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農業,工業,建築業和房地產開發,國內貿易,對外經濟,交通、郵電和旅遊,金融,科技和質量技術監督,教 育,文 化,衛 生,體 育,環境保護,人口和就業,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注,
綜合
經濟總量:初步核算,全年地區生產總值7002.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0.3%。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451.4億元,增長5.1%;第二產業增加值3634.8億元,增長10.6%;第三產業增加值2916.7億元,增長10.6%。三次產業構成比例為6.4:51.9:41.7,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分別為3.1%、54.6%和42.3%。人均生產總值102216元,按年末匯率折算為16261美元。
財政稅收:全年公共財政收入750.1億元,比上年增長15.2%。其中,市本級249.1億元,增長2.8%;縣區級501億元,增長22.6%。公共財政支出891億元,比上年增長21.2%,其中教育、科技、社會保障及就業、農林水事務支出,分別增長41.4%、18.5%、12.3%和27.4%。地稅局組織各項稅收589.2億元,增長16.3%;國稅局組織各項稅收556.2億元,增長6.3%;海關代徵稅收488.3億元,增長11.2%。
價格指數:全年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3.4%,其中消費品價格上漲3.4%,服務項目價格上漲3.2%(見表1)。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與上年持平。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比上年下降1.7%。
農業
農業生產: 全年農林牧漁及
服務業增加值451.4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5.1%。其中,
農業增加值134.6億元,林業增加值3.7億元,牧業增加值83.8億元,漁業增加值194.7億元,農林牧漁服務業增加值34.6億元,分別增長5.2%、 2.4%、8.5%、3%和8.9%。
農牧漁產品產量:全年糧食總產量165.6萬噸,平均每畝單產397.3公斤,均創歷史最好水平,分別比上年增長1%和2.2%;水果總產量173.8萬噸,增長8.3%;蔬菜總產量257萬噸,增長2.3%;肉、蛋、奶產量分別為79.7萬噸、28.7萬噸和8.4萬噸,分別增長6.3%、0.7%和-33.3%;地方水產品總產量216.8萬噸,增長6.2%,其中海參和雜色蛤產量分別為4.8萬噸和46.5萬噸,均增長11.8%。
林業:全年投入資金100億元,植樹2億株,造林90.5萬畝。綠化鄉級以上道路2000多公里,建設花園式園區78個、花園式單位423個;建設森林鄉村419個。新建150畝以上林業苗圃48個,育苗總面積6.3萬畝,生產苗木2.8億株。森林覆蓋率達到41.5%,林木綠化率達到44.48%。成功舉辦2012年大連國際花卉新品種新技術展示會。
現代農業:全年創建
都市型現代農業示範區26個。新建標準日光溫室設施農業小區2707個,其中500畝以上70個;新發展設施農業面積15.5萬畝。創建標準化果園面積33.6萬畝,新建糧食萬畝高產示範片20個。新建和改造重點蔬菜基地20個;新建蔬菜標準園20個,其中國家級8個;新建蔬菜育苗中心6個。新建畜禽標準養殖小區110處,其中國家級示範場11處。新認證無公害農產品211個、綠色食品35個、
有機農產品5個,“三品”有效認證總數達到1162個。新建農產品出口基地50個,新增規模以上農業龍頭企業30家,農產品加工和儲藏能力分別達到785萬噸和180萬噸。引進推廣新品種、新技術50項,培訓農民50萬人次。新發展
農民專業合作社406個。農機總動力達到356.2萬千瓦,農業耕種收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72%。成功舉辦2012年大連都市型現代農業招商推介會,實現農產品出口額33.2億美元,比上年增長4.4%。莊河市被農業部命名為“國家現代農業示範區”。
