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
第一章規劃背景
第一節發展基礎
生態經濟綠色基底持續築牢。生態文明先行區建設任務全面完成,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加快完善,國家生態安全螢幕障功能更加穩固。高質量完成三江源、祁連山國家公園體制試點任務,成功舉辦首屆國家公園論壇,省部共建國家公園示範省高位推進。積極開展保護地球“第三極”行動,發布實施《保護中華水塔行動綱要(2020—2025年)》,可可西里列入世界自然遺產地名錄,持續加強三江源、祁連山、青海湖等重要生態板塊保護,五級河湖長制全面建立,林長制積極推進,國土綠化提速三年行動計畫圓滿完成,濕地面積穩居全國首位,三大河流幹流出省斷面水質穩定保持在Ⅱ類及以上,湟水河出省斷面水質達到Ⅲ類。堅決打贏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攻堅戰,全省空氣品質優良天數比例達到97%,西寧市空氣品質連續五年位居西北省會前列。高原美麗城鎮、美麗鄉村建設深入推進,城鄉人居環境持續改善,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成為“大美青海”的靚麗名片。
生態經濟資源稟賦優勢突出。青海獨特的地理位置、豐富的自然資源和重要的生態功能,具有諸多高原特色稀缺的生態資源,為實現生態價值轉化為經濟價值,培育發展特色生態經濟提供了堅實基礎。豐富的鹽湖、綠色農牧及旅遊資源是青海的核心資源,也是實現生態產業化的核心優勢。2016年8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視察青海時強調,鹽湖資源是青海的第一大資源,也是全國的戰略性資源,務必處理好資源開發利用和生態環境保護的關係。青海現已發現鹽湖礦床40多處,鹽湖資源累計探明儲量約4000億噸,其中,鎂、鉀、鋰鹽保有資源儲量在全國排名均居首位。青海地處世界屋脊,自古地廣人稀,農牧區生產環境潔淨,成為全國面積最大的有機畜產品生產基地,依託獨特冷涼氣候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糧油、中藏藥材、蔬菜、冷水魚、飼草料等特色產業。文旅產業融合穩步發展,“大美青海”“夏都西寧”“東方瑞士—天境祁連”等旅遊品牌在全國範圍內逐漸打響,旅遊基礎設施建設速度與質量不斷提高,旅遊人次突破5000萬大關,全省旅遊總收入連續4年增長20%以上。
生態經濟能源保障清潔高效。青海是清潔能源資源最為豐富的地區之一,開發潛力巨大,可再生能源資源蘊藏豐富、光伏發電技術領先、多能互補條件優越。據測算,青海光伏資源理論可開發量達35億千瓦,風能技術可開發量達7555萬千瓦,水能資源總蘊藏量接近2400萬千瓦,是中國陸地可燃冰和溫度超過200攝氏度乾熱岩的首次發現地。2018年,國家能源局批覆支持青海創建國家清潔能源示範省,並納入國家能源發展戰略,青海成為了全國新能源開發利用的“領頭羊”,現已基本建成兩個千萬千瓦級新能源基地,集中式光伏裝機位居全國首位,清潔能源裝機比重超過90%,綠色能源輸出到江蘇、湖北等省,世界首條全清潔能源供電的“青電入豫”特高壓直流工程省內段貫通,綠電7日、9日、15日、31日連創全清潔能源供電世界紀錄,優異的清潔能源稟賦為生態經濟發展鋪平了資源輸入減量化道路,提高了整個生態經濟的收益成本比。
第二節問題挑戰
生態經濟發展受高寒生態環境影響。經過長期不懈地努力,青海生態惡化趨勢有所緩解,但受青藏高原、黃土高原生態脆弱性、複雜性的影響,全域生態環境保護成果鞏固任務依然艱巨,整體形勢不容樂觀。三江源和祁連山等區域屬高寒乾旱生態系統,生態環境脆弱且易發生退化,遭到破壞後恢復難度大且過程緩慢,短期內難以全面恢復,局部地區草地退化、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等問題依然突出,區域性生態安全格局尚未穩固。工業點源污染、農業面源污染問題並存,環境治理能力較弱造成的局部環境污染問題仍然存在;高海拔、分散地區垃圾污水收集處理技術尚不成熟,高寒生態環保基礎設施亟待更新換代。
生態產業化受環境約束不斷強化。土地可利用總量不高,現代農牧業技術推廣難度大,農畜產品總產量還處在較低水平,農牧業產業化水平低,農畜產品加工轉化率低,農牧業規模化發展受環境約束影響較大,不利於大面積行銷推廣和“青字號”品牌產品創建。年保玉則、阿尼瑪卿雪山等世界級生態旅遊資源開發受限,高端生態旅遊產品打造能力不強,旅遊文化融合發展不夠,國際生態旅遊目的地建設亟待破題。生態產品交易市場雖有部分已經建成,然而總體利用率偏低,使得青海生態價值轉換效率偏低,效益亟待提升。生態產業現代化程度不高,對生態經濟發展產生了一定製約。
