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福寺(四川省涼山州西昌市寺廟)

光福寺(四川省涼山州西昌市寺廟)

西昌光福寺,又稱瀘山光福寺,位於四川省涼山州西昌市瀘山腰間,是瀘山的第一古剎。光福寺,原名“大佛寺”,也是主廟,是瀘山宗教建築中歷史最悠久,規模最龐大,氣勢最恢宏,香火最興旺的佛教建築群。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光福寺
  • 又稱:瀘山光福寺
  • 始建於:唐天佑年間
  • 地址:四川省涼山州西昌市瀘山腰間
地理概況,歷史沿革,旅遊看點,地圖信息,

地理概況

西昌光福寺,又稱瀘山光福寺,位於四川省涼山州西昌市瀘山腰間,是瀘山的第一古剎。
光福寺,原名“大佛寺”,也是主廟,是瀘山宗教建築中歷史最悠久,規模最龐大,氣勢最恢宏,香火最興旺的佛教建築群。始建於唐天佑年間,距今約1100年,總建築面積約20000平方米。整個建築群落依山勢分七級建造,由天王殿、望海樓、觀音殿、大雄殿、蒙段祠、三聖殿組成。寺內有全國四大碑林之一的地震碑林,十大“巴蜀樹王”排名第四的古漢柏,一噸多重的鑄銅古鐘,還有古色古香的碑刻、香爐、銅鑄佛像等。

歷史沿革

據史料記載,該寺唐朝以前為飛梁寺、瀘山寺,唐武德九年(公元626年),被匪徒洗劫焚毀。唐貞觀十五年(公元642年),峨眉山僧人慈忍,俗稱長眉長老覽勝至瀘山,留連不捨,於是剷除荊蔓,平整地基,募化修建大雄寶殿,塑造大佛神像,創建“大佛寺”。相傳明朝成化年間,憲宗皇帝朱見深之妃得奇病久治未愈,後夜夢寺院景色,心情甚佳,貴妃夢境與瀘山大佛寺相合,貴妃前來朝拜後痊癒,僧人智深拜奏憲宗皇帝後,皇帝賜名“光福寺”,並親書扁額一道,沿用至今。該寺現為州、市佛教協會所在地。
西昌光福寺西昌光福寺