水務建設:新建農村飲水安全工程96項,解決了10.5萬人的飲水安全問題。新建各類水源工程1070項,新增調蓄水能力300萬立方米;新增高效節水灌溉面積21.5萬畝。建設設施農業大區高效節水灌溉系統、都市型現代農業示範園區高效節水灌溉系統42個。完成重點河道生態工程建設任務110項,治理河道276.1公里,種植喬灌木3000餘萬株;完成河道生態建設面積5.7萬畝。治理水土流失面積31.3萬畝,營造水土保持林13.3萬畝。除險加固小型水庫19座。
工業
工業生產:全年全部工業增加值3207.4億元,比上年增長10.7%。規模以上工業(下同)增加值2822.2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1%。按輕重工業分,重工業2055.1億元,增長10.1%;輕工業767.1億元,增長13.5%。按經濟類型分,其中國有企業58.8億元,增長18.3%;集體企業24.4億元,增長14.8%;外商及港澳台投資企業878.9億元,增長4.9%。銷售產值9992.1億元,增長14.7%。工業產品銷售率96.72%,比上年下降0.55個百分點。主營業務收入9720億元,比上年增長12.2%;利稅總額855.6億元,增長18.5%;利潤總額349.4億元,下降1.9%。主要工業產品產量有升有降(見表2)。
重點項目建設:全年組織實施工業項目1583個,總投資4450億元。機車旅順基地二期、工具機集團瓦房店鑄鍛工業園等953個項目開工建設;
奇瑞汽車、恆力石化PTA一期、德豪光電、船舶重工修造船、機車旅順基地一期等783個項目竣工投產。21個省重點產業集群中,花園口新材料、金州新區生物製藥、莊河家具等3個產業集群銷售收入首次超過100億元,累計超百億產業集群數達到15個。高新區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集群成為本市第三個
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
瓦房店軸承產業集聚區、長興島船舶和海洋工程產業基地、莊河農產品深加工產業基地、普蘭店服裝產業基地成為遼寧省新型工業化產業示範基地。
建築業和房地產開發
建築業:全年資質以上
建築業總產值2031億元,比上年增長20.7%。其中,公有制企業374億元,增長21.4%,拉動資質以上建築業總產值增長3.9個百分點;
非公有制企業1657億元,增長20.6 %,拉動資質以上建築業總產值增長16.8個百分點。全年房屋施工面積12381.7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25.3%。
房地產開發:全年房地產開發施工面積6213.4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0.2%;竣工面積750萬平方米,下降21%。
商品房銷售額861.5億元,增長17.6%,其中住宅銷售額733.3億元, 增長11%。商品房銷售面積1076.4萬平方米,增長18.3%,其中住宅銷售面積966.9萬平方米, 增長16%。商品房待售面積481.1萬平方米,增長33.8%,其中住宅待售面積353.9萬平方米,增長55.3%。
五、固定資產投資
投資總量:全年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5654.1億元,比上年增長23.5%。全年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下同)5624.4億元,增長23.5%。其中,建設項目投資4227.9億元,增長22.7%;房地產開發投資1396.5億元,增長26.1%。按產業劃分,第一產業投資204.2億元,增長11.6%;第二產業投資1844.1億元,增長31.8%,其中工業投資1678.8億元,增長25.2%;第三產業投資3576.1億元,增長20.3%。
基礎設施建設:大連北站及南北廣場和
大連國際會議中心竣工。勝利路拓寬改造工程、東北路連線大連北站立交橋完工,光明路、莊蓋高速公路、大連灣疏港高速公路、振連路竣工通車。城市捷運、南部濱海大道東端橋隧工程、202路軌道線路延伸工程、渤海大道一期工程、
金普城際鐵路、長山大橋、機場快速路、東聯路與土羊高速公路連線線等重點交通項目,以及市體育中心、東港、梭魚灣、新機場沿岸商務區基礎設施配套工程加快推進。大夥房水庫輸水應急入連主體工程基本完工,長海縣跨海引水工程大陸至廣鹿島段工程試通水成功,三道溝淨水廠20萬噸/日一期淨水系統工程完工並投入運行,機場前泵站及配水管網工程開工建設。完成城市建設“五個一”和“三個一”工程104項。新增供熱面積252萬平方米,改造供熱舊管網205公里。發展燃氣用戶4.4萬戶,改造舊燃氣管網31.3公里。城區居民室內供水舊管網改造5000戶。
