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斑鴇

波斑鴇

波斑鴇(學名:Chlamydotis macqueeni)是鶴形目鴇科的大型地棲鳥類,曾經是翎頜鴇的亞種,已被重新分類為獨立的物種。體型較大鴇為小,外形似,但僅具3趾。頭頂有羽冠,頸側有鬆散的羽束,下頸部羽束延長。下體自胸以下為白色,兩脅有黑色橫斑。初級飛羽基部有大的白斑,飛翔時十分明顯。兩性羽色相似,但雌鳥體型較雄鳥為小,頸側的飾羽也較少。棲息於廣闊草原、半荒漠地帶及農田草地, 通常成群一起活動。十分善於奔跑,主要吃野草,也吃甲蟲、蝗蟲、毛蟲等。分布於印度及阿爾泰地區,冬季到西歐、東埃及,印度西北部和中國。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波斑鴇
  • 拉丁學名:Chlamydotis macqueeni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鳥綱
  • 鶴形目
  • 鴇科
  • :鴇屬
  • :波斑鴇
  • 亞種:無亞種
  • 命名者及年代:Jacquin,1784
  • 英文名稱:Macqueen's Bustard
  • 保護級別:易危(VU),來自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
外形特徵,分布範圍,棲息環境,生活習性,繁殖方式,保護級別,

外形特徵

波斑鴇是大型地棲鳥類,全長約70厘米,成鳥額、冠羽兩側和整個上體沙皮黃色,有黑褐色蟲蠹狀細紋,在上背和肩部有些黑色細紋變為稀疏的黑色橫斑。尾上覆羽與背同色但棕色更濃;尾羽沙棕色,有黑色蟲蠹狀斑;在尾基部背面黑色橫斑較細,向尖端漸寬闊。初級飛羽黑褐色,基部白色,外翈基部皮黃,內翈有2/3白色。外側次級飛羽與初級飛羽相同但無皮黃色,內側次級飛羽同肩羽。翅小覆羽同背部,翅中覆羽同小覆羽但色較淡,翅大覆羽有黑色近端斑和白色尖端。頭側皮黃色具黑色橫紋,頦和喉污白色。前頸淡皮黃色,有細小的黑色蟲蠹狀斑。前頸至上胸為皮黃漸灰具極細小的蟲蠹狀斑;尾下覆羽皮黃白色,有暗褐色點狀斑;下體餘部為白色。雌鳥和雄鳥頸側均有鬆散延長的羽束,內側羽基部白,端部黑;外側羽白色,形細長。
幼鳥:上體具許多沙色箭頭狀斑紋,羽冠和頸側飾羽較為短小。
虹膜淡至鮮金黃色。上嘴黑色,下嘴綠色或角黃色。腿和趾綠色、鉛色或褐黃色。

分布範圍

分布於印度及阿爾泰地區,冬季到西歐、東埃及和印度西北部。中國新疆北部和西部天山(繁殖鳥,旅鳥),內蒙古巴彥淖爾盟烏拉特後旗也有少量分布並繁殖;此外,偶爾還見於河北博野、內蒙古烏拉特後旗等地,可能是迷鳥或夏候鳥。
波斑鴇在19世紀時還遍及整個歐洲,北抵瑞典芬蘭,20世紀60年代初還見於英國。但由於過度獵捕和生境的惡化,使分布區縮小,數量減少,僅見於加那利群島、西班牙、西撒哈拉、摩洛哥、阿爾及利亞、突尼西亞、利比亞、埃及、以色列、約旦、敘利亞、伊拉克、科威特、沙烏地阿拉伯、卡達、阿拉伯聯合酋長國、阿曼、伊朗、阿富汗、巴基斯坦、中亞、蒙古和中國境內。

棲息環境

波斑鴇是棲息於荒漠和半荒漠的鳥類,在新疆多在植被蓋度、高度和木本植物豐富度較低的地帶繁殖棲息,其築巢地的地勢平坦,略有起伏,荒漠植物群落以假木賊(Anabasis salsa)和蒿(Artemisia sp.)為建群種,植被蓋度15%-25%,高度10-15 cm,利用視野開闊的棲息地可以躲避沙狐(Vulpes corsac)的捕食。白天活動,善於奔走,不愛飛翔;性機警,視力極佳,如遇驚擾即隱入草叢中,天氣炎熱時,喜歡在豬毛菜(Salsola arbuscula)灌叢下納涼。
波斑鴇(圖4)波斑鴇(圖4)

