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氏璧介紹,來歷,歷史記載,歷史沿革,玉印岩,卞和獻玉,趙秦爭璧,國璽,漢傳國璽,晉傳國璽,隋唐國璽,宋元國璽,明清國璽,國璽何在,歷史簡介,文獻記載,字詞解釋,啟示,完璧歸趙,傳國玉璽,歷史傳聞,考證,玉質構成,和氏璧玉,今何在,傳聞,下落,
和氏璧介紹
和氏璧剛開挖出來時的名稱叫“瑋”,此後將沒有經過加工的美玉的原石稱作“瑋”。
由於和氏璧已經失傳,真正的和氏璧究竟如何模樣,今人已經無法得知,只能通過有限的文字記載(包括文學創作)中的描述加以想像。但是,從
秦始皇用和氏璧造御璽的故事來看,和氏璧與出土的常規文物相比,至少在外形來看,應有明顯的不同。經初步推算,和氏璧的厚度至少為10厘米,其並非古人儒家學者佩戴的環形
佩玉。甚至,很可能和氏璧僅僅是一個經過簡單粗加工的璞玉。同時,由於相傳和氏璧被秦始皇製作成了傳國玉璽。而隨著朝代的更迭,該御璽又相傳在唐後失傳,和氏璧原有樣式究竟如何,基本上已經無法得知了。
來歷
和氏璧,最早見於《
韓非子》。《韓非子》載:楚國人卞和,在楚山(今安徽省懷遠縣荊山)中獲得了美麗的玉璧,把它奉獻給了厲王。厲王讓雕琢玉器的人鑑別它,雕琢玉器的人說:“這是石頭。”厲王認為卞和在說謊,而砍去了他的左足。等到厲王駕崩了,武王即位,卞和又把玉璧獻給那位武王。武王讓雕琢玉器的人鑑別它,又說:“這是石頭。”武王又認為卞和在說謊,而砍去了他的右足。武王駕崩了,文王即位,卞和抱住他的玉璧在楚山下哭,三天三夜,眼淚流盡而代替它的是血。文王聽到後,派人問他原因,說:“天下受到刖刑的人很多,你為什麼哭得這么傷心?”卞和說:“我不是為被刖傷心,我是因為它是寶玉而被看為石頭,忠貞的人被看為說謊的人。”文王於是派雕琢玉器的人剖開他的玉璧,果然得到寶玉,於是命名是“和氏璧”。
歷史記載
戰國
劉向《
戰國策》載:“周有砥厄,宋有結綠,梁有懸愁,楚有和璞。”
秦
李斯《
諫逐客書》中提到:“今陛下致崑山之玉,有隨、和之寶。”
西晉
傅鹹《玉賦》說:“當其潛光荊野,抱璞未理,眾視之以為石、獨見知於卞子。”
五代時前蜀道士
杜光庭《
錄異記》卷七“異石”中記:“歲星之精,墜於荊山,化而為玉,側而視之色碧,正而視之色白,卞和得之獻楚王,後入趙獻秦。始皇一統,琢為受命之璽,李斯小篆其文,歷世傳之”。
唐代李白《
古風》三十六便有“抱玉入楚國,見疑古所聞。良寶終見棄,徒勞三獻君。”
歷史沿革
在春秋戰國時期,許多諸侯國都有自己的鎮國之寶。據《
戰國策》載:“周有砥厄,宋有結綠,梁有懸愁,楚有和璞。”和璞即和氏璧,璞是沒有經過琢磨的玉。
關於和氏璧的最早記載,見於《
韓非子》、《
新序》等書,並且情節大致相向。說是在春秋時期,楚國有一個叫卞和的琢玉能手,在
荊山(今
南漳縣巡檢山區,現有玉印岩,傳為卞和得玉處)里得到一塊璞玉。卞和捧著璞玉去見
楚厲王,厲王命玉工查看,玉工說這只不過是一塊石頭。厲王大怒,以
欺君之罪砍下卞和的左腳。厲王死,武王即位,卞和再次捧著璞玉去見武王,武王又命玉工查看,玉工仍然說只是一塊石頭,卞和因此又失去了右腳。武王死,文王即位,卞和抱著璞玉在楚山下痛哭了三天三夜,眼淚流幹了,接著流出來的是血。文王得知後派人詢問為何,卞和說:我並不是哭我被砍去了雙腳,而是哭寶玉被當成了石頭,忠貞之人被當成了欺君之徒,無罪而受刑辱。於是,文王命人剖開這塊璞玉,見真是稀世之玉,命名為和氏璧。
春秋戰國
戰國時期,
趙惠文王得到了一塊楚國原先丟失的名貴寶玉——“和氏璧”。這件事情讓
秦昭王知道了,他就派使者對趙王說,自己願意用十五座城池來換“和氏璧”。
趙王看了信,心裡想:秦王一向是只想占便宜,不肯吃虧的人。這一次怎么這么大方?要是不答應他的請求吧,怕秦國興兵來進攻;要是答應吧,又怕上當。他想來想去,拿不定主意,就和大臣們商量,但大臣們也想不出什麼好辦法來。
藺相如知道了這件事,便對趙王說:“大王,讓我帶著‘和氏璧’去見秦王吧。到那裡我見機行事。如果秦王不肯用十五座城池來交換,我一定把‘和氏璧’完整地帶回來。”趙王知道藺相如是個既勇敢又機智的人,就同意他去了。
藺相如到了秦國,秦王在王宮裡接見了他。藺相如雙手把“和氏璧”獻給秦王。秦王接過來左看右看,非常喜愛。他看完了,又傳給大臣們一個一個地看,然後又交給後宮的妃子們去看。
藺相如一個人站在旁邊,等了很久,也不見秦王提起割讓十五座城的事情,他便知道秦王根本沒有用十五座城池換取寶玉的誠意。可是寶玉已經到了秦王手裡,怎么才能拿回來呢?他想來想去,想出了一個計策。只見藺相如走上前去,對秦王說:“這塊‘和氏璧’雖然看著挺好,可是有一點小瑕疵,讓我指給大王看。”秦王一聽“和氏璧”有瑕疵,趕緊叫人把寶玉從後宮拿來交給藺相如,讓他指出來。
藺相如拿著“和氏璧”往後退了幾步,身體靠在柱子上,氣沖沖地對秦王說:“當初大王差人送信給趙王,說情願拿十五座城來換趙國的‘和氏璧’。趙國大臣都說,千萬別相信秦國騙人的話,我可不這么想,我說老百姓還講信義吶,何況秦國的大王哩!趙王聽了我的勸告這才派我把“和氏璧”送來。沒想到方才大王把寶玉接了過去,隨便交給下面的人傳看,卻不提起換十五座城的事情來。這樣看來,大王確實沒有用城換璧的誠心。現在寶玉在我的手裡,如果大王硬要逼迫我,我情願把自己的腦袋和這塊寶玉一塊兒撞碎在這根柱子上!”說著,藺相如舉起“和氏璧”,面對柱子,就要作勢摔過去。
