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州市(化縣)

化州市

化縣一般指本詞條

化州市,廣東省轄縣級市,由茂名市代管,位於廣東省西南部,鑒江中游,總面積2354.2平方千米,是廣東省直管縣財政改革試點。2023年,化州市常住人口131.06萬人,城鎮人口比重為41.21%。化州市古稱石龍,因盛產化橘紅而被命名為“中國化橘紅之鄉”,素有橘鄉、橘城、橘州之美譽。其地形狹長,狀若坐獅。

唐武德五年(622年),羅州徙治石城,另置南石州,治所在石龍,領石龍、陵羅、龍化、羅辯、慈廉、羅肥六縣。此後,屬縣或省或並。貞觀九年(635年),南石州更名辯州。太平興國五年(980年),辯州改稱化州。1994年,撤化州縣為化州市,仍屬茂名市轄。截至2022年10月,化州市下轄6個街道、17個鎮。

截至2022年,化州市地區生產總值(GDP)651.57億元,按可比價同比增長1.6%,比三季度增長0.4個百分點。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152.29億元,同比增長5.8%;第二產業增加值172.73億元,同比增長0.8%;第三產業增加值326.55億元,同比下降0.1%。

基本介紹

歷史沿革,行政區劃,區劃沿革,區劃詳情,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形地貌,氣候,水文,自然資源,土地資源,水資源,礦產資源,人口,政治,經濟,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交通運輸,社會事業,教育事業,科學技術,文化事業,體育事業,醫療衛生,社會保障,歷史文化,地名由來,年例,戲劇,語言,特產美食,風景名勝,著名人物,榮譽稱號,

歷史沿革

今化州市境在地理上雖然和中國連成一片,但在三王五帝之時,並未納入中國的版圖,被古中原人稱之為“蠻夷之地”。秦統一六國後,平定揚越,在南越劃分南海、桂林、象三郡,任囂任南海尉,其時,屬象郡。至秦二世時,陳勝吳廣作亂,豪傑叛秦相立。秦已滅,趙佗即擊並桂林、象郡,自立為南粵武王。今化州市境在南粵武王趙佗治下的南越國又過了近一百年。
至漢元鼎五年(前112年),遂滅南越王趙佗,分置儋耳、珠崖、南海、蒼梧、鬱林、合浦、交阯、九真、日南九郡,交址刺史領焉。
西漢時期,屬交址刺史部合浦郡高涼縣。
東漢時期,東漢建和元年(147年),合浦郡分立高興郡,高興郡在化州境。建寧元年(168年),高興郡為高涼郡,旋廢,今化州市境屬交阯刺史部的高涼縣。建安八年(203年),改交州刺史部為交州,今化州市境屬交州的高涼縣。建安十五年(210年),分交州為交、廣兩州,今化州境內屬廣州的高涼縣管轄。
三國時期,建安二十五年(230年),吳分漢高涼縣立高涼郡,後又立高興郡,俱屬廣州。
兩晉時期,今化州市境屬高涼郡高涼縣。
南北朝時期,南朝宋元嘉三年(426年),宋將檀道濟在陵羅江口築石城,置羅州縣,屬廣州高涼郡。宋於今化州市境復置高興郡,旋廢。齊再置高興郡,郡治所在高興縣,屬越州。郡轄地為化州市南部及吳川市、廉江市全境。梁大同初,置石龍郡、石龍縣。又升羅州縣為羅州置刺史,領石龍、高興二郡,轄境為化州吳川市、石城全境,現在的高州市西南部及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白縣、陸川市、北流市接壤地帶。州、郡治所均在今化州市城東北舊城嶺。陳沿梁制不變。
隋朝時期,開皇九年(589年),隋滅陳,廢高興、石龍二郡,以州統縣。羅州領石龍、吳川、茂名三縣。大業三年(607年),廢高州、羅州、立高涼郡(郡治所在今陽江市區西三十里)。石龍縣屬高涼郡。
唐朝時期,武德五年(622年),復置羅州,治所在石龍(今化州城)領石龍、吳川、陵羅、龍化、羅辯、南河、石城、招義、靈綠、慈廉、羅肥等十一縣,屬嶺南西道管經略使。武德五年(622年),羅州徙治石城,另置南石州,治所在石龍,嶺石龍、陵羅、龍化、羅辨、慈廉、羅肥六縣。此後,屬縣或省或並。貞觀九年(635年),南石州更名辯州。天寶元年(742年),辯州更名陵水郡。乾元元年(758年),復稱辯州。天祐元年(904年),朱全忠以“辨”和“汴”音近,表更名為勛州,後復名辯州。
五代十國時期,南漢,沿唐制,辯州領石龍、陵羅二縣。
趙宋時期,開寶五年(972年),廢羅州入辯州,以吳川來屬,省陵羅入石龍,辨州領石龍、吳川兩縣。太平興國五年(980年),辯州改稱化州。此乃化州命名之始。因州治所西南三里石龍崗有石龍勝跡,以龍能變化,故名化州。乾道三年(1167年),析吳川為石城縣,化州領石龍、吳川、石城三縣,景炎三年(1278年),宋帝即位於硇洲,升硇洲為翔龍縣,化州。化州領石龍、吳川、石城、翔龍四縣。北宋時期,化州屬廣南西路慶遠府。
元朝時期,為化州路,領石龍、吳川、石城三縣,屬湖廣行中書省。
大明時期,洪武元年(1368年),改化州路為化州府,屬廣東行省。洪武七年降化州府為州,並石龍縣入化州,石龍縣從此撤銷。化州領吳川、石城二縣。九年,化州降為縣,屬高州府。洪武十四年,縣復改為州,仍領吳川、石城二縣。化州上屬府而又下轄縣,地位在府縣之間。
大清時期,清沿明制,化州領吳川、石城二縣,屬高州府。
民國時期,化州改為化縣。元年廢府、州,縣直屬廣東軍政府。民國二年(1913年)以後,化縣先後屬廣東高雷道、南路行政區、高州善後區、南區綏靖公署、第七行政區督察專員公署。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1949年11月2日,成立化縣人民政府初屬高雷專區,以後屬粵西行署、湛江專區、湛江地區。1958年11月,繼原吳川縣的坡頭(包括今湛江市坡頭區坡頭鎮乾塘鎮、南調街道)、龍頭(包括今湛江市坡頭區龍頭鎮官渡鎮)割歸湛江市郊區後,按地理、經濟、生產等條件小縣並大縣,化縣與吳川縣其餘部分合併,改稱化州縣。原茂名縣(今高州市)的南盛(今南盛街道局部,本自然段同);所以在此之前除南朝梁大通二年(528年)至隋朝大業三年(607年)外,歷史沿革中凡涉及的“化州”轄境,今南盛街道局部地域均當不包括在內、蘭石(今有吳川市蘭石鎮)、龍首(今有吳川市淺水鎮龍首村)、高棧(今有吳川市淺水鎮高棧村)劃歸化州縣。1961年4月吳川縣析出,仍稱化州縣。1983年,撤湛江行政區,實行市管縣,化州縣屬茂名市轄。1994年,撤化州縣為化州市仍屬茂名市轄。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1961年,分縣後蘭石、龍首、高棧劃歸吳川縣,南盛劃歸化州縣。化州縣政府駐化州城原化縣政府駐地。
2002年,化州市轄東山、河西、下郭3個街道和麗崗、寶圩、南盛、同慶、長岐、楊梅、良光、笪橋、新安、官橋、蘭山、中垌、平定、文樓、林塵、合江、江湖、那務、播揚、石灣20個鎮。
截至2017年,化州市下轄6個街道、17個鎮、1個開發區、7個農場:河西街道、東山街道、下郭街道、南盛街道、石灣街道、長岐鎮、同慶鎮、楊梅鎮、良光鎮、笪橋鎮、麗崗鎮、新安鎮、官橋鎮、林塵鎮、合江鎮、那務鎮、播揚鎮、寶圩鎮、平定鎮、文樓鎮、江湖鎮、中垌鎮、鑒江開發區、新時代農場、新華農場、和平農場、紅陽農場、紅峰農場、建設農場、石灘農場。另外,化州市也有兩塊飛地。東南側的在吳川市境內,屬長岐鎮。西南側的屬良光鎮
化州市(化縣)
化州市地圖

