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合
經濟總量: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增長。初步核算,全市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131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7.5%,增幅達到1994年以來的最高值。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247.6億元,增長10.4%;第二產業增加值1536.5億元,增長20.5%;第三產業增加值1346.9億元,增長15.5%。三次產業構成比例為7.9:49.1:43.0,對經濟成長的貢獻率分別為4.8%、56.2%和39.0%。按常住平均人口計算,全市人均生產總值51624元,按年末匯率折算7067美元。
財政稅收:財政收入再創新高,國稅、地稅及海關代徵稅均突破200億元。實現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268億元,比上年增長36.6%,增幅為1985年我市實行計畫單列以來最高水平。其中,市本級121.2億元,增長34.8%;區市縣級146.8億元,增長38.1%。實現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支出344.6億元,比上年增長29.3%。重點民生支出得到有效保障,其中教育、支農、社會保障及撫恤社救和醫療衛生支出分別增長30.7%、25.2%、29%和47.5%。國稅局組織各項稅收202.5億元,增長25%;地稅局組織各項稅收207.9億元,增長40.2%。海關代徵稅收204.3億元,增長20.9%。
價格指數:居民消費價格結構性上漲。主要受食品類價格上漲因素影響,居民消費價格水平比上年上漲4%,漲幅提高2.6個百分點。其中,消費品價格指數和服務項目價格指數分別上漲4.5%和2.7%(見表一)。工業品出廠價格漲幅上升。全年工業品出廠價格水平比上年上漲3.27%,漲幅提高0.6個百分點。原材料、燃料與動力購進價格漲幅趨緩。全年原材料、燃料及動力購進價格水平比上年上漲5.36%,漲幅回落2.96個百分點。
表 一 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
農業
農業生產:農業生產戰勝了“3·4風暴潮”等自然災害,糧菜果總產量創歷史新高。全年完成現價農業總產值463.6億元,比上年增長18.7%(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10.4%)。其中,農業產值113.1億元,林業產值4.1億元,牧業產值137億元,漁業產值169.7億元,農林牧漁服務業產值39.7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22.5%、14.2%、26.7%、14.1%和5.4%。水產、畜牧、蔬菜、水果和花卉五大優勢產業產值占農林牧漁業及服務業總產值的比重達81.8%。
農牧漁產品產量:完成糧食總產量162.5萬噸,畝產382.8公斤,均創歷史新高,分別比上年增長6.8%和5.4%;水果總產量121.7萬噸,蔬菜總產量260.5萬噸,分別增長14.0%和2.3%;肉、蛋、奶總產量分別為70.5萬噸、26.7萬噸和13萬噸,分別增長7.9%、14.0%和8.1%。完成地方水產品總產量220.1萬噸,比上年增長1.9%。優質高效海珍品生產快速發展。其中,海參、雜色蛤和蝦夷扇貝產量分別為2.5萬噸、30.1萬噸和19.6萬噸,分別增長25.1%、23%和21.4%。普蘭店市和莊河市被列入國家畜牧業生產獎勵大縣。
林業:完成植樹造林面積40.2萬畝,農村植樹1.0億株,造林平均成活率達到90%以上。其中,荒山造林20萬畝,海防林基幹林帶5萬畝,道路綠化1214公里,河流綠化443公里。新建生態文明村104個。全市林木綠化率達到42.99%。義務植樹盡責率為92.64%。
農業建設:現代農業建設成效顯著。引進農業新品種、新技術175項,推廣新技術73項。重點推廣測土配方施肥等十大農業增產增效技術,幫助農民增收15億元。建設農村戶用沼氣池4033個,建設大中型沼氣工程39處。新增投資1000萬元以上的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63家,投資總額22.8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1.3%和15.2%。新增9家省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國家和省級重點龍頭企業總數達到54家;新增7個省級現代農業示範基地,總數達到50個。新發展國家認證的
