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史 3萬次播放
01:51
紀錄片 第5集預告:全球馬糞危機催生了汽車?
噴氣式 蒸汽動力 1769年,
法國 人N·J·居紐製造了用
煤氣 燃燒 產生
蒸汽 驅動的
三輪汽車 。但是這種車的
時速 僅4公里,而且每15分鐘就要停車向鍋爐加煤,非常麻煩。後來車在一次行進中撞到磚牆上,碰得
支離破碎 。
1879年,
德國 工程師
卡爾·本茨 (Karl Benz),首次試驗成功一台
二衝程 試驗性
發動機 。1883年10月,他創立了“本茨公司和萊茵煤氣發動機廠”,1885年,他在
曼海姆 製成了第一輛本茨專利
機動車 ,該車為
三輪 汽車,採用一台二衝程單缸0.9馬力的
汽油機 ,此車具備了
現代 汽車的一些基本特點,如火花點火、水冷循環、鋼管車架、鋼板彈簧懸架、
後輪驅動 前輪轉向和制動手把等。1886年的1月29日,德國工程師
卡爾·本茨 為其機動車申請了專利。同年11月,卡爾·本茨的三輪機動車獲得了
德意志 專利權(專利號:37435a)。這就是公認的
世界 上第一輛現代汽車。由於上述原因,人們一般都把1886年作為汽車元年,也有些學者把
卡爾·本茨 製成第一輛三輪汽車之年(1885年),視為汽車
誕生 年。
卡爾.本茨 1829年,
英國 的
詹姆斯 發明了時速25
公里 的蒸汽車,該車可以作為大轎車使用。這種汽車裝有笨重的
鍋爐 和很多煤,冒著黑煙,
污染 街道,並發出隆隆的
噪聲 ,而且事故頻繁地出現。1860年,法國工人魯諾阿爾發明了
內燃機 ,用大約1馬力的煤氣發動機來帶動汽車,但效果不好。不過,汽車就是在這種
內燃機 的影響下產生的。從此,有很多人想改進
內燃機 ,要把內燃機用在汽車上。1882年,德國工程師威廉海姆.戴姆勒開始進行內燃機的研究。他發明了用
電火花 為發動機點火的自動
點火裝置 ,然後,在這一
發明 的基礎上製造出優秀的汽油發動機。這種
發動機 每分鐘900轉,結構簡單緊湊,而且能產生很大的
功率 。1883年,
戴姆勒 完成了這種
汽油 發動機,第二年開始裝配在二輪車、三輪車和四輪車上,製成了
汽油 發動機汽車。特別是1886年製造的汽油發動機四輪載貨汽車,裝有l.5馬力的
發動機 ,
時速 達18公里。
汽油 1885年是汽車發明取得決定性突破的一年。當時和
戴姆勒 在同一工廠的本茨,也在研究汽車。他在1885年幾乎與
戴姆勒 同時製成了
汽油發動機 ,裝在汽車上,以每小時12公里的速度行駛,獲得成功。這一年,英國的巴特勒也
發明 了裝有汽油發動機的汽車。此外,義大利的
貝爾納 也發明了汽車,俄國的普奇洛夫和伏洛波夫兩人發明了裝有
內燃機 的汽車。
賓士G55 AMG 電力 世界上第一個研究
電動車 的是由
匈牙利 工程師阿紐什·耶德利克Ányos Jedlik於1828年在
實驗室 完成的電傳裝置。第一輛實際
製造 出來的電動車是由
美國 人
安德森 在1832到1839年之間發明的。這輛
電動車 所用的蓄電池比較簡單,是不可再充的。1899年,
德國人 波爾舍發明了一台輪轂
電動機 ,以替代當時在汽車上普遍使用的鏈條傳動。隨後
開發了Lohner-Porsche電動車,該車採用鉛酸
蓄電池 作為動力源,由前輪內的輪轂電動機直接驅動,這也是第一部以
保時捷 命名的汽車。在1900年的巴黎世博會上,該車以Toujours-Contente之名登場亮相,轟動一時。
隨後,波爾舍在Lohner-Porsche的後輪上也裝載兩個
輪轂 電動機 ,由此誕生了
世界 上第一輛四輪驅動的電動車。但這輛車所採用的蓄電池體積和重量都很大,而且最高時速只有60公里。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波爾舍1902年在這輛電動車上又加裝了一台內燃機來發電驅動輪轂電機,這也是世界上第一台
混合動力 汽車。
1620年,義大利人布蘭卡發明了“反擊
渦輪 式蒸汽輪機”,用以帶動輪車。1766年,英國發明家詹姆斯·瓦特(1736--1819)改進了蒸汽機,拉開了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序幕。
耶穌會 士南懷仁是曾在1672年設計一個用蒸汽作為動力來源的車給當時中國的皇帝,是一個65厘米長的玩具車,無法載人或司機,不確定設計的車輛後來是否製作成功,這可能是最早設計的汽車。
1769年,
法國 陸軍工程師尼古拉·約瑟夫·居紐(Nicolas-Joseph Cugnot)製造出第一輛蒸汽機驅動的汽車。由於試車時轉向系統失靈,撞到般聖奴兵工廠的牆壁上粉身碎骨,這是世界上第一起機動車事故。1771年,尼古拉·約瑟夫·居紐改進了蒸汽汽車,時速可達9.5000米,牽引4-5噸的貨物。
1794年,英國人斯垂特首次提出把燃料和空氣混合製成混合氣體以供燃燒的構想。1796年,義大利科學家沃爾茲發明了世界上第一台
蓄電池 ,這項發明為汽車的誕生和發展帶來了歷史性的轉折。1801年,
法國 人勒本提出
煤氣機 原理。
