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軸線——中國理想都城秩序的傑作

北京中軸線——中國理想都城秩序的傑作

北京中軸線——中國理想都城秩序的傑作,位於北京市東城區西城區,縱貫北京老城區南北,由古代皇家宮苑建築、古代皇家祭祀建築、古代城市管理設施、國家禮儀和公共建築以及居中道路遺存等五大類遺存共同組成,始建於13世紀,形成於16世紀,此後經不斷演進發展,形成今天全長7.8公里、世界上最長的城市軸線。

“北京中軸線——中國理想都城秩序的傑作”共包含15處遺產構成要素。北起鐘鼓樓,一路向南經萬寧橋景山故宮端門天安門、外金水橋、天安門廣場及建築群、正陽門中軸線南段道路遺存,至南端的永定門太廟社稷壇天壇先農壇分列中軸線東西兩側。北京中軸線文化遺產從北往南依次包含其選址、格局、城市形態和設計體現了《考工記》所記載的理想都城範式,展現了中國古代城市規劃傳統,見證了北京城市的發展演變,是體現中華文明突出特性的重要標識。

2024年7月27日,在印度新德里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46屆世界遺產大會通過決議,將“北京中軸線——中國理想都城秩序的傑作”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至此,中國世界遺產總數達到59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北京中軸線—中國理想都城秩序的傑作
  • 外文名:Beijing Central Axis: A Building Ensemble Exhibiting the Ideal Order of the Chinese Capital
  • 地理位置:北京市東城區、西城區
  • 所處時代:明、清
  • 占地面積:5.9 km
  • 保護級別:世界文化遺產
  • 公布單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歷史沿革,綜述,元代—始建時期,明清—完善時期,清末至新中國成立後—巨變時期,建築格局,主要景點,綜述,古代皇家宮苑建築,古代皇家祭祀建築,古代城市管理設施,國家禮儀和公共建築,居中道路遺存,遺產價值,遺產評價,遺產保護,歷史文化,旅遊信息,

歷史沿革

綜述

北京中軸線形成於元代,明代基本完善,清代至近現代得以繼承與延續。近800年間,無論北京城的規模與格局如何變化,北京中軸線始終作為城市的中心骨架而存在。中軸線歷經朝代更迭,被歲月剝蝕了稜角,鐫刻其上的不僅是儒家思想的“居中為尊”與中國皇權的“至中至正”,更是近800年間社會風貌的滄桑巨變。

元代—始建時期

至元元年(1264年)忽必烈遷都於原金中都,至元四年(1267年)在其東北郊外開始動工新建元大都。元大都的設計者劉秉忠負責了元大都規劃設計,歷經多年建成。
中軸線位置的確定最初基於具有水源和漕運能力的“六海”,遵照“匠人營國”的傳統規制,以自北向南為主導方向,布置“前朝後市,左祖右社”,並於今鼓樓西側立“中心之台”,建“中心閣”,選定為元大都中軸線的起點,也是全城平面的幾何中心。
元大都城市建設分為南、北兩部分,形成了以“中心閣”為分界點的南北兩條中軸線。北側中軸線由鐘鼓樓向北延伸至萬寧寺;南側中軸線以宮城為核心,北起大天壽萬寧宮的中心閣,向南經萬寧橋,穿過宮城的後載門、崇天門和皇城的靈星門,直達麗正門,全長大約3.7公里。
南側的中軸線串聯了城門、宮苑、園囿等重要建築物,是元大都最重要的中軸線,其形制也一直沿用至今。元大都的中軸線雖以南北為走向,其間卻有著微妙的變化:其一為元大都中軸線並沒有規劃於其宮城中央,而是為避讓太液池而向東側偏約180米;其二為中軸線走向非正南北,沒有與子午線重合,而是往西有約兩度多的偏差。通過精確測量,軸線往北延伸270多公里後,將經過元上都遺址所在地,都城設計者劉秉忠以上都為基準來確立大都的中軸線,使大都成為上都的延續,正是元朝兩都巡幸制度的體現。
北京中軸線——中國理想都城秩序的傑作
元大都平面圖

