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背景
1981年,科索沃阿族學生舉行大規模示威並導致流血衝突,許多塞族人和
黑山族人被迫撤離科索沃。
1989年,科索沃塞阿兩族緊張關係升級。米洛舍維奇命令部隊和警察進入科索沃恢復社會秩序。
1989年2月27日,當時擔任
塞爾維亞共產黨領導人的米洛舍維奇為了壓制阿爾巴尼亞族的民族主義運動,宣布取消科索沃的自治省地位,由此更激發了阿爾巴尼亞族的對抗情緒,阿爾巴尼亞族與塞族的衝突趨向激烈,塞爾維亞當局對阿爾巴尼亞族的鎮壓也隨之升級
1992年4月27日,塞爾維亞和黑山兩個共和國宣布聯合組成“
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至此,原南斯拉夫聯邦分裂為5個獨立國家。
在南聯邦解體過程中,由於領土、財產和利益分割上的矛盾以及原本存在的民族糾紛和宗教衝突,各共和國間和各國內的不同民族間先後發生規模不等的戰爭,其中最嚴重的內戰發生在波赫境內,並涉及其周邊的塞爾維亞和克羅地亞。
1992年5月,阿爾巴尼亞族的民族主義運動者自行組成議會和行政機構,選舉民主聯盟領導人
易卜拉欣·魯戈瓦為科索沃共和國總統,形成了與塞族政權並行的另一個政權。
1995年,波赫、克羅地亞、塞爾維亞三國領導人在停止
波赫內戰協定上籤字。
1996年,阿爾巴尼亞族激進分子成立武裝組織“
科索沃解放軍”,開始運用暴力手段的分離運動。面對阿爾巴尼亞族人的反抗,米洛舍維奇為首的南聯盟和塞爾維亞當局採取強硬鎮壓措施,派遣大批塞族軍隊和警察部隊進駐科索沃,試圖消滅“科索沃解放軍”。
1997年以後,科索沃地區不斷發生武裝衝突事件,傷亡人員日趨增多,約30萬人流離失所,淪為難民。
科索沃危機的發展使代頓協定後力圖控制
巴爾幹局勢的美國等西方國家感到不安,它們不能容許南聯盟的行為干擾
冷戰後世界新格局的構建,同時它們也圖謀借這一危機的處理排除
東南歐地區最後一個被西方體系視為異己的米洛舍維奇政權。
20世紀90年代,冷戰結束,
高新技術產業革命蓬勃興起,世界各種力量加速重組,
多極化得到新的發展,但美國的“一超”地位尚未受到動搖。
已開發國家與
開發中國家之間戰略失衡加大,干涉與反干涉的矛盾更加突出。世界軍事領域發生著深刻變革,已開發國家從中獲取的軍事優勢已成為其推行
強權政治的重要手段。
在這一背景下,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在歐洲推行政治,經濟,外交,軍事和意識形態的全面擴張戰略,與堅持獨立自主,維護國家統一的巴爾幹國家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形成了尖銳的戰略衝突。隨著南聯盟內部科索沃獨立問題的出現,西方國家藉機大舉介入,導致雙方矛盾全面激化。南聯盟堅持反對多國部隊進駐科索沃,同時反對北約支持該地區阿族分裂勢力獨立和干涉南聯盟內政,但遭到北約的拒絕。
1998年底,以美國為首的北約開始介入科索沃危機,北約與南聯盟的矛盾逐漸成為主要矛盾。
參戰雙方
北大西洋公約組織
北約19個成員國中的13國直接參與戰爭,其餘6國以提供後勤工作支援前線。戰爭起始共投入各式飛機496架和15艘戰艦(包括1艘航空母艦)。戰爭過程中,北約曾三次增兵,至戰爭結束前夕,共有1153架飛機和47艘戰艦(含3艘航空母艦)部署戰區各地。
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
南聯盟總兵力12.5萬人。陸軍10萬人,編成3個集團軍,裝備各型坦克1270餘輛,裝甲車893輛,各型火炮1500餘門。海軍1萬人,裝備各型艦艇81艘。空軍和防空軍1.5萬人,裝備作戰飛機238架,武裝直升機52架,防空飛彈發射裝置100餘部,自行地空飛彈130枚,肩射防空飛彈約800枚,高炮1850門。
戰爭過程
1998年,美國和北約就在計畫對南聯盟發動空襲,但沒有美國的幫助,北約也難以達到目的。
1998年2月,南聯盟共和國政府軍和科索沃解放軍發生衝突。
