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鳥類羽冠
- 外文名:Bird Crista
- 又名:冠羽、冠毛
- 分類:鳥類、生物
名詞釋義
美麗裝飾
王者之冕
冠羽集錦
維多利亞鳳冠鳩(學名:Goura victoria): 珊瑚狀的羽冠點綴著孔雀翎似的亮片,可以說是鳥類羽冠的經典之作,很多鳥類都有類似維多利亞鳳冠鳩的羽冠,但沒有一種能如此精緻富貴美麗大方,提起鳥類最美的羽冠人民首先就會想到這種世界級珍禽來。維多利亞鳳冠鳩僅分布於紐幾內亞及附近小島,為瀕危物種,不僅是現存最大的鴿子,體長達70厘米,且沒有飛行能力。維多利亞鳳冠鳩雌雄同色,擁有鳥類中最華麗漂亮的羽冠,也是最漂亮的鳩鴿,還是名聲在外的最著名鳥種之一。 | |
皇霸鶲(學名:Onychorhynchus sp.): 也有的稱為皇家鶲,為雀形目霸鶲科皇霸鶲屬4個物種的通稱,僅分布於北美洲南部至亞馬遜雨林及巴西東南角。其中亞馬遜皇霸鶲棲息亞馬遜的熱帶雨林,體型雖小,但雄鳥的羽冠極為華麗,展開時橫向呈扇狀,羽冠呈黃色或紅色,邊緣帶有黑色斑紋,扇狀羽冠還有黑色斑點,可以說是雀鳥中最誇張最漂亮的鳥冠。皇霸鶲將鳥冠發展到了極致,又如歐美中世紀的官帽,很多人不熟悉這種鳥兒,但肯定會發現為何現在仍有不少土著頭上所戴的頭冠就是皇霸鶲的形狀。 | |
纓冠蜂鳥(學名:Lophornis ornatus): 是世界上體型最小的蜂鳥之一,體長僅6.6厘米,重2.3克,銅綠色的背部,白色的臀部,身材嬌小玲瓏,分布於南美洲。纓冠蜂鳥的紅褐色冠羽呈火炬狀,不算長,非常醒目,紅色艷麗,單獨看挺漂亮但難稱得上極品,最難得的是纓冠蜂鳥的漂亮羽冠還與其臉頰突起的橙色或紅色的漂亮纓羽相輝成映,這冠羽與纓羽相稱簡直是上帝神來之作,讓人忍不住看不離眼。 | |
米切氏鳳頭鸚鵡(學名:Cacatua leadbeateri): 是世界中非常著名的觀賞鸚鵡,分布於澳洲境內,亞種2個。米切氏鳳頭鸚鵡體型漂亮,體色白色,頭上羽冠散射似花,紅黃相間、色彩分明,是鳥類羽冠中的極品,其形狀也是澳洲當地的土著首領頭冠形狀。鳳頭鸚鵡科的種類都有醒目的冠羽,米切爾鳳頭鸚鵡的羽冠是鸚鵡目中最漂亮的,同屬的大葵花鳳頭鸚鵡、小葵花鳳頭鸚鵡的羽冠均為黃色如同葵花盛開,也非常漂亮,白鳳頭鸚鵡冠羽白色與體色一致,可以說鳳頭鸚鵡科是盛產非常漂亮羽冠的鸚鵡家族。 | |
棕脅秋沙鴨(學名:Lophodytes cucullatus): 體型較小,體長42-50厘米,翼展56-70厘米,是北美最小的水鴨。身體色彩較明艷,身上羽毛有白、棕、黑三色組成,最漂亮的是雄鴨有獨特的羽冠,是典型的龐克頭。棕肋秋沙鴨羽冠與絕大多數鳥類不同,蓬鬆成鏡狀,白色斑羽四周環繞著界限分明的黑邊,可以說這頂冠羽又是大自然的神來之筆。該鳥種常在湖邊林木樹洞中築巢,是少數會飛到樹上築巢的水鴨之一。 | |
鳳冠孔雀雉(Polyplectron malacense): 為雞形目雉科灰孔雀雉屬珍稀鳥類,體長53厘米,生性害羞,是瀕危鳥類。鳳冠孔雀雉雄鳥身體呈褐色而布滿黑色斑點,羽冠較長,呈深藍綠色,上身及尾羽有綠色的大眼斑紋。鳳冠孔雀雉身上眼斑相對醒目,開屏時羽冠和羽色尾羽連成一片,非常漂亮。頭上冠羽也很獨特,羽冠很長且蓬鬆低垂,掩蓋住頭部,如同檐帽,感覺與中世紀的英國貴族頭飾有點相似。 | |
