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鐵嶺市政府工作報告

過去的一年,我們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團結和帶領全市各族人民,銳意進取,奮力拚搏,全面完成了市六屆人大二次會議確定的各項任務目標。

基本介紹

  • 中文名:2011年鐵嶺市政府工作報告
  • 發布單位:鐵嶺市政府
  • 性質:政府工作報告
  • 時間:2011年
工作回顧,“十二五”指導思想和發展目標,2011年的主要工作,

工作回顧

過去的一年,我們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確領導下,團結和帶領全市各族人民,銳意進取,奮力拚搏,全面完成了市六屆人大二次會議確定的各項任務目標。
——對外開放取得重大成果。引進域外投資項目990個,到位資金663億元。實際利用外資2.6億美元,增長52.9%。外貿出口5億美元,增長20%。奧特萊斯現代服務產業區、帽山風景旅遊度假區等一批項目正式啟動;曙光專用車、檀香灣五星級酒店等一批項目開工建設;冀東專用車、中利科技等一批項目建成投產;鐵嶺電廠二期、清河電廠上大壓小二期工程獲國家發改委核准;古榆煤田勘探取得明顯進展。
——工業經濟實現新跨越。沈鐵工業走廊支撐作用日益顯現,占全市工業經濟總量的比重達到75%。工業結構明顯最佳化,先進制造業成為第一大主導產業。產業集群發展壯大,專用車生產基地、換熱設備產業基地進入全省十大新型工業化示範基地。工業企業做大做強,銷售收入億元以上企業發展到260戶,其中10億元以上企業36戶。工業企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2200億元,增長56%。實現高新技術產品產值240億元,增長50%。
——城鎮化進程快速推進。鐵嶺新城建成區面積達到10平方公里,入住人口10萬人。醫院、學校、市場等重點公用服務工程交付使用,恒基地產、新弘國際城等一批商住工程開工建設,桂林公園、蓮花湖西擴等生態建設工程相繼竣工。鐵嶺新城成為唯一入選上海世博會主題館的中國城市,受到全世界的廣泛關注和高度讚譽。在聯合國人居署、國家住建部、上海市政府聯合舉辦的世界人居日大會上,又榮獲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改造銀州區的十件實事全部完成,管理體制進一步理順。數字城市建設成效明顯,鐵嶺一卡通榮獲全國智慧卡行業最高獎。沈鐵二號公路鐵嶺段竣工通車,新台子、腰堡新市鎮開工建設,沈鐵共享024區號獲得國家工信部批覆。開原濱水新城、昌圖湖濱新城建設全面啟動。全市城鎮化率達到47%。
——縣域經濟邁上新台階。開原市一舉進入全國百強縣,調兵山市、鐵嶺縣躋身全省十強,昌圖縣、西豐縣在全省位次前移。四個100萬畝工程如期實現,畜牧業產值占農林牧漁業總產值的比重提升到56.7%,農業產業化率達到53%,我市被授予“中國榛子之都”。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得到加強,有望連續6年奪得省大禹杯。完成植樹造林43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34.3%。農機總動力211萬千瓦,農業機械化水平達到56.6%。糧食總產量在大災之年仍然達到71億斤,成為歷史上第二個豐收年。
——現代服務業呈現勃勃生機。東北物流城一期項目投入運營,二期工程全面開工建設,完成投資30億元。北方金融後台服務基地建設取得新進展。職業教育基地初具規模,在校生達到5萬人,技師學院、鐵嶺衛校成功晉升高等職業學院。會展經濟開始起步,成功舉辦了專用車博覽會等5次全國性大型展會。城區經濟健康發展,提前完成三年倍增計畫。月星國際、居然之家等一批品牌企業開業,粵海五星級酒店交付使用。房地產業健康發展,新開發面積1066萬平方米。旅遊業方興未艾,成功舉辦了生態休閒旅遊節。萬村千鄉市場工程、農村新網工程和新型科技儲糧倉工程紮實推進。
——財稅金融工作實現新突破。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增幅繼續保持全省領先,總量在全省位次繼續前移。組織國稅收入35.1億元、地稅收入51億元,分別增長29.4%和48%。向上爭取各類無償資金70億元,增長11.8%。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632億元,貸款餘額484億元,分別增長10.5%和14.1%。市商業銀行增資擴股獲國家銀監會批准,調兵山村鎮銀行掛牌營業,西豐村鎮銀行獲省銀監局籌建批覆,小額貸款公司發展到19家。企業上市實現歷史性突破,東北物流城、新興佳波紋管分別在紐約證交所和納斯達克成功上市。獲得土地出讓金19.5億元、國有資產整合收入5.7億元,走出了一條資源資產化、資產資本化、資本證券化的融資新路子。
