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簡史,歷史沿革,國家象徵,國旗,國徽,國歌,發展,政治,政府,國家元首,政黨,面積,人口,人文,民族,宗教,語言,行政區劃,交通,航空,水運,鐵路,公路,文化,總述,電影,音樂,文學,體育,多樣性,
國家簡史 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联邦共和國 起源於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期間受
軸心國 武裝侵略而滅亡的
南斯拉夫王國 。在軸心軍占領期間,原
南斯拉夫 境內出現反抗勢力,其中一支為
約瑟普·布羅茲·狄托 所領導的共產黨游擊隊,1943年後,西方盟軍認可其為領導南斯拉夫抗戰的盟軍,開始大量軍事增援,狄托的共產黨政權成為了該國的政府代表之一。
1945年3月,南斯拉夫由當時的流亡政府和狄托領導的“民族解放委員會”組成聯合政府,同年11月29日,狄托排除與整肅了其他政黨,建立完整的共產黨一黨專制政權,並將國號立為“南斯拉夫聯邦人民共和國”,1963年再改名為“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联邦共和國”。
冷戰 期間,在狄托領導下的南斯拉夫不依附於以
美國 為首的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和
蘇聯 為首的
華沙公約組織 兩大軍事聯盟,反而與
印度 、
埃及 、印尼和拉丁美洲國家創立了
不結盟運動 組織,並擁有領導地位。
南斯拉夫總統狄托 由於狄托本人生長於
克羅地亞 、
斯洛維尼亞 地區,他當政時期對南斯拉夫的主體民族塞爾維亞族採取了打壓政策。1961年,全南人口中自認
塞爾維亞人 的占42.1%,到1981年則降為36.3%。對於主體民族的打擊政策使得國家凝聚力大為下降,為後來
南斯拉夫解體 埋下了伏筆。1980年代至1990年代,南斯拉夫各民族之間的矛盾逐漸激化。在此之後,南斯拉夫聯邦走向
解體 。從南斯拉夫獨立出來的新國家之間因民族問題產生了一系列的暴力衝突,並發展為
南斯拉夫內戰 。時至1992年,除了塞爾維亞和黑山之外,其他加盟國均退出南斯拉夫聯邦,剩下的兩國則組建成新的“
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 ”,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联邦共和國宣告終結。
歷史沿革 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联邦共和國的誕生與該國的共產黨有緊密的關係,十九世紀末,曾留學於西歐和俄國的學生、技術工人和藝術家將社會主義思想帶入南斯拉夫,並開始展開政治活動。
1917年,
俄羅斯帝國 爆發了
十月革命 ,激勵了南斯拉夫的
塞爾維亞社會民主黨 聯合了其他社會主義派組織,於1919年4月20日組成了“南斯拉夫社會主義工人黨”。1920年6月,該組織再改名為“南斯拉夫共產黨”,並加入
共產國際 ,以蘇聯作為效法對象擬定未來國家的政府形式。除了通過過正常的集會遊行爭取選票外,共產黨人亦煽動工人罷工、宣傳恐怖主義、暗殺政府要員等非法活動,並滲透至軍隊與工會之中。南國政府宣布共產黨非法,並加以鎮壓,在國王
亞歷山大一世 於1929年起開始實施個人獨裁後,南共自1929年的3000名黨員一度降至1932年的200名,受到幾近致命的打擊,一度沈寂下來。
反法西斯與南斯拉夫共產黨的發展
到了1933年,全歐洲受到了
納粹德國 對外擴張的威脅,南斯拉夫共產黨而後宣布放棄派系分別,聯合任何反法西斯組織加以對抗,黨活動再度活絡了起來,還曾加入“國際旅”遠征
西班牙內戰 為其左翼政府作戰。
然而在這時候蘇聯領導人
約瑟夫·史達林 開始了政治迫害的“
大清洗 ”,數位與
莫斯科 關係密切的南斯拉夫共產黨的要員都遭到不同程度的處置,有許多人無故失蹤或被處決,共產黨又變回解體的狀態。1937年,史達林任命
約瑟普·布羅茲·狄托 為南斯拉夫共產黨總書記,負責改組其組織,共產黨因此開始復甦。
1941年,南斯拉夫王國被德國為首的軸心國軍入侵,遭
德國 、
義大利 、
匈牙利 和
保加利亞 軍隊分別占領,政府流亡至倫敦。爾後,南斯拉夫人民開始進行武裝抗戰,是為“
南斯拉夫人民解放戰爭 ”。南斯拉夫開始出現了大量的游擊隊組織,主要為狄托領導的組織——“游擊隊”(後期改名為“南斯拉夫民族解放軍”)與
德拉查·米哈伊洛維奇 的“
切特尼克 ”。切特尼克雖反軸心國,亦反共產黨,且米哈洛維奇認為冒險反抗軸心軍,不如儲備力量、伺機反擊,另外,它們也對南斯拉夫境內的混亂有所加劇,並以塞爾維亞人的利益優先,不惜採取諸多民族主義的恐怖手段,大戰後期更是將槍口轉向狄托的部隊,遂不被西方國家所承認為對抗軸心軍的同盟國,失去大量的支援。在四年多的抗戰里,狄托將大量舊勢力、政治對手肅清,建立由共產黨人控制的政府機構,而民族解放軍人數也大幅提升,至1945年時已有80萬人之眾,軸心軍撤出南斯拉夫後,狄托的共產黨即成為了南斯拉夫當地的最大勢力。
1943年11月29日,狄托於亞伊采的會議上宣布建立臨時政府—“
南斯拉夫反法西斯人民解放委員會 ”,否定流亡的王室政府,並在會議中決定國家將採取聯邦制。1944年12月,共產黨與流亡政府簽下《狄托-雪巴西茲協定》,規定在南斯拉夫的軸心軍被驅逐後三個月內舉行自由選舉,決定新政府的型態,在此之前先由共產黨管理軍隊、警察、司法和交通。然而,本次選舉僅具有象徵性,共產黨不但運用恐怖暴行操縱選舉,還將其政敵扣上“通敵者”之名而相繼除去,最終組成的聯合政府里,共產黨掌握了幾乎全部的重大職位。1945年11月29日,國家制憲會議舉行,決議廢除君主制,建立一個獨立共和國,該日也成為南國的
