鱈魚(鱈形目鱈科魚類)

鱈魚(鱈形目鱈科魚類)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鱈(學名:Gadus)即鱈屬,是一類鱈形目鱈科的大型海洋魚類,共有三種即大西洋鱈(Gadus morhua)、太平洋鱈(Gadus macrocephalus)及狹鱈(Gadus chalcogrammus)。其中最大種大西洋鱈體長最長約200厘米,體重最大約96千克,狹鱈體型最小,體長最長約96厘米。鱈魚腹部通常呈現為白色。在頭部、鰭、尾巴和身體上,鱈魚還分布著顏色較深的斑點。

鱈屬魚類廣泛分布於北大西洋、北冰洋及北太平洋海域中,主要棲息于海水底層。屬肉食性魚類,冬季到早春的繁殖季節會洄游到溫暖水域,該屬下部分種類的鱈,其壽命可達20年以上。

鱈屬物種僅大西洋鱈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受威脅等級為極危(VU)。鱈在生態系統中處於食物鏈較高位置,可以控制中小體型魚類和底棲物種的數量。在部分原產地,其是一種常見的經濟魚類,肉富含蛋白質,是一種烹飪食材,英國代表菜餚“炸魚薯條”往往多使用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鱈 
  • 別名:鰵魚 
  • 拉丁學名:Gadus 
  • 動物界(Animalia) 
  • 脊索動物門(Chordata) 
  • 輻鰭魚綱(Actinopterygii) 
  • 鱈形目(Gadiformes) 
  • 鱈科(Gadidae) 
  • :鱈屬(Gadus) 
  • 命名者及年代:Linnaeus, 1758 
  • 分布區域:北大西洋、北冰洋及北太平洋   
  • 棲息環境:在海岸線附近和沿300米等深線的地方出沒   
動物學史,分類與演化,命名由來,形態特徵,總體特徵,物種特徵對比,棲息環境,分布範圍,生活習性,覓食行為,洄遊行為,交流行為,生長繁殖,生長特徵,繁殖方式,人工養殖,養殖現狀,養殖管理,保護現狀,保護級別,種群現狀,瀕危原因,保護措施,主要價值,生態價值,食用價值,營養價值,相關文化,

動物學史

分類與演化

傳統觀念中,鱈屬包含大西洋鱈、太平洋鱈和狹鱈(Gadus macrocephalus ogac)三個成員。然而,隨著對狹鱈基因研究的深入,研究人員發現其基因與大西洋鱈和太平洋鱈較為接近,因此有觀點認為狹鱈應被視為新的鱈屬成員。另一方面,狹鱈與太平洋鱈之間的基因差異相對較小,這導致一些學者提出狹鱈應被視為太平洋鱈的亞種。然而,截至2006年,學術界普遍接受的鱈屬分類為大西洋鱈、太平洋鱈及狹鱈。
鱈屬的起源可追溯到大約在300至350萬年前的大西洋,鱈通過白令海峽成功進入太平洋。但狹鱈進入太平洋的時間相較太平洋鱈要晚,具體時間可能晚至距今約20萬年,因此其基因與大西洋鱈更為相似,而狹鱈是通過白令海峽又回到了大西洋。

命名由來

瑞典博物學家林奈(Linnaeus, 1758)最早在1758年對鱈屬進行了命名,其模式種採集自歐洲。鱈屬這一名稱源自希臘語gadus,直接意為“魚”。在中國,太平洋鱈俗稱大頭魚、大口魚。

形態特徵

總體特徵

鱈魚腹部通常呈現為白色。在頭部、鰭、尾巴和身體上,鱈魚還分布著顏色較深的斑點。

物種特徵對比

物種
體型
外形
圖片
大西洋鱈
體型較大的鱈魚種類,最長可以達到200厘米,最大重量可達96千克
體長形、稍側扁,頭大,吻較長,眼大、側高位,口大,上頜稍長於下頜。兩頜均有絨毛狀齒,以外行牙較大,牙尖斜向後。頸須1條,與眼徑約等長。鱗細小,圓鱗。背鰭3個,臀鰭2個,尾鰭截形;體背側淡灰黑色,具很多棕黑色及黃色小形斑點。體下灰白色。各鰭為藍褐色,腹鰭及臀鰭色較淡
鱈魚
大西洋鱈
太平洋鱈
體型略小於大西洋鱈,最大體長可達182厘米
顏色相對較淺,多為棕色或灰色,側面有深色斑點或圖案,與大西洋鱈相似,太平洋鱈的腹部以及暗色鰭的邊緣為白色,其他特徵與大西洋鱈相似
鱈魚
太平洋鱈
狹鱈
體型最小,最大體長可達91厘米
身體修長,身上的斑點顏色相對較深;體瘦長形,頭尖,下頜突出,頤部僅有一枚短須。鱗細小,背鰭3個,臀鰭3個,尾鰭呈淺凹形,體褐色,下方白色,體側有兩條斷續排列的暗色縱帶,胸鰭黑色,腹鰭黃色
鱈魚
狹鱈

