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厥(韓獻子)

韓厥

韓獻子一般指本詞條

韓厥,生卒年不詳,姬姓,韓氏,名厥,因其諡號獻,故亦稱韓獻子。他是韓武子韓萬的玄孫,韓賕伯的曾孫,韓定伯韓簡的孫子,韓輿(亦稱韓子輿)之子,春秋中期晉國卿大夫

韓厥始為晉國趙氏家臣,後位列八卿之一,至晉悼公時,升任晉國執政,戰國時期韓國的先祖。前573年,晉悼公重組四軍八卿,晉悼公破格提拔鐵面無私的韓厥為執政大夫兼中軍元帥。韓厥迎來人生事業的巔峰,成為晉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正卿,在政壇混跡近40年之久的韓厥印證趙盾昔日的預言。一生侍奉晉靈公晉成公晉景公晉厲公晉悼公五朝,是位優秀而穩健的政治家,公忠體國的賢臣,英勇善戰的驍將

基本介紹

  • 本名:韓厥
  • 別稱:韓獻子
  • 字號:賢之
  • 所處時代春秋中期
  • 民族族群:華夏族
  • 出生地晉國
  • 出生時間:春秋中期
  • 去世時間:春秋晚期
  • 主要成就:一生侍奉晉國五朝國君,戰國韓國奠基始祖。
  • 諡號:獻
  • :韓輿(韓子輿)
  • 職位:晉國中軍將(執政)
人物生平,家族背景,初入政壇,外戰建勛,升任為卿,議定新都,欒書執政,下宮之難,力保趙孤,卿位沉浮,怒斥亂臣,悼公拔擢,晚年去世,人物評價,文獻記載,後世子孫,後世紀念,影視形象,

人物生平

家族背景

韓氏本為晉國公族,出於曲沃一宗。史載曲沃桓叔生公子萬,封於韓(即韓原,今陝西省韓城市),立韓氏,故稱韓萬,是為韓武子。韓萬是曲沃代翼的堅決擁護者,其後世子孫也一如既往的支持曲沃系。韓萬之孫韓簡堅決維護獻公政權,沒有加入桓莊之族的政治集團。後晉獻公士蒍之謀,屠戮桓莊之族時,韓氏幾乎沒有受到波及。
剿滅自己的本家後,晉獻公重組內閣,韓氏由是顯赫。後獻公薨,里克為亂,至惠公即位,韓簡又擁護惠公政權。前645年,晉惠公秦穆公在韓氏的封地展開了一場激戰,史稱“韓原之戰”。惠公在戰前諮詢韓簡:秦晉交兵誰能勝?韓簡毫不客氣:“晉軍凶多吉少。”果然晉惠公被俘虜,成為後世所稱作的晉國三恥之一。
總而言之,韓氏在晉武公、晉獻公、晉惠公三朝都很得勢,地位較高,且為曲沃政權的積極追隨者。
前636年,晉文公即位,大力提拔國中各大族以鞏固自己的政權。此時韓簡已死,兒子韓輿又資歷不足,在晉文公集團眼中,韓氏又是擁護惠公政權的,存在隔閡。曾經輝煌的韓氏便在晉文公時代走向了低谷,更不幸的是韓輿早喪,兒子韓厥年幼,韓氏人丁單薄,家道中衰。
由於史料的匱乏,我們無從得知韓厥的幼年是如何度過的。應該可信的是晉文公、趙衰一行回國後,韓氏飽受壓制,不久韓輿就在這段時間死去,拋下幼子韓厥,韓厥便被交由趙衰撫養,貴胄之後淪落成趙氏的家臣。
不幸的韓厥幸運的遇上了仁慈寬厚的趙衰,從河曲之戰便已擔任三軍司馬來看,韓氏在趙家的地位極高,就是趙衰將韓厥視若己出都不無可能。