1803年,法國工程師特利維柯(1771-1833)採用新型高壓蒸汽機,可乘坐8人,在行駛中平均時速13km,從此,用蒸汽機驅動的汽車開始在實際中套用。
1838年,英國發明家亨納特發明了世界第一台
內燃機 點火裝置,該項發明被世人稱之為“世界
汽車發展史 上的一場革命”。
1860年,法國
電器 工程師萊諾製成了第一部用電火花點燃煤氣的煤氣機。1862年,法國電器工程師萊諾研製出二衝程內燃機。其他人開始研究四衝程發動機。
1867年,德國工程師尼考羅斯·奧托(1832--1891)研製成功世界上第一台往復活塞式四衝程煤氣發動機。1876年,尼考羅斯·奧托製造出第一台四部衝程內燃機製成了單缸臥式、壓縮比為2.5的3千瓦內燃機。
1885年,這是真正的現代汽車誕生的時刻。這一年德國工程師卡爾·賓士在曼海姆製造成一輛裝有0.85馬力汽油機的三輪車。這一輛裝有內燃動力機的汽車被認為才是世界上真正的
第一 輛汽車,因為它是真正以汽油為動力源的第一輛汽車,而不是
蒸汽機 。
1886年,曼海姆專利局批准卡爾·賓士為其在1885年研製成功的三輪汽車申請的
專利 ,這一天被大多數人稱為現代汽車誕生日。次年德國人戴姆勒製成世界上第一輛四輪汽車。之後德國人尼考羅斯·奧托宣布放棄自己所獲得的四衝程發動機專利,任何人都可根據需要隨意製作。
1886年1月29日,卡爾·
賓士 取得世界第一項汽車引擎專利。同年7月,世界第一部四輪汽車正式販售。 1888年,法國腳踏車商人埃米爾·羅傑斯獲得
賓士 的許可,開始生產
商用汽車 。
分類 乘用車 乘用車在其設計和技術特性上主要用於載運乘客及其隨身行李和(或)臨時物品,包括駕駛員座位在內,乘用車最多不超過9個座位。乘用車分為以下11種車型。主要有:普通乘用車、活頂乘用車、高級乘用車、小型乘用車、敞篷車、艙背乘用車、旅行車、多用途乘用車、短頭乘用車、越野乘用車、專用乘用車。
商用車 商用車在設計和技術特性上用於運送人員和貨物,並且可以牽引掛車,但乘用車不包括在內。主要有:客車、半掛牽引車、貨車。
車輛識別代碼 車輛識別代碼(VIN)具有全球通用性,最大限度的信息承載性和可檢索性,已成為全世界識別車輛的唯一“身份證”。VIN由一組字母和阿拉伯數字組成,共17位。從VIN中可以識別出車輛的生產國、製造公司或廠家、車的類型、品牌、車型系列、車身形式、發動機型號、車型年款、安全防護裝置型號、檢驗數字、裝配工廠名稱、出廠順序號碼等。當每輛車打上VIN後,其代號將伴隨車輛的註冊、保險、年檢、保養、修理直至回收報廢。
國際市場 英國汽車市場 英國的汽車發展歷史悠久,匯集了世界領先的企業、大學、賽車產業及自主項目,已經具備實現轉型研發的實力。專業知識和前瞻性的思維是英國開發核心汽車技術的獨特優勢。
英國汽車的製造能力世界排名靠前,從產品的製造範圍和所涉及的行業品牌規模便可見一斑。英國汽車的製造範圍涵蓋了包括乘用車、商用車、公車、客車等多領域英國擁有可進行批量生產的7家乘用車製造商、8家商用車製造商、11家公車客車製造商、逾10家大型高檔車兼跑車製造商。根據英國汽車製造商與交易商協會的數據,2013年,英國共生產整車160萬輛,相當於每20秒鐘就有一輛新車下線,其中77%的產品出口到世界各地。英國的汽車製造水平也吸引著世界各地的頂級製造商。
作為全球汽車
發動機 研發和生產的中心,英國的動力總成設計始終保持世界領先水平,尤其在發動機設計方面優勢顯著。2013年,英國總共生產255萬台發動機,占整個歐洲發動機生產總量的30%,其中更有62%的發動機出口至100多個國家。
法國汽車市場 與大部分已開發國家一樣,法國的汽車市場也屬於成熟市場,趨於飽和,其中大部分新車的銷量已不再是初次購車的消費者購買,更多的是舊車更替。受地域,經濟,生活成本,以及文化背景等方面的影響,法國人更熱衷於
兩廂 國產 小車,所以在法國本土,我們會
發現 他們的車輛似乎與國家經濟發達程度並不匹配,而這也恰恰是這些
歐洲 已開發國家所共有的特點,他們對於汽車的要求並沒有想像的高,更偏重實用。據汽車行業數據顯示法國本土兩大集團中,
標緻 雪鐵龍 在2014年在
法國 售出51,188輛汽車,同比下滑了2.2%;
雷諾 集團銷量也同比下跌了0.4%,降至37,898輛。此外,
大眾 、
福特 、
豐田 等大部分車企2014年也在法國都遭遇下跌,法國的汽車市場的銷量預期也不是很樂觀。
德國汽車市場 根據德國聯邦機動車運輸管理局和
德國 汽車工業協會公布的數據,2011年德國汽車市場共售出3,697,290輛新車,相比2010年下降了1.9%;其中
乘用車 售出了3,173,634輛,下降了2.8%。在歐債危機和歐洲市場整體縮水的大背景下,2014年德國汽車市場表現比很多人預期的要平穩的多;相比其他歐洲已開發國家來說,德國市場汽車銷售情況正在走低趨勢
基本結構 發動機 3.燃油供給系 :
4.啟動系 :起動機、蓄電池等。
底盤 底盤 作用是支撐、安裝汽車發動機及其各部件的總成,形成汽車的整體造型,並接受
發動機 的動力,使汽車產生運動,保證正常行駛。底盤由
傳動系 、
行駛系 、
轉向 系、懸掛系和
制動 系五部分組成。
一.
