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概念
過程
識記
- 無意識記是指沒有預定目的,在識記過程中也不需要做一定的意志努力、自然而然發生的識記。如看過的電影、戲劇,聽別人講過的故事以及我們所經歷過的某些事,感知它們時並沒有識記的意圖,但這些內容以後能重新出現在腦海里,對這些內容的識記就是無意識記。
- 無意識記的內容是構成經驗的重要部分,對心理活動及行為也有明顯的影響。無意中所經歷的事情,在我們有意識地面臨某些情境、處理某些問題時,能作為已有經驗起幫助作用。在日常生活中,人們所處的環境,所接觸的人,所做的工作,會使人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在心理、行為上發生變化。如一個民族的文化傳統,會在無形中影響整個民族的心理,使其帶有本民族文化的特點。
- 無意識記帶有極大的選擇性。一般來講,進入無意識記的內容有兩個特點:一是作用於人們感覺器官的刺激具有重大意義或引人注意。如人們對新異的事物會過目不忘;二是符合人的需要、興趣以及能產生較深刻情緒體驗的內容。如參加高考時的情境,到大學報到第一天的情境等。無意識記對人們知識經驗的獲得有積極作用,作為教師應該儘量使學生通過這種方式愉快地學習。但是,無意識記不能保證學生獲得系統的文化科學知識。因此,在教學過程中,大量的識記內容應通過有意識記來獲得。
- 指有預定目的,在識記過程中要做一定的意志努力的識記。有意識記過程是在識記目的支配下進行的。識記的目的性決定了識記過程是對識記內容的一個積極主動的編碼過程。這種編碼包括“識記什麼”和“怎樣識記”。“識記什麼”確定識記的方向和內容,“怎樣識記”是採取什麼方法才能更好地記住所要識記的內容。學生在聽課過程中的識記就是由這兩部分組成的。每節課都有一定的教學目的、任務。教師一般會先作交代,使學生產生識記意圖,以一種積極的心態識記新知識。為了更好地記住教師所講內容,有些同學採取專心致志地聽,即用心記的方法,有的同學採取心記與筆記相結合的方法等。
- 人們的全部知識經驗就是通過有意識記和無意識記的方式獲得的。不過,就識記效果而言,有意識記優於無意識記。作為教師,了解識記的這一規律,有助於在教學過程中加強對學生的學習目的性教育,要合理地給學生布置任務,以達到良好的教與學的效果。
- 機械識記是指在材料本身無內在聯繫或不理解其意義的情況下,按照材料的順序,通過機械重複方式而進行的識記。如對無意義音節、地名、人名、歷史年代等的識記。這種識記具有被動性,但它能夠防止對記憶材料的歪曲。對於學生而言,這種識記也是必要的,因為有一部分學習內容的確是需要精確記憶的,如山脈的高度、河流的長度等。也有些內容,限於學生的知識經驗,不可能真正理解其意義,但這些知識對以後的學習是重要的,也應該進行機械識記。如國小一、二年級的學生背誦乘法口訣。實際上,純粹的機械識記是很少的,人們在識記過程中,總是儘可能地把材料加以意義化。按照信息加工理論的觀點,個人對任何輸入的信息都要儘可能地按自己的經驗體系或心理格局來進行最好的編碼。如記電話號碼,並不是單純重複記憶,而會利用諧音或找規律等方式使之意義化。
- 意義識記是在對材料內容理解的基礎上,通過材料的內在聯繫而進行的識記。在意義識記中,理解是關鍵。理解是對材料的一種加工,它根據人的已有知識經驗,通過分析、比較、綜合、來反映材料的內涵以及材料各部分之間的關係。由於意義識記需要消耗較多的心理能量,與機械識記相比,它是一種更複雜的心理過程。意義識記應該是學生識記的主要形式。
遺忘
- 痕跡衰退說:主要強調生理活動過程對記憶痕跡的影響,認為遺忘是由於記憶痕跡得不到強化而逐漸減弱,以致最後消退的結果。從巴甫洛夫的條件反射理論來看,記憶痕跡是人在感知、思維、情緒和動作等活動時大腦皮層上有關部位所形成的暫時神經聯繫,聯繫形成後在神經組織中會留下一定的痕跡,痕跡的保持就是記憶。在有關刺激的作用下,會激活痕跡,使暫時神經聯繫恢復,保持在人腦中的過去經驗便以回憶或再認的方式表現出來。有些沒有被強化的痕跡,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逐漸衰退造成遺忘。記憶痕跡衰退說還沒有得到精確有力的實驗證明,但它的解釋接近於常識,正像某些物理、化學痕跡也會隨時間推移而消失一樣,很容易為人們所接受。
- 干擾說:這種理論認為,遺忘是由於所識記的先後材料之間的相互干擾造成的。前攝抑制和倒攝抑制是支持干擾說的有力例證。
- 壓抑說:這種理論認為,遺忘是由於情緒或動機的壓抑作用造成的,如果壓抑被解除,記憶就能恢復。這種理論用以解釋與情緒有關內容的暫時性遺忘是有效的。這一理論是由弗洛伊德在臨床實踐中發現的,他認為,那些給人帶來不愉快、痛苦、憂愁的體驗常常會發生動機性遺忘。
- 同化說:這種理論認為,遺忘是知識的組織和認知結構簡化過程。這是奧蘇伯爾根據他的有意義言語學習理論對遺忘提出的一種獨特的解釋。他認為,當人們學到了更高級的概念與規律之後,高級的觀念可以代替低級的觀念,使低級觀念遺忘,從而簡化認識並減輕了記憶。在真正的有意義學習中,前後相繼的學習不是相互干擾而是相互促迸的,因為有意義學習總是以原有的學習為基礎,後面的學習則是對前面的學習的加深和補充。
不同時間間隔的記憶成績表 | |
---|---|
時間間隔 | 重學時節省時間的百分數 |
20分 | 58.2 |
1小時 | 44.2 |
8-9小時 | 35.2 |
1日 | 33.7 |
2日 | 27.8 |
6日 | 25.4 |
31日 | 21.1 |
再認和回憶
- 原有經驗的鞏固程度。如果過去經驗很清晰、準確地被保持,當再次出現時,一般能迅速、準確地予以確認。如果過去經驗已經發生了泛化現象,就容易發生再認錯誤。
- 原有事物與重新出現時的相似程度。相似程度越高,再認越迅速、準確相似性越差,再認越困難、緩慢,出現再認錯誤的可能性越大。
- 個性特徵。個性特徵不同,人的心理活動速度和行為反應的快慢也不同。心理學家曾通過實驗證實,獨立性強的人和依附性強的人的再認有明顯的差異。當再認出現困難時,人們常常要尋找再認的線索,通過線索達到對事物的再認。線索是再認的支點,如對久別重逢的朋友的再認一般要以身體的某些特徵作為再認的線索。
種類
按內容
按保存時間
- 記憶容量有限,據米勒的研究為7±2個組塊。“組塊”就是記憶單位,組塊的大小因人的知識經驗等的不同而有所不同。組塊可以是一個字、一個詞、一個數字,也可以是一個短語、句子、字表等。
- 短時記憶以聽覺編碼為主,兼有視覺編碼。
- 短時記憶的內容一般要經過複述才能進入長時記憶。
表象
形象性(直觀性)
- 表象沒有感知形象鮮明、具體、生動,具有暗淡性、模糊性。
- 表象不如感知形象完整,具有片斷性、零碎性。
- 表象不如感知形象穩定,具有動搖性、可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