秦王本來想叫武士去搶,可是又怕藺相如真的把寶玉撞碎,連忙向藺相如賠不是,說:“大夫不要著急,我說的話怎么能不算數哩!”說著叫人把地圖拿來,假惺惺地指著地圖說:“從這兒到那兒,一共十五座城,都劃給趙國。”藺相如心想,秦王常常會耍鬼把戲,可別再上他的當!他就跟秦王說:“這塊‘和氏璧’是天下有名的寶貝。趙王送它到秦國來的時候,
齋戒了五天,還在朝廷上舉行了隆重的贈送寶玉的儀式。現在大王要接受這塊寶玉,也應該齋戒五天,在朝廷上舉行接受寶玉的儀式,我這才能把寶玉獻上。”秦王本不想這樣做,但見藺相如態度堅決,只得無奈地說:“好!就這么辦吧!”說完,他就派人送藺相如到旅店去休息。
藺相如拿著那塊寶玉到了公館裡。叫一個手下人打扮成一個買賣人的樣兒,把那塊寶玉包著,藏在身上,偷偷地從小道跑回到趙國去了。至於秦王會把他怎么樣,他一點也沒有考慮。
後來秦王發覺這件事,後悔已經來不及了。想發兵攻打趙國吧,趙國在軍事上作了準備,恐怕打不贏。最後,秦王十分惱怒,但是此時就算殺了藺相如也不能得到和氏璧,反而會與趙國交惡,便放他回到
趙國去了。
這件事情在歷史上就叫做“
完璧歸趙”。此事在
司馬遷《史記》中有詳細記載。同時是記載廉頗與藺相如將相和與將相不和故事的是(《廉頗藺相如列傳》)。
秦
但後來,和氏璧還是被秦國擁有,至於何時、如何被秦國擁有,史無記載。秦王政十年(公元前237年),李斯在上《諫逐客書》中提到:“今陛下致崑山之玉,有隨、和之寶。”“隨、和之寶”,即指“
隨侯之珠”與“和氏之璧”兩件當時著名的寶物。很有可能,趙國是在不得已的情況下,畏懼秦國的強大,將和氏璧送給了秦國。
從此以後,關於和氏璧的記載屢見不鮮,並大都相信《韓非子》、《新序》等書的記載。如西晉傅鹹《玉賦》說:“當其
潛光荊野,抱璞未理,眾視之以為石、獨見知於卞子。”唐代詩文中關於和氏璧的記載更多。大詩人李白《古風》三十六便有“
抱玉入楚國,見疑古所聞。良寶終見棄,徒勞三獻君”的詩句。
漢
據《
史記》記載,秦王政九年,便製造了
御璽,劉邦
滅秦得天下後,
子嬰將御璽獻給了劉邦,御璽成為“漢傳國寶”。到漢末
董卓之亂,御璽先後落入
孫堅、
袁術之手,再傳魏、晉。
五胡十六國時,一度流於諸強,後被南朝承襲。隋亡後,御璽被隋朝
蕭皇后帶到突厥,直到
唐太宗貞觀四年(公元630年)御璽歸唐。五代時,天下大亂,流傳的御璽不知所終。在六朝以後的記載中,大都認為被秦始皇所用的御璽是用和氏璧改造而成的。
王莽篡漢時,曾派人向自己的姑姑漢孝元太后王政君索要傳國玉璽,當時王政君大怒將玉璽砸在地上,致使傳國玉璽還崩碎了一角,後以金補之,從此留下
瑕痕。
三國至隋
漢獻帝時,董卓作亂。孫堅率軍攻入洛陽,兵士見宮中一井晨有五彩雲氣,遂使人入井,得傳國璽。孫堅將璽秘藏於妻吳氏處。後
袁術拘孫堅妻,奪璽。袁術死後,荊州刺史
徐璆攜璽至許昌,時
曹操挾漢
獻帝在此,至此,傳國璽又歸漢室。公元220年,
曹丕篡權,逼獻帝禪讓,漢亡。曹丕使人在傳國璽肩部刻下
隸字“大魏受漢傳國璽”。公元265年,
司馬炎同樣篡權,稱
晉武帝,傳國璽歸晉。公元311年,前趙
劉聰虜晉懷帝
司馬熾,璽歸前趙。公元329年,後趙石勒滅前趙,得璽,在右側加刻“
天命石氏”。公元350年,再傳冉魏,後冉魏乞求東晉軍救援,傳國璽為晉將領騙走,並以三百精騎連夜送至首都
建康(南京),這樣,傳國璽重歸晉朝司馬家。在南朝,傳國璽歷經了宋,齊,梁,陳的更迭。大隋一統華夏,傳國璽遂入隋宮。公元618年,隋亡。蕭後攜皇孫政道攜傳國璽遁入漠北突厥。
唐及五代
唐初,太宗李世民因無傳國玉璽,乃刻數方“受命寶”、“定命寶”等玉“璽”,
聊以自慰。
唐貞觀四年,
李靖率軍討伐突厥,同年,蕭後突然與皇孫政道返歸
中原,傳國璽歸於李唐。
唐末,天下大亂,公元907年,
朱全忠廢唐哀帝,奪傳國璽,建後梁。公元923年,
李存勗滅後梁,建後唐,傳國璽也隨著到了後唐。
最後一個掌握“和氏璧”的皇帝是
五代後唐末帝
李從珂,公元936年後晉
石敬瑭攻陷洛陽前,他和后妃在宮裡自焚,所有御用之物也同時投入火中。從此,“和氏璧”神秘失蹤,關於它的下落眾說紛紜,
莫衷一是。
玉印岩
玉印岩位於湖北
南漳縣城西南荊山南麓,距縣城90公里,緊靠南(漳)巡(檢)公路。
“玉印岩”,又名“抱璞岩”,位於湖北省南漳縣巡檢鎮金鑲坪村,距縣城90公里。“玉印岩”座北朝南,南漳至遠安公路經其前。玉印岩洞深11米,寬15米,高10米。為傳說中的和氏璧產地。
卞和獻玉
話說東周春秋時,楚人卞和在荊山見
鳳凰棲落青石之上(古人曾有“鳳凰不落無寶地”之說),於是他將此璞石獻給
楚厲王,經玉工辨識認為是石塊。卞和以欺君罪被刖左足。
楚武王即位,卞和又去獻寶,仍以前罪斷去右足。至
楚文王時,卞和抱玉痛哭於荊山下,哭至眼淚乾涸,流出血淚。文王甚奇,便命人剖開璞石,果得寶玉,經良工雕琢
成璧,人稱“和氏璧”。見《
韓非子·和氏篇》。
楚相國
昭陽,敗魏,威王將和氏璧賞賜昭陽。一日,昭陽率百餘賓客遊覽
赤山,席中應眾人之請,出璧傳視。其時山下深潭有丈許長大魚及無數小魚躍出水面,眾人爭睹奇蹟,及至
散席,發現和氏璧不翼而飛。當時未發跡的
張儀,正在昭陽門下,眾人懷疑“儀貧無行,必此盜相君之璧,共執張儀,掠笞數百”,後來張儀入秦為相後也還以報復。但和氏璧終無下落。此案至今無解。
趙秦爭璧
趙國太監繆賢偶然以五百金購得和氏璧,趙惠文王聞訊,將璧占為己有。
