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形特徵
角鸊鷉
夏羽頭、後頸和上體黑色,具
金屬光澤;背和兩肩羽緣淡褐色;自
眼先,經過眼至眼後有一撮延長的赭栗色而沾金黃色的耳狀飾羽位於頭的兩側,好似頭上突出的兩隻“角”;前頸、上胸和兩脅栗紅色,其餘下體白色;翼下
覆羽白色,翼緣綴有褐色,翼上覆羽灰褐色,內側大覆羽白色,具黑褐色斑;
初級飛羽褐色,具有黑色羽軸紋和內
翈基部白色,外側次級飛羽白色,綴有褐色,中間
次級飛羽純白色,內側次級
飛羽黑色而基部白色。
冬羽自嘴角沿眼以上的頭頂、頸後、
背、
腰和翅上覆羽黑褐色;初級飛羽灰褐色,次級飛羽白色,形成明顯的白色
翼鏡;頦、喉、頰、前頸和下體及兩脅白。
幼鳥似成鳥冬羽,但上體更多褐色,頭和頸側具有不甚顯著的暗色條紋。
虹膜紅色,嘴黑色,
先端黃白色,跗蹠後面淡黃灰色,前面黑色。
大小量度:體重♂250~500g,♀245~375g;體長♂370~390mm,♀366~380mm;嘴峰♂23~27mm,♀23mm;翅♂132~149mm,♀124~140mm,翼展55~64cm;跗蹠♂45mm,♀44mm。(註:♂雄性;♀雌性)
近種區別:小鸊鷉體形小,頭無橙黃色飾羽;
黑頸鸊鷉頭上雖有橙黃色飾羽,但頭、頸、胸為黑色,無栗紅色,而且飾羽散開呈扇狀,亦明顯與之不同;
赤頸鸊鷉前頸和頸側雖為栗紅色,但個體大,頭無橙黃色飾羽而有短的黑色
羽冠,兩頰白色,野外不難區別。
棲息環境
角鸊鷉
繁殖期間棲息在不同大小的內陸
湖泊、水塘和開闊和沼澤地帶,尤其是富有
挺水植物的水域,也見於有隱蔽的溪流;非繁殖期間主要棲息在沿海近海水面、
海灣、河口及海岸附近之湖泊、水塘和沼澤地帶。
生活習性
習性
角鸊鷉常單只和成對活動,遷徙季節和冬季亦見有成4~12隻的小群活動的。白天活動,休息亦在水中。善
游泳和
潛水,時常把頭朝下沒進水中,接著完成一個漂亮的
前滾翻動作,然後在水下做一段高速度的
潛泳,再在很遠的地方露出水面,每次潛水時間多為20~30秒鐘,最長可在水下停留50秒左右。游泳時脖子向上挺得很直,常和水面保持
垂直。飛行能力較其他鸊鷉強,
起飛亦較其他鸊鷉容易和靈活,在水上起飛時,先要貼近水面賓士一段才能升空,雙腳在水面上濺起一串串浪花,遇危險時通常亦通過飛行
逃走。飛行時兩翅鼓動非常有力,多呈直線飛行,速度快。在
陸地上行走不靈活,由於兩條腿的位置太靠後,走起路來幾乎
寸步難行。
食性
角鸊鷉主要以各種小型魚類、水生
昆蟲、昆蟲幼蟲、
甲殼類、
軟體動物、蝲蛄、蛙、蝌蚪等水生動物為食,也吃少量植物種子、草子和
水生植物。夏季多吃昆蟲,而冬季多吃魚類和甲殼類動物。覓食方式主要通過潛水。覓食活動多在白天,尤其清晨和下午較頻繁。
有時候,角鸊鷉也會吃它們的
羽毛,可能用於幫助消化胃裡面的魚骨,也可能用於去除腸道裡面的
寄生蟲,成鳥甚至會用羽毛餵食雛鳥。
遷徙
角鸊鷉春季於4月初至4月末開始北遷,秋季於10月末至11月初開始遷到中國
越冬地。遷徙緩慢,主要沿海岸和河流進行。常成對或成小群
遷徙,偶見單只遷徙。
叫聲
(註:角鸊鷉鳴叫聲錄音)
地理分布
角鸊鷉繁殖於
歐洲、亞洲和北美北部,西自
