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對

有對是中國哲學史用語。《老子》《易傳》已具“有對”的思想但未作為專門概念而提出。至宋代張載、二程、朱熹則論述較多。張載明確提出:“有象斯有對,對必反其為。”(《正蒙·太和》)存在著的客觀現象都是對立相爭的。程顆也認識到:“天地萬物之理,無獨必有對,皆自然而然,非有安排也,”(《遺書》卷十一)南宋朱熹在承認“有對”的普遍性的同時,又指出“有對”的複雜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有對
  • 性質:中國哲學史用語
朱熹認為“雖說無獨必有對,然獨中又自有對。”(《朱子語類》卷九十五)事物對立雙方又各自包含矛盾。明清之際王夫之注重對立雙方的相互滲透、互為作用、認為:“截然分析而必相對待者,天地無有也,萬物無有也,人心無有也。”(《周易外傳》卷七)事物間的一切對立,都不是單純的對立,而是既對立又統一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