無公害農產品45個,總數達到250個;新增綠色食品46個,總數達到220個;新增
有機農產品7個,總數達到50個;新建農民專業合作組織312個,總數達到682個。建成國家級農業標準化示範區2個、省級農業標準化示範區1個、市級農業標準化示範區10個。全市農機總動力達到307萬千瓦,耕種收綜合水平達到53%。
水利建設:全市投入資金11億元,完成土石方5826萬立方米,新建各類小型水源工程1161項,新增灌溉面積8.1萬畝;改善灌溉面積8.9萬畝;新增節水灌溉面積6.4萬畝。治理水土流失面積25.9萬畝;新修、加固河道堤防221.8公里,治理和疏浚河道200公里;完成河堤綠化270公里;除險加固水庫26座。本市再奪省
農田基本建設“大禹杯”,成為全省唯一連續20屆獲此殊榮的先進市。
工業
工業生產:工業經濟持續快速運行。實現全部工業增加值1344.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23%。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即全部年主營業務收入500萬元及以上的工業法人企業,下同)完成工業增加值1157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27.1%。在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中,重工業884.1億元,增長25.8%;輕工業272.9億元,增長31.5%。實現銷售產值4295.5億元,比上年增長29.3%。工業生產產銷銜接良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品銷售率達到98.15%。主要工業產品產量快速增長(見表二)。
表 二 主要工業產品產量
重點項目建設:全年完成工業投資786.6億元,比上年增長46.8%。“四個基地”實現
工業增加值737.1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22%。其中,石化工業232.5億元,增長6.2%;現代裝備製造業327.9億元,增長31.1%;船舶製造業88.3億元,增長43.8%;
電子信息產品工業88.4億元,增長24.3%。
“兩區一帶”建設快速啟動,先進制造業聚集效應初步形成。大窯灣臨港區域汽車配套產業初具規模,德國大眾和一汽集團汽車核心部件生產基地已經形成。大連灣臨海區域形成了海洋工程、船用曲軸和風電設備等重型裝備產業集群。渤海岸線STX造船、萬邦修造船項目開工建設,中遠造船項目前期工作全面啟動。國家戰略石油儲備基地一期主體工程完成,中石油保稅庫一期投產。以積體電路為主的微電子產業發展取得重大突破,一期投資25億美元的英特爾
超大規模積體電路項目開工建設。
工業經濟效益:工業
企業經濟效益大幅提高。全年規模以上
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166.2,比上年提高19.1個百悖??縮pan>4年來最高水平。實現
主營業務收入4203.3億元,增長22.8%;利稅總額260.9億元,增長52.9%,增幅比上年提高37個百分點;利潤總額141.4億元,增長120.8%,增幅比上年提高125.3個百分點。其中,國有及國有控股工業企業實現利稅總額127.8億元,增長73.2%,占全市工業利稅的49%。
建築業
建築業:建築業平穩發展。資質以上建築企業完成總產值608.2億元,比上年增長11.3%。按施工產值計算的
全員勞動生產率為13.7萬元/人,增長11.4%。
房地產開發:商品房銷售大幅增長。房地產開發施工面積2747.7萬平方米,比上年增長25.1%;竣工面積428.3萬平方米,下降20.4%。完成
商品房銷售額461.1億元,增長62.1%,其中住宅銷售額424.7億元, 增長75%。商品房銷售面積828.2萬平方米,增長31.7%,其中住宅銷售面積783.9萬平方米,增長37.5%。商品房空置面積193.9萬平方米,其中住宅空置面積128.6萬平方米,分別下降20.5%和17.1%。
固定投資
投資總量:固定資產投資保持較快增長。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總額1930.8億元,比上年增長31.4%,漲幅回落0.9個百分點。其中,城鎮投資1616.6億元,增長33.4%;農村投資314.1億元,增長21.9%。在城鎮固定資產投資中,建設項目投資1208.8億元,增長38.2%;房地產開發投資407.8億元,增長20.9%。