雪鷺(學名:Egretta thula): 體長55-65厘米,體重375克,全身羽毛均為白色,喙細長,黑色,腿修長,黑色,腳換色。眼前喙的上部為黃色,但是在繁殖期會變成紅色,而成鳥的背部長出向後彎曲的羽毛。繁殖時節的雪鷺雄鳥不僅蓑羽極為發達,頭部的冠羽也非常漂亮。雪鷺的冠羽在鳥類中很時髦,成簇後揚,簡單,但雪鷺的冠羽非常潔白輕盈,一身雪白羽毛配上白色輕盈舞起的冠羽,與那揮舞飄灑的蓑羽相輝成映,絕對是驚為天人。雪鷺外形俊美,生性活潑,是非常上鏡的水禽。是分布於北美地區、中美洲和南美洲的著名鷺鳥。 | |
栗腹鷺(學名:Agamia agami): 體長66-76厘米,短腳,鳥喙尖而很長,上體和頸部板栗色,脖子前面的中間有棕色和白色細紋,翅膀綠色,翅大而長,體形呈紡錘形,體羽疏鬆,具有絲狀蓑羽,胸前有飾羽。栗腹鷺與雪鷺一樣擁有非常漂亮的冠羽和蓑羽,但栗腹鷺與白鷺類、蒼鷺類等不同,身上顏色鮮艷,不僅飾羽漂亮,頭上的冠羽另闢蹊徑,一改大多鳥類衝天炮的模式,淡藍色的冠羽非常長,如同女人的披肩秀髮輕輕後梳,從兩側垂脖頸,這樣的髮型配上秀雅漂亮的栗腹鷺正適合不過。分布於中美洲,棲息於森林沼澤濕地和類似的林地。 | |
麝雉(學名:Opisthocomus hoazin): 是世界上最奇特的鳥類之一,體長61厘米,體重僅810克,頭特小,頸細長,正面看外形似雉類的孔雀,嘴短而曲;兩翅較大,但飛行無力,尾羽長而寬,具有一簇長直如鬃毛的羽冠,紅褐色,臉的裸出部藍色,上體暗褐,稍雜以白斑,下體為橘黃色,腹部鐵鏽色,最獨特的是麝雉具原始鳥的一些特徵,嗉囊特發達,幼鳥翅的指上有爪,是唯一一種翅膀中間長爪子的鳥。主要分布於南美洲的亞馬遜河流域,是蓋亞那的國鳥。麝雉的羽冠較長而隨意飄灑。 | |
勺雞(學名:Pucrasia macrolopha): 有10個亞種。體長39.5-62.6厘米,重760-1184克,雌雄異色,雄鳥頭部呈金屬暗綠色,並具棕褐色和黑色的長冠羽;頸部兩側各有一白色斑;體羽呈現灰色和黑色縱紋;下體中央至下腹深栗色。雌鳥體羽以棕褐色為主;頭不呈暗綠色,下體也無栗色。,棲息於針闊混交林,密生灌叢的多岩坡地,山腳灌叢,開闊的多岩林地,松林及杜鵑林。生活于海拔1500-4000米的高山之間。勺雞雄鳥外形比較漂亮,頭的數根冠羽非常長而突起,狀如墨綠的翠角,是鳥類羽冠的一大特色。分布於阿富汗,中國,印度,尼泊爾和巴基斯坦。 | |
冕雀(學名:Melanochlora sultanea): 體長20-21厘米,體重34-49克,成年雄鳥從頭頂到背面是黃色的羽毛,形成一個細長的山脊,具蓬鬆的黃色長型冠羽,雌鳥似雄鳥,但喉及胸深橄欖黃色,上體沾橄欖色。冕雀是山雀中最易辨認的鳥種,雄鳥的羽冠呈金黃色,比較長像後飄灑,後側的羽毛黑色更加襯托出金色冠羽的美麗,與那黑色的臉頰形成鮮明對比。一般不常見於低地的常綠林,混群棲於原始林及次生林的林冠層,以大型昆蟲為食,分布於印度次大陸,中國的西南地區、中南半島和東南沿海地區。 | |
