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簡介,古代禮制,石器時代,齊家文化,虢國玉琮,基本概況,延伸內容,各時玉琮,玉琮考證,蘇州石器,南通石器,基本信息,藏品鑑賞,阜寧石器,陸莊遺址,東園遺址,陸莊玉琮,良渚文化,玉琮之王,禮器簡介,良渚遺址,歷代特色,
簡介
在選材上,良渚文化的玉材為江浙一帶的透閃石質的玉石,質地不純,以青色、青赭色居多。從出土的玉琮來看,除部分保留著晶瑩的質感外,大部分玉琮的外表已沁蝕成粉白色,受沁的程度大大高於同墓所出的玉璧。玉琮的表面色澤較均勻,不像玉璧那樣存有燦爛多變的塊狀彩斑。
古代禮制
中國古代有玉璧祭天,玉琮祭地的禮制。
石器時代
【名稱】:玉琮
【類別】:玉器
【年代】:新石器時代
【文物原屬】:良渚文化遺物
【文物現狀】:現藏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簡介】:
高8.8厘米,直徑17.1~17.6厘米,重6500克 。
此琮呈扁矮方柱狀,內圓外方,上下對穿一直徑僅4.9厘米的圓孔。器表每面以4.2厘米寬的豎槽一分為二,又以僅0.1厘米寬的三條橫槽分為四節。器表打磨光澤規整。
這件玉琮器型規整,厚薄均勻,邊角端正,輪廓分明,表明良渚玉器在成型過程中,已使用了拉絲、管鑽、鋸切等多種以砂為介質的開料手段。減地淺浮雕手法,滿密的陰線刻,精細的器表打磨,均表現了良渚玉器的高度成就,獨特的紋飾不僅給人神秘的美感,更為我們研究當時文化和宗教提供了重要依據。
齊家文化
【名稱】:玉琮
【類別】:玉器
【年代】:距今4000多年
【文物原屬】:齊家文化遺物
【文物現狀】:現藏靜寧縣博物館
【簡介】:高14.7、寬8.2、射徑8.2厘米
虢國玉琮
基本概況
【名稱】:玉琮
【類別】:玉器
【年代】:西周
【尺寸】:通高2.6厘米,射徑3厘米。
【簡介】:白玉,玉質溫潤,部分受沁呈紅色。體矮小,內圓外方,上下兩端有短射,通體素麵。
延伸內容
玉琮,後世又稱“輞頭”。其用途,一向以為就是“以黃琮禮地”的禮器。但自從良渚文化的玉琮大量出土後,這種戰國秦漢間經師們的附會就不足為憑了,有的學者根據其造型和紋飾特徵,推測其為巫師通天地敬鬼神的一種法器,帶有強烈的原始巫術色彩。其具體使用方法還有待考證。玉琮在商周還常見,在戰國兩漢以後,就很少見了。其用途也被納入儒家的禮儀系統中,成為禮器或葬器。
值得注意的是,在四面直槽內上下各刻一神人獸面複合圖像,共8個。單個圖像高約3厘米,寬約4厘米,用線浮雕結合細線刻雕琢成。圖案主體的神人,臉面呈倒梯形,眼為重圈,兩側有小三角形眼角,寬鼻以弧線勾出鼻翼,闊嘴用一條長橫線、7條短線刻出兩排16個牙齒。頭飾內層為帽,刻8組捲雲紋,外層羽冠,刻22組邊緣雙線,中間單線組成的放射狀羽飾。臉與冠淺浮雕而成。神人上肢聳肩平臂,手及腰部、下肢屈曲,三爪如鳥。四肢密布捲雲、弧線、橫豎直線作成的紋飾。胸腹部淺浮雕獸面紋,有橢圓形凸面眼瞼和橋形額部。
在玉琮的角尺形凸面上,以轉角為中軸展開,每兩節還琢刻了簡化的神人獸面紋,四角相同,左右對稱,共8組。與豎槽內的紋飾相比,這一人獸組合保留了基本構圖,省去了神人的四肢,冠作了變形,面部簡化,在獸面兩側增加了一對誇張的鳥紋。以轉角為中軸展開的簡化人獸組合紋是良渚文化玉琮紋飾的基本特徵。
