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歷史
邛海瀘山景區與西昌城區連為一體,
西昌古稱邛都,秦時"嘗通為郡縣,至漢興而罷"。但秦時西昌為何郡何縣,史籍失載。
西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漢武帝以邛都為越嶲郡,轄十五縣,屬益州,郡治邛都。此外,今西昌市境內除邛都外,尚有蘇 一縣(今禮州鎮)。
邛都縣名歷經東漢、三國和魏晉,歷時300餘年。
隋開皇六年(586),將嚴州改為西寧州。
唐高祖武德元年(618)置嶲州,西昌境內仍存邛都、蘇祁(西漢蘇 )二縣。
唐懿宗鹹通元年(860),西昌被南詔政權占領,南詔設建昌府。後大理國襲其建制。
元世祖至元十二年(1275)置建昌路,以羅羅斯宣慰司總之。
明太祖洪武十五年(1382)改建昌路為建昌府,屬雲南行省。洪武二十五年(1392)廢府,設軍民指揮使司,領守御所四。西昌市境內有守御禮州後千戶所、中千戶所、打沖河中千戶所和前千戶所。洪武二十七年(1394)置建昌衛,屬四川行都司。
清雍正六年(1728),裁建昌衛設寧遠府,置西昌縣,"西昌"之名自此始。
中華民國時期,初裁西昌縣併入寧遠府,旋又裁府復置西昌縣。民國28年(1939),國民政府在西昌設立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行轅,西康省政府在此建立寧屬屯墾委員會負責治理寧屬各縣。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然西昌仍為國民政府軍盤據,次年1月1日,國民黨政權在昌另組"西康省政府",妄圖阻止解放西昌。
1950年3月27日凌晨,
中國人民解放軍入城,西昌解放。4月,西昌縣人民政府成立。12月,西康省西昌專區專員公署成立,西昌縣歸西昌專署管轄。
1955年,撤銷西康省建制,西昌專區劃歸四川省,西昌縣改屬四川省西昌專署管轄。1968年,西昌地區成立革命委員會,西昌縣歸西昌地區革委會領導。
1978年10月,撤銷西昌地區建制,西昌縣改屬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
1979年涼山州人民政府由昭覺縣遷駐西昌縣。同年,國務院批准以原西昌縣城關鎮、西郊、小廟、高梘、馬道公社及喜德縣之四合公社為轄區設定西昌市,1980年1月1日,正式成立西昌市。西昌市、西昌縣並存。
1986年7月,撤銷西昌縣建制,併入西昌市。時西昌縣所轄區、鄉(鎮)全歸市轄。
地理環境
地理位置
邛海又名邛池,位於
西昌城東南5公里處,是
四川省境內最大湖泊之一。湖面31平方千米,最深處34米,常年蓄水約3.2億立方米。瀘山位於邛海之濱,海拔2317米,與邛海相對高差807米。山巒奇秀,古木參天,是西昌的天然綠色屏障,林中珍稀動植物種類繁多,有二千年歷史的十大"巴蜀樹王"之一的九龍漢柏,形態奇特,世上絕無僅有。
氣候特徵
屬於熱帶高原季風氣候區,素有小"春城"之稱,蘊藏著豐富的氣候資源,具有冬暖夏涼、四季如春,雨量充沛、降雨集中,日照充足、光熱資源豐富等特點。白天太陽輻射強,晝夜溫差大。
自然資源
生長在林間林下野生植物的種類繁多,資源豐富,共有233科、532屬、2000餘種。其中有國家第一批保護珍稀植物30餘種,如
攀枝花蘇鐵、棕背杜鵑、
西康玉蘭等等,尤以中草藥材和野生食用蕈具有特色。
野生中藥材據1984年普查,共有58科、116屬、117種(植物藥52科、108屆,動物藥8科、8屬),總蘊藏量為6197.61公擔。其中除防風、黨參、茯苓為大宗產品外尚有
天麻、黃連、川心蓮、貝母、靈芝等等,還有未上省標藥典而有較大開發利用前途的,蘊藏量約500公擔。
野生食用蕈 1985年調查,共有野生蕈類141種,其中可食蕈84種,為沿山居民夏秋的蔬菜,雞棕、牛肝蕈、香菇、黑木耳等均為上市土特產品。琅環溝和螺髻山下部還產松茸。
此外,還有油料植物36科64種,芳香植物18科29種,澱粉植物31科67種,纖維植物19科36種,
單寧植物29科64種,色素植物6科14種,野生觀賞植物8科66種,野果2l科72種,野菜33科53種,珍稀植物12科34種,其它植物lO科24種。
主要景點
| 瀘山第一殿光福寺是最大的建築群,它由千佛殿、文武宮、魁星閣、望海樓、飛梁寺、大雄殿組成,設計精巧,規模宏偉。寺內保留著精湛的雕刻藝術,有全國罕見的省級保護文物地震碑陳列室,有歷代名流題詠的詩詞歌賦,有明代銅鐵鑄佛像、數千斤重的大銅像、塔式香爐等文物。寺廟前有漢、唐代時期古柏,銀柯如鐵、蒼龍夭嬌、上騰青霄,可稱奇古。 瀘山主峰(紗帽項)海拔2317米,與邛海水面相對高差約800米,從山腳登上山頂約八公里。瀘山山巒奇秀,古木參天,是西昌的天然綠色屏障,林中珍稀動植物種類繁多,有二千年歷史的十大“巴蜀樹王”之一的九龍漢柏,形態奇特,世上絕無僅有。上有明狀元楊升庵火把節夜宿瀘山,在看到瀘山的美景與火把節的盛況後,在此吟出的名句:“老夫今夜宿瀘山,驚破天門夜未關。誰把太空敲粉碎,滿天星斗落人間”。 |