——節能減排成效顯著。關停取締20家嚴重污染環境企業,對71家企業進行了限期治理,7座污水處理廠投入運行。萬元生產總值綜合能耗、水耗分別下降3%和2%,二氧化硫和化學需氧量排放量分別減少8%和1%。城市綠化覆蓋率達到39%,鐵嶺新城空氣品質達到森林和海洋水平。遼河生態治理走在全省前列,一級支流率先消滅超五類水體。
——民生工程逐項落實。籌集資金2.2億元,開展實名制就業培訓39639人,安置實名制就業71512人,零就業家庭實現動態為零。籌集資金19.2億元,確保了企業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並提高了保障標準。籌集資金2.5億元,確保了167547名城鄉低保對象的基本生活。籌集資金2894萬元,為119807名城鄉困難民眾發放了醫療救助金。籌集資金6072萬元,妥善安置了8.35萬名受災民眾。籌集資金2943萬元,使13623名農村五保對象實現了應保盡保。籌集資金7182萬元,保障了11600名優撫對象的基本生活。籌集資金5.3億元,解決了10208戶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難問題。籌集資金9414萬元,實施了銀州區鐵西一鐵道門和電子廠平房區改造工程。籌集資金1837萬元,改造老舊住宅小區72萬平方米。籌集資金3200萬元,改造農村低保邊緣戶D級危房2000戶。籌集資金8497萬元,解決了16.4萬名農村人口飲水安全問題。
——社會事業全面進步。科技創新體系逐步完善,全民科技素質進一步提升。鐵嶺高中新校區、鐵嶺新城實驗中國小交付使用,鐵嶺縣蓮花中學如期開學,開創了城鄉一體、均衡發展的辦學新模式。普九工作高分通過省驗收,千人支教計畫順利實施,校園安全得到保障。新農合運行機制更加完善,社區衛生服務覆蓋面繼續擴大,各類重大傳染病得到有效防控,愛國衛生運動深入開展。秧歌戲《楊柳情》在省第八屆藝術節上喜獲金獎,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和有線廣播電視數位化同步推進,文物保護工作卓有成效,民眾文化活動亮點紛呈。體育運動蓬勃開展,連續5年被國家體育總局評為全民健身活動優秀組織獎。人口和計畫生育工作得到加強,保持了低生育水平。
——社會保持和諧穩定。公安執法規範化、治安防控信息化建設全面加強,五五普法工作取得顯著成效,社會治安保持穩定。安全生產形勢總體平穩,信訪總量穩步下降,食品藥品安全得到保障。應急管理工作體系全面建立,處置突發事件能力明顯增強。民族關係和諧融洽,宗教活動依法有序。政府法制工作得到加強,依法行政水平進一步提高。公共行政服務四級聯動新機制全面啟動,在全省率先實現了行政審批和行政事業性收費目錄管理。政務公開工作不斷深化。國防動員和後備力量建設得到加強,進一步鞏固了全國雙擁模範城創建成果。民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廣泛開展,社會文明程度明顯提升。自覺接受市人大的依法監督和市政協的民主監督,人大議案、代表建議、政協提案辦理工作質量不斷提高。
外事、僑務、台辦、統計、工商、審計、物價、綜合執法、檔案、氣象、電業、規劃、出入境檢驗檢疫、菸草、人防、國家安全、武警、消防、新聞出版、地震、政務接待、殘聯、科協、商業保險、郵政、通信、駐外聯絡、市志、老齡、仲裁等工作也都取得了新成績。
隨著2010年各項任務的完成,“十一五”也畫上了一個圓滿句號,鐵嶺進入了趕超發展新階段。預計2010年,全市生產總值實現720億元,是“十五”末期的2.7倍。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實現80.1億元,是“十五”末期的6.3倍。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實現400億元,是“十五”末期的4.8倍。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000億元,是“十五”末期的9.3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227億元,是“十五”末期的2.4倍。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萬元,是“十五”末期的2.2倍。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7570元,是“十五”末期的2倍。