區劃詳情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化州市,位於廣東省西南部,鑒江中游,介於東經110°21′至110°45′、北緯21°29′至22°13′之間,北與廣西北流市交界,南與廣東省吳川市接壤,東與高州市茂名市茂南區相連,西與廣西陸川縣廣東省廉江市毗鄰。化州市總面積2354.2平方千米。
化州市政府

地形地貌

化州市地形呈南北狹長狀。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北高南低。地貌類型以丘陵地為主,占化州市總面積的75.5%。北部為高丘區,屬雲開大山支脈,占化州市總面積的38.4%,包括平定、文樓、播揚、寶圩、那務、合江6鎮。海拔200~400米,鐵屎嶂為最高點。地貌為不規則山嶺,屬震旦系地層變質岩、混合岩風化剝蝕地形。
化州較高的山嶺有:鐵屎嶂海拔579.8米,斑瓜嶂海拔577.5米,五星頂海拔463.7米,三嶂海拔448.7米,飛鵝嶺海拔446.8米,大氹頂海拔421米,天堂嶺海拔407.6米,亞姨嶺海拔388米,磨刀崗海拔372.7米,天堂頂海拔350米,塔嶺海拔332米,岐坡嶂海拔330.1米,寶嶺海拔249米。中部為低丘,占化州市總面積的36.8%。包括中垌、林塵、江湖、官橋、蘭山、新安、麗崗7鎮。海拔50~200米。
山脈走向大多為北東向,山頂地形多似豬背脊狀,少數為桌狀山、單面山形。原基底岩石屬泥盆系及寒武系八村群等地層,剝蝕而成。化州較高的山嶺有:中火障海拔344.4米,官山嶂海拔280.7米,謝半嶂海拔242米,廣東嶺海拔156.1米,尖崗嶺海拔215米。西南部為台地,占化州市面積的15.5%,包括笪橋、良光、楊梅3鎮及東山、河西、下郭3街道部分地帶。海拔100米以下,山形為饅頭狀。東南部為平原,占化州市總面積的9.3%,包括長岐、同慶、南盛3鎮及東山、河西、下郭3街道部分地帶。海拔10~50米。原基底岩石,在南盛一帶為沉陷盆地,是火山噴發沉積岩石(地層為白堊系)。另外,尚有古老的地層震旦系變質岩層。北部高丘地區山多田少、水面少,中部中丘和西南低丘地區山多田少,東南平原山少田多。

氣候

化州市屬南亞熱帶氣候,夏長冬短、氣候溫和、雨量充沛,主要受海洋性氣候影響,冬季兼受大陸性氣候影響,夏季盛吹東南風,冬季多吹偏北風,季風氣候極明顯,冬季寒潮人侵偶有嚴冬,夏秋期間颱風、暴雨頻繁。

水文

陵、羅、鑒三江及其支流匯歸鑒江河系,象葉脈一樣自北向南縱貫全境,全長349.8千米,流域面積占化州市總面積的85.6%。化州市有中型水庫2宗,小(一)型水庫19宗,小(二)型水庫59宗,山塘1345宗,庫、塘水面1585公頃,總庫容10904.6萬立方米,引水工程共有291宗。鑒、羅江自北至南縱貫化州全境,上游集雨面積6142平方千米。
化州市(化縣)
化州市境內水系--羅江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化州市人多地少。截至2020年底,全市土地總面積2356.52平方千米,其中耕地面積6.07萬公頃,林地面積7.9884萬公頃,人均耕地面積0.73畝(0.049公頃)。因受地形地勢的影響,各類用地分布不夠平衡,尤以耕地、林地比較明顯。南部的長岐、同慶、南盛、東山等鎮(街道辦事處)耕地較多,而林地相對較少;北部的文樓、平定、播揚等鎮林地面積較大,是林業和水果生產基地根據第二次全國土壤普查,全市有自然土12.17萬公頃、水稻土3.98萬公頃、旱坡地5776公頃。自然土土層深厚,土壤比較肥沃,熱帶和亞熱帶果樹、
林木都生長良好。由南到北局部地區都種有速生豐產桉、橡膠等。耕地複種指數242.4%,單產高,冬種面積大。水稻土除黏土外,土壤質地為中壤至重壤,保水保肥性能好,水熱狀況能滿足水稻生長要求,有機質含量豐富,土壤肥力高。

水資源

化州市雨量充沛,水系廣,水資源豐富。2020年,全市平均年降雨深1833.8毫米,折合水量43.1億立方米。全市平均年徑流深777毫米,折合徑流量18.3億立方米。最大年徑流深1138毫米,折合徑流量26.8億立方米。最少年徑流深621毫米,折合徑流量14.6億立方米。按平均年徑流量計,境內地表水資源為18.3億立方米。若加過境的37.3億立方米客水,化州市地表水資源為55.6億立方米。化州市境內河流基本上屬鑒江水系,其流域面積占全市總面積的89.9%主要河流有3條,即鑒江、羅江和陵江;中小河流11條,分別是播揚河、清湖河、中垌河、官橋河、石灣河、三丫江、石灘河、楊梅河、龍堝河、硃砂河和文明河。鑒江在市內的最大支流羅江,自北向南至化州城區匯人鑒江,羅江在市境內的流域面積占全市總面積的65.8%。根據化州市境內河川徑流分布和河流天然落差,對全市各河流分段計算,全市境內水能理論蘊藏量4.2萬千瓦,其中可開發利用的水能2.2萬千瓦。化州市地下30米以上淺層地下水蘊藏總量4.01億立方米,人為污染較少,水質良好,適宜人畜飲用。已發現的飲用天然礦泉水主要分布在塘崗嶺、石灣區等地。塘崗嶺飲用天然礦泉水是目前廣東省礦泉水出露範圍較大的礦泉水產地之一,經多次取樣分析,其化學成分穩定,有益元素含量齊全,完全符合飲用天然礦泉水的國際標準,單井日開採量可達440噸以上。地熱水出露的溫泉位於那務鎮新時代陵江江畔,泉水清澈透明,無色、無味,溫度在40~60之間,pH值為8.8~9.12,水中陽離子以鈉離子為主,陰離子以重碳酸根為主,礦物含量高,除含有與一般地下水相同的常量化學成分外,還有硫化氫、偏矽酸、氟、溴、碘、銅、鉛、鋅、鍶、鉀、鎳、砷、欽、鉻等微量元素及特殊成分,其中硫化氫、偏矽酸、氟含量均達到醫療熱礦水命名標準。

