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領先指標)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

OECD領先指標一般指本詞條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英語:Organiz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法語:Organisation de coopération et de développement économiques),簡稱經合組織OECD),是由38個市場經濟國家組成的政府間國際經濟組織,旨在共同應對全球化帶來的經濟社會政府治理等方面的挑戰,並把握全球化帶來的機遇。成立於1961年,成員國總數38個,總部設在法國巴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
  • 外文名:Organisation for Economic Co-operation and Development(英語) 
    Organisation de coopération et de développement économiques(法語) 
  • 簡稱:經合組織(OECD)
  • 組織總部法國巴黎
  • 成立時間:1961年9月30日
  • 成員國數:38個
  • 秘書長馬蒂亞斯·科曼 
  • 官方語言英語法語
發展歷史,宗旨,成員國,現有成員,成員發展,組織機構,委員會,理事會,秘書處,教育技能司,資金來源,功能運作,出版傳播,領先指數,經濟預期,經濟數據,國際關係,國際稅改,

發展歷史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的前身為1948年4月16日西歐十多個國家成立的歐洲經濟合作組織。1960年12月14日,加拿大美國及歐洲經濟合作組織的成員國等共20個國家簽署《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公約》,決定成立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在公約獲得規定數目的成員國議會的批准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公約》於1961年9月30日在巴黎生效,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正式成立。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徽標
2023年12月13日訊息,據知情人士說法和信件內容,阿根廷總統哈維爾·米萊已致函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正式要求啟動加入談判。

宗旨

經合組織的宗旨:促進成員國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推動世界經濟成長;幫助成員國政府制定和協調有關政策,以提高各成員國的生活水準,保持財政的相對穩定;鼓勵和協調成員國為援助開發中國家作出努力,幫助開發中國家改善經濟狀況,促進非成員國的經濟發展。

成員國

現有成員

現經合組織共有38個成員國,包括: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
深藍色為創始成員國,淺藍色為後加入的成員國
20個1961年的創始成員國,它們是:美國英國法國德國義大利加拿大愛爾蘭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奧地利瑞士挪威冰島丹麥瑞典西班牙葡萄牙希臘土耳其
18個後來加入的成員,它們是(括弧內為入會年份):日本(1964年)、芬蘭(1969年)、澳大利亞(1971年)、紐西蘭(1973年)、墨西哥(1994年)、捷克(1995年)、匈牙利(1996年)、波蘭(1996年)、韓國(1996年)、斯洛伐克(2000年)、智利(2010年)、斯洛維尼亞(2010年)、愛沙尼亞(2010年)、以色列(2010年)、拉脫維亞(2016年)、立陶宛(2018年)、哥倫比亞(2020年)、哥斯大黎加(2021年)。

成員發展

2010年1月11日,智利正式簽署加入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的協定,使其成為該組織第31個成員國;同時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2010年5月10日宣布,同意吸收愛沙尼亞、以色列和斯洛維尼亞三國為新成員,使其成員數量增至34個。智利是第一個加入經合組織的南美洲國家,以色列是繼土耳其之後第二個加入經合組織的中東國家,愛沙尼亞是第一個加入經合組織的前蘇聯國家,斯洛維尼亞是第一個加入經合組織的前南斯拉夫國家。2016年7月1日,拉脫維亞正式加入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成為其第35個成員國。2018年7月5日,立陶宛正式加入經合組織,成為其第36個成員國。2020年4月28日,哥倫比亞正式加入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經合組織),成為其第37個成員。2021年5月25日,哥斯大黎加正式成為經合組織第38個成員國。
2021年9月30日,經合組織成立60周年。
2022年1月20日,經合組織發布瑞士2022年國別報告。

組織機構

經合組織秘書處在巴黎的工作人員應經合組織38個成員國的要求進行研究和分析工作。成員國的代表在致力於研究重要問題的各委員會會面並交換信息。理事會是經合組織的決策機構

委員會

38個成員國的代表在專業委員會會面,就具體政策領域,如經濟、貿易、科學、就業、教育及金融市場,提出建議並審議在這些領域所取得的進展。經合組織共有約200個委員會、工作組和專家小組。
每年有四千多名來自各成員國政府部門的官員參加經合組織委員會會議,對經合組織秘書處開展的工作提出要求,進行審議並發揮作用。即使在自己的國家,他們也可以通過網上途徑獲得經合組織的檔案,並通過特別聯網交換信息。

理事會

理事會是經合組織的決策機構,由每個成員國及歐洲委員會各派一名代表組成。理事會定期召開成員國駐經合組織大使級會議,並通過綜合一致意見的方式進行決策。理事會每年舉行一次部長級會議,討論重要問題,並為經合組織的工作確定重點。理事會指定的工作則由經合組織秘書處的各個司局來完成。