財政一般預算收入、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在全省的位次提升到第六位,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提升到第五位。三次產業結構比由“十五”末期的26.4:40.5:33.1調整到18:57:25。工業增加值占生產總值的比重由“十五”末期的36.2%提高到55.6%。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占生產總值的比重由“十五”末期的4.8%提高到11%。稅收占財政一般預算收入的比重由“十五”末期的68.2%提高到72.4%。
過去的五年,鐵嶺大地發生了滄海桑田般的變化,取得了令人矚目的巨大成就。以經濟總量在全省位次前移為標誌,實現了超常規跨越式發展,趕上了時代發展的新潮流。以沈鐵工業走廊迅速崛起為標誌,結束了傳統農業地區的歷史,開闢了工業化的新紀元。以鐵嶺新城拔地而起為標誌,實現了由中等城市向現代化大城市的跨越,走進了城鎮化的新時代。以開原市進入全國百強縣為標誌,譜寫了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協調發展的輝煌篇章,實現了縣域經濟的新突破。以東北物流城和奧特萊斯項目落戶為標誌,建設了一大批特色鮮明的重點工程,形成了現代服務業競相發展的新局面。以成功引進益海嘉里、中航工業集團、恒基兆業等世界500強企業為標誌,構建了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踏上了與巨人同行的新征程。
過去的五年,306萬鐵嶺人民波瀾壯闊的實踐可歌可泣,勵精圖治的經驗彌足珍貴,高瞻遠矚的謀劃影響深遠。由於我們緊密結合鐵嶺實際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工業化帶動城鎮化,以城鎮化促進工業化,努力破解“一小兩低”難題,走出了一條欠發達地區趕超發展的成功之路。由於我們緊緊抓住重要戰略機遇期,高舉對外開放大旗,連續開展項目年活動,引進建設了一批重大項目,為鐵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了強大動力。由於我們牢牢把握髮展是硬道理,持續推動經濟成長,同步提高質量效益,不斷積蓄髮展後勁,為未來一個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再上新台階奠定了堅實基礎。由於我們善於破解制約發展的瓶頸問題,大膽創新體制機制,在深化改革中激發活力,在拼搏進取中拓展空間,為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積累了豐富經驗。由於我們時刻牢記以人為本、執政為民,在發展經濟的同時,更加注重發展社會事業和改善民生,在發展社會事業中講政績,在實施民生工程中樹形象,為改革發展營造了穩定和諧的社會環境。由於我們始終堅持解放思想、轉變觀念不動搖,廣大幹部民眾的精神面貌發生了深刻變化,大膽探索、寬容失誤,崇尚改革、鼓勵創新,全市上下政通人和謀發展、萬眾一心促和諧的局面已經形成,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辛勤工作在各條戰線上的全市各族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向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及人民團體,向中省直駐鐵單位,向駐鐵部隊指戰員、武警官兵,向所有關心、支持、參與鐵嶺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海內外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謝並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清醒地看到目前存在的主要矛盾和問題。一是經濟發展方式還比較粗放,自主創新能力不強,新興產業發展還不充分,節能減排和環境保護壓力較大。二是發展不平衡問題比較突出,城鄉之間、縣域之間在發展速度、發展質量、基礎設施等方面還存在較大差異。三是居民收入水平還比較低,沒有完全做到與經濟發展同步,全市城鄉還有相當數量的困難民眾。四是政府職能轉變還不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政府自身建設還有不盡人意之處。這些問題已經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並將在今後的工作中採取有力措施認真加以解決。