秦昭王聞之,“遺書趙王,願以十五城請易璧”,當時秦強趙弱,趙王恐獻璧而不得其城,左右為難。
藺相如自請奉璧至秦,獻璧後,見秦王無意償城,乃當廷力爭,寧死而不辱使命,並以擲璧相要挾,終致秦王妥協,得以“完璧歸趙”。數十年後,秦滅趙,和氏璧終於落入秦國。
秦
嬴政統一中國,稱“始皇帝”。命宰相李斯以和氏璧作皇帝璽,命丞相
李斯篆書“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字,形同龍鳳鳥之狀,鹹陽玉工王孫壽將和氏之璧精研細磨,雕琢為璽。代代相傳,因此稱為“傳國璽”。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乘龍舟行至洞庭湘山,風浪驟起,龍舟將傾,秦始皇忙拋傳國璽於湖中,祀神鎮浪。8年後,使者過
華陰平舒道,有人持璧獻上。傳國璽,夫復歸來。其事真假難辨,也是一千古疑案。
國璽
漢傳國璽
秦
子嬰元年(公元前207年)冬,沛公
劉邦軍
灞上,
秦王子嬰素衣白馬,系頸以組,在鹹陽東面十三里的積道亭投降,獻上始皇璽,劉邦遂以此寶隨身佩戴,並“代代相受”,號曰“漢傳國璽”。
西漢末年,
王莽篡政。小皇帝
劉嬰僅兩歲,璽由王莽姑母漢孝元太后代管。王莽篡位,派其北陽侯王舜進宮索璽,太后見舜怒斥:“而屬父子宗族蒙漢家力,富貴累世……乘便利時,奪取國璽,不復顧恩義,如此者,
狗豬不食其餘!”(《漢書·元後傳》)隨即將璽“投之地”傳國璽被摔缺一角,經黃金鑲補,但終難天衣無縫,天下至寶,從此留下
瑕痕。後王莽敗,帶璽綬避火於
漸台,商人
杜吳殺死王莽,取其綬而不知取其璽。公賓就見綬,問明綬的主人所在,就前去割了王莽首級並取得傳國璽,交與
王憲。王憲自乘天子車輦,有稱帝意。
李松入長安,斬王憲,把璽送到宛,獻給
更始。
赤眉殺更始,璽歸
劉盆子。東漢建武三年(公元27年),劉盆子敗於
宜陽,奉傳國璽降
光武帝劉秀。
東漢末,宦官
張讓、
段珪作亂,漢少帝夜出北宮,與掌璽者走散。讓、珪既誅,少帝回宮,六璽俱在,而獨失傳國璽。不久,“十八路諸侯討董卓”,長沙太守孫堅攻入洛陽,從城南甄宮井中撈出一宮女的屍體,在項下錦襄中金鎖關閉的朱紅小匣內取出
玉璽。玉璽方圓四寸,上攜五龍交紐,旁缺一角,以黃金鑲補,下有篆文:“受命於天,並既壽永昌。”此文傳為李斯所書。
孫堅獲傳國璽,心生異念,將其秘藏於妻吳氏處。誰知傳國璽並未給孫堅帶來好運,不久他就在
峴山陣亡。袁術乘孫堅之妻歸鄉之機,派兵於半路截得玉璽,稱帝。
袁術死後,其妻扶棺奔
廬江,又被荊州刺史徐璆把傳國璽搶去獻給了
曹操。
晉傳國璽
統一三國,璽歸
司馬炎。晉懷帝
永嘉五年(公元311年),
王彌攻入洛陽,俘
晉懷帝並得傳國璽。作為少數民族統治者的劉聰,還不懂得傳國璽的意義,他把晉懷帝和傳國璽都遷到
平陽“保管”起來。劉聰死後,大將軍
靳準作亂,要把璽交給胡嵩,說:“自古無胡人為天子者,今以傳國璽付汝,還如晉家。”(《
資治通鑑》卷90《晉紀十二》)胡嵩寧被靳準殺死,也未敢接受。不久靳準被殺,其北靳明遣
卜泰獻璽於劉曜。
公元328年,
石勒攻殺
劉曜,得傳國璽,在璽的一邊刻上了“天命石氏”的四字題辭。後趙傳至,內亂,
冉閔殺石鑒,奪璽,傳子
冉智。
公元352年,
慕容俊克冉魏鄴城,宣稱閔妻已獻傳國璽,封其為“奉璽君”,改年號為“元璽”,建大
燕國(即前燕)。而慕容俊只是導演了一場騙局,妄想以所謂“天命”來維持其統治而已。
其實當時晉濮陽太守戴施以出兵救援為名,從冉魏大將軍
蔣乾手中賺得玉璽,遣都護何融懷璽至枋頭,交給晉安西將軍
謝尚,謝尚又送至建康(南京),時為東晉穆帝
永和八年(公元352年),至此,傳國璽歷四十二年而復歸於晉。從晉元帝東渡以後,歷數帝都沒有傳國璽,以至北人嘲笑說:“司馬家是白板天子。”(《
太平御覽》卷682《儀式部三·璽》)及永和得璽,人們這才把東晉視為正統。璽至建康,百僚畢賀。玉璽其重若此。
公元420年,晉恭帝禪位於
劉裕,璽入宋。後歷齊、梁,至梁簡文帝時,
侯景叛亂,奪傳國璽。侯景兵敗,部下侯子鑑定其璽,走
江東,因怕追兵趕上,將璽投入建康
棲霞寺井中,為寺僧永行所得。
陳永定二年(公元558年),永行北子晉智乃以傳國璽獻
陳武帝。(《
五代會要》)
隋唐國璽
隋文帝滅陳,從
陳後主處得傳國璽。隋朝末年,
隋煬帝攜帶傳國璽南下揚州,在江都被縊弒,璽屬
宇文化及。宇文化及兵敗,隋亡。蕭後攜皇孫政道攜傳國璽遁入漠北突厥。
貞觀四年(公元630年),李靖率軍討伐突厥,同年,蕭後與皇孫政道返歸中原,傳國璽歸於李唐,太宗龍顏大悅。
唐傳二百七十餘年至昭宗。唐天祐四年(公元907年),
朱全忠廢唐哀帝,奪傳國璽,建後梁。十六年後,李存勗滅後梁,建後唐,傳國璽轉歸後唐。又十三年後,石敬瑭引契丹軍至洛陽,後唐廢帝李從珂,與曹太后、劉皇后攜傳國玉璽登玄武樓。石敬瑭陷洛陽,李從珂自焚,於是傳國玉璽失蹤,又成就千古疑案。
傳國璽從發現和氏璧始,傳至唐末,計一千六百餘年。可是從此不知所蹤。
宋元國璽
後周太祖郭威時,遍索傳國璽不得,無奈鐫“
皇帝神寶”等印璽兩方,一直傳至北宋。
宋太祖“
陳橋兵變”受禪後周,僅獲後周兩方寶印,未獲傳國璽。由於歷代封建統治者極力宣揚獲得傳國璽是“天命所歸”、“祥瑞之兆”,因此,在宋、元、明、清,均有“傳國璽”不斷問世。真真假假,難以分辨。
宋哲宗紹聖四年(公元1097年),