初入政壇

在史料中能找到的韓厥第一次上場就出手不凡。前615年,秦康公因為在令狐之役中被趙盾欺騙,要親自率軍攻打晉國,大權在握的趙盾也率領晉國的三軍六卿悉數出征。這次晉軍組合如下:
中軍將
趙盾
中軍佐
上軍將
上軍佐
臾駢
下軍將
欒盾
下軍佐
胥甲
這次晉國出兵可以看出趙盾的權勢已籠罩住整個晉國。臾駢本是狐氏家臣,賈季被趙盾驅逐後,臾駢深受趙盾賞識,就這樣一個沒有像樣政治背景的小人物,如此微末之士,竟可以在趙盾的安排下直接擔任上軍佐,直接超越朝中世卿欒氏(欒盾)與胥氏(胥甲),可見這時候的趙家。同樣,趙穿這樣一個小角色,在河曲之戰中橫七豎八的搗亂,卻沒有任何人可以製得住他,大家害怕的自然不是趙穿而是他的哥哥趙盾。
電視劇《東周列國春秋篇》里的韓厥電視劇《東周列國春秋篇》里的韓厥
韓厥也不例外,他是趙衰非常欣賞的家臣,趙盾的眼光自然不比其父差。此次出征,趙盾提拔韓厥為三軍司馬,統管上中下三軍的軍法秩序,其地位僅次於六卿。這時剛剛參加工作的韓厥非常年輕,由韓厥最後告老時間是49年後的前566年來估測韓厥的出仕時間,此時的韓厥最多二十餘歲,大約與趙同趙括他們的年齡相差無幾。如此年輕,又是惠公“餘孽”之後,成為僅次於六卿的三軍司馬,沒有趙盾絕不可能。
“新官上任一把火”,趙盾的御戎駕駛著趙盾的戰車在軍陣中亂開,嚴重擾亂了部隊的秩序。韓厥看見後,“來人!把駕車的給我砍了!”刀斧手立刻將肇事者逮捕,韓厥言出必行,真就把趙盾的親信(主將的御戎多為親信,且官銜高)給殺了。諸將都在這議論:“韓厥這小子多半完了,趙盾早上才提拔他,他晚上就背叛了趙盾……”初生牛犢不怕虎的韓厥恐怕是難逃此劫了。
趙盾來了,非但沒有去怪罪韓厥,反而對韓厥的執法公正大加讚賞:“剛才是我故意讓他擾亂軍隊秩序,看看你的反應。我是放心了。小伙子,好好乾吧,以後執政晉國的人,不是你還會是誰呢?”
韓厥公正廉明,執法不畏強權。韓厥與趙氏的關係非同一般,趙盾的親信相信與韓厥的交往也不會差。總之,韓厥在歷史上的第一次亮相,就如此高調,他不僅是一位嚴格執法的司馬,一位能力優異的戰將,更是一位忠公正直的大臣,對於日後的晉國居功至偉。