“十二五”指導思想和發展目標

“十二五”時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是深化改革開放、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攻堅時期。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思想是: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科學發展、創新發展、和諧發展為主題,以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和社會管理模式轉型為主線,以改革開放和科技創新為動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深入實施開放立市、工業強市、三產活市、科教興市、城鄉統籌、全民創業六大戰略,全力推進工業化、城鎮化雙輪驅動,全面實現“四個跨越”,推進新鐵嶺大鐵嶺建設跨入新階段,努力把我市建成實力鐵嶺、活力鐵嶺、魅力鐵嶺、幸福鐵嶺。
主要發展目標是:
——綜合經濟實力進入全省前5名。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8%,財政一般預算收入、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年均增長20%以上。三次產業結構比調整到10:55:35。
——建成100萬人口的中心城市。鐵嶺新城35平方公里全部建成,人口達到35萬人;銀州區城市功能全面提升;新台子、腰堡、凡河三個新市鎮基本建成,集聚人口分別達到10萬人;中心城區面積達到100平方公里,生產總值實現1000億元,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實現100億元,建成獨具魅力的生態之城、宜居之地、時尚之都,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北方水城。開原濱水新城、昌圖湖濱新城基本建成,調兵山市實現城鄉一體化,西豐縣城面貌明顯改觀。全市城鎮化率提高到60%以上。
——新型工業化基地基本建成。專用車生產基地實現銷售收入1000億元以上,把鐵嶺打造成中國汽車城。換熱設備、起重機械、新能源裝備和有色金屬產業集群銷售收入分別實現500億元以上,其它產業集群銷售收入實現100億元以上。開發區、高新區進入國家級開發區行列。先進制造業占工業總量的比重提高到50%以上。
——縣域經濟再上新台階。調整最佳化農業結構,基本形成一縣一品新格局,把我市建成遼寧省畜牧產業第一市。開原市在全國百強縣位次明顯前移,鐵嶺縣、調兵山市進入全國百強縣,昌圖縣進入全省中上遊行列,西豐縣擺脫貧困面貌。
——現代服務業基地基本建成。東北物流城、奧特萊斯現代服務產業區、帽山風景旅遊度假區、北方金融後台服務基地和職業教育基地全部建成,把鐵嶺打造成依託瀋陽、連結哈大、輻射東北的現代服務業基地。現代服務業占服務業比重提高到50%以上。
——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升。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全省平均水平,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超過全省平均水平。建立健全覆蓋城鄉的社會保障體系和基本公共服務體系。居民幸福指數明顯提高。
做好“十二五”時期的工作,要牢牢把握以下四個著力點:
一是始終堅持發展第一要務。堅持以增量帶動結構最佳化,繼續保持較高的發展速度,著力做大經濟規模,提升經濟總量,為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拓展空間、創造條件。
二是始終堅持固定資產投資和工業經濟兩大重點。繼續保持固定資產投資和工業經濟快速增長的良好勢頭,拉動經濟發展,增加財政收入,促進城鄉就業。
三是始終堅持把構建現代產業體系作為主攻方向。做大做強先進制造業,使其成為我市的支柱產業,這是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的首要任務。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新的經濟成長點,這是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的重要依託。加快發展現代服務業,推進服務業與製造業深度融合,這是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的發展方向。全面發展現代農業,促進農業增產、農民增收,這是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的重要基礎。