明清—完善時期

明代北京城沿用了元大都舊城,保留了包括城市中軸線在內的城市格局,但隨著中央政權與城市生活的變化和發展,舊城不斷被改造,從而使明北京與元大都之間形成了較大差別。
明初(1368~1416年)為了便於防守,將城北縱深約2.8公里的城區捨棄於城外,另築一道新的北城牆。
永樂十四年(1416年),朱棣遷都北京後,模仿南京的形制,進行了歷時4年的改造,包括紫禁城全部宮殿的重建,太廟、社稷壇、天壇、先農壇、五府六部衙署、鐘鼓樓的興建以及都城南牆的遷建等。
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為防外族侵擾,又修築了外城,形成了外城在南、內城在北的“凸”字形平面。隨著明代北京城市的建設,中軸線的空間圖示愈加完整,重要地位也不斷加強。元大都以中心閣為全城的地理幾何中心,城市中軸線依靠此閣和大內宮闕相對應而顯示出來。
明代北京城的改建,在宮城前左右相對布置太廟與社稷壇,宮城後以萬歲山(景山)形成制高點,又把鐘鼓樓向東移到全城軸線上,從而形成一條從正陽門直貫鼓樓的全城軸線。嘉靖時增築的外城,又把這一軸線延伸至永定門,成為長達7.8公里的南北縱軸,並於東西兩側建設天壇、先農壇兩組建築群用以祭祀,其莊嚴宏麗程度更勝於元大都。
明代改造與建設的舉措在消除了元朝舊都遺蹟的同時,進一步延續和完善了中軸線的空間格局,並在更廣闊的尺度上實現了中軸線所體現的禮制思想。軸線幾乎貫穿了全城,與皇城中軸線重合,使各個重要建築之間的關係更加連貫,軸線上建築的規模和氣勢也達到了歷史最高水準,其整體布局上也更接近於《考工記》中描述的理想都城狀態。另外,明代在對中軸線及其周邊建築的改造上也更加重視對水系和地形地勢的運用,完善了六海水系的形態,於宮城後修建了景山,這些都從側面體現了中國傳統城市規劃中“因天時、就地利”的理念,大大加強了北京舊城和中軸線的景觀性。此時,“北京中軸線”的主要格局已大體形成,直至清末都未有大的改變。
北京中軸線——中國理想都城秩序的傑作
明清北京城平面圖

清末至新中國成立後—巨變時期

明清時期眾多外國使節的來訪,讓西方各國對這個廣袤富饒的東方古國充滿了好奇。
清鹹豐十年(1860年),英法聯軍攻入北京,武裝攻城,掠奪珍寶無數。
清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八國聯軍再次蜂擁而至,正陽門、大清門等眾多門樓、樓宇、苑囿都遭到破壞,噠噠的馬蹄與軍靴踩踏在北京中軸線的御道上,將封建帝制的歷史推向了滅亡。巨變時期的北京中軸線不但見證了中華民族殘破的命運,還承載著一個又一個重要的歷史瞬間。
民國元年(1912年)8月24日,改寫帝制歷史的孫中山先生從中軸線上的正陽門入城,“沿途瞻望者,樓間房上皆滿,無不舉帽歡迎”
民國七年(1918年)11月28日,國民政府在太和殿廣場,舉行盛大的中外軍隊閱兵式,慶祝中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成為戰勝國。
民國三十四年(1945年)10月10日,國民政府在太和殿廣場,迎著數萬中國人的目光,戰敗的日本軍隊在中軸線的側道俯首而上,宣告戰敗。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在天安門廣場上舉行了開國大典
隨著封建帝制被推翻,社會性質及經濟結構的發展變化,北京中軸線也進行了一系列功能和空間改造,昔日封閉的皇家禮制建築、園林、祭壇和廟宇,逐漸成為面向公眾的休閒場所,城牆、門樓也隨著交通功能的需求被拆除和改造,前門地區成為了北京最繁忙的商業區,其中最重要的還有天安門廣場區域的改擴建,天安門成為了當今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廣場。擴建後的天安門成為了北京城平面布局的中心,中軸線的空間重心從紫禁城南移到天安門廣場,“居中為尊”的封建帝制皇權的象徵也被賦予了新的含義。
北京中軸線——中國理想都城秩序的傑作
20世紀70年代的北京中軸線(天安門廣場俯瞰)

