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鐸

龔鐸,江西省南昌市進賢縣泉嶺鄉瓦溪龔家人。(農曆1665年十月初三-1738年十二月十三),字子路,號漸峰。於康熙三十三年(1694年)甲戌胡任輿進士,第二甲第五名,官翰林詹事府少詹事庶吉士,二月初六(3.12)翰林院編修,擔任過武會試副考官、翰林院伺讀、日講起居注官。任提督廣西四川學政。其祖父龔應熊贈中憲大夫,龔應熊之弟龔應朗字華宇明朝南京禮部儒士鴻臚寺序班,遂占籍江寧(今江蘇南京)。後入順天府大興籍。龔鐸父親是龔國魁,贈詹事府少詹事,龔國魁葬江南太平門外(今南京太平門)。龔鐸為龔國魁第三子,其弟龔元紱為太學生,即在國子監就讀的學生,太學生考授州同,龔元紱子聲揚為國學生

南昌市進賢縣泉嶺鄉瓦溪龔家的"太史第"原為龔鐸府第,太史第匾額經考證是鹹豐六年(1856年)狀元,歷任戶部工部尚書軍機大臣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大臣、書法家翁同龢親筆題寫。龔鐸長子龔聲振,康熙五十三年舉人。次子龔道揆為康熙五十九年舉人,任山西潞安潞城縣知縣。後人寓居南京浦口(今江蘇省南京市浦口區)。龔鐸家族一家連續四代為官,書香門第

基本介紹

  • 本名:龔鐸
  • :子路
  • :漸峰
  • 所處時代:清朝
  • 民族族群:漢
  • 出生地:江西省進賢縣泉嶺鄉瓦溪龔家
  • 出生日期:1665年
  • 逝世日期:1738年
進賢縣瓦溪龔氏家族南唐越國公禮部尚書金紫光祿大夫太子太傅上柱國龔愈之後,龔愈之孫龔順,北宋淳化三年壬辰年進士,任鎮南軍節度使轉運判官轄判洪州(今江西省南昌市)為政平易近民,於北宋真宗趙恆大中祥符年間(1008-1016年)致仕回福建邵武府光澤縣牛田故里(今福建省南平市光澤縣華僑鄉牛田村),行經鐘陵漸帝之東北,百姓感念龔順為官清廉,造福一方,齊留之。龔順乃持臨溪擲之,祝曰吾子孫若興於此則戟立,果然戟卓立如植。龔順遂欣然築室居此。名其溪曰戟溪(今進賢縣泉嶺鄉戟溪)。龔順於北宋真宗天禧三年己未年卒,壽元七十,葬於進賢縣鷹山黃羅嶺(今進賢英山嶺)。福建龔愈後裔陸續落籍江西,在江西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發展壯大,成為江西境內一大望族
進賢縣泉嶺鄉瓦溪龔家自北宋年間九世祖惟仲公(1062-1139)由戟溪遷居已來,已歷九百多年,人文蔚起,在進賢龔氏各村中甲於鐘陵,其中佼佼者有,十世伯祖浙江溫州同知之明,明朝大將軍劉顯(又名龔顯)劉綎(又名龔綎、劉大刀)父子的十二世祖彥祥公從瓦溪遷居南昌縣向塘鎮高田村,子孫也是科甲鼎盛。十六世伯祖龔煥號泉峰先生,在泉峰(泉嶺)講學,通五經周易理學名儒,師從饒應中(朱熹傳黃斡,黃傳饒魯,饒魯傳饒應中,應中傳龔煥,煥傳熊良輔,熊為《周易本義集成》作者,煥公為此書校注)。二十世伯祖尚昌為明代武舉人.二十一世有伯祖體炳字楊遠,明朝永樂年間舉人任雲南府同知。廿七孫龔鐸祖父應朗公,廿九世伯祖龔鐸。之後有百齡堂後人三十四世煌公為安徽省六安直隸州霍山知縣,三十五世坦為安徽省渦陽知縣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