傳動系 :汽車
發動機 所發出的動力靠傳動系傳遞到驅動車輪。傳動系具有減速、變速、倒車、中斷動力、輪間差速和軸間差速等功能,與發動機配合工作,能保證汽車在各種工況條件下的正常行駛,並具有良好的
動力性 和經濟性。主要是由
離合器 、
變速器 、
萬向節 、傳動軸和
驅動橋 等組成。
離合器 :其作用是使發動機的動力與傳動裝置平穩地接合或暫時地分離,以便於駕駛員進行汽車的起步、停車和換檔等操作。
變速器 :變速器用於實現變矩、變速、空擋和倒擋,擴展汽車工作範圍,並使汽車擁有較好的動力性和
經濟 性。
按照操作方式,變速器分為手動變速器和自動變速器。
按照布置形式,變速器分為定軸式變速器和旋轉軸式(行星式)變速器。
按照變速效果,變速器分為有級式變速器和無級式變速器。
按照變速方式,變速器分為機械式變速器、液力變速器和電傳動變速器等。
定軸式變速器一般由變速器殼、
變速器 蓋、第一軸、第二軸、中間軸、倒檔軸、
齒輪 、
軸承 和操縱機構等機件構成。
二.
行駛系 :行駛系使汽車各總成及部件安裝在適當位置,並對全車起支承作用,以保證汽車正常行駛。它由
車架 、
車橋 、
懸架 和
車輪 等部分組成。行駛系的功用是:1、將傳動系傳來的動力通過車輪轉化為汽車的驅動力;2、承受和傳遞路面作用於車輪上的各種力和力矩,並吸收震動,緩和衝擊;3、與轉向系配合實現汽車行駛的正確控制;4、支承全車重量。
三.
轉向系 :汽車上用來改變或恢復其行駛方向的專設機構稱為汽車
轉向系統 。轉向系統的基本組成:轉向器、轉向操縱機構、轉向傳動機構。
四.
懸掛系: 懸掛系統是汽車的車架與
車橋 或車輪之間的一切傳力連線裝置的總稱,其作用是傳遞作用在車輪和
車架 之間的力和力扭,並且緩衝由不平路面傳給車架或車身的衝擊力,並衰減由此引起的震動,以保證汽車能
平順 地行駛。典型的懸掛系統結構由彈性元件、導向機構以及
減震器 等組成,個別結構則還有緩衝塊、橫向穩定桿等。彈性元件又有
鋼板彈簧 、
空氣彈簧 、螺旋汽車懸掛彈簧以及
扭桿彈簧 等形式。
五.