礦產資源

化州市初步探明的礦種有29種,礦點280多處。金礦銀礦鈦鐵礦、磁鐵礦、褐鐵礦、硫鐵礦、鉛鋅礦、石灰石、花崗岩、大理石岩、鉀長石、雲母、鋯英石、石英石、葉蠟石、綠柱石、鈮鉭石、滑石、水晶石、冰洲石、磚用黏土、瓷土、高嶺土、河砂、礦泉水等儲量較豐富,炭土、錫砂礦等也有一定的儲量。
化州市位於粵西—桂東南成礦帶的南段,根據區域成礦地質 條件特點,劃分 3 個成礦區,即化州平定—文樓鈦鐵礦、大理岩 成礦區;化州中垌— 官橋硫、鉛、鋅、鉬、銀成礦區;茂名盆地 油頁岩、高嶺土礦成礦田。
化州市礦產資源較豐富。至 2020 年底,全市已發現礦產種類 29 種,包括能源礦產 1 種,金屬礦產 12 種,非金屬礦產 15 種, 水氣礦產 1 種,其中已查明資源儲量的礦產有 20 種。評價礦產地 97 處,其中已查明資源儲量的礦產地50 處。查明大型礦床 3 個, 中型礦床 6 個。 目前具有開發利用價值的礦產主要有鈦鐵礦、大 理岩、水泥用灰岩、建築用花崗岩和陶瓷土等。
專欄 1 礦產資源概況表
分類
礦種
礦產地 (處)
能源礦產
地熱
1
金屬礦產
鐵、鈦、鉛、鋅、鉬、金、銀、鈹、 鋯、銅、鉭、鈮
9
非金屬 礦產
硫鐵礦、 白雲母、水泥用灰岩、高嶺 土、陶瓷土、建築用安山岩、建築用 閃長岩、建築用花崗岩、大理岩、建 築用片麻岩、石英岩、磚瓦用砂岩、 磚瓦用頁岩、綠柱石、建築用凝灰岩
37
水氣礦產
地下水
3
註:表中只列出查明的礦產情況。
(1) 能源礦產
能源礦產只有地熱。查明那務鎮新時代溫泉地熱 1 處,允許 開採量 2799 立方米/日,儲量規模為中型,地熱水無色、無味, 清澈透明,水溫 40-46℃ ,PH 值 8.8-9. 12 ,為弱鹼性,水化學類
型為重碳酸鈉型,水中陽離子以鈉離子為主,陰離子以重碳酸根 為主,含氟、溴、碘、砷、鍶、鉀、鎳、鉻等微量元素,屬罕見 的含氟、偏矽酸、硫化氫複合型優質熱礦泉。
(2) 金屬礦產
金屬礦產主要有鐵礦、鈦鐵礦、鉛鋅礦、鉬礦、金礦、銀礦、 鋯英石、鈹礦 (綠柱石) 、銅礦等。
鐵礦:查明官橋鎮紅頭嶺褐鐵礦礦區 1 個,查明資源儲量礦 石量 1377 千噸,保有礦石量 1328 千噸,全鐵平均品位 46.22%, 規模為小型,勘查程度為普查,礦區停采。
鈦鐵礦:鈦鐵礦砂礦資源儲量居廣東省首位,礦區位於平定
鎮,範圍橫跨粵桂兩省,曾經是國內鈦鐵礦主要產地之一,查明 資源儲量鈦鐵礦 3973717 噸,伴生鋯英石 91150 噸,礦床平均品 位 (含鈦鐵礦) 31.50 千克/立方米,礦床規模大型。礦石的主要 有用礦物為鈦鐵礦、鋯英石、磁鐵礦,微量獨居石、金紅石。礦 區停采。
鉛鋅礦:主要礦區為官橋鎮豐村鉛鋅礦區,勘查程度為詳查, 查明資源儲量金屬量鉛 51904 噸、鋅 20518 噸,礦區停采。另外 在新安、中垌等鎮尚有鉛鋅礦礦點。
鉬礦:查明坡仔營鉬礦區 1 個,勘查程度為普查,查明資源 儲量金屬量鉬 44175 噸,中型規模,礦床平均品位含鉬 0.04% 。 未開發利用。
金礦:有沉積型砂金礦,如文樓鎮砂金礦、六宜河流域沖積 型砂金礦等。
銀礦:均為伴生礦產,查明資源儲量金屬量銀 20.4 噸。有官 橋鎮紅頭嶺褐鐵礦礦區和蘭山鎮旗桿嶺褐鐵礦礦區伴生銀礦。
鋯英石:為平定鈦鐵礦區伴生礦產,中型規模,查明資源儲 量鋯英石 55176 噸,平均品位 0.444 千克/立方米。
鈹礦 (綠柱石) :有文樓鎮羅馬營鈹礦區,查明資源儲量 (BeO) 21.32 噸,品位 1.49~7.75 千克/立方米。
銅礦:銅礦主要為伴生礦,分布在新安、官橋、中垌等鎮。
(3) 非金屬礦產
硫鐵礦 (黃鐵礦、磁黃鐵礦) :有小型礦區 3 個,為中垌鎮 旗桿嶺黃鐵礦區、官橋鎮紅頭嶺黃鐵礦區和官橋鎮豐村黃鐵礦礦 區,查明資源儲量礦石量 178.99 萬噸。各礦區探明儲量礦石量分 別為 108.99 萬噸、67.40 萬噸、2.6 萬噸。
白雲母:有良光鎮白雲母礦和石灣鎮白雲母礦,查明資源儲 量 658 噸。前者中型規模,後者小型規模。
水泥用灰岩:產於文樓、中垌、官橋、林塵等鎮,用作水泥 配料,查明資源儲量的礦區 3 個,查明資源儲量礦石量 165422.8 千噸。其中中垌鎮那洪水泥用灰岩儲量規模為大型,礦石化學質 量指標為 CaO48.85% 、MgO1.39% 、 SiO26. 16% 、Al2O3 1.63 、 Fe2O30.72%。
高嶺土:主要產於新安鎮大坡高嶺土礦區,查明資源儲量礦 石量 1171 千噸,中型規模。
陶瓷土:有新安鎮菠羅垌和中垌鎮番昌陶瓷土礦等礦區 19 個,查明資源儲量的礦區 8 個,查明資源儲量礦石量 7613. 1 千噸。
建築用安山岩:分布在同慶鎮石步村富豐石場及府城石場等
地,查明資源儲量 993.2 千立方米。
建築用閃長岩:分布在麗崗鎮人工湖二石場等地,查明資源 儲量 1723.4 千立方米。
建築用花崗岩:建築用花崗岩蘊藏的資源儲量豐富,主要分 布於化州市南半部,能滿足地方經濟發展需要,具有較好地開發 前景。查明資源儲量 64867.6 千立方米。
建築用片麻岩:建築用片麻岩蘊藏的資源儲量豐富,主要分 布於化州市北半部,具有較好地開發前景。
大理岩:為化州市的優勢礦產之一,產於文樓鎮,查明資源 儲量 4881 萬噸 (1807 萬立方米) ,大型規模。礦石化學質量指 標平均值為 CaO 55.56%、MgO 0.24%、Al2O3 0.043%、SiO2 0. 15%, 平均密度 2.85 克/立方厘米,平均白度 93. 1%,適合加工為重質碳 酸鈣粉和輕質碳酸鈣粉,廣泛套用於建築塗料顏料,橡膠、塑膠、 造紙填料,化工原料,開發利用價值大。
(4) 水氣礦產
地下水:有位於中伙嶂東南面的百歲谷地下水、麗崗鎮稀世 鋅泉和南盛鎮塘崗嶺地下水等。
2 、礦產資源勘查與開發利用現狀
區域地質調查及礦產勘查 至 2020 年底已完成覆蓋全市陸 地面積 1:100 萬區域重力調查、1 ︰ 25 萬土地質量地球化學調查、 1:20 萬區域地質調查、1:20 萬區域地球化學調查、1:20 萬區域重 力調查、1:20 萬區域水文地質調查,完成 1:5 萬那務鎮幅、合江 鎮幅、南盛鎮幅等區域地質調查 1252 平方公里 (包含廉江市河 辰幅涉及化州市的部分範圍) ,占全市面積的 53% 。基本查明市 轄區地層、岩漿岩、褶皺斷裂等基本情況及其成礦關係,為地質 領域套用發展提供基礎地質信息依據。已對地下熱水、鈦礦、鉬、
銅、鉛、鋅、鐵、高嶺土、硫鐵礦、雲母、陶瓷土、花崗岩、大 理岩、水泥用灰岩、地下水等礦種進行過勘查或評價工作,為礦
產資源勘查開發提供充分的地質依據。
已設定探礦權 截止 2020 年底,有效探礦權 1 個(雞其埇礦 區鉛鋅礦普查,部分範圍落在廉江) 。勘查礦種為鉛鋅、鉬礦。
礦產資源開發利用現狀 截止 2020 年底,全市登記有效採礦 權總數 10 個,其中正在生產的礦山 7 個,正在建設的礦山 (陶 瓷土) 2 個,停產礦山 1 個。按開採礦種劃分為地熱、水泥用灰 岩和建築用安山岩礦山各 1 個,建築用花崗岩礦山5 個,建築用石 料的礦山開採規模均為中型,正在建設陶瓷土礦山規模為小型。 年開採地熱 0. 18 萬立方米、建築用石料 114.63 萬立方米,礦業 總產值 6669.73 萬元。

