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並請市政協委員和列席同志提出意見。
工作回顧
——國民經濟平穩發展。預計,全市地區生產總值實現1050億元,增長8%,三次產業結構比為18:52:30;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03.6億元,增長12%(可比口徑);固定資產投資1050億元,增長16%;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48億元,增長13%;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550元,增長10.5%;農民人均純收入11837元,增長12%。
——對外開放取得新成果。引進域外投資項目808個,到位內資960億元。實際利用外資、外貿出口均突破5億美元,遼寧石油機械公司國際工程總承包實現重大突破。
具有國際國內領先技術的德國萊尼線束、士弗瑞輪轂等一批項目落地開工,九三糧油三期、輝山乳業全產業鏈、航天萬源、壽光果蔬貿易城、興東紙業等項目建設速度加快,其中516個建成投產。斯邁特電梯、伯爵油漆等8個工業地產項目開工建設,完成投資48億元,走在全省前列。首屆兩岸和諧家庭合唱節成功舉辦,台灣工業園建設取得新進展。保稅物流中心申報工作開始啟動。
我市以全國第三名的成績,成功入選國家節能減排財政政策綜合示範城市。調兵山市獲批為國家循環經濟示範縣。銀州區鐵西老工業區搬遷改造方案通過國家驗收。開發區晉升為國家級開發區,結束了我市沒有國家級開發區的歷史。
——工業經濟發展水平進一步提升。產業集群建設取得新進展,實現銷售收入1800億元,協作配套率達到30%。專用車生產基地被確定為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採取檔案封存、績效管理模式組建了招商管理局,骨幹企業進一步做大做強,東北三省巡展取得豐碩成果。換熱設備產業基地與汽車零部件產業園、生活配套區同步建設,形成了產城互動新格局。全國首家工業超市東北煤機物流中心投入運營,煤機裝備產業集群獲批為省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起重機械產業集群被確定為國家火炬計畫特色產業基地,衛華起重機超市當年建設當年投入運營。石油機械產業集群躋身省重點產業集群行列。生命健康、工程機械、汽車零部件等產業集群建設取得新進展。橡塑、閥門等傳統產業發展邁出新步伐。
雙百工程取得新成效,盤活閒置土地2604畝,盤活停產半停產企業24家,完成朗克藥業、東升冶金等5戶企業併購,實施技改項目100項,銷售收入10億元以上企業發展到26戶。
新增高新技術企業12戶,特閥公司被認定為國家火炬計畫重點高新技術企業,全市高新技術產品產值實現588億元。中科院國家技術轉移中心鐵嶺中心掛牌,專用車生產基地和生命健康產業集群兩家院士工作站啟動,亞洲最大的舒瑞普換熱設備研發中心落戶昌圖,高溫大口徑抽油泵等12個新產品、新材料填補國內空白。我市再獲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5個縣(市)全部被評為全國科技進步先進縣。
——城鎮化邁出新步伐。按照以人為本、讓利於民、產城互動、綠色發展的原則,創造性地實施了以單戶城鎮化為主的新型城鎮化,探索出解決資金、土地、人口集聚等問題的新路徑,已有9086戶農民在凡河城區選房,其中2447戶選現房,7個村屯、2個社區實現了整村整屯進城。全市房地產新開發面積1980萬平方米。沈鐵同城化上升為全省發展戰略。
凡河城區功能進一步完善,22個便民商業網點開業,東北民俗文化園、興隆大船超市、綜合客運樞紐站等投入運營,76家事業單位遷入。市醫院凡河院區引進了高端醫療設備,正式對外開診,並為全市教師進行了免費體檢。兩環一路公交開通,新三線公路一期工程竣工通車。組建了社會事業管理局和2個社區,設定了便民服務大廳,全面履行社會管理職能。以確保百姓溫暖過冬為目標,落實供熱補貼政策和監管措施,百姓滿意率全面提升。
進一步理順了銀州區管理體制,靠山屯棚改回遷樓竣工,沙子溝棚改工程開工建設,改造街路97條、40萬平方米,新增集中供熱面積300萬平方米,龍山體育公園、鐵西匯工休閒廣場建成並投入使用,站前廣場改造工程獲中國園藝杯金獎。縣城建設取得新進展,開原市、調兵山市、昌圖縣被確定為全省城鎮化重點縣。行政區劃調整第一階段順利完成。