投資結構:按產業劃分,第一產業投資69.1億元,增長23.7%;第二產業投資796.2億元,增長38.1%;第三產業投資1065.5億元,增長27.3%。三次產業投資比例由上年的3.8:39.2:57.0調整為3.6:41.2:55.2。
城市建設項目:全年實施城建重點項目180項,完成投資316.4億元。發展
城市公共運輸,興工街至張前路首條快速公交線路基本完工,快軌三號線續建工程主體完工,完成201路有軌電車線路改造工程等。城市捷運、海底隧道項目前期工作啟動。完成黃河路、長春路中段等7條道路的拓寬改造工程,新建了黑石礁、醫大二院、華北路等交通擁堵路段過街天橋。市區至開發區應急路市內段完工。煤氣新廠二期、香海熱電廠二期竣工投產,煤氣日供氣能力達到140萬立方米。莊河電廠一期提前半年併網發電,紅沿河核電站主體工程開工建設。星海灣水源熱泵一期工程投入運行,小平島水源熱泵、北海熱電廠再生水利用工程加快建設,大連市成為全國唯一的
海水源熱泵技術示範城市。建成春柳河二期、馬欄河二期、夏家河3座污水處理廠,新增日污水處理能力23萬噸,市區污水處理率達到90%。完成城市供水管網改造26公里,新增供熱面積220萬平方米。大連市被命名為“全國節水型社會建設示範市”。
國內貿易
消費品市場:城鄉消費品市場協調快速發展。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83.3億元,比上年增長17.2%,加快2.5個百分點,增速創10年來新高。按地域劃分,城市零售額918.7億元,增長17.2%;農村零售額64.6億元,增長16.5%。按行業劃分,批發和零售業816.7億元,增長17.4%;住宿和餐飲業156.6億元,增長17%;其他行業10億元,增長4.8%。按商品類別劃分,吃品零售額478億元,增長22.4%;穿品零售額177.1億元,增長12.2%;用品零售額301.2億元,增長10.9%;燒品零售額27億元,增長39.2%。
居民消費:全年限額以上批發零售業商品零售額300.9億元,比上年增長22.5%。其中,汽車類增長25.9%,家用電器及音響類增長22.4%,體育娛樂用品類增長19.8%,金銀珠寶類增長54.1%,化妝品類增長25.6%,服裝類增長33.3%,鞋帽類增長36.7%。
商貿設施建設:新建百安居中山店、金州安盛購物廣場、開發區中天大廈等超萬平方米大型商業設施15個,升級改造長春路、中山路等8條商業街,開工建設老虎灘漁人碼頭特色商業街。繼續實施“千村百鎮”市場工程,新建改建配送中心3個、連鎖農資店1001個。
對外經濟
利用外資:利用外資質量和水平進一步提高。全年新批准外商投資企業680家,註冊外資金額59.5億美元;其中投資5000萬美元以上的大項目40個,註冊外資41.2億美元。實際使用外商直接投資31.6億美元,比上年增長41%,其中第二產業16.5億美元,第三產業14.8億美元,所占比重分別為52.3%和46.8%。新引進世界500強投資項目12個;新批先進制造業項目、高科技項目和現代服務業項目共446家,註冊外資44.2億美元,實際使用外商直接投資22.8億美元,分別占全年新批總數的65.5%、74.2%和72%。
對外貿易:外貿進出口結構進一步最佳化。據海關統計,大連地區內企業(含省公司)完成進出口總額387.5億美元,比上年增長21.9%。其中,進口172.9億美元,增長18.9%;出口214.5億美元,增長24.3%。完成自營進出口總額363億美元,增長23.8%。其中,進口166.1億美元,增長21.5%;出口196.9億美元,增長25.8%。機電產品出口增長33.1%,占自營出口總額的48%,所占比重比上年提高2.7個百分點;一般貿易出口增長20.5%,占自營出口總額近30%。(見表三)。
表 三 自營進出口額完成情況
對外合作:對外經濟技術合作和對外投資取得新進展。全年簽訂對外承包和勞務合作契約1014項;契約金額3.5億美元,比上年增長18%;實現營業額3.6億美元,增長22.5%。外派勞務人員2.3萬人次,增長7.8%。企業“走出去”步伐進一步加快,全年新批“走出去”境外企業22家,總投資額5290萬美元,其中中方投資額占72.8%。
交通
交通運輸: 交通運輸業發展加快。運輸企業完成客貨換算周轉量4029億噸公里,比上年增長57.3%,加快27.7個百分點。實現貨物周轉量3965.2億噸公里,增長58.4%;實現旅客周轉量137.2億人公里,增長11.3%(見表四)。
表 四 貨物、旅客周轉量及港口貨物吞吐量
沿海港口貨物吞吐量達到2.2億噸,比上年增長11.2%,其中外貿吞吐量0.8億噸,增長17.2%。
貨櫃吞吐量381.3萬標箱,增長18.7%。
旅客吞吐量643.9萬人次,增長4.5%。周水子國際機場完成旅客吞吐量728.1萬人次,增長14.6%;純貨郵吞吐量12.2萬噸,增長11.6%。