四是始終堅持把工業結構調整作為重中之重。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引導企業把技術改造與產業升級結合起來,推動工業經濟總體水平躍上一個新台階。最佳化中小企業發展環境,支持企業加快結構調整,向專、精、特、新和產業集聚方向發展。

2011年的主要工作

今年是實施“十二五”規劃的開局之年,做好今年的各項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主要預期目標是:生產總值實現860億元,增長18%。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實現96億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200億元,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實現480億元,分別增長2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267億元,增長17.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實現1.6萬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實現8700元,分別增長15%。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8%以下。
為實現上述目標,重點抓好以下10項工作:
(一)高舉對外開放大旗,深入開展項目年活動
繼續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以東北、長三角、珠三角、香港等地區為重點,以沈鐵工業走廊為載體,強化產業集群招商、主題概念招商,組織好境內外系列招商活動,確保引進億元以上項目120個,引進內資780億元,實際利用外資5億美元,600個項目開工建設,300個項目投產達效。大力拓展東歐、中東、南美等新興市場,確保外貿出口實現6億美元。依託專用車博覽會、換熱設備博覽會、榛子節等常態化載體,大力發展會展經濟。
(二)以實施“五項工程”為重點,推動工業經濟最佳化升級
發展壯大產業集群。專用車生產基地確保50個項目建成投產,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00億元。換熱設備產業基地確保80個項目建成投產,起重機械生產基地新開工項目30個。重點抓好冀東專用車、博大生物等400個技改項目,做大做強骨幹企業,銷售收入億元以上企業發展到320戶,10億元以上企業發展到50戶。實現高新技術產品產值340億元。全力推進益海嘉里生物化工、鐵煤集團60萬千瓦煤矸石發電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項目建設。進一步最佳化發展沈鐵工業走廊,完善園區功能,建立健全園區服務體系。繼續加大節能減排力度,萬元生產總值綜合能耗和水耗分別下降5%,二氧化硫和化學需氧量排放量分別減少2%。
(三)以中心城市建設為重點,加快推進城鎮化進程
加快鐵嶺新城建設,進一步完善城市功能。集中力量抓好凡河南岸基礎設施、集中供熱管網建設,推進恒基兆業天水河商業步行街和蓮花湖高檔住宅等重點工程建設,完成投資100億元。全面推進新台子、腰堡、凡河新市鎮開發建設,開工建設沈鐵城際鐵路、沈四高速公路鐵嶺段拓寬改造等工程。繼續改造提升銀州區功能,重點辦好十件實事。1.擴建柴河垃圾處理廠,開工建設滲漏液處理工程。2.建設光榮街帶狀遊園。3.完善龍山風景區服務功能。4.逐步拆除10噸以下小鍋爐,實行集中供熱。5.整治燃氣管道安全隱患。6.實施污水處理廠淤泥處理工程。7.建立水源地保護區,清理自備井,改造、整合二次加壓供水設施。8.改造城市污水管網。9.改造小街小巷基礎設施,對老舊住宅小區環境進行綜合整治。10.解決廉租住房2382戶。進一步理順中心城區管理體制,加快數字城市和生態城市建設,全力爭創國家環保模範城和國家衛生城。加快推進開原濱水新城、昌圖湖濱新城建設。進一步放寬外來人口落戶條件,加快城鎮人口集聚步伐。
(四)抓好農業農村工作,做大做強縣域經濟