棲息環境

鱈魚不僅在海岸線附近出沒,還深入至大陸架區域,特別是在沿300米等深線的地方,鱈魚的數量尤為眾多。它們能適應的水體溫度範圍相當寬廣,從冰冷的0℃到較為溫暖的20℃都能生存。然而,成體鱈魚更傾向於生活在平均溫度較低的環境中,通常在10℃以下。
太平洋鱈魚對於棲息地的選擇有著獨特的偏好,它們更喜歡在有粘土、沙子或泥土的軟底區域生活。初孵的太平洋鱈幼魚通常會在水體上層活動,而隨著它們的成長,較大的幼魚和成魚則會逐漸遷移到海底附近生活。
相比之下,狹鱈則更偏愛棲息在有粗糙沉積物的岩石底部。

分布範圍

鱈魚廣泛分布於多個海域,包括北大西洋、北冰洋以及北太平洋。大西洋鱈主要分布在北美的東部和北部海岸,沿著格陵蘭海岸,從比斯卡伊灣一直向北延伸到北冰洋,其分布範圍還包括冰面周圍的大西洋水域、北海和巴倫支海。太平洋鱈的分布則從中國北部的黃海開始,穿越白令海,直至楚科奇海,並沿著阿拉斯加灣和北美海岸向南,一直延伸到加利福尼亞的莫尼卡灣。而狹鱈分布在北太平洋地區,其北界可至白令海峽,西部南至日本沿海,東部則南至美國加州沿岸。

生活習性

覓食行為

大西洋鱈魚會捕食任何能夠捕獲的獵物。在幼體階段,它們主要以浮遊動物和小魚為食。而到了成體階段,大西洋鱈魚則成為海底的頂級捕食者,以各種無脊椎動物和魚類為食,有時甚至包括同類的幼體。大西洋鱈魚的體色也會因食物的不同而有所變化,以甲殼類動物為食的個體體色偏棕,而以魚類為食的個體體色則偏綠。
太平洋鱈魚和狹鱈魚的食性也類似。它們的幼魚主要以浮遊動物和小魚為食,而成體則主要以其他魚類和無脊椎動物為食,同樣包括同類的幼體。

洄遊行為

在大西洋鱈的群體中,年長的個體會起到引導的作用,帶領整個魚群進行洄游。年輕的鱈魚則通過觀察和學習年長者的行為,掌握洄游的路線。種群中年長個體數量的變化有時會導致不同的洄游路徑的產生。這些鱈魚在冬季會選擇在較深的大陸架地區進行產卵,而到了夏季,則會前往較淺的水域覓食。
太平洋鱈魚也有類似的習性。它們會聚集在一起,按照季節的變化從深海的外大陸架和上層大陸架區域的冬季產卵地,洄游到淺層及中上層大陸架的夏季覓食地。其夏、秋棲息於黃海冷水區域,冬季洄游於水深50米左右沿海越冬。洄游性較小,春末夏初,少量游向北部及近岸,秋季則南遊入深水。
狹鱈也有相似的洄游模式。其洄游距離較長,主要包括產卵洄游和晝夜洄游。一般從深水向淺水洄游產卵,它們在冬季選擇較深的大陸架地區作為產卵地,而在夏季則遷移到較淺的水域覓食。

交流行為

大西洋鱈魚具備通過鼓鳴肌肉發出聲音的能力,以此作為交流的方式。雄性鱈魚發出的聲音大小與其整體健康狀況呈正相關,即那些擁有發達肌肉的雄性能夠發出更大的聲音,從而在與其他雄性的競爭中占據優勢。

生長繁殖

生長特徵

大西洋鱈魚並不會照顧其後代,一旦卵被釋放到水中,它們便失去了保護,隨著洋流漂浮至水體上層。卵的孵化溫度範圍為2~8.5℃。孵化後的幼魚主要在中上層水域生活,以浮游生物為食。隨著它們進入稚魚期,會逐漸下沉至較深的水域,並改變食性,開始捕食小魚和無脊椎動物。成年鱈魚則主要生活在海底。
在營養充足的環境中,大西洋鱈魚孵化後僅2個月,其體重便可達到1克,而在2年後,體重可增長至200克。在黃海地區,太平洋鱈魚在約1年的時間內,身長可長至17~19厘米,體重可達約80克。狹鱈幼魚的存活率受食物供應、環境條件和捕食者等多種因素影響。為了儲備能量,它們會在第一個冬天到來之前儘可能地多進食。較大的幼魚更傾向於捕食脂肪含量較高的魚類。
大西洋鱈魚的壽命可長達20年以上,通常在2~3歲時達到性成熟,此時其體長大約在30~40厘米之間。太平洋鱈魚的壽命則不超過20年,它們通常在4~5歲時性成熟,此時體長在49~58厘米之間。而狹鱈的壽命約為12年,它們在3~4歲時達到性成熟,此時體長在30~50厘米之間,體重在0.5~1.4千克之間。
鱈魚(鱈形目鱈科魚類)
狹鱈