建築格局

北京城看做一個巨大的“中”字,皇宮紫禁城便是“中”字的中心,皇城、內城、外城則向外層層拱衛,尊崇著至高無上的皇權。北京中軸線南起外城永定門,經內城正陽門、中華門(今毛主席紀念堂所在位置)、天安門、端門、午門太和門,穿過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宮坤寧宮神武門,越過萬歲山萬春亭壽皇殿鼓樓,直抵鐘樓的中心點,全長7.8公里。正如南宋朱熹所描繪,軸線秉承著“千山萬水皆如城”的理念,將北京城最重要的職能部門串聯成一個整體,並繼續向南北延伸,直線穿越名山大河,在這個東方國度廣袤的國土之上,形成了一個巨大的“中”字。
“居中為尊”是中國傳統儒家思想中的一大原則。自周朝以來,歷代帝王都自稱天子,認為自己統率的土地位於天地之中,把自己所居住的國都視為天下的中心。於是有言“王者必居天下之中,禮也!”因此在都城中就產生了“中軸線”的布局方式:以統治者所居宮室為最重要的建築建造於城市的中心,然後依次向南北延伸展開布置殿堂、廟宇、園林、門樓等,形成了坐北朝南、層層遞進的空間格局,進一步突出了統治者至高無上的地位。
綜合北京中軸線歷史、空間和文化的眾多意義,其主要的構成元素為“前朝”、“壇廟”、“後市”、天安門廣場及周邊建築、“門”以及主要街道。其中“前朝”為故宮(紫禁城)和景山,“壇廟”為太廟、社稷壇、天壇、先農壇,“後市”為鐘鼓樓、南鑼鼓巷,“門”和主要街道為正陽門、端門、午門、太和門等。它們反映了封建社會人們對禮制文化的理解與詮釋以及因地制宜的營城方法,是傳統文化中理想城市的完美典範。
另外天安門廣場及周邊主要建築包括天安門金水橋華表、獅子、人民英雄紀念碑毛主席紀念堂人民大會堂中國國家博物館,它們是公共性取代了皇權後,城市空間對新的社會秩序的應答。
中軸線作為北京城的規劃建設的核心統領著整座城市。宮室(皇城和紫禁城)居於城中,尊崇了皇家至高無上的地位。貫穿紫禁城的中軸線作為北京城的規劃建設的核心統領著整座城市。宮室(皇城和紫禁城)居於城中,尊崇了皇家至高無上的地位。貫穿紫禁城的中心大道由約2米見方青石板鋪成,稱之為“御路”,是北京中軸線最直觀的體現,曾經令全世界心生敬畏,數百年間的封建王朝只有皇帝可以行走其上,百官也只能隨行兩側的輔道。紫禁城兩側,左設太廟——這是對皇權統領萬民的肯定和昭示,右設社稷壇——陳放全國各地納貢而來的五色土,宣告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軸線繼續向南延伸為天壇和先農壇,向北側擴展則為城市的公共區域——鐘鼓樓和後海地區。這樣的布局方式,正體現了周代以來禮制文化嚮往中“前朝後市、左祖右社”的理想城市布局模式。

主要景點

綜述

“北京中軸線——中國理想都城秩序的傑作”共包含15處遺產構成要素。北起鐘鼓樓,一路向南經萬寧橋、景山、故宮、端門、天安門、外金水橋、天安門廣場及建築群、正陽門、中軸線南段道路遺存,至南端的永定門。太廟和社稷壇、天壇和先農壇分列中軸線東西兩側。
“北京中軸線——中國理想都城秩序的傑作”其遺產構成要素涵蓋了古代皇家宮苑建築、古代皇家祭祀建築、古代城市管理設施、國家禮儀和公共建築、居中道路遺存五種不同類型的歷史遺存,形成了前後起伏、左右均衡對稱的景觀韻律與壯美秩序,是中國傳統都城中軸線發展至成熟階段的典範之作。