黃頰山雀(學名:Parus spilonotus): 黃頰山雀的羽冠與冕雀不同,黑色的冠羽高聳呈三角狀,在鮮黃色的面頰映襯下極為醒目。黃頰山雀體長11.8-15厘米,體重14-22克,體型嬌小可愛,雄鳥羽色鮮艷,頭部具黑色及黃色斑紋,亞種rex為黑、灰及白色,指名亞種上背及下體沾黃。雌鳥多綠黃色,具兩道黃色的翼紋,分布於亞洲南部、東南部,亞種4個,常棲息在山區和平原林間,成小群活動,也是非常常見且非常上鏡的漂亮鳥種。 | |
火冠戴菊(學名:Regulus ignicapilla): 屬小型鳥類,也是最漂亮的戴菊。體長僅9厘米,翼長5厘米,雄鳥頭上中央橘紅色,兩側及額黑色,頸側、後頸鼠灰色,背部大致為橄綠色,腰黃色,尾、翼羽內瓣黑褐色,眼周圍黑色,外緣及後上方白色,甚為醒目,雌鳥與雄鳥相似,但是頭中央為黃色。火冠戴菊雄鳥羽冠容易被兩旁的黑色羽毛所掩蓋,打開時橘紅色如同花而盛開,非常漂亮,生性活潑,常不斷地在枝葉間跳躍、啄食昆蟲,是一種特別討人喜歡的小鳥。 | |
白冠犀鳥(學名:Berenicornis comatus): 體型外形似其他犀鳥,喙長而彎曲,非常厚實,頭上有白色的冠羽,非常長,蓬鬆而密集,眼圈黃色,翅膀黑色,腹部白色,尾巴較長。從長相看,長冠犀鳥的外形不算漂亮,跟同科的不少熱帶犀鳥相比顯得非常樸實,甚至可以說是醜陋,但其冠羽是犀鳥中最漂亮的,白色冠羽極其發達,蓬鬆輕盈,如同一朵白色矢車菊綻放,邊緣還有黑色的點,如同一個長相不咋地的女人偏偏戴上一頂漂亮的帽子,最諷刺的是那帽子戴上去還顯得很協調。 | |
波斑鴇(學名:Chlamydotis macqueeni): 全長約70厘米,兩性羽色相似,外形似雞,但僅具3趾,頭頂有羽冠,頸側有鬆散的羽束,下頸部羽束延長,下體自胸以下為白色,兩脅有黑色橫斑。初級飛羽基部有大的白斑,飛翔時十分明顯。波斑鴇和流蘇鷸走的是相同路線,發達的羽冠雖不如流蘇鷸誇張多變,但波斑鴇羽冠細長如絨毛飄舞,配上胸前誇張的飾羽,使得雄鳥繁殖期也極為耀眼,如此發達的冠羽飾羽與波斑鴇那誇張而瀟灑的舞姿融合一體,讓人眼花繚亂,該鳥種自然也是鳥類世界上舞蹈大師。 | |
鷺鶴(學名:Rhynochetos jubatus): 是新喀里多尼亞特有的一種鳥類,棲息在山區密林之中。鷺鶴長相非常奇特,體長約55厘米,體型矮胖,喙和腳紅色,腳長,羽毛蓬鬆,呈灰色,羽毛上有黑、白赤褐色的隱紋,冠羽直立,如一片片凌亂的羽毛插入後腦門。鷺鶴繁殖期雄鳥就會展開漂亮的翅膀,並跳起優美的舞蹈,常於夜間發出響亮而尖銳的咯咯叫聲。鷺鶴的雙翼不像其他不能飛的鳥般退化,但卻沒有用來飛行的肌肉,不能飛行,只是用來示愛及幫助奔跑,也可用來滑翔。 | |
珠頸斑鶉(學名:Callipepla californica): 體長25-30厘米,翅展38-43厘米,體型豐滿而可愛,長有灰白色和棕色的羽毛並在頭冠部長有彎曲的黑色羽毛,雄性胸部、背部和翅膀呈褐色,雌性頭部和背部呈褐色,並有斑點。該物種最顯著的特點是額頭上有一個黑色的彎曲冠羽,有些個體的頭上黑色彎曲冠羽若干個,同屬的黑腹翎鶉長相和冠羽均相似,這種冠羽看似非常簡單,也似誇張倒過來的黑色逗號,十分簡潔而醒目,在鳥類冠羽上別具一格,很多鳥種頭頂就是一根冠羽或幾根直立的毛髮,而黑腹翎鶉將此冠羽如此藝術化,也算鳥冠中的一個創舉。 | |
