副總幹事錢積慧以及一批省部級幹部、共和國將軍、中國科學院與工程院院士、教育家和著名企業家都是哈工大20世紀50至60年代中期的畢業生。改革開放後,哈工大迎來了第二個黃金時代,一批批優秀學子走出哈工大,張春賢栗戰書是新一屆的黨和國家領導人,李靜海歐進萍方濱興成為中國最年青一代的院士;羅志軍、馬興瑞等是國家新一代的省部級領導;竺延風、耿昭傑張思民石山麟鄧偉宋殿權張劍等是全國著名的企業家。
哈工大還為中國航天領域輸送了超過8000餘名畢業生,其中載人航天工程總指揮李繼耐、副總指揮胡世祥,繞月探測工程總設計師孫家棟、總指揮欒恩傑,原總裝備部副部長李元正國家航天局局長許達哲,“神舟”六號飛船系統總指揮尚志、神舟六號飛船總設計師張柏楠都是他們中的代表。正如航天員楊利偉在學校演講時所言:“在我工作的周圍有近40%的人是哈工大畢業生。”

經國之才

姓 名
工 作 單 位 及 職 務
中共第十六屆、十七屆中央政治局委員、常委。
中共第十八屆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共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書記,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
中共第十九屆中央政治局常委、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
以色列國前總理
宋 梓
大韓民國前副總理
中共第十六屆、第十七屆中央政治局委員,第十屆、第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
中共第十八屆中央委員,國務委員、國務院黨組成員,國家減災委員會主任。
中共第十八屆中央委員,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
中共第十四屆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
曾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委員,國家科委主任,中國工程院院長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民革中央主席
中共第十三屆、第十四屆中央委員,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原書記
中共第十三屆、第十四屆中央委員。第七屆、八屆、九屆全國政協副主席
中共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江蘇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
中共第十八屆中央委員,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土資源部部長
中共第十八屆中央委員,中共廣東省委副書記兼深圳市委書記
中共第十八屆中央委員,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國防科工局局長
中共第十八屆中央委員,全國政協機關黨組書記
中共第十八屆中央候補委員、吉林省委副書記
中共第十五屆、第十六屆中央委員,原中國銀監會黨委書記
中共第十四屆、第十五屆中央委員,原文化部部長兼中宣副部長
中共第十九屆中央委員,陝西省委副書記,省長
中共第十四屆中央委員,原中共江蘇省委書記
陝西省委常委、西安市委書記
台灣行政前院院長,台灣經濟騰飛之父
中共第十六屆中央候補委員,全國人大農業與農村委員會委員
政協甘肅省第十一屆委員會主席,中共第十六屆中央紀委委員
河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黨組書記
中共第十七屆中央紀委委員,原人民日報社社長,全國記協副主席
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黨組成員、住建部新聞發言人
中共河北省委常委、省紀委書記天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劉 琦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能源局副局長、黨組成員
中國致公黨中央委員會副主席
台灣民主自治同盟中央委員會副主席
原黑龍江省委常委、黑龍江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黨組副書記

高級將領

姓 名
職 務 及 軍 銜
上將,原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主任,中央軍委委員、中共第十五屆、十六屆、十七屆中央委員
上將,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政治委員,中共第十七屆中央紀委委員、十八屆中央委員
中將,中國人民解放軍成都軍區政治部主任、中央候補委員
中將,中國人民解放軍總裝備部副部長
少將,總參謀部第五十四研究所總工程師,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工程院院士
少將,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參謀長
少將,北海艦隊政治部副主任
少將,二炮副總參謀長
董慶福
少將,第二炮兵副參謀長
少將,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副司令員
少將,海軍裝備論證中心總工程師,曾主持研製中國第一台軍用計算機

