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概述
所謂“三教”,指的是儒、道、佛三家。三教概念的發展,可以分幾個階段,
魏晉南北朝是一個階段,唐宋是一個階段,元明清是一個階段。最初的階段里,雖然有三教的連稱,不過彼此是獨立的,當然相互間都有影響,儒、道、佛三者之所以相提並論,則是偏重於它們社會功能的互補。中間的階段是一個過渡的階段,主要在於彼此內在意識上的流通融合,逐步變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就其主流而言,依然各樹一幟。只有最後的階段才出現真正宗教形態上的三教合一。其中,第二階段是在繼續第一階段三教功能互補的基礎上更添新內容,第三階段亦是在前二個階段的底子上再演化出來“
三教合一”的新成份,這也反映了三教合流的趨勢越來越大。
孔子思想體系的核心是仁和禮。
①仁:對於緩和階級矛盾,調整人際關係,穩定社會秩序具有積極的作用,對現代所提倡的
人本理念也具有借鑑作用,其改良政治的主張,也體現了與時代同步的精神。
②禮:帶有承認等級和階級剝削、壓制人民鬥爭的消極性,以後的歷代統治者都把它作為進行階級壓迫的思想工具。
道家學說形成於先秦時期,與
儒家文化互相激盪,相輔相成一起成為
中國古代文化的思想脊柱,道家學說是以道為最高哲學範疇、道是世界的最高實體,道既是宇宙萬物的本原,也是宇宙萬物賴以生存的依據。
道家學派以道來探究自然、社會、人生之家的關係。主要代表人物老子、莊子。
道家之名,始見於西漢
司馬談的《
論六家之要指》,稱為“道德家”。《
漢書·藝文志》稱為道家,列為
九流之一。老子是道家的創始人,
莊子繼承和發展了老子的思想。在莊子前或同時,有
楊朱的“全性葆真”說,
宋鈃、
尹文的“情慾寡淺”說,
彭蒙、
田駢、
慎到的“棄知去己”說,都同道家思想接近,有稱之為道家別派者。道家學說以
老莊自然
天道觀為主,強調人們在思想、行為上應效法“道”的“
生而不有,
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政治上主張“
無為而治”,“不
尚賢,使民不爭”。倫理上主張“
絕仁棄義”,以為“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與
儒墨之說形成明顯對立。其後,
道家思想與名家、法家相結合,成為
黃老之學。為漢初統治者所重。到漢武帝獨尊儒術,黃老漸衰。同時,道家思想流入民間,對東漢末年農民起義運動中道教思想的產生有所影響。魏晉間玄學盛行,
王弼、
何晏輩首以
老莊解釋儒家經文,促成儒、道融合。佛學傳入中國後,學者用老莊詮釋
佛典,又有釋、道合流之勢。宋明理學家力倡儒家
道統,佛、老並斥,但對道家思想仍有某些吸收。道家思想對
中國政治、思想、科技、文化、藝術等方面,都有深刻影響,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道家的主要著作有《老子》、《
莊子》等。莊子是
道家學派的代表人,思想精髓是主張"道德"。
3.佛教代表人物
梵文
產生於公元前6-5世紀的
古印度,其創始人為
悉達多.喬達摩(約前566-前486年),
釋迦摩尼是佛教徒對他的尊稱,意思是“
釋迦族的賢人”。佛,梵文為Buddha,意為“覺悟”,漢譯音為“佛陀”。梵語 Sakyamuni 的音譯。佛教創始人。釋迦是部落的名稱,意思是“能”;“
牟尼”可譯作“文”,是一種尊稱,含有“仁、儒、寂默、忍”等義,意譯也可合成“能仁”、“能忍”、“能儒”、“能寂”等,意為釋迦族的聖人。
俗名
悉達多,生於公元前五六六年,原是
釋迦國的太子,二十九歲出家修道,從當時著名的沙門阿羅邏迦