鹹陽縣民段義在
河南鄉掘地得一寶印,色綠如藍,
溫潤而澤。次年正月送至京師,經
蔡京等辨識,確認為秦制傳國璽。三十年後,金俘徽宗、欽宗二帝,寶璽也被金人擄去。
元世祖至元年間,太師國王之孫、通政院使碩得死後,妻子病重,兒子只有九歲,家境艱難,遂以家藏的一塊寶玉托
御史台通事闊闊術拿到市上出售,因非尋常物制,無人敢買,後為權相伯顏命人購得。只見“乃黝玉寶符,其方四寸,螭紐交蟠,四可邊際,中洞橫竅,其篆畫作蟲鳥魚龍之狀”,經監察御史
楊桓辨認,刻文為“受命於天,既壽永昌”。於是又被確認為秦璽。但伯顏曾將元朝收繳各國之歷代印璽統統磨平,分發給王公大臣刻制私人印章。傳國玉璽亦恐在其中而遭不測。
明清國璽
明初
朱元璋以布衣而得天下,他聽說元朝得到過傳國璽,並已被元順帝攜逃大漠以北時,便不惜遣
徐達帶兵數十萬入漠北,以期奪回此寶。大臣
解縉還為此上表請罷
兵戎,以利百姓生息。後來
李文忠二次遠征,俘虜了元后妃和諸王,得到了一些宋元玉璽,但卻未見傳國璽的蹤影。
某年,在漠北地帶,有一位牧羊人見一隻綿羊老用蹄子在地上刨。挖開一看,發現下面埋著一塊晶瑩碧透玉璽。他將它獻給元順帝的後人博碩克圖汗,也鑑定為“傳國璽”。訊息傳到漠南南蒙古察哈爾部
林丹汗耳中,他因是成吉思汗嫡系後裔,早懷恢復祖業之志,一聞此訊,即率二十萬大軍來攻,經過一場血戰,果然奪得玉璽。
明弘治十三年,鄠縣(今戶縣)毛志學在泥河濱得傳國璽,由陝西巡撫熊羽中呈獻
明孝宗皇帝。但孝宗疑其偽“卻而不用”。
明末,相傳由元順帝帶入沙漠的傳國璽竟被後金太宗於“上年八月得元代傳國璽於元裔林丹汗之
蘇泰太后”,太宗由此“乃定立國計”,改“金”為“清”國號。
清天聰九年(公元1635年),後金
皇太極派他的弟弟
多爾袞西征察哈爾,林丹汗之子
額哲獻傳國璽投降。但皇太極得璽一看,才見上面刻的是“制誥之寶”四字。原來不是秦璽,而是漢元帝命昭君和番時送給
匈奴王的一顆羊脂玉璽。可是,皇太極還是對外宣稱他得了傳國璽,並正式改國號為“清”。清朝乾隆年間,
紫禁城內交泰殿一共貯有三十九顆璽,放在正中的一方即篆刻著“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字,宮中一直說它是傳國璽。但公元1746年乾隆皇帝欽定二十五寶時,把它確定為贗品。(《日下舊聞考》卷14《國朝宮室》)
國璽何在
近代
辛亥革命推翻清朝,民國成立,清廷退位,但依優待條件,仍盤踞紫禁城而
稱孤道寡。直至民國十三年(1924年)11月,末代皇帝溥儀被
馮玉祥驅逐出宮,他帶出皇宮的惟一一方玉璽,也就是皇太極所得的這方刻有“制誥之寶”的玉璽。當時馮部將領
鹿鐘麟等人曾追索此鑲金玉璽,可惜未得。
溥儀從偽滿洲國皇帝變成戰犯押往
前蘇聯,又轉押回國,這璽都一直放在他隨身皮箱的夾層中。直到
撫順戰犯所,在共產黨政策感召下,他才取出這顆寶璽交給了國家。遺憾的是這並不是那和氏璧所做成的玉璽。
歷史簡介
和氏璧面世後,成為楚國的國寶,從不輕易示人。後來,楚國向趙國求婚,使和氏璧到了
趙國。公元前283年,
秦昭襄王聽說趙國有和氏璧,提出以15座城相交換,因趙弱秦強,趙國不敢怠慢,但又不情願,便派智謀雙全的藺相如奉璧使秦。
藺相如知道其中有詐,偷偷將和氏璧送回了趙國。此事在
司馬遷《
史記》中有詳細記載。
據《史記》記載,秦王政九年,便製造了玉璽,
劉邦滅秦得天下後,子嬰將御璽獻給了劉邦,御璽成為“漢傳國寶”。到漢末
董卓之亂,玉璽先後落入
孫堅、
袁術之手,再傳魏、晉。五胡十六國時,一度流於諸強,後被南朝承襲。隋亡後,玉璽被隋朝蕭皇后帶到
突厥,直到唐貞觀四年(公元630年)玉璽歸唐。五代時,天下大亂,流傳的玉璽不知所終。在六朝以後的記載中,大都認為被秦始皇所用的玉璽是用和氏璧改造而成的。但歷史文獻中關於秦國傳國玉璽有比較詳細記載,指明它是用藍田玉製成的,因此用和氏璧製成傳國玉璽的說法是沒根據的。
清代以後,人們開始對和氏璧的真實性產生懷疑,乾隆皇帝在《
卞和獻玉說》中,認為這只是韓非子的寓言而已。
文獻記載
楚人和氏得璞於
楚山中,奉而獻之於厲王。厲王使玉人相之,玉人曰:“石也。”王以和為誑,而刖其左足。及厲王薨,武王即位,和又奉其璞而獻諸武王。武王使玉人相之,又曰:“石也。”王又以和為誑而刖其右足。武王薨,文王即位,和乃抱其璞而哭於楚山之下,三日三夜,泣盡而繼之以血。王聞之,使人問其故,曰:“天下之刖者多矣,子奚哭之悲也?”和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寶玉而題之以石,貞士而名之以誑,此吾所以悲也。”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寶玉也,遂命名曰“和氏璧”。
字詞解釋
奉:雙手敬捧。
相:鑑別,察看。
刖:即砍掉足。(戰國時大軍事家
孫臏,因
龐涓嫉妒,被處於
臏刑,即去掉膝蓋骨。)封建社會的刑罰是極其殘酷的,除了“刖”、“臏”,還有黥刑(臉上
刺字)、
凌遲(俗稱“
剮刑”,碎割而死)、大劈(砍頭)、及
五馬分屍等數十種。
王以和為誑而刖其左足:厲王認為和氏君欺騙他而砍了他的左腳。以……為……,即“以為”。誑,欺騙。
薨:周代諸侯死稱做薨。
泣盡而繼之以血:眼淚哭幹了而直到流出血來。繼之以血,即以血繼之,以血來接著淚。
子奚哭之悲也?:你為什麼哭得(這么)傷心呢?