消費品市場: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224億元,比上年增長15.5%。其中,零售業零售額1751.2億元,增長12.5%;住宿業零售額31.3億元,增長12.7%;餐飲業零售額195.7億元,增長13.5%。在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業零售額中,金銀珠寶類增長42.2%,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增長23%,通訊器材類增長20.1%,家具類增長18.7%,石油及製品類增長66.5%。銷售汽車16.9萬輛,其中新車12萬輛;銷售額286.8億元,其中新車239.1億元。
商貿設施建設:重點推進12個大型商品交易市場建設。都市漁港一期工程開工,
東北亞現貨商品交易所、名優商品交易中心等一批新興電子商務交易平台建設進展順利。新建6個農村中心鎮現代商業項目,新建、改造農村適度規模超市20個。開設了5個周末農產品大市場。新建、改造社區菜店100個,改造標準化城鄉農貿市場30個,開工建設2個果菜配送中心。發展便民早餐網點100個、便民午餐網點50個,改造主食
加工配送中心4個。
利用外資:全年新批准外商投資企業283家,註冊外資金額91.6億美元。新批投資總額1000萬美元以上的外資項目102個,其中投資超億美元的項目11個。新引進世界500強投資項目8個。實際使用外商直接投資123.5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2.2%。香港、日本、韓國、英屬維京群島、美國分列實際投資來源地的前5位。
對外貿易:全年大連地區(含中央、省公司)進出口總額641.13億美元,比上年增長6.8%。其中,進口294.31億美元,增長2.1%;出口346.82億美元,增長11.2%。大連市自營進出口總額(下同)625.63億美元,增長7.4%。其中,進口288.72億美元,增長2.5%;出口336.91億美元,增長12.1%。機電產品出口180.28億美元,增長10.1%,占53.5%。一般貿易出口135.1億美元,增長53.7%,占40.1%(見表3)。民營企業出口105.13億美元,增長77.9%,占31.2%。日本、東協、歐盟、美國、韓國、香港是六大主要出口市場。
對外合作:全年核准境外投資項目75個,中方總投資額20.87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78.3%。對外承包工程營業額8.75億美元,增長9%;勞務人員實際收入總額1.88億美元,增長16%。
服務外包:全年線上登記離岸服務外包契約金額17.92億美元;執行金額15.29億美元,比上年增長41%。截至年末,全市擁有服務外包企業988家,從業人員11.98萬人。
交通、郵電和旅遊
交通運輸: 全年運輸企業客貨換算周轉量7871.1億噸公里,比上年增長14.1%。貨物周轉量7791.7億噸公里,增長14.3%;旅客周轉量193.1億人公里,增長7.5%(見表4)。
沿海港口貨物吞吐量3.7億噸,比上年增長11%。其中,外貿吞吐量1.1億噸,增長3.2%;貨櫃吞吐量806.4萬標箱,增長26%。空港旅客吞吐量1333.7萬人次,增長11%;純貨郵吞吐量13.7萬噸,下降1.0%。
表4 貨物、旅客周轉量及港口貨物吞吐量
航運、物流中心建設:全年港航固定資產投資100億元。大窯灣北岸港區開工建設,太平灣臨港經濟區
港城一體化建設工程正式啟動,長興島北港區30萬噸級原油碼頭試運營投產;大連灣雜貨及滾裝泊位遷建工程、汽車碼頭二期工程等重大港口基礎設施項目進展順利。國際業務園區建設加快,大連空港國際物流園國內業務園區正式運營。香爐礁物流園區功能逐步完善,國際保稅汽車城、中鐵鐵龍大連冷鏈物流基地、大連水產品冷鏈物流園區、大地半島倉儲物流園區等項目快速推進。已建成東北腹地大中型內陸乾港16個,開通貨櫃班列線路25條,周班密度達到60班以上;全年貨櫃鐵海聯運量38萬標箱,比上年增長5%,運量第14年居於全國第一。大連首家公務機公司漢華航空正式運行。大連周水子國際機場全年航班起降10萬架次;航線總數達到154條,其中國內航線118條,國際和
特別行政區航線36條;與13個國家、2個地區的90個國內外城市通航。
郵電通信:全年電信業務總量96億元,增長9.1%;郵政業務總量(郵政局系統)5.5億元,比上年增長0.7%。年末城鄉固定電話用戶256.3萬戶,下降5.3%;行動電話用戶839.8萬戶,增長8.3%;國際網際網路寬頻用戶141.4萬戶,增長5.8%。
旅遊:全年接待國內遊客4814.5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3.0%;接待海外遊客128.8萬人次,增長10.1%。旅遊總收入767.2億元,增長18.0%。其中,國內旅遊收入711.4億元,增長19.0%;旅遊外匯收入8.9億美元,增長10.1%。截至年末,全市擁有旅遊賓館(飯店)242家,比上年增加4家,其中星級賓館(飯店)161家;旅行社388家,其中出境旅行社33家;國家A級旅遊景區(點)44個,增加8個,其中5A 級2個,4A 級11個。