國慶日 。
蘇南交惡
南斯拉夫建國的同時,世界進入了
冷戰時期 ,分成美國資本主義和蘇聯社會主義兩大陣營,南斯拉夫加入了後者,並仿造蘇聯社會建立法律與經濟體制,狄托本人也忠於莫斯科,視西方國家為主要敵人,還曾數次擊落美國飛機。
然而,由於蘇聯持續以各種手段榨取南斯拉夫的資源、控制其經濟與干涉外交、史達林無法忍受狄托的自主性,且蘇聯未考量南斯拉夫複雜的背景、僅以其自身經驗而強加不合理的政策於後者。蘇聯還視南斯拉夫為紅軍解放的成果,無視南斯拉夫游擊隊長達四年抗戰的犧牲,以其“解放者”身份傲視南國人,紅軍甚至在進入南斯拉夫時搶劫和強姦居民。史達林還暗中安插忠於莫斯科而非狄托的間諜,使後者深感不被信任,最終轉化為對蘇聯的反感,走上自主的路線。
蘇南兩國關係自1948年起急速惡化,首先是2月10日史達林強逼南斯拉夫代表,該國的外交政策必須先過問蘇聯的意見;接著於2月底無預警地中斷兩國間的貿易條約;三月,蘇聯撤回其於南斯拉夫的顧問團,雙方也開始論戰、彼此攻訐。南斯拉夫批評俄國軍官道德水準不如英軍;蘇方則稱南斯拉夫共產黨領袖們具有“
托派 ”色彩,是“有問題的馬克思主義者”。6月28日,史達林設定用於控制東歐共產黨的機關—共產黨情報局發表聲明,指責狄托的錯誤政治路線,並將南斯拉夫自共產黨情報局開除,欲掀起南斯拉夫共產黨內哄、令狄托失勢,但因為該日是歷史上南斯拉夫抵禦外敵統治的一個紀念性日子,反而使南斯拉夫民眾更加抵制蘇聯的
沙文主義 威脅。狄托接著在7月21日發表演說,對共產黨情報局的指責反擊和公布蘇南兩國的往返信件,雖然蘇聯召集了其他東方集團國家予以責備,但最終狄托勝利,其立場穩固,並獲得中央委員會的廣泛支持,更受到南斯拉夫人民的擁護。蘇聯與南斯拉夫的決裂為社會主義陣營的首次分裂,對於後者國家政策與東歐影響甚據,南斯拉夫走上了開放式的社會主義體制與外交中庸路線,後者亦被有所鼓動,一定程度上促成後來東歐各國爆發的反蘇運動,以及對“狄托份子”的政治清算。
與蘇聯決裂後,南斯拉夫原先以其為樣版所打造的一切社會、政府與經濟制度受到了全面性的衝擊,使南斯拉夫不得不走上了獨立於東方集團的社會主義國家之路,成為其中的一個特例。此後,狄托進行大幅改革,將原有的蘇聯式體制轉化為適合南斯拉夫的模式,其種種政策被統稱作“
狄托主義 ”,本質上即是一種針對蘇聯制社會主義制度的修正。改革主要集中於經濟、外交與內政三方面,皆有相當的自由化與彈性。
對於黨內異己,南共頗為包容、批評文章可登於黨內刊物即可見得其自由風氣。
1950到1960年代初期,南斯拉夫的經濟成長還相當突出。雖然其生活水準始終無法真正趨近於
西歐 的水平,但是顯然超過其他共產黨所領導的國家。人民的滿意度與內部的安定度,不但能夠維持,甚至還進一步提升;隨之而來的驕傲感也不斷增加,使大部分的南斯拉夫人相信,他們的模式是一種有效的辦法。
1950年代,南斯拉夫開始尋求外交上的突破而與亞非等地的第三世界國家有所接觸,先是
印度 及
緬甸 ,之後拓展到
埃及 跟印尼,1955年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1956年,狄托與
印度總理 尼赫魯 及
埃及總統 納瑟三人在布里奧尼島發表聲明,支持
不結盟運動 ,並於1961年在南斯拉夫首都
貝爾格勒 召開首次高峰會,使其不論在國內,或是第三世界國家,都越來越受到歡迎。這項運動的成員國不願涉入冷戰,拒絕與美蘇兩大強國結盟,至2007年已有118成員國,涵蓋了
聯合國 三分之二的成員國,全世界55%的人口居住在這些國家之中。
民族矛盾激化與獨立主義
然而南斯拉夫政府從未成功解決過民族問題,狄托為此打出二戰對抗軸心國的口號—“兄弟情與統一”,要求各民族互相尊重與共存,並走中間路線,一方面將反對地方分權、要求強化中央的群體整肅(如1966年,狄托整肅南國秘密警察首腦的
亞歷山大·蘭科維奇 即為其中一著名示例),另一方面又對任何要求更大自治權、乃演變至分離主義運動的民族採取鐵腕作風鎮壓(如1971年,克羅地亞爆發要求更多自治權的“克羅地亞之春”事件,也使得克羅地亞的領導層遭到整肅)。狄托也為因應情勢修改憲法,增加了各共和國的自主權,然而此舉不僅未解決獨立運動的問題,中央權力的下放也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日後南國的解體。
1980年5月4日,狄托去世,結束其在南斯拉夫長達37年的統治。長期以來,南斯拉夫之所以面對內部存在的大量問題能不致解體,全有賴於狄托的個人魅力、國家面對外敵所產生的凝聚力與共產黨統治機關,而當狄托去世後,其各種弊端即接連爆發。1980年代起,南斯拉夫同其他東歐社會主義國家一樣面臨到經濟衰退的問題,國內通貨膨脹嚴重、失業率攀升、外債高築,引起了社會與政治動盪。而南斯拉夫因為先前過度分配了地方權力,使得中央政府變得缺乏決策力,人們傾向分離主義,爭取各自加盟國的權益而不再信任中央的巨觀經濟計畫,使得南斯拉夫經濟一再惡性循環。各民族的領導人也紛紛打出分裂國家、進行激烈改革的旗號,以煽動民眾將現有的不滿轉為對自己的支持。
此外,1980年代後期東歐諸國發生了民主化革命,衝擊了南斯拉夫,南共對民眾已失去了以往的凝聚力,迫於1989年宣布放棄一黨專政,各個帶有強烈民族主義色彩的非共政黨開始出現,民族矛盾的問題進而激化,許多以往的仇恨又浮上了台面,並擴散到其他領域。塞爾維亞共和國總統
斯洛博丹·米洛舍維奇 強硬地要求於未來重新建立一個強力政府,收回以往被分配到各共和國的權力,重回王國時期,由塞族重攬大權。此主張與其他共和國權益起了衝突,在1990年1月20日南斯拉夫政府召開
