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評價,關於,專輯名,背景事例,詞源,
評價
盪氣迴腸的音符,有如一次夢幻般的神奇旅行,又如一部大型的史詩電影,古老壯麗的風景翩翩掠過,渾厚文明的畫卷—換化成音符來展現。而配樂第一部《故宮》就如同這部電影的序曲,這次旅行的開端,是初遇時的驚艷,是失語了的慨嘆。
關於
神思者
“神思者”是一支在1984年由Akihiko Fukaura(深浦昭彥)和Yukari Katsuki(勝木緣)兩人所組成的電子鍵盤樂團。1988年,日本NHK公共電視制播的紀錄片“絲路系列”的《海上絲路》中,擔任作曲、編曲與演奏的工作而聲名大噪。1989年,台灣導演侯孝賢獲得威尼斯影展金獅獎、揚名世界影壇的電影《悲情城市》的原聲帶,即是由神思者所演奏。在短短21分鐘長度的章節,卻將電影中深沉、無法言喻的無奈與悲傷詮釋得淋漓盡致,讓人記憶深刻。為了讓樂迷們能夠藉著《海上絲路》配樂三部曲(分別為《海神》、《伽羅》、《茶之圓舞曲》),更加深對他們的印象,於是將原先的團名“Sensitivity Project”更名為有“Sense”(感性)和“Cense”(焚香)兩種意義的“S.E.N.S”。步入千禧年以後,“S.E.N.S”的創作理念,延伸到“Sound(聲響)、Earth(土地)、Nature(自然)、Spirit(心靈)”的層次,象徵著他們的應許與期待。曾經為侯孝賢的電影《悲情城市》擔任配樂工作,在日本他們又是多部著名日劇的編曲者,碩果纍纍,被稱為日本國內“治療樂”的先驅。而我所聽到的天籟之音就是S.E.N.S.在1996年4月起一年之內為NHK的大型記錄片《故宮》創作的《故宮交響曲》三部曲。
專輯名
故宮 (Paean To Palace Memories S.E.N.S)
背景事例
故宮、長城、敦煌、秦始皇陵與兵馬俑是我國最著名的四處古蹟勝地,1987年,它們都同時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名錄。千百年來,它們見證著中華民族光輝璀璨的歷史與文明,同時也寄託著無數中國人深邃悠遠的懷古思今之情。
正如,“敦煌”的解釋為“大也,盛也”,“大”與“盛”是我們徜徉在這四處古蹟的心情寫照。人們常說建築是凝固的歷史,建築是凝固的音樂。
音樂:紫禁城
故宮的宮殿建築是中國現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築群,總面積達72萬多平方米,有殿宇宮室9999間半,被稱為“殿宇之海”,氣魄宏偉,極為壯觀。無論是平面布局,立體效果,還是形式上的雄偉堂皇,都堪稱無與倫比的傑作。
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為中心,文華、武英殿為兩翼。內廷以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為中心,東西六宮為兩翼,布局嚴謹有序。故宮的四個城角都有精巧玲瓏的角樓,建造精巧美觀。宮城周圍環繞著高10米,長3400米的宮牆,牆外有52米寬的護城河。
1987年,世界遺產委員會給予故宮這樣的評價:“紫禁城是中國五個多世紀以來的最高權力中心,它以園林景觀和容納了家具及工藝品的9000個房間的龐大建築群,成為明清時代中國文明無價的歷史見證。” 記得1996年日本NHK電視台曾拍攝過一部十二集的紀錄片《故宮》。拍攝者從一個中華文化仰慕者的視角把中國古代文明最精緻、最燦爛的一面展現得淋漓盡致,器物之精美、景觀之宏大、歷史之滄桑,讓人不由得從心靈上為之嘆服。一個異域人眼中的中華古代文明就宛如通體璀璨的玉石,無論從哪一角度看,都充滿了藝術性。
其中,最讓人感動的是《故宮》中的主題音樂,隨著歷史敘述的跌宕起伏,變換著節奏,低沉的打擊樂仿佛敲響了大明永樂朝的大鐘,舒展激昂的提琴協奏在琴弦的鳴響中訴說著一個歷經滄桑的文明曾有的輝煌。起伏,起伏,起伏,我們驚異於音樂演奏的出神入化,中華文明的瑰麗、博大與她的艱難歷程竟被濃縮進這樣一首東瀛人士創作的美妙樂章之中!正像專輯的介紹所說,樂曲流露出“故國思慕的豐沛情愫”。
詞源
有明:
儒家認為,只有天下一統的大朝代,才可稱“有”,偏安一隅的小朝廷,“有”的只是“天下”之一部分,就不配稱“有”。所以“有明”可以視作名詞,表示明朝。
同時,“有”也可以表示所屬關係,淺層意思就是曾經有過“明”。
明:
故國:
所以這個故國不僅僅說的是明朝,更泛指寧波城市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