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簡介
季孫行父之“孫”為尊稱,“
季孫”並不是氏稱,“季孫某”僅限於對宗主的稱謂,
宗族一般成員只能稱“季某”。故季孫行父為季氏,而非
季孫氏。
其祖父是
魯桓公之子友,公子友按照排行稱“
季友”,季友輔佐
魯僖公執政多年,謚成,史稱“成季”。成季有子無佚,無佚生行父。季孫行父為人謹小慎微,克儉持家,執掌
魯國朝政三十多年,厲行節儉,開一代
儉樸風氣;開
初稅畝,促進魯國的改革發展。
季孫行父上承其祖成季之遺風,下啟以季氏為首的
三桓政治。正因為他的努力,魯國三桓才得以順利成長,從而成為日後凌駕於魯君之上的強勢
卿家。
生平簡介
季文子從公元前601年至前568年共在
魯國執國政33年,輔佐
魯宣公、
魯成公、
魯襄公三代君主。為穩定魯國政局,曾驅逐
公孫歸父出境。他執掌著魯國朝政和財富,大權在握,一心安社稷。忠貞守節,克勤於邦,克儉於家。《史記·魯世家》記載:季文子當政時,“家無衣帛之妾,廄無食粟之馬,府無金玉”。以此來收攬人心,並招納人才,不斷擴大自己的勢力。《國語·魯語》說:季文子身居位高權重的魯國上卿大夫,掌握國政和統兵之權,有自己的田邑,但是他的妻子兒女卻沒有一個人穿綢緞衣裳;他家裡的
馬匹,只餵青草不餵
粟米。
孟獻子的兒子
仲孫很瞧不起季文子這種做法,於是就問季文子:“你身為魯國之正
卿大夫,可是你的妻子不穿絲綢衣服,你的馬匹不用粟米飼養。難道你不怕國中
百官恥笑你吝嗇嗎?難道你不顧及與諸侯交往時會影響
魯國的聲譽嗎?”季文子回答:“我當然也願意穿綢衣、騎良馬,可是,我看到國內老百姓吃粗糧穿破衣的還很多,我不能讓全國父老姐妹粗飯破衣,而我家裡的妻子兒女卻過分講究衣著飲食。我只聽說人們具有高尚品德才是國家最大的榮譽,沒聽說過炫耀自己的美妾良馬會給國家爭光。”
孟獻子聞知,怒而將兒子
仲孫幽禁了7天。受到管教的仲孫,改過前非,亦仿而學之。訊息不脛而走,在季文子的倡導下,魯國朝野出現了
儉樸的風氣,並為後世所傳頌。
蘭陵文峰山
鄫國(今山東省
蘭陵縣向城西北)城西有一連綿的山麓,供奉著鄫國人世代拜謁的神廟,此山時稱
神峰山,山麓以北便是群山連綿的季氏封地費邑。神峰山背負
魯國群山,面向魯南平原,遙望魯國
次室,山上清泉長流,山前泇水環繞,是一風水寶地。鄫國人為了表示歸屬魯國的誠心,鄫太子巫便將季文子靈柩迎往神峰山安葬,並將神峰山命名為魯卿山,以此表明
鄫國已正式成為魯國的
附屬國。
魯襄公授予行父的諡號為“文”,後人又稱魯卿山為
文峰山,在其墓地前建立季文子廟,並將文峰山東鄫城西面的
泇河支流河叫季文子河。文峰山號稱“魯南小泰山”,具體位置在山東省臨沂市蘭陵縣,
文峰山景區主要景點有季文子墓、季文子廟、文峰積雪、文峰祠、千年銀杏樹、
魯南革命烈士陵園等。
後世
共33年(前568-前535年)。其後來是第五代∶
季悼子(季孫紇),未立為卿而卒,從繼其父而立至卒共5年(前535年-前530年);第六代∶
季平子(
季孫意如),從繼其父而立至卒共25年(前530年-前505年);第七代∶季恆子(季孫斯),從繼其父而立至卒共13年(前505年-前492年);第八代∶
季康子(
季孫肥),從繼其父而立至卒共24年(前492年-前468年)。
生平事跡
襄仲時期
春秋
魯國,
魯桓公薨,子
莊公同立;莊公薨,子僖公申立;僖公申薨,子文公興立;文公薨,宣公俀立。即“桓公—莊公—僖公—文公——宣公”。
宣公之世,莊公子遂權勢甚大,甚至把與他爭權的
孟孫氏都趕出了魯國。公子遂,謚襄,史稱“襄仲”。襄仲殺嫡立庶,把文公
庶子立為國君,是為
魯宣公。彼時,軍功甚大的
叔孫氏也被襄仲壓製得死死的。作為
三桓之一,季文子謹小慎微,依附於襄仲而行事。
季文子推行
初稅畝,使得被困在
井田制上面的奴隸、農民們解放出來,從而私田日益增多。作為首倡者的季氏及三桓紛紛搶占這些開墾私田的“
隱民”,從而三桓日益壯大。據《左傳·昭公二十五年》載
子家子語:“政自之出久矣,隱民多取食焉。為之徒者眾矣,日入