第十四屆黨特別代表大會 、預計將通過“放棄一黨專政”的宣言時,會議演變成塞爾維亞欲強化南斯拉夫聯邦的中央權力與斯洛維尼亞、克羅地亞代表希望一個結構更鬆散的聯邦的辯論。2月,斯洛維尼亞共產主義者聯盟率先退出了
南斯拉夫共產主義者聯盟 (南斯拉夫共產黨自1952年起改用的名稱),3月7日時則屏棄國家名稱中的“社會主義”,將政黨多元化,而後共產黨失去了執政權。5月30日,克羅地亞新任總統
弗拉尼奧·圖季曼 發表聲明,表示南斯拉夫必須成為
邦聯制國家 或一個鬆散的主權國家聯盟,不然
克羅地亞 將脫離
南斯拉夫 而獨立。到此階段,南斯拉夫已變成一國三制的局面,塞爾維亞與黑山堅持一個社會主義联邦政府、斯洛維尼亞與克羅地亞則要求鬆散的邦聯制,並希望施行資本主義,而波赫、馬其頓則政治情勢不明朗,介於兩極之間。
1990年12月23日,斯洛維尼亞舉辦全民公投,期望藉此“
民族自決 ”獲得國際認同,最終有投票數94.6%贊成其獨立,並表示未來六個月內與聯邦政府還無法達成協定,斯國將脫離聯邦而獨立,克羅地亞也在積極修改憲法來獲得脫離聯邦之權力,兩國也開始準備未來可能與聯邦軍發生的戰爭,整頓共和國自己的軍隊。對於斯、克兩國的一意孤行,南聯邦警告將動用武力進行干預,塞爾維亞總統的米洛舍維奇也表示不再與斯、克兩國談判,揚言一旦南聯邦分裂,塞國將不再尊重各共和國邊界。在協商談判之餘,克國境內的塞克兩族軍隊、警察與平民已出現了數次流血衝突。
內戰爆發與解體
1991年6月25日,斯洛維尼亞與克羅地亞同時宣布了獨立,成為一連串
南斯拉夫內戰 的導火線。斯洛維尼亞立即占領了其與周邊國家的海關與過境通道、破壞了斯境內的聯邦軍水電供應設備,而南聯邦立即宣稱其為非法而無效的獨立行動,並於27日派兵進入斯洛維尼亞。對於當時全歐洲正處於“非共化”的政治改革時期,南聯邦的動亂被
歐洲共同體 視為重建新秩序的障礙,故積極調停戰事。7月7日,交戰雙方簽訂停火協定,結束此“
十日戰爭 ”,斯洛維尼亞已獲得了實質的獨立地位。由於斯洛維尼亞基本上是一個單一民族國家,境內的塞族並不多,並無與塞爾維亞欲統一民族的意圖牴觸,故米洛舍維奇對於斯國獨立的既定事實也予以承認。然而在克羅地亞方面,米洛舍維奇毫無妥協,雙方關係變得極為緊張,克境內的塞族人因為擔憂受到克族人的迫害,宣布建立了“
塞爾維亞克拉伊納共和國 ”,成了克羅地亞的國中國。7月25日,“
克羅地亞戰爭 ”爆發。與斯洛維尼亞情況不同的是,克境內有為數不少的塞族人,與塞國界相交地區人數更多,這變成大塞爾維亞主義的一項焦點,塞爾維亞欲將塞族人集結起來、驅逐該地的克族人,而克族人亦有著大克羅地亞主義,欲將國境內的塞族人加以驅逐,變成一場奪取領土和“淨化民族”的殘酷戰爭,最終由克羅地亞獲得了勝利,克羅地亞人隨即驅逐了境內的
塞爾維亞人 ,成為單一民族國家。
鑒於斯、克兩國已展開獨立,波赫共和國擔憂南聯邦內部未來缺乏制衡塞爾維亞人的政治勢力,自己的權益將會受到限制,特別是波赫境內的穆克兩族人,更憂心受到塞族的迫害,於是波赫政府也走上了脫離聯邦之路。1991年10月,波赫國會通過了主權宣言,在宣言中暗示將會獨立。塞爾維亞人議員在表決時退場抗議並聲稱這份宣言違法。馬其頓方面則同波赫政府,認為若繼續留存於南聯邦則極可能受到塞爾維亞的控制,故也展開獨立行動。1991年9月8日,馬其頓共和國舉行了獨立公投,其中有95%的投票人贊成馬其頓脫離南聯邦獨立。11月20日,馬其頓頒布新憲法,正式宣告獨立。由於塞族居民不多,與塞爾維亞利益並未衝突,兩者也想合作解決彼此境內都有的阿爾巴尼亞人分離主義的問題,而且美國與歐盟均已積極介入,馬其頓因而成為各共和國中罕見的和平獨立國家。12月1日,奧地利、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義大利、波蘭五國於威尼斯宣布了“南斯拉夫聯邦已不復存在”。1992年2月15日,南斯拉夫聯邦宣布,塞爾維亞和黑山兩個共和國合併為新的南斯拉夫國家—“
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 ”(下稱南聯盟),並表示其為原聯邦的繼承國,但因為內戰中負有重大責任、未達歐盟承認之標準,故不被聯合國所接受其繼承地位;在1992年9月22日的聯合國大會上,南聯盟被聯合國逐出。
1992年2月,波赫舉行了公民投票決定是否自南斯拉夫獨立。穆克兩族大多投票支持獨立,而塞族則抵制這次公投。3月,波赫宣布獨立。4月,“
波士尼亞戰爭 ”爆發,波赫境內的塞族自行成立了“
塞族共和國 ”,自前者獨立出來,與聯邦軍對抗穆克兩族。波士尼亞戰爭除了涉及民族與宗教因素外,戰爭背後還存在著大國間的角力,美國、俄羅斯與英法德三國歐洲代表各自支持三族陣營,所提出的和平計畫皆有所偏袒而不被全體所接受,故一直到1995年10月戰爭才結束。最終,波赫維持獨立,由塞族共和國與
波士尼亞和黑塞哥維那聯邦 兩個政治實體所組成。波赫戰爭結束後隔年,塞爾維亞的自治省科索沃也開始了獨立運動,南聯盟也以武力鎮壓,引來了北約的干涉,“
科索沃戰爭 ”爆發。最終南軍放棄其軍事行動,科索沃被轉交給北約管轄。
2000年10月,米洛舍維奇下台,由溫和派的
沃伊斯拉夫·科什圖尼察 接任南聯盟總統,南聯盟與歐洲和北約關係開始好轉,並逐漸走向民主化。隨著時間過去,南聯盟中黑山與塞爾維亞之間不平等的問題逐漸符上檯面,導致黑山的分離主義,為加以安撫,南聯盟於2003年捨棄原名,改作“
塞爾維亞和黑山 ”。然而2006年黑山依然舉辦了獨立公投,獨立派以些微差距獲勝,黑山因而於2006年6月3日宣布獨立。兩年後,科索沃亦宣布獨立,塞爾維亞則表示永遠不會認同科索沃獨立,宣布未來將以談判的方式加以推翻,絕不會施以軍事行動,科索沃的獨立地位亦不為俄羅斯、西班牙等國家所承認。
國家象徵 國旗 國徽 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联邦共和國國徽 國歌 "Hey, Slavs"《嘿,斯拉夫人!》