悲夫寶玉而題之以石:(我)悲傷的是那寶玉卻(被人們)當成石頭來評斷它
題之以石:把它叫做石頭。題:題名,命名。(詳情請見《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第4版第377頁)。
貞士而名之以誑:忠貞之士卻被當做騙子來稱呼他。貞士,忠貞之士。名稱呼。誑:動詞作名詞,此指騙子。
王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寶焉:楚文王就派玉匠雕琢璞玉而得到了一塊寶玉。理,雕琢,整治。
啟示
真理就是真理。楚人卞和雖一時蒙冤受屈,但他堅持“奉而獻之”而不改其忠誠,終使沉冤大白於天下。
一方面,卞和自己也應該剖開岩石,露出玉石。有才能的人應該毛遂自薦,韜光養晦在某些情況下不僅不受人重視,極有可能還受到傷害。
另一方面,管理者厲王、武王為什麼沒有得到美玉?因為沒有了解到和氏璧的本質,所以管理者要知人善任,要有伯樂的識人眼光。
完璧歸趙
楚王得此美玉,十分愛惜,都捨不得雕琢成器,就奉為寶物珍藏起來。又過了400餘年,楚威王為表彰有功忠臣,特將和氏璧賜予相國昭陽。昭陽率賓客游赤山時,出玉璧供人觀賞,不料眾人散去後,和氏璧不翼而飛。50餘年後的公元前283年,趙國人
繆賢在集市上用五百金購得一塊玉。令人始料未及的是,經玉工鑑別,此玉就是失蹤多年的和氏璧。
趙惠文王聽說和氏璧在趙國出現,遂據為己有。秦昭王獲悉此事後,致信趙王說,願以秦國十五座城池換取玉璧。趙惠文王得到信後,一下子拿不定主意,十分為難,於是就把大將軍
廉頗和其他許多大臣召來,商量對策。如果把和氏璧送給秦國,恐怕秦國不會真用十五座城來交換,白白地受到欺騙;如果不給,秦強趙弱,又怕秦國出兵攻打趙國。左右為難,想派個使者到秦國去交涉,又找不到合適的人選。
正在此時,宦官頭目繆賢走出來說:“我有個家臣,叫藺相如,此人智勇雙全,不如派他到秦國去。”趙王問:“你怎么知道他可以出使秦國呢?繆賢就告訴趙王說:“我以前曾經冒犯了大王,怕您治罪,打算偷偷逃到燕國去。藺相如知道後,勸阻我說:‘你怎么知道燕王會接納你呢?’我告訴他說:‘我曾經跟隨大王在邊境上與
燕王相會。當時燕王曾私下握住我的手表示願意和我交個朋友。因此,我決定到燕國去投靠燕王。’藺相如聽了說:‘趙強燕弱,而你又是趙王的寵臣,燕王才願意和你交朋友。你得罪了趙王,如果逃到燕國去,燕王害怕趙國,決不敢收留你,只會把你捆綁起來送回趙國。到那時,你的性命就難保了。你不如脫掉衣服,赤身伏在腰斬人的斧子上,親自去大王面前認罪請求處罰,大王寬厚仁慈,或許能得到大王的寬恕,’我聽後照著做了,大王您果然寬恕了我。因此我認為藺相如能夠出使秦國並圓滿完成任務。”。
趙王派人把藺相如召來,問道:“現在秦王要用十五座城邑來換和氏璧,可以答應嗎?”藺相如說:“秦強趙弱,我們不能不答應。”趙王又問:“要是秦王得了璧,卻不肯把城交給趙國,又該怎么辦呢?”藺相如說:“確實如此,但秦國用十五座城來換和氏璧,如果趙國不答應,那就是我們理虧,秦國也正好有藉口攻打趙國;要是趙國把璧送到秦國,而秦國不肯把城交給趙國,那么就是秦國理虧。比較一下,我認為最好是答應秦國,把璧送去,讓秦國負不講道理的責任。”停了一會兒,接著說:“我想大王現在可能沒有適當的人選吧,我倒願意出使秦國,假如秦國真的把城邑交給趙國,我就把寶玉留在秦國;如果秦國不交城邑,我一定把寶玉完完整整地帶回來。”
於是,趙惠文王任命藺相如做使臣,帶著和氏璧西使秦國。秦昭王在
章台(秦宮名,舊址在今
陝西西安市西水)接見藺相如,藺相如雙手捧璧,獻給秦王,秦王接過璧。展開錦袱觀看,果然純白無瑕,寶光閃爍,雕鏤之處,天衣無縫,真不愧是稀世之寶,非常高興,又依次遞給妃嬪、文武大臣和侍從們欣賞,眾人都嘖嘖稱讚,歡呼“萬歲”,向秦王表示祝賀。
過了很久,秦王卻絕口不提以城換璧的事,藺相如知道秦王絕對不會以城換璧,心生一計,對秦王說:“這塊寶玉很好,就是有點小毛病,讓我指給大王看”,秦王聽後,就把璧交給他,藺相如接過璧,迅速後退幾步,身子靠著柱子,憤怒得連頭髮都快豎起來;義正詞嚴地對秦王大聲說道:“大王想要這塊美玉。寫信給趙王。答套用十五座城來交換,當時趙王召集文武大臣商議,都說秦國貪得無厭,仗著勢力強大,想用幾句空話騙取趙國的寶玉。大家都不同意把璧送來。可我卻認為:即使老百姓交朋友,尚且互不欺騙,何況秦國是個堂堂大國呢?再說也不能因為一塊璧的緣故而傷了兩國的和氣。趙王採納了我的意見,並且還齋戒了五天,寫了國書,然後派我作使臣帶著寶玉到秦國來。態度如此恭敬。可大王卻在一般的離宮接見我,而且態度又這樣傲慢。大王把這么貴重的寶玉,隨便遞給宮女侍從們觀看,分明是在戲弄我,也是對趙國不尊敬。我看大王並沒有用城換璧的誠意,所以我把它要了回來,如果大王一定要逼迫我,我情願把自己的腦袋和這塊寶玉在柱子上撞個粉碎”。說罷,舉起和氏璧,眼瞅柱子,作勢向柱子砸去。