| 涼山彝族奴隸社會博物館,位於瀘山風景區中部,它是一座具有彝族古典風格的建築,它背依青山,面臨邛海。涼山彝族奴隸社會博物館於1985年8月4日建成開放。這裡是我國第一個民族博物館,也是世界唯一反映奴隸社會形態的專題博物館。 涼山是我國最大的彝族聚居區。50年代初,這裡大部分地區還保留著較為完整的奴隸社會形態。1956年實行民主改革後涼山從奴隸社會一步跨千年飛躍到社會主義社會。為保存奴隸社會實物和資料,給研究和展示這一特殊、典型的社會形態提供條件,涼山彝族奴隸社會博物館於1985年8月4日建成開放。 |
| 瀘山的第一座古剎“ 光福寺”,光福寺望海樓名“吟雲閣“。是瀘山最大的建築群,也是主廟,始建於貞觀十五年。光福寺坐西向東,呈階梯狀。遠遠望雲,甚是壯觀,整個建築以中軸線為中心展開,依山勢分五級建造,由大雄殿、千佛殿、文武殿、魁星閣組成。 寺內有清乾隆二十三年鑄銅鐘一口,重達一噸多,還有古色古香的碑刻、香爐、銅鑄佛像等,反映出了瀘山古剎的千年興衰。瀘山各寺廟都建有望海樓,因地勢不同而觀景各異。西昌地震碑林 瀘山還有一座獨特的 景觀――西昌地震碑林。 西昌地震碑林與陝西 西安碑林,山東曲阜 孔廟碑林,台灣高雄南門碑林,並稱中國 四大碑林,現為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 |
| 西昌地震碑林收集的石刻集中反映了西昌歷史上明 嘉靖十五年(公元1536年)農曆二月二十八日,清 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農曆正月初三和 道光三十年(公元1850年)農曆八月七日三次大地震的史實。西昌地震碑林收集的碑刻主要分為記事與墓碑兩大類。記事碑, 主要記載了地震對寺廟、衙署、會館、民居、城垣及水利設施等建築物的損壞程度;墓碑,主要記載了地震造成的人員傷亡情況,地震碑林詳細地記載了三次大地震發震的具體年月日時,根據地震碑出土地點的分布情況,還可以觀察到三次地震的受災範圍,推測出地震的震中。西昌地震碑林是今天我們研究歷史地震寶貴的原始資料。 |
| 涼山民族文化藝術中心,是連線西昌城區與邛海瀘山景區的紐帶和走廊,是城市生活的延伸,是全景式展示彝族文化的大型綜合性文化藝術中心 |
保護工程
時間 | 工程 |
2006年 | 開始實施邛海濕地1-6期濕地恢復工程。 |
2014年 | 西昌市邛海濕地恢復工程。 |
景區榮譽
時間 | 榮譽 |
2007年 | 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
2008年 | 中國旅遊最令人嚮往的地方 |
2009年 | 中國最美的十大古城”之一 |
2013年 | 國家生態文明教育基地 |
2010年 | 全球網民推薦的中國旅遊城市 |
2011年 | 中國最美的五大養生棲息地 |
2012年 | 中國最佳休閒小城 |
2014年 | 國家森林城市 |
2014年 | 中國最值得去的十座小城市之一 |
2017年 | 首批10家國家濕地旅遊示範基地 |
旅遊信息
門票
瀘山門票:3元
瀘山索道單程票:20元;
上下雙程票:25元
瀘山滑道單程票:25元;
上下雙程票:30元
光福寺門票:3元
彝族奴隸社會博物館門票:30元
注意事項
1、在森林公園旅遊,要向公園管理人員問明適宜旅遊的路線,並了解有沒有不安全地帶,做到心中有數。然後按照公園管理人員指示的遊覽路線前行或請導遊帶領,切不可盲目亂闖,偏離管理人員指示或公園標識的路線,以致深入禁游地帶或迷失方向和回歸路途,發生意外事故。
2、在森林公園遊覽,應預先考慮安排好何時開始返回,何時回到住宿地點,不可盲目無限制地深入茫茫林海,天黑時還回不到住宿地點,在黑暗中摸索尋找回歸之路,以致發生困難和危險。
3、由於森林公園的地域大多處於渺無人煙的荒郊僻野,旅遊時防蚊油、蛇藥及防身用具要及時配備,以防止蚊蟲、毒蛇等的侵害。
4、到森林公園遊覽,要穿比較貼身的和能遮蔽身體各部分的衣服,並多帶一件禦寒的毛衣之類的衣服,以防野外突然颳風降溫,鞋子最好要穿寬鬆適度、鞋底柔軟的防滑旅遊鞋,以免步行時導致腳痛或被滑跌受傷,更不要裸露手臂和腳腕,以防毒蟲叮咬。
5、出發前,要準備好攜帶必需的麵包等食物和飲料,不要因徒步行走口渴時隨便喝池塘溪澗中的涼水,飢餓時,採食林問的瓜果,以防中毒或感染病菌。
6、要隨身攜帶電筒、手機、哨子、應急藥品等,以便必要時治療內、外傷或報警求援之需。
7、要遵守森林公園的遊覽規定,不要擅自狩獵,隨便生火煮食,亂丟火柴頭或菸頭,要注意防火,也不要隨便採摘樹木標本、扭摘花卉或隨地遺棄廢物,破壞旅遊地的美好景觀。
交通信息
與邛海風景區連成一片,兩地可一併遊覽,乘車到達邛海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