嗨!斯拉夫人,我們祖先的精神仍然活著,
只要他們子孫們的心仍為人民而跳著。
它還活著,斯拉夫精神它將世代活著。
地獄深淵的恐嚇算不了什麼,雷火又算什麼;
地獄深淵的恐嚇算不了什麼,雷火又算什麼。
現在就教我們頭上的一切都被風暴捲去,
岩石崩裂,橡木斷裂,地動山搖不已,
我們卻是堅如磐石,始終堅強屹立,
教那些出賣自己祖國的叛徒,都被送下地獄,
發展 1945年3月,南斯拉夫由當時的流亡政府和狄托領導的“民族解放委員會”組成聯合政府,同年11月29日,狄托排除與整肅了其他政治,建立完整的共產黨一黨專制政權,並將國號立為“南斯拉夫聯邦人民共和國”,1963年再改名為“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联邦共和國”。
冷戰 期間,在狄托領導下的南斯拉夫走上了與其他東歐國家不同的路線,不但有著偏向自由化的經濟體制、政治氣氛與言論自由,更不依附於以美國為首的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和蘇聯為首的
華沙公約組織 兩大軍事聯盟,反而與印度、埃及、印尼和拉丁美洲國家創立了
不結盟運動 組織,並擁有領導地位。
政治 政府 1949年以前,這個聯邦政府是一個高度
中央集權 的政府,實行行政社會主義。各加盟共和國都有自己的部長會議,聯邦中央政府部長會議由各加盟共和國部長會議成員選出代表組成。
1949年開始的改革,引導聯邦走向成熟與正常的階段,聯邦中央部長會議改為
聯邦執行委員會 。1953年通過第二部憲法,共和國與自治省的權力明顯擴大,聯邦則關注於國家統一的部分。在後續的1971年憲法修正案當中,共和國及
自治省 獲得了主權,具有國家性。聯邦僅掌握國防、外交、統一的政治經濟體制及對外經濟關係等全國性權力,其他職能,則要各共和國、自治省一致同意才能執行。並設立
聯邦主席團 (Predsjednik Predsjedništva),設委員23人,包括各共和國的議長,用以解決共和國之間的爭端。
1974年的新憲法,更進一步的確立聯邦制度,同時將聯邦主席團減為9人,每個共和國及自治省都有一個代表,另外加上南斯拉夫共產聯盟主席。 除共產聯盟主席外,主席團成員都擁有否決權 ,並且輪流擔任主席,
1988年再取消共產聯盟主席,改為8人。狄托過世之後,這個主席團成為聯邦的領袖,主席團輪值主席為國家元首。1947年的憲法亦設立了聯邦執行委員會為聯邦議會的行政機構,也就是南斯拉夫聯邦政府的行政機關。
國家元首 1971年之前
南斯拉夫聯邦最高主席團 和
總統 共同行使
國家元首 權力。狄托過世後設
聯邦總統團 ,其
輪值主席 為國家元首。
歷任南斯拉夫聯邦主席團主席(國家元首)
伊凡·里巴爾Ivan Ribar 1945年12月9日 - 1953年1月14日
錫南·哈薩尼 1986年5月15日 - 1987年5月15日(科索沃代表)
博里薩夫·約維奇 1990年5月15日 - 1991年5月15日(塞爾維亞代表)
塞吉多·巴伊拉莫維奇(代理)1991年5月16日 - 1991年6月30日(科索沃代表)
斯捷潘·梅西奇 1991年6月30日 - 1991年8月3日(克羅地亞代表)
布蘭科·科斯蒂奇 (代理)1991年8月3日 - 1992年6月15日(黑山代表)
政黨 除了中央和各共和國、自治省的9個政府,南斯拉夫也可以說有9個共產黨。二次大戰後,南斯拉夫共產黨(KPJ, Komunistička partija Jugoslavije)專政,為國家唯一政黨。1952年黨第六次
全國代表大會 期間,將黨改名為「南斯拉夫共產聯盟(SKJ)」,設立共和國及自治省的共產聯盟組織。1964年到1971年之間,各共和國共產聯盟的獨立性及權力皆有所增加。1969年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更進一步將南斯拉夫共產聯盟帶往真正的聯盟方向。從九大之後,往後的代表大會,各共和國及自治省在全國代表大會之前先召開黨代表會議,然後再將決議帶至全國代表大會進行協調及確認。並且黨的主要機構成員也不再由全國代表大會選舉,改由黨代表會議選舉,
全國代表大會 加以確認。不過直到1971年,公眾評論才領悟到共產聯盟開始變成一個聯邦制機構。[3]
歷任聯邦執行委員會主席(政府首腦)
約瑟普·布羅茲·狄托,1953-1963
面積 1953年:255,395 km
2 前南斯拉夫地圖 1981年:255,804 km2
1991年:102,173 km2
人口 1953年:16,927,275 人,密度 66.3 人/km2
1981年:22,424,687 人,密度 87.7 人/km2
1991年:10,337,504 人,密度 101.2 人/km2
南聯邦於1989年人口約有23,690,000,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92.6人。平均壽命自二次大戰結束後大幅提高,上升了35年,根據1981年的調查,男性平均壽命為67.7歲,女性為73.2歲,出生率為1.51%、死亡率為0.96%。南斯拉夫人口於二次大戰剛結束時僅有1500餘萬人,而到了1990年時成長至2300萬人,增加了約50%。1961年至1981年,人口年增長率為0.95%,與當時已開發國家大致相同。全國人口增長率則按地區不同而差異極大,根據1986年的紀錄,較為發達的斯洛維尼亞和伏伊伏丁那人口年增長率為0.46%和0.87%,而同期較為落後的科索沃和馬其頓則為2.51%和1.53%,特別是科索沃,1950年至1983年南斯拉夫人口總增長只有39%的時候,科索沃的人口增長了約220%,還在1980年代時還成了南斯拉夫人口密度最高的區域,達每平方公里146人。南斯拉夫的勞動年齡人口的年均增長率為1.25%,在越落後的地區其比例即越高,而全國平均年齡為33.9歲,男性平均年齡為32.6歲,女性則35.1歲。1960年代中期,政府開始支持計畫生育的措施,以控制人口增長,並通過了墮胎法、加強現代避孕技術和性教育宣導。