古代皇家宮苑建築

故宮為明清兩代的宮城,位於北京中軸線之上,其與北京老城的位置關係反映出中國古代都城“擇中立宮”的規劃理念;同時,天安門、端門、故宮組成的朝堂區域與位於北側的鐘鼓樓市肆區域反映出了對《考工記》所載“面朝後市”理想都城規劃範式的秉承。故宮是中國皇家宮殿建築的傑出典範,居中對稱嚴整的規劃格局與富於韻律和變化的景觀序列展現了“擇中”的規劃理念與傑出的建築設計水平。這裡也是明清時期皇家舉辦國家慶典、處理政務和生活起居的場所,是國家禮儀與文化傳統的重要物質載體,見證了中華文明多元一體格局的發展。民國十四年(1925年),故宮博物院的成立標誌著北京中軸線公眾化進程的重要節點,見證了中國社會從王朝統治轉變為現代國家的歷史變革。
北京中軸線——中國理想都城秩序的傑作
故宮
景山是北京中軸線上的制高點與重要景觀節點,其與故宮共同組成的布局關係,展現了中國宮苑傳統規劃理念。集高大的山體、秀美的園林建築和華麗的宮殿建築於一體的景山,極大地豐富了北京中軸線的景觀序列。景山及其獨特的園林景觀兼具禮儀祭祀和登高游賞眺望全城的雙重功能,為明清國家禮儀傳統提供了見證。
北京中軸線——中國理想都城秩序的傑作
景山壽皇殿建築群
端門構成明清兩代進出宮城前導性禮儀建築序列,為朝堂空間的一部分。端門與天安門一同,以其高大的形體和端莊的風姿,烘托出皇城與皇宮軸線建築的威嚴和神聖。
北京中軸線——中國理想都城秩序的傑作
端門

古代皇家祭祀建築

社稷壇與太廟以北京中軸線嚴整對稱的格局體現了《考工記》“左祖右社”的理想都城規劃範式。社稷壇是中國現存最為完整的古代皇家祭祀太社(代表土地)和太稷(代表穀物)的祭壇,反映出中國傳統文化中對國土的認識和崇拜,以及祈求國家政權與疆土永固的願望。社稷壇作為北京第一處轉變為城市公園的皇家建築,展現出北京中軸線公眾化的轉變歷程。
北京中軸線——中國理想都城秩序的傑作
社稷壇
太廟與社稷壇以北京中軸嚴整對稱的規劃格局體現了《考工記》所載“左祖右社”的理想都城規劃範式。太廟,作為明清兩代皇家祖廟,是中國祖先崇拜文化傳統的物質載體,是重要的國家禮制建築,也是中國現存最完整、規模最大的皇家祖先祭祀建築群。太廟享殿為明代遺構,採用明清官式建築的最高形制,規模空前,用料考究,代表了明清皇家建築藝術的最高成就。
北京中軸線——中國理想都城秩序的傑作
太廟
先農壇與天壇東西對稱的布局體現出中國傳統都城規劃對禮儀的尊重與強調。先農壇作為現存中國古代規模最大的皇家祭祀農神之所,展現出中國傳統社會對農耕文化的尊重,承載著明清兩代國家祭祀先農的禮儀傳統。
北京中軸線——中國理想都城秩序的傑作
先農壇
天壇的選址反映出中國古代“南郊祭天”的文化傳統,其位置、規劃格局與先農壇以北京中軸線呈東西對稱布局,突顯出中國傳統都城規劃對禮儀的尊重與強調,更彰顯了中軸線對城市規劃布局的統領作用。天壇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最為完整的明清皇家祭天建築群,其建築景觀設計與營造展現出中國古代世界觀,是中國古代皇家祭祀建築的傑作,承載著明清兩代國家祭天禮儀與文化傳統。
北京中軸線——中國理想都城秩序的傑作
天壇