外戰建勛

  • 晉楚邲之戰
在趙盾權傾朝野的20年間,韓厥一直穩居三軍司馬一職,其執法剛正不阿,受到了趙盾、郤缺、荀林父、士會、郤克歷任正卿的尊重,這樣的人物擔任晉國的軍事法官再適合不過了。韓厥對晉國的貢獻大家都是有目共睹
前597年,正卿郤缺壽終,中軍佐荀林父執政。晉國進行了人員的大面積調整以準備與楚莊王的決戰,在這次六卿大夫如下:
中軍將
荀林父
中軍佐
先榖
中軍大夫
趙括
趙嬰齊
上軍將
士會
上軍佐
上軍大夫
鞏朔
韓穿
下軍將
趙朔
下軍佐
欒書
下軍大夫
荀首
趙同
韓厥與荀林父、士會、郤克等賢臣一致,對晉國的內訌憂心忡忡,建議元帥荀林父退兵。後中軍佐先榖擅自帶兵過河,韓厥作為三軍司馬急忙向荀林父要求率全軍緊追先榖,晉國全軍陷入被動。
荀林父率全軍渡河,成為了邲之戰中大敗的起點。但是韓厥沒有責任,作為一個司馬,管理全軍的秩序。當遇到先榖這樣連中軍元帥都敢不顧的混小子,韓厥自然是沒有辦法的。
他能夠做的就是向元帥報告,先榖違紀。這一點他及時的做到了。
在這場晉國人的恥辱之戰中,韓厥同晉國三軍及其霸業一同沉默了……
  • 齊晉鞌之戰
晉楚爭霸,楚莊王問鼎中原,晉國人則回到了汾河谷地,作深刻的反省自查。 晉國霸業中衰,給了年輕的齊頃公注射了一針強心劑,他樂觀的認為齊桓公的霸業又有希望了。
韓厥(韓獻子一般指本詞條)
齊頃公在齊魯大地上翻手為雲覆手為雨,使得魯國衛國都不堪重負。齊頃公青年氣盛,目空一切,前591年,晉國郤克、魯國季孫行父、衛國孫良夫前往朝見齊頃公,齊頃公竟然戲弄三位外臣,尤其是晉國的郤克,回去後無時無刻不在思量著報仇。半年後,晉國的正卿士會告老,郤克執政,伐齊提上日程 。
前589年,齊頃公再次向衛國魯國發動攻勢,季孫行父與孫良夫向晉景公求救,經過了長達8年的修整,晉國已經回復了些許元氣。郤克率領晉軍800乘出師伐齊,大軍橫跨黃河紮營,這時候元帥郤克手下的一名將官違反法紀,韓厥依然是執法如山,下令將其問斬,郤克聽說後,立刻前往想救下那名將官,結果來的時候韓厥已經行刑了,郤克只能嘆息。這個時候郤克作為一個老道的政治家,出面為韓厥分擔壓力,將這名將官的首級傳示眾人。
《趙氏孤兒》黃曉明飾韓厥《趙氏孤兒》黃曉明飾韓厥
這只是鞌之戰前的一個小插曲。15年過去了,執政從趙盾換成了郤克,韓厥仍然堅持嚴格執法,即便是執政大臣在軍法面前也是唯韓厥是從。
鞌之戰中,齊頃公不知天高地厚,心浮氣躁,被晉軍擊敗,便想逃跑。司馬韓厥窺見此景,便奮不顧身的腳踏車沖向齊頃公,齊頃公被韓厥追逐,連放幾箭射死了韓厥的御戎與車右,韓厥依然不退縮,最終俘獲了齊頃公的戰車,將齊頃公一行全部俘虜。愛耍小聰明的齊頃公與車右逢醜父交換身份,才將韓厥忽悠,得以倉皇逃回臨淄
儘管沒有捉住真的頃公,但仍然是大功一件,韓厥因為這次破齊,幾俘齊侯使他跨越了職業生涯的最大鴻溝。

升任為卿

前588年,齊頃公來到晉國絳都朝見晉景公,席間,齊頃公盯著韓厥看。韓厥:“您還記得我?”頃公:“當然,別看你把衣服換了。”韓厥:“我在戰鬥中不怕犧牲,就是為了今天兩國君主在這個殿堂上開懷暢飲啊!來,我敬您一杯!”
在會盟中,齊頃公又耍起小孩子脾氣,要尊晉景公為王,景公雖然婉言拒絕了,但心裡的虛榮心著實滿足了一番。
景公雖然沒有稱王,卻決定要擴大晉國的軍隊編制,將原本的三軍六卿擴編為六軍十二卿,美其名曰獎勵鞌之戰中立下戰功之臣。實際上是晉國卿族實力的膨脹,以及晉景公強烈的虛榮心。
景公設定六軍十二卿如下:
中軍將
郤克
中軍佐
荀首
新中軍將
韓厥
新中軍佐
趙括
上軍將
荀庚
上軍佐
士燮
新上軍將
士朔
新上軍佐
韓穿
下軍將
欒書
下軍佐
趙同
新下軍將
荀騅
新下軍佐
趙旃
這套陣容是晉國歷史上最龐大的卿士機構,在原先的六卿基礎上再添三支新軍,韓厥因為在作戰中表現優異,被評選為新軍六卿之首,算是進入了卿士行列,基本實現了質的跨越。之後韓厥勤勤懇懇,憂心為國,步步高升