在
第二次世界大戰 剛結束時,南斯拉夫有不少人選擇移民到他國,包括戰爭期間與軸心國合作者(其中有不少人被同盟國遣返回來)以及因為反共意識形態而選擇離開南斯拉夫,據估計外移者約有數10萬人,另外還有將德國僑民驅逐出境。20世紀40年代裡,南斯拉夫政府進行國內移民,塞爾維亞、黑山和波赫等山區的平民大舉遷移到肥沃、原屬德裔居民的伏伊伏丁那土地。50年代中,南國進入快速工業化時期,開拓了第二次的移民潮,高達數十萬的低技術工人自鄉村遷移到都市,其中以斯洛維尼亞移入者最多,其他共和國移民大量移住使其從一個農業為主的共和國轉為南國唯一的現代工業化共和國,據統計,截至1990年為止,斯洛維尼亞曾有超過289,000人移入,並有約207,000人移出,移出者多前往西方國家或其他共和國謀生。據估計,因移民因素而使斯洛維尼亞實際上升了約14萬的人口。
國外移民方面,在1960年至1966年期間,約有38萬人從南斯拉夫移民到其他國家(主要是經濟因素),70年代中期,西歐國家的勞工需求極高,南斯拉夫許多人便前往作為臨時勞工謀生,最高峰時約有140萬人,之後此數逐漸下降,後於80年代為100萬人,40萬人返回了南斯拉夫。這些前往歐洲勞力市場的移民里以塞爾維亞人最多,占了37%,排名第二的是克羅地亞人,約有24%,但至80年代後反而是波赫人的數量持續上升。
人文 民族 依據1971年憲法,南斯拉夫聯邦內的民族有兩種類別,第一類為「主體民族(narod)」,這些民族的母國為組成聯邦的共和國;其他則為「非主體民族(narodnost)」,這些民族的
母國 在聯邦之外。
1991年南斯拉夫各民族分布 聯邦設立之初存在有五個
主體民族 ,分別為
塞爾維亞人 、
克羅地亞人 、
黑山人 、
斯洛維尼亞人 以及
馬其頓人 。此外,聯邦內還有其他的非主體民族,包括構成兩個自治省主體的
馬扎爾人 (
匈牙利人 )與
阿爾巴尼亞人 ,以及其他諸如義大利、保加利亞、
羅姆人 (
吉普賽人 )等的少數民族。在共和國成立當初並不存在
波士尼亞族 (Bošnjaci)這樣的民族,只有波士尼亞國人(Bosanci)。在1963年以前,對官方來說,這些波士尼亞國人只能自稱塞爾維亞族或克羅地亞族。在1963年到1973年之間,用“未定(neopredjeljeni)”或是“穆斯林民族單位(muslimani u nacionalnom smislu)”,在之後到1993年之間,則使用“穆斯林族(Muslimani)”,
波士尼亞 的
穆斯林 也是在這段期間才被認可為第六個主體民族。
1971年的南斯拉夫憲法將全國民族分為兩類:“主體民族”與“非主體民族”,前者指其各個加盟共和國的主要民族,分別為
塞爾維亞人 、
克羅地亞人 、
阿爾巴尼亞人 、
斯洛維尼亞人 、
馬其頓人 和
黑山人 ,後者則為其他所有民族的統稱。根據1991年的統計,南斯拉夫最大的民族群體為塞爾維亞人,占了全國人口36%,其次為克羅地亞人(20%)、穆斯林人(10%)、阿爾巴尼亞人(9%)、斯洛維尼亞人(8%)、馬其頓人(6%)、
南斯拉夫人 (2%)、黑山人(2%)和
匈牙利人 (2%)。
南斯拉夫民族中有著“穆斯林人”和“南斯拉夫人”兩種特殊的民族,在聯邦立國初期並未有“穆斯林人”的類別,也沒有“波士尼亞人”這樣的稱呼,“波士尼亞”僅作國籍而非民族,這些人僅能自稱塞爾維亞人或克羅地亞人,他們到了1963年才有了新的稱呼:“穆斯林民族單位”,而到了1973年時才有了“穆斯林人”此一稱呼,同時國家也才承認其為第六個主體民族,而波赫共和國脫離了南聯邦後,穆斯林人才被改稱“波士尼亞人”,為非信仰
回教 的波士尼亞人所接受。南斯拉夫人則為南國內自稱屬南斯拉夫,而非任何單一民族的民眾,或可說是對國家的認同超越種族意識的群體,與亞歷山大國王提出的“超民族”群體概念頗為相似,而與狄托“兄弟情與統一”政治口號,要求各民族平等、行動一致的理念有所區別,狄托此一口號也使那些自認為南斯拉夫人的民眾感到失望。1970年代初,全國只有約2%的人登記為南斯拉夫人,在狄托的葬禮剛結束的1981年,自稱為南斯拉夫人的人數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共1,216,463人,為當時總人口數的5%。
南斯拉夫自1918年成立後過了70多年,儘管人口上升了約70%,除了二次大戰造成德意志
人 、
猶太人 、匈牙利人人數下降、阿爾巴尼亞人增加較多外,其整體民族構成並未有什麼變化。南斯拉夫六個共和國與其兩個自治省民族多樣性甚大,除了塞爾維亞、斯洛維尼亞(1948年時,全國有98%的斯國人居住於斯國,而到了1981年則有90%)和黑山(全國70%的黑山人居住於黑山共和國內)屬於民族單一之共和國外,其餘共和國國內皆有相當數量的少數民族,約有40%(850萬人)塞爾維亞人居住在塞國外(主要為克國和波士尼亞),另有克羅地亞20%的人口居住在克國外(主要為波士尼亞和伏伊伏丁那)。克羅地亞國內有著12%的塞爾維亞少數民族。馬其頓里有大量的
土耳其人 、
弗拉赫人 和人數急劇增加的阿爾巴尼亞人。科索沃則主要為阿爾巴尼亞人、塞爾維亞人、黑山人和穆斯林人。另外波赫與伏伊伏丁那的民族多樣性最為複雜,前者有著塞爾維亞人(31%)、穆斯林人(44%)和克羅地亞人(17%),三者皆不具獨霸的地位,而後者則有塞爾維亞人(51%)、匈牙利人、克羅地亞人、羅馬尼亞人和
盧森尼亞人 等等。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南斯拉夫有著相當龐大的