航運中心建設:國際航運中心核心功能提升。大窯灣保稅港區一期通過國家驗收並投入運行。全年完成港口基礎設施投資70億元,新增生產泊位12個,年吞吐能力增加1400萬噸。長興島公共港區3個5萬噸級以上通用泊位竣工並通航,大窯灣貨櫃碼頭二、三期等大型專業化泊位建設加快推進。金窯鐵路複線全線通車,新增大窯灣港口鐵路疏運能力4800萬噸。大連鐵路貨櫃中心站開工建設,大連灣鐵路升能改造和長興島鐵路工程前期工作完成。大窯灣疏港高速公路建成通車,沈大與丹大高速公路連線線主體完工,長興島疏港高速公路和濱海公路開工建設。大連機場航線總數達到133條,其中國內航線84條,國際和
特別行政區航線49條;與15個國家、89個國內外城市通航,其中國際、特別行政區通航城市39個。
郵電
郵電通信:郵電通信業發展勢頭良好。完成郵電業務總量144.4億元,比上年增長25%。其中,郵政業務總量6.5億元,增長8.2%;電信業務總量138億元,增長25.9%。完成特快專遞282.9萬件,增長8.6%。郵政儲蓄年末餘額123.9億元,增長6.7%。截至年末,城鄉固定電話用戶318.2萬戶,下降2%;行動電話用戶412.5萬戶,增長24.5%;國際網際網路寬頻用戶71萬戶,增長45.4%。
旅遊
旅遊:旅遊業蓬勃發展。全年共接待國內遊客2480萬人次,比上年增長15.3%;接待海外遊客84萬人次,增長20%。實現旅遊總收入325億元,增長25%。其中,國內旅遊收入281.5億元,增長26.3%;旅遊創匯5.8億美元,增長25%。截至年末,全市擁有旅遊賓館(飯店)206家,增加16家,其中星級賓館(飯店)166家,增加7家;旅行社378家,增加5家。大連市獲得“中國最佳旅遊城市”稱號。
會展
展會規模化、國際化程度進一步提高。全年舉辦展會92個,其中2萬平方米以上展覽項目13個,占總項目數的14.1%;展覽面積99.3萬平方米;參展企業21595家,其中來自79個國家和地區的境外企業1540家;參觀人數484.1萬人次。成功承辦“中國夏季達沃斯年會”,來自世界9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700多位政界、商界、學術界領袖和新聞界代表參會。
金融業
截至年末,全市金融業擁有分行(分公司)級以上金融機構77家,其中銀行41家,保險公司27家,證券公司2家,期貨交易所及經紀公司7家。金融資產總計6308億元,金融從業人員5萬餘人。
銀行:金融機構存貸款規模繼續擴大。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年末餘額4453.9億元,比年初增加479.1億元,增長12.1%。其中,
居民儲蓄存款年末餘額1932億元,比年初增加69.2億元,增長3.7%。本外幣貸款餘額3418.2億元,比年初增加443.7億元,增長14.9%。
不良貸款率7.9%,比年初下降1.2個百分點。全市銀行間外匯市場共開放242場,辦理外匯交易1672筆,成交金額折合13.8億美元。大連銀行獲準跨區域經營並在天津市設立分行,美國花旗銀行獲準籌建大連分行,興業銀行等2家銀行機構落戶大連。截至年末,全市擁有分行級以上銀行業金融機構41個。
保險:保險業快速發展。全年實現保費收入82.1億元,比上年增長26.4%,為近5年來增長最快的一年。其中,財產險26.2億元,增長32.6%;人身險55.9億元,增長23.8%。支付各類保險賠款及給付33.2億元,增長90.3%。其中,財產險15.6億元,增長43.1%;人身險17.6億元,增長168.6%。全市保險深度(即保費收入占GDP比重)為2.6%,保險密度(即人均保費收入)1427元/人。截至年末,全市擁有保險法人機構2家,省級分公司25家,其中本年新增4家;資產總額207億元,比上年增長4.2%。
期貨:期貨業發展取得新突破。
大連商品交易所期貨契約成交量3.7億手,比上年增長54.2%,交易量連續8年居全國首位;成交額11.9萬億元,增長128.6%。其中,豆粕契約的成交量和成交額分別為1.3億手和3.9萬億元,成交量居國內期貨市場各品種首位。大連商品交易所新上市聚乙烯和棕櫚油2個交易品種,實現由單一農產品期貨向綜合性期貨市場轉型。期貨交易量、交易額分別占全國期貨交易的51%和29.1%。截至年末,全市共有期貨經紀公司6家,異地期貨經紀公司大連營業部55家。
證券:資本市場融資能力進一步增強。傅氏國際升板美國納斯達克全球市場、綠諾科技成功在海外上市,華銳鑄鋼獲準國內上市,另有3家公司增發A股,合計融資60億元。全市共有28家上市公司,其中境內20家,境外8家。境內有A股公司17家,B股公司2家,發行A、B兩種股票公司1家。大通證券破產重整工作圓滿完成,實現重組。截至年末,全市擁有證券公司1家,證券分公司1家,證券營業部38家,證券服務部2家。
科技
高新技術:全市完成
高新技術產業產值2402億元,比上年增長38.8%,其中規模以上工業