古代城市管理設施

鐘鼓樓作為北京中軸線北端的地標建築,地處北京老城商貿街區之中,與天安門、端門、故宮構成的朝堂區域共同組成《考工記》所載“面朝後市”的都城規劃範式。建築氣勢恢宏,是北京中軸線的重要景觀視點,與周圍平緩開闊、青磚灰瓦的民居建築形成鮮明反差。明清時期,鐘鼓樓承擔著城市計時與報時功能,為重要的城市管理設施,見證了中國古代鐘、鼓報時的傳統生活方式。
北京中軸線——中國理想都城秩序的傑作
鐘樓和鼓樓
正陽門是明清時期一組兼具防禦和城市管理功能城門建築群。作為明清北京內城正南門,正陽門是北京內、外城城門中規模最大、形制等級最高的城門建築,見證了中國傳統城市管理方式,是登高眺望天安門廣場及建築群和北京中軸線南段景觀的重要景觀視點。
北京中軸線——中國理想都城秩序的傑作
正陽門及箭樓
永定門曾為明清北京老城外城正南門,是北京外城七座城門中規制最高的一座,展現了北京中軸線上建築的重要地位,見證了明清城市傳統管理方式。原永定門於20世紀50年代拆除,現存永定門為2005年嚴格遵循中國文物保護原則重建完成的地標性建築,以永定門城樓的形象標識出北京中軸線南端的位置,展示出中國古代城樓建築傳統形式與工藝做法,成為眺望北京中軸線南段景觀的重要景觀視點。
北京中軸線——中國理想都城秩序的傑作
永定門

國家禮儀和公共建築

天安門是明清兩代皇城正門,為進出宮城的前導性禮儀建築序列與朝堂空間的組成部分,反映了對《考工記》所載“面朝後市”的理想都城規劃範式的秉承。天安門也是明清時期頒布詔令及現代舉行重大國事活動的場所,是國家禮儀的載體,見證了兩千餘年王朝統治的終結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
北京中軸線——中國理想都城秩序的傑作
天安門
外金水橋橋體的位置與天安門城樓的五座券門以及太廟和社稷壇的南門嚴整對應,橋體布局、橋面寬度、柱頭形式和裝飾細節均體現出“擇中”的原則。作為進入明清皇城的先導區域,外金水橋是明清兩代由皇城通向南郊祭祀的必經之路,也是如今國家舉辦重大慶典活動的禮儀空間,始終承擔著重要的禮儀功能。
天安門廣場及建築群位於北京中軸線的核心位置,形成於明代並於20世紀中葉擴建,成為北京中軸線公眾化轉變的重要實例之一。廣場的規劃格局延續並強調了以北京中軸線均衡對稱的原則,其建築與景觀展現出中國20世紀中葉公共建築對民族風格的探索與創新,是中國現代城市規劃和建築發展的里程碑。天安門廣場及建築群已成為國家活動和人民文化活動、大型慶典活動的舉辦地,自形成至今始終是國家禮儀文化傳承的見證。
天安門廣場建築群地處天安門以南,正陽門以北。在廣場軸線上自北向南依次分布有人民英雄紀念碑和毛主席紀念堂兩座紀念性建築,在廣場東、西兩側分別對稱布置中國國家博物館和人民大會堂兩座公共建築。天安門廣場的布局尊重並延續了北京中軸線以中為尊的規劃格局,豐富與強調了北京中軸線的景觀秩序,強調了北京中軸線在城市規劃中的統領地位。
北京中軸線——中國理想都城秩序的傑作
天安門廣場及建築群

居中道路遺存

萬寧橋是北京中軸線上最為古老的橋樑,其位置及功能歷經7個世紀始終未變。萬寧橋呈現出自元至今不同時期的歷史信息,為元大都、明清與當代北京城中軸線的疊壓關係提供了重要的物質實證。
北京中軸線——中國理想都城秩序的傑作
萬寧橋
北京中軸線南段居中道路是將精心布置的城市建築群和公共空間連為一體的重要紐帶,是明清兩代國家禮儀活動的必經之路。中軸線南段道路遺存現已發現的遺址以物質實證真實地展現出明代以來南段居中道路的位置、走向、工程構造和不斷傳承沿用的歷史,見證了北京中軸線延續至今的國家禮儀文化。
北京中軸線南段居中道路是古代皇帝從宮城至南郊祭祀的必經之路。已發現的南段道路遺存表明,北京中軸線南段居中道路自明嘉靖時期以來一直沿用,在歷史不同階段均開展維護和修築,是明清祭祀路線與禮儀活動的有形載體。
北京中軸線——中國理想都城秩序的傑作
中軸線南段道路遺存

