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溯源
麝雉(
Opisthocomus hoazin)的拉丁學名“hoazin”的含義是“梳披肩發的雉”。不過,麝雉的中文名含義有所不同。它們之所以被加上“麝”的桂冠,是因為它們身體裡散發出一種難聞的氣味,並不能像
麝一樣產名貴的
麝香,當地人又稱為“臭安娜”。按照鳥類學家威廉·畢伯的話來說:“如不稀釋的話,是沒有任何鳥可接近的。”
形態特徵
麝雉體型細長,全長達60-66厘米,但體重僅810克。頭特小,具有一簇長直如鬃毛的紅褐色
羽冠。頸細長。頭和頸的外形,從正面看,很象孔雀。嘴短而曲;兩翅較大,但飛行無力;尾羽長又寬;腳強健,具4趾。上體羽毛主要是栗褐色,稍雜以白斑;頭冠紅褐,臉的裸出部藍色;下體為橘黃色,腹部鐵鏽色。長尾巴青銅綠,尾端有白色帶。眼睛的虹彩則是鮮紅色的,眼皮上還生有睫毛,這在鳥類之中極為罕見。
雌雄體色相同。麝雉具原始鳥的一些特徵。幼鳥出生時沒有羽毛,但有有一個顯著的特點,翅膀上的第一和第二的指尖上有翼爪,適於攀登樹木,當鳥兒成熟到成鳥後此功能將丟失。另外還有許多與普通鳥類迥異的性狀,如
嗉囊特發達,能榨碎食物,取代砂囊的功能。
棲息環境
棲息在經常遭遇洪澇的雨林中,不善於飛行卻擅長游泳,所以常常在水面上方的樹枝上築巢活動以便及時泅水逃生、躲避敵害。
生活習性
麝雉群體生活在拉諾地區一片洪水沖積而成的沼澤水泊中。旱季,這些麝雉常常集成20-30隻群體活動。當雨季來臨時(12月至次年3月),它們便分散成2到7隻小群活動。這些小群體像一個個小家族,是麝雉繁殖時的核心。因此稱它們是繁殖群體。成年的麝雉很少在水中游泳,也不經常飛行,除了覓食外,它們很少活動,只是像蛙類一樣久久地坐臥,棲息在樹枝上。
麝雉的食譜很簡單,它們特別喜歡吃珍珠樹上的樹葉。黎明前和午後是它們進食的時候,進食之前,麝雉會慢條斯理地在樹林中轉來轉去,一旦發現了一串中意的樹葉,它們便用嘴將樹葉從樹上全部桴下來,狼吞虎咽地吃下肚去,一點也不講禮儀。吃到愜意時,它們還會又跳又哼,發出的聲音活像一隻呼吸有問題的粗嗓門鵝。
麝雉所食的樹葉含有大量的
纖維素,很難消化,對幼雛尤其如此。不過,麝雉的消化系統卻有辦法對付這些“纖維素食物”。它們的嗉囊已進化成半消化器官,其中有大量的共生細菌可先把樹葉分解,然後再進入胃中消化吸收。這同反芻食草動物的消化過程很相似。剛剛孵出的幼雛吃的就是成鳥嗉囊中半消化的食物。
食物以葉片、花、果實等為主,有時兼吃小魚、蝦蟹。喜群居,白天常集大群棲息於河邊的樹上,不時發出尖叫聲。在天氣炎熱時,大多隱伏不動。黎明、黃昏,尤其是月夜,它們非常活潑,在枝間跳動,甚至攀登樹頂,覓取食物。
分布範圍
麝雉主要分布於南美洲的亞馬遜河流域。玻利維亞、巴西、哥倫比亞、厄瓜多、法屬蓋亞那、蓋亞那、秘魯、蘇利南、委內瑞拉玻利瓦爾共和國。
繁殖方式
麝雉繁殖期成群,4-5月開始
築巢。這些繁殖群在溪流和沼澤的邊緣開始占據各自的領地。麝雉的巢穴粗陋,營於離水面2-6米的枝椏間,是用草棍、樹枝草草搭成的,很不規則。有趣的是,這些巢往往都搭在橫生在水面上3米到5米左右的樹杈上。
在繁殖群中,只有兩隻麝雉是真正的夫妻,其餘的都是“保姆”。鳥類學家斯圖瓦特曾觀察到大約60%的麝雉“家庭”有“保姆”,大多數只有1個,多的達3個,多於3個“保姆”的“家庭”是罕見的。這些“保姆”或者是這個“家”的孩子,或者是根本沒有血緣關係的其他個體。它們幫助“主人”保護領地、看護幼雛,有時也幫助“主人”建巢,甚至幫助“主人”交配。從某種意義上說,這些“保姆”將來也許會成為“主人”的繼承者。它們在幫助“主人”的過程中學到了很多經驗,而且可以在“主人”占領的領域內取食。如果“主人”發生意外,它們會很自然地取而代之,成為新的“主人”。
巢建好後,“主人”便交配產卵。麝雉的卵比雞蛋要小,呈奶白色,在鈍頭有些小紅點。每隻雌麝雉一般產2-4枚卵,也有一些產6枚,雌雄麝雉輪流孵化,大約28天后,雛鳥就破殼問世了。麝雉的雛鳥孵出時全身生育稀疏的羽毛,每隻翅的彎曲處生有2個小爪。這些年幼的麝雉出世後一周,就能自己攀樹找食物,遇敵則落水脫逃。如果雙親和“保姆”都出外覓食,它們常常會受到猴及蛇的襲擊,在萬不得已的情況下,幼雛便跳入巢下面的水中,儘快地遊走。危險過後,它們再游回巢的下面,依靠腳和翅爪的幫助,攀上樹枝,回到巢中。10個星期後,幼麝雉的翅爪自行脫落,此時,它們已經能夠依靠飛行來躲避敵人了。
種群現狀
該物種在分布區數量眾多,不接近物種生存的脆弱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或波動範圍小於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質量,種群規模,分布區域碎片化),種群數量趨勢穩定,因此被評價為無生存危機的物種。
保護級別
列入《
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無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