秦王怕藺相如把璧砸壞,趕忙賠禮道歉,請他不要那樣做;一面叫來掌管地圖的官員送上地圖,秦王攤開地圖對藺相如說,從這裡到那裡的十五座城,準備劃歸趙國。藺相如想到秦王不過是裝裝樣子而已,絕對不會把城給趙國,於是又對秦王說;“這塊和氏璧,是天下公認的寶貝,趙王非常喜歡,可因為害怕秦國勢力強大。不敢不獻給秦王,在送走這塊璧的時候,趙王齋戒了五天,還在朝廷上舉行隆重的儀式。現在大王要接受這塊璧,也應該齋戒五天,然後在朝廷上舉行九賓之禮,我才能把璧獻給大王。”秦王想到璧在藺相如手裡,不好強取硬奪,便答應齋戒五天,然後,又派人送藺相如到廣城賓館去休息。
到了賓館,藺相如想到秦王雖然答應了齋戒五天,但一定不會真把城給趙國,於是就選了一名精幹的隨從,讓他穿上粗布衣服,打扮成普通老百姓,揣著和氏璧,悄悄地從小路連夜趕回趙國去了。”
再說秦王假裝齋戒了五天,就在朝廷上設下隆重的九賓之禮。兩邊文武大臣排立,傳下命令,要藺相如來獻璧。藺相如走上朝廷,對秦王行了禮說:“秦國從
秦穆公以來,已經有二十一位國君了,沒有一個是講信用的。我怕受大王的欺騙而對不起趙國,所以早派人帶璧離開秦國,恐怕現在早已到趙國了。”秦王聽了,十分惱怒。藺相如仍舊從容不迫地說:“今日之勢;秦強趙弱,因此大王一派使者到趙國要璧,趙國不敢違抗。馬上就派我把璧送來,現在要是秦國真把十五座城割讓給趙國以換取和氏璧,趙國哪敢要秦國的城邑而得罪大王?欺騙大王,罪當萬死,我已不存生還趙國之望,現在就請大王把我放在油鍋里烹死吧,這樣也能使諸侯知道秦國為了一塊璧的緣故而誅殺趙國的使者,大王的威名也能傳播四方了。”
秦王的陰謀被徹底揭穿,又狡辯不得,只好苦笑一番。而秦王左右的大臣衛士,有的建議把藺相如殺掉,但被秦王喝住了。秦王說:“現在即使把藺相如殺了,也得不到璧,反而損害了秦趙兩國的友誼,也有損秦國的名聲,倒不如趁機好好招待他,讓他回趙國去。”
於是秦王依舊按九賓之禮在朝廷上隆重地招待了藺相如;然後客氣地送他回國。以後秦國一直不肯把十五座城割給趙國,趙國自然也就沒有把璧送給秦國。藺相如當了臣相。
完璧歸趙【解釋】:本指藺相如將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趙國。後比喻把原物完好無損的歸還。
藺相如為趙國立了大功。
長平之戰時,堅壁固守三年。後來
趙孝成王中了秦國的反間計,用
趙括代替廉頗為將,遭致慘敗。燕國乘機攻趙。趙孝成王重新起用廉頗,戰勝燕軍。趙王封廉頗為信平君,任相國。
趙悼襄王時,廉頗不得志,投奔魏國。魏國不太信任,一直不重用。又奔楚,任楚將。最後老死在楚國。
藺相如,戰國時期趙國的大臣。趙惠文王時得到世上稀有的寶玉——楚國和氏璧,秦國強以15座城換取“和氏璧”,藺相如奉命帶璧出使秦國,與秦爭辯並威脅他要把璧摔了,完璧歸趙。趙王封相如為
上大夫。公元前279年,他又隨趙惠文王到
澠池(今河南澠池西)與秦王相會,使趙王未受辱於秦,歸國後因功封為上卿,地位在廉頗之上,廉頗憤憤不平,藺相如以國家安危為重,對廉頗容忍謙讓。使廉頗愧悟,
負荊請罪,二人成為至交。
將相和的故事傳為美談。
傳國玉璽
歷史傳聞
公元前228年,秦滅趙,和氏璧最終還是落入秦國手中,不幸的是,和氏璧從此從歷史記載中消失了。傳說中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將和氏璧製成了
傳國玉璽。
姑且不論傳國玉璽是否是用和氏璧琢制的,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確實曾令玉工雕琢過一枚皇帝玉璽,稱之為“天子璽”。據史書記載,此璽用陝西藍田
白玉雕琢而成,螭虎鈕,一說
龍魚鳳鳥鈕玉璽上刻文是丞相李斯以
大篆書寫的“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字。
傳國璽自問世後,就開始了富有傳奇色彩的經歷。傳說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南巡行至
洞庭湖時,風浪驟起,所乘之舟行將覆沒。始皇拋傳國玉璽於湖中,祀神鎮浪,方得平安過湖。8年後,當他出行至華陰平舒道時,有人持玉璽站在道中,對始皇侍從說:“請將此璽還給
祖龍(秦始皇代稱)。”言畢不見蹤影。傳國玉璽復歸於秦。
秦末戰亂,劉邦率兵先入鹹陽。秦亡國之君子嬰將“天子璽”獻給劉邦。劉邦建漢登基,佩此傳國玉璽,號稱“漢傳國璽”。此後玉璽珍藏在長樂宮,成為皇權象徵。西漢末王莽篡權,皇帝劉嬰年僅兩歲,玉璽由孝元太后掌管。王莽命安陽侯
王舜逼太后交出玉璽,遭太后怒斥。太后怒中擲玉璽於地時,玉璽被摔掉一角,後以金補之,從此留下瑕痕。
王莽敗後,玉璽幾經轉手,最終落到
漢光武帝劉秀手裡,並傳於東漢諸帝。東漢末,
十常侍作亂,少帝倉皇出逃,來不及帶走玉璽,返宮後發現玉璽失蹤。旋“十八路諸侯討董卓”,孫堅部下在洛陽城南甄宮井中打撈出一宮女屍體,從她頸下錦囊中發現“傳國玉璽”,孫堅視為吉祥之兆,於是做起了當皇帝的美夢。不料孫堅軍中有人將此事告知
袁紹,袁紹聞之,立即扣押孫堅之妻,逼孫堅交出玉璽。後來袁紹兄弟敗死,“傳國玉璽”復歸漢獻帝。
考證
“徐璆字孟玉,