遺產價值

北京的中軸線南起永定門,北至鐘鼓樓,直線距離長約7.8公里。這條中軸線連著四重城,即外城內城皇城紫禁城,好似北京城的脊樑,鮮明地突出了九重宮闕的位置,體現封建帝王居天下之中“唯我獨尊”的思想。中軸線在近800年歷史中的發展、變化,是中國文化中的規劃思想對城市發展的容納和促進作用,是傳統禮制文化及其對應城市空間不斷發展演化的完美體現,同時也見證了各個朝代的繁榮與衰敗,記載著榮耀與悲傷共存的民族記憶。
北京中軸線是中國現存最為完整的傳統都城中軸線建築群,見證了影響中國都城營建傳統兩千餘年的理想都城秩序。北京中軸線始終統領城市發展,為中國傳統“擇中”觀念於都城營建中的長期實踐提供了特殊見證,表達出中華文明所秉持的“中”“和”哲學理念。其規劃格局整體展現出《考工記》所載“面朝後市” “左祖右社”的傳統都城理想範式;建築與景觀集中表達了中國傳統都城規劃對於禮儀和秩序的強調;而多元化的空間組織更為國家禮儀文化與傳統城市管理方式提供了有力的物質見證。

遺產評價

中軸線從北到南穿過歷史悠久的北京市中心,由以前的皇家宮殿和花園、祭祀建築、儀式和公共建築組成。它們一起見證了城市的演變,並展示了中國帝國王朝制度和城市規劃傳統的證據。它的位置、布局、城市模式、道路和設計展示了《考工記》中描述的理想的首都樣本。——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評

遺產保護

1961年3月4日,“北京中軸線——中國理想都城秩序的傑作”組成部分故宮天壇天安門、天安門廣場及建築群之人民英雄紀念碑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88年1月13日,“北京中軸線——中國理想都城秩序的傑作”組成部分正陽門太廟社稷壇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三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96年11月20日,“北京中軸線——中國理想都城秩序的傑作”組成部分北京鼓樓、鐘樓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1年6月25日,“北京中軸線——中國理想都城秩序的傑作”組成部分景山先農壇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12年,經北京市申請,國家文物局將“北京中軸線”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並提交世界遺產中心備案。
2013年3月5日,“北京中軸線——中國理想都城秩序的傑作”組成部分萬寧橋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合併項目,歸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京杭大運河,更名為大運河
2022年5月25日,北京市第十五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九次會議通過了《北京中軸線文化遺產保護條例》。
2024年7月27日,在印度新德里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46屆世界遺產大會通過決議,將“北京中軸線——中國理想都城秩序的傑作”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歷史文化

春秋時期《考工記》中“匠人營國”以宮城為核心、以城市中軸線為骨架的都城營造模式,在歷朝都城的建設中都有不同程度的體現——南拓北收、由中軸貫穿宮城、串聯全城重要建築——而北京城的規劃布局正是累積數千年封建都城建造經驗的集大成者。1951年,梁思成首次提出北京中軸線的概念,他將其定義為“中國古代大建築群平面中統率全局的軸線”。“中”體現的不僅是物理空間上的概念,同時也是國家政權運轉的象徵:“擇天下之中而立國,擇國之中而立宮”
北京中軸線——中國理想都城秩序的傑作
根據《周禮·考工記》繪製的王城圖
《考工記》出於《周禮》,是中國春秋戰國時期記述官營手工業各工種規範和製造工藝的文獻。這部著作記述了齊國關於手工業各個工種的設計規範和製造工藝,書中保留有先秦大量的手工業生產技術、工藝美術資料,記載了一系列的生產管理和營建制度,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時的思想觀念。《考工記》是中國所見年代最早關於手工業技術的文獻,該書在中國科技史、工藝美術史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在當時世界上也是獨一無二的。全書共7100餘字,記述了木工、金工、皮革、染色、刮磨、陶瓷等六大類30個工種的內容,反映出當時中國所達到的科技及工藝水平。此外《考工記》還有數學、地理學、力學、聲學、建築學等多方面的知識和經驗總結。
北京中軸線——中國理想都城秩序的傑作
上海圖書館藏宋本《考工記》內頁

旅遊信息

北京中軸線相關文化遺產分布於北京市東城區和西城區。
天安門廣場-正陽門
北京市內乘坐北京捷運八號線可到達鐘鼓樓、萬寧橋、景山、正陽門、天壇、先農壇、永定門、中軸線南部御道遺存等遺產點。
北京市內乘坐北京捷運一號線可到達天安門、故宮、太廟、社稷壇和天安門廣場及建築群等遺產點。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