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頸鸊鷉

黑頸鸊鷉

黑頸鸊鷉(pìtī)(學名Podiceps nigricollis)為鸊鷉目鸊鷉科下的一種中型水鳥,分布於美洲地區和歐亞大陸及非洲北部。個體較角鸊鷉稍小,體長25~34cm,體重不到0.5kg。嘴黑色,細而尖,微向上翹,眼紅色。夏羽頭、頸和上體黑色,兩脅紅褐色,下體白色,眼後有呈扇形散開的金黃色飾羽冬羽頭頂、後頸和上體黑褐色,頦、喉和兩頰灰白色,前頸和頸側淡褐色,其餘下體白色,胸側和兩脅雜有灰黑色,無眼後飾羽,野外易識別。

喜歡成群在淡水鹹水上繁殖,冬季結群於湖泊及沿海。主要通過潛水覓食,食物主要為水生無脊椎動物,偶爾也吃少量水生植物。繁殖期5~8月,營浮巢,每窩產卵4~6枚。和其他鸊鷉一樣,游泳時,黑頸鸊鷉親鳥有時會將雛鳥放到背部。在中國數量稀少,已被列入中國《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黑頸鸊鷉
  • 拉丁學名:Podiceps nigricollis
  • 別稱:黑頸鷿鷈、艄板兒
  • 二名法:Podiceps nigricollis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鳥綱
  • 鸊鷉目
  • 鸊鷉科
  • 鸊鷉屬
  • :黑頸鸊鷉
  • 亞種:4亞種
  • 命名者及時間:Brehm,1831
  • 英文名稱:Black-necked Grebe
外形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習性,食性,遷徙,叫聲,分布範圍,世界分布,中國分布,繁殖方式,亞種分化,種群狀況,總體狀況,相關數據,致危因素,保護級別,

外形特徵

黑頸鸊鷉夏羽頭、頸和上體黑色;眼後有一族呈扇形散開像頭髮一樣的絲狀飾羽,基部棕紅色,逐漸變為金黃色;兩翅覆羽黑褐色,初級飛羽淡褐色,內側初級飛羽尖端和內翈白色,逐漸過渡到內外全白色;外側次級飛羽白色,內側次級飛羽和肩羽黑褐色;胸、腹絲光白色,肛周灰褐色,胸側和兩脅栗紅色,綴有褐色斑;翅下覆羽和腋羽白色。
冬羽額、頭頂、枕、後頸至背石板黑色,微綴褐色光澤;頦、喉、頰及後頭兩側白色,前頸暗褐色;腰中部黑色,腰側和尾部白色,具黑色羽尖;翅上覆羽灰褐色,初級飛羽褐色,內側初級飛羽先端和內翈白色,次級飛羽白色;胸、腹羽銀白色;胸側和腹側羽端具灰黑色斑;下腹和肛區褐色,具白色羽端。
幼鳥頦、喉白色,前頸和上胸暗灰色,其餘似成鳥冬羽。
虹膜紅色,嘴黑色,微向上翹;蹠外側黑色,內側灰綠色。
大小量度:體重♂300-400g,♀240-350g;體長♂250-349mm,♀250-335mm;嘴峰♂19-25mm,♀19-23mm;翅♂128-140mm,♀122-129mm;尾♂30-42mm,♀31-32mm;跗蹠♂30-46mm,♀38-41mm。(註:♂雄性;♀雌性)
近種區別:與之相似的角鸊鷉嘴筆直而不上翹,額較平坦;夏羽前頸和胸栗紅色,眼後飾羽不呈扇形散開而呈族狀;冬羽眼以下、兩頰、耳羽、頦、喉、前頸、頸側、兩脅和整個下體全為純白色,均明顯與之不同。

棲息環境

黑頸鸊鷉繁殖期棲息於內陸淡水湖泊、水塘、河流及沼澤地帶,特別是富有岸邊植物的大小湖泊和水塘中較常見。非繁殖期棲息在沿海海面、河口及其附近的湖泊、池塘和沼澤地帶,也出現於內陸湖泊、江河、水塘及其他沼澤地帶。

生活習性

習性

黑頸鸊鷉白天活動,通常成對或成小群活動在開闊水面。繁殖期則多在挺水植物叢中或附近水域中活動,遇人則躲入水草叢。日活動時間較長,從清晨一直到黃昏,幾乎全在水中,一般不上到陸地。活動時頻頻潛水,每次潛水時間可達30-50秒。
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於1984年在青海海南沙珠的更朵海,觀察到黑頸鸊鷉結群活動,一群約有20-30隻,在水中和地面上覓食。翅短不易飛起,即使飛起也離水面很近,翅膀在水面上打起水波,飛行約10多米即落下。

食性

黑頸鸊鷉主要通過潛水覓食。食物主要為昆蟲及其幼蟲、各種小魚、蛙、蝌蚪、蠕蟲以及甲殼類軟體動物,偶爾也吃少量水生植物。

遷徙

黑頸鸊鷉春季於4月間從南方越冬地遷到北方繁殖地,秋季於10月末開始南遷,在中國少數遲至11月初還在長白山見有未遷走的。遷徙時多成對進行,偶見數隻組成的小群或單只。

