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武子

季武子

季武子(?-前535年),即季孫宿。春秋時魯國正卿,前568-前535年執政。姬姓,季氏,名宿(一作夙) ,謚武,史稱“季武子”。

基本介紹

  • 本名:季武子
  • 別稱季孫宿
  • 所處時代春秋
  • 去世時間:前535
簡介,生平事跡,歷史評價,

簡介

季孫宿之“孫”為尊稱,“季孫”並不是氏稱,“季孫某”僅限於對宗主的稱謂,宗族一般成員只能稱“季某”。故季孫宿為季氏,而非季孫氏。
其父為季文子(季孫行父)。其孫為季平子(季孫意如)。文子、武子、平子三人輔佐魯國文宣成襄昭定六位國君,位列三卿之首,獨專國政。

生平事跡

襄公五年,季文子卒,子宿立,是為季武子。
周禮:“天子六軍,諸侯大國三軍”。周武王封周公旦於魯,周成王授周公討伐管蔡的大權,因此魯為大國,而有三軍。自魯文公以來,魯國日漸弱小,而且時常要聽從霸主晉國(或者齊國楚國)的號令,如果軍多,則貢獻也多,這樣一來國力不支,於是自減中軍,只剩上下二軍,屬於公室,“有事,三卿更帥以征伐”不得專其民。
襄公十一年,季武子欲專其民,遂增設中軍,三桓分三軍之民。季氏、叔孫氏、孟氏分三軍,一卿主一軍之徵賦。由此公室益弱而三桓漸強。
襄公十二年,三桓“十二分其國民,三家得七,公得五,國民不盡屬公,公室已是卑矣”。
襄公三十一年,季武子不顧叔孫氏的反對,悍然立公子裯為魯君,是為魯昭公。
昭公五年,罷中軍,而四分公室,季孫稱左師,孟氏稱右師,叔孫氏則自以叔孫為軍名,“三家自取其稅,減已稅以貢於公,國民不復屬於公,公室彌益卑矣”。
自此,季氏專權,三桓日益強大而魯國公室日益弱小。

歷史評價

季武子挾成季、文子之餘烈,借廢立之功而專國之政,可謂英雄也。
季武子是我國古代的政治家、外交家。他巧妙地利用晉、齊、楚三大強國之間的矛盾關係,周旋其中,多次為魯國化險為夷,不可謂不是一個出色的外交家。他善於利用禮法制度的規定,通過三軍的增設罷黜來達到分魯的目的,不可謂不是一個出色的政治陰謀家。他從謹小慎微的父親那裡繼承季氏,依靠傑出的政治才華,從而穩固季氏在三桓中的首腦地位,並以三桓分三軍的實際行動表達了“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三桓一體的信念,從而緊緊地團結三桓的力量,為季氏的繁榮發展奠定不可磨滅的強大基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