產業生態化受制於“卡脖子”技術瓶頸。青海省圍繞自然優勢先後培育了光伏、鹽湖化工、冶金等具有一定規模和效益的重點產業,產業生態化水平處於穩步上升的態勢,但由於重工業占經濟總量比重較高和科技支撐能力不足導致能源利用效率低,資源消耗水平仍處於高位。人口基數小,內部市場容量不大,製造業基礎相對薄弱,產業布局不盡合理等原因造成了省內多數工業產業“兩頭在外”,部分產業“循環不起來”,綠色化程度和抵抗市場風險能力不強。
生態經濟發展體制機制不完善。促進生態經濟發展的頂層設計有待健全,生態經濟市場不健全,部分領域體制障礙依然嚴重,電源結構發展不均衡,新能源消納空間有限,新能源汽車推廣體系不完善,生態經濟創新動力不足,缺乏政策扶持,金融服務支撐力度不夠,財稅引導亟待加強。生態經濟指標體系、考核評價以及激勵制度尚未建立。
第三節重大意義
貫徹新發展理念的重要抓手。發展生態經濟是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推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形成綠色生產生活方式的必然要求和實際行動,是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服從和服務於黨和國家大局的重大行動和重要抓手,也是全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現實選擇。
踐行“兩山”理論的具體行動。深刻把握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的理論精髓,堅持開發與保護兩手抓,科學統籌資源集約利用,在保護中推進生態價值得以實現,不斷實現綠水青山、冰天雪地的市場價值,構建現代生態經濟體系,形成經濟、社會、生態三者之間的良性循環。
厚植“一優兩高”經濟基礎的現實要求。走出一條具有青海特色的生態經濟發展之路,是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一優兩高”戰略部署的具體實踐,實施綠色產業發展戰略,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全力推進新青海綠色發展、環境優美、民生改善、和諧穩定,不斷滿足人民民眾對綠色產品日益增長的要求,是加快實現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的現實需求。
打造生態文明高地的戰略抉擇。立足青海生態特點,突出生態特色和優勢,發展生態經濟,是築牢國家生態安全螢幕障、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征程的必然選擇,也是確保“十四五”生態文明建設各項工作精準落地,不斷鞏固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範區創建成果、推進全國乃至國際生態文明高地建設的重要戰略抉擇。
第二章總體要求
第一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全面落實全國生態環境保護大會、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談會、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等會議重要精神,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青海工作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立足“三個最大”的省情定位和“三個安全”戰略地位,奮力推進“一優兩高”,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把生態環境保護作為生態經濟發展的基本前提和剛性約束,以生態產業化和產業生態化為目標,以“四地”建設為引領,切實把生態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經濟優勢和發展優勢,全力打造綠色發展新高地,培育和構建具有青海特色生態經濟體系。
第二節基本原則
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堅持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的理念,堅決守住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和生態環境準入清單,夯實生態經濟發展綠色基底,讓良好生態環境成為生態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