慝作,弗可知也。”其中所謂“隱民”實際上就是“新制”初稅畝之後歸附於季氏的依附農民。足見,魯君失政的關鍵就在於“
失民”,“無民而能逞其志者,未之有也。國君是以鎮撫其民。……魯君失民久矣,焉能逞其志?”(《左傳·昭公二十五年》)確實,對民眾而言,“
禮不下庶人”,老百姓本來就一個被傳統禮儀遺忘的階層,因而季文子關注是他們是否能夠生存或生活得更好。魯君“失民”,便是“失禮”,而季氏“得民”,便是“得禮”,這是後來
孔子倡導“禮學”得以昌盛的主要原因。
宣公十八年,襄仲卒,子
公孫歸父執政。
三桓的強盛讓宣公和權臣公孫歸父倍感不安,於是襄仲前往晉國請兵。這裡要說明的是,當時
魯國已經不是一流大國,而國力衰弱,只能依附於晉、齊、楚等大國,宣公時,魯國與晉國交好。可惜公孫歸父還沒成功搬來晉國軍隊,宣公就死了,而季文子趁機發難,備述襄仲當政時的弊端,斥責他“南通於楚,既不能固,又不能堅事齊、晉”,使魯國沒有強援。魯國
司寇表示願意隨季文子除亂。
公孫歸父聽到這樣的訊息,連忙逃到
齊國躲起來。季文子開始執政。
文子執政
驅逐權臣
公孫歸父出境後,季氏掌握魯國爭權。季文子以自己的行動,向歷史證明了他大權在握而克勤近邦的高風亮節。
據《史記·魯世家》季文子當政時,“家無衣帛之妾,廄無食粟之馬,府無金玉”。
而《國語·魯語》說:季文子身居位高權重的魯國上
卿大夫,掌握國政和統兵之權,有自己的田邑,但是他的妻子兒女卻沒有一個人穿綢緞衣裳;他家裡的
馬匹,只餵青草不餵
粟米。
孟獻子的兒子
仲孫很瞧不起季文子這種做法,於是就問季文子:“你身為魯國之正卿大夫,可是你的妻子不穿絲綢衣服,你的馬匹不用粟米飼養。難道你不怕國中
百官恥笑你吝嗇嗎?難道你不顧及與諸侯交往時會影響魯國的聲譽嗎?”季文子回答:“我當然也願意穿綢衣、騎良馬,可是,我看到國內老百姓吃粗糧穿破衣的還很多,我不能讓全國父老姐妹粗飯破衣,而我家裡的妻子兒女卻過分講究衣著飲食。我只聽說人們具有高尚品德才是國家最大的榮譽,沒聽說過炫耀自己的美妾良馬會給國家爭光。”孟獻子聞知,怒而將兒子
仲孫幽禁了7天。受到管教的仲孫,改過前非,亦仿而學之。訊息不脛而走,在季文子的倡導下,魯國朝野出現了
儉樸的風氣,並為後世所傳頌。
季文子行事以謹小慎微著名,凡事總要
三思而後行,連
孔子都認為他過於小心,“再,斯可矣。”(《
論語·
公冶長》)。據《左傳》記載,
魯文公六年(前621年),季文子將要出使
晉國,在準備好聘禮之後,又讓屬下“使求
遭喪之禮以行”,隨從都不理解其中的原因,季文子解釋說:“備豫不虞,古之善教也,求而無之,實難。過求何害。”凡事總要做到有備無患,這是季文子的性格特徵。
相關介紹
季氏家世
名 | 謚 | 史稱 | 身份 | 在位時間 |
友 | 成 | 成季、公子友 | | |
無佚 | — | 公孫無佚 | | |
行父 | 文 | 季文子 | 正卿 | 前601年—前568年 |
宿 | 武 | 季武子 | 正卿 | 前568年-前535年 |
紇 | 悼 | | 未及為卿而夭 | 前535年-前530年 |
意如 | 平 | | 正卿 | 前530年-前505年 |
斯 | 桓 | | 正卿 | 前505年-前492年 |
肥 | 康 | 季康子 | 正卿 | 前492年-前468年 |
涉及史籍
始見於《春秋·文公六年》:“夏,
季孫行父如陳。”
《史記·魯周公世家第三》:“使我殺適立庶,以失
大援者,仲也夫”
關於季文子的記載,主要收錄於《春秋》及《左傳》的文公、宣公、成公、襄公各節,《
論語》,《史記·魯周公世家第三》、《國語》。
論妾馬
季文子任
魯宣公、成公的國相,但家中沒有穿絲綢衣服的妾,廄中沒有餵糧食的馬。仲孫它規勸季文子說:“你是
魯國的上卿,做過兩世君王的國相,你的妾不穿絲綢,馬不吃糧食,人家可能會以為你吝嗇,而且也不給國家帶來光彩!”文子說:“我也希望妾穿絲綢,馬吃糧食。然而,我看到老百姓,他們的父兄吃得粗穿得差的還很多,我因此不敢那樣做。別人的父兄吃得粗穿得差,而我卻給妾和馬那么好的待遇,恐怕這就不是國相該做的事!況且我聽說可用
德行榮譽給國家增添光彩的,沒有聽說能用妾和馬來給國家增添光彩的。”季文子把這件事告訴