議定新都

晉景公在位時期,晉國的卿族日益做大,已初現尾大不掉之時,晉景公前期霸業被楚國截取就是六卿相互傾軋的效果。隨著晉景公政治資歷的增長,對強族的信賴大打折扣,尤其是朝中最顯赫的趙氏。趙氏為嬴姓,屬東夷殷商之族的後裔,在晉國諸姬君臣看來“非我族類”,本就存在民族隔閡。趙盾當政,壓制姬姓,這一矛盾在其威焰下得以掩蓋。趙盾死後,矛盾迅速暴露。當趙朔死後,趙同、趙括當家,二人強梁霸道,使得嬴姓與姬姓的矛盾大大激化。欒書執政後,為了發展欒氏,欒書利用職務之便,打壓政敵。韓厥始終如同世外高人,對權臣的專橫不屑一顧。景公對從不參與卿族內訌的韓厥欣賞有加。
前585年春,晉景公號召群臣,決定遷都,遠離這個已被趙氏勢力盤根錯節的絳城,新的都城安置在何處,引起了一次爭論,多數臣僚提議遷都郇瑕氏(荀氏的封地,“郇”通“荀”),大家都在為滅亡趙氏做著物質準備。
韓厥當時任新中軍主將,同時掌管宮中的事(且為仆大夫)。雖不參與世卿鬥爭,卻洞察出諸姬大臣的意圖,其醉翁之意不在酒,堅決反對遷都郇瑕氏。他對晉景公說道:土薄水淺,垃圾容易聚集而不好流散。那樣,居民生活必定愁苦,生活愁苦則身體衰弱,很容易發生風濕腳腫的疾病。不如遷都到新田(在今山西省侯馬市),那裡土厚水深,居住不容易生病,還有兩條河水可以及時流散污染物。並且,那裡的居民順從國家政令教導,遷到那裡,子孫十代都可以安享其利。那種認為郇瑕氏物產豐富的觀點是不可取的,因為山、澤、林是國家的寶貴資源,如果國都過於富饒,人民生活就會變得驕佚。接近礦產,眾多百姓就會紛紛設法開採獲利,這樣國家反而失去了專營權,朝廷財政就會緊張,晉國何以安定?
此時的韓厥依然念及趙氏的恩情,對遷都的分析也入木三分,深得晉景公讚賞,晉景公同意遷都新田。

欒書執政

前587年,執政大夫郤克猝死,臨終前超拔欒書正卿,執掌朝政與中軍,欒氏一夜暴富,其後二荀智莊子荀首與中行宣子荀庚)輔佐,與楚國又展開了新一輪對諸侯的爭奪戰爭。
欒書初登執政,懷揣著復興國家霸業的理想,對下屬臣僚從善如流。為了鞏固自郤克以來諸卿和睦的基礎,欒書經常與朝中的賢良之士交流治國心得。這時欒書聯合荀首、范燮、韓厥,四個勢力代表齊聚一堂,形成一個新興智囊團。欒書黨於郤氏(郤錡);荀首親於中行氏(荀庚);范燮與士氏、鞏氏(范氏是士氏的旁支)同宗,韓厥又與趙氏(趙同、趙括)肝膽相照
作為一個成熟的政治家,欒書的確具備著極強的把握全局的嗅覺與能力。其中拉攏韓厥一招,有著真知灼見。然而,趙同、趙括卻沒有韓厥這樣的涵養,他們自以為不可一世,不僅僅無視欒書,就連韓厥的面子都不給。
前585年,楚國令尹子重攻打鄭國。入冬後,欒書帶領晉軍救援鄭國,在繞角與楚軍相遇,子重一看對方來勢洶洶,主動退卻,晉軍順便進攻楚國另一個盟友蔡國。楚國公子申、公子成率領申、息兩個縣的楚軍救蔡國,在桑隧抵禦晉軍。當時晉軍內部發生了一次爭論。
好戰派趙同、趙括主張與敵人開戰,並積極向欒書請戰,欒書本打算同意。但荀首、范燮、韓厥三人反對,理由是:我們這次出兵是來救鄭國的,楚軍避開了我們,我們才進一步前來進攻蔡國,這叫做“遷戮”。這樣得寸進尺不但疲憊,而且必然激怒楚國,即便是真刀真槍地乾一場,我們不一定就能獲勝,我們以一國之力和楚國兩個縣作戰,打贏了也勝之不武;一旦戰敗,反而丟臉!不如見好就收,回去算了。欒書一揣摩,覺得很有道理,下令班師。
前583年春,欒書率軍進攻蔡國,進犯楚國本土,作戰中俘虜了楚國大夫申驪。楚軍撤退,晉國這次乘勝追擊,進攻楚國的附庸沈國,俘獲了沈國國君揖初。鄭國軍隊也趁機攻打許國,圍攻其都城東門,俘獲頗多。當時晉國輿論認為,這次勝利是因為欒書在前年採納了荀首、范燮、韓厥三人的良言。
自此,韓厥已成為晉國一位舉足輕重的卿士,甚至其一言一行都影響著國策的制定、戰爭的攻防。