生活習性

波斑鴇和其他一樣,是開闊而荒漠地帶鳥類,在新疆主要棲息於荒漠草原,亦見於草原和荒漠中。它們常集合3-4隻或12隻左右小群。性情膽怯而機警。平時行動緩慢但善於奔跑。遇到危險時一般不起飛,而是迅速地跑開,蹲下藏匿於草叢中,只有迫不得已時才起飛。起飛時需要首先在地面上進行助跑。飛行的速度較慢,而且距離地面較低。飛行時沉寂無聲,兩翅煽動有力。體形略似鴕鳥,但能飛翔。上體棕色,雜以黑色蟲紋斑;翅灰白,飛羽黑色;頭頸和前胸深灰,頭頸部滿被細長的毛狀纖羽,在喉側尤為發達,突出如須;下體大致近於白色;腿長而粗壯,僅具前3個腳趾,趾爪形扁似指甲;嘴色鉛黑,腳和趾暗黑色;具有喉囊,雄鳥的喉囊在發情期甚為發育,能充氣鼓起,露出裸皮。受驚時頭下低、弓背,尾羽向上展開呈扇狀,雙翅半張開,腕關節向下,嘴裡發出“哈哈”的喘氣聲,其目的是想嚇退來犯者,不讓來犯者靠近。
如果敵害十分強大,就立即起飛,使之難於接近。由於體重較大,平常起飛時需要在地上小跑幾步,助跑時頭部抬起,嘴向前伸水平位,頸稍弓向前上方傾斜,雙翅展開,重心前傾,雙腳有節奏地向前大步跨出,隨著助跑速度的加快,其煽動雙翅的頻率也加快,直至雙腳離開地面飛起。但在緊急情況時可以直接飛起。飛行時頸、腿伸直,兩翅平展,兩腿向後伸直於尾羽的下面,翅膀扇動緩慢而有力,飛行高度不算太高,但飛行能力很強,在遷徙的途中常採用翱翔的方式,所以它也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飛行鳥類之一。如果有其他同類進入領地或者爭奪配偶時,雙方就會發生爭鬥,先是緩慢地接近,彼此以頸交握,用胸部互相推擠對抗,如有一方退卻,另一方便緊隨其後,繼續驅趕,直至將其趕出領地。如果雙方勢均力敵,就雙雙將頭低下,靠近地面,雙翅半展,肩部放低,肩羽和覆羽聳立,尾羽上翹,並向前立起呈扇狀,露出白色羽毛,彼此靠近之後互相啄咬對方的嘴。
波斑鴇(圖5)波斑鴇(圖5)
雜食性,但以植物性食物為主。在新疆準噶爾盆地東部木壘縣野外直接觀察發現,波斑鴇取食各種植物,如車前(Plantago sp.)和獨行菜(Lepidium ferganense),也採食木本豬毛菜柔嫩多汁的葉;波斑鴇急速奔跑追逐併吞食沙蜥。主要吃植物的嫩葉、嫩芽、嫩草、種子以及昆蟲、蚱蠓、蛙等動物性食物,特別是象鼻蟲、油菜金花蟲、蝗蟲等農田害蟲,有時也在農田中取食散落在地的穀粒等。覓食的時候頭後部向上抬起,嘴尖向下,兩眼注視地面,不時地轉動頭部,觀察地面的昆蟲、其他小動物和植物種子等。吃草時常常先用嘴將草咬住,頸向後縮,再用力抬頭,將草拔斷,然後吞下。有時伴隨著兩腳向前用力蹬地,身體向後退,雙翅微展或半展。飲水時身體微蹲或用跗跖跪於地面,頭部低下,將嘴插入水中,微微張開,然後將頭抬起,嘴尖向斜上方,大約呈45度角,同時咽部快速運動,將水咽下,整個過程就象用匙從水中取水一樣。
波斑鴇(圖6)波斑鴇(圖6)

繁殖方式

波斑鴇在木壘的產卵期開始於4月中旬,在地面建巢,淺盤狀,巢中無任何鋪墊物。巢的大小平均為直徑21cm,深2.33cm。卵呈橢圓形,卵殼光滑呈青灰色或暗黃褐色,有不規則的褐色斑點。每巢產卵3—4枚,多為4枚,卵的大小為平均62.3 mm×45.1 mm,由雌鳥孵卵和撫育幼鳥,雛鳥為早成鳥。卵的孵化率為83.6%,雛鳥成活率為100%;巢的損失主要來自天敵捕食,如沙狐、大鵟(Buteo hemilasius)和棕尾鵟(Buteo rufinus)等。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
波斑鴇(圖8)波斑鴇(圖8)
列入《華盛頓公約》CITES 附錄Ⅱ瀕危物種。
列入中國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
列入《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鳥類》稀有物種。
(註:波斑鴇全部圖片網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