孟獻子,獻子將兒子關了七天。從此以後,子服它的妾穿的都是粗劣的布衣,餵馬的飼料都不過是雜草。季文子知道這件事後,說:“犯了錯誤能及時改正的人,就是人上人了。”於是讓子服它做了上大夫。
名家點評
魯國
三桓之一的
季孫氏家族大多是一些私心很重的人物,但卻出現了季文子(即
季孫行父)這樣一位優秀的政治家。
又據《說苑·善說》記載:
衛將軍文子曾問
子貢“季文子三窮而三通”之事,子貢回答:“其窮事賢,其通舉窮,其富分貧,其貴禮賤。窮而事賢則不侮,通而舉窮則忠於朋友,富而分貧則
宗族親之,貴而禮賤則百姓戴之。”富裕而能分財於貧民,老百姓就希望他更為富裕;富裕而能分財於貧窮的親族,族人就會擁護他。這雖是小說家言,但也足以見季文子政治經驗之豐富。特別是在“公室”與“次室”的鬥爭中,季文子實行了有利於民眾的社會改革,推行“
初稅畝”,世代勞作在
井田上的奴隸獲得解放,開墾私田的“
隱民”有了
魯國戶口。魯國民眾擁護支持季文子的新政策,站在“次室”一邊,以至於“民不知君”而只知季氏。
季孫行父去世前留下遺言,要求用薄葬來舉行
下葬儀式。家臣收集家裡的
器物作為葬具。但家中沒有收器,一切用具沒有重複,只好以他用過的家用器皿陪葬。根據大夫
入斂的禮儀,魯大夫為他入殮,
魯襄公親自看視。魯襄公對季文子政績和一生清廉給予高度評價:行父“
廉忠矣!”非常感動的說:輔佐過三位國君而沒有家私積蓄以大夫禮節入殮,難道說不是對國家的忠誠嗎?
鄫國(今山東省
蒼山縣向城西北)城西有一連綿的山麓,供奉著鄫國人世代拜謁的
神廟,此山時稱神峰山,山麓以北便是群山連綿的
季孫氏封地
費邑。
在“禮崩樂壞”的
春秋時代,身處政治鬥爭旋渦之中的季文子為什麼能夠做到清廉節儉?關鍵在於他能夠“
三思而後行”。對於這一點,
孔子曾評論說:“再,斯(或作再思)可矣。”(《論語·
公冶長》)這句意思有點含糊的話成了後人對季文子或褒或貶的重要依據。比如朱熹就說季文子“三思而後行”是為自己的私利考慮,此後也有學者認為孔子是在批評季文子。但事實上,孔子對季文子的“三思而後行”是持積極而肯定的
態度的。“三思”也好,“再思”也罷,都不能以今天的絕對數字為基準來理解,其關鍵是要把握一個“度”,要符合當時的禮制與規則,這才是孔子此話所藏的深意。在這一點上,為《
論語》作過註疏的
鄭玄、
何晏、
邢昺、
劉寶楠等的解釋是基本一致的。在
孔子設壇講學的過程中,曾以
孔文子、
子產、
臧文仲等享譽一時的人物說事,季文子也在其中。顯然,孔子是要以這些人物的事跡來教導自己的學生,通過他們的努力建立像季文子等人那樣的品行和功業,進而實現自己未竟的政治抱負。
三思而行
季文子
三思而後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說的是季文子要三次考慮後才去做某一件事.
孔子聽到這事,說:"考慮兩次就夠了."一個人做一件事的之前進行考慮是必要的,因為只有經過充分的思考,做好準備才能達到做一件事的最高效率,最好的效果.做事之前進行準備,可以使你增加自己的信心,有了信心會使自己更有動力去做一件事,使自己在做這件事的路上更加
順利,即使是遇到困難也會因為自己有了準備而有信心去解決困難。但是做事之前進行準備,對事情進行思考並不是說過多的去思考,過多的思考有時會影響自己對於的整件事情的思路,使自己猶豫不決,尤其是一些重大的事情,緊急的事情的時候,這種思考會浪費太多時間,影響自己對事情處理的正確性。不是有這樣一句老話嗎?"快刀斬亂麻."其實有時做事也是要這樣的.而且過多的思考有時會打消自己做事的積極性,磨滅自己的動力,這樣在做一件事的時候沒有了積極性與動力就不肯能達到做一件事的最好效果,所以過多的思考也會影響自己做事效果。的確,"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我們做事需要進行準備與思考,但這種準備與思考需要有個度來衡量,只有當我們把握住這個度的時候才會達到最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