下宮之難

趙盾死後,趙氏家族迅速分裂。宗主趙朔審時度勢,要與當權的欒氏、荀氏靠攏;趙盾的兩個異母弟趙同、趙括卻要堅持趙盾的政治主張,拉攏先氏、郤氏,鉗制欒氏、荀氏。
後先氏覆滅,趙氏缺少了一個重要的盟友。好在執政的郤克與趙氏關係很鐵。前590年前後,郤克執政,趙朔位居中軍佐。無奈年輕的趙朔實在是命薄,不久就英年早逝了,這對趙氏家族的前途蒙上了陰影。前588年,晉景公擴軍,趙同、趙括、趙旃都進入卿士行列——家族的最後回光。
郤剋死後,欒書執政,趙同趙括依然堅持對抗欒氏與荀氏,缺少了趙朔的趙家與當權派勢同水火,危機四伏。
前587年,趙嬰齊與趙朔的遺孀趙莊姬通姦東窗事發。趙同、趙括於第二年發配趙嬰齊至齊國,已經被內亂稀釋的趙家外強中乾。前583年,趙莊姬突然向哥哥晉景公誣告趙同、趙括將要謀反。欒書、郤錡作偽證,晉景公號召諸卿出兵攻打趙氏於下宮,諸卿都想吃掉趙氏這一塊肥肉,紛紛落井下石,惟獨韓厥思念趙衰的養育之恩、趙盾的知遇之恩、懷念與趙同、趙括、趙穿等趙家人共度幼年,強頂住國君的壓力,不惜與諸卿反目,堅持不出兵。這就是韓厥的做人原則——“飲水思源”。

力保趙孤

下宮之難,趙家遭到了毀滅性打擊,所有大宗族人被屠殺殆盡,數代以來沉積的雄厚家底玉石俱焚,其封地也被晉景公全部剝奪,交予公族羊舌氏統領。
目睹了慘案後的韓厥,再也無法低調下去了,向晉景公強諫:以趙衰的功勳、以趙盾的忠誠,在晉國竟然沒有繼承他們爵位的後人,今後為國家做好事的人誰不害怕?三代時期的賢明君王,他們的家族都能享受幾百年天賜的俸祿和爵位,難道他們的後代中就沒有邪惡的人?不是的,是他們依靠著先代的功德避免了禍患。《周書》說:不敢欺負鰥夫寡婦。就是用這種方式來發揚道德啊!
晉景公沉默一會,認為確實愧對趙氏先輩,想想寡婦妹妹長期住在娘家,不成體統,好在趙莊姬還為趙朔留有一子——趙武。晉景公決定以趙武為趙氏繼承人,續嬴姓之嗣,並將趙氏的封邑還於趙武。趙武尚年幼,韓厥更是對趙武關懷備至,呵護有加。