制動系 :汽車上用以使外界(主要是路面)在汽車某些部分(主要是車輪)施加一定的力,從而對其進行一定程度的強制制動的一系列專門裝置統稱為
制動系統 。其作用是:使行駛中的汽車按照駕駛員的要求進行強制減速甚至停車;使已停駛的汽車在各種
道路 條件下(包括在
坡道 上)穩定駐車;使下坡行駛的汽車速度保持穩定。
制動系分類:
a. 按制動系統的作用
制動系統可分為
行車制動 系統、
駐車制動 系統、應急制動系統及輔助
制動系統 等。用以使行駛中的汽車降低速度甚至停車的制動系統稱為行車制動系統;用以使已停駛的汽車駐留原地不動的制動系統則稱為駐車制動系統;在行車制動系統失效的情況下,保證汽車仍能實現減速或停車的制動系統稱為應急制動系統;在行車過程中,輔助行車制動系統降低車速或保持車速穩定,但不能將車輛緊急制停的制動系統稱為輔助制動系統。上述各制動系統中,行車制動系統和駐車制動系統是每一輛汽車都必須具備的。
制動系統可分為人力制動系統、動力制動系統和
伺服制動系統 等。以駕駛員的肌體作為唯一制動能源的制動系統稱為人力制動系統;完全靠由發動機的動力轉化而成的氣壓或
液壓 形式的勢能進行制動的系統稱為動力制動系統;兼用
人力 和
發動機 動力進行制動的制動系統稱為伺服制動系統或助力制動系統。
c.按制動能量的傳輸方式
制動系統可分為機械式、液壓式、氣壓式和電磁式等。同時採用兩種以上傳能方式的制動系稱為組合式制動系統。
制動系統一般由制動操縱機構和制動器兩個主要部分組成。
a. 制動操縱機構
產生制動動作、控制制動效果並將制動能量傳輸到制動器的各個部件以及制動輪缸和制動管路。
b. 制動器
產生阻礙車輛的運動或運動趨勢的力(
制動力 )的部件。汽車發展史上常用的制動器都是利用固定元件與旋轉元件工作表面的摩擦而產生制動力矩,稱為
摩擦制動器 。它有
鼓式制動器 和
盤式制動器 兩種結構型式。
車身 汽車車身 結構主要包括:車身殼體(
白車身 )、
車門 、
車窗 、車前鈑製件、車身內外裝飾件和車身附屬檔案、座椅以及通風、暖氣、冷氣、
空氣調節 裝置等等。在貨車和專用汽車上還包括車箱和其它裝備。
1、 車身殼體(白車身): 是一切車身部件的安裝基礎,通常是
指縱 、
橫樑 和
支柱 等主要承力元件以及與它們相連線的鈑件共同組成的剛性空間結構。客車車身多數具有明顯的骨架,而轎車車身和貨車駕駛室則沒有明顯的骨架。車身殼體通常還包括在其上敷設的隔音、隔熱、防振、防腐、密封等材料及塗層。
2、 車門: 通過鉸鏈安裝在車身殼體上,其結構較複雜,是保證車身的使用性能的重要
部件 。這些鈑制製件形成了容納發動機、車輪等部件的空間。
3、 車身外部裝飾件: 主要是指裝飾條、車輪裝飾罩、
標誌 和浮雕式
文字 等等。散熱器面罩、
保險槓 、
燈具 以及
後視鏡 等附屬檔案亦有明顯的裝飾性。
6、車身內部的通風、暖氣、冷氣以及空氣調節裝置: 是維持車內正常環境、保證駕駛員和乘客安全舒適的重要裝置。
7、座椅: 也是車身內部重要裝置之一。座椅由
骨架 、
座墊 、
靠背 和
調節機構 等組成。座墊和靠背應具有一定的彈性。調節機構可使座位前後或上下移動以及調節座墊和靠背的傾斜角度。某些座椅還有彈性懸架和
減振器 ,可對其彈性懸架加以調節以便在
駕駛員 們不同的體重作用下仍能保證座墊離地板的高度適當。在某些貨車駕駛室和
客車 車廂中還設定適應夜間長途行車需要的
臥鋪 。
8、其他: 為保證行車安全,在現代汽車上廣泛採用對乘員施加約束的
安全帶 、頭枕、
氣囊 以及汽車碰撞時防止乘員受傷的各種緩衝和包墊裝置。按照運載貨物的不同種類,貨車車箱可以是普通欄板式結構、平台式結構、傾卸式結構、閉式車箱、氣、液罐以及運輸散粒貨物(穀物、粉狀物等)所採用的氣力吹卸專用容罐或者是適於公路、
鐵路 、水路、
航空 聯運和國際聯運的各種標準規格的
貨櫃 。
輪胎 輪胎 是汽車的重要部件之一,它直接與路面接觸,和汽車懸架共同來緩和汽車行駛時所受到的衝擊,保證汽車有良好的乘座舒適性和行駛平順性;保證車輪和路面有良好的附著性,提高汽車的牽引性、制動性和通過性;承受著汽車的重量,輪胎在汽車上所起的重要作用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
性能參數 1.
整車裝備質量 (kg):汽車完全裝備好的質量,包括
潤滑油 、燃料、隨車工具、備胎等所有裝置的質量。
4.
最大軸載質量 (kg):汽車單軸所承載的最大總
質量 。與道路通過性有關在對汽車的使用過程中儘量不要對酸鹼物體進行傷害。
5. 車長(mm):汽車
長度 方向兩極端點間的
距離 。
9.
輪距 (mm):同一車轎左右
輪胎 胎面中心線間的距離。
12.
最小離地間隙 (mm):汽車滿載時,最低點至地面的距離。
13.
接近角 (°):汽車前端突出點向前輪引的切線與
地面 的夾角。
14.
離去角 (°):汽車後端突出點向後輪引的切線與地面的夾角。
15. 轉彎半徑(mm):汽車轉向時,汽車外側轉向輪的中心平面在車輛支承平面上的軌跡圓半徑。轉向盤轉到極限位置時的轉彎半徑為
最小轉彎半徑 。
16.
最高車速 (km/h):汽車在道路上行駛時能達到的最大速度。
18.