廣陵人。少履清爽,立朝正色。歷任城、汝南、東海三郡,所在化行。被征當還,為袁術所劫。術僭號,欲授以上公之位,璆終不為屈。術死後,璆得術璽,致之漢朝,拜韂尉太常;公(曹操)為丞相,以位讓璆焉。”這一點《
後漢書》也有記載。只不過都沒有說明是不是和氏璧。有待考證。但是徐璆竟然因為歸還了這塊玉璽,導致曹操竟然想要將丞相的位置讓給他,可見這塊
玉璧非同尋常。而之前的關東諸侯中,僅有孫堅一人打進洛陽,嚇得董卓
捲鋪蓋就走。而後來孫堅身死,其子
孫策投靠了袁術,後來不知道用是么作抵押竟然讓袁術借給他兵力,雖然沒有準確的說是和氏璧,但是就在孫策出征江東後的不久,袁術不管手下人的阻撓而稱帝,究竟是什麼東西讓袁術起了野心?大概就是這塊玉璽吧!——精靈語《三國考論文部》
三國一統,玉璽歸晉。西晉末年,北方陷入朝代更迭頻繁、動盪不安的時代。“傳國玉璽”被不停地爭來奪去。晉懷帝永嘉五年(公元311年),玉璽歸前趙劉聰。東晉鹹和四年(公元329年),後趙石勒滅前趙,得玉璽;後趙大將冉閔殺石鑒自立,復奪玉璽。此階段還出現了幾方“私刻”的玉璽,包括東晉朝廷自刻印、西燕慕容永刻璽、
姚秦玉璽等。到南朝梁武帝時,降將侯景反叛,劫得傳國玉璽。不久侯景敗死,玉璽被投入棲霞寺井中,經寺僧將璽撈出收存,後獻給陳武帝。
隋唐時,“傳國玉璽”仍為統治者至寶。五代
朱溫篡唐後,玉璽又遭厄運,後唐廢帝李從珂被契丹擊敗,持玉璽登樓自焚,玉璽至此下落不明。
由於歷代統治者極力宣揚獲得傳國璽是“天命所歸”、“祥瑞之兆”,自宋代起,真假傳國璽屢經發現。如宋紹聖三年(公元1096年),鹹陽人段義稱修房舍時從地下掘得的“色綠如藍,
溫潤而澤”、“背螭鈕五盤”的玉印,經
翰林學士蔡京等13名官員“考證”,認定是“真秦制傳國璽”的玉印。然而,據後世人考證,這是蔡京等人為欺騙皇帝而玩的把戲。明弘治十三年(公元1500年),
戶縣毛志學在泥河裡得玉璽,由陝西巡撫熊羽中呈獻孝宗皇帝。相傳元末由元順帝帶入沙漠的傳國璽,曾被後金太宗皇太極訪得,皇太極因而改國號“金”為“清”。但清初故宮藏玉璽39方,其中被稱為傳國璽者,卻被乾隆皇帝看作贗品,可見傳國璽的真真假假實難確定。據說真正的傳國璽是明滅元時,被元將帶到漠北了。真正的傳國璽是否和氏璧所為?又流向哪裡?至今眾說紛紜,莫衷一是。
明清兩朝人士對“傳國玉璽”的態度,已經與以往時代有所不同。據《明史·輿服志·皇帝寶璽》載,禮部尚書
傅瀚談及地方送來的傳國璽時評論道:“自秦始皇得藍田玉以為璽,漢以後傳用之。自是巧爭力取,謂得此乃足已受命,而不知受命以德,不以璽也。故求之不得,則偽造以欺人;得之則君臣色喜,以
誇示於天下。是皆
貽笑千載。”清高宗御製《國朝傳寶記》也說:“會典所不載者,復有‘受命於天,既壽永昌’一璽,不知何時附藏殿內,反置之正中。按其詞雖類古所傳秦璽,而篆文拙俗,非李斯蟲鳥之舊明甚……若論寶,無非秦璽,既真秦璽,亦何足貴!乾隆三年,
高斌督河時奏進屬員浚寶應河所得玉璽,
古澤可愛,又與《輟耕錄》載蔡仲平本頗合。朕謂此好事者仿刻所為,貯之別殿,視為玩好舊器而已。夫秦璽煨燼,古人論之詳矣。即使尚存,政、斯之物,何得與本朝傳寶同貯?於義未當。”
玉質構成
和氏璧是我國古代“傳國之寶”,舉世無雙,被尊崇為國家的象徵,“
荊山之玉、
靈蛇之珠”(即“
和璧隋珠”)為神奇珍寶,“國寶”是無價之寶,非“價值連城”所可形容。《
史記》稱和氏璧為“天下所共傳寶也”。初唐詩人
楊炯《
夜送趙縱》詩曰:“趙氏連城璧,由來天下傳”,喻其極為珍貴。五代時前蜀道士
杜光庭《
錄異記》卷七“異石”中記:“歲星之精,墜於荊山,化而為玉,側而視之色碧,正而視之色白,卞和得之獻楚王,後入趙獻秦。始皇一統,琢為受命之璽,李斯小篆其文,歷世傳之”。其何以彌足珍貴,令人費解,古往今來也為之傾倒。“金鑲玉印岩,面對
鳳凰台。地靈人傑多,福自荊山來”。數千年來,這是
南漳縣人民對自己家鄉的讚美和歌頌。
南漳縣民間也有“
玉石不分”之說,概源於和氏璧的質地構成。
據說,
拉長石是矽酸鹽長石族
斜長石的一種,一般為白色,
玻璃光澤,在表面上沿一定方向看,有時可見到藍綠、紫紅、金黃等色調,斜長石通常用An分子的百分含量來表示斜長石的成分,拉長石屬中性斜長石,An含量50-70%,純淨而色澤美麗的斜長石可作寶石,由於拉長石在某個方向上可以閃現出像太陽光譜的七彩而得名為“
光譜石”,這只是一種特殊的光學效應,偏離這個方向可能就難以觀察到。
“
璞”是未經加工琢磨的原石,璞又常有“皮”,有的因玉石在變質交代時形成“包含結構”,將好玉包裹在裡面,還有因成為漂礫存在水流中形外殼呈
鐵鏽色包裹,為氧化或鐵質所染。當代地質界和考古界也認為和氏璧有“變彩”的特徵,1921年,地質學家
章鴻釗老先生在《
石雅》一書中,肯定和氏璧是產於荊山地區基性岩的
月光石,即
拉長石,認為“和氏璧為寶石性質的拉長石,具有碧綠和潔白的閃光,轉動一定方向,方能出現”。這也是和氏璧區別於“
潔白無瑕”的和田玉之處。楚文史學家、地質考古學家一致傾向此說。有人說和氏璧是
綠松石、
藍田玉或
翡翠之類,綠松石自古產於
鄂西北,表面色好,但無“色碧”和“色白”變化(變彩),質較脆。月光石(拉長石)表面光澤較差,“多為璞”(即玉外包有泥土或石頭),經打磨後,陽光照射下可折射多彩,質不脆。