羅摩和烏陀迦羅摩子修習
禪定。不久就達到他們所教導的一切,但這並不能滿足他的希求,經過六年的
苦修,在一次夜晚的修禪中,他順次經歷
禪那的四種境界,然後繼續集中精神,做最大的努力,就在那晚證悟了生命的真相,成就正覺。從此以後,他被稱為佛陀。併到處說法,組織僧團,直至公元前四八六年圓寂。簡稱為“釋迦”。他創建的佛教,和基督教,伊斯蘭教一道成為世界的三大宗教之一。
相傳佛陀
入滅後,弟子們焚化佛祖遺體,於灰燼中得4顆牙齒以及指骨、頭蓋骨、毛髮等物。弟子們將佛祖真身舍利起塔供養,頂禮膜拜。後來,
阿育王取出全部舍利,分成八萬四千份,分別盛入
寶函,在世界各地建塔供養,其中有許多傳入中國。
發展
儒、釋、道的文化在歷史發展的過程中都先後宗教化了,由儒、釋、道各自的學說、哲理演變成一種宗教理論,從而形成了歷史上的儒、釋、道三教。在談儒、釋、道文化時,必然與儒、釋、道三教相聯繫,由於這種文化的宗教化長達千百年的歷史,談其文化時,無法從其宗教學說中割裂開來。所以,歷史上都習慣地稱為三教文化。事實上把任何一種學說和哲理絕對化,把其操作實踐形式化,那么這種學說和哲理最終就會宗教化。現在講的宗教含意和古代稱的儒、釋、道
三教並不完全相同。宗教一詞來自佛教,佛教中以釋迦
牟尼所說的內容為教,以其弟子所說的內容為宗。教大於宗,教是主幹,宗是教的分派和分枝,合起來就稱為宗教。所以,佛教所稱的宗教,是指佛教的學說和理論。現在用的“宗教”概念來自西方文化的名詞,英文中“宗教”一詞為“religion”,“religion”的意義遠比佛教稱謂的宗教內涵廣泛得多。“religion”是指相信和崇拜超自然上帝的存在,相信人的靈魂不滅並受上帝的支配。
緣由
中國歷史上所稱的儒、釋、道
三教和“religion”是不相同的,它主要是指儒、釋、道的學說理論體系,名為教,實為家。按“religion”的詞意,儒、釋、道三家稱為宗教是不完全對應的。但以其社會功用來看,把三家稱為三教也未嘗不可。正如任繼愈在論證
儒教是宗教時所提出的:“我認為宗教不是一個模式。有的宗教以創世的說法表達上帝的存在,如基督教、
猶太教,這只是許多宗教中的一種,並非所有的宗教都宣傳上帝創造世界。佛教不講
上帝創世說,認為世界是由四大構成的,但沒有任何理由說佛教不是宗教。用基督教的模式作為衡量一切宗教的標準,在方法上不科學;這就像以西方人的身高、膚色作為‘人’的標準一樣。看一種宗教是否成其為宗教,應當從其內在的因素,即從本質上考察。……
中國的宗教表現的形式較細緻,不那么粗糙簡單。……
儒教就是在中國的特殊社會環境中產生的一種宗教。”由於
中國宗教的特點,中國歷史上所稱的
三教和王重陽主張的
三教合一,都要從學說哲理上來理解,而不能只從宗教的形式上去講究。
歷史發展
產生背景
三教文化產生於不同的地域和不同的文化背景,三教文化的差異與三教文化創始人的學說傳承、認識方法、適用對象、目的追求不同而密切相關。所以,形成了
三教不同的文化體系。由於它的不同和差異,三教文化在其融合中經歷了不可避免的衝突、曲折和情感折磨。這種磨合過程中,各家都以自己的理論、認識和習慣為其標準,用來衡量並責求對方之理論、認識和習慣,這樣不免造成各說各優,各稱各強,甚至互相吹毛求疵,以致達到互相戕害的程度。儒道二家根植於中土,從創立到漢唐,並沒有本質的衝突,實際的衝突主要發生在儒道二家與佛家之間。
從西漢到西晉,佛教文化大量傳入中國,道家衍變成名符其實的道教。這一時期三教各自完善其體系,三家還處於互不熟悉的認識階段,這一階段儒家處於獨尊的主導地位。東晉南北朝時期,佛教站住了腳根並得到發展,道教也完成了整頓和發展,形成了比較完整的理論體系,從而打破了儒家的主導地位,形成了三教鼎立之勢。
隋唐時期