吉普賽人 群體,根據1981年一次官方的統計,南國共有168,099名吉普賽人,而非官方數據則統計為此數的五到六倍之多。
宗教 語言 南斯拉夫聯邦共和國主要有三種官方語言,
塞爾維亞-克羅地亞語 (Srpskohrvatski)、
斯洛維尼亞語 Slovenski jezik)、
馬其頓語 (Makedonski jezik)三種官方語言。
其中 塞爾維亞-克羅地亞語為克羅地亞、塞爾維亞以及波士尼亞三個共和國的官方語言,依其使用的人或地方,有兩種可能的名稱,每種名稱還有兩種不同的字母形態。在將塞爾維亞作為主的時候,稱為塞爾維亞克羅地亞語(srpskohrvatski),書寫上偏向以西里爾字母;若是以
克羅地亞 為主,則稱為克羅地亞塞爾維亞語(hrvatskosrpski),書寫上偏向拉丁字母。 斯洛維尼亞語以拉丁字母書寫,而馬其頓語以西里爾字母書寫。
在聯邦分裂的過程當中,語言也產生了變化。在原先使用稱為克羅地亞-塞爾維亞語的各族群當中,克羅地亞人主張其語言為不同於
塞爾維亞語 (Srpski jezik)的
克羅地亞語 (Hrvatski jezik),波士尼亞人也開始稱他們所使用的語言為波士尼亞語(Bosanski jezik)。即使在與塞爾維亞關係密切,官方語言為塞爾維亞語的黑山,也有部分
黑山 人認為其實自己講語言應該稱為「黑山語(Crnogorski jezik)」。
行政區劃
南聯邦存有不少的領土問題。1948年蘇南決裂之前,南斯拉夫奉行親蘇政策,在對外關係上亦同蘇聯展開侵略性的擴張,最初為與義大利發生爭執的
威尼斯朱利亞 地區、與
奧地利 有
卡林西亞 一地主權的爭議(後於1955年獲得解決)、之後還欲吞併整個阿爾巴尼亞、以及朝保加利亞與屬於希臘的馬其頓地區擴張。其中最大的問題為
的里雅斯特 (或又稱作“的港”)的主權。二戰時期的1943年9月,“南斯拉夫聯邦民族解放反法西斯會議”宣布的港與威尼斯朱利亞屬於南斯拉夫,但不為西方盟軍所接受。1945年春季德軍撤退後,南斯拉夫民族解放軍與盟軍近乎同時進入該市,局勢甚為緊張。最終的港被劃為AB兩區,前者擁有86平方公里和29萬7千人的居民,由英美管理,後者則有199平方公里,人口僅有7萬人,劃給南斯拉夫。南斯拉夫固然大力反對,並認為蘇聯會為南斯拉夫爭取更為合理的條件,但蘇聯歷經完大戰,不欲僅為一個城市就和西方決裂,而贊成西方國家的決定,南斯拉夫最終懷著相當的不滿於1947年簽署了對義大利的和約。的港問題中蘇聯與南斯拉夫的利益有所衝突,甚至將後者犧牲,從而使南斯拉夫耿耿於懷,為後來蘇南決裂的另一項重要因素。
交通 航空 南斯拉夫國內航空事業相當發達,貝爾格勒、札格雷布、斯普利特、杜布羅夫尼克和盧布爾雅那等城的機場規模最大,1988年時全國一共有184座機場,在1989年時南國國內外航線共有291條。在南國航空公司中最大規模者為國營航空公司—南斯拉夫航空公司(Jugoslovenski Aerotransport,一般通稱“JAT”,現為“
塞爾維亞航空公司 ”),該公司於1985年購入了波音737-300飛機,為歐洲最早採購此機型的航空公司。南航於1980年代中期的一年乘客數達到了500萬,同時也運營了80條的航線。
水運 海運方面,由於境內狄那裡克阿爾卑斯山脈與亞得里亞海接壤,因而海濱地區地勢偏高、良港極少,為沿海航運的一大障礙,南國的主要港口有9個,其中最重要的克羅地亞的里耶卡(為南國第一大港,其總吞吐量占全國之半)、黑山的巴爾、斯普利特(駐有南國的海軍總司令部)與斯洛維尼亞的科佩爾,另外還有24個小型港口。1975年時海上航運量共有2,240萬噸,1988年時則有3410萬噸,1990年時有270艘超過1000總噸的商船,共達3,608,705總噸。南國內陸的水運也十分便利,1982年時國內航道有2600千米長,主要為多瑙河與其支流,該河上最大的出口商埠為貝爾格勒,1975年時南國河川運輸量為23,600噸。
鐵路 1971年8月,南國鐵路波希涅線上的JŽ 28-012貨運列車。
南斯拉夫的所有鐵路均由國營企業“南斯拉夫鐵路”運營,其不僅連線了南國國內各主要都市,貝爾格勒中央車站還有開往伊斯坦堡等城市的國際列車。二次大戰剛結束時,南國鐵路線十分混亂,有五種規格的軌距(0.60米、0.75米、0.76米、1米和1.435米),一直到1964年才進行大規模現代化工作。1970年,貝爾格勒-希德-薩格勒布一線開通,是為南國第一條電氣化鐵路。1945-70年期間,南國修建了2200千米以上的鐵路,達鐵路總長度的四分之一。1975年時南國鐵路共10,100千米長,至當年底時貨物運輸量達6,170萬噸,旅客運輸人數達12560萬延人。1980年時,南國有33.5%的鐵路實現電氣化,鐵路年旅客運送人數為10700萬人,貨物運送量達8500萬噸,其中26.8%是國際貨物。南國鐵路遍及全國所有主要城市,其中自貝爾格勒北至奧地利和匈牙利、南及伊斯坦堡的這條路線,就是一次大戰前德意志帝國所主張建設的“三B鐵路”其中一段。大多數電力機車和內燃機車都購自義大利的安薩爾多、法國的阿爾斯通和瑞典通用電機公司,少數為南國自行生產。
公路 1975年,南斯拉夫國內公路總長度達到100,300千米,但其中柏油路僅38,700千米,道路狀況頗為粗劣。在南國公路中最為重要的是1950年修建的“兄弟情和統一”幹線公路,這條公路從南斯拉夫西北和奧地利的國境處出發,途徑盧布爾雅那、薩格勒布、貝爾格勒和斯科普里,到達南斯拉夫東南部和希臘的國境處,縱貫南斯拉夫全國,後來部份路段被建為高速公路。南國在亞得里亞海沿岸修建了從扎達爾至狄托格勒的公路,對南斯拉夫的觀光產業助益頗多。
文化 總述 1990年代南斯拉夫崩潰之前,南斯拉夫曾是多元文化主義的社會。狄托在政治事務上把持著獨裁、打擊異己,但在文化方面相當開放。