在全省率先實施新居住證管理制度,12萬農業轉移人口有序實現市民化。全市城鎮化率達到50.2%,提高近4個百分點。
——農業農村經濟健康發展。糧食生產實現九連豐,總產量超過87億斤,昌圖縣被評為全國糧食生產標兵縣。
蔬菜、榛子產量分別達到550萬噸和4萬噸,成功舉辦鐵嶺榛子(瀋陽)展銷會,開闢了優質農產品走向域外市場的新路徑。我市獲全國林業產業發展突出貢獻獎,開原市被授予國家重點花木良種示範基地。新建標準化規模養殖小區200個,新增國家菜籃子基地16個,畜牧業產值突破300億元,開原市、昌圖縣被確定為全省現代畜牧示範區。
新增農民合作社標準示範社50家,家庭農場發展到1096個,流轉土地162萬畝。農業產業化產值實現1260億元。
實施農建骨幹工程393項,完成節水滴灌50萬畝。農業機械化水平達到70%,水稻生產實現全程機械化。氣象服務和應對自然災害能力明顯提升,戰勝了“8·16”特大洪災。
新增綠色食品、無公害農產品認證18個,“曙光”被評為中國馳名商標。鐵嶺縣農業科技園區獲批為國家農業科技園區,西豐縣被授予國家級鹿產品出口質量安全示範區。
——現代服務業加快發展。開原大潤發、調兵山新時代開業,星悅南岸、天力婚慶城、昌圖禧徠樂等項目進展順利。農資物流園、海鑫汽車城進入招商運營階段,東北物流城市場規模進一步擴大。新增省級服務業集聚區2個、雙百工程重點項目6個,東北參茸中草藥材市場獲批為全國電子商務示範企業。
打造了萬畝花海,遼河博物館交付使用,新浪潮水世界、汽車嘉年華、溫泉小鎮等項目取得積極進展,成功舉辦首屆中國鐵嶺荷花文化旅遊節,全市旅遊業總收入實現149億元。
會展業快速發展,專用車博覽會被評為遼寧省十大品牌展會。形成“夜經濟”特色街區和夜市19個,成為消費新亮點。
——生態文明建設取得新成效。青山、碧水、藍天、“美麗鐵嶺”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工程紮實推進,萬元生產總值能耗下降5.15%,四項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平均減少1.5%。市級機關事務管理局被評為全國節約型公共機構示範單位。
完成小開荒清退、超坡地還林、圍欄封育74萬畝,植樹造林26萬畝,西豐縣“兩退一圍”經驗在全省推廣。
國家重大水專項取得階段性成果,遼河鐵嶺段水質全年優於Ⅳ類標準。蓮花濕地、凡河濕地納入全國濕地保護“十二五”規劃,開原白鷺洲晉升省級自然保護區。
空氣環境質量監測達標率達到97.8%,列全省第三位。
新修村屯道路1916公里,種植綠化樹木416萬株,城市垃圾實現日產日清,40%以上的農村垃圾實現戶投放、村收集、鎮轉運、縣處理,鐵嶺縣農村環境整治工作經驗在全省推廣。
——發展保障能力得到增強。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鈎工作實現歷史性突破,獲批周轉指標10平方公里,列全省第一位。我市被評為全國國土資源節約集約模範市,獲用地指標獎勵1平方公里。成立市規劃土地委員會,對建設用地進行統一管理,實現土地出讓金收入62億元。
向上爭取各類無償資金133億元。多渠道籌措資金,確保政府債務按時還本付息,維護了政府信用,實現了良性循環。
金融生態環境明顯改善,第一家域外股份制商業銀行浦發銀行開業,英大、安邦、安華3家保險機構落戶。金融機構存、貸款餘額分別實現910億元和701億元,新增貸款87億元。
安邦農業貸款擔保業務簽訂協定。愛華照明、特閥公司、銀捷機械分別在上海和遼寧股權交易市場掛牌。
——百姓福祉進一步提高。投入資金103億元,重點實施了就業社保、外牆保溫、農村危房改造、教學條件改善、安全飲水等十大民生工程。
安置實名制就業40575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2.8%以內,零就業家庭實現動態為零。城鎮五險參保人數達193萬人次,新農保參保率達到96%,我市被評為國家金保工程示範城市。
城鄉低保年保障標準分別提高420元和240元,集中和分散五保戶年供養標準分別提高400元和300元。市殘疾人康復中心投入運營。市殯儀服務中心交付使用。
鐵嶺縣農村學前教育連鎖辦園模式在全省推廣,瀋陽南寧幼稚園分園正式開園。鐵嶺高中獲北大招生推薦資格,成立了“周恩來班”。鐵嶺師專、遼寧工程職業學院對外合作辦學邁出新步伐,遼寧職業學院被列入國家示範性職業院校建設計畫。我市榮獲全國教育改革創新特別貢獻獎。
新農合覆蓋全市農業人口,籌資標準提高到350元。人均基本公共衛生服務標準提高到30元。人口計生工作取得新成績。