高新技術產品產值1800億元,增長36.1%。實現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602億元,比上年增長43.3%,其中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高新技術產品增加值445億元,增長36.1%。“多軸聯動高速龍門式加工中心繫列產品開發”和“大型船用柴油機曲軸製造工藝研究”項目獲國家科技支撐計畫支持。組建艘雲笠滴?魈濉⒉?а薪岷系拇罅??丶際躚芯吭骸>啪霉獾綣?窘ㄉ枵嫉孛婊?span>11萬平方米的半導體照明產業園,LED照明光源及燈具系列產品實現批量生產。國家製造業信息化科技工程示範城市建設全面啟動。“禽流感病毒H5N1血清亞型特異性轉移因子疫苗免疫增效劑”和“流行性感冒裂解疫苗”等生物醫藥研發項目取得突破性進展。
科技成果:全年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支出占GDP的2%。實施各類科技計畫項目620項,其中國家級169項、省級134項、市級317項。有65項科技成果獲國家、省級科技獎勵,其中國家級6項、省級59項。實現技術交易額33.1億元,比上年增長19.9%。
科技企業孵化器:全年新增孵化面積100萬平方米,孵化企業1000餘家;天河科技創業服務中心和雙D港創業孵化有限公司被認定為
國家高新技術創業服務中心,民創、三科等二次孵化基地實現規模化發展。按國際標準完成中科院大連科技創新園規劃設計,創新大廈主體工程封頂,大連化物所乾氣乙苯催化劑、大連理工大學科技城等重大項目相繼進駐。成功舉辦科技企業孵化器國際論壇。
智慧財產權:全年專利申請8730件,比上年增長22.9%;專利授權2957件,比上年增長39.6%。大連市榮獲“國家智慧財產權示範城市創建市”稱號。智慧財產權示範單位大連化物所被
國家知識產權局列為第一批企業專利工作交換站。
質量技術監督: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年內對32類產品進行了質量監督抽查,綜合合格率為86.8%。對3860個批次的產品開展定期檢驗,合格率為93.4%。共立案查處假冒偽劣案件382件;查處
假冒偽劣商品貨值415.7萬元;端掉制假窩點90個。
全年採用國際標準和國外先進標準150項,累計采標3006項,居省內各市首位。制定並發布地方農業標準技術規範6項。頒發代碼證書4.1萬套。計量器具受檢10.5萬台(件)。加強特種設備安全監查,全年定期檢驗鍋爐1676台次、壓力容器3399台次、起重機械3116台、電梯8400台等。
加大名牌產品開發與保護力度。截至年末,本市中國名牌產品數量達到20個,其中新增9個;遼寧省名牌產品數量127個,其中新增51個。國家免檢產品數量22個,其中新增7個。大連棒棰島海參榮獲“中國馳名商標”。
教育
全市共有
普通高等學校21所(另有民辦二級學院8所),
中等職業學校113所,普通高中80所,九年義務教育階段學校1072所,幼稚園1480所。各級各類學校(含幼稚園)共有在校生111.9萬人。
基礎教育:全市學前3年幼兒入園率達到89.8%,國小學齡人口淨入學率為99.7%,國中學齡人口淨入學率為99.8%,高中階段教育毛入學率為95%。義務教育階段在校生53.9萬人,普通高中在校生11.4萬人。完善了城市困難家庭、農民工子女就學制度和扶困助學體系,農村26.9萬名中小學生和城區1萬多名貧困學生享受到免費義務教育。全市中國小共接收農民工子女9.3萬人。
中等職業教育:
中等職業學校在校生10.8萬人。其中,普通中等專業學校2.8萬人,職業中專 (職業高中)3.8萬人,技工學校4萬人。各類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3萬餘人。在校生千人以上規模的中等職業學校達到34所,國家級重點職業學校13所,省級示範職業學校24所。4萬餘名中職學生享受了國家助學金。
普通高等教育:在連普通高等院校本、專科(含高職)在校生22萬人,其中市屬高等院校普通本、專科(含高職)2.5萬人,民辦高等職業院校及普通高校民辦二級學院5.9萬人。在連高校和研究所博士、碩士研究生2.8萬人。普通高等教育機構博士畢業生649人,碩士畢業生5370人,本科畢業生2.9萬人,專科畢業生1.3萬人。市屬
大連職業技術學院進入國家高職高專“211工程”。
成人教育:成人高等院校在校生6.2萬人,其中獨立設定的
成人高等學校1.7萬人,普通高校
成人教育學院4.5萬人。
高等教育自學考試16.8萬科次,3992人年內獲得本、專科畢業證書。教育部門批准的民辦非學歷培訓機構860個,結業人數21.4萬人,在學人數22.3萬人。