人口

2021年,化州市戶籍人口181.12萬人,其中城鎮人口85.37萬人,鄉村人口95.75萬人。常住人口130.08萬人,常住城鎮人口比重38.4%。化州市常住人口出生率為11.05‰,死亡率4.77‰,自然增長率6.28‰。
2023年,化州市常住人口131.06萬人,城鎮人口比重為41.21%。

政治

中國共產黨化州市委員會
現任書記:鄧澤友
化州市人民政府
現任市長:梁金福
現任政協主席:陳曉山
截至2024年4月26日

經濟

綜述

地區生產總值
2021年,化州市地區生產總值625.3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8.4%。從三次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147.47億元,增長10.1%;第二產業增加值154.47億元,增長10%;第三產業增加值323.42億元,增長6.9%。第一、二、三產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比重分別為23.58%、24.70%和51.72%。
固定資產投資
2021年,化州市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4.8%。按產業分,第一產業投資增長53.5%,第二產業投資增長127.8%,第三產業投資下降4.6%。按投資類型分,民間投資增長16.3%,基礎設施投資增長41.7%,工業投資增長113.6%。房地產完成投資38.89億元增長11.4%。商品房銷售面積54.72萬平方米,下降40.3%。
財政
2021年,化州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3.7億元,增長3%。在財政本級收入中,稅收收入7.34億元,增長4.1%;非稅收入6.36億元,增長1.8%。一般公共財政預算支出82.79億元,下降4.7%。
人民生活
2021年,化州市全體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109元,增長7.1%,其中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918元,增長7.0%,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756元,增長9.8%。

第一產業

2021年,化州市農林牧漁業總產值233.7億元,增長7.92%。其中農業產值112.7億元,增長1.13%;林業產值32.04億元,增長9.02%;畜牧業產值70.36億元,增長17.28%;漁業產值11.32億元,增長3.04%;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7.2億元,增長25.35%。
2021年,化州市糧食作物種植面積90.19萬畝,增長速度基本持平,糧食總產量34.58萬噸,增長0.4%,其中稻穀種植面積76.04萬畝,下降0.1%,產量30.71萬噸,增長0.1%;玉米種植面積2.78萬畝,下降7.1%;產量0.88萬噸,下降5.7%。油料種植面積18.59萬畝,增長2.6%;產量4.0萬噸,增長4.3%。甘蔗種植面積9.42萬畝,增長2.0%;產量48.36萬噸,增長2.1%。蔬菜種植面積43.85萬畝,增長1.8%;產量75.16萬噸,增長2.0%。水果總面積77.07萬畝,增長1.3%;產量79.26萬噸,增長2.2%,其中荔枝產量6.87萬噸,增長11.1%;龍眼產量15.06萬噸,增長11.9%;香(大)蕉產量27.87萬噸,下降7%。
2021年,化州市生豬存欄量85.14萬頭,增長19.5%,其中能繁殖母豬8.5萬頭,下降10.2%。家禽存欄量808.1萬隻,下降3.6%。牛存欄量4.66萬頭,下降4.9%。肉豬出欄167.07萬頭,增長32.8%。家禽出欄2297.1萬隻,下降21.2%。肉牛出欄0.69萬頭,增長1.4%。肉類總產量16.42萬噸,增長16.4%,其中豬肉產量13.06萬噸,增長36.2%;禽肉產量3.25萬噸,下降26.4%。蠶繭產量2.81萬噸,下降0.7%。
2021年,化州市淡水產品產量12.74萬噸,增長1.1%。其中優質羅非魚10.07萬噸,增長1%。

第二產業

工業
2021年,化州市規上工業增加值28.38億元,增長8.1%。工業產品銷售率90.58%,下降2.2個百分點。從四大主導產業看,農副產品加工業增長12.6%,醫藥製藥與健康產業下降8.3%,金屬製品業增長13.2%,礦產資源加工業增長15.1%。產業轉移工業園實現增加值7.94億元,增長15.0%。
建築業
2021年,化州市建築業總產值179.67億元,增長2.1%。建築業增加值59.43億元,增長1.6%。

第三產業

郵電業
2021年,化州市郵電業務總量11.96億元,增長29.5%,其中電信業務總量9.53億元,增長34.1%;郵政業務總量2.43億元,增長14.2%。
國內貿易
2021年,化州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14.32億元,增長10.99%。其中,限額以上企業8.15億元,增長28.8%;限額以下企業206.17億元,增長10.4%。
對外貿易
2021年,化州市外貿進出口總額30.88億元,增長13.5%。
金融 
2021年,化州市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463.84億元,比年初增長4.7%。其中非金融企業存款餘額31.87億元,下降20.2%;住戶存款餘額396.04億元,增長9.9%;地方財政存款餘額6.04億元,下降24.2%。金融機構各項貸款餘額259.71億元,比年初增長12.4%。其中:短期貸款20.76億元,增長3.2%;中長期貸款26.23億元,增長4.4%。

交通運輸

公路客運交通是化州市最主要的客運交通方式,化州市區有河東、河西、北岸三個客運站,客運班車每天數百班車往返省內外各大城市、市縣。市內新建有化州市物流配送中心,能及時高效地將貨物配送發至全國各地。
化州市(化縣)
化州市鐵路運輸
化州市有黎湛鐵路207國道和國家公路G15沈海線廣湛高速公路橫貫其中,省道284線、285線、372線縱貫全境,穿境而過的西部沿海高鐵、汕湛高速公路已通車,毗鄰化州楊梅高速出入口的湛江吳川機場選址和機場物流基地規劃建設工作也正在推進。
2021年,化州市鐵路運輸總周轉量增長10.5%,公路運輸總周轉量增長24.8%,多式聯運和運輸代理業營業收入增長58.9%,裝卸搬運和倉儲業營業收入增長12.8%。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21年,化州市高考600分以上206人,重點人數1269人,本科人數5880人。

科學技術

2021年,化州市申報高新技術企業3家,通過認定2家;科技型中小企業入庫12家。企業申報茂名市級以上科技項目67項,其中國家級4項,省級27項,茂名市級36項。通過立項項目33項,共獲得專項資金545萬元。

