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首授,等級,分類,級別,1988年重授,晉升條件,晉升名額,上將名單,現役上將,1955至1965年授銜,1988年授銜,1993年授銜,1994年授銜,1996年授銜,1998年授銜,1999年授銜,2000年授銜,2002年授銜,2004年授銜,2006年授銜,2007年授銜,2008年授銜,2009年授銜,2010年授銜,2011年授銜,2012年授銜,2013年授銜,2014年授銜,2015年授銜,2016年授銜,2017年授銜,2019年授銜,取消軍銜,2014年,2016年,2018年,
1955年首授
等級
1955年9月27日,中國人民解放軍實行軍銜制,授予55位解放軍高級將領上將軍銜。之後又增加兩位,總共57位,此時上將位於
大將之下、
中將之上,為將官等級的第二級。
分類
根據1955年頒布的《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服役條例》規定,上將軍銜共有17種,為步兵上將、騎兵上將、炮兵上將、裝甲兵上將、工程兵上將、鐵道兵上將、通信兵上將、技術勤務兵上將、公安軍上將、空軍上將、海軍上將、海岸上將、技術上將、軍需上將、軍醫上將、獸醫上將、軍法上將。由於
中國人民志願軍也授予軍銜,則另有志願軍上將。其劃分依據複雜,只有軍事指揮軍官方可獲以軍兵種之名命名的上將,政治將官、技術將官等均只可獲上將之軍銜。
1963年修改軍官服役條例後,上將不再按照兵種劃分,政治軍官和指揮軍官統一授銜,改為8種上將,即上將、海軍上將、空軍上將、技術上將、軍需上將、軍醫上將、獸醫上將、軍法上將,直至1965年軍銜製取消。
級別
在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國人民解放軍幹部和地方黨政幹部一樣,較長時間實行供給制,沒有工資,個人的吃穿用由軍隊承擔,經濟情況略有好轉的地區,按照任職情況給予數量微薄的津貼,以補零用。
20世紀50年代初期,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地方和軍隊幹部,根據每個人參加革命工作的年限、歷史貢獻、所任職務等綜合因素,評定了級別,幹部按級別享受工資津貼和其他物質待遇。
中國人民解放軍設定的級別,為了區別於國家機關行政幹部和其他專業技術人員的級別,稱之為“軍隊級別”。“軍隊級別”是1952年3月正式評定的,從軍委主席級到戰士級,共設定了十一等二十四級:
軍委主席、副主席級(一等一級);大軍區司令員、政治委員級(二等一級),軍委委員級(二等二級);正、副、準兵團級(三等一、二、三級);正、副、準軍級(四等一、二、三級);正、副、準師級(五等一、二、三級);正、副、準團級(六等一、二、三級);正、副營級(七等一、二級);正、副連級(八等一、二級);正、副排級(九等一、二級);正、副班級(十等一、二級);戰士級(十一等)。
正兵團級33名:
張宗遜、宋任窮、趙爾陸、蕭克、王震、許世友、劉亞樓、鄧華、楊得志、王宏坤、李克農、李達、楊成武、李濤、蕭華、甘泗淇、賴傳珠、陳奇涵、宋時輪、蘇振華、陳錫聯、陳士榘、王新亭、謝富治、葉飛、黃永勝、朱良才、楊勇、傅鐘、周士第、陶峙岳、董其武、陳明仁。
副兵團級19名:
周純全、陳再道、彭紹輝、陳伯鈞、張愛萍、傅秋濤、韓先楚、唐亮、洪學智、李志民、周桓、李天佑、劉震、楊至誠、王平、鐘期光、郭天民、韋國清、呂正操。
準兵團級1名:
賀炳炎。
無軍隊級別者2名:
烏蘭夫、閻紅彥。
1988年重授
1988年9月,解放軍重新實行軍銜制。根據新頒布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軍銜條例》規定,最高軍銜為“一級上將”,其次為“上將”。可授予上將軍銜的職務等級包括軍委委員,總參謀長、總政治部主任和大軍區級正職,其中軍委委員和總參謀長、總政治部主任的基準軍銜為上將。條例中並未規定“一級上將”的職務等級,同時規定,“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副主席的職務編制軍銜,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另行規定”。由於當時中央軍委主席和副主席均未授予軍銜,因此上將軍銜成為實際最高軍銜。首次授予上將軍銜的17名高級將領中,6位擔任軍委委員和總參謀長,總政治部主任職務,11位擔任大軍區級正職職務。由於當時規定大軍區級正職的基準軍銜為中將,因此擔任大軍區級正職將領並不一定能被授予或晉升上將軍銜。