中國小教師:國小專任教師學歷達標率為99.6%,其中專科及以上學歷達到71.3%;國中專任教師學歷達標率為99.3%,其中本科及以上學歷達到62.1%;普通高中專任教師學歷達標率為96.9%。
辦學設施:城區全部通過了省級評估驗收,達到省定“雙高普九”標準。北三市建設了148所辦學設施標準化學校。全面啟動農村鄉鎮公辦幼稚園危房改造工程,涉農縣市區的22所公辦幼稚園被列入改造範圍。國小、國中、高中分別新增校舍面積2.8萬、7.1萬和2.3萬平方米;普通高校當年新增校舍面積32.1萬平方米,生均校舍面積達到31平方米。
文化
截至年末,全市擁有市直專業藝術表演團體4個,公共圖書館13個,文化藝術館12個,農村文化站72個,公共博物館 7個。
藝術表演:市直專業劇團完成國內外演出900餘場。圓滿完成“首屆新領軍者年會—從達沃斯到大連”文藝晚會演出和“日本周”文化活動、“送戲到鄉村”百場系列演出以及“每周有演出”等活動。話劇《春月》獲得省第七屆藝術節文華優秀劇目獎和10個單項獎,雜技《大連女孩--車技》等5個節目獲得第24屆金色羅馬國際馬戲節金獎等6個獎項。
社會文化活動:繼續組織了“打造文化大連”系列活動,徵集市民撰寫的“文化活動創意方案”170件,創建“特色文藝活動基地”15個;繼續實施電影放映“2131”工程,組織46支放映隊,為農民演出1.2萬餘場,觀眾達到200餘萬人次;成功申報市級
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21項,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11項;
少兒舞蹈《送海燈》獲得文化部單項最高獎“群星獎表演獎”。
新聞出版(著作權)管理:年末全市共有報紙7種,期刊55種,出版社(含音像出版社)6家。舉辦了第六屆大連
圖書博覽會暨首屆大連讀書節;開展了“送書下鄉”活動,銷售圖書4萬餘冊,捐贈圖書2200餘冊;推進了企業軟體正版化工作。
文化市場管理:進一步強化文化市場管理。開展了“反盜版百日行動回頭看”、“保護智慧財產權反盜版天天行動”等系列活動,共檢查各類文化市場經營場所近6萬家次,查處違法經營案件570起,依法處理有違法違規經營行為的網咖200多家,收繳各類違法音像製品和出版物100餘萬盤(冊)。
文博工作:完成漢墓博物館籌建前期工作,修復出土文物2000件;新發現漢墓4座;啟動了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工作;對金七公路三十里堡馬圈子段進行了搶救性考古發掘,清理漢代房屋遺址12處、漢墓8座;現代博物館陳列改造工作進展順利;旅順博物館迎來建館90年華誕;大連文物系統博物館、展覽館全年舉辦展覽30個,接待觀眾53萬人次。
衛生
截至年末,全市擁有各類醫療機構2361個(含診所及衛生所1850個),其中醫院115個,鄉鎮衛生院108個。編制床位數27259張,實有床位數26443張,每千人擁有醫院床位4.36張;衛生工作人員4.2萬人,其中衛生技術人員3.4萬人,每千人擁有醫生2.38人。
人均期望壽命79.86歲。全市孕產婦死亡率為11.77/10萬,嬰兒死亡率為4.92‰。全市孕產婦系統管理率和兒童系統管理率分別達到91.41%和92.70%。
預防保健:市內四區建立57個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為城市60歲以上老人建立健康檔案,建檔率達到89.6%。農村初級衛生保健成果得到鞏固。建設農村無害化衛生廁所8195座;完成農村飲水工程61項,保證了13萬農民的飲水安全。全市免疫規劃疫苗的接種率保持在95%以上。大連市順利通過國家衛生城市覆核,保持了國家衛生城市榮譽稱號。
醫學科研:全市組織申報科研課題231項,其中8項列入市級科研計畫。組織科研課題成果鑑定43項。組織申報醫療衛生新技術套用項目364項,其中204項準入套用於臨床。
衛生設施建設:投資2.85億元、建築面積5.6萬平方米的新傳染病醫院和市結核病醫院項目基本完成。
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截至年末,全市共有211.5萬農民參加了以大病統籌為主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率達到94.7%,提前兩年實現了國家提出的建立基本覆蓋農村居民的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制度的目標。
體育
民眾體育:全民健身運動蓬勃發展。全年開展各類全民健身及體育競賽活動300餘次,參加活動人數超過300萬人次。實施國家“農民體育健身工程”和“體育進機關、企業、社區工程”。新增31個社區全民健身休閒廣場,配置各類健身器材5600件;新增農民健身場地83個;新增各級各類