電影 南斯拉夫的電影產業是在二次大戰期間發展起來的,由1943年起,南共創建拍攝反侵略戰爭的新聞紀錄片開始。1944年12月13日,狄托於政府內創設電影部門,1945年9月則收歸國有化,望透過集中管理以提升其文化素質。這段期間裡,各共和國也設定了相關部門,包括札格雷布的加德朗製片廠(Jadran Film)、貝爾格勒的阿法爾製片廠(Aval Film)、基諾特卡電影檔案館(Kinoteka)、星製片廠(Zvezda Film)和電影學院、盧布爾雅那的特里格拉夫製片廠(Triglav Film)等等。1947年5月,南國也有了第一部電影—《讚歌》(Славица),內容為游擊鬥爭的故事,由福傑克斯拉夫·阿福利克(Vjekoslav Afric)導演。
出身自南國的演員包括達尼羅·巴塔·斯托科維奇、留·塔迪奇、法比安·索瓦戈維奇、拉德·舍博德茲加、米拉·福蘭與埃娜·貝戈維奇等。電影導演則有艾米爾·庫斯杜力卡、杜山·馬卡維耶夫、戈蘭·馬克維奇與哈伊魯丁·克爾瓦瓦茨等人。南斯拉夫電影還邀請了外國的著名演員參與演出,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提名的《納若維河之戰》請來奧森·威爾斯、尤·伯連納,《蘇捷什卡戰役》請來理察·伯頓演出。
此外,南斯拉夫亦開放給不少外國電影於國內拍攝,如哈里森·福特、勞勃·蕭和弗蘭科·尼羅等人主演的《納瓦隆第十突擊隊》、成龍主演的《龍兄虎弟》、艾倫·阿金、喬安娜·帕庫拉和魯格·豪爾主演的《逃離索比堡》等都在南斯拉夫國內拍攝。為迎合政府的民族政策,電影界直到1990年代都避免出現民族主義的的內容。
音樂 南國音樂文化相當繁盛,由於其位於東西兩大陣營之交集處,文化在兩方取得了相當的平衡,也有著相當的區域特色,如波士尼亞的“賽富達林卡”樂派(Sevdalinka)即深受奧斯曼帝國統治後的東方文化影響。
40年代,南國較為著名的音樂人為克羅地亞的伊弗·羅比克(Ivo Robić),該人於南國立國後大量作曲,發行了約100多部唱片,多為單曲和流行樂,代表作為《夜間的陌生客》的原唱,羅比克後走入國際獲得成功。另外還有多迪·馬爾揚諾維奇(Đorđe Marjanović)推出融合南斯拉夫風格的現代舞蹈,該人後來成了南國的超級巨星之一。南國在50年代開始發展出真正的搖滾文化,這期間深受美國搖滾樂熱潮所影響(尤其是查克·貝里與巴迪·霍利),米勒·羅傑普爾(Mile Lojpur)即是被認為是最早出現的南斯拉夫搖滾歌手之一,許多年輕人開始玩起此類音樂,將其稱作“電音”(električari)。搖滾樂在70年代發展最盛,同時有著前衛搖滾、爵士搖滾、藝術搖滾、華麗搖滾、民謠搖滾、交響搖滾等多種風格,著名代表為波士尼亞裔克人塞爾傑克·貝貝可勒爾(Željko Bebek)。80年代,南斯拉夫也同世界各地音樂文化,受到了“新浪潮”影響,音樂更具多樣性。
南斯拉夫國內還有多種音樂文化活動,如“杜布羅夫尼克夏季音樂節”、“斯普利特音樂節”和“斯特魯加詩歌之夜”等等,該國也是社會主義國家中唯一持續參加了歐洲歌唱大賽的國家,該國自1961年的法國坎城賽即開始參加,其他東歐共產國家一直到1994年東歐革命後才陸續加入。
代表歌曲:《啊!朋友再見》、《深深的海洋》、《離家五百里》
文學 伊沃·安德里奇,獲得了1961年的諾貝爾文學獎。
南斯拉夫的文學自1945年解放至1990年代解體歷經了不同階段的發展,有著各自民族風格的色彩,不存在單純而籠統的“南斯拉夫文學”。立國之初,南國主要以歌頌解放戰爭時期南國人民的苦難和反應社會主義的作品,如詩人迪桑卡·馬克希莫維奇(Desanka Maksimović)、古斯塔夫·科爾科萊茲(Gustav Krklec)以及原有的社會文學運動作家懷著對新社會主義社會的期待、創作了不少讚頌社會主義的作品,後者代表如約凡·波波維奇(Jovan Popović)和希多米爾·敏德洛維奇(Cedomir Minderovic)、尤爾·卡斯戴拉(Jure Kaštelan)和維西納·帕倫(Vesna Parun)等。同時,馬其頓文學和阿爾巴尼亞文學在這時大力發展,走上了復興之路,特別是在科索沃、黑山和馬其頓的阿爾巴尼亞人長期以來受到異族的侵略統治,連使用自己語言文字寫作的權利都沒有,人民政權的成立使其得以使用阿爾巴尼亞文自行發展,著名的幾位作家如希伏齊·舒萊曼尼(Hivzi Sulejmani)和希南·哈桑尼(Sinan Hasani)等。
南斯拉夫文學界也反應了該國的政治變化,當其自1948年被共產黨情報局除名後,長期在蘇聯文學界處支配地位的社會現實主義受到南國文人的嚴厲批評和攻擊,從而成為南國現代主義文學蔓延的契機,奧斯卡·達維科(Oskar Davičo)的小說代表了先鋒派,而斯丹尼斯拉夫·維納爾(Stanislav Vinaver)和米洛斯·希爾加斯基(Miloš Crnjanski)等人的作品則反應了南國文壇從表現主義文學轉化為超現實主義文學的歷程,加上其與西方國家接觸,亦造就了國內追隨後者現代派詩歌的詩人,如杜桑·馬帝奇(Dušan Matić)、法斯科·波巴(Vasko Popa)和馬太加·馬太夫斯基(Mateja Matevski)皆為此派代表。1956年前後,現代主義文學在南國立足腳跟後、穩固發展,轉為低調,不再與現實主義針鋒相對,開始互相承認其作品。到了1960年代,南國文學界逐漸平靜下來,當代文學轉為平穩發展,青年作家和文學評論家追求深刻地詮釋和復興其傳統的民族文學,還產生一股魔幻與黑色幽默的風潮,這類作品尤以米歐德拉格·布拉多維奇(Miodrag Bulatović)和波拉·喬希斯(Bora Cosic)的小說為代表。1961年,南國小說家伊沃·安德里奇因著作—《