隋唐時期,三教的衝突趨於緩和,三教融合的風氣更為盛行,尤其唐代三教共舉和鼓勵的政策,使三教融合起了極大的推動作用。
唐太宗不但進一步神化
孔子,而且崇道獎佛,封孔子為
先聖,詔令各州縣建立
孔子廟。表明唐太宗所推崇的“惟在堯舜之道,周孔之教”。
宋代
宋代
三教合一之潮更為深入,三教在理論上進行融合,三家都互相向對方靠攏,互相滲透,互相融化。北宋的道士
陳摶是由儒入道,精通佛理,他的《
無極圖》和內丹理論,就是三教文化融合的產物。宋代三教融合的另一重要標誌,是儒家吸收了佛道二家文化,創立了以儒為主,兼熔釋、道文化於一爐的理學體系。理學開創者
周敦頤的《
太極圖說》來自道家的傳承,用易理和道家的術語來闡述宇宙生成的理論。
金、元時期
金、元時期,三教文化的融合,從理論上的融化,到實踐上的操作,直到公開創立三教合一的
全真道出現,使歷史上的三教文化,從融合、融化到合一,達到了一個新的起點。
明、清兩代
明、清兩代雖然佛道衰微,但歷代三教融合的思潮有增無減,其特點不是體現在正統的或官方的三教代表人物方面,卻是滲透到民間信仰中。
任何一門宗教的理論,都是由一種學說、哲理演化而來的。一千多年的儒、釋、道合一之趨勢,使三教文化不斷發展和深化,不斷地認識和接受。從撞擊衝突到融合融化,再發展到匯成
三教合一的大潮流,這是中國傳統文化形成的基本過程。這種三教合一的大潮流盛行數百年後,這個影響從近代、當代的各界人士身上都可看到。
近代
近代的佛學大師(如
印光、弘一、
虛雲等)在講解
佛教經典時,經常援引儒、道學說為之解釋。實際上不獨三教人士具有三教合一思想,世人的生活、言談舉止中都滲透著三教合一的氣息。三教合一思潮波及朝鮮、日本、東南亞各國,同樣影響極深。
三教融合
王重陽的
全真道,公開打出三教合一的旗幟,建了一批以三教合一為特徵的教團,如:“三教七寶會”、“三教金蓮會”、“三教三光會”、“三教玉華會”、“三教平等會”等,這些教團都公開以三教合一為內容,這是千百年來儒、釋、道文化大融合的教派形式的體現。王重陽在中國歷史上開創了以三教合一為宗旨的全真道,這不能不說是王重陽的膽識和遠見。
全真道把三教經典共同傳習和誦念,把三教的修持方法融會貫通而套用。王重陽的三教合一思想對後世的道教影響極大,好多著名的道教人士,大多繼承了王重陽三教合一的主張,並都極力論證儒、釋、道三教的同源一致性。
元初江南
全真道的代表人物
李道純,繼承王重陽的
三教合一思想,認為“
儒釋道三教,名殊理不殊”。他論證三教,雖名詞各異,意旨同一。達到窮理盡性之境界,完善和發展了王重陽三教合一的內丹修煉理論。
李道純三教合一的“守中”思想,在明朝
尹真人高弟著的《
性命圭旨》中得到繼承,“儒曰存心養性,道曰修心煉性,釋曰
明心見性。
明代的張三豐也吸收了王重陽的三教合一思想,亦倡導三教同一之說,明時官方把張三豐也歸入全真一派。張三豐對三教合一的理論認識更為深刻,他認為只有正邪之分,沒有三教之異,所謂儒、釋、道三教只是不同地域,不同文化背景下,創始人的表達各異,其所指相同,“
牟尼、孔、老皆名曰道”。勸善渡化,其功一致,“修己利人,其趨一也”。
王重陽的
三教合一思想,從創
全真道到現在,影響一直存在,數百年間,傳承不斷,著名人物還有,
伍守陽、柳華陽、沈常敬、劉一明、黃守中等,他們的理論都師承全真道的三教融合之說,或以儒闡道、或佛道互用,總之都源自王重陽的三教合一的開放思想。另一方面,王重陽的三教合一思想,在明、清兩代,滲透到
民間宗教中去,什麼
黃天教、紅陽教、圓頓教、
三一教、
真空教等,其思想根源和理論主張不能不說受到王重陽三教合一的影響回顧歷史,值得一提的是三教合一思想的全真道,從創立到官方認可,再到思想文化影響的深入,經歷艱難曲折的歷程,其中最重要最艱難的是人們認識的心理障礙。?