1998年6月和7月,科索沃解放軍逐漸占據優勢,於是南斯拉夫政府軍開始發動反攻並持續到9月。隨著戰爭的進行,成千上萬難民背井離鄉,無數家庭妻離子散,這是一場人道災難。儘管國際社會進行了多番調解,但衝突還是在不斷升級。
1999年1月8日,科索沃阿族武裝“科索沃解放軍”對南斯拉夫軍隊運輸車隊發動突然襲擊並綁架了8名南軍指戰員。
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駐科索沃觀察團就此問題與“科索沃解放軍”進行了談判。
1999年1月12日,“科索沃解放軍”同意無條件釋放8名南斯拉夫士兵。
1999年1月15日,塞爾維亞警察部隊在拉察克和佩特羅沃兩個村莊搜捕殺害警察的兇手時與阿族武裝分子發生激烈衝突,至少有15名阿族武裝分子被打死,1名歐安組織觀察員受傷。
1999年1月16日歐安組織駐科索沃觀察成員稱,他們在科索沃南部拉察克村附近山谷中發現45具阿族平民屍體。此事立即在國際社會中引起強烈反應。對此,南聯盟塞爾維亞共和國總統米洛舍維奇17日發表聲明,指責歐安組織駐科索沃觀察“散布謊言”。
1999年1月20日,北約開始針對科索沃危機的軍事調動。
1999年1月29日,由英、法、美、意、德、俄六國組成的前南問題國際聯絡小組外長在
倫敦發表聲明,要求科索沃衝突各方於2月6日在法國開始舉行談判,並在7天內達成“允許科索沃實現實質性自治的協定”。
1999年2月3日,
聯合國安理會發表聲明,強烈敦促南聯盟科索沃衝突各方“積極、真誠和無條件地”參加和平談判,為政治解決科索沃問題創造條件。
1999年2月6日,在美國和北約的壓力下,塞爾維亞和科索沃阿爾巴尼亞族代表在
巴黎附近的
朗布依埃舉行和平談判,談判的基礎是美國特使
克里斯托弗·羅伯特·希爾草擬的方案。該方案的主要內容是:尊重南聯盟的領土完整,科索沃享有高度自治,南聯盟軍隊撤出科索沃,“科索沃解放軍”解除武裝,按當地居民人口比例組成新的警察部隊維持治安,北約向科索沃派遣多國部隊保障協定實施。
但是雙方都不接受方案中所提的要求,阿爾巴尼亞族堅持要最終走向獨立,並且不願解除武裝;南聯盟則不同意科索沃獲得自治共和國的地位,亦反對北約部隊進駐科索沃。但是,主持談判的美國和北約表示,這個方案的80%內容不許改變,必須接受,否則拒絕的一方將受到懲罰,其中對南聯盟而言將遭到北約的軍事打擊。在談判陷入僵局後曾一度休會。
1999年2月14日,前南問題國際聯絡小組決定把談判達成協定的日期限定在2月20日中午12點。
1999年2月20日,前南問題國際聯絡小組決定將談判期限再延長3天,即談判雙方必須在巴黎時間23日15時之前達成和平協定。
1999年2月23日,前南問題國際聯絡小組宣布,參加朗布依埃科索沃和談的南聯盟塞阿兩族代表已就科索沃實質性自治問題達成一致,有關履行該協定的會議將於3月15日開始在法國舉行。
1999年2月26日,南聯盟科索沃阿爾巴尼亞族統一民主運動副主席希塞尼發表聲明說,在法國朗布依埃參加科索沃和談的阿族代表團兩天前決定組成“科索沃臨時政府”,並任命“科索沃解放軍”發言人
亞庫普·克拉斯尼奇為“臨時政府總理”。
1999年3月15日復會,阿爾巴尼亞族代表於18日簽署了協定,但塞爾維亞方面仍然拒絕簽字。
1999年3月19日,北約向南聯盟發出最後通牒。
1999年3月24日,北約秘書長
哈維爾·索拉納在
布魯塞爾宣布,由於“最後外交努力”失敗,以“保護人權”之名,對南聯盟發動了代號為“盟軍”的空襲行動。
1999年3月28日,北約開始了第二階段空襲,目標轉為對北緯44度以南的
南斯拉夫人民軍地面部隊和軍用物資進行攻擊,企圖破壞南的戰爭機器,迫使南屈服。
1999年4月13日,美國總統柯林頓宣布對南聯盟的空襲進入第三階段,擴大空襲範圍,增加空襲強度。北約對南聯盟境內的所有軍事目標進行24小時不間斷轟炸;另一方面,為了削弱南聯盟人民的抵抗意志,北約還對南聯盟的民用設施,如橋樑、鐵路、公路、工廠、電視台、通訊系統和電力系統等進行狂轟濫炸。此外,美國還向巴爾幹派遣地面部隊和“阿帕奇”攻擊直升機,為地面進攻作準備。
1999年5月7日出動
B-2轟炸機、用5枚精確制導炸彈對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進行襲擊,造成3名記者死亡、20多位外交人員受傷、館舍嚴重毀壞。