會展:全年舉辦展會89個,規模1萬平方米以上展會43個,其中2萬平方米以上15個;展出面積117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24%。展會共設展位38457個,其中境外參展展位3142個;參展企業23780家,其中境外參展企業2366家;參展商超過10萬人次,其中境外參展商近萬人次;參觀人數800萬人次,其中境外參觀人數4.5萬人次。本市獲 “2012年度中國十大影響力會展城市”稱號。
金融
截至年末,全市金融業擁有各類金融機構242家,其中銀行機構61家、保險機構45家、證券機構59家、期貨機構77家。擁有各類融資服務類機構368家。金融資產1.8萬億元,金融營業網點3000餘個,從業人員7萬餘人。
銀行: 全市銀行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突破萬億元大關,年末餘額10767.8億元,比年初增加1374.1億元,其中人民幣各項存款餘額10322.3億元,比年初增加1231.1億元。城鄉居民本
外幣儲蓄存款餘額4237.2億元,比年初增加498.5億元。銀行機構本外幣各項貸款餘額9111.7億元,比年初增加1193.4億元,其中人民幣各項貸款餘額8127.4億元,比年初增加962.1億元。
不良貸款率1.2%。全年全市銀行間外匯市場開放243場,辦理外匯交易585筆,成交金額折合13.84億美元。全年跨境人民幣業務結算199.3億元,比上年增長52.2%。大連市農村商業銀行、京都銀行大連代表處開業。
保險:保險業原保險保費收入160.6億元,比上年增長7.9%。其中,財產險57.7億元,增長10.5%;人身險103億元,增長6.5%。支付各類保險賠款及給付45.9億元,增長2.7%。其中,財產險26.1億元,增長20.5%;人身險19.7億元,下降14.1%。全市保險深度(保費收入占GDP比重)2.29%;保險密度(人均保費收入)2331元。
證券:全年
證券交易所各類有價證券成交金額6991.2億元,比上年下降7.1%。其中,A股成交金額4469.6億元,下降27.2%;基金成交金額105.0億元,增長102.2%。截至年末,共有證券資金賬戶數104.4萬戶,增加3.1萬戶。開世地產香港首發上市。上市企業總數增至46家,其中境內27家,境外19家;股票48隻。境內上市企業中,有A股公司23家,B股公司2家,發行A+H股兩種股票公司1家,發行A+B股兩種股票公司1家。
期貨:大連商品交易所全年
期貨成交量6.3億手(單邊),成交額33.3萬億元(單邊),分別比上年增長119%和97.5%,占全國期貨市場的43.6%和19.5%。其中,焦炭期貨成交量3291.6萬手,增長20.8倍;成交額5.1萬億元,增長14倍。擁有會員單位178家,其中經紀公司會員163家,自營會員15家;投資者開戶數156.8萬戶,比上年增長13%。大連商品交易所繼續保持全球唯一的焦炭期貨市場、全球最大的油脂、塑膠期貨市場和第二大農產品期貨市場的地位。
其他金融業:新設
小額貸款公司23家、
融資擔保公司9家,貸款餘額58.5億元,比上年增長53.5%,在保責任餘額298.3億元,增長20.1%。新設港航產業基金等股權投資機構10家,總規模60.9億元。新設典當機構10家,典當餘額3.4億元,增長89%。經批准設立
第三方支付機構7家。完成全市各類交易場所清理整頓工作,保留交易場所15家。
大連產權交易所成交交易135宗,成交額32.8億元。債券融資406.6億元。租賃融資20.2億元。
科技和質量技術監督
高新技術產業:全年高新技術產業產值8210億元,比上年增長25.7%,其中規模以上工業
高新技術產品產值5650億元,增長25%;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2265億元,比上年增長26.2%,其中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高新技術產品增加值1478億元,增長26.3%。新認定
高新技術企業72家、
技術先進型服務企業13家,總數分別達到388家和98家。全年技術交易額180億元,其中吸納技術契約成交額131億元,比上年增長1.1倍。全市12家企業獲國家創新型(試點)企業稱號。建立完善數控系統、新能源、生物醫藥等10個
產業技術創新聯盟。
自主創新:全市有9個項目獲得國家級科技獎勵;47個項目獲得省級科技獎勵,其中8個項目獲得省自然科學、技術發明、科技進步一等獎。光洋科技