旅遊看點

光福寺坐西向東,呈階梯狀依山而建,重重疊疊,蔚為壯觀,總建築面積約5千平方米。其建築布局是,在一巨型照壁背面分七級而依次陳布。天王殿、望海樓、三聖殿、觀音殿、大雄殿、飛梁殿、蒙段祠逐序排列,構成一條中軸線,形成主體建築群。爾後逐步向南向北展開, 成為一個錯落有致、協調統一的龐大建築群體。
照壁
寺前台階下有一巨型照壁,照壁寬14米,高12米,正面篆書“川南勝境”四個大字,背面為明朝正德年間狀元楊升庵在火把節夜宿瀘山時,在此吟出的名句《瀘山觀火炬詠懷》:“老夫今夜宿瀘山,驚破天門夜未關。誰把太空敲粉碎,滿天星斗落人間”。此詩對當時西昌的火把節作了最生動,最形象的描寫,令人浮想聯翩。
登上這些石階,青石所鋪的石階兩旁欄板上是工藝精湛的古典名著《西遊記》浮雕畫面,兩旁欄柱上千姿百態的小石獅,活潑可愛。
天王殿
殿內供奉彌勒佛、四大天王和韋陀神像。殿外圓柱有楹聯兩對,其中一聯曰“出入在斯務要了明性去,聖凡所到須堂問過心來”,出自於佛經中的《六祖壇經》,表達了僧眾所要追求的最高境界。四大天王因為手中所持的法器不同,也代表了不同的意義。手持寶劍的,因為寶劍的舞動能帶動風,所以他代表的是風;手持琵琶的,因為琵琶需要調音,於是他代表的是調;手拿傘的代表著雨;手拿蛇的,因為蛇很滑順,所以他代表順。因此他們連起來分別代表了“風調雨順”。
望海樓
拾級攀登,來到第二院落,此院落為閣樓式建築。瀘山各寺廟都建有望海樓。光福寺望海樓又名“吟雲閣”,此閣觀賞邛海景致最佳,故而遠近聞名,香客雲集,遊人必至,名人常到。千百年來,文人騷客多會於此,留下許多佳話和詩文。我們剛到瀘山上來的時候曾給大家介紹過一個巨大的照壁,就是明朝狀元楊升庵在此住宿,正逢西昌火把節。入夜,四山火把通明,火把在邛海中形成倒影,星星點點,天上人間渾然一體。於是詩人詩興大發,吟出了《瀘山觀火炬詠懷》這一千古絕唱,生動地勾畫出了遼闊星空與彝族同胞歡度火把節的瑰麗景象。因此,這裡又名“觀炬樓”。1945年10月,蔣介石、宋美齡夫婦也曾至此遊憩觀景。西昌解放後,黨和國家領導人鄧小平、李先念、賀龍、郭沫若、費孝通、毛致用等都曾來這裡遊覽。
望海樓望海樓
三聖殿
殿中供奉觀世音、阿彌陀佛和大勢智菩薩,中間是西藏十世班禪的遺像。殿前井院中有明代金、銀桂樹兩株,金桂直徑約28cm,銀桂直徑約52cm。每逢金秋,桂花盛開,香溢四野。
觀音殿
此殿建築面積500餘平方米,為三層十二面閣樓式木結構、斗拱仿古建築,雕樑畫棟,全是本地藝人手工繪製,極為精美,其殿其像在省內首屈一指。殿內供奉千手觀音像,高8.5米,純銅鑄就,為西南地區之最。觀世音菩薩因善觀善聽世音聲,尋聲救苦而得名,又因其能化現各種形象救渡眾生,有千手護持,千眼觀照,故名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據佛經記載,觀音菩薩與娑婆世界有大因緣,千處祈求千處應,苦海常作渡人舟,有感皆通,無願不從。
大雄殿
現存的大雄寶殿重建於清朝光緒八年(公元1882年),殿內供奉著4.8米高的釋迦牟尼佛像,兩側是十八羅漢畫像。殿中則是和尚們早上學習誦讀經文的地方。殿中有清朝乾隆二十三年(公元1758年)所鑄、重約1000餘公斤銅鐘一口,邛都八景之一“古寺晚鐘”便是指這口古鐘,敲擊時鐘聲渾厚映遠悠長。
飛梁殿
出大雄殿,再向西拾階而上,是光福寺主體建築群中西端最後一殿飛梁殿。相傳在唐代建此殿時,工匠幾經周折始終未能做成稱心如意的大梁,不能如期竣工,於是便焚香敬佛。入夜,滿天彩霞,一根稱心如意的大梁從西方飄然而至,穩穩噹噹地安放在大殿上,大殿終於竣工,“飛梁殿”之名由此而來。  
西昌光福寺西昌光福寺
蒙段祠
據稱蒙段祠是南詔大理時期土官蒙氏段氏所建的宗祠。祠內供段氏女望天母殿而得名。殿前一棵古漢柏,樹齡達二千餘年,身合圍11米有餘,是四川十大樹王之一。關於這棵古柏還有一段神奇的傳說:相傳,很早以前的瀘山是一片渺無人煙的大森林,沒有人家,也沒有寺廟。在唐朝天佑年間,山上來了一位法號叫慈忍的長老和尚。慈忍長老天堂飽滿,紅顏銀須,眉長一尺 , 民間都稱他長眉長老。長眉長老雲遊四海,到過許多地方,還從未見過象瀘山這樣的山青水綠、千峰拱瑞、萬派朝宗、天生之佛境。於是定下心來,在這裡招募工匠,拓地開基,創建佛寺。一天,一位身穿粗布衣,光著腳的小女跑上山來,苦苦哀求長眉長老,要在山上找事做,討口飯吃。小女說,她姓段,叫段阿妹,家住小漁村,年方十四,父母雙亡,無依無靠。邊說邊哭,十分可憐。長眉長老以慈悲為懷,留下了段阿妹,叫她每日下山背米背菜。段阿妹不嫌苦,不怕累,每天從山下背米背菜跑幾趟,十分勤快,長眉長老和工匠們都很喜歡她。有一天,段阿妹背米回瀘山時,半路上樹林裡遇到一個騎毛驢的白鬍子老漢,白鬍子老漢笑眯眯地摸著鬍子對段阿妹說:“小妹妹,你小小年紀背這么重的米不累嗎?”段阿妹說:“不累。”白鬍子老漢又說:“我把毛驢借給你,等以後廟子修好了再歸還給我。”說完,人就不見了。那條毛驢卻乖乖地走到段阿妹的面前,聽候使喚。毛驢力氣大,跑得快,馱米馱菜,馱磚馱瓦,要啥馱啥。不久,瀘山大佛寺修好了。這年四月初八 , 瀘山大佛寺舉行竣工開光慶典。工匠門都說:“要感謝毛驢才是。”正當長眉長老領著眾工匠去拜謝毛驢時,只見毛驢正順著大佛寺西旁那棵古柏樹往上爬。段阿妹慌了,忙喊“毛驢兒,毛驢兒,你下來呀。”那毛驢依依不捨地回頭望望,“昂,昂”地叫著,越爬越高。這時,天上飄來一朵白雲,雲中現出白鬍子老漢。老漢把手一招,毛驢順著樹梢飛上了天。白鬍子老漢騎上毛驢,飄然向西方而去。長眉長老慌忙下跪,雙手合十,高呼阿彌陀佛,工匠們不解其意,問長老。長老說:“你等不知,此乃我佛第一佛祖,毗盧遮那佛化身也。”毛驢去了,段阿妹卻仍在古柏樹下舉著手,望著天空不動了。直到現在,那棵古柏樹上還留著毛驢的蹄印。
清光緒年恩科舉人劉景松一首《蒙段祠古柏歌》,詠贊這株漢柏:“柏乎!柏乎!大廈防傾須棟粱,萬牛將爾貢玉堂。

地圖信息

地址: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邛海瀘山風景區光福寺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