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置。
唐貞觀九年(635年),南石州更名辯州。
唐天寶元年(742年)辯州更名陵水郡,乾元元年(758年)復稱辯州。
宋太平興國五年(980年),辯州改稱化州,此乃化州命名之始。因州治所西南三里石龍崗有石龍勝跡,以龍能變化,故名化州。
元為化州路,領石龍、吳川、石城三縣,屬湖廣行中書省。
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化州路為化州府,隸廣東行省。洪武七年降化州府為州。九年,化州降為化縣,屬高州府。
明洪武十四年,縣復改為州,仍領吳川、石城二縣。化州上屬府而又下轄縣,地位在府縣之間。
唐武德六年(公元623年),析出羅州置南石州,治於石龍(今化州)。領石龍、陵羅、龍化、羅辯、慈廉、羅肥六縣。...
石州是古代的州名,歷史上設定石州有多個:南梁設定的州在廣西。《讀史方輿紀要》卷一百八:梁兼置石州。陳因之。隋平陳,郡廢,改州曰藤州 ,隋公元590年(開...
唐武德六年(公元623年),析出羅州置南石州,治於石龍(今化州)。領石龍、陵羅、龍化、羅辯、慈廉、羅肥六縣。 唐貞觀九年(635年),南石州更名辯州。 唐天寶...
辯州,中國古代行政區劃名稱,即今化州市。該名稱始於唐貞觀九年(635年),由原南石州更名辯州,轄地包括今化州全境、吳川及廉江一帶,州治位於石龍(今化州東北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