社會體育指導員2100名。成功舉辦4000人參加表演的百城健身氣功交流展示活動,20餘萬人參加的第五屆國際徒步大會活動,34個國家、22個省市區、7516名運動員參加的國際馬拉松比賽活動等。
競技體育:競技體育取得新成就。成功舉辦了2項國際比賽和11項國內各級各類比賽。至年末,大連籍運動員參加國際比賽獲得金牌3枚、銀牌2枚、銅牌1枚,參加全國比賽獲金牌15枚、銀牌17枚、銅牌12枚。
環保
環境質量:環境質量總體狀況良好。空氣中四項污染物均值全部達到國家二級標準,空氣污染指數(API)Ⅱ級以上(良好)天數338天,其中Ⅰ級(優)天數81天。近岸海域水質總體保持穩定,市區南部沿海、大窯灣、小窯灣、營城子灣水質各項監測指標年均值符合國家二類
海水水質標準。飲用水源水質保持良好,符合國家地表水Ⅲ類水質標準。城市交通噪聲符合國家規定標準。
建設項目管理:全年審批建設項目5722個,總投資284.5億元,其中環保投資7.9億元,占總投資2.8%;驗收竣工項目2862個。
環境污染防治:關閉並拆除36家水泥企業的58座立窯和7座旋窯,年削減
二氧化硫6696噸、粉塵15815噸。對12家單位的重點脫硫項目下達限期治理。老虎灘等3座污水處理廠投入使用,年削減COD7282噸。發放排污許可證1220家。對27家重點企業安裝污染物線上監測裝置48套。全面推進“打擊環境違法行為環保專項行動”,重點開展了飲用水源地整治等5項專項行動。完成全市危險廢物處置企業運輸車輛GPS安裝,實現線上監控。完成危險廢物轉移1.1萬次、9.1萬噸。機動車尾氣年檢車輛12萬餘台,路檢車輛近3萬台。受理環境信訪6992件,處理率100%,民眾滿意率達到90%以上。
城市環境綜合整治:完成友好廣場、星海灣等9個區域拆爐併網工程,拆除鍋爐186台、煙囪146根,完成併網供熱面積310萬平方米,減少燃煤3.4萬噸,削減煙塵417.8噸、
二氧化硫389.7噸、
氮氧化物325.6噸。關閉33座粘土礦,減少燃煤2.97萬噸,削減煙塵1588.8噸、二氧化硫993噸。
自然生態保護:對全市62家影響水源安全的企業下達關閉或限期治理任務。開工建設皮口生活垃圾轉運中心等5項農村環保示範工程。蛇島老鐵山自然保護區被國家科技部和國家環保總局批准命名為“全國環境科普教育基地”。
城市園林綠化:完成城市植樹26.4萬株,新增公共綠地150萬平方米,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到11.1平方米,城市綠化覆蓋率達到43.3%。
人口
人口和計畫生育:全市年末常住人口608萬人。年末戶籍總人口為578.2萬人,比上年末淨增6.1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336.8萬人,比重為58.3%;農業人口241.4萬人,比重為41.7%。外省市遷入人口8.4萬人,本市遷出人口3.3萬人,機械增長占主導因素。出生人口4.0萬人,人口出生率6.95‰,死亡率5.30‰,
人口自然增長率1.65‰,
出生人口性別比處於正常範圍內。符合政策生育率99.72%,綜合避孕率84.8%,晚婚率89.9%。計畫生育家庭獎勵扶助制度穩步推進,1.1萬人得到農村部分計畫生育家庭獎勵扶助費,11.3萬城鎮無業人員和20.8萬農村村民得到獨生子女父母獎勵費,2130個實行計畫生育的特殊家庭得到扶助。普蘭店市被評為全國計畫生育優質服務先進單位。
就業
從業人員:城鎮集體以上單位
年末從業人員88.3萬人,其中在崗職工79.1萬人。鄉村年末實有從業人員141.8萬人,其中第一產業68.8萬人。
企業註冊登記:全市年內新註冊登記各類企業12363戶,註冊資本(金)519億元。其中,外商投資企業639戶,投資總額71億美元,註冊資本41.2億美元,外方
認繳出資額34.6億美元;內資企業1103戶,註冊資本(金)63.4億元;私營企業10621戶,從業人員15.3萬人(其中投資者2.1萬人),註冊資本(金)126.2億元。新登記個體工商戶4.1萬戶,從業人員5.4萬人,資金額21.6億元;新組建企業集團28戶,其中私營企業集團23戶;新登記外商投資
企業分支機構295戶;外國及港澳台地區企業常駐代表機構95戶。
城鎮就業:年內實現城鎮就業與再就業16.1萬人,其中下崗失業人員就業11.6萬人,創業就業1.9萬人,大齡困難人員就業9591人,有就業願望的零就業家庭人員全部實現就業。
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2.46%。全年發放
小額擔保貸款1.1億元,籌集再就業資金6.2億元,使用再就業資金6.3億元。為14.7萬名“4050”人員發放社保補貼3.5億元。實施普惠制培訓9.4萬人,其中下崗失業人員培訓4.6萬人,進城務工農民培訓4.8萬人。扶持創業帶頭人1885人,帶動就業9061人。職業技能鑑定10萬人,其中5.7萬人獲得職業資格證書。