冰島、法羅群島,往東經挪威、瑞典、丹麥、芬蘭、北海、波羅的海、白俄羅斯、俄羅斯歐洲部分、哈薩克斯坦和中國
新疆西北部、西伯利亞,南至阿爾泰和
貝加爾湖,一直到俄羅斯遠東海岸、薩哈林島、堪察加半島,然後再經過
白令海到北美北部。越冬在歐洲南部、北海、鹹海、裏海、
日本、朝鮮、
阿留申群島、加利福尼亞、大西洋海岸至墨西哥和中國
長江下游至福建等東南沿海,偶爾也到
台灣。遷徙期間經過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河南、山東等省。
中國分布:西北的新疆(天山西部),東北的
哈爾濱、旅順,華北的河北、河南、山東,長江下游的
福建、台灣。
原生分布:阿爾巴尼亞、
奧地利、亞塞拜然、白俄羅斯、
比利時、保加利亞、加拿大、
中國、台灣、克羅地亞、捷克、丹麥、愛沙尼亞、法羅群島、
芬蘭、法國、喬治亞、
德國、希臘、格陵蘭島、
匈牙利、
冰島、伊朗、愛爾蘭、義大利、
日本、哈薩克斯坦、朝鮮、
韓國、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斯坦、拉脫維亞、立陶宛、馬其頓、
前南斯拉夫、墨西哥、摩爾多瓦、蒙古、荷蘭、挪威、
波蘭、羅馬尼亞、聖皮埃爾和密克隆群島、斯洛伐克、斯洛維尼亞、
西班牙、瑞典、瑞士、土耳其、土庫曼斯坦、烏克蘭、
英國、
美國。
旅鳥分布:阿爾及利亞、亞美尼亞、
百慕達、波赫、賽普勒斯、直布羅陀、
香港、印度、
以色列、科威特、黎巴嫩、利比亞、盧森堡、
黑山、摩洛哥、
巴基斯坦、
葡萄牙、塞爾維亞、斯瓦爾巴群島和揚馬延島、敘利亞、突尼西亞。
繁殖生長
角鸊鷉
繁殖期5~8月,每年夏季,角鸊鷉開始進入繁殖期。它們
交配不但在白天,也常常在月色
朦朧的夜晚進行。兩性
發情時的表現動作非常複雜,豐富多彩,其中搖動頭部是最常見的動作,還有銜
蘆葦、用嘴梳理羽毛、展示翅膀等,有時雄鳥和雌鳥先面對面相互注視,然後一齊猛扎入水,片刻後浮出水面,嘴裡都銜著一撮水草,再面對面地注視,並搖頭晃腦;時而又在平靜的水面上
翩翩起舞,表演技巧複雜的
水上芭蕾。
角鸊鷉的巢築在開闊
苔原和森林中的大小湖泊和水塘中的蘆葦叢或水草叢等水生植物生長茂盛的場所,也在有隱蔽的溪流岸邊等處。常成單對
繁殖,在大的湖泊中偶見有分散
營巢或集成一個小群在一起營巢。它們的巢比較大,飄浮在水面上就象一個個小船一樣,叫做浮巢。巢是用水生植物建造的,先折彎一些水草和蘆葦作巢的基部,再用蘆葦葉和其他水生植物的葉子堆積在上面,中間稍微凹陷,顯得非常嚴密而堅固,不但不
滲水,而且能夠隨同水位的
漲落而升降,所以在漲水時,巢中的卵或幼鳥不會被水浸泡。此外,由於做巢的水生植物
發酵會產生熱量,還有助於鳥卵的
孵化。築巢時,雄鳥和雌鳥一起合作,一次次地潛入水中,銜取巢材。
每年5月中旬開始
產卵,每窩通常產4~5枚,偶見3~6枚,在北歐和北美甚至有多至8枚或9~10枚的。卵為橢圓形,光滑無斑,上面微具淡白色或淡綠色的光澤,孵化以後逐漸變為污白色,或因久浸於腐草窩中而變成烏黃色,卵重約20克,大小為29.1~31mm × 41.3~49.8mm,平均30.73mm × 44.5mm。從第一枚卵產出後