髻鳩(學名:Lopholaimus antarcticus): 體長40-46厘米,是最大型的果鳩之一。髻鳩體型似鴿,喙紅褐色,眼紅色,翅膀暗灰色,胸部淺灰色,尾部黑色,頭部有類似髮髻的羽冠,羽冠紅棕色,羽冠與背部羽毛間有波浪紋似的羽毛。髻鳩外形雖不如熱帶果鳩羽色鮮艷,但其獨特無二的灰色頭部上突起的紅棕色羽冠像女人的髮髻,使得該物種非常易辨認,其亦也因頭部帶有“髮髻”而得名。髻鳩分布於分布於澳大利亞和紐西蘭。 | |
鳳頭鸊鷉(學名:Podiceps cristatus): 體長為50厘米以上,體重為0.5-1千克,是體形最大的鸊鷉,雌雄相似,喙又長又尖,從嘴角到眼睛還長著一條黑線,頸長而直,通常與水面保持垂直的姿勢,前額和頭頂部黑褐色,腳的位置幾乎處於身體末端,尾羽短而不顯,趾側有瓣蹼,瓣蹼十分發達僅適於游水而在陸地上寸步難行。鳳頭最顯眼的是其夏天具有發達的冠羽,枕部兩側的羽毛往後延伸,形成兩束黑色長形冠羽,黑色冠羽兩側經耳區到喉部有由長形飾羽形成的環狀皺領,其基部棕栗色,端部黑色,色彩對比強烈。 | |
角鸊鷉(學名:Podiceps auritus): 體長31-38厘米,翼展55-64厘米,約重300-570克,嘴短呈黑色,又直又尖,尖端呈黃白色,翅膀短而圓,尾巴短,同鳳頭善游泳不善行走。角的羽冠與鳳頭不同,金色挺起的發冠與黑色的黑色的臉形成強烈對比,色彩鮮艷漂亮,在鳥冠中獨樹一幟,是一種非常漂亮的水鳥。 | |
北美紅雀(學名:Cardinalis cardinalis): 體長20-23厘米,翼展25-31厘米,重45克,雌雄異形,均有羽冠,雄鳥喙周圍有黑色羽毛而雌鳥喙周圍有灰色羽毛,雄鳥呈鮮紅色,面部呈黑色,一直伸延至上胸,背部及雙翼色較深,雌鳥呈灰棕色,雙翼、冠及尾羽上有紅彩。北美紅雀的羽冠單看很常見,但高聳的紅色羽冠與紅色體羽融為一體,與面頰的黑色形成極為強烈的對比,使得這種鳥種非常上鏡。 | |
絨冠藍鴉(學名:Cyanocorax chrysops): 平均體重約為157.0克,外形漂亮,臉部黑色,眼圈金色,眼圈四周有藍色斑塊,頭上冠羽黑色如同黑色氈帽戴在頭頂,非常醒目,喉部藍色,胸部黑色,腹部黃色,背部藍黑色,分布於阿根廷、巴西、玻利維亞、巴拉圭和烏拉圭,該物種分布區域有間斷,棲息於亞熱帶、熱帶森林。 | |
白喉鵲鴉(學名:Calocitta formosa): 體長56厘米,體重205-213克。體型修長,尾羽較長,具有發達的羽冠,是中美洲的特產鴉類。白喉鵲鴉的羽冠發達,幾根長羽突出頭頂,稍微彎曲,激動時會挺起,在鳥類羽冠中非常具有特點。冠鴉雖擁有發達的黑色羽冠,但黑色的身材羽色較難看,相比之下白喉鵲鴉有藍鵲般漂亮的長尾,又有耐看的羽冠,魔鬼般的身材結合可愛的羽冠自然也是非常漂亮的鳥種之一。 | |
白脅六線風鳥(學名:Parotia carolae): 雌雄異形,體長33厘米,尾巴較長,雄鳥羽毛黑色,胸上生有富有虹彩色澤的金綠色豐胸盾,頭頂冠銀色呈三角形,頭頂兩側各有三根細長的天線似羽毛,雌鳥棕色。六線風鳥雖體色不算華麗,但雄鳥求偶時像芭蕾舞演員般跳起舞蹈,細長的黑色羽毛傳遍裙狀,胸前金綠色的胸盾光澤奪目,頭頂天線般羽毛隨機起舞,也是非常著名的觀賞鳥類。 | |