加快保護地蔬菜、畜牧、榛子三大主導產業開發,新增保護地蔬菜10萬畝、榛子6萬畝,畜牧業產值達到228億元。繼續抓好鐵南都市農業、開西現代農業、昌北現代畜牧業、西豐特色產業四大示範區建設,發展壯大開原苗木花卉、昌圖花生等特色產業基地,加快一縣一品步伐。大力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農業產業化產值增長20%。搞好以水利設施為重點的農業基礎設施建設。促進土地流轉和耕作方式轉變,農業機械化水平提高到59%。深入開展“綠化杯”競賽活動,完成人工造林29萬畝,全面恢復遼河生態。加快農民專業合作社建設,大力開展有組織的勞務輸出,解放和轉移農村勞動力。創新農業科技服務模式,深入開展科技特派活動。以完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為重點,紮實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進一步壯大縣域經濟實力,開原市在全國百強縣實現位次明顯前移,鐵嶺縣、調兵山市全力向全國百強縣衝刺,昌圖縣、西豐縣在全省位次繼續前移。
(五)全力抓好重點項目,加快構建現代服務業體系
全面推進鐵嶺新城現代服務業基地和沈鐵工業走廊服務產業帶建設。抓好東北物流城二期工程建設,實現銷售收入30億元。舉全市之力支持奧特萊斯項目建設,確保2012年投入運營。加快北方金融後台服務基地建設,增強區域金融資源吸引力。擴大職業教育基地規模。大力發展旅遊產業,實現旅遊業總收入100億元。促進房地產業快速健康發展,新開發房地產面積1200萬平方米。啟動銀州區壽光果蔬貿易城、開原大商新瑪特、西豐鹿茸中草藥材期貨市場和昌圖濱河商業金廊建設,東北機動車交易市場、調兵山檀香灣五星級酒店投入使用。紮實推進萬村千鄉市場工程、農村新網工程和新型科技儲糧倉工程,改善農村消費環境,促進農村消費結構升級。
(六)採取有力措施,破解發展瓶頸
搞好新一輪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深入開展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鈎工作,充分挖掘存量建設用地潛力,滿足發展建設需要。強化供地用地監管,對多批少用、批而不用等閒置低效用地進行勸退,對土地違法違規案件實施嚴格的問責制度。推動招商引資向招商選資轉變,提高投資強度和容積率,實現集約節約用地。繼續堅持資源資產化、資產資本化、資本證券化融資工作思路,充分挖掘融資潛力,探索新的融資途徑,形成多元化、廣渠道融資新格局。積極與國家政策性銀行、國有商業銀行開展對接,發揮其融資主渠道作用。做大做強商業銀行、村鎮銀行等地方金融機構,積極引進股份制銀行,使其成為融資的重要補充。規範縣級融資平台管理,壯大融資平台實力,整合縣域公共資源,最佳化平台財務狀況和資產結構,為對接資本市場奠定基礎。通過股權融資、發行企業債券、中期票據、利用產業基金和私募基金、企業上市等途徑,開闢新的融資渠道,努力破解資金瓶頸。加快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努力打造誠信鐵嶺。
(七)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維護社會公平正義
籌建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服務中心,重點做好高校畢業生、農村轉移勞動力、城鎮就業困難人員和退役軍人就業工作,安置實名制就業3.8萬人。做好養老保險擴面征繳工作,確保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繼續擴大醫療保險覆蓋範圍,重點做好睏難企業職工、在校學生和城鎮居民的參保工作。提高城鄉低保標準,落實城鄉醫療救助、城區低保對象取暖補貼等各項政策。妥善安置受災民眾,對易遭受洪澇災害的村屯實施整體遷移。改造農村低保邊緣戶D級危房2000戶。開工建設婦女兒童活動中心、特困家庭危重病人託管中心、兒童福利院、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護中心。新建農村飲水安全工程70處,解決7萬人飲水安全問題。切實抓好“菜籃子”、“菜園子”工程,保障市場供給。全面加強價格調控監管工作,保持物價總體水平基本穩定。
(八)繁榮發展各項社會事業,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務體系