資源節約,高效利用。堅持經濟社會發展與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相適應,結合各級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和“三條控制線”劃定,改變傳統生產生活消費方式,促進資源有效保護、合理配置、高效循環利用,以儘可能少的資源消耗獲得最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統籌謀劃,因地制宜。以生態保護和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實際需求和地區發展差異為指引,樹立大生態產業觀念,因地制宜、因需施策,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積極探索生態產業化和產業生態化發展路徑,引導區域分工協作和聯動發展,統籌推進產業轉型升級綠色發展。
完善機制,注重長效。加快推進多元化生態補償、自然資源資產產權、特許經營政策、產業發展政策、綠色金融政策等方面體制機制建設,持續激發生態經濟發展動力與活力,為生態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可靠保障。
第三節發展目標
到2025年,國家生態安全螢幕障持續築牢,生態經濟集群初具規模,清潔安全、高效集約的資源利用方式、綠色發展方式和消費方式基本形成,世界級鹽湖產業基地建設穩步推進,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初具規模,國際生態旅遊目的地建設初見成效,綠色有機農畜產品輸出地打造取得明顯成效,傳統產業實現綠色升級,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轉化通道有效構建,綠色發展新高地初步建成,具有青海特色的生態經濟體系基本構建。
到2035年,國家生態安全螢幕障堅實穩固,生態經濟集群規模效益凸顯,清潔安全、高效集約的資源利用方式、綠色發展方式和消費方式全面形成,“四地建設”引領效應更加突出,綠色發展新高地全面建成,具有青海特色的生態經濟體系全面構建,助力如期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
第三章生態安全,築牢生態經濟發展綠色本底
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定不移做“中華水塔”守護人,提升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全力打造生態安全螢幕障新高地、國家公園示範省新高地,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體化保護和修復,守住自然生態安全邊界,涵養生態財富、提升生態價值、打響生態品牌,為生態經濟發展築牢綠色之基。
第一節舉全省之力保護好“中華水塔”
穩固提升水源涵養功能。實施《保護中華水塔行動綱要(2020—2025年)》,加強源頭保護和流域綜合治理,全面增強保水、增水、淨水等核心生態功能。強化江河正源保護,加大雪山冰川、江河湖泊、重要濕地、草原草甸、荒漠植被和森林灌叢生態系統保護力度,適時開展人工增雨雪作業,因地制宜開展生態補水,修復水生生物棲息地,鞏固提高水源涵養能力。科學確定重要江河湖泊生態流量和生態水位,強化水利水電工程下泄生態流量監管,維持重要河湖、濕地及河口基本生態需水,加強三大江河幹流、重要濕地和湖泊生態補水。嚴格保護國際重要濕地和國家重要濕地、國家級濕地自然保護區等重要濕地生態空間。圍繞大型冰川雪山,實施封禁保護,加強動態監測。到2025年,源頭活水水質保持在Ⅰ類,乾支流生態水量充足,水源涵養功能整體增強。
創新“中華水塔”保護機制。理順生態管理體系,強化省、市(州)、縣(市、區、行委)、鄉(鎮、街道)、村河長制、湖長制制度,推動由管湖、管河向管區域轉變。研究出台《青海省關於加強河湖水域岸線生態空間管控的意見》。探索開展水權及碳排放權交易,增強三江源生態保護基金功能,探索組建專業運營公司。健全地區和部門間協同保護“中華水塔”機制和重大環境突發事件聯動處置機制。搭建區域合作平台,加強與西藏、甘肅、四川等周邊省(區)協同合作,建立保護“中華水塔”聯保聯治協作機制。推動建立長江、黃河、瀾滄江流域省份協同保護“中華水塔”共建共享機制。加強國際技術合作,推動建立國際生態保護合作基地。
共同保護好地球“第三極”。推進實施青藏高原生態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戰略,制定實施我省行動方案,保護好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生態根基,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積極貢獻。加強青藏高原生態環境保護和系統治理,落實《青藏高原生態屏障區生態保護和修復重大工程建設規劃(2021—2035年)》,實施保護極地淨土行動,加強人類活動跡地修復,建立產業準入負面清單制度,提升生態環境監管治理能力。積極參與第二次青藏高原科學考察工作,開展冰川、凍土生態系統保護研究,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提升科考服務保障能力。推動建立青藏高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聯動機制。