文化事業

國家二級圖書館:化州市圖書館。國家一級文化館:化州市文化館。
2021年,化州市共有各類專業藝術表演團體7個,演出200場次,組織文藝表演活動50次。2021年“舞出夢想”茂名市第五屆百姓廣場舞蹈大賽(展演)活動中,化州市獲“2金1銀”,其中化州市藍晶舞蹈隊《颯爽風情》獲得金獎和最佳表演獎,化州市廣場舞東湖舞蹈隊《老百姓的菜籃子》獲得金獎和最佳編排獎,化州市綠花團隊《美麗江城歡迎你》獲得銀獎;在2021年“紅荔飄香”茂名市第四屆民眾戲劇曲藝花會中,表演唱《山村選美男》、音舞快板《頌歌獻給共產黨》獲銀獎;在2021年度廣東省民眾文藝作品評選中,歌曲《醉紅荔》獲一等獎,歌曲《美麗的追憶》獲三等獎,小品《心鎖》獲三等獎;
在2021年“紅荔飄香”民眾文藝作品評選中,獲一等獎作品共5個,其中獲音樂類3個,戲劇類1個,曲藝類1個;獲二等獎作品共7個,其中獲音樂類1個,戲劇類2個,曲藝類4個;獲三等獎作品共15個,其中獲音樂類4個,舞蹈類1個,戲劇類4個,曲藝類6個。
2021年,化州市共有縣級以上博物館1個,文化站23個。公共圖書館70個,其中村級公共圖書館53個,鎮級公共圖書館16個,總藏量50.28萬冊(件),其中圖書32.88萬冊。讀者總流通人次51.3萬人次。廣播電視台1座,調頻轉播發射台2座,電視轉播發射台1座,有線廣播電視總用戶數13萬戶,廣播和電視人口綜合覆蓋率均100%。

體育事業

2021年,化州市體育健兒在參加茂名市及以上體育比賽中,共獲得金牌72枚、銀牌67枚、銅牌61枚。
化州市(化縣)
化州市體育館
茂名市第十四屆運動會,成年組衛冕成功,金牌總數(16枚)及團體總分(177分)再次位居茂名市第一名,其中男子籃球、女子籃球、混合毽球、男子氣排球、女子氣排球等5項勇奪冠軍;象棋、太極拳、傳統武術等3項獲團體總分第一名;少年組共獲56枚金牌,63枚銀牌,58枚銅牌。參加廣東省青少年排球錦標賽獲得2銀3銅。參加茂名市“市長杯”足球賽,甲組獲得亞軍。舉辦廣東省鄉風民俗徒步活動暨廣東省鄉風民俗趣味運動會(茂名化州站)、廣東省國民體質監測萬里行(化州站)、全民健身日(8月8日)系列體育活動。
2021年,化州市有體育企業或者涉及體育的企業有47家,其中法人單位28家,個體經營戶19家。體育彩票銷售網點67間,體彩電腦型銷量8246萬元。

醫療衛生

2021年,化州市成功創建省衛生城市,6個鄉鎮通過省衛生鎮檢查驗收;中垌、同慶、河西3個鎮(街道)6個村(居)委510個家庭戶通過居民健康素養和中醫藥健康素養調查。市人民醫院、市婦幼保健院、市第二人民醫院、市第三人民醫院進行升級建設。爭取到省中醫院組團式幫扶市中醫院,化州市醫療機構中醫診療量47萬人次。
共檢查各類場所9754戶次,下達監督意見書1481份。免費為900多名老年人辦理老年人優待證,免費為化州市60周歲以上(含60周歲)老年人投保老年人意外傷害綜合保險234626人共2346260元。抓好流動人口管理服務及計畫生育利益導向政策的落實,總計發放各類獎勵金206.684萬元,發放總人數2947人次;

社會保障

2021年,化州市城鎮新增就業10772人,失業人員再就業3125人,就業困難人員再就業357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5%以下。
2021年,化州市參加基本養老保險人數687835人,增長0.4%,其中: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96234人,下降0.99%;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591601人,增長0.63%。失業保險參保人數48824人,增長7.37%。基本醫療保險參保人數142.64萬人,增長0.94%,其中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8.53萬人,增長16.92%;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134.11萬人,增長0.06%。參加生育保險5.5萬人,增長2.57%。
2021年,化州市有各類社會福利院1所,集中供養孤兒132人。敬老院21所,集中供養老人259人。農村五保供養對象6201人,集中供養和分散供養水平年人均11304元。養老床位8152張,其中民辦養老機構擁有床位1707張。共發行福利彩票4642萬元。

歷史文化

地名由來

化州市(或與之相關)古稱羅州縣高興郡、高興縣、石龍郡石龍縣、羅州、南石州、辯州、化州、陵水郡、勛州、化州路、化州府、化縣、化州縣。因盛產橘紅,橘紅在明清時期列為貢品,故而又稱橘州

年例

化州市城鄉盛行做“年例”。年例活動集中於正月,尤以初六至二十日為最多。化中、化南很多鄉村以正月十五為年例,以土地神“社境”為單位開展年例活動,時間多為一天,亦有兩、三天的。年例之日,親友不請亦來,可不帶禮物,俗稱“睇年例”,主家盛情接待,雞鴨魚肉,宴飲盡歡。期間,活動豐富:請道士拜懺、舞獅、八音班活動、游神、擺醮(各家各戶的三牲集中擺在一起拜神),祈求人壽年豐;掛花燈(為男孩開燈)、燃放煙花爆竹、舞獅、放電影、演粵劇、木偶戲等,娛樂通宵。隨著城鄉人們生活水平提高,同學、同事、朋友聯誼活動活躍,各地做“年例”和“睇年例”之風更盛,尤以化南各地最盛,有的人家來客數十甚至百人以上,大擺筵席,以客多為榮,以菜餚豐盛為時尚,為做年例,有的人甚至花費半年積蓄。

戲劇

2010年,廣東省化州市的“跳花棚”,入選第三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傳統舞蹈項目類別,編號Ⅲ-100。
木偶戲
南宋以後,由中州遷至福建的移民有不少遷來化州,木偶戲(俗稱鬼仔戲)便同中州文化一道傳入,曆元、明、清三朝,日趨發展繁榮。至清末民初,木偶班發展為不同類型。就其舞傀形式分,有提線木偶,有仗頭木偶,仗頭木偶又有小傀、大傀之別;就其規模大小分,有單台戲(1人)、中班(3~6人)、大班(10多人);就其唱腔分,有唱鬼仔戲者,有唱粵曲者。另外一種“陰陽班”,白天(下午開始)舞傀儡唱粵曲,夜晚由化裝演員演唱,與一般粵劇無異。境內各種類型之木偶班,以唱鬼仔戲者為主體,化北多為單台戲,化南多為中班、大班。由於鬼仔戲用本地話演唱,聲韻修揚,婦孺皆懂,為民眾喜聞樂觀,歷久不衰。每當民間節日、農閒或其他慶典,民眾多請木偶班演唱助興,台期一般三五天,也有連演上個月者。因而化州素有“森偶之鄉”之稱。
化州市(化縣)
化州木偶劇
粵劇
俗稱“大戲”,為化州傳統的劇種,歷來城、鄉人民所喜愛。自清代中葉開始傳入本市。清末和民國,市區及南安、楊梅、南盛等大圩鎮都組建有業餘或職業粵劇班,每於民間節日、慶典活動或農閒進演出。除本地粵劇班上演外,城、鄉還不時集資聘請省、港的專業粵劇名班到來演出。當省港粵劇名班上演時,往往方圓幾十里的人都趕來觀看。其時演粵劇名班在廣場搭戲樓公演,分日戲和夜戲,日戲約從下午2時演至晚上8時,夜戲人晚上8時演至第二天黎明。除官紳、富戶在戲樓前廣場兩旁搭“子樓”坐著看戲外,眾多觀眾均是站著觀看。演出多為傳統的劇目。如《六月飛霜》(竇娥冤)《白蛇傳》《陳世美不認妻》等。
化州市(化縣)
化州粵劇
話劇
化州市話劇興起於民國八年(1919年)“五四”運動之後。其時,城學校多有師生演出話劇,民眾稱之為“文明戲”。民國27年,在抗日救亡運動的推動下,該市話劇日趨興盛。其時學校師生紛紛組織話劇團或宣傳隊排練演出話劇。每當各圩鎮的圩期,不時有學生街頭演出隊及廣東省第十一游擊隊區屬下的鄉村工作團,演出以哥哥歌頌抗日將士英勇殺敵、揭露控訴日本侵略軍暴行為內容的短劇、活報劇,其中較為活躍的劇團有街頭演出隊,職業中學話劇團、縣立第一中學話劇團、縣立第二中學演出隊、醒民劇團、駐軍高欽師管區第四補充團劇團等,上演話劇劇目有《松花江上》《台兒莊》《游擊隊母親》《八百壯士》《夜之歌》《放下你的鞭子》《牛頭嶺》《抗日保家》等。學生街頭演出隊、職中話劇團巡演期間,兼募捐大衣、糧食、散發宣傳資料,慰勞抗戰將士。民國30年5月,七區專員張炎發起在縣立第一中學運動場子舉行了為期7天的“抗日救國宣傳周”,白天舉行體育運動比賽,晚上組織演出《黃河大合唱》《打回老家去》《雷雨》《放下你的鞭子》等節目,對鼓舞民眾抗日起到積極作用。