薩克森極樂鳥(學名:Pteridophora alberti): 也是世界羽冠最奇特鳥類之一。體長22厘米,雌雄異形,雄鳥頭和背部大體上褐色,腹部黃色,腿棕灰色,眼兩側後端各長一根長達50厘米的頭帶,頭帶上約有40片似琺瑯質的方形裂片,可謂是鳥類一大奇觀。雌鳥羽色樸實,呈灰褐色。因雄鳥的羽冠獨一無二,可作為人類飾品,過去人類常為取得其羽冠而大量獵殺該鳥種,該物種已淪為瀕危物種。 | |
白鷳(學名:Lophura nycthemera): 全長100-119厘米,雌鳥58-67厘米,雄鳥頭上羽冠及下體藍黑色;臉裸露,赤紅色。上體和兩翅白色,自後頸或上背起密布近似‘V’字形的黑紋。尾甚上,白色,尾的長短、其上有無黑紋、黑紋的多少,亦隨亞種而不同,雌鳥通體橄欖褐色,羽冠近黑色。白鷳分布於中國、緬甸、泰國和中南半島。白鷳的羽冠披於頭後,如同美女保留的劉海,色彩明麗,輕輕飄在白色的背部上非常清麗動人。白鷳的翎毛華麗,體色潔白,在中國文化中自古即是名貴的觀賞鳥,因棲息地喪失和狩獵導致白鷳淪為瀕危保護鳥類。 | |
林鴛鴦(學名:Aix sponsa): 小型樹棲鳥,為北美產顏色艷麗的特產鳥類。林鴛鴦體長約43-52厘米,雌雄異形,雄雌均具獨特羽冠(夏羽無羽冠),雌鳥羽毛上有白色眼環,體羽為煤灰色。雄鳥色彩艷麗奪目,羽冠有兩條縱列的白色條紋,頭紫色和綠色相間,胸紅褐色有白斑,兩肋青銅色,是公認為北美最漂亮的水鳥。林鴛鴦的羽冠與鴛鴦不同,二者羽冠均非常漂亮,林鴛鴦的羽冠非常野性,藍綠色披肩羽冠馬尾般寬闊而不凌亂。 | |
鳳頭林䴉(學名:Lophotibis cristata): 體長約50厘米,喙長而彎曲,眼部眼眶裸露呈紅色,體色較鮮艷,背部黃紅色,頸部色深,翅膀白色,羽冠非常發達也非常票,長而蓬鬆的羽冠披在後頸部,羽冠由藍綠、黃、白色構成,羽冠豎起時如同雞冠花。鳳頭林䴉僅分布於非洲的馬達加斯加島,棲息于海拔1800米的森林、林地,因棲息地被破壞已淪為瀕危物種。鳳頭林䴉的羽冠向後搭垂,卻能如同波斑鴇、流蘇鷸一樣豎起綻放如花,羽冠上白羽突起,還閃爍著藍色、綠色的光澤,非常漂亮。 | |
冕鷓鴣(學名:Rollulus roulroul): 體長約26厘米,雄性體重240-300克左右,雌性體重約225-275克。雌雄與其他雉類差異較大不同,雌雄都長著紅眼圈,喙附近長著細長的須,均具有漂亮的羽色。雄性整體呈帶有光澤的藍紫色,背部略顯淺綠色,頭上生有一撮艷麗的鮮紅色羽毛。冕鷓鴣雖體型與鵪鶉差不多,但其羽冠非常有特點,雄鳥頭頂一撮紅色絲綢般絨毛如火炬燃燒,非常靚麗奪目,在雉雞類中也頗具特色。 | |
長冠八哥(學名:Leucopsar rothschildi): 雌雄相似,外形俊朗,羽冠發達,眼睛四周和面部裸出,裸露部分為藍色,全身羽毛純白色,尾部和翼端的邊緣呈黑色,腳灰色。長冠八哥的羽冠不像一些羽冠發達的鳥類複雜多變,卻十分有特點,頭部長有絲帶狀的羽冠簡潔隨意飄灑,如同犀利哥再世,配上那一身白色羽裳,藍色的臉頰,看起來有點像憂鬱型帥哥,長冠八哥顯得星味十足。遺憾的是,這種椋鳥中最罕有物種處境岌岌可危,依然淪落為世界上極危鳥種。 | |