高檔數控系統和五軸工具磨床獲2012中國數控工具機展最高獎---春燕獎。大工計控研發的數控和機器人控制系統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三維傳熱、日佳電子突破
大功率LED燈具及電源產業化生產關鍵技術。“佳豐2.6MW光伏發電電站”項目列入國家
金太陽示範工程。瑞克科技開發出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
新型催化劑。展翔海事取得新型
碳纖維複合材料高速船舶設計建造的重大突破。
博濤多媒體集成創新項目列入國家文化科技創新工程。科大聚龍國家金融機具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一批創造力產業項目入駐生態科技創新城。大連科技創新園已布局中科院產業園、理工科技產業園、光電套用材料產業園等9個分園,入駐園區企業達到40家。全市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達到12家。旅順
農業科技園區被國家科技部批准為國家級農業科技園區。
智慧財產權:全年發明專利申請11149件,發明專利授權1407件,分別比上年增長50.2%和26.1%;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4607件,增長30.6%;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6.89件,超過國家“十二五”規劃目標的2倍。成功舉辦第八屆
中國國際專利技術與產品交易會,本市被評為國家智慧財產權示範城市和國家專利保險試點城市。
質量技術監督:全年換髮食品生產加工許可證369張,註銷生產許可證24張。監督抽查食品相關產品1645批次,合格率96.8%;風險監測478批次,合格率74.5%。監督抽查生產和生活資料類產品799批次,合格率90%;出動執法人員1853人次,檢查企業702家,立案查處案件46起,搗毀黑窩點13個。參與制(修)訂國家標準23項、行業標準38項。審查備案企業標準659項。檢查特種設備使用單位387個,檢查鍋爐148台、電梯349台、起重機械165台、壓力容器280台、索道10條、大型遊樂設施60台。
名牌產品:截至年末,全市共有中國名牌20個、遼寧名牌127個,國家質量管理卓越企業1家、全國質量管理先進企業3家、遼寧省省長質量獎企業4家,遼寧省質量管理獎企業13家,數量均列全省首位。年內19家企業的商標被國家工商總局依法認定為中國馳名商標。
教 育
全市
普通高等學校29所,中等職業學校91所,普通高中79所,九年義務教育階段學校846所,幼稚園1254所。各級各類學校(含幼稚園)共有在校生104.5萬人。
基礎教育:全市學前3年幼兒入園率95.7%,國小學齡人口淨入學率99.8%,國中學齡人口淨入學率99.9%,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98%。義務教育階段在校生43.9萬人,其中外來務工人員隨遷子女10.9萬人;普通高中在校生10.1萬人。
中等職業教育:
中等職業學校在校生7.1萬人,其中普通中等專業學校2.3萬人,職業中專 (職業高中)2.4萬人,技工學校2.1萬人。各類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2.4萬人。在校生千人以上規模的中等職業學校24所。
普通高等教育:在連普通高等院校(含高等職業院校)本、專科在校生26.4萬人,其中市屬高等院校普通本、專科2.6萬人。在連普通高等院校和研究所博士、碩士研究生3.8萬人。普通高等教育機構博士畢業生891人,碩士畢業生10565人,本科畢業生4.8萬人,專科畢業生1.6萬人。
成人教育:成人高等院校在校生5.8萬人,其中獨立設定的
成人高等學校1.5萬人,普通高校
成人教育學院4.3萬人。
高等教育自學考試15.9萬科次,年內獲得本、專科畢業證書8280人。教育部門批准的民辦非學歷培訓機構1039個,結業人數43.1萬人,在學人數26.9萬人。
中國小教師:國小專任教師學歷達標率99.9%,其中專科及以上學歷達到89.4%;國中專任教師學歷達標率為99.8%,其中本科及以上學歷達到81.9%;普通高中專任教師學歷達標率為99%。
辦學設施: 全市新建、擴建中國小校舍118.4萬平方米,中國小校舍建設投入20.8億元。國小、國中、高中生均校舍面積分別達到7.5平方米、12.1平方米和18.4平方米。
文 化
截至年末,全市公共圖書館14個(其中國家一級館10個),文化藝術館13個,博物館、紀念館31個,市直專業藝術表演團體4個,藝術表演場館6個。