語言

化州市居民使用的語言主要為化州白話(粵語)和化州涯話兩種漢語方言。化州白話即化州話,屬粵語吳化片,是市內分布最廣、使用人數最多的方言,使用該種語言的居民約占全市總人口的70%,主要分布在市內南部、東部和北部各鎮村。化州涯話屬客家話系統,但與正宗梅州的客家話差異較大,使用該種語言的居民約占全市總人口的30%,集中分布在市內西部的蘭山、中垌和西南部的新安鎮。平定、文樓、合江、官橋等鎮的居民同時使用化州白話、化州涯話兩種語言。
粵語
化州粵語,也稱化州話或化州土話,是全國七大方言區中粵語的其中一部分,亦是在化州本土通行的方言,屬粵語中的吳化片,和吳川話一樣是吳化片粵語的代表音。化州話分兩種:上江話,有8個聲調,以市區為中心,分布在市區,東山、南盛兩街和良光、笪橋、麗崗林塵江湖、那務、播揚、寶圩等鎮;下江話,有濁塞音[b]、[d],以南部長岐鎮南安圩為中心,分布在同慶、長歧、楊梅等鎮。化州話為現今全國最古遠、最特殊的方言之一,使用人口約150多萬,占化州全市總人口的70%。
客家語
客家語在當地被稱作涯話(Ngaiva),正確寫法為ʎ話(亻厓話),即粵西、桂南的客家語,是中國七大方言區中客家語的其中一部分,占全市總人口的30%。
化州市(化縣)
笪橋黃瓜

特產美食

化橘紅
化州橘紅,是化州的地道特產,又稱化州柚,《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中稱為化橘紅,相傳漢朝以前已有種植。化橘紅為芸香科植物,其未成熟乾果或果實外層的乾燥皮,具有寬中下氣、散寒燥濕、健胃利氣、消痰止咳、解煙醒酒等功效,化痰止咳功效尤為明顯,明代前已為醫家處方使用,明、清代被列為宮廷貢品、御用藥物,為“十大廣藥”和中國名貴中藥材之一,有“南方人參”之稱。
化州市(化縣)
化橘紅
笪橋黃瓜
笪橋農民種植黃瓜歷史悠久,量製成瓜乾,則是百多年前的事,笪橋黃瓜(又稱化州黃金瓜),以產地得名,始種地是中村、留村,以後陸續發展至附近的山埇、下垌、英筆、禾倉角、塵塘、良埇、低坡、西埇和瑤埇等地。笪橋黃瓜有甜瓜、黃瓜、米瓜和蛇瓜4個品種。
南盛沙姜
南盛沙姜有200多年種植歷史,始種地蒲山,當時僅數十畝。以後,沙姜的套用日廣。不僅可作調味品,還可作藥漢病,種植面積遂不斷擴大,清末發展到500多畝。民國期間。南盛沙姜的種植面積由蒲山擴展到謝村、山尾和樂塘一帶,年種姜千餘畝。
尖崗粘米
尖崗粘米是晚造品種,因產於麗崗鎮尖崗嶺(又名麗山)周圍的尖崗、赤坎、麗崗、麗冊和低坑等一帶而得名。
中垌豬
中垌豬以產於中垌而得名,它是廣東省內良種豬之一,是當時化州縣農家養豬的主要品種。中垌豬具有早熟、肚兜大、粗食、快長、易肥、皮薄、肉嫩、矮腳易圈和母豬產仔多等特點。
化州市(化縣)
中垌豬
平定沙司雞
平定沙司雞又名屋角雞,以清初梁家沙司巡檢衙遷建於平定屋角面得名。此雞是本地的名優雞種,在粵桂邊境素享盛名。清初,梁家沙司巡檢衙所管轄的地方,山高森密,河溪交錯,蟲蟻魚蝦多,野雞特別多。野雞經過人工飼養,逐漸馴化為家雞,取名為沙司雞。沙司雞始養於平定,後陸續發展到蘭山、文樓等地。
桂圓肉
桂圓,又稱龍眼,是廣東化州和高州特產之一,素有“南國人參”之美譽。
化州蠶絲
化州市是廣東省4個蠶桑基地之一,有悠久的養蠶及絲綢加工歷史,絲綢加工業水平亦位於廣東省前列。化州市出產的雙宮絲(A級絲)是屬於優質的絲綢原料,是加工高級絲綢的優質原料。
荔枝
唐朝時,茂名荔枝已成為朝廷貢品。化州市荔枝生產大鎮中垌鎮的荔枝根村和荔枝塘村、蘭山鎮等是化州市出產優質荔枝的主要生產基地,其中蘭山鎮是荔枝用於出口的主要基地。
化州市(化縣)
荔枝
化州紅楊桃
紅楊桃,又名“陽桃”、“羊桃”,學名“五斂子”,又因橫切面如五角星,故國外又稱之為“星梨”。是久負盛名的嶺南佳果之一。在嶺南各地都有紅楊桃的,然而最著名的還是化州新安紅楊桃,這裡的紅楊桃果實碩大,形狀特殊,顏色呈翠綠鵝黃色,皮薄如膜,肉脆滑汁多,甜酸可口。其主要品種有“崛督(平頂)甜楊桃”、“尖督(尖頂)甜楊桃”、“酸楊桃”三種。
化州橙
化州市種植甜歷史悠久,品種也很多,橙類主要有化州橙紅江橙新會甜橙、柳橙和暗柳橙等,柑類主要有蕉柑、椏柑、蜜柑等。其中,化州橙已有三百多年的栽培歷史,是本市柑橙的主要品種,具有果大、汁多、果汁含高糖高酸,符合甜中帶酸的國際口味。化州橙的果肉細嫩,汁多化渣,種子10粒左右或更多。果實在11月中、下旬成熟。果實耐貯運,可以鮮食,也可以加工果汁等。
化州紅陽番石榴
化州紅陽番石榴於20世紀80年代引種自台灣,具有早結、豐產、穩產的特性,果實清甜爽脆、口感良好,是化州市各類水果中最俏銷的果品之一。特別是通過具有化州特色的吃法:去皮切片番石榴經配料(沙姜糠、陳皮等)調配後食用,更是別具一番風味。
化州糖水
化州市是盛產甘蔗的地方,有豐富的糖資源,加上氣候燥熱,非常需要滋潤一下。化州糖水配有地道藥材或各種副食,可以清心火,降燥熱。
化州市當地特色美食

