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兩種記憶說
- 外文名:dual memory theory
- 提出者:Waugh N C, Norman D A
- 年份:1965
兩種記憶說是指記憶不是一個單一的東西,存在著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兩種不同的記憶,它們彼此獨立而又互相聯繫、形成一個統一的記憶系統。簡介兩種記憶說的典型代表是Waugh和Norman (1965)最早提出的兩種記憶系統的模型...
兩類記憶存儲(two types of mernory storage)亦稱“雙重記憶系統”、“記憶雙重學說”。記憶理論的一種。該理論認為,記憶不是單一的系統,存在長時存貯器和短時存貯器兩種不同的存貯器,將非感覺記憶分成長時記憶和短時記憶。其中兩種...
記憶法是依據大腦回憶圖像比回憶文字更容易的原理來創造的一種記憶方法,所以使用記憶法比使用機械記憶效果好得多。學習要點 想像要誇張、奇特、形象,在大腦中出現圖像,圖像越清晰記憶越深刻。因為大腦對誇張的東西不容易忘記,對形象的...
無意識記憶是心理學概念之一。是指對大腦對外界信息的存儲功能即記憶進行的一種分類概念。按心理活動是否帶有意志性和目的性分類,可以將記憶分為無意記憶和有意記憶兩種。(其中的“意”,心理學上的解釋是指“意識”,意識問題很複雜...
記憶理論(theory of memory),是認知心理學的重要內容。是研究人類記憶發生、發展及其規律的認知心理學理論。簡介 自從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Hermann Ebbinghaus,1850—1909)發表他的實驗報告後,記憶就成為心理學中實驗研究最多的領域...
拼合聯想記憶法就是通過拼湊合成的辦法將詞形與詞義進行聯想記憶的方法。又分為:單詞+單詞→單詞、字母+單詞→單詞兩種。(1)、單詞+單詞→單詞 相信同學們除了樂於記音譯詞外,對合成詞也是“情有獨鐘”。合成詞正是這一形式的典型...
瞬時記憶就是在感知事物後極短時間內(如一秒鐘左右)的記憶;短時記憶就是經過識記過程,在較短時間內(如幾秒至幾十秒)的記憶;長時記憶則是在較長時間內(如以日、月、年計的時間)的記憶。上述3種記憶除了在獲得與保持的時間...
用對比法記憶數學概念 (1)自然數與整數:?自然數即正整數(1、2、3、4、5、6、7、8……),其性質是:有最小,無最大,有順序性,永遠可以施行加乘兩種運算。?整數包括正整數、負整數和零,其性質是:無最小,無最大,有...
簡述三種記憶系統 記憶是一個系統,可以分為三個部分:感覺記憶、短時記憶和長時記憶。感覺記憶保持感覺刺激(光、聲、氣味和觸壓等)瞬時映像,其保持時間很短,大致不超過1~2秒,因而也稱為瞬時記憶。雖然信息在感覺記憶中保持時間很...
關於內隱記憶和外顯記憶的區別,現有的結果至少在四個方面顯示出外顯和內隱記憶的不同:1.學習加工的水平又分兩種記憶具有不同的影響(Winnick& Daniel,1970; Jacoby& Dallas, 1981)。對新形成的聯繫的內隱和外顯記憶都需要一定...
根據有些地理事物在時間上或空間上有所接近之處而建立起來的聯想記憶方法。通過接近聯想有助於我們將新、舊知識聯繫起來,增強知識的凝聚力。兩種以上的事物,在時間或空間上,同時或接近,這樣只要想起其中的一種便會接著回憶起另一種...
用聯想來增強記憶是一種很常用的方法。美國著名的記憶術專家哈利·洛雷因說:“記憶的基本法則是把新的信息聯想於已知事物。”聯想記憶法的種類 聯想記憶法分為以下三種具體方法:接近聯想法 兩種以上的事物,在時間或空間上,同時或接近...
長時記憶痕跡是在這兩種記憶消失的過程中出現的,它是我們學習過程中所能用的一種記憶,它是一個拋物線,就會有個最頂點,是個最高點,這是你這次記憶單詞的記憶最強點,這是你這次學習單詞產生的記憶最強的一個點,這個點能產生一...
以下三張記憶曲線圖分別對艾賓浩斯的記憶遺忘規律作出了充分的表示:根據我們所知道的,記憶的保持在時間上是不同的,有短時的記憶和長時的記憶兩種。短時記憶 輸入的信息在經過人的注意過程的學習後,便成為了人的短時的記憶,但是如果...
在學習活動中,如果把兩種方法結合使用,相互取長補短,效果較佳。在許多記憶技術中,有時強調用形象記憶法,但同時要注意輔之以抽象記憶法;有時強調用抽象記憶法,但也要注意儘量用形象記憶法去配合。兩種記憶方法配合運用效果好。這...
對意象有助於學習、能夠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的問題,當今主要的解釋是,人有兩種基本的記憶方式:一種是言語方式;另一種是圖畫或視覺的意象方式。語詞概念在二者之間經常是緊密結合的,這和同一字詞在不同語種的表現非常相似。也就是說...
例如,斯奎瑞(Squire,1992)通過對實驗動物、遺忘症病人和正常被試的陳述性記憶和程式性記憶進行了大量研究,結果發現,這兩種記憶不僅存在著非常顯著的分離現象,並且它們相對應的腦解剖區域也不同。比較了陳述性記憶和非陳述性記憶的腦...
(2)訪問記憶內容 在一個分散式記憶結構中,必須由給出的線索進行對記憶內容的訪問。這種檢索被稱為基於線索的檢索。線索通過兩種途徑來訪問記憶內容:匹配和檢索。匹配:匹配即是對線索與存儲在記憶中的信息進行對比。這個過程計算線索與...
科學記憶法是人們根據心理學研究成果和經驗總結,歸納出的行之有效的記憶方法與技巧。概況 概念 記憶是人腦對過去經驗的反映,諸如過去感知過的事物、思考過的問題、體驗過的情緒與情感、做過的動作等,都可能保存於頭腦中。它包括識記、...
記憶的基本過程是由識記、保持、回憶和再認三個環節組成的。識記是記憶過程的開端,是對事物的識別和記住,並形成一定印象的過程。保持是對識記內容的一種強化過程,使之能更好地成為人的經驗。回憶和再認是對過去經驗的兩種不同再現形式...
如果沒有前瞻性記憶,除非個體不停地進行言語複述直到合適的時間或直到某情景發生,否則個體將不能夠實施計畫要採取的行動。”(Burgess , Quayle & Firth)內容簡介 前瞻性記憶(prospective memory)分為兩種,一種是基於時間的前瞻性記憶...
一般來說,記憶有兩種輸出方式:辨認和回想。前者是指人們在接收到某一信息後,能夠辨別出自己是否曾經接觸過這種信息。而後者則是指人們能夠以不同符號如語言文字或圖像把接觸過的信息複述出來。通常,辨認比回想要容易一些。在需要對信息...
同化說(assimilation theory)是一個遺忘原因的理論,提出者是奧蘇貝爾。同化說認為遺忘是學習到更高級的概念與規律以後,高級的可代替低級的,使低級的觀念遺忘,從而簡化知識,減輕記憶量,是積極的遺忘,相反,若鞏固原有知識導致新舊...
雙重編碼說 雙重編碼說(dual coding hypothesis)是2014年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心理學名詞。定義 主張人的長時記憶有表象和言語兩種編碼形式的理論。出處 《心理學名詞》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