藝術創作演出:全年新創作作品5部,演出56場。專業藝術院團全年演出1255場,其中國內演出648場,“送戲進鄉村”演出207場。成功舉辦第二十三屆大連國際服裝節暨國際狂歡節開幕式廣場狂歡晚會、第四屆“億達之聲—大連夏季國際藝術節”、第五屆大連新人新劇目展演等活動。全年藝術創作演出及理論研究,共獲國家級獎項8個、大區級獎項13個、省級獎項8個。大連雜技團被商務部、中宣部等五部委聯合授予2011-2012年度“國家文化出口重點企業”。
社會文化活動:成功舉辦第十八屆朝鮮族民俗文化藝術節活動。舉辦697場民眾文化特色基地巡演展演、271場夏季廣場民眾文化活動演出、30場“快樂周末”公益性藝術賞析普及系列活動。截至年末,全市有 “
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世界級2項、國家級6項、省級27項、市級89項;代表性傳承人國家級1人、省級12人、市級116人。
新聞出版(著作權)管理:年末全市有報紙6種,期刊54種,出版社(含音像出版社)6家。完成
著作權登記690件。成功舉辦第三屆大連讀書月活動,累計30萬人次參加。
廣播影視:全年新增有線電視用戶8.2萬戶,用戶總規模210萬戶,其中
有線數位電視用戶134萬戶。農村有線電視網路新建桿路140公里,敷設光纜593公里、電纜170公里。為農民放映公益電影13422場,觀眾300萬人次。新建標準數字影院8個,銀幕46塊。院線票房2.2億元。生產電影4部、電視劇76部(集)、卡通片5348分鐘。
文博工作:截至年末,全市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9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39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118處、縣(區)級文物保護單位164處;有9家國有博物館、紀念館免費對公眾開放。國有文博系統博物館、紀念館參觀總人數90.6萬人次。
文化市場管理:全年出動執法人員6.8萬人次,檢查經營場所5.3萬家次,收繳
非法出版物20.3萬張(冊),其中非法書報刊5.6萬冊(份),
非法音像製品14.7萬張。
衛 生
截至年末,全市共有各類衛生機構2487個,其中醫院112個,衛生院105個(含鄉鎮衛生院96個),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112個。編制床位31392張,實有床位36124張。衛生工作人員51310人,其中衛生技術人員42164人。每千人口擁有醫院和衛生院床位5.87張、執業(助理)醫師2.86人、註冊護士3.14人。全市總診療量2509.7萬人次,醫院、衛生院平均病床使用率86.78%。全市
人均期望壽命81.23歲;孕產婦死亡率4.97/10萬,嬰兒死亡率3.03‰。
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全市184個基層
醫療衛生機構實施基本藥物制度,其中政府興辦的111個已全部實施。城鄉
居民健康檔案規範化建檔率,城市、農村分別達到73.8%、74.7%。完成適齡兒童免費窩溝封閉72321人。為城鄉64.9萬名65歲以上老年人進行了健康體檢。為10584名農村孕婦提供孕中期免費超聲篩查服務;為農村戶籍孕產婦發放住院分娩補助659.9萬元。
醫學科研:全年組織申報科研課題373項,其中37項列入市級科研計畫。組織科技成果驗收77項。10項科技成果被評為省科技進步獎,其中二等獎5項、三等獎5項。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截至年末,208.5萬農民參加了以大病統籌為主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到99%;新農合最低籌資標準由上年的230元/人·年提高到320元/人·年。
體 育
民眾體育:全年舉辦第十屆市民垂直馬拉松賽、第二十六屆國際馬拉松賽、第十屆國際徒步大會、第二十六屆奧林匹克日長跑活動、第七屆國際武術文化節、第三屆市民山地健身活動大會等民眾體育活動近400項。參加遼寧省第二屆全民健身運動會,獲得金牌117枚、銀牌83枚、銅牌74枚,金牌和獎牌總數分列全省第一。為303個行政村新建籃球場地,全市農民體育健身工程覆蓋率達到83%。年內推薦22名
社會體育指導員參加國家級社會體育指導員培訓,培訓三級以上社會體育指導員2350人,累計達到 12374人。體育彩票投注站1118家,實現銷售額16.7億元。
競技體育:全年大連籍運動員參加國際大賽獲得金牌2枚、銀牌1枚、銅牌2枚。參加全國比賽獲得金牌13枚、銀牌14枚、銅牌11枚。組織546名運動員參加遼寧省年度比賽,獲得金牌148枚,獎牌總數339枚。本年度向省專業運動隊輸送運動員62人,列全省第一。授予國家二級運動員358名、二級裁判員356名。