秘書處

經合組織秘書處設在巴黎,兩千多名工作人員支持著委員會的工作。七百多名經濟學家、律師、科學家和其他專業人員從事研究和分析工作。他們主要分布於12個業務司局。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領先指標)
經合組織秘書長馬蒂亞斯·科曼
秘書處的工作是和委員會的工作平行的,每個司局服務於一個或多個委員會,以及委員會屬下的工作組和分組。
秘書處由一名秘書長領導,四名副秘書長協助工作。秘書長還是理事會主席,是成員國代表團和秘書處之間的重要聯繫,現任秘書長為澳大利亞人馬蒂亞斯·科曼(Mathias Cormann)。
英語和法語是經合組織的兩種官方工作語言。經合組織的職員都是成員國公民,但他們在經合組織任職期間以國際行政人員的身份工作,不代表各自國家。經合組織對職員的國別沒有配額限制,只本著平等機會的政策,聘用來自各個國家,擁有不同領域經驗的高素質人員。

教育技能司

教育技能司司長Andreas Schleicher。

資金來源

經合組織是由其38個成員國資助的。各國向經合組織年度預算捐款的比例根據一個與其經濟規模相關的公式而確定。最大捐款國是美國,它提供了經合組織預算的四分之一,其次是日本。經過理事會批准,各國也可以向一些特殊活動或項目提供不包括在主要預算之內的單獨資助。
經合組織的年度預算及工作方案都由理事會決定。現經合組織的年度預算約為三億多歐元

功能運作

1、與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不同,經合組織並不提供基金援助。它是在政策和分析的基礎上,提供一個思考和討論問題的場所,以幫助各國政府制定政策,這些政策可能導致成員國政府間達成正式協定,或在國內或其他國際場合實施。這一作用對於各成員國非常重要。這個高效機制始於數據收集和分析,進而發展為對政策的集體討論。
2、經合組織有效性的核心是通過政府間的雙邊審查以多邊監督和平行施壓,促使各成員國遵守規則或進行改革。正是經合組織就評估農業補貼成本所做的幕後工作,為後來關於削減跨學科研究有助於給政策措施注入政治動力及減少失業。確定阻礙效率、增長和創新因素及其影響,經常能支持各國政府作出堅定的政治決策,使其經濟更富有效率。經合組織在服務貿易領域所開展的分析和協商一致工作十分重要,推動了烏拉圭回合的圓滿結束。有時,這種討論會逐漸發展成為經合組織內的談判,各成員國就國際合作的遊戲規則達成一致。這些談判可能會達成正式協定,有關於反賄賂、出口信貸、資本流動和外國直接投資的協定,也可能形成諸如有關於國際稅收的標準和模式,或有關環境工作的建議和指導綱要。
3、經合組織的工作方式包含一種高效機制,它始於數據收集和分析,進而發展為對政策的集體討論,然後達到決策和實行。通過政府間的雙邊審查,多邊監督,及平行施壓促使成員國遵守規則或進行改革,這正是經合組織在諸如國際商業交易《反賄賂協定》等領域有效性的核心。經合組織在信息技術革命對經濟發展的貢獻方面所做的分析為政府制定經濟政策提供了幫助,而它在失業起因及對策方面的研究則有助於給政策措施注入政治動力以減少失業。經合組織在貿易領域,如服務貿易方面,所開展的重要分析和綜合一致工作,推動了國際貿易協商的成功。
4、在經合組織內進行的討論有時會逐漸發展為談判,成員國就國際合作的遊戲規則達成一致。這些談判可能會達成正式協定,如有關反賄賂、出口信貸、或資本流動的協定,也可能形成諸如有關國際稅收的標準和模式,或是有關公司管理或環境工作的建議和指導綱要。
5、經合組織的工作正越來越具有跨學科性。經合組織在持續性發展方面的工作和它的旨在於儘早確認新興政策問題的“世界未來計畫”就是多學科的研究。經合組織對人口老化所進行的研究工作不僅包括了總量經濟學專家、稅收和企業、以及衛生保健專家的參與,還包括了勞動力市場和社會政策分析。環境和經濟分析不能再孤立進行。貿易和投資緊密相關。生物技術則涉及農業、工業、科學、環境和發展政策。而對全球化影響的評估實際上囊括了政策分析的每個領域。
6、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在1980年制定的個人隱私保護原則有:信息收集限制原則和信息質量原則,表明目的原則和使用限制原則,安全保護原則和公開性原則,個人參與原則和負責任原則。

出版傳播

出版物有《經合組織活動》(秘書長年度報告);《經合組織觀察家》(雙月刊);《金融統計》;《經合組織經濟調研》(各國年報);《外貿統計》(月刊);《經合組織經濟展望》每年2期;《主要經濟指數》(月刊);《發展援助進展及對策》(年報);《農業展望》(年報);《能源平衡》(季刊);《金融市場趨勢》(每年3期);《高等教育管理》(每年3期);《經合組織就業展望》(年刊);《科學、技術、工業評論》(每年2期),及各種專業報告,工作報告等。
任何公眾都可以從經合組織的網站獲取覆蓋多種領域的經合組織的信息、分析和數據。