元好問《
論詩絕句》:“少陵自有連城璧,爭奈微之識
碔砆”(碔砆,像玉的石頭,即璞石、石包玉)。南漳縣
板橋鎮雷坪董家台一帶所產的一種石頭即為
拉長石,採掘此石後經加工,呈透明狀,光澤好,有史書中關於和氏璧描述的直感。且綠松石早在
石器時代晚期已被我國古人所飾用,春秋時期宮廷玉工不可能不認識它。“藍田玉”(陝西出產)色澤好,比綠松石韌性強,古來已出名,但質地不如斜長石,古代運用廣泛,不可能像“和氏璧”那樣“物以稀為貴”。至於
翡翠(中國古為鳥名,後借指
碧玉)之說就不足信,英國著名的自然科學史學家
李約瑟博士曾認為認為,18世紀後,翡翠才由緬甸輸入中國,國外稱為“硬玉”,中國借鳥名稱之,翡翠亦有“玉中之王”的美稱。其實我國早在新石器晚期已有翠綠硬玉製作的鏃形器,周代的翡翠刀柄,漢代的翡翠多次出土,唐代的翡翠製品也多,古代典籍所載也多。李博士的結論雖站不住腳,但尚不能斷明和氏璧即為翡翠製品。所以,和氏璧只能是斜長石。
和氏璧玉
一、
黃臘石中的達到寶級的,現叫黃龍玉。依據中國玉文化—卡和采玉三清山。史稱懷玉山,因為當時國家都養有玉師,大家都認為是普通的河卵石,才會使卞和二次動刑,懷玉山不產別的玉,所以是黃龍玉,現根據史實專家認定采於現今江西三清山。
二、變彩。
中國寶玉石協會會員,地質考古學家郝用威於1986年在全國地學史學術會上以《和氏璧探源》為題宣布:“和氏璧為月光石,產於
神農架南漳西部沮水之源的板倉坪、陰峪河一帶,那裡是當年卞和抱璞之處……”獲得了我國地質、考古、寶石界學者專家的肯定和好評,而且在海內外引起很大轟動。在1998年《中國寶玉石》上也有專文介紹。
已故國際著名地質學家、寶玉石和觀賞石專家
袁奎榮教授經多年研究以變彩拉長石為原料複製了一個和氏璧,重現了千年
古璽的本來面目。
三、
綠松石。唐代杜光庭在《錄異記》中說:“藏星之精,墜入荊山,化而為玉,側而視之色碧,正而視之色白。”
元代
陶宗儀在《南村輟耕錄》中稱:“傳國玉璽色彩青綠而玄,
光彩照人。”中國著名地質學家章鴻釗,根據杜光庭杜光庭的《錄異記》和元代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對和氏璧顏色現象的描述,認為產自湖北荊州地界的“和氏璧”,可以解釋為綠松石岩,俗名“
襄陽甸子”。因為綠松石是湖北特產的玉石,正在古代所謂荊州地界之內,而且,綠松石通常有一層外皮。寶石專家
李強和
李海負也都主張這一觀點。李強在《和氏璧是綠松石》一文,李海負在《和氏璧不是拉長石而是綠松石》一文中,認為和氏璧就是綠松石。
四、
獨山玉。2008年4月,中央電視台播出系列專題節目《獨玉春秋》,指出“和氏璧被加工成了玉璽代替丟失的
夏鼎成為秦王朝的鎮國之寶,那可能是
南陽獨山玉最輝煌的一段歷史了。”
五、珍稀瑪瑙。唐偉先生創建的關於國寶和氏璧材質的一種學說,既和氏璧是一塊珍稀罕見的夾胎草綠瑪瑙。
今何在
傳聞
有一種說法認為:秦始皇得到和氏璧後,命玉工將宰相李斯書寫的“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個鳥蟲形
篆字雕刻在和氏璧上,作皇帝的玉印。這樣,和氏璧就成了國璽。代代相傳。有人甚至還找到了用刻璽的邊角料所製作的玉塊。秦始皇死後,
趙高利用和氏璧篡權。劉邦率兵攻入鹹陽時,國璽落到了他的手中。劉邦建立漢朝後就把玉璧作為漢朝的國印,從此和氏璧成為“傳國璽”。劉邦之後,傳了九代皇帝。西漢末年,王莽篡權。當時因小皇帝劉嬰年幼,傳國璽由
皇太后代管。王莽讓弟弟到長樂宮去要玉璽,皇太后氣憤地把傳國璽摔到地上,罵道:得這塊亡國璽,看你兄弟有什麼好下場!傳國璽被摔缺了一角,後來王莽用黃金鑲補,但無濟於事,還是留下了缺痕。
但是,歷史文獻中關於秦國傳國玉璽的來龍去脈記載還比較詳細。《晉書·輿服志》、唐徐令信《玉璽譜》等記載“色綠如藍,溫潤而澤”,指明它是用藍田玉製成的,因此用和氏璧製成傳國玉璽的說法是沒有根據的。
下落
那么,和氏璧到底流落到何處呢?目前有兩種推測:第一種推測認為和氏璧被作為隨葬品埋在了
秦始皇陵墓內,並沒有作為傳國玉璽流傳後世。如果這樣,將來有朝一日發掘秦始皇陵墓地宮,我們還有機會一睹和氏璧的風采。另一種推測認為和氏璧可能在秦末戰爭中丟失或者被
項羽掠奪而去。秦末,項羽率兵進攻鹹陽,焚燒秦宮殿,挖掘秦陵墓,掠奪寶物、美女,和氏璧可能就在其中。但隨後而來的楚漢戰爭中,項羽兵敗,又使和氏璧下落不明。玉璽或許藏在項羽的都城
彭城(今江蘇
徐州),或許遺落在項羽敗死的垓下(今安徽固鎮)。
這顆玉璽經北周、隋、唐,一直傳到五代的後唐。後唐末帝李從珂為石敬瑭圍困自焚後,這顆玉璽也下落不明了。北宋趙匡胤開國後,就未見有傳國玉璽的記載。北宋哲宗時,一位農夫在耕田時發現了傳國玉璽,送至朝廷,經諸大學士一局前朝記載多方考證,認定是始皇帝所致的傳國玉璽。等到了金兵破汴梁,玉璽又失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