白冠噪鶥(學名:Garrulax leucolophus): 體長28-32厘米,雌雄羽色相似,整個頭、頭側、羽冠以及頦、喉和上胸白色;前額基部、眼先、眼周和耳羽黑色,形成一條寬闊的黑色貫眼紋,在白色頭部極為醒目;最長的冠羽後部逐漸變為灰色或棕灰色,緊靠頭部白色之後有一銹紅色或棕栗色領圈,沿頸側延伸至同色的下胸,領圈後的上下體羽概為橄欖褐色。白冠噪鶥天生麗質,其羽冠非常漂亮,如棉花糖的膨脹呈帽狀,配上一身簡潔明快的羽色,極具個性。 | |
黃額園丁鳥(學名:Amblyornis flavifrons): 雌雄異形,體長約24厘米,體色大體為棕色。雄性上體呈紅褐色或棕色,下體淡黃棕色,腳細長呈暗灰色,羽冠非常發達,從喙部上延,非常長,呈鮮艷的金色。雌鳥羽色樸實呈橄欖棕色。黃額園丁鳥分布於印尼的福賈山地區,生活習性等均不詳,也被列入最不關注威脅的種類IUCN紅色名單當中。從圖片來看,換個園丁鳥羽冠非常漂亮,羽冠合時如同金色流瀑批在後肩,散開時如金色扇子打開,有點像皇霸鶲,也是一種珍稀罕見的雀鳥。 | |
馬可羅尼企鵝(學名:Eudyptes chrysolophus): 體長51-77厘米,體重3.2-6.1千克,外形易與鳳頭企鵝(黃眉企鵝)混淆,頭頂部有黃色的較長羽毛,喙角有粉色的羽圈,頭部和臉頰呈黑色或深灰色,背部呈藍黑色,腹部、胸部和尾部均呈白色。其羽冠非常漂亮,一撮撮金色毛髮如皇冠呆在頭上,因像日本動漫中聖鬥士的金色頭冠。馬克羅企鵝數量較多,是企鵝中數量最多的物種,但目前該物種數量正在下降。 | |
紅冠鳳頭鸚鵡(學名:Callocephalon fimbriatum): 體長37厘米,體重210-334克,鳥喙強勁有力,喙鉤曲,上頜具有可活動關節,雄鳥頭部紅色,羽毛灰色,羽毛齒痕淺灰色或白色,雌鳥灰色,分布在澳大利亞的東南部,主要生活在較高緯度的老桉樹森林。其羽冠非常奇特,紅色的面頰,橙紅色的頭冠,額頭上毛茸茸的淺毛中幾縷長羽雜亂飄起,向前彎曲,顯得個性十足,整個看起來紅色頭部與灰色的身體搭配,色彩對比十分強烈。紅冠鳳頭鸚鵡群居,只有喝水的時候會到地面上來,很友善也很容易信任人類,在覓食的時候非常容易接近,甚至可以近到伸手觸及的距離。 | |
冠鳩(學名:Ocyphaps lophotes): 體長32.5-35.5厘米,體重120-230克。羽冠黑色直立,羽毛總體來說是帶有棕色的灰色,眼睛周圍有一圈鮮艷的、橙色的環,翅膀上是青銅色,帶有黑色的條紋。冠鳩的少數羽毛帶有鮮艷的棕色、紫色、藍色和綠色。冠鳩體型優美,羽冠典雅簡約,與髻鳩類似,群居,最特殊的是冠鳩起飛時發出拍打和嘯聲,可以用來將敵人引向起飛的鳥而讓還在地上的鳥有足夠的時間逃脫。 | |
簇海鸚(學名:Fratercula cirrhata): 體長約38厘米,翼展63.5厘米,重780克,成鳥喙厚實,翅膀短,冬羽大多為黑色;夏季繁殖季節喙和腿變為紅色,面部變成白色,眼後具有向後彎的草黃色羽毛,易於辨認。簇海鸚外形獨特,雄鳥繁殖季節羽冠特點分明,兩束黃色小辮分別搭垂兩肩,非常醒目易辨。 | |