領先指數

含義:預測世界最大經濟體商業活動的工具。
發布時間:中午(歐洲大陸時間);在每月第一周的星期五發布數據,報告兩個月前的活動。(例如,1月的發布報告11月的領先指標。)
頻率:每月一次。
來源: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
修正:上個月的數據通常在新的發布中修正。
由於領先經濟指標具有很強的前瞻性,因而投資者和決策者喜歡追隨這些指標。從全球範圍來看,最有名的研究是OECD的合成領先指標(CLI)。這個以巴黎為前景的國際組織為23個會員國和7個不同的地理區域計算領先經濟指標指數(在OECD中有30個會員國)。這些區域包括全部的OECD地區、七大工業國集團、北美自由貿易區、歐洲的OECD、歐盟歐元區和四大歐洲經濟體(見表4.8)。儘管一些國家有他自己的領先指標,但OECD的指數很有名,並且投資經理人和決策者對它感興趣。

經濟預期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對世界經濟做出預測:2017年增長3.3%
2017年3月7日,經濟合作與發展組(OECD)織對世界經濟做出預測:2017年增長3.3%,2018年增長3.6%,為2011年以來最大增幅。該組織認為當前國際貿易低迷,投資疲軟,保護主義是世界經濟發展的主要障礙。如果各國採取更加積極的財政稅收政策,世界經濟有望保持適度增速。
OECD認為,受特朗普斥巨資建設基礎設施等政策影響,美國經濟增速將由2016年的1.6%提高至2017年的2.4%,2018年2.8%。對2017年英國經濟的預測從此前的1.2%提升至1.6%,同時考慮到通脹加劇制約消費、企業因英脫歐後的不確定性不會增加投資等因素,2018年英國經濟成長1%。歐盟今明兩年預計連續增長1.6%。新興經濟體方面,中國的債務負擔增加了風險,GDP將由2016年的6.7%降至2017年的6.5%,2018年6.3%。而印度將由2016年的7%提高至2017年的7.3%,2018年的7.7%。巴西經濟2017年呈負增長,2018年將為零增長,2019年增長1.5%。
OECD下調2014年全球GDP增長預期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11月19日公布的報告顯示,將2014年全球GDP增速預期下調至3.6%,此前5月份OECD報告中的該項預期為4.0%。OECD稱,此次下調的原因主要是開發中國家的經濟情況有逐步轉弱趨勢。同時,OECD預計2013年全球經濟成長2.7%。
報告顯示,OECD也對一些國家/地區2014年經濟成長的預期進行了下調:
下調2014年全球GDP增速預期至3.6%,5月時預期為4.0%;
下調中國2014年GDP增長預期至8.2%,5月時預期為8.4%;
下調德國2014年GDP增長預期至1.7%,5月時預期為1.9%;
下調歐元區2014年GDP增長預期至1.0%,5月時預期為1.1%。
OECD對一些國家2014年的經濟成長預期進行了上調:
上調英國2014年GDP增長預期至2.4%,5月時預期為1.5%;
上調法國2014年GDP增長預期至1.0%,5月時預期為0.8%;
上調日本2014年GDP增長預期至1.5%,5月時預期為1.4%;
上調美國2014年GDP增長預期至2.9%,5月時預期為2.8%。
談及歐洲經濟,OECD表示,歐洲央行(ECB)政策必須維持在非常寬鬆的狀態,歐元區的通縮風險有所上升,同時還敦促歐洲央行應對實施負利率政策和資產購買持開放態度。
此外,OECD表示,美聯儲(Fed)削減量化寬鬆(QE)可能會給發展中經濟體帶來風險。同時,預計美聯儲可能會在2014年縮減購債規模,2015年上調基準利率。OECD表示,美國財政方面的不確定性,是威脅全球經濟復甦的一大隱患。OECD敦促美國制定長期的財政計畫。
經合組織(OECD)2014年3月11日更新經濟評估報告:
主要新興市場活動放緩將導致全球經濟至多只會溫和增長,大多數發達經濟體今後幾年會回升,但美聯儲要謹慎縮減QE,並表明用意,以儘量減少對開發中國家的影響。
OECD還警告,如出現債務兌付問題,中國可能經歷“急劇下滑”。
OECD指出,金融市場波動加大和新興經濟體資本外流是全球復甦最大的威脅之一。
OECD認為,一些新興經濟體因資本外流暴露了弱點,預計增長動力大減。
預計巴西、印度、南非和土耳其這類經濟體將為避免資本流出影響而被迫加息。
至於發達經濟體,OECD認為美國的寒冬和日本的消費稅上調都只是短期因素,影響只是一次性的。
考慮到美國復甦的不確定性,以及縮減QE可能影響發展中經濟體,OECD認為美聯儲應該未來兩年內逐步退出QE。
OECD預計:
·2014年主要發達經濟體增長會不及2013年下半年,但顯然勝過2012年年末和2013年年初。
·考慮到壞天氣影響,將美國第一季度增長預期由3%降至1.7%,明顯不及上季度的2.4%。
·將日本第一季度增長預期由3.1%升至4.8%,因為預計消費者會趕在2014年4月1日消費稅上調以前購物。
·將歐元區的第一季度增長預期由1%調升至1.9%。
2014年8月11日,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發布綜合經濟先行指數報告顯示,經合組織覆蓋地區的整體經濟成長動力保持穩定。
報告說,總體來看,經合組織地區經修正後的整體先行指數自2013年10月以來連續9個月保持在100.5點,顯示了經濟成長動力。七國集團整體先行指數2014年1月至5月保持在100.6點,6月微降至100.5點。歐元區經修正後的整體先行指數自2012年10月起逐月上升,至2014年2月達到101.0點,並持續至2014年6月,顯示歐元區經濟成長趨於穩定。報告說,法國經濟成長動力不斷穩固,義大利經濟繼續顯現上行拐點,而德國經濟先行指數自2014年2月起逐月下降,顯示增長速度輕微放緩。截至6月美國經修正後的先行指數連續2個月保持在100.5點,6月英國經濟先行指數為101.0點,日本先行指數自2013年12月起逐月下降,2014年6月達到100.1點。
報告還顯示,中國、印度、韓國、日本、印度尼西亞經修正後的整體先行指數近5個月穩定在99.4點,顯示該地區經濟成長速度趨於穩定。新興經濟體中,6月中國和俄羅斯先行指數分別為99.0點和99.8點,接近基準值水平;而巴西先行指數為98.9點,均略低於基準值水平。
經合組織通過統計其成員國及少數非成員國經濟數據,定期公布各國綜合經濟先行指數,以提前半年左右預測經濟發展趨勢。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簡稱“經合組織”)發布數據顯示,該組織成員國2015年8月份失業率維持在6.8%,比2013年1月失業高峰期下降1.3個百分點。
據統計,歐元區8月份失業率穩定在11.0%。同期,美國失業率環比下降0.2個百分點至5.1%,日本失業率上升0.1個百分點至3.4%,加拿大上升0.2個百分點至7.0%。
統計表明,經合組織覆蓋地區年輕人群(15歲至24歲)的失業率8月份已降至13.7%,為2008年10月以來的最低水平。但8月份經合組織地區失業年輕人總數仍達1000萬,占經合組織地區失業總人數的23.9%。
當地時間2022年3月15日,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發布公報稱,二十國集團(G20)地區國內生產總值(GDP)在2021年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之間增長了1.4%,低於2021年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之間增長的1.9%。G20地區在2021年第四季度的經濟成長放緩;至於2021年全年,據初步估計,2021年G20地區較2020年相比,經濟成長6.1%。