平均燃料消耗量 (L/100km):汽車在道路上行駛時每百公里平均燃料消耗量。
19. 車輪數和驅動輪數(n×m):車輪數以
輪轂 數為計量依據,n代表汽車的車輪總數,m代表
驅動 輪數。
20、
壓縮比 :壓縮比是指氣缸總容積與燃燒室容積的比值,它表示
活塞 從下止點移到
上止點 時氣缸內氣體被壓縮的程度。壓縮比是衡量汽車
發動機性能 指標的一個重要參數。
21、
排量 :氣缸工作容積是指活塞從上止點到下止點所掃過的氣體容積,又稱為單缸排量,它取決於缸徑和活塞行程。發動機排量是各缸工作容積的總和,一般用毫升(CC)來表示。發動機排量是最重要的結構參數之一,它比
缸徑 和缸數更能代表發動機的大小,發動機的許多指標都和排量密切相關。
22、
扭矩 :扭矩是使物體發生轉動的力。發動機的扭矩是指發動機從曲軸端輸出的力矩。在
功率 固定的條件下它與發動機轉速成反比關係,轉速越快扭矩越小,反之越大,它反映了汽車在一定範圍內的負載能力。
品牌 奧迪 AUDI 奧迪乘用車的標誌為四個圓環,代表著合併前的四家公司。這些公司曾經是
腳踏車 、機車及小客車的生產廠家。由於該公司原是由4家公司合併而成,因此每一環都是其中一個公司的象徵。
奧迪 賓士 NZ 1909年6月申請戴姆勒公司登記了三叉星做為乘用車的標誌,象徵著陸上、水上和空中的機械化。1916年在它的四周加上了一個圓圈,在圓的上方鑲嵌了4個小星,下面有梅賽德斯“Mercedes”字樣。“梅賽德斯”是幸福的意思,意為戴姆勒生產的汽車將為車主們帶來幸福。
賓士車標 大眾 Volkswagen
大眾汽車公司 的德文Volks Wagenwerk,意為大眾使用的汽車,標誌中的VW為全稱中頭一個字母。標誌像是由三個用中指和食指作出的“V”組成,表示大眾公司及其產品必勝-必勝-必勝。
大眾 福特 福特 FORD 福特汽車的標誌是採用福特英文Ford字樣,藍底白字。由於創建人
亨利·福特 喜歡小動物,所以標誌設計者把福特的英文畫成一隻小白兔樣子的圖案。
寶馬 人們總以為藍白標誌是螺旋槳,其實應該是,寶馬的總部在慕尼黑,德國的巴伐利亞州,而巴伐利亞州的州旗是藍白相間的,寶馬的名字又是巴伐利亞發動機公司,寶馬就代表了巴伐利亞,代表了德國最精湛的發動機技術。
BMW 法拉利 FERRARI 法拉利車的標誌是一匹躍起的馬。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義大利有一位表現非常出色的飛行員;他的飛機上就有這樣一匹會給他帶來好運氣的躍馬。在法拉利最初的賽車比賽獲勝後,該飛行員的父母親——一對伯爵夫婦建議:法拉利也應在車上印上這匹帶來好運氣的躍馬。後來這位飛行員戰死了,馬就變成了黑顏色;而標誌底色為公司所在地
摩德納 的金絲雀的顏色。
法拉利 標緻 PEUGEOT
標緻汽車公司 的前身,是19世紀初標緻家族
皮埃爾 兄弟開辦的一家生產拉鋸、彈簧等鐵制工具的小作坊。這些鐵製品的商標是一個威武的雄獅,它是公司所在地弗南修·昆蒂省的標緻,有不可征服的喻意。體現了標緻拉鋸的三大優點:鋸齒象雄獅的牙齒久經耐磨、鋸身象獅子的脊梁骨富有彈性、拉鋸的性能象獅子一樣所向無阻。當1890年,第一輛標緻汽車問世時,為表明它的高品質,公司決定仍沿用“雄獅”商標。
標緻
沃爾沃 1915年6月,“Volvo”名稱首先在SKF一具滾珠軸承上出現,並正式於瑞典皇家專利與商標註冊局註冊成為商標。從那一天起,SKF公司出品的每一組汽車用滾珠與滾子軸承側面,都打上了全新的Volvo標誌。 在拉丁語中,“Volvere”是動詞“roll”(滾動)的不定式,例如,帶轉輪的手槍就被稱為“revolver”。在採用第一人稱單數形式時,動詞 “volvere”就成為“volvo”,“I roll”就是“我勇往直前”的意思。因此Volvo意為“滾滾向前”。中文名稱為“沃爾沃”,過去也曾有“富豪”的中文名稱。
知名車展 北美車展 一年一度,前身是美國原
底特律 國際汽車展覽會,至今已經有近百年歷史,是美國創辦歷史最長的車展之一。
1957年,歐洲車廠終於遠渡重洋而來,首次出現了
沃爾沃 、
賓士 、
保時捷 的身影,獲得了美國民眾的高度重視,底特律車展的“王旗”正式樹起。1989年底特律車展更名為北美國際汽車展,每年1月辦展。
巴黎車展 該展起源於1898年的國際汽車沙龍會,直至1976年每年一屆,此後每兩年一屆。在每年的9月底至10月初舉行。
日內瓦車展 日內瓦車展 起源於1905年,1926年起由非正式的協會主辦,1947年協會改組為國際車展基金會,1982年起由政府出面創立的Orgexpo基金會主辦。相比世界其他車展而言,日內瓦車展是最受傳媒關注的,並且被業內人士看作是最佳的行業聚會場所。