德里納河上的橋 》而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為巴爾幹各國第一位獲得此獎項的作家。1970至80年代,現實主義再度復甦,成為影響南國文壇的一大派別,現代派作家的作品也因此發生本質上的改變,波里斯拉夫·貝基奇(Borislav Pekić)的《如何令吸血鬼安靜》(Kako upokojiti Vampira)、米爾科·科瓦奇(Mirko Kovač)的《內臟之門》(Vrata od utrobe)皆為頗有影響力的作品。
總體來說,在南國約40餘年的存在時間裡,其文學可說由解放戰爭、反抗法西斯的鬥爭的題材為基礎所建立起來,其革命精神、英雄主義一直是歷久不衰的主題,不僅數量可觀、其質量亦有較高的藝術色彩,可謂為南國當代文學的精華。從本質來看,南國文學同其外交政策,既不屬於西方資本主義文學,亦與蘇聯和東歐各國有所差別,缺乏社會主義國家作家具有的主體思想,各種流派皆在南國文學界流行過一陣子,儘管最終看來仍是現實主藝文學最具影響力和最受南國讀者之歡迎。
體育 伊維卡·奧西姆,出身波赫的南斯拉夫足球教練,率領南斯拉夫隊參加洛杉磯奧運會,獲得銅牌。
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联邦共和國在體育上擁有很強實力。足球是南斯拉夫最為興盛的體育運動。此外,南斯拉夫在體操、籃球、排球、手球和水球上也有很強的實力。南斯拉夫在奧運會上共獲得過23塊金牌、27塊銀牌和25塊銅牌。和其他東歐國家不同,南斯拉夫參加了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這屆奧運也是南斯拉夫獲得獎牌最多的一屆奧運會。南斯拉夫在1984年於塞拉耶佛舉辦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這也使得南斯拉夫成為繼蘇聯之後第二個舉辦奧運會的社會主義國家。
南斯拉夫足球重視技術和地面配合,有“東歐巴西”之稱 ,是足球強國。南斯拉夫足球界相當重視教練培養,許多大學都設有足球教練課程,這也使得南斯拉夫不少足球教練都擁有碩士、博士學位。南斯拉夫也出了眾多知名足球教練,其中有許多在外國活躍,如維利博爾·米盧蒂諾維奇。1976年,南斯拉夫還舉辦了歐洲足球錦標賽,這是東歐國家首次舉辦大型足球賽事。貝爾格勒紅星隊在1990-1991賽季獲得歐洲聯賽冠軍杯錦標,這是首次有東歐球隊獲得此榮譽。南斯拉夫國家隊獲得了1960年的“歐洲杯”和1968年的“歐洲足球錦標賽”的亞軍,還獲得了1978年的“歐洲U-21足球錦標賽”和1987年“世界青年足球錦標賽”的冠軍。1980年代後期,在伊維卡·奧西姆教練的指導下,南斯拉夫擁有德拉甘·斯托伊科維奇、德揚·薩維切維奇、羅伯特·普羅辛內茨基、茲沃尼米爾·博班、斯雷奇科·卡塔尼茨、達爾科·潘采夫等眾多球星,在1990年的“義大利世界盃”上打入前八強,在四分之一決賽時和阿根廷對戰,一直堅持到點球大戰才分出勝負然而這時南斯拉夫的民族和地區之間的對立已日益尖銳,南斯拉夫的解體也已經開始。1990年5月,在貝爾格勒紅星和薩格勒布迪納摩的一場足球比賽中,塞爾維亞人球迷和克羅地亞人球迷之間發生了大規模暴動。南斯拉夫雖然通過了1991年之前舉行的1992年歐洲足球錦標賽的預選,但該年克羅地亞、斯洛維尼亞、馬其頓宣布獨立。在大賽開始之前,1992年春天波赫也宣布獨立,奧西姆為了表示對南國內戰的不滿而辭去了教練職務。南斯拉夫也受到了聯合國的制裁,國家隊被禁止參加國際賽事。
南斯拉夫還是手球強國,南斯拉夫國家手球隊獲得過1986年的“
世界男子手球錦標賽 ”的冠軍,在1970年和1974年獲得這項賽事的季軍、1982年獲得賽事的亞軍。南斯拉夫在水球上也有相當實力。南斯拉夫男子水球國家隊在奧運比賽上三次獲得金牌(1968年、1984年、1988年)、四次獲得銀牌(1952年、1956年、1964年、1980年)。在世界游泳錦標水球賽上獲得過兩次金牌(1986年、1991年)、兩次銅牌(1973年、1978年)、水球世界盃上兩次奪得金牌(1987年、1989年)、兩次奪得銀牌(1981年、1991年)、一次奪得銅牌(1979年)、歐洲水球錦標賽上的表現也很傑出,自南國1945年立國至1991年滅亡期間舉辦過的15場比賽中,僅有1947、1981和1983年三次的賽事沒有得牌,南國共保有1面金牌、7面銀牌和4面銅牌的戰績。
多樣性 人們常這樣形容南斯拉夫社會主義联邦共和國的多樣性:
七條國境 (義大利、奧地利、匈牙利、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希臘、阿爾巴尼亞)
六個共和國 (斯洛維尼亞、克羅地亞、塞爾維亞、波士尼亞和黑塞哥維那、黑山、馬其頓)
五個民族 (斯洛維尼亞人、克羅地亞人、塞爾維亞人、黑山人、馬其頓人)
四種語言 (斯洛維尼亞語、塞爾維亞語、克羅地亞語、馬其頓語)
三種宗教 (東正教、天主教、伊斯蘭教)
兩種文字 (拉丁文字、西里爾文字)
一個聯邦
“五個民族”不包括在波士尼亞和黑塞哥維那、塞爾維亞西南部及黑山西部(桑扎克地區)較多的穆斯林人、在塞爾維亞南部科索沃自治省及馬其頓共和國西部較多的阿爾巴尼亞人、在塞爾維亞北部伏伊伏丁那自治省較多的匈牙利人以及遍布國內各處的少數
羅姆 人等民族。
“七條國境”有時也被解釋為“七個鄰國”或“七個不幸”,後者的解釋是指南斯拉夫被“不幸”所包圍,不幸一詞在塞爾維亞-克羅地亞語中寫作“brigama”,正好是南斯拉夫各鄰國在塞爾維亞-克羅地亞語中的首字母(B-保加利亞、R-羅馬尼亞、I-義大利、G-希臘、A-阿爾巴尼亞、M-匈牙利、A-奧地利)。“一個聯邦國家”有些也為“一個狄托”或“一個政黨”(南斯拉夫共產主義者聯盟),“五個民族”有時也形容為“五個主要民族”和“八個少數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