王重陽
三教合一思想的
全真道問世,從我們現在的角度來看,應當把它作為世界文化大融合的一部分來看待,不能只局限於道教的改革範圍。從傳統文化的融合來看,它是一次文化思想融合開放的轉折。王重陽的三教合一思想,打破了千百年來
儒釋道狹隘的門戶之見,把遮羞布下的文化認同心理,經王重陽三教合一思想、理論、實踐的公開而廓清,這不能不說是文化融合史上的一個壯舉。
在四川西昌的瀘山上,密林深處高低錯落地露出梵宇、佛宮十餘座,古剎殿宇因地就勢,各據幽境,巍峨壯觀,雕樑畫棟,令人神往。素有“
觀音閣曲折迂迴,瑤池宮高敞
向陽,玉皇殿勢險雄偉,五祖庵僻靜幽深”之謂。佛教、道教、儒教共建廟宇于山中一條道上,山上有寺廟五座,道觀四座,共九座古剎,體現了唐代武后“
三教合一”的宗教懿旨。峨眉皆佛,青城純道,惟西昌
瀘山別開生面,佛、道、儒三教並存,構成了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齊集的旅遊勝地,這是三教文化和諧共融的典範,也是三教合一的具體表現。
三教互補
佛教最初在印度產生,但由於
印度教的制約,使佛教在印度沒有發展的空間,最終傳到了中國。在中國,與儒家、道家、禮教、道教聯繫在一起,又必須與當地文化相結合,這就是中國儒、釋、道的融合過程。中國儒、釋、道的融合基本上是自然轉化的狀態,是宗教對話的一個很好的典範。佛教面對人的環境而變化,能夠適應文化的需求、適應人的需求。佛教有內在發展的活力,就是因為面對人的整體性,面對不同的文化,能夠產生不同的融合。
宗教對話是很重要的。宗教對話既包括宗教之間的對話,也包括宗教自身的對話。
中國宗教則從不傳教,中國可以接受外來宗教,只注重這種外來宗教是否是“善的宗教”,這是儒道所形成的中國宗教特質。
中國傳統可能提供化解西方宗教差異的最好模式——從
儒釋道的融合中尋找方法,超越歷史恩怨,消除宗教對立的可能性。正如儒釋道可以看作同源的,基督教與伊斯蘭教也可以看作是同源的,它們之間也應當並且可能進行對話。
中國儒釋道的發展為西方宗教提供了宗教認同的模式。西方宗教與中國宗教還要進行更深層次的相互對話、相互學習。在中國歷史上,以
儒教為國教、以佛教、道教為兩翼,
三教互補,各得其所,大道並行不悖。此是中國宗教界的優良傳統,我們應當繼承和發揚。在香港,有六宗教聯席會議,表現出宗教界團結合作之精神。
影響聯繫
對中國文人思想的影響
白居易受
三教合一的影響最為深刻,他曾經親自參加過
三教論衡一事:《
白居易集》卷六十八有《三教論衡》一文……,記敘了作者參與的一次這樣活動的大略。其首云:
“大和元年(827年)十月,皇帝
降誕日,奉敕召入麟德殿
內道場,對御三教談論。略錄大端,不可具載。”
白以進士明經,但其詩風向以通俗,且精通三教著稱於史。早年謫貶江州,就寫出了“本是無有鄉,亦名不用處。行禪與忘機,同歸無異路。”(《睡坐晏起》)並自注曰:“道書雲‘
無何有鄉’,
禪經雲‘不用處’。二者
殊名同歸。”晚年寫《三適》詩時,又有“
禪那不動處,
混沌未鑿時”之句。辭官歸鄉後,在《
遇物感興因示子弟》詩的結尾中,又說“上尊周、孔訓,旁鑒老、
莊言。不唯鞭其後,亦要軛其先。”後兩句是用《
莊子·達生篇》之典,但是他仍然承認自己思想是以
儒教為主導的。後世公認白氏深得三教圓融之旨,而且對宋明士大夫的思維及生活方式頗有影響。
儒道釋的思想伴隨蘇軾的一生,但就其明顯的人生哲學特點來說,蘇軾早歲是儒家,中期儒道兼有,晚年卻是儒道釋相融。晚年用世似儒家,超脫似道家,虛空似
釋家。似儒家而非憂,似老莊而非玄,似佛祖而非空。
蘇軾是傳統文化發展到有
宋一代,三教合流的明證、產物、代表。從某些程度,角度,方面來講,從他身上可以看到傳統文化發展到宋代的圓融匯通,成熟輝煌以及中國