法蘭克福車展 法蘭克福 車展前身為柏林車展,創辦於1897年,1951年移到法蘭克福舉辦,每年一屆,
乘用車 和商用車輪換展出。法蘭克福車展是世界規模最大的車展,有“汽車奧運會”之稱。
東京車展 東京車展是五大車展中歷史最短的,被譽為“
亞洲 汽車風向標”,創辦於1954年。東京車展還是亞洲最大的國際車展。東京車展每年輪流展示一次乘用車和商務用車。
北京車展 於1990年創辦的
北京國際汽車展覽會 (Auto China),每兩年定期在北京舉辦,截止2019年已連續舉辦了十五屆,走過29年的發展歷程。北京國際汽車展覽會自創辦以來,規模不斷擴大,展會功能也由過去單純的產品展示,發展到今天成為企業發展戰略發布、全方位形象展示的視窗;全球最前沿技術創新信息交流的平台;最高效的品牌推廣宣傳舞台。展品品質逐屆提高,影響也日趨廣泛,眾多跨國汽車企業將北京車展列為全球
A級車展 。
上海車展 上海車展 創辦於1985年,是中國最早的專業國際化汽車展覽會,也是亞洲最大規模的汽車車展。逢單數年舉辦,截止2019年已經成功舉辦了十八屆。
典型車身結構 從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期,
汽車設計 師把主要精力都用在了汽車的
機械工程 學的發展和革新上。到了20世紀前半期,汽車的基本構造已經全部發明出來後,汽車設計者們開始著手從汽車外部造型上進行改進,並相繼引入了空氣動力學、流體力學、人體工程學以及工業造型設計(
工業美學 )等概念,力求讓汽車能夠從外形上滿足各種年齡、各種階層,甚至各種文化背景的人的不同需求,使汽車成為真正的科學與藝術相結合的最佳表現形象,最終達到最完善的境界。
世界第一輛汽車
箱型汽車 美國 福特汽車 公司在1915年生產出一種不同於馬車型的汽車,其外形特點很像一隻大箱子,並裝有門和窗,人們稱這類車為“箱型汽車”。因這類車的造型酷似於
歐洲 貴婦人們用於結伴出遊和其他一些場合的人抬“
轎子 ”式輕便座椅,所以它在商品目錄中被命名為“
轎車 ”。
甲殼蟲型汽車 1934年,流體力學研究中心的雷依教授,採用
模型 汽車在風洞中試驗的方法測量了各種車身的空氣阻力,這是具有歷史意義的試驗。1934年,
美國 的克萊斯勒公司首先採用了流線型的車身外形設計。1937年,
德國 設計天才費爾南德·保時捷開始設計類似甲殼蟲外形的汽車。甲殼蟲不但能在地上爬行,也能在空中飛行,其形體阻力很小。保時捷博士最大限度地發揮了甲殼蟲外形的長處
甲殼蟲汽車 船型汽車 1945年,
福特 汽車公司重點進行新車型的開發,經過幾年的努力,終於在1949年推出了具有歷史意義的新型V8型福特汽車。因為這種汽車改變了以往汽車造型的模式,使前翼子板和發動機罩,後翼子板和行李艙罩溶於一體,大燈和散熱器罩也形成整體,車身兩側形成一個平滑的面,車室位於車的中部,整個造型很像一隻小船,所以人們把這類車稱為“船型汽車”。
魚型汽車 為了克服船型汽車的尾部過分向後伸出,在汽車高速行駛時會產生較強的空氣渦流作用這一缺陷,人們又開發出像魚的脊背的魚型汽車。1952年,美國
通用汽車公司 的別克牌轎車開創了魚型汽車的時代。如果僅僅從汽車背部形狀來看,魚型汽車和甲殼蟲型汽車是很相似的。但如仔細觀察,會發現魚型汽車的背部和地面所成的角度比較小,尾部較長,圍繞車身的氣流也就較為平順些,所以
渦流 阻力也相對較小。
楔形汽車 “魚型鴨尾式”車型雖然部分地克服了汽車高速行駛時空氣的升力,但卻未從根本上解決魚型汽車的升力問題。在經過大量的探求和試驗後,設計師最終找到了一種新車型――楔形。這種車型就是將車身整體向前下方傾斜,車身後部像刀切一樣平直,這種造型能有效地克服升力。第一次按楔形設計的汽車是1963年的司蒂倍克·阿本提,這輛汽車在汽車外形設計專家中得到了極高的評價。1968年,通用公司的
奧茲莫比爾 ·托羅納多改進和發展了楔形汽車,1968年又為
凱迪拉克 高級轎車埃爾多所採用。楔形造型主要在賽車上得到廣泛套用。因為賽車首先考慮
流體力學 (空氣動力學)等問題對汽車的影響,車身可以完全按楔形製造,而把乘坐的舒適性作為次要問題考慮。如20世紀80年代的義大利
法拉利跑車 ,就是典型的楔形造型。
中國汽車發展簡介 以前中國沒有汽車製造業。中國土地上第一輛汽車是1903年輸入的美國產
奧斯莫比爾 牌小汽車,領得第一號汽車行駛牌證,其所有者為上海富翁。
中國製造汽車的嘗試是在奉系軍閥