1999年春,北約計畫對南聯盟發動40多次空襲行動。出於政治考慮,美國不願發動地面攻擊。
1999年6月,北約組織授權北約秘書長哈維爾·索拉納批准對南斯拉夫實施空襲以迫使南總統米洛舍維奇就範。
1999年6月2日,南聯盟總統米洛舍維奇接受了由俄羅斯特使
切爾諾梅爾金、
芬蘭總統
馬爾蒂·阿赫蒂薩里、美國副國務卿斯特普·塔爾博特共同制定的和平協定,該協定在堅持原朗布依埃方案基本內容的同時,強調了通過聯合國機制解決問題的必要性,並對此作了具體規定。根據這個協定,進駐科索沃的多國部隊將按照
聯合國憲章精神建立,科索沃未來自治地位的確切性質將由聯合國安理會決定,難民返回家園的安排也將在聯合國難民事務高級專員的監督下實施。
1999年6月3日,南聯盟塞爾維亞共和國議會通過了接受上述協定的決議。
1999年6月9日,北約代表和塞爾維亞代表在馬其頓簽署了關於南聯盟軍隊撤出科索沃的具體安排協定,南聯盟軍隊隨即開始撤離科索沃。
戰爭結果
1999年6月10日,聯合國安理會以14票贊成、1票棄權(中國)的表決結果通過了由西方7國和俄羅斯提交的
科索沃問題決議。表決之前,南聯盟開始從科索沃撤軍,北約宣布暫停對南的空襲。“盟軍行動”的空襲正式結束。
1999年6月20日,北約正式宣布結束對南聯盟轟炸。“盟軍行動”的空襲正式結束。科索沃戰爭以塞爾維亞人的失敗而告終。
北約19個國家中有13個國家(美、英、法、德、意、加、荷、挪、比、土、葡、西、丹)直接參加了對南聯盟的空中打擊,付出了約130億美元的高額戰費,總共派遣飛機1000多架,艦艇40多艘(其中美國約730架飛機、24艘艦艇,北約其他國家約325架)。飛機共出動32000架次,投彈13000噸,使用了大量殺傷性能極強的新式武器,連續78天的轟炸造成南聯盟1800多名平民喪生,6000多人受傷,近百萬人淪為難民,20多家醫院被毀,300多所學校遭破壞,還有50多座橋樑、12條鐵路、5條公路幹線、5個民用機場被炸毀,39%的廣播電視傳播線路癱瘓,大批工廠、商店、發電廠被毀,直接經濟損失達2000多億美元。
南聯盟軍民擊落了
F-117A隱形戰鬥機在內的61架北約飛機,以及無人駕駛飛機30架、直升機7架、巡航飛彈238枚。
影響
戰略格局
科索沃戰爭表明,世界多極化進程面臨嚴峻挑戰,但向多極過渡的大趨勢並未逆轉;大國力量對比嚴重失衡,但美國恃強獨霸仍力不從心 ;聯合國的地位受到嚴重挑戰,但聯合國仍是當今世界不可或缺的國際安全機制組織;國際法準則受到美國“
新干涉主義”的嚴重踐踏,但認同“人權高於主權”的國家不多;世界和平遇到新的嚴峻挑戰,但和平與發展仍是時代的潮流 。
軍事理論
科索沃戰爭作戰行動呈現戰場空間擴大、持續時間壓縮、人力密度減小、戰略指導直接等新特點;以及突然性、集中火力、精確行動、聯合作戰等作戰原則;要求軍隊戰鬥力戰場感知力要強、作戰指揮效率要高、戰場生存力要強、後勤保障能力要強,促進了軍事理論的發展。
科索沃戰爭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利用絕對空中優勢,對弱勢的南聯盟進行打擊,武力迫使其就範。其作戰樣式是一種典型的非接觸式交戰,交戰雙方從始至終都沒有在戰場上近距離交戰,這在世界戰史上是極為少見的。
在作戰過程中,北約主要採用三種戰法:一是在距離戰場上千公里處發射巡航飛彈進行攻擊;二是從美國本土或盟軍基地出動隱形轟炸機,在電子干擾機的伴隨支援下,深入戰區,投射精確制導炸彈;三是在掌握戰區制空權的前提下,使用有人駕駛作戰飛機從防區外發射精確制導武器,攻擊預定目標。
依託現代信息技術的支持,北約指揮機構向一線部隊下達命令只需3分鐘,越級嚮導彈部隊下達命令僅需1分鐘,配合由
GPS制導的
巡航飛彈、
雷射制導炸彈和
聯合直接攻擊彈藥,實現了信息與火力一體化,基本做到了“發現即摧毀”。
作為弱勢一方的南聯盟在戰爭初期,利用山多洞多、地形複雜的地形優勢,在全國修建了許多洞庫和地下設施,在北約空襲前就將大部分飛機、坦克、飛彈等重裝備藏於地下,躲過了大規模空襲,達到保存主戰裝備和作戰部隊實力的目的。
雖然南聯盟進行了積極的抗擊,但卻沒有有效的反擊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