學界泰斗

姓 名職 務 及 學 術 成 就
中國科學院院士。探月工程總設計師、2009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得主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黨組成員
中國科學院院士。神州飛船運載火箭總設計師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副院長、黨組成員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原校長(副部長級),教授、博士生導師
中國科學院院士。原上海交通大學校長(副部長級),教授、博士生導師
中國科學院院士。華中科技大學原校長(副部長級),教授、博士生導師
郝 水
中國科學院院士。原東北師範大學校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地質大學原校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中國科學院院士。哈爾濱工業大學航天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中國科學院院士。哈爾濱工業大學航天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中國工程院院士,同濟大學教授,中國工程院工程管理學部副主任
中國科學院院士。可調諧雷射技術國家級重點實驗室首任主任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哈爾濱工業大學研究生院院長、學術委員會主任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委員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科院計算所原所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科技委主任
中國工程院院士。原大連理工大學校長(副部長級),現哈爾濱工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中國工程院院士。原北京郵電大學校長
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中國工程院院士。原西北工業大學校長(副部長級),教授、博士生導師
中國工程院院士。原東北大學校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中國工程院院士。原哈爾濱工業大學校長(副部長級),教授、博士生導師
中國工程院院士。哈爾濱工業大學土木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中國工程院院士。哈爾濱工業大學土木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中國工程院院士世界陶瓷科學院院士。哈爾濱工業大學校長(副部長級)教授、博士生導師
中國工程院院士。哈爾濱工業大學市政與環境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中國工程院院士。哈工大電氣工程與自動化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中國工程院院士,哈工大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中國工程院院士,哈爾濱工業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中國工程院院士。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哈爾濱工業大學副校長
中國工程院院士。哈爾濱工業大學能源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中國工程院院士。哈工大市政與環境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中國工程院院士。哈爾濱工業大學電氣工程及自動化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中國工程院院士。哈爾濱工業大學機電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中國工程院院士。哈爾濱工業大學化工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中國工程院院士。哈爾濱工業大學土木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客座教授、博士生導師
中國工程院院士。哈爾濱工業大學機電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中國工程院院士。哈爾濱工業大學建築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中國工程院院士。哈爾濱工業大學電子與信息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中國工程院院士。哈爾濱工業大學航天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中國工程院院士。哈工大能源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中國工程院院士。哈爾濱工業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中國工程院院士。哈爾濱工業大學航天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航天局原局長、探月工程總指揮
中國工程院院士。上海航天局研究員、三個衛星工程總設計師
國家“863”計畫專家組組長,西安交通大學校長(副部長級),教授、博士生導師
科技部973項目首席科學家,上海交通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神州六號飛船系統總指揮
神州六號總設計師。哈爾濱工業大學動力與機械工程專業博士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二部高級工程師,著名航天軍事專家。
北京理工大學常務副校長,原南京理工大學校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黨委委員、常委、書記,校務委員會主任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校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哈爾濱工程大學校長,原哈爾濱工業大學航天學院院長
昆明理工大學校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原湖南大學校長(副部長級),教授、博士生導師
原哈爾濱工業大學校長(副部長級),教授、博士生導師
上海交通大學校長(副部長級),一級崗教授、博士生導師
原華中科技大學校長(副部長級),教授、博士生導師
重慶大學校長(副部長級)
大連海事大學原校長,教授、博士生導師
中國傳媒大學原黨委書記,校務委員會主任
北京大學校長助理,計算機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
原台灣成功大學校長

實業棟樑

姓 名
職 務 及 業 績
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黨組書記、總經理
中國核工業建設集團副總經理
凌 文
中國神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總裁
交通銀行行長
羅 熹
中國建設銀行CFO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糧集團有限公司總裁助理、國投生物科技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
原一汽集團總經理、董事長
國家核電副總經理
中國東方航空公司副總經理
中信資本投資有限公司行政總裁
北京產權交易所所長,哈爾濱工業大學客座教授
修 龍
中國建築設計研究院院長
中建總公司副總經理
中建總公司CFO
深圳市總商會會長,深圳海王藥業有限公司董事長
王海峰
東芝(中國)研究開發中心首席研究員、研究部部長
大連泛華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
泛華集團總裁、黨委書記
上海聯創風險投資公司總裁
遠大空調有限公司董事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