張學良 將軍支持下,於1928 年聘請美國技師指導,在瀋陽北大營軍工廠成功仿造了美國萬國牌載重汽車,1 年中裝出10 輛。
汽車圖片 我國的第一輛汽車於1929年5月在
瀋陽 問世,由
張學良 將軍掌管的遼寧迫擊炮廠製造。張學良讓民生工廠廠長
李宜春 從美國購進“瑞雪”號整車一輛,作為樣車。
李宜春 將整車拆卸,然後除
發動機 後軸、電氣裝置和
輪胎 等用原車零件外,對其它零件重新設計製造,到1931年5月曆時兩年,終於試製成功我國第一輛汽車,命名為民生牌75型汽車,開闢了中國自製汽車的先河,這是值得欽佩的。
1936年,中國政府曾有計畫與德國賓士公司合作,成立官辦“
中國汽車 製造公司”,擬先組裝汽車、後製造汽車。翌年,
抗日戰爭 爆發,此議遂擱置下來。直到1949 年國民黨離開大陸,中國只有汽車使用和修理業。
自1953年7月
第一汽車製造廠 動工興建,1956年7月投產,1957年7月13日我國生產出第一輛載貨的
解放牌汽車 ,又於1958年5月,我國第一汽車製造廠自行研製設計生產了第一輛與當時政治風雲起伏顛簸、榮辱與共的紅旗牌乘用車,被譽為“東方神韻”。幾十年來,我國汽車工業得到了快速的發展。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汽車生產採用了各種高科技及人性化的安全及便利設施,汲國外汽車科研之精華。不僅秉乘了傳統的堅固造型,更具時尚汽車的柔媚風貌,線條流暢,駕乘舒適的“座駕”新寵不斷誕生。
1983年5月5日,北京汽車製造廠和美國汽車公司的代表在“經營協定書”與“合資章程”上籤字,中國第一家整車合資企業將在
首都 誕生。1985年3月,經改革開放總設計師
鄧小平 拍板的國內首個乘用車合資企業—————上海大眾正式成立。標誌著中國汽車工業結束了“閉門造車”低水平徘徊的歷史,開闢了利用外資、引進技術、加快發展的道路。
1986年3月25日至4月12日,六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七個五年計畫》,“汽車製造業作為重要的支柱產業”被寫入“七五”計畫。
1987年8月12日,國務院相關部門負責人齊聚
北戴河 ,在會議上最終明確了在中國建設三個大型乘用車基地的決策,並將乘用車工業定點為上海、一汽、二汽三家,業內俗稱的“三大三小”格局形成。這次會議最重要的意義就是走出了“中國要不要發展乘用車工業”這樣一個漩渦,明確了發展
乘用車 工業這一決策。
1988年引進奧迪100,當中德雙方簽署奧迪100技術轉讓協定的那一刻,“
一汽奧迪 100”深刻影響了中國乘用車市場甚至乘用車工業。
1991年2月8日,
一汽大眾 有限公司在
長春 成立,投資42億元,中德雙方持股比例為6:4。它的成立標誌著中國最大的汽車合資企業誕生。
1991年,上海牌乘用車停產,中國乘用車工業在合資車型的擠壓下暫別“自主產品”。不過,在經歷了十多年的發展後,上海汽車將再次回到“自主時代”。2007年上海國際
車展 上,停產了16年的上海牌乘用車在上汽自主研發的第一款燃料
電池 乘用車身上重生。
1997年廣州標緻停產清算。廣州標緻的失敗是一個悲劇,使中國汽車“三小”格局被改變,但
中國 乘用車工業發展並未止步。標緻在2003年捲土重來,並在中國順利發展。 1999年12月18日,
奇瑞 第一輛車——“
風雲 ”下線,拉開了
奇瑞 造車的序幕,也打響了自主品牌乘用車的第一槍。
汽車 1980年以後到2000年以前的20年間,中國汽車有了跨越式的發展。1992年,中國汽車年產量突破100萬輛,2000年突破200萬輛。而乘用車產量的發展,從1980年的5400輛發展到2000年的61萬輛,從這些數字的遞增,無不佐證了這一階段的跨越式發展。正如人們常說的,歷史的車輪是無法抵擋的。也許有波折,甚至有倒退,但是從歷史的角度看,汽車的發展顯然在大踏步的前進。
2001年底,中國正式加入了
世貿組織 ,以此為契機,中國汽車產業迎來了一個新的
高速 發展時期。2009年,中國汽車產銷分別為1379.10萬輛和1364.48萬輛,一舉超越美國,稱為世界第一汽車產銷大國。2012年中國汽車全年產銷分別為1927.18萬輛和1930.64萬輛,連續四年蟬聯世界第一。
進經過十年高速發展之後,中國自主品牌乘用車技術得到了長足的發展。2013年上半年先後上市的一汽
紅旗 、北汽
紳寶 、長安
睿騁 、吉利
帝豪 、
比亞迪 思銳及此前已經先後上市的上汽
榮威 、廣汽
傳祺 等為代表的自主品牌高端乘用車向合資品牌發起集團式衝鋒,將逐步改寫自主品牌乘用車只能在中低端搶占市場的現狀。