士人人生哲學的成熟定型。至少在文化的意義上,宋代是對後世影響最深遠的時代之一;而蘇軾,是士大大群像中最為人稱道而又最可愛的一個。至少到現在為止,我們還沒有走出宋代,還沒有走出蘇軾。
白居易和蘇軾算是兩個代表人物,中國文人中三教思想, 並存的
恆河沙數,如李白、
韋應物,柳宗元等等許許多多。
中國的藝術包括國畫,壁畫,書法,陶藝……也都無不受到三教歸一思想的影響……。
後世影響
當今的世界是物質財富飛速發展的時代,也就是科學技術創造“
物質文明”的“輝煌”階段,在這個人類社會發展的特殊時期,人類的文明實際上是一種畸形的文明。這種文明的發展,使人類本能的屬性得到放縱和膨脹,而使人類本性的屬性受到潛隱和掩埋。人類社會的進步標誌,不僅是物質財富的發展,更重要的是精神財富的積累和充實。人類群體本能的淨化和本性的開顯,卻是人類
社會文明的標誌。儒、釋、道的文化正是這種淨化本能和開顯本性的精神財富。
自發地攝取物質與能量,來維持生命的運轉和延續,這是物質世界周轉循環規律賦予一切動物的本能,為我自私的物慾就是這種本能的體現。
儒家提倡的仁、義、禮、智、信,是人類真正文明的體現。
儒家文化倡導的孝悌忠信,
禮義廉恥,就是人類異於動物的文明標誌。幸運的一點是“工業文明”的西方,已經有一些有識之士認識到這種文明的弊端,驀地回首,才意識到東方聖賢哲人的超前大智慧,紛紛從中國傳統文化中尋求人類未來的出路,以及求索人類真正的文明何在。
達爾文的進化論是生物界“硬體”的規律,它不符合人類高級“軟體”完善有序的程式。連達爾文本人在晚年也認識到他的理論忽視了人類人文因素而感到非常遺憾!英國的科學哲學家
羅素也呼籲人類:“記住你們的人性,而忘掉其餘。”這個“其餘”不正是人類本能的貪慾妄想和私心雜念嗎?
中國的傳統文化崇尚自然,反對肆意妄為;注重道德人倫,反對技巧奸詐;提倡格私慾,存天理;倡良知,顯自性。把仁、義、禮、智、信作為做人治世的根本;把尊老愛幼、憐貧恤孤、濟世利人、端方正直作為心靈淨化的表現;把舍己利人、先人後己、助人為樂、無私奉獻作為人格完善的體現;把
抑惡揚善、積德向善、謙恭禮讓、
正大光明、作為嚮往的美德;把仁愛善良、
慈悲喜舍、大徹大悟、智慧圓滿作為追求的目標。?
二十一世紀是東西方文化融合融化的世紀,在中國完成了
儒釋道三教文化的融化合一之後,
華夏大地又迎來東西方文化融化合一的時代,讓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為人類新的文明做出應有的貢獻。
酒與三教文化
從傳說中的“
三皇五帝”,到有史可考的夏、商、
周直到今天,酒始終與國務活動緊密相連。今天標誌不同級別的有“國宴”、“
便宴”、“雞尾酒會”等,而古代同樣有各種規格的宴飲,並且是禮法和國體尊嚴的體現。儒家對次極為重視,認為是教育人民、治理國家的重要方式,是“
王道”的重要內容。
佛教是反對飲酒的,無論在家、出家,都一律禁止飲用。對於酒的定義和分類,經、論、戒典多有詳說。據《俱舍論》卷十四載,酒有三種:由米麥等穀類釀成的;以果實或植物的根、莖釀成的;而在上述二者都沒有完全發酵時,可令人生醉的。此外,又有谷酒、果酒、藥草酒等三類酒。又據《根本說一切有部毗奈耶頌》,以各種米麥釀製之酒又稱大酒;以植物的皮、果、花等漿汁釀成者稱為雜酒。嚴格地說,但凡有酒色,酒香、酒味、或僅具其一而能醉人的,不論為谷酒、果(木)酒、藥酒、甜酒(蜜、糖、葡萄等釀製)、清酒,乃至酒酢、酒糟,皆在禁戒之列。
不過,佛教徒亦非絕對地不可飲酒。依律制,倘患病必須以酒為藥,或飲,或含口中,或以酒塗瘡,都不為犯戒。對原本嗜酒,出家後因
戒酒而病痿不調的僧人,也並非不可通融,而是為其略開方便之門。儘管具體問題可具體分析,但是“不飲酒”作為行為指導規範的戒律本身卻從未動搖,反對飲酒、禁止信徒飲酒的主旨始終一以貫之。