親鳥就開始孵化了,孵卵由雄鳥和雌鳥輪流承擔,主要以雌鳥為主,孵化期為20~25天。每當雄雌親鳥雙雙外出覓食的時候,它們就用
水草將鳥卵掩蓋好,既可以
保溫,又能防止
天敵掠食。
剛孵出的角鸊鷉雛鳥全身披著
絨毛,頸部還帶有幾條
咖啡色的縱紋,與它們的父母的羽色大不相同。雛鳥出殼以後,雄雌親鳥就開始齊心合力地
哺育它們。在水中遊動時,親鳥常常讓雛鳥爬伏在它們的背上,在水中覓食、嬉戲,非常有趣。出殼不久,親鳥就開始教小雛鳥練習游泳,它們會突然潛入水中,使背上的雛鳥不得不單獨在水面上
泅水前進,然後親鳥再把雛鳥重新馱在背上,如此反覆進行,小雛鳥很快就
諳熟了水性,可以自由自在地跟在親鳥後邊游泳覓食了。遇到
敵害時,親鳥就將雛鳥放在背上逃走,或者把它們藏在
翅膀的下面,潛水而去。親鳥還常常啄食自己的羽毛,餵養雛鳥,那些羽毛在它們胃中形成的羽球或分解的羽毛都可以起到幫助
消化的作用。
亞種分化
關於
亞種分化,有的學者認為分布於歐洲和亞洲的種群體色較北美種群暗,頭頂和背上更多黑色而少灰色,從而將本種分為兩亞種,即角鸊鷉指名亞種
P.a.Auritus(Linnaeus,1758)和角鸊鷉北美亞種
P.a.Cornutus(Gmelin,1789)。但由於那兩個亞種間的差異相當輕微,而且極不穩定,因此,多數學者並不支持該觀點。
中國僅有指名亞種,分布於
北京、河北、遼寧、吉林、
黑龍江、
上海、江蘇、浙江、福建、台灣、山東、
河南、湖南、新疆等地。
種群狀況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相關的瀕危
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波動範圍<20,000平方公里,
棲息地面積和質量下降,種群數量過小,分布區域
碎片化等)。種群數量趨於
下降,但下降速率未達到
瀕危的標準(在10年或者3個
世代內數量下降>30%);種群數量龐大,未接近種群脆弱或瀕危的標準(種群內成熟個體的數量<10,000,並在10年或者3個世代內持續下降>10%,
種群結構失衡等)。
角鸊鷉在中國不普遍,種群數量稀少。據1990和1992年國際
水禽研究局組織的亞洲
隆冬水鳥調查,1990年中國僅見到60隻,1992年僅見到30隻;1990年在
東亞見到61隻,1992年在
西亞見到81隻,東亞見到37隻。
2006年,
濕地國際估計角鸊鷉的全球種群數量為140,000~1,100,000隻。2009年,部分國家估計數量如下:有50~1,000隻角鸊鷉遷徙到中國並有不超過50隻在中國越冬;有100~100,000對成鳥和50~10,000隻個體遷徙到
俄羅斯。
角鸊鷉主要的威脅來自於人類干擾(
狩獵不是主要的致危因素),在繁殖區湖泊周邊的
林業和
農業活動,例如
植樹造林導致湖泊水位波動等
水文變化,農業上
殺蟲劑的使用導致種群獵物減少。由於湖泊水體酸化和
腐殖質增加導致的水體
富營養化使角鸊鷉的歷史分布範圍正在縮小。漁網纏繞導致的意外溺水和海洋中的
石油泄漏也是角鸊鷉種群的致危因素。
保護級別
(圖冊圖片來源:名片,夏羽,冬羽,特寫,成長之路,快樂家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