設施建設:全年新增體育用地100.8公頃,全運會比賽場館累計完成投資28.1億元。阿爾濱足球訓練基地和市桌球運動學校相繼奠基,新市民健身中心投入試運營。為社區建設100個體育健身活動室和200條健身路徑,全市健身活動室和健身路徑數量分別達到724個、2278條。
十二屆全運會籌備工作:大連作為主要分賽區,將承辦足球等11個大項、14個分項、74個小項的比賽,產生88枚金牌,占全運會設項的35%;將有17個比賽場館和5個訓練場館承擔全運會大連賽區的比賽、訓練任務。年內,大連賽區圍繞場館建設、環境綜合整治、競賽組織、民眾體育、新聞宣傳、禮賓接待、市場開發、配套服務保障等重點環節,按照主要時間節點,全面推進各項工作任務。
環境保護
環境質量:全市空氣中
二氧化硫(SO
2)、
二氧化氮(NO
2)、
一氧化碳(CO)和
可吸入顆粒物(PM
10)年均值全部達到國家二級標準,空氣污染指數(API)Ⅱ級以上(優良)天數352天,占總天數的96.2%,其中Ⅰ級(優)天數129天。城市水源地水質達標率100%。碧流河、英那河各斷面水質符合相應功能區標準,近岸海域功能區水質達標率為100%。區域環境噪聲均值範圍為51.1-54.3分貝,城市功能區噪聲總達標率為89%。
建設項目管理:新批建設項目4959個,項目投資總額1853.2億元,其中環保投資31.9億元,占1.7%;驗收竣工項目2918個,項目投資總額606.8億元,其中環保投資15.5億元,占2.6%。
污染減排:完成化學需氧量、氨氮、
二氧化硫和
氮氧化物四項主要污染物的減排任務,大連東晟虎灘新區污水處理有限公司等4座污水處理廠於年內形成減排能力。累計建成29座污水處理廠,污水處理能力115.8萬噸/日。中心城區污水處理率達到90%以上,縣市區城市污水處理率達到80%。實施重點污染企業的遠程、實時監控,已安裝廢水、廢氣自動監控系統163套。
環境污染防治:年內完成308家企業的清潔生產審核驗收工作。市區併網40噸以下
燃煤鍋爐房42處、鍋爐63台,實現併網面積228萬平方米。完成醫院廢水污染治理設施建設或升級改造工作的醫療機構19家;完成限期治理或整改要求的食品加工企業16家。完成7個入海排污口規範化整治,對8個入海排污口設立標誌牌。全市累計持有有效排污許可證企業4704家。
城市園林綠化:完成迎賓路、虹港路、西北路、勝利路等道路綠化改造,升級改造濱海路綠化;改造完成14處公園、11處精品廣場及遊園和4個社區公園。人均公共綠地面積13.2平方米,
綠化覆蓋率45.2%。
人口和就業
人口和計畫生育:年末戶籍人口590.3萬人,比上年末淨增1.8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371.0萬人,比重為62.8%。在戶籍人口中,出生人口5.1萬人,外省市遷入人口5.1萬人。人口出生率為8.65‰,死亡率為5.51‰,
人口自然增長率為3.14‰,
出生人口性別比105.9,處於正常範圍內。符合政策生育率為99.8%,綜合避孕率為74.6%,晚婚率為93.17%。
計生民生工程: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項目經費標準從每人240元提高到300元,在全省率先實現城鄉全覆蓋;為15537人提供免費孕前優生健康檢查,目標人群覆蓋率95%。計畫生育家庭特別扶助和農村部分計畫生育家庭獎勵扶助標準分別提高到1620元和960元,59984人享受扶助政策。深化幸福家庭創建活動,發放科學育兒指導光碟、優孕優育系列服務卡等11萬餘張(份),向涉農地區家庭發放限鹽勺90.3萬個。
從業人員:城鎮非私營單位從業人員年末人數111.5萬人,其中在崗職工106.7萬人。鄉村年末實有從業人員134.9萬人,其中第一產業58.6萬人。
企業註冊登記:全年新註冊登記各類企業14914戶,註冊資本(金)折人民幣459.7億元,分別比上年下降12.7%和49.6%。其中,新設立的外商投資企業491戶(其中法人企業273戶),投資總額21.2億美元,註冊資本(金)14.3億美元,外方
認繳出資額12.5億美元,分別下降16.2%、56.4%、59.3%和59.5%;內資企業1664戶,增長19.1%,註冊資本(金)99.2億元,下降66.2%;私營企業12759戶,註冊資本(金)260.3億元,從業人員17.5萬人(其中投資者2.9萬人),分別下降15.5%、30.3%和22.2%。新登記個體工商業55770戶,增長0.1%;資金額34.4億元,下降1.3%;從業人員7.9萬人,增長6.7%。
城鎮就業:全年實現城鎮就業20.5萬人,其中穩定就業12.9萬人,創業就業2.9萬人;扶持創業帶頭人2489人,帶動就業15996人。