生活保障
居民收入:城鄉居民收入水平繼續提高。城市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5109元,比上年增長13.2%;年人均消費支出12135元,增長15.2%。農村居民年人均純收入8369元,比上年增長19.8%;年人均生活消費支出5204元,增長21.5%。城市居民家庭
恩格爾係數37.6%,農村居民家庭恩格爾係數40.4%。
房改資金:當年歸集房改資金58.4億元,其中住房公積金51.7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3.1%和16.6%。運用房改資金68.9億元,其中發放個人住房政策性貸款35.8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40.6%和75.8%。截至年末,全市房改資金累計歸集餘額185.6億元,其中住房公積金餘額132.8億元;累計運用房改資金餘額90.3億元,其中個人住房政策性貸款餘額89.2億元。
社會保險:截至年末,全市養老保險參保人數139.1萬人,比上年末增長3.1%;征繳保險費67.6億元,比上年末增長22.9%,其中企業參保人數125.3萬人,征繳保險費57.7億元,分別增長3.6%和22%。50.6萬名企業離退休人員全部按時足額領取了基本養老金。失業保險參保人數96.4萬人,征繳保險費6.3億元,分別比上年末增長4.9%和23.5%。醫療保險參保人數236萬人,比上年末增長15.2%。工傷保險參保人數133萬人,征繳保險費2.2億元,分別比上年末增長12%和22.2%。生育保險參保人數98.2萬人,征繳保險費1.1億元,分別比上年末增長7.3%和22.2%。
社會保障:提高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標準,由889元提高到1029元,增長15.7%。提高城鄉低保標準,城市低保標準由每人每月的200元、280元提高到240元、320元;農村低保標準由每人每年的1500元、1800元提高到1800元、2100元。提高企業職工
最低工資標準,整體上浮14.8%。提高
失業保險金標準,平均提高109.7元。企業參保人員門診慢性病補助病種由5種擴大到9種。實施
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市內四區參保人員達33.2萬人。採暖費補貼社會化發放工作穩步推進。籌集企事業單位採暖費補貼專項資金12.3億元,20.5萬名企事業單位離退休人員採暖費補貼實現了社會化發放,1.1萬名困難企業退休人員採暖費補貼納入社會化發放。
社會救助:截至年末,全市城鄉低保對象總數達到15.1萬人,其中城市9.6萬人、農村5.5萬人,保障面分別達到3%、2.2%。全年累計發放城鄉低保金2.1億元,其中城市1.6億元、農村0.5億元。出台了城市低收入家庭專項救助制度,首批救助城市低收入民眾近萬人。實施城市困難居民基本醫療救助制度,實現了市內四區
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全覆蓋。出台了農村困難居民醫療救助辦法。建成與
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有序銜接、遞進救助的城鄉醫療救助體系。市縣兩級投入資金2250萬元,幫助1500戶農村困難居民改造危房。發放元旦春節臨時救濟金3535萬元,救濟城鄉困難民眾17萬人。全年累計募集慈善款物2.1億元。實施7大類32個救助項目,投入救助款物1.4億元,救助困難民眾67萬人次。
社會福利:成功舉辦全市首屆老年用品大集,辦理
老年人意外傷害保險6萬多份。提高百歲老人生活補貼標準,由每月100元提高到現行城市低保標準,並首次建立自然增長機制。成功主辦2007大連“日本周·銀髮之旅”活動。全年審批新建養老機構26所,吸納社會投資1億多元,新增養老床位2527張。市孤殘兒童康復中心被民政部納入“藍天計畫”資助範圍。新建農村區域性中心敬老院16所。福利彩票銷售總額達到11.9億元,籌集公益金3.9億元。
備註
1.本公報各項統計數據均為初步統計數或初步核算數。
2.地區生產總值、各產業增加值絕對數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計算。
3.年末戶籍人口數為市公安局統計口徑;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長率為市人口和計畫生育委員會統計口徑。
4.
恩格爾係數是指居民家庭食品消費支出占家庭消費總支出的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