成功舉辦首屆魏燮均杯書法作品展、高其佩杯美術作品展、全國魏燮均學術研討會,鐵嶺歡歌民眾廣場文化活動成為全省品牌,銀岡書院等4家單位被評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昌圖縣被命名為中國書法之鄉。圓滿承辦全國十二運鐵嶺賽區賽事,市體校成為國家高水平體育後備人才基地。
新增保障性安居工程6257戶,修復水毀住房4600戶。新建農村社區80個,城市社區十分鐘服務圈建設步伐加快。
——社會保持和諧穩定。堅持市縣領導接訪包案制度,成立全省首家平安文化教育基地,基層法律援助工作走在全國前列,連續兩年榮獲全國見義勇為優秀組織獎,民眾安全感和滿意度列全省第一名。國防動員和應急管理工作得到加強,安全生產形勢總體平穩,食品藥品安全監管能力進一步提升。
整合877部公開電話,建立了12345政府服務熱線。公共資源實現統一集中交易,批管分離工作成效顯著,三維可視化電子政務大廳投入運行,鄉鎮公共行政服務中心實現全覆蓋。政務公開邁出新步伐,績效管理和政務督查工作得到加強,依法行政水平進一步提升。
全年辦理人大議案、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提案563件,見面率、辦復率和滿意率均達到100%。
民族、宗教、審計、外事、僑務、規劃、綜合執法、統計、人防、物價、地震、國家安全、國稅、地稅、質監、武警、消防、郵政、通信、菸草、出入境檢驗檢疫、供電、檔案、政務接待、婦女兒童等工作也都取得了新成績。
各位代表:取得這些成績,得益於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科學決策、正確領導,得益於市人大、市政協的有效監督、鼎力支持,得益於全市人民的同心協力、團結奮鬥。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各族人民,向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和人民團體,向中省直駐鐵單位、解放軍駐鐵部隊和武警官兵,向所有關心支持鐵嶺發展的廣大客商和海內外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
在看到成績的同時,也要清醒地看到目前存在的問題。經濟總量還不大,財政收入質量不高,外貿依存度低,缺少安身立命的大項目,發展的內生動力不足。經濟結構不盡合理,農業優勢還沒有充分發揮,服務業發展相對滯後。工業經濟實力不強,處於產業鏈低端,產品附加值偏低。城鎮化水平還有很大差距,城鄉環境整治任務繁重,民生工程欠賬較多。政府職能轉變還不到位,軟環境建設仍有不盡人意之處。這些問題已經引起我們高度重視,並將採取有力措施認真加以解決。
工作安排
今年是貫徹落實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完成“十二五”規劃任務目標的關鍵之年,做好各項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政府工作的指導思想是:堅持穩中求進、穩中求優的總基調,把握髮展的問題導向、民生導向、環境導向、安全導向,以項目建設為核心,以對外開放、改革創新為牽動,著力激發市場活力,著力轉方式調結構,發展鐵嶺經濟,提高百姓福祉,各項工作全面提速、提質、提效,全面開創幸福美好新鐵嶺建設的新局面。
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9.5%,公共財政預算收入增長10%,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9%,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3.5%,實際利用外資、外貿出口分別增長1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農民人均純收入分別增長12%。重點抓好以下10項工作:
(一)全力提高對外開放水平,著力引進安身立命大項目
瞄準國內外500強和行業領軍企業,依託資源和產業優勢,針對重點地區開展招商活動。各級黨政主要領導要帶隊招商,進一步強化市級領導包保和掛牌督辦責任制,每月召開一次重大項目推進辦公會,做到重策劃、精包裝、強推介、求實效。選派優秀幹部到北京、上海、深圳等地掛職,引進和培養市場化、專業化的複合型招商人才。