各時玉琮
新石器時代發現較多的良渚玉琮,玉材為產於江浙一帶的透閃石質玉石,質地不純,以青色居多,部分黃色,土浸後呈霧狀乳白色。除少數作圓筒狀外,多製成規整的內圓外方形。琮體切割規整,中孔為管鑽對穿而成,中接處常留有兩層。玉琮的形體大小高低不一,一般早期矮,晚期高。琮身均飾有獸面紋,紋飾以四角線為中心,分成四組,隨琮高低不同,以相同的紋飾分數組飾於琮上。部分玉琮在主體獸面紋外,用細陰紋刻細“神人”圖形和雲雷紋,陰線用利石刻劃而成,線條堅挺。浙江杭州反山遺址出土的神獸紋玉琮為現今所見良渚文化中最大的玉琮,被稱為琮王。
宋以後出現了仿古玉琮,但宋至明的仿品上多飾當時流行的紋飾。明末至清代的偽古玉,以仿商周素麵矮體玉琮為多,也有仿良渚文化玉琮。清代乾隆時期仿古玉琮尤甚。因加工工具、習慣的不同,偽品多數顯得圓滑有餘而古意不足,熟舊的程度更難做得逼真。
玉琮考證
“琮”始見於《周禮》等古籍。其形以《周禮·考工記·玉人》所釋:“大琮十有二寸,射四寸,厚寸”。《白虎通·文質篇》曰:“圓中牙身玄外曰琮”。鄭玄補註《周禮》時說:“琮,八方象地”。南唐徐鍇釋琮時講:“狀若八角而中圓”。後因後人難辨琮狀的實體,以致南宋時稱為“鎮圭”。至清乾隆按東漢許慎《說文解字》,以“琮,瑞玉,大八寸,似車釭?”的說法為據。
經考證,玉琮距今4000至5000年,其功能與意義有:
玉琮的造型是內圓(孔)外方,似是印證“璧圓象天,琮方象地”等道理。巫師也常用劣質的玉琮、石琮,或被燒過的玉琮,來鎮墓壓邪、斂屍防腐、避凶驅鬼。
二、玉琮也是權勢和財富的象徵。玉琮於墓葬中出土時有如下特徵:墓葬規格高,規模大,隨葬品較豐富;墓主人多為男性;琮常於壁伴出,一些墓中有殉葬人的現象。
蘇州石器
此琮為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時期作品,高31.6厘米, 上寬7.8×7.8厘米,內徑5.6厘米,下寬6.8×6.8厘米, 內徑5.1厘米。 藏於蘇州博物館。
此琮呈褐色,兩端圓,中段為方柱體,分十二節。孔內留有明顯對鑿痕跡,每節轉角處刻有凹形牙狀紋飾,在下端起第二、三、四、五節處一側凹形紋飾內還刻有一小圓圈,仿佛人眼一般,整個器物,線條刻劃清晰,比例恰當,呈大氣之態。
琮與璧、圭、璋、璜、琥被稱為六種禮器,古人謂之“六瑞”。
關於良渚文化玉琮的功能,學術界也是眾說不一,尚無定論。有學者認為琮是煙囪崇拜的禮器,是家族祭祀的對象;有的學者認為琮象徵地母的女陰,是生殖崇拜的對象;有人認為玉琮是男根之函;有人認為琮是織布機上的部件;有學者認為,琮是溝通天地之間的媒介,琮外方象徵地,內圓象徵天,中孔穿的柱子為天地柱,象徵天地之間的貫穿,琮上的獸面紋就是巫師的蹻,巫師乘獸蹻以此通天人之際;還有人認為良渚玉琮是良渚寺墩遺址的設計底本;琮是玉主,是宗廟中祭祀時所請神明祖先降臨憑依之物;琮是獸面神神柱,屬於圖騰柱;琮是燎祭用具;琮是繫於腰間的佩飾;更有人認為,琮是獻給鬼神的豬、豬頭、豬下頜的高貴替代物,是神的食物;琮是井乃至黃泉的象徵,是神龍浮出的通道。
南通石器
基本信息
【名稱】:玉琮
【材質】:玉器
【年代】:新石器時代
【尺寸】:高5、寬8、孔徑6.1厘米。