搭建創新體系平台,扶持科技型企業發展,完善產學研合作機制,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深入開展教育年活動,重點實施十二大工程。完成鐵嶺師專晉升本科任務。改擴建農村標準化中心幼稚園20所,建設農村九年一貫制學校10所。推廣鐵嶺縣蓮花中學辦學模式,擴大農村學生到城市就學比例,促進教育公平。推進職業教育集約特色發展,積極爭創國家級重點學校、重點專業和重點實訓基地。加大校舍維修改造和校園周邊環境整治力度,確保校園安全。抓好重大人才工程,推動人才事業全面發展。促進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均等化,啟動國家基本藥物制度,加快縣級醫院改擴建步伐,抓好中醫院搬遷、婦嬰醫院擴建工程,進一步完善社區衛生服務體系和新農合制度,切實改善城鄉居民醫療條件。抓好重大傳染病防治工作,確保不發生大的疫情。推進文化體制改革,發展壯大文化產業,實施鄉鎮文化廣場、農家書屋、廣播電視村村通、文化信息資源共享、有線廣播電視數位化等文化惠民工程,爭取銀岡書院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申報成功,抓好遼河博物館、城市地球館等項目建設。辦好市七運會,抓好鐵嶺新城“一場兩館”建設。開展人口和計畫生育綜合改革示範縣區創建活動,綜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別比偏高問題。加大雙擁工作力度,增進軍政軍民團結。不斷拓展城鄉共建範圍,廣泛開展民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大力提升公民的文明素質。
(九)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構建社會管理新格局,推進管理重心下移,強化基層社會管理職能。加強信訪工作,建立健全社會調解工作機制,妥善協調各種利益關係,維護民眾合法權益。推進應急平台體系建設,完善應急救援聯動機制,妥善處置各類突發事件。實施城鄉統一的戶籍登記制度,探索建立人口管理服務新模式。推進警務體制機制改革,建成現代警務指揮體系。嚴厲打擊各種違法犯罪活動,建立健全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橫向集成、縱向貫通、互聯互通、高度共享的社會管理信息平台,提升虛擬社會管控能力,繼續爭創全省最穩定地區。全面啟動“六五”普法,強力推進依法治市。落實寬嚴相濟的刑事政策,認真開展社區矯正工作。進一步強化安全生產責任體系,實施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達標工程,建立企業隱患排查治理常態化制度,杜絕重特大生產事故。健全食品藥品安全監管體制,確保食品藥品質量安全。全面貫徹黨的民族政策,促進少數民族地區經濟社會加快發展。依法加強對宗教事務的管理,規範宗教活動。
(十)加快轉變政府職能,努力建設法治政府和服務型政府
加強民主政治建設。自覺接受人大依法監督和政協民主監督,堅持重大事項向人大報告、向政協通報制度,認真執行人大及其常委會的各項決議、決定,積極支持人民政協履行職能,認真辦理人大議案、代表建議和政協提案,加強與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人民團體和社會各界人士的聯繫。進一步暢通民眾訴求渠道,努力做到民主決策、科學決策、依法決策。全面推進依法行政。深入貫徹依法行政實施綱要,健全依法行政各項制度。加強規範性檔案監督管理,提高制度建設質量。深化行政執法體制改革,推進執法重心下移,避免多頭執法、交叉執法。健全監督制約機制,規範行政執法行為。加快轉變政府職能。繼續精簡和下放行政審批事項,全面推廣公共行政服務四級聯動新機制和全天候服務模式,努力打造服務高地、成本窪地、發財寶地。切實加強機關作風建設。強化政務督查和績效考評,狠抓工作落實,確保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音,提高政府公信力和執行力。克服官僚主義、形式主義,大力提倡開短會、講短話、發短文,做到查實情、說實話、辦實事。加強反腐倡廉建設。嚴格執行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和領導幹部廉潔從政準則,推行行政首長經濟責任問責制度,大力推進政務公開和行政權力公開透明運行,建立統一的公共資源交易中心,規範公共資源交易行為,從源頭上預防和治理腐敗。堅決治理損害民眾利益的突出問題,嚴肅查處各種違法違紀案件,以優良政風凝聚民心。
各位代表,我們已經踏上了“十二五”新的征程。神聖使命激勵我們勇往直前,人民期望不容我們絲毫懈怠。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在中共鐵嶺市委的正確領導下,乘勝奮進,繼往開來,為早日實現新鐵嶺大鐵嶺宏偉目標而努力奮鬥!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