同年12月,武警部隊實行警銜制,基本參照解放軍軍銜執行。由於武警總部編制為兵團級(1992年套改為副大軍區級),因此武警部隊最高警銜為武警中將。
1993年6月,首次晉升6位高級將領為上將軍銜,其中3位已於1992年11月擔任了軍委委員和總參謀長、總政治部主任、總後勤部長職務。
1994年5月,八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通過了《關於修改〈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軍銜條例〉的決定》,不再設一級上將,並明確規定軍委主席不授予軍銜,上將為軍委副主席,軍委委員,總參謀長、總政治部主任唯一的編制軍銜,正大軍區職編制軍銜為上將和中將。從此,上將在法律上成為最高軍銜,其授予條件也有所放寬。一旦擔任軍委副主席,軍委委員和總參謀長,總政治部主任職務,即可晉升上將軍銜,而且所有正大軍區職將領均能晉升上將軍銜。
1995年12月,武警部隊的編制等級升格為正大軍區級,武警警銜的最高等級也相應調整為上將。1998年,武警部隊首位高級警官晉升武警上將警銜。
1988年以來,先後舉行了20次晉升高級軍官警官上將軍銜警銜儀式,共有148名高級軍官警官為上將軍銜警銜。其中包括11名海軍上將,13名空軍上將(另有1人由上將軍銜改為空軍上將軍銜),6名武警上將(另有1人由上將軍銜改為武警上將警銜)。少數民族3名。
晉升條件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晉升上將軍銜主要有兩種途徑。主要為資深正大軍區職將領集中晉升上將軍銜(警銜)。2000年以前,正大軍區職晉升上將軍銜,主要以職務和軍(工)齡做為主要評價標準,歷次晉升的具體要求不盡相同。2000年以後,原則上以“擔任正大軍區職滿2年,同時晉升中將軍銜滿4年”為基本條件。由於還受名額的限制,因此也會出現個別例外的情況。從1993年起,原則上每兩年由中央軍委舉行晉升上將軍銜(警銜)儀式。2007年以後,每年均有上將晉升。時間上也稍有推後,改在每年
八一建軍節前的7月中左右。
此外,依照有關法律,如果有中將軍銜的將領出任中央軍委領導職務,隨即晉升上將軍銜。由於選舉(補選)軍委領導的中共中央全會通常都在秋季(9-11月)舉行,因此,這批上將的晉升往往都在秋季。至今已有4批共6人因擔任軍委委員職務,隨即晉升上將軍銜。
晉升名額
由於軍委副主席和軍委委員的編制軍銜為上將,因此,其晉升原則上不受名額限制。但對於正大軍區職將領晉升上將軍銜,除了需具備前述的2個基本條件,還有總的名額限制。2000年以後,在任正大軍區職上將的數量不超過總數的2/3,也就是23-24名。每次正大軍區職中將晉升上將軍銜的名額以此為限。2008年以後,這一比例被壓縮到不超過1/2,即16-17名。
上將名單
現役上將
中國人民解放軍上將
常萬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委員、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
李作成(中國共產黨中央軍事委員會委員,軍委聯合參謀部參謀長)
張升民(中國共產黨中央軍事委員會委員,中央軍委紀律檢查委員會書記)
魏 亮(南部戰區政委)
劉 雷(陸軍政委)
高 津(戰略支援部隊司令)
海軍上將
苗 華(中國共產黨中央軍事委員會委員、中央軍委政治工作部主任)
空軍上將
武警部隊
1955至1965年授銜
1955年中國人民解放軍實行軍銜制,9月27日舉行授銜儀式。授予55位解放軍高級將領上將軍銜;之後於1956年和1958年授予王建安和李聚奎兩位高級將領上將軍銜,總共57位,稱為
開國上將。57名上將中,有海軍上將1人(王宏坤,蘇振華因政治軍官未獲海軍上將軍銜,至1963年改為海軍上將)、鐵道兵上將1人(王震)、軍法上將1人(陳奇涵)、空軍上將2人(劉亞樓、劉震)、炮兵上將1人(陳錫聯)、公安軍上將1人(韋國清)、工程兵上將1人(陳士榘)、軍需上將1人(李聚奎)以及志願軍上將2人(楊勇、李志民)。2009年10月13日,呂正操將軍在北京逝世,至此,中國人民解放軍57位開國上將均已離世。