道教是現存的
中國宗教中唯一的本土宗教,是在繼承了中國先秦諸子百家學說(主要是道家學說)、殷商以降的鬼神崇拜和神仙方術的基礎上發展形成的。道教的思想文化,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一直是中華傳統文化的主要支柱之一。它與
中華傳統文化渾然交融為一體,但又獨具有風骨。
早在道教形成之前,中國遠古酒文化就已經非常發達了,以致有商紂王耽於酒色而喪國之說。中國遠古神祀宗教深深浸染了濃厚的酒文化特徵,不但不禁酒,而且把酒作為祭神的重要供品,甚至還設有專門掌管宗教活動中敬酒事項的官員,稱為“
酒人”。因此,直到現在
全真道中仍有“道不禁酒”的說法;有的受過“大戒”的道士也只是吃“小葷”——吃酒、蔥、姜、蒜、蛋、奶等,而且酒是可以作供品的。
早期的
道教戒律並無不飲酒的條規。金代全真道興,
丘處機始創傳戒制度,入道者必須受戒才能成為道士;明末清初
王常月創
全真叢林,全真道
龍門派聲勢大振,該教的《初真戒律》、《中極戒》、《天仙大成》等合稱“
三堂大戒”,多達數百條,其中大量吸收了
佛教五戒(
不殺生、
不偷盜、不
邪淫、不
妄語、不飲酒)和儒家的名教綱常思想,對生活各方面均作出規定。這些教規中有明確的不許飲酒的戒律。教內文獻,還明確了違犯這些教規的懲罰辦法,
其實,道教歷代仙真中也多有與酒有不解之緣者,像至今仍廣為流傳的八仙故事等。金代王重陽是道教
全真道的創始人。他於金天眷初(1138年)曾應試武舉,考中甲科,慨然有經略天下之志,然長期任征酒小吏,卒未能得志。金正隆四年(1159年)四十八歲時,自稱於
甘河鎮酒肆中遇異人,飲以神水,授以
真訣,自此假裝
瘋顛,自號“王害風”,棄家入
終南山南時村穴居修煉,開始了他立宗創教的歷史。清代光緒年間著名道士李涵虛是
丹道西派創始人。他自小穎悟,年青時善琴、嗜酒,陶醉於詩詞文賦之中,堪稱詩
酒中人。凡此種種,不勝枚舉。
道教對普通教徒雖然並不嚴格戒酒,但是堅決反對酗酒。道教重要經典《太平輕·丁部》對酒的害處有專門論述。
近代影響
“雷鋒精神”克隆
我們的“
不可一世”並“跨了世紀”的所謂雷鋒精神,其實並非原創;而是實實在在的“跨世紀的克隆”(當然,說是“
山寨版”就有些過了)!
咱們的
墨子兩千年前在其《
兼愛》中再明確不過地表示:“兼相愛,
交相利”——“人人為我,我為人人!”可謂將現今的所謂雷鋒精神闡釋到家了!不似孔二仁愛的“親親”——只親近自己親族的人!墨子更身體力行,在當時諸侯爭霸的動亂的戰國,可謂當仁不讓地做了無數好事!如其不惜星夜長途奔波幾千里,一手阻止了楚國對宋國的戰爭;使無數百姓免於生靈塗炭!而在此次論戰中,他擊敗的是“光拉車(發明)不問路”的所謂木匠之祖的
魯班(
公輸班)!故墨家在當時便以俠義為宗、為旨;可謂人間地獄之春秋戰國的一道人文主義的曙光!而墨家在當時所為,又是今日所謂雷鋒等攙攙大娘、扶扶大嫂所望塵莫能及的!
反觀我們現在,雖口上說的是“兼相愛,
交相利”的雷鋒精神,而在當今社會的方方面面,實行的卻是孔二的“親近自己親族的人”的仁!這在我們“市、縣”等各級地方政府的用人及各種高薪
肥缺的招工方面表現得再明確無誤、再充分不過了!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雷鋒“三月來四月走”……
我們提倡的是“兼相愛,交相利”的雷鋒精神,而實際做的卻是孔二的“親親”;這也就同時解釋了為什麼我們沿襲千年來一貫的“
蕭規曹隨”而國父孔二!而兩千年前便挑起反孔大旗的
墨子,他的“飛鳴鏑”的射向孔二的《
非儒》、《非命》、《
非樂》,也最終弄了個“白玩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