更加注重項目的附加值和投資回報率,圍繞發展高端產業鏈,推動招商引資向招商選資轉變,著力引進建設投資強度大、發展潛力大、對稅收和就業貢獻率高的大項目。重點抓好輝山乳業、平安養生小鎮、長江線纜等投資50億元以上項目,各縣(市)區、開發區和高新區分別引進一個投資30億元以上項目,全年到位內資960億元以上,實際利用外資6.3億美元以上。
加強對台經貿文化交流與合作,促進台灣工業園發展。全力抓好保稅物流中心建設,力爭新建2個省級外貿出口基地,鼓勵企業走出去開拓國際市場,外貿出口實現7.2億美元以上。
(二)提高產業集群發展水平,促進工業提質增效升級
8個省級產業集群分別建設一個工業超市,協作配套率力爭達到40%,辦好博覽會或展洽會,銷售收入增長20%以上。
舉全市之力發展專用車生產基地,進一步創新運營機制,搭建電子商務、統一採購、研發檢測、投融資四大平台,培育陸平、中歐、際華等10戶骨幹企業,打造城建裝備、商務車、新能源汽車、LNG罐車四大板塊,早日實現500億元產值目標。
換熱設備產業基地抓好遠大成套裝置、舒瑞普研發中心等項目,加快產城融合發展步伐,叫響中國熱谷品牌。
起重機械產業集群抓好德馬格、斯邁特電梯等項目,檢驗檢測中心投入使用,完善產業鏈條,打造中國起重機之都。
煤機裝備產業集群圍繞東北煤機物流中心,引進上下游配套企業,儘快實現不出調兵山就能裝備一座礦山的目標。
石油機械產業集群抓好遼寧石油機械工業地產、國際工程總承包項目,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石油裝備生產基地。
生命健康產業集群抓好輝山乳業全產業鏈、貴州茅台等項目,積極創建國家級可持續發展試驗區。
汽車零部件產業集群依託區位優勢,主動承接瀋陽和長春產業轉移,重點抓好產業園和物流園建設,儘快做大規模。
工程機械產業集群以再製造業大市場為突破口,著力提高科技貢獻率,建設東北工程機械產業服務基地。
大力發展工業地產和混合所有制經濟。沿新三線公路規劃建設新的工業園區和新市鎮,帶動鐵嶺西部地區加快發展。
深入開展雙百工程,強化兜底服務,實施工業項目和技改項目各100項,銷售收入10億元以上企業發展到35戶,九三糧油、昌圖曙光力爭突破100億元。
實施以企業為主體的創新戰略,新增高新技術企業10戶,開展產學研合作50項,開發新產品450項,“鐵閥”爭創國家名牌。全市高新技術產品產值實現710億元,增長21%。
(三)堅持以人為本,加快推進新型城鎮化
以凡河城區為核心,堅持以人為本、讓利於民、產城互動、綠色發展的原則,有序推進組團式城鎮化、單戶城鎮化,完善新居住證管理制度,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步伐。
啟動以新台子鎮為先導的沈鐵新區建設,實施萬泉河開發工程,沈鐵二號公路全線貫通,積極推進沈鐵三號公路和孤懿線遼河特大橋開工建設,加快推進沈鐵同城化進程。
進一步完善凡河城區功能,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無污染產業,積極推進新浪潮水世界、耀華國際學校、興隆綜合體、官台新苑、市政花園廣場等項目建設,加快人口集聚步伐。
加大多元化投資力度,合理開發城市地下空間,實施道路改造、園林綠化等工程,改善銀州區人居環境。
加快推進行政區劃調整。進一步理順城區管理體制,繼續向城區下放權力,做大做強城區經濟。選擇重點鎮開展擴權強鎮試點,促進城鄉一體化發展,全市城鎮化率提高到53%以上。
結合新型城鎮化,新開發房地產面積2286萬平方米。物業管理覆蓋率達到80%以上,管理水平進一步提高。
開工建設光榮街南段、新三線公路二期工程,修建村內道路370公里,做好沈四高速公路拓寬改造工程前期工作。
(四)加快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推進農業產業化進程
全力抓好“三農”工作,讓農業強起來、農村美起來、農民富起來。高舉全域綠色農業的旗幟,調動好、保護好農民和糧食主產區兩個積極性,從源頭上確保糧食和農產品安全,提高農業附加值和貢獻率,打造全國聞名的優質農產品生產基地。
繼續實施百億斤糧食產能工程,完成節水滴灌44萬畝,新建新型農戶儲糧倉3000套,提高農業技術裝備水平和抗禦氣象災害能力,全力奪取糧食大豐收。
新建標準化畜牧小區200個,建設全省生豬、肉牛產業第一市,實現畜牧業產值350億元。開發以榛子、寒富蘋果、彩色苗木為主的經濟林產業帶,爭當全省排頭兵。