卿位沉浮

前583年,趙氏滅族,荀首死去,晉景公又裁撤三支新軍為一支,只剩四軍八卿,位置如下:
中軍將
欒書
中軍佐
荀庚
上軍將
士燮
上軍佐
郤錡
下軍將
韓厥
下軍佐
荀罃
新軍將
趙旃
新軍佐
郤至
荀首的良子荀罃首次出現在卿士行列,且與韓厥同領下軍,二人同屬於賢臣,成為了十幾年後晉國復興霸業的脊樑。
前577年,中軍佐荀庚死去,兒子中行偃入八正。欒書與郤錡的矛盾日益升級。
中軍將
欒書
中軍佐
士燮
上軍將
郤錡
上軍佐
荀偃
下軍將
韓厥
下軍佐
荀罃
新軍將
郤犨
新軍佐
欒書為拉攏中行氏,安排資歷尚淺的中行偃佐上軍,職位直接凌駕於韓厥之上。郤錡毫不示弱,又安排自己叔父郤犨將新軍,形成三郤集團。而像韓厥、荀罃這樣的公正派既不招惹欒書,也不會去巴結郤錡,地位難以得到提升。
前574年,中軍佐士燮面臨內亂將至,心中絕望,憂憤而亡。八卿將佐以此向前提升,士燮的兒子士匄繼其父之位,為新軍佐。時八卿如下:
中軍將
欒書
中軍佐
郤錡
上軍將
荀偃
上軍佐
韓厥
下軍將
荀罃
下軍佐
郤犨
新軍將
郤至
新軍佐
士匄
由於鄢陵之戰後,晉國的外部壓力大減,大家都有著瓜分國內權益的衝動:首先,晉厲公寵幸奸逆,這些近侍大夫,都對卿士看紅了眼,躍躍欲試;其次,士燮身亡,矛盾最大的欒書、郤錡都在最權威的中軍任職,矛盾凸顯時沒有任何緩衝;再者,三郤的權勢到達了鼎盛,不可一世,晉厲公又想滅掉強族以鞏固自己的統治。整個晉國高層的和諧都處在近乎崩潰的邊緣,君權與卿權以及卿權之間的血腥鬥爭一觸即發。

怒斥亂臣

終於,暴風雨來臨了。晉厲公以胥童、長魚嬌為首討伐三郤,三郤被殺,郤氏凋零。胥童又將欒書、中行偃逮捕,但晉厲公竟然釋放欒、中行二卿,並命其官復原職。晉厲公大賞近侍,以胥童等人為卿。不久厲公游匠麗氏,欒書、中行偃發動政變,將厲公囚禁。
欒、荀二人深恐遭到世人唾罵,想向天下人證明是“厲公不仁,所以欒某不義”,就派人向韓厥與士匄傳話:大家一起把國君給弒了。欒書意在使諸強卿共擔弒君之名。士匄初涉政壇,動作不便過大,只是婉言拒絕。韓厥出於忠臣的良知,將欒書一行的罪惡行徑毫不隱晦的說出來:“靠殺死國君來樹立權威,這種事情我可做不出來。把權威凌駕在國君頭上是不仁,事情萬一失敗了,就是不明智;即使得手,享受一利也必然要承擔一害的,這種事情不能幹。從前我被趙家撫養,趙莊姬陷害趙家,我都能頂住不出兵。俗話說:殺頭老牛沒人敢做主,何況你們要殺害國君呢?你們不能侍奉國君是你們的事,找我做什麼呢?”這一番話將欒、荀二人回的無言以對,年輕氣盛的中行偃甚至憤怒到要討伐韓氏,幸虧欒書及時制止。

悼公拔擢

儘管韓厥反對,但欒書、中行偃終究還是弒殺了晉厲公,並擁立公孫周為君,是為晉悼公。悼公上台後,就要撤除原厲公時代的諸多弊政,將晉厲公所任用的諸多近侍大夫盡行驅逐,表現出不與奸黨同流合污的決心。
晉悼公早已立下鴻鵠大志,就是要匡扶晉國霸業。要建立蓋世功業,就必須有一套完全歸自己統御且辦事能力強、效率高的幹部集團。像欒書這種才能出類拔萃卻又習慣在朝中拉幫結派的陰險政客,晉悼公是肯定不願意當他的君主。相反一心為國,又資歷豐富的韓厥成為悼公政權的首選。果然,短短几個月,欒書就消失了,是死是活都不知道。
從三郤被害,經厲公被弒,到悼公坐朝,欒書蒸發,長達近一年的晉國人自編自導自演的故事劇結束了。
前573年11月,晉悼公重組四軍八卿,晉悼公破格提拔鐵面無私的韓厥為執政大夫兼中軍元帥。時晉八卿如下:
中軍將
韓厥
中軍佐
荀偃
上軍將
荀罃
上軍佐
士匄
下軍將
欒黶
下軍佐
士魴
新軍將
魏頡
新軍佐
趙武
韓厥迎來了人生事業的巔峰,成為了晉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正卿,在政壇混跡近40年之久的韓厥印證趙盾昔日的預言——“他日執晉政者,必此人也!”韓氏家族也因為韓厥的這次飛躍而再度升華。