【文物現狀】:南通博物苑收藏
藏品鑑賞
該藏品玉琮以碧玉製成,色澤瑩潤,綠中隱現乳黃,灰白色斑紋。呈內圓外方的柱形狀,單節,上下口部分稍微凸出,四面的中間均磨出一條寬而直淺的槽,槽的兩邊有兩組平行弦紋和兩個對稱的圓圈紋,組成簡化的人獸面紋。青墩遺址發現,將南通的歷史向上推到4000-5300年。
阜寧石器
陸莊遺址
東園遺址
陸莊玉琮
玉琮是新石器時代原始部落首領“通天”,“與天對話”和“祭天”的神器,是墓葬中部落酋長身份的證據,該玉琮於一九七三年板湖陸莊新石器時代遺址出土。
良渚文化
良渚文化遺址於1936年在浙江餘杭良渚首次被發掘。已發掘的良渚文化遺址分布於長江中下游地區,主要在太湖流域,距今約4000—5000年這些遺址中有古城、村落、墓地、祭壇等各種遺存,出土文物有石器、陶器、玉器、絲織品和麻織品等。尤為突出的是大批的玉器,雕琢細膩、十分精美。良渚文化顯示了我國長江三角洲地區新時期時代晚期的社會和經濟發展水平。
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高5.6厘米。
為陽起石琢制,乳白色隱現淡綠斑紋。琮面雕出四個角尺形凸塊,中部有一條橫槽,將凸塊分為上下兩節。以四角為中線,各刻一神像。上節在兩條平行的橫棱下雕刻一神臉。眼為線刻園圈,下邊橫凸塊作鼻,上刻細密的雲紋和橫直線圖案。下節雕刻一獸面。蛋圓形凸面作眼廓,線刻重圈為眼,中間以橋形凸面連線,和一條橫凸塊作鼻,凸塊上也滿刻橫直線和雲紋圖案。器表高度拋光,光潔如鏡。
玉琮之王
新石器時代 良渚文化(距今約5300~4000年)
高49.7厘米 上寬6.4厘米 下寬5.6厘米 傳山東出土
良渚文化是長江下游新石器時代晚期文化的代表,因首先發現於浙江省餘杭縣良渚鎮而得名。其主要分布於江浙、上海一帶,距今約5300~4000年左右。玉琮在良渚文化中大量出土,有不下百件之多。玉琮是中國古代玉器中重要而帶有神秘色彩的禮器,對良渚玉琮功用的猜測不下二十多種。《周禮》中就有“以黃琮禮地”的記載,也就是說在禮儀活動中用琮來祭祀地神。多數學者認為琮是一種溝通天地的法器,上大內圓象徵天,下小和外方象徵地。
這件玉琮呈碧綠色,玉材屬於軟玉系列的透閃石——陽起玉石,它的基本造型為方柱體,中心對穿大圓孔,外方內圓,上大下小,器身共分十九節,每節四角雕成一簡化戴冠人面或獸面神像,全器共有76神像,玉琮上端上部正中陰線刻日月紋,與山東大汶口文化晚期莒縣凌陽河陶文相似,這種日月紋應該是天上世界的象徵,反映出先民對太陽、月亮的崇拜。琮外壁四面各有一道凹槽,槽兩邊基本等距,誤差在1毫米左右,每節上下間距也幾乎完全相等,而且玉琮獸面紋的構圖也基本相同。每兩個轉角的紋飾組合成完整的獸面,既生動且富有變化。現藏中國國家博物館。
禮器簡介
良渚文化高5.4厘米 射徑上端6.5厘米 射徑下端6.1厘米 孔徑4.6厘米1978年江蘇省武進縣寺墩遺址M1出土透閃石軟玉,呈碧綠色。器呈矮方柱體,外方內圓,上大下小,中有對鑽圓孔,外表分兩節,每節以四角為中線,飾簡化的帶冠人面紋,共八組。用兩道凸橫棱,兩個圓圈,一短凸檔組成表示羽冠,眼睛,鼻子組成的圖案。現藏於南京博物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