充分挖掘農村土地資源優勢,構建以家庭經營為基礎、合作組織為紐帶、社會化服務為支撐的現代農業經營體系,探索建立農村土地交易平台和流轉市場,推進規模化、集約化經營。新增農民合作社標準示範社50家,全市流轉土地180萬畝以上。
大力發展農產品深加工業,重點建設鐵嶺縣國家農科園,推進益海嘉里、10萬噸秸稈乙醇、昌圖農高園等項目,規模以上龍頭企業實現銷售收入1300億元。
做大做強縣域經濟,繼續舉全市之力加快西豐發展,支持昌圖擴權強縣,提高一縣一業和縣城建設水平,壯大財政實力。
(五)大力發展現代服務業,不斷改善經濟結構
以穩消費、促銷費為目標,努力擴大消費需求,本地消費對稅收的貢獻率提高到10%。
搞活東北物流城,抓好蘇寧雲商綜合體、華強綜合體等重點項目,力爭星悅南岸商貿商務區、蓮花濕地旅遊集聚區、開原市中心商貿區晉升省級服務業集聚區。
依託自然資源和滿族歷史文化,發展以“一區四帶”為主體的旅遊產業。抓好萬畝花海、千頃濕地、百里荷塘、十里天水河旅遊景觀工程,大力開發親水娛樂、餐飲住宿等配套項目,加快推進遼河旅遊、溝域旅遊、溫泉旅遊,辦好第二屆中國鐵嶺荷花文化旅遊節、第三屆滿族頒金節,打造“北方水城、快樂鐵嶺”品牌。全市旅遊業總收入實現180億元,清河區爭創國家級生態旅遊示範區。
推進生產性服務業與製造業分離,培育土地、金融、技術等要素市場,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和會展經濟。
繼續實施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和新網工程,構建農村流通體系。大力開展農產品外埠推介活動,推動鐵嶺農產品走出去。積極引導本地消費,在全社會形成消費家鄉產品、我愛我家的濃厚氛圍。
(六)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全面提升人居環境質量
設立綠色產業發展專項資金,重點實施50萬平方米綠色建築、60萬噸柴河引水工程、14兆瓦垃圾發電廠等37個節能減排項目,爭創國家生態文明示範市和國家環保模範城市。
加強山區生態治理和保護,抓好平原造林、鎮村綠化和礦山復綠工作,完成植樹造林35萬畝,綠化村屯290個,建設省級綠化模範試點村20個,新增省級生態縣1個、生態鄉鎮10個。
進一步鞏固遼河治理成果,加快遼河生態文明示範區建設,力爭率先建成生態帶、旅遊帶、城鎮帶。
推進高效供熱和氣化鐵嶺工作。建設農村戶用沼氣池500戶以上、生物質成型燃料炊事採暖爐1000戶以上。
按照屬地管理、重心下移、條塊結合、以塊為主的原則,堅持不懈地抓好“美麗鐵嶺”城鄉環境綜合整治,努力實現全方位、全覆蓋、全域化、無死角的“三全一無”管理目標。
(七)大膽創新體制機制,進一步增強發展保障能力
強化財稅收入征管,逐步提高財稅收入質量。加強預算管理,最佳化支出結構,防範政府性債務風險。
積極開展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鈎,力爭獲批周轉指標10平方公里以上。開展閒置和低效用地清查行動,推進節約集約用地。加大經營城市力度,力爭實現土地出讓金收入60億元。
建設金融廣場,推進盛京銀行、興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和金融服務機構入駐,抓好農商行組建工作,建立覆蓋全市的融資項目網路資料庫,完善金融市場體系,新增貸款90億元以上。提高直接融資比重,重點培育2—3家企業上市。積極爭創國家和省級試點,向上爭取無償資金150億元。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特許經營等方式,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城市公用設施投資運營。
實施積極的人才戰略,建設學習型城市,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建立推動可持續發展、長遠發展的智力支撐體系。開展好第三次經濟普查,為全市發展提供科學的決策依據。
(八)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讓改革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百姓