風景名勝

截至2008年,化州市共有各級文物保護單位27個,其中化州孔廟為茂名市級和廣東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新安曲徑封誥樓、長岐李氏大宗祠、南安佛子神祠、那務冼太廟、楊梅陳氏大宗祠為茂名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著名的生態旅遊及度假勝地有廣東南亞熱帶農業科技園、麗山勝景、南山寺中火嶂龍王山(六皇山)、名教倒流灣自然風景旅遊區、那務時代溫泉、星河國際假日酒店、橘州生態公園、下郭遊樂園等化州市境內入選首批茂名市鄉村美食旅遊精品線路有中國化橘紅之鄉尋味之旅化州自然生態美食之旅
化州古八景:寶山積翠、立石中流、鑒水飛帆、驪珠波光、千秋夜月、龍崗盤石、鳳井鳴泉、登高野色為化州古八景。八景有的因景物變遷。已非昔日景點;有的則因建設被毀,不復存在。
廣墾(茂名)國家熱帶農業公園
廣墾(茂名)國家熱帶農業公園創建於2002年,是廣東農墾首個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同時也是化州市首個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2018年,公園被評定為“廣東省科普教育基地”。公園位於廣東省茂名市化州市,背依化中化南最高峰中火嶂,四周環繞六竹水庫,占地面積約5000畝。公園分為中心區、科普體驗區、主題農業園區、主題酒店區、遊樂區等五大板塊,是國家農業農村直屬,廣東農墾投資興建的國家級農業主題公園。公園以熱帶農業為主題,以熱帶水果文化為特色,融合山水風光、休閒度假、科普教育為一體。中心觀光區的景點有花海、熱帶農業展示館、橡膠劇場、行雲流水廣場、水果大觀園、緬茄廣場、野牡丹園、杜鵑園、雞蛋花園。這裡有百年樹齡的珍稀奇樹——緬茄樹,有近200種熱帶、亞熱帶珍稀水果。
南山寺
南山寺坐落在麗崗鎮麗山嶺,是一座融中國傳統文化精華,集法事、講經、修行、教育、養生、自然景觀於一體的大型寺院。南山寺曾因北宋名臣范祖禹、明代高僧憨山禪師及清代兩廣總督戴耀等而遠近聞名。始建於盛唐時期,距今已有1200多年歷史。明朝神宗皇帝賜高僧憨山大師金帑3000修葺寺院,又賜“海印”佛匾,光其門楣。兩廣總督戴耀也曾贈題“曹溪演法六祖之道”,南山寺因此聲名遠播。2005年,重新擴建,集宗教法事、養生修行、生命關懷、自然景觀於一體,是一個具有顯著的明清時代宮庭式江南建築風格的大型古建寺院。
化州孔廟
化州孔廟在化州市寶山之南。又叫文廟。宋嘉定二年(1209年)守范良輔遷舊學府於州治南厥,為孔廟建築奠定了基礎,後歷經元、明、清數代多次移建與重修,至清嘉慶五年(1800年),孔廟建築格局始告形成,其中包括名宦祠、鄉賢祠、尊經閣和明倫堂、學政署、石龍書院等,組成了一個頗具特色的古建築群。孔廟建築群規模宏偉,占地廣闊,約1萬多平方米。主體建築以大成殿為中心,南北成一條中軸線,左右建築對稱配列。廟前有開闊的廣場,矗立著柏木牌坊一座,坊上正中嵌“天下文樞”巨匾一方。牌坊旁有磚砌“大成井”一口,井口周長6米,深5米。過牌坊搭級而上為面寬3間的先師門。進入先師門,迎面是崇基石欄的大成門,門左側為名宦祠,右側為鄉賢祠。大成門內為中心廟院,院內青磚鋪地,古柏參天,中間一條筆直甬道直通大成殿。通道兩側為東西二廡,各有走廊分通大成殿。大成殿是孔廟的主體建築,坐落在用花崗石砌築的月台後。
瑚琳楊氏宗祠群
瑚琳楊氏宗祠群(含楊氏大宗、遯齋公祠、退齋公祠、立齋公祠、益齋公祠、)位於茂名市化州市楊梅鎮那新村委會瑚琳新村。這個宗祠群最早最高的是楊氏大宗,另外幾個是楊氏的幾個分支各自的祠堂。其中保存最好的是楊氏大宗和立齋公祠。但是,都在頭門遭到貼磁磚破壞原有立面和毀滅原有彩畫。雖然頭門遭到破壞,可是內部還是保留了不少原有的雕繪的,特別是木雕,這些精美程度在窮困的茂名地區是很少有的了,說明當時楊氏十分富有。關於此地楊氏,有資料稱:本系宋龍圖閣直學士楊時(龜山公)五子造公房直裔,造公五世孫大經、大綸裔散居於廣東電白、吳川、茂名、高州、廉江、遂溪、雷州等地。又五世孫弼養,號松庵,於元末明初由南雄(珠璣巷)遷東莞太塘里(大塘里),遂為東莞一世祖,衍四代其玄孫體震,字復中,號雲水與弟體乾,字美中,號霞侶,於明嘉靖丁酉(1537年),偕叔道福、道醜、道通之孫眾,族親八十,率眾三百餘人由東莞遷化州、吳川為瑚琳始祖,現族屬村莊一百一十九條,人口十萬餘眾,人文鼎盛世,為粵西望族。明中葉建立楊氏大宗祠、遁齋公祠、退齋公祠、立齋公祠、益齋公祠形成宗祠文物群。
長岐古塔
化州市長岐鎮聳立著兩座古塔。題雁塔,鄉間俗稱八角樓。該塔位於長岐鎮南安圩東南側的田間水濱,始建於清同治十年(1871年),呈三層八角形塔身,高6米,塔門上鐫“題雁塔”三字,底層嵌刻《題雁塔記》,為當地犀灣村籍進士、吏部主事李士周撰並書。古塔灰磚砌成,有硬土夯成的環型台基,由於年久失修的緣故,荒草蔓生,野鳥紮營,但也由此平添了一絲野趣,一眼可見其文物的滄桑感。題雁塔籠罩著一種神秘的鄉野之風,聽說中國共產黨成立前,學子開始入私塾就學之前,一定要到題雁塔燒香叩拜,表明自己求功名的決心。旺嶺古塔,鄉間亦稱八角樓。該塔位於長岐鎮旺嶺橋畔,是一座覆缽式的-塔,修建於明代萬曆庚辰年(1580年),清代鹹豐年間和上世紀八十年代曾兩次重修。塔分上下兩層,底層稱“報德祠”,祠門兩旁鐫刻有一副楹聯:報與天並重,德配地無疆。相傳為紀念佛師曾熾而設,曾公曾經為當地鄉民勘山勘水,鄉民感於其恩,故立祠紀念。第二層叫文帝閣,閣門亦嵌有一副楹聯:文運宏開筆掃千軍光漢族,帝心點眷星輝七曲照華山。
范祖禹墓
范祖禹墓位於化州市河西獅子嶺(石牛崗)南麓(今市人民醫院北隅),坐北向南,背依龍岡盤石,面向欽廉驛道。明制土築圓墓,用磚砌墓環,周長12.6米,墓碑高1.6米、寬0.95米。碑銘:“宋翰林學士范公之墓”明永樂十三年(1415年)立。碑座石龜,周圍磚砌。墓前1米處砌磚壁一座。三門各高2.5米,門楣鐫刻“范祖禹之墓”五個大字。左右聯云:“馬鬣仰遺風一代衣冠光嶺嶠”,“龍岡餘浩劫千年魂魄吊令威”。明嘉靖十八年(1593年)於墓左建“玉光亭”,一座三間,紅牆綠瓦,高13米,四面迴廊,重檐揭角亭堂華麗。四周樹木蔥蘢,共占地600平方米。清乾隆四年(1739年)知州李祖旦重修墓地,道光五年(1825年)春,知州黃錫寶於墓沿立柵欄,民國23年(1933年)縣長梁慶翔對墓地進行全面整飾。范祖禹(1041~1098年),字淳甫,號夢得。江蘇吳縣人。宋英宗治平元年(1064年)進士,宋神宗熙寧三年(1070年)協助司馬光編纂國史《資治通鑑》。著有《唐鑒》《帝學》《仁皇政史》。元符元年(1098年)遷化州,病故於南山寺,時年57歲。葬於南山(大碰嶺),後遷葬於此。
化州學宮
化州學宮位於化州市河西寶山公園南隅。北依寶山,南對驛道(今廣海公路)。始建於北宋,先建黌宮、石龍書院。後於宋嘉定二年(1209年)建崇聖祠。元至正十五年(1355年)重建大成殿、東西廡、講堂(明倫堂)。現貌為清式建築,紅牆黃琉璃瓦,土木磚石構築。以欞星門、大成門、大成殿為主軸,東西配置祠宮、廂廡、齋舍等70餘間,青雲巷左右通連,呈方形布局。占地約一萬平方米,建築面積6000平方米。大成殿面寬五間30米、進深12米,副階周匝,前有月台,占地460平方米。重檐歇山頂,前檐通檐置如意斗栱,正脊灰塑雙龍戲珠。殿內雕樑畫棟,盤龍飛鳳。正殿供奉孔子五代祖先,東西廡配位供奉孔氏門生七十二賢人牌位。尊經閣面闊三間,高兩層。與明倫堂、蟾宮相聯屬,紅牆綠瓦。此外還有崇聖祠、名宦祠、鄉賢祠、文昌宮、石龍書院、東西廂、東西廡等建築物,以及游池、聖井、下馬碑等。1998年1月,被茂名市人民政府公布為文物保護單位。
封誥樓
封誥樓在化州市新安鎮曲徑村北約0.5千米。該樓坐北向南,面向石山鳳凰崗,占地200平方米,樓高9.5米,為二層建築。大門上方掛“鳳崗公祠”刻匾,底層1廳2廂相通,地板鋪磚,天板雕花,四側斗拱飛檐。紅檣綠瓦,有頂脊二龍戲珠,彩色壁畫。樓上四面回廓。金匾“奉天誥命”掛正門楣,祠黨之右建有三聖堂,樓、祠、堂為一體,是古樸幽雅的園林建築群。第二層四面迴廊,12根石柱支撐,高6.5米。後壁鑲有“奉天誥命”碑,用漢、滿兩種文字刻成碑文:清鹹豐九年(1859),任湖北羅田知縣的曲徑村人彭應鯉,為紀念曾祖彭鳳崗受封中議大夫和文林郎,特建此樓。今封誥樓、鳳崗公祠是曲徑國小。該樓舊貌仍在,但桁木蟲蛀,後檐垂傾,亟待護修。是縣重點保護的文物單位。1986年,化州曲徑封誥樓被定為縣重點保護的文物單位;1998年,被列為茂名市文物保護單位。該樓位於粵西茂名市化州新安鎮曲徑村北約0.5千米處,始建清朝鹹豐九年(1859年),有150年歷史。
琉璃泉
琉璃泉在化州市新安鎮,有一口古老的水井,名叫“琉璃泉”。據《化州縣誌》記載:琉璃泉坐落棧道旁,是路邊過關的旅客飲馬憩息的好地方。明崇禎年間,鄉民壁土建庵於此,取名“琉璃庵”,文人墨客常會聚這裡賦詩品茗。一郡城清宮遭難出逃到此,化法名善果,隱於庵中,削髮當了和尚,收小和尚五名作伴。他率眾在崖下挖鑿了“琉璃井”,摘葉作茗侍待行人。古人曾為此泉寫下了“茗飲一盞賽新羅”的詩句。自此,“來試名泉一勺甘”者蜂至。琉璃泉水清如琉璃,它久旱不渴,比常水重5%,且久存不腐,即使沒有煮過,飲食也甘。用琉璃泉水泡本地出產的榕樹茶,茶色黃亮,香氣清幽,滋味醇厚,如飴似酒。附近一山村,老百姓常飲此泉,長壽者甚多。
麗山
麗山,又名尖崗嶺,在州治北15千米,高60餘丈,山勢突兀,林木茂密。麗山有一奇,每當天寒霜凍,此山左右皆無霜,雜糧並不枯萎。麗山石景蔚為大觀。如:石室“位於山之東南側,離峰巒貢200米,頂上巨石如傘,四周石壁為牆,深12米,寬15米,可容百人席坐,乃遊客避雨之所。石洞:位於東南側山坳,洞深不可測。相傳為仙人羅辨的洞府,鄉民稱為“仙人洞”。石溪:在仙人洞下,長達20米,不見水流,只聞水聲,稱“石底流泉”。石台:位於塘坑村西北隅,石長20米,寬15米,高3米,上有一腳印,相傳為歌仙劉三妹於此傳歌留下的腳印,故又稱“升仙台”。石塔“位於石台東面,石高8米,底寬3.5米,狀如塔,矗立在登山路旁。過去獵人常藏身石上,專打進村叼畜之虎,故又稱打虎石。此外,還有石林、石床、石碟、石硯等多處石景。
寶山公園
寶山公園位於化州市城區中心的寶山上,古為八景之一的“寶山積翠”。1964年闢為烈士陵園,1984年改建為寶山公園。公園正門在東面的陵園路口,有石階登山頂。山頂有革命烈士紀念碑一座,山四周有景仰、橘香、積翠。龍吟等亭;環山路兩條,旁設石台、石凳,供遊人憩息。
清風樓
據《化州縣誌》(1978年)記載,清風樓位於縣府大院(今化州市公安局)北隅古城牆的最高點上,背枕羅江,面向州城,一座兩層,高11米,長16米,寬10米,占地面積160平方米,四面迴廊,紅牆綠瓦。始建於唐代,數易樓址樓名,唐名清風台,宋稱清風樓,元改觀風樓,明代復稱清風樓,清同治三年(1864年)重建,改名魁星樓,後通稱清風樓。此樓至今尚存。1986年,清風樓被確定為第一批化州縣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南安冼太廟
南安冼太廟位於長岐鎮南安圩,占地面積234平方米,高5.6米。明弘治元年(1488年)始建,重修於清末。
化州市(化縣)
南安冼太廟