王平上將 | 總參謀部動員部部長 | 1955年9月27日 | |
| | 1955年9月27日 | |
| 海軍副司令員 | 1955年9月27日 | |
| | 1956年1月25日 | |
| | 1955年9月27日 | |
| 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書記 廣西壯族自治區主席 公安軍第二副司令員 | 1955年9月27日 | 壯族 |
| | 1955年9月27日 | |
| | 1955年9月27日 | |
| | 1955年9月27日 | |
| | 1955年9月27日 | |
| 總參謀部軍事交通部部長 鐵道部代部長 | 1955年9月27日 | |
| | 1955年9月27日 | |
| 空軍副司令員 | 1955年9月27日 | |
| 空軍司令員 | 1955年9月27日 | |
| 副總參謀長 南京軍區司令員 | 1955年9月27日 | |
| 海軍副政治委員兼政治部主任 | 1955年9月27日 | |
| | 1955年9月27日 | |
| 總參三部部長 | 1955年9月27日 | |
| | 1955年9月27日 | |
| | 1955年9月27日 | |
| | 1955年9月27日 | |
| 總後方勤務部政治委員 | 1958年 | |
| 中國人民志願軍司令員 | 1955年9月27日 | |
| 武裝力量監察部副部長 | 1955年9月27日 | |
| | 1955年9月27日 | |
| 濟南軍區司令員 | 1955年9月27日 | |
| | 1955年9月27日 | |
| | 1955年9月27日 | |
| 副總參謀長 訓練總監部副部長 | 1955年9月27日 | |
| 副總參謀長 | 1955年9月27日 | 後為國防部部長 |
| | 1955年9月27日 | |
| | 1955年9月27日 | |
| | 1955年9月27日 | |
| 陸軍第55軍軍長 | 1955年9月27日 | |
| | 1955年9月27日 | |
| 炮兵司令員 | 1955年9月27日 | |
| 瀋陽軍區政治委員 | 1955年9月27日 | |
| | 1955年9月27日 | |
| 武裝力量監察部第一副部長 | 1955年9月27日 | |
| | 1955年9月27日 | |
| 總後方勤務部副部長 | 1955年9月27日 | 1988年再次被授予上將軍銜 |
| | 1955年9月27日 | |
| | 1955年9月27日 | 獨臂將軍(沒有右臂),開國上將中最早逝世者 |
| 訓練總監部副部長兼軍事出版部部長 | 1955年9月27日 | |
| 南京軍區政治委員 | 1955年9月27日 | |
| | 1955年9月27日 | 原國民革命軍將領 |
| 總政治部副主任 總幹部部副部長 | 1955年9月27日 | |
| | 1955年9月27日 | |
| | 1955年9月27日 | 後被開除黨籍 |
| 中共四川省委書記 四川省副省長 成都軍區第一副政治委員 | 1955年9月27日 | |
| 總政治部副主任 | 1955年9月27日 | |
| 總參謀部佇列部部長 | 1955年9月27日 | |
| 副總參謀長 | 1955年9月27日 | |
| 陸軍第69軍軍長 | 1955年9月27日 | 原國民革命軍將領 |
| 副總參謀長 訓練總監部副部長 | 1955年9月27日 | 獨臂將軍(沒有左臂) |
| | 1955年9月27日 | 死後被開除黨籍 |
| | 1955年9月27日 | |
1988年授銜
1988年9月14日,中央軍委舉行軍銜制恢復後首次上將授銜儀式,晉升17位高級將領上將軍銜,括弧內為其當時所擔任職務。
徐 信(副總參謀長)
王 海(空軍司令員)
其中洪學智上將曾於1955年曾被授予上將軍銜,是中國人民解放軍歷史上唯一一位兩度授予上將軍銜的將領。
1993年授銜
1993年6月7日,中央軍委舉行晉升儀式,授予6位高級將領上將軍銜。
1994年授銜
1994年6月8日,中央軍委舉行晉升儀式,授予19位高級將領上將軍銜。
固 輝(南京軍區司令員)
1996年授銜
1996年1月23日,中央軍委舉行晉升儀式,授予4位高級將領上將軍銜。
1998年授銜
1998年3月27日,中央軍委舉行晉升儀式,授予10位高級軍官、警官上將軍銜、警銜。
