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肉(中藥)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3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馬肉,中藥材名。本品為馬科動物馬的肉。功能主治為:①《別錄》:主除熱下氣,長筋,強腰脊。脯療寒熱痿痹。②《食療本草》:主腸中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馬肉
  • 漢語名稱:Ma Rou
來源,性味歸經,功能主治,形態特徵,生產區域,相關配伍,注意事項,特別說明,

來源

本品為馬科動物馬的肉。

性味歸經

甘酸,寒。
①《別錄》:味辛苦,冷。
②《日用本草》:味酸辛,冷。
③《本經逢原》:辛,溫。
④《醫林纂要》:甘酸,寒。

功能主治

①《別錄》:主除熱下氣,長筋,強腰脊。脯療寒熱痿痹。
②《食療本草》:主腸中熱。

形態特徵

馬(《詩經》)體長約1.5~2.5米,高約1~1.5米。毛色隨種類而不同。頭、面狹長,耳直立能動.前額闊,上披長毛如發.頸部長,有鬃毛,自頭後沿頸背向下披垂。軀幹部長,胸部比腹部寬大。四肢細長,下部有距毛,前肢腕骨上方和後肢跗骨下方,有一部分無毛而有堅固的灰白色胼胝體,俗稱夜眼。足趾僅第3趾發達,成末端卵圓形的實性蹄;第2,第4趾均退化。尾自基部末端,具總狀長毛,形如塵拂。

生產區域

全國各地均有飼養。

相關配伍

①治豌豆瘡:馬肉煮爛,汁洗,乾脯亦得。(《兵部手集方》)
②治頭店白禿:馬肉煮汁洗。(《聖惠方》)

注意事項

1.《千金食治》:下利者,食馬肉必加劇。
2.《食療本草》:患瘡人切不得食,加增難瘥。
3.《日華子本草》:馬肉忌蒼耳、生薑。

特別說明

本詞條僅用於中醫藥知識的科普,對於任何形式的野生動物和野生植物的使用均須遵守國家的相關法律法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