繁殖方式

在冬季到早春的繁殖季節,雄性大西洋鱈魚在繁殖時會圍繞雌性遊動,並通過肌肉運動發出聲響。它們採用直立的交配姿勢,雄性用腹鰭勾住雌性,在雌魚下方完成受精過程。繁殖期間,鱈魚的密度極高,每立方米水域中可能有多達一條以上的鱈魚,且多對鱈魚會在同一區域同時產卵。雌性鱈魚通常會進行多次產卵,每次的產卵量占其總量的5%~25%。體型較大的雌性鱈魚一次可產下300萬至900萬個卵。
太平洋鱈魚的繁殖季節則從1月持續到5月,它們選擇在100到300米深的大陸架邊緣和斜坡上產卵。每條雌性太平洋鱈魚一次可產下超過100萬個卵。

人工養殖

養殖現狀

太平洋鱈人工育苗在中國已獲突破,由於太平洋鱈為典型的冷水魚類,這種魚類的養殖需要在配備有地下海水井的工廠化養殖場中進行,以確保其生長環境的穩定性和適宜性。

養殖管理

太平洋鱈育苗的主要技術工藝包括親魚選擇調控、人工授精、孵化、苗種培育。而在商品魚的養殖階段,主要是將生長至8厘米以上的大型苗種轉移至配備有地下海水資源的工廠化養殖場,進行為期約18個月的培育,直至其達到商品規格。此外,也可將培育的苗種在適宜的海區進行人工增殖放流。

保護現狀

保護級別

1996年,大西洋鱈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等級為極危(VU),太平洋鱈和狹鱈未列入名錄。

種群現狀

截至2024年,對該屬動物尚無具體統計,2021年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數據,太平洋鱈魚捕撈量為15萬噸,大西洋鱈魚捕撈量為590噸,狹鱈捕撈量為145萬噸。

瀕危原因

鱈魚面臨的主要威脅在於氣候的逐漸變暖、大規模捕撈及環境被污染。氣溫的上升導致太平洋鱈的幼體在能夠獨立覓食之前,過早地耗盡了卵黃囊中的能量儲備,使其死亡率上升。石油勘探作業中使用的地震探測設備,對大西洋鱈產生了不良影響。在運用了這些設備的海域,捕獲的鱈魚數量大幅減少,漁獲量下降了50%~80%。在3%的大西洋鱈的胃中發現了塑膠碎片,塑膠材質多樣,共有9種類型,其中聚酯類塑膠最為常見。儘管這一比例低於太平洋鱈,但仍表明鱈魚可能直接吞噬了塑膠,或者通過捕食含有塑膠的獵物而間接攝入。

保護措施

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對鱈種群進行監控,以便對其數量和變化趨勢的掌控,並對每年的捕撈限額做出合理調整。而加拿大也對鱈資源加以保護,設定了捕撈限額。

主要價值

生態價值

鱈魚在生態系統中占據關鍵位置,它們位於食物鏈的上層,能夠有效調控中小體型魚類及底棲生物的數量。在底層水域,鱈魚扮演著重要的捕食者角色,它們以多種生物為食,同時,鱈魚也是大型海洋生物如各種海鳥和海洋哺乳動物的捕食對象。

食用價值

大西洋鱈魚,特別是在大西洋西北部,是備受矚目的重要魚類。長期以來,它一直是歐洲和北美等地區漁業的主要捕撈對象,甚至被譽為“紐芬蘭的財富之源”。直至20世紀90年代,大西洋鱈魚都是眾多漁民經濟收益的主要來源。其肉質鮮美且少刺,因此深受消費者喜愛,成為一種廣受歡迎的食用魚。事實上,著名的英國菜餚炸魚薯條,其中的魚便是由大西洋鱈魚製成。鱈魚可鮮食,也可製成成乾品,例如製成魚糜、魚子、魚片等食品。

營養價值

鱈魚肝大,肝油含量高,可制魚肝油,是制魚肝油的重要原料之一。狹鱈每100克肉可放能量368千焦,含蛋白質20.4克,脂肪0.5克,碳水化合物0.5克,維生素A14微克,鉀321毫克,鎂84毫克,磷232毫克。

相關文化

由於鱈魚是從海洋中捕撈的,根據歐洲的傳統觀念,它被視為一種涼性食物,因此可以在天主教的齋戒期間食用。正因如此,鱈魚在歐洲人的心目中承載了深厚的宗教意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