著名人物

麥康森
麥康森,水產養殖專家,主要從事水產動物營養與飼料學研究。1958年10月出生於廣東省化州市。1995年畢業於愛爾蘭國立大學,獲博士學位。2009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榮譽稱號

化州紅楊桃和無核黃皮果分別獲得中國農業博覽會名牌產品稱號;橘紅痰咳液、橘紅咳煎膏獲國際優質產品最高金獎,獲準在美國上市。化州市先後獲得全國鄉鎮企業先進縣、全國水果百強縣(市)、全國體育先進市、全國科普示範市、全國村民自治模範縣(市)、國家無菸草廣告城市和省衛生先進城市等國家(省)級榮譽稱號,南盛地稅所被評為全國青年文明號、職工之家,化州人民醫院、電信局被評為省文明單位,名教村被評為省文明示範村。
2018年12月12日,廣東省教育廳授予化州市“廣東省推進教育現代化先進市”稱號。
2019年8月,化州市入選為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試點縣。
2020年6月30日,化州市入選“第二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
2020年,化州市入選2020年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縣。
2021年1月14日,化州市入選農業農村部辦公廳公布的第三批全國農村創業創新典型縣名單。
2021年9月8日,化州市入選國家能源局綜合司整縣(市、區)屋頂分散式光伏開發試點名單。
2021年10月,化州市榮獲全國醫共體建設示範獎。
2021年11月15日,化州市被農業農村部辦公廳確定為全國農業社會化服務創新試點縣。
2022年4月14日,化州市位列“賽迪顧問鄉村振興百強縣(2021)”全國第九、廣東省第二。
2022年9月5日,化州市入選廣東省全域旅遊示範區第五批名單。
2022年11月18日,化州市入選第六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名單。
2023年3月,入選2022賽迪鄉村振興百強縣榜單全國第十,廣東第二。
2023年8月29日,入選廣東省基層衛生健康綜合試驗區建設單位名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