經濟數據

經合組織地區以消費者價格指數(CPI)衡量的通脹率
訊息時間
報告期
通脹率
當地時間2022年10月4日
2022年8月
10.3%
2022年7月
10.2%
2022年6月
10.3%

國際關係

終止俄羅斯加入
2022年2月25日,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經合組織)發表聲明,宣布正式終止俄羅斯加入該組織的進程。
俄羅斯衛星通訊社2022年4月14日報導,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領導層做出決定後,俄羅斯在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核能署的成員資格已暫停,決定將於5月11日生效。

國際稅改

國際稅改框架
國際稅改框架支柱之一是將大型跨國企業部分徵稅權從企業註冊地重新分配至企業經營與盈利地;另一支柱是設立全球最低企業稅率,結束各國企業稅逐底競爭。
經合組織預計,通過雙支柱國際稅改框架,每年超過1000億美元利潤的徵稅權將轉移至市場轄區;與此同時,如果設定全球最低企業稅率不低於15%,全球每年將新增約1500億美元稅收。
經合組織計畫2021年10月完成稅改框架剩餘技術性工作,並於2023年落實計畫。
國際稅收改革談判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經合組織)協調國際稅收改革談判近十年,旨在確保大型跨國企業在經營與盈利地納稅,同時確保國際稅收體系確定性和穩定性,以適應經濟全球化與數位化。經合組織秘書長馬賽厄斯·科爾曼表示,國際稅改框架並非消除稅收競爭,而是為競爭設限,兼顧包括小型經濟體等在內的各方利益。
協調談判進展
2021年7月1日,經合組織發布公告表示,其協調談判的雙支柱國際稅改框架已得到130個國家和司法管轄區支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