新中國成立後,中國汽車產業才得以建立和發展。中國汽車產業的發展過程可以分成三個階段:創建階段、獨立自主發展階段和對外開放階段。
創建階段 1953~1958 年是中國汽車產業的創建階段,長春
第一汽車製造廠 的建成是這一階段的標誌。這一階段的特點為建設工作是在原
蘇聯 的全面援助下進行的,產品由蘇聯引進,工藝流程由蘇聯設計,主要設備由蘇聯提供,連廠房設計也是由蘇聯方面承擔的。第一汽車製造廠的設計能力為年生產汽車3 萬輛,產品是載重4t 的載貨汽車和相應的越野車。第一汽車製造廠於1953 年奠基,1956 年從第一汽車製造廠流水裝配線上開出第一台“解放牌”汽車。1958 年生產汽車16 000 輛。
自主發展階段 1958~1984 年是中國汽車產業的第二階段。1958 年左右,中蘇關係惡化。中國汽車產業與其他經濟部門一起進入自力更生的時期。在初步形成了自己的基礎工業之後,我國各地紛紛仿造和試製了多款汽車,逐漸形成了幾個較有規模的汽車製造廠。除第一汽車製造廠外,較大規模的還有南京汽車製造廠、北京汽車製造廠等。1958 年北京汽車製造廠研製了中國人的第一輛轎車,起名“井岡山牌”開進了中南海。從此,中國汽車產業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獨立自主、自力更生的發展階段。這一階段標誌性的成果是第二汽車製造廠的建設。
1964 年開始籌建第二汽車製造廠,從當時的政治、軍事和經濟建設觀點出發選擇湖北省西北部山區(現今
十堰市 )建廠。全國相關行業大協作,從1966 年開始動工,幾十個工廠散布在山溝里,綿延80km。建設期間經過“文化大革命”,1978 年開始批量投產,主要產品是中國人自己開發的載重5t 的“東風牌”載貨汽車,20世紀80 年代中期達到年產中型載貨汽車10 萬輛以上的規模,成為國內生產規模最大的企業,並且產品深受用戶歡迎。第二汽車製造廠的工廠設計和工藝設計都是中國人自己完成的,98%的生產設備是國產設備。在當時條件十分困難的中國,第二汽車製造廠的建成可以說是一個奇蹟。
對外開放階段 20 世紀80 年代中期,中國發生了一次激烈的爭論,主題是要不要發展轎車消費和轎車生產。爭論的結果是中國需要發展轎車,中央決定,建立現代轎車工業,這是我國汽車產業發展中的一項重要決定。
1984 年,第一家整車製造
合資公司 ,由北京
汽車工業 公司與克萊斯勒共同投資的轎車生產企業誕生,這標誌著汽車產業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對外開放階段。從此,一大批合資公司在中國誕生。
這一階段有以下特點:把轎車工業作為發展的重點;引進外資,建立合資企業;引進國外產品、工藝和管理方法,實行高起點、大批量的起步方針,很快形成一定規模;企業初步做到按市場機制運行。
自1994年《汽車工業產業政策》發布並執行以來,中國汽車工業有了長足發展,企業生產規模、汽車產銷量、產品品種、技術水平、市場集中度均有顯著進步。進入21世紀,國內外環境發生了深刻變化,中國汽車工業既有良好的發展機遇,又面臨著嚴峻挑戰,同時一些深層次的矛盾和問題也逐漸暴露出來。要促進汽車工業的健康發展,需要有一個具有創新性、前瞻性、科學性,並具有指導意義的產業政策。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於2004 年6月1日正式頒布實施《
汽車產業發展政策 》。
與1994 年《汽車工業產業政策》相比,新頒布的《汽車產業發展政策》具有七個方面的特點:①取消了與世貿組織規則和我國加入世貿組織所做承諾不一致的內容;②大幅度減少行政審批,依靠法規和技術標準,引導產業健康發展;③提出了品牌戰略,鼓勵開發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產品,為汽車工業自主發展明確政策導向;④引導現有汽車生產企業兼併、重組,促進國內汽車企業集團做大做強;⑤要求汽車生產企業重視建立品牌銷售和服務體系,消除消費者的後顧之憂;⑥引導和鼓勵發展
節能環保 型汽車和新型燃料汽車;⑦對創造更好的消費環境提出了指導性意見。其具體目標是使我國汽車產業在2010 年前發展成為國民經濟的
支柱產業 。
現如今,我國已經有自主汽車品牌,如吉利、
奇瑞 、
比亞迪 、夏利等,汽車的品質也有了很大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