短尾雕(學名:Terathopius ecaudatus): 雄雕體長約60-75厘米,翼展168-190厘米,體重1900-2900克,頭、頸和腹部有黑色金屬光澤。背赤褐色。肩淺白至紅褐色;臉紅色裸露。腳強壯,橘紅色。因尾短而得名,成體尾長僅10厘米,但幼鳥尾較長。翅上黑下白,長而尖,極寬,雌雕與雄雕相似,但次要飛羽則是灰色的,產於非洲和阿拉伯地區,在撒哈拉以南大草原很普遍。短尾雕的羽冠非常有代表性,頭部因有短而豐滿的冠而顯得大,黑色羽毛層疊如波浪迭起,羽色也較其他猛禽更明艷多樣。 | |
飾冠鹰鵰(學名:Spizaetus ornatus): 體長58-67厘米,翼展117-142厘米,重約960-1650克,成體頭上的羽冠呈黑色,突起尖嵴,臉兩側和頸背部呈明亮的栗色,喉部和胸部白色,腹部的其餘部位白色帶有黑色斑紋,翅膀較寬,尾部長而圓。未成體頭部和下體白色,上部棕色,冠灰色。飾冠鹰鵰的羽色較絕大多數猛禽鮮艷,頭部有著非常漂亮的半月型頭冠,羽冠中數根長羽從密集的短羽冠中突起,極為醒目。雄雕求偶時摺疊翅膀俯衝、爬升來炫耀自己,雖分布區域廣泛,但在本地稀有,已列為瀕危物種。 | |
紅冠傘鳥(學名:Ampelion rubrocristatus): 體長20.5-23厘米,體色暗淡大體呈灰色,頭部黑色,喙白色尖端黑色,虹膜紅色,背部鉛灰色,翅膀和尾部棕褐色,臀部白色,肛門周圍有橫紋,最獨特之處是其頭上有紫紅色的羽冠,如絲線般放射開來。棲息于海拔2,200和4,050米的亞熱帶或熱帶濕潤山地森林和嚴重退化前的森林,主要以水果為食,也捕食昆蟲,紅冠傘鳥的羽色不算漂亮,但羽冠在鳥類中個性十足,一頭反射線的紅色羽冠四處張開,與頭冠散射狀的蛇鷲、皇冠鶴、麝雉等不同,更加野性十足。 | |
盔嬌鶲(學名:Antilophia galeata): 嬌鶲科為小型森林鳥,喙短而寬,翅短圓,腿短,趾基局部連並,羽色鮮明。盔嬌鶲雌雄異形,尾部均較長,雄性身體黑色,頭部紅色,頭部紅色一直延伸到背部,而雌性一身綠色,具有淺顯的淺棕色羽冠。盔嬌鶲的羽冠在鳥類中非常另類,鮮紅的羽冠突起於額頭,而紅色往背部顏色,整個鳥種看起來就是對比極為強烈的紅與黑界限分明的組合,使得該鳥種看起來非常漂亮。 | |
白盔鵙(學名:Prionops plumatus): 體型中等,體長25厘米,體重25-49克。面部白色,喙黑色,眼四周的眼圈金黃色突出,頭冠白色,長而捲曲,頸部灰色,翅膀黑色有白色條紋,腹部白色,腿粉紅色,棲息於非洲亞熱帶或熱帶乾燥森林、乾稀樹草原、稀樹草原濕潤和亞熱帶或熱帶乾旱灌叢。群居,喧鬧,常在樹叢中或地面上成群覓食,主要吃無脊椎動物,特別是飛蛾和毛毛蟲,也捕食蜥蜴,天敵主要是短尾雕、非洲獵鷹、紅臉歌鷹等掠食猛禽。白盔鵙實行一個一夫一妻制的合作育種,繁殖季節常有幫手,或是兄弟姐妹或是上一代子女的未成體。 | |
冠魚狗(學名:Ceryle rudis): 冠魚狗是一種中等體型的翠鳥。體長25厘米,翼展45-47厘米,體重70-110克,壽命4年。這種魚狗頭具顯著羽冠。黑色,具許多白色橢圓或其他形狀大斑點,羽冠中部基本全白色,只有少許白色圓斑點;嘴下、枕、後頸白色;背、腰、尾下覆羽灰黑色,各羽也具許多白色橫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