加大投入力度,圍繞百姓關心關注的問題,重點抓好民生十件實事。1.新建維修改造街路100條。2.繼續改造集中連片棚戶區,新增保障性安居工程21497戶。3.對500戶貧困殘疾人住房進行無障礙改造。4.實施蓮花濕地三期工程。5.新增實名制就業5萬人以上。6.實施空氣品質改善和垃圾處理場站建設工程。7.建設鐵嶺大劇院、美術館和10處歷史名人故居(紀念館)。8.為1000個村屯安裝路燈。9.積極發展居家養老等社會養老事業。10.實施暖房子工程300萬平方米,中心城區集中供熱率提高3個百分點。
重點抓好高校畢業生、進城農民、困難群體和新增勞動力就業工作,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8%以內。城鎮五險參保人數達到200萬人次,城鎮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率達到85%以上。完善城鄉救助體系,適時提高城鄉困難民眾救助供養標準,對貧困家庭先天性心臟病患者進行救助,開展福彩助學活動。新建農村飲水安全工程70處,解決6萬人飲水不安全問題。
(九)加快社會事業改革與發展,提高社會治理水平
繼續開展教育年活動,實施連鎖幼稚園建設工程,為771輛校車安裝衛星定位裝置,清河區教育強區通過省驗收。建設青少年素質教育基地,推動學校對外交流與合作,推進鐵嶺師專升本,支持遼寧職業學院創建國家示範性高職院校。
實施健康促進工程,廣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提高新農合受益水平。抓好鄉村衛生服務一體化管理和公立醫院改革,完成市縣食品藥品監管、衛生計生等體制改革工作。
組織好納蘭性德杯詩詞大賽、端木蕻良杯文學大賽、台灣紙風車劇團展演等文化活動,申辦東北二人轉文化藝術節。發揮鐵嶺工筆畫、指畫、剪紙優勢,培育一批特色文化村。繼續開展全民健身活動,積極組織參加省十二運。
深入推進平安鐵嶺、法治鐵嶺建設,切實增強應急管理能力,完善安全生產責任體系和監管責任制。加強信訪工作,完善政府服務熱線運行機制,及時解決百姓合理訴求。構建“三位一體”大調解體系,做好社區矯正工作。新建農村社區80個。
落實黨的宗教政策,積極推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加強國防動員和後備力量建設,鞏固雙擁共建成果。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快構建社會誠信體系,爭創全國文明城市。
(十)切實轉變政府職能,建設法治政府和服務型政府
自覺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法律監督、工作監督,定期向人大報告工作,認真落實市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決議和決定。積極支持市政協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和參政議政職能。堅持定期向各民主黨派、工商聯和無黨派人士通報工作。認真辦理好人大議案、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提案。
依法履行政府職能,健全依法行政責任體系和各項監督制度,進一步簡政放權,加大政務公開力度,科學開展績效管理,強化政務督查,創造穩定、透明、公平的發展環境。
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開展好黨的民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堅決遏制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做到講誠信、懂規矩、守紀律。加強五大系統建設,鞏固完善覆蓋全社會的懲防體系,建設廉潔政府。牢固樹立過緊日子思想,大力壓縮三公經費,形成勤儉節約風氣。
倡導思維頂天、工作立地的理念,發揚事不過夜、事無巨細、事必躬親的工作作風,以釘釘子的精神,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多做打基礎、利長遠的工作,多做推功攬過的事情,積極營造幹事創業的濃厚氛圍。
各位代表,發展鐵嶺經濟時不我待,提高百姓福祉任重道遠。讓我們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在中共鐵嶺市委的正確領導下,開拓創新,埋頭苦幹,為建設幸福美好新鐵嶺而努力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