叫聲

繁殖期發出哀怨笛音“poo-eeet”及尖厲顫音

分布範圍

世界分布

分布於阿富汗、阿爾巴尼亞、阿爾及利亞、亞美尼亞、奧地利、亞塞拜然、巴林、白俄羅斯、比利時、波士尼亞和黑塞哥維那、波札那、保加利亞、加拿大、中國、哥斯大黎加、克羅地亞、賽普勒斯、捷克共和國、丹麥、埃及、薩爾瓦多;愛沙尼亞、衣索比亞、法國、喬治亞、德國、希臘、瓜地馬拉、匈牙利、印度、伊朗伊斯蘭共和國、伊拉克、愛爾蘭、以色列、義大利、日本、約旦、哈薩克斯坦、肯亞、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大韓民國、科威特、吉爾吉斯斯坦、拉脫維亞、黎巴嫩、利比亞、列支敦斯登、立陶宛、盧森堡、馬其頓共和國、馬爾他、墨西哥、摩爾多瓦、蒙古、黑山、摩洛哥、納米比亞、尼泊爾、荷蘭、阿曼、巴基斯坦、巴勒斯坦、波蘭、葡萄牙、卡達、羅馬尼亞、沙烏地阿拉伯、塞爾維亞、斯洛伐克、斯洛維尼亞、南非、西班牙(加那利群島 - 旅鳥) 、蘇丹、瑞典、瑞士、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塔吉克斯坦、坦尚尼亞聯合共和國、突尼西亞、土耳其、土庫曼斯坦、烏干達、烏克蘭、阿拉伯聯合酋長國、英國、美國(喬治亞州)、烏茲別克斯坦、越南、葉門、辛巴威。
黑頸鸊鷉分布圖黑頸鸊鷉分布圖
旅鳥:安哥拉、百慕達、喀麥隆、芬蘭、直布羅陀、香港、緬甸、奈及利亞、挪威、菲律賓、塞席爾、史瓦濟蘭。

中國分布

夏季時分布於新疆(天山)、內蒙古(東北部呼倫貝爾盟、東部中部、西南部),冬季分散至北緯30°以南地區。繁殖於天山西部、內蒙古及中國東北;有記錄遷徙時見於中國多數地區,遷徙經東北南部、華北各省,西抵甘肅、青海、新疆,南至華南和東南沿海的福建、廣東、台灣、雲南、四川及中國西南的河流等地,在雲南北部洱海湖有繁殖現象。指名亞種為罕見繁殖鳥及冬候鳥。在香港為迷鳥

繁殖方式

黑頸鸊鷉繁殖期5-8月。每年4月初至4月中旬遷入繁殖地,營巢於有蘆葦或三棱草等水生植物的湖泊與水塘中。常成對或成小群在一起營巢,巢多築在蘆葦叢間或固定於蘆葦叢上。通常營浮巢,較為簡陋,系由死的水生植物堆集而成。巢呈圓台狀,大小為15-20cm × 13-15cm,巢高16-45cm,露出水面部分為3-4cm,巢表面中心部分稍微內凹。
每窩產卵4-6枚,剛產出的卵為白色或綠白色,隨著孵化逐漸變為污白色,卵的大小為39-45mm × 27-31mm。雌雄輪流孵卵,通常第一枚卵產出後即開始孵卵,孵化期約21天。雛鳥早成性,孵出後全身即長滿了絨羽,孵出後的第二天即能下水游泳

亞種分化

黑頸鸊鷉(3亞種)
中文名稱
學 名
1.
黑頸鸊鷉加利福尼亞亞種
Podiceps nigricollis californicus
2.
黑頸鸊鷉非洲亞種
Podiceps nigricollis gurneyi
3.
黑頸鸊鷉指名亞種
Podiceps nigricollis nigricollis

種群狀況

總體狀況

該物種分布範圍廣,不接近物種生存相關的瀕危臨界值標準(分布區域波動範圍<20,000平方公里,棲息地面積和質量下降,種群數量過小,分布區域碎片化等)。種群數量趨勢未知,但不認為其下降速率能夠達到瀕危的標準(在10年或者3個世代內數量下降>30%);種群數量龐大,未接近種群脆弱或瀕危的標準(種群內成熟個體的數量<10,000,並在10年或者3個世代內持續下降>10%,種群結構失衡等)。

相關數據

2006年,濕地國際估計其全球種群數量約有3,900,000-4,200,000隻。部分國家種群數量估計如下:約有100-10,000對成鳥和50-1,000隻個體遷徙到中國,並有1,000-10,000隻在中國越冬;有50-10,000隻在韓國越冬;有100-10,000對成鳥和50-1,000隻個體遷徙到俄羅斯
黑頸鸊鷉冬季在中國南部沿海和福建一帶曾經是較為常見的,但當前種群數量已變得很稀少。據國際水禽研究局1990年和1992年組織的亞洲隆冬水鳥調查,1990年中國僅見到29隻,1992年僅見到11隻。在中國以外的種群數量亦不豐富,據上述調查,1990年東亞1119隻,南亞1911隻,西南亞430隻;1992年東亞171隻,南亞1618隻,西亞597隻。

致危因素

在南加利福尼亞州的索爾頓海,黑頸鸊鷉有著很高的死亡率,其具體原因不明,可能是由於未知的生物毒素病原體(如皮膚丹毒肉毒桿菌)等引起,也可能由於羽毛防水性能降低導致的體溫下降或者鳥類的霍亂引起。而在冬天黑頸鸊鷉經常會受到沿岸石油污染的威脅,另外棲息地帶不定發生的厄爾尼諾現象使海洋表面溫度升高,食物減少則會造成種群數量的快速下降。人類的干擾,如湖泊等地的休閒活動、架設的輸電線路、獲取其羽毛用於服裝工業等也是威脅因素之一。而在伊朗的吉蘭省,人們狩獵黑頸鸊鷉用於商業和娛樂活動等目的。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3.1(2012)——無危物種(LC)。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