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2.62%。籌集再就業資金15.4億元,使用再就業資金14.9億元,減免各種稅費1069.9萬元。安排
公益性崗位2.9萬個,為14.3萬人提供各類
社會保險補貼11.4億元。參加職業培訓8.3萬人,4.5萬名技能人員獲得職業資格證書。年內完成48項考試工作, 3.1萬名
專業技術人員取得職稱或職業資格。
人民生活和社會保障
居民收入:城市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27539元,比上年增長13.4%;年人均消費支出20417元,增長8.3%。農村居民年人均純收入15990元,比上年增長12.5%;年人均生活消費支出7637元,增長0.5%。城市居民家庭
恩格爾係數37.7%,農村居民家庭恩格爾係數41.1%。
房改資金:全年歸集房改資金148.6億元,比上年增長15.7%,其中住房公積金140.5億元,增長17%。運用房改資金196.8億元,比上年增長30.8%,其中發放
住房公積金貸款3.2萬戶、100.4億元,分別增長23.6%和38.5%;發放
保障性住房項目貸款13.2億元;182.5萬人次提取使用住房公積金81.3億元。截至年末,累計歸集房改資金915.2億元,餘額420.0億元,其中住房公積金760.4億元,餘額349.3億元。累計運用房改資金1028.6億元,其中住房公積金貸款26.9萬戶、468.6億元,餘額284.5億元;累計發放保障性住房項目貸款21.7億元;累計提取使用住房公積金411.2億元。
社會保障:截至年末,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176.3萬人,征繳社會保險費182.2億元,分別比上年末增長2.3%和19.3%,其中企業參保人數164.6萬人,征繳保險費 163.8億元,分別增長2.6%和22.5 %。73.7萬名離退休人員全部按時足額領取了基本養老金。全市59.1萬名企業退休人員月人均養老金達到1756元,增長12.6%。失業保險參保人數131.4萬人,與上年基本持平;征繳保險費16億元,增長15.9%,年內享受
失業保險待遇4萬人。醫療保險參保人數453.1萬人,征繳保險費83.1億元,分別增長4.4%和21.5%。工傷保險參保人數233萬人,征繳保險費6.4億元,分別增長3.2%和4.9%,年內享受
工傷保險待遇人數4萬人。生育保險參保人數134.5萬人,征繳保險費4.2億元,分別增長8.6%和13.5%,年內享受生育保險待遇人數6.2萬人。征繳採暖費補貼專項資金6.1億元,為39.3萬名企事業單位離退休人員發放採暖費補貼5.5億元。全市125.6萬人參加了城鄉居民
社會養老保險。新農保
基礎養老金由80元提高到100元。
社會救助:提高城鄉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農村五保對象集中供養標準。提標後,城市低保標準達到每人每月480元、400元,農村低保標準達到每人每年3010元、4080元,農村五保對象集中供養標準達到每人每年6300元。截至年末,全市城鄉低保對象9.6萬戶、14.6萬人,其中城市6.9萬人、農村7.7萬人。全年累計發放城鄉低保金5.3億元。投入臨時救助、醫療救助等專項救助資金2.1億元,保障各類困難民眾51萬人次。投入3000萬元實施新一輪農村困難民眾危房改造,1000戶居民入冬前全部遷入新居。全年累計募集慈善款物2.1億元,救助困難民眾42萬人次。
社會福利:全年投入2.7億元,新建城鄉社區養老服務中心90個,累計達到255個。年末各類收養性社會服務機構315個,提供收養服務床位3.6萬張,收養各類人員2.2萬人。發放9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生活補貼2700萬元。銷售社會福利彩票15.1億元,籌集福彩公益金4.7億餘元。
【1】地區生產總值、各產業增加值絕對數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不變價格計算。
【2】規模以上工業統計範圍為年
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的工業法人企業。
【3】固定資產投資統計的起點為500萬元及以上項目。
【4】原保險保費收入是指保險企業確認的原保險契約保費收入。
【5】年末戶籍人口數為市公安局統計口徑;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長率為市人口和計畫生育委員會統計口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