晚年去世

晉悼公即位後,已年入黃昏的韓厥為報答悼公的知遇之恩,拼盡全力為晉國的復興做著最後的衝刺。晉悼公七年(前566年),韓厥告老致仕,退出政壇,其子韓起(韓宣子)繼位為卿。此後韓氏在晉國的顯赫地位始終沒有衰落。

人物評價

韓厥一生歷晉國五朝,公忠體國,作戰勇猛有智;政治上頭腦清醒,多遠見;待人以寬,知恩圖報;拒不下石,關懷遺孤;可謂一代賢臣良將。韓氏終三分晉國而有其一,厥之遺惠矣。

文獻記載

《國語·晉語》
《史記·韓世家》

後世子孫

前566年,韓厥深感荀罃的雄才大略,宣布告老,便不再過問朝政。其長子韓無忌(韓穆子)當立為卿,韓無忌自稱有疾,便將卿位讓予其弟韓起。晉悼公重組內閣,時六卿將佐如下:
中軍將
荀罃
中軍佐
士匄
上軍將
荀偃
上軍佐
韓起
下軍將
欒黶
下軍佐
士魴
新軍將
趙武
新軍佐
魏絳
韓起未有任何光輝建樹,卻高居上軍佐一職,亦是韓厥之功,晉悼公感於韓無忌讓賢之賢,授命韓無忌為首席公族大夫。韓氏的地位自此顯赫。
前560年,經晉悼公默許,韓起謙讓,趙武躍居為上軍將,位居韓起之上。
前548年,士匄崩逝,趙武執政,韓起為副,共同維護晉國乃至天下和平。若韓厥尚在,視二子(趙武、韓起。趙武,韓厥視如己出)皆成大器,也當老懷為安了。
前541年,趙武仙逝,韓起執政。韓起利用手中職權,超拔趙武之子趙成為中軍佐。韓氏、趙氏共創大業。韓起執政27年,始終以國家穩定、諸侯和睦為己任。韓起用職務之便,權分晉國,令韓氏的勢力大大提升,與范氏一併成為晉國的最強的世卿大族。吳鄢陵季子、晉叔向皆預測:晉國之政必歸於韓、趙、魏三家。
前525年,趙成早亡,其子趙鞅繼立,韓、趙聯盟後繼有人。
前514年,韓起壽終正寢,其孫韓不信(韓簡子)繼之,年輕的趙鞅扛起了韓趙聯盟的大旗。
前497年,趙鞅與范氏、中行氏相攻,韓不信與魏侈共為趙氏請,晉定公赦趙鞅之罪。
前493年,趙鞅執政,趙氏、韓氏、魏氏三家共壓智氏。
前455年,荀瑤劫持韓虎、魏駒攻伐趙無恤,三家兵圍晉陽兩年有餘而不下,韓氏、魏氏合謀趙氏反攻智氏,荀瑤戰死。三家滅智。
前425年,韓康子韓虎逝世,其子韓啟章立,時三晉強盛,晉侯反朝於三家。同年,趙無恤卒,魏斯繼之為執政。
前413年,魏斯領三晉攻伐天下,拓地千里。
前403年,周威烈王冊封魏斯韓虔趙籍為諸侯,三家分晉,韓氏化家為國,史稱韓國。

後世紀念

邯鄲市叢台公園境內的七賢祠中有一塑韓厥的塑像,供後人紀念。

影視形象

1996年電視劇《東周列國·春秋篇》:張福元飾演韓厥;
1999年電視劇《莊姬公主》:張承好飾演韓厥;
2010年電影《趙氏孤兒》:黃曉明飾演韓厥。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