楊國屏(武裝警察部隊司令員),楊國屏上將也是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組建以來的首位上將
1999年授銜
1999年9月29日,中央軍委舉行晉升儀式,授予2位高級將領上將軍銜。
郭伯雄(中央軍委委員、總參謀部常務副總參謀長)
徐才厚(中央軍委委員、總政治部常務副主任)
2000年授銜
2000年6月21日,中央軍委舉行晉升儀式,授予16位高級軍官警官上將軍銜、警銜。
2002年授銜
2002年6月2日,中央軍委舉行晉升儀式,授予7位高級軍官上將軍銜。
2004年授銜
2004年的上將晉升儀式有兩次,時間分別是6月20日和9月25日,地點是北京中南海和八一大樓,兩次授銜儀式共授予17位高級軍官、警官上將軍銜、警銜。
葛振峰、
張黎(副總參謀長)
朱 啟(北京軍區司令員)
隋明太(武裝警察部隊政治委員)
靖志遠(中央軍委委員、第二炮兵司令員)
2006年授銜
2006年6月24日,中央軍委晉升儀式,授予10位高級軍官上將軍銜
孫忠同(總政治部副主任兼中央軍委紀律檢查委員會書記)
2007年授銜
2007年7月6日和11月2日,中央軍委舉行晉升儀式,授予4位高級軍官上將軍銜。
2008年授銜
2008年7月15日,中央軍委舉行晉升儀式。授予3位高級將領上將軍銜。
2009年授銜
2009年7月20日,中央軍委舉行晉升儀式。授予3位高級將領上將軍銜。
2010年授銜
2010年7月19日,中央軍委舉行晉升儀式,授予11位高級軍官上將軍銜。
童世平(總政治部副主任兼中央軍委紀律檢查委員會書記)
李安東(總裝備部科學技術委員會主任兼總裝備部副部長)
房峰輝(北京軍區司令員)
張陽(廣州軍區政治委員)
2011年授銜
2011年7月23日,中央軍委舉行晉升儀式,授予6名高級將領上將軍銜。
李長才(蘭州軍區政治委員)
2012年授銜
2012年7月30日和11月23日,中央軍委分別舉行晉升儀式,授予7位高級將領上將軍銜。
魏鳳和(中央軍委委員、第二炮兵司令員)
2013年授銜
2013年7月31日,中央軍委舉行晉升儀式,授予4名高級將領上將軍銜。
2014年授銜
2014年7月11日,中央軍委舉行晉升儀式,授予4名高級將領上將軍銜。
2015年授銜
7月31日,中央軍委在北京八一大樓隆重舉行晉升上將軍銜警銜儀式,授予10名高級將領上將軍銜
2016年授銜
2016年7月29日,中央軍委舉行晉升儀式,授予2名高級將領上將軍銜。
2017年授銜
2017年7月28日,上午10時30分,晉銜儀式在莊嚴的國歌聲中開始。中央軍委副主席范長龍宣讀了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簽署的晉升上將軍銜命令。中央軍委副主席許其亮主持晉銜儀式。
這次晉升上將軍銜的軍官是:中部戰區司令員
韓衛國、陸軍政治委員
劉雷、空軍政治委員
於忠福、火箭軍政治委員
王家勝、戰略支援部隊司令員
高津。
2017年11月2日,中央軍委晉升上將軍銜儀式在北京八一大樓隆重舉行。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向晉升上將軍銜的中央軍委委員、中央軍委紀律檢查委員會書記張升民同志頒發命令狀。
2019年授銜
2019年7月31日,中央軍委舉行晉升儀式,授予10名高級將領上將軍銜警銜。
取消軍銜
2014年
2014年10月27日,中央軍委正式對外宣布:根據《中國人民解放軍紀律條令》第四十二條第四款規定(違反紀律,情節嚴重,影響惡劣,已喪失軍人基本條件的,應該開除軍籍),和《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軍銜條例》第二十七條規定(軍官被開除軍籍的,取消其軍銜),決定給予徐才厚開除軍籍、取消其上將軍銜的處分
2016年
2016年7月25日,軍事法院依法對中央軍委原副主席郭伯雄受賄案進行了一審宣判,認定郭伯雄犯受賄罪,判處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追繳的贓款贓物上繳國庫,剝奪上將軍銜。
2018年
2018年10月16日,中共中央宣布給予中央軍委原委員房峰輝、張陽開除黨籍處分。此前,中央軍委已決定給予房峰輝、張陽開除軍籍處分,取消二人上將軍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