第二節完善生態安全螢幕障體系
統籌生態系統的完整性、地理單元的連續性和區域發展戰略的協同性,構建“兩屏三區”生態安全格局。
穩固三江源生態屏障。實施三江源生態保護和修復重點工程、橫斷山區水源涵養與生物多樣性保護工程,推動長江源、黃河源、瀾滄江源等生態保護和修復帶系統治理,持續加強良好生態系統保護。加大退化草地、濕地、沙化土地治理力度,因地制宜開展生態補水,建立江河源守護人制度。落實新一輪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政策,促進草原休養生息。
築牢祁連山南麓生態屏障。實施祁連山生態保護和修復重點工程,加強祁連山冰川與水源涵養區生態保護與修復,加大黑河、疏勒河、大通河、布哈河等流域源頭區整體性保護力度,持續鞏固祁連山山水林田湖草生態保護和修複試點成果。加強礦產資源勘查開發利用生態環境保護,推進自然保護地礦業權和中小水電有序退出,全面完成木里礦區以及祁連山南麓青海片區生態環境綜合整治任務,打造高原高寒地區礦山生態環境修復樣板。
構建河湟谷地生態共同體。實施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綜合治理重點工程,積極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綜合整治水土流失,系統開展生態修復,穩固提升水源涵養能力,促進水資源節約集約高效利用。統籌西寧、海東生態環境保護建設和綜合治理,加強區域性水源涵養區、緩衝隔離區、污染防控區、成片森林和濕地建設,持續實施河湟谷地國土綠化,強化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實施人居環境基礎設施提質增效工程,推進湟水河全流域生態環境綜合治理。推動實施引黃濟寧、引大濟湟等水資源調配工程,建設都市圈生態大水網。
構築柴達木荒漠生態區。實施柴達木盆地生態環境綜合治理工程,推進荒漠自然生態系統、綠洲農業生態系統、城鎮生態系統整體保護和修復。加強沙化土地綜合治理,推動次生鹽鹼地改良,保護好土壤鹽殼,開展城鎮防護體系和農田林網建設。最佳化配置柴達木地區水資源,研究推進“引通濟柴”工程,加強地下水保護和工農業節水控水,增強區域內水資源配置能力。
建設泛共和盆地生態圈。實施共和盆地沙漠化防治及草原生態修復治理項目,持續推進黃河幹流區、青海湖流域生態保護和綜合治理,加強黃河沿線、庫區生態和水土流失治理,實施“三灘”生態綜合治理,阻止荒漠化蔓延,增強集中式光伏項目生態治理功能。推進實施盆地及外圍水資源配置工程。推動產業優勢和技術優勢較強的光伏企業創建光伏電站生態環保示範標桿。推動高原生態保護與生態旅遊、生態畜牧業協調發展,加快海南州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範區建設。
第三節加強山水林田湖草沙冰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
加強草原生態系統保護。落實草原禁牧輪牧等措施,科學分類推進補播改良、鼠蟲害、毒雜草等治理措施,對中度以上退化草地進行差別化治理,加大黑土灘型退化草地和沙化草地治理力度,強化草原火災、有害生物防控,連通重點生態功能區的綠色廊道。
加強森林植被保護與建設。加大水源涵養林封育保護力度,建立健全天然林保護修複製度體系。全面開展以森林撫育和林分結構改造為主的林分修復改造,推進灌木林改造,加強中幼林撫育管理,提高造林質量,建立天然林保護修復約束機制。加強公益林建設,積極爭取國家級公益林補償擴面提標。適度發展經濟林和林下經濟。推進森林防火、森林有害生物防控體系建設。因地制宜加強交通沿線、河道兩岸綠化,構建高原林網。落實禁護銜接的管控政策,全面推進林長制。
加強濕地生態系統治理。以自然恢復為主,人工生態修復為輔。通過開展濕地植被恢復、土地整理、地形地貌修復、棲息地修復、自然濕地岸線維護、河湖水系連通、水位控制、清淤疏浚、濕地有害生物防治等措施,恢復濕地動植物棲息地生境,修復重建生態鏈,增加濕地面積,維護濕地生物多樣性,逐步恢復濕地生態特性和生態功能,最終形成功能穩定的、健康的濕地生態系統。
加強水土流失綜合治理。採取坡改梯、溝頭防護、谷坊、淤地壩、封禁、水土保持造林種草、道路改造、面源污染防治、景觀小品、溝口濕地等綜合治理措施,積極開展生態宜居型、蓄水保土型、水源涵養型等生態清潔小流域建設,構建形成以小流域為主體的河湟谷地水土流失綜合防治體系,加強雨水集蓄利用,有效控制入河泥沙和流域局部污染水體,築牢生態基底,實現清水入河。
提升流域水沙調節功能。加強黃河上游水庫聯合運行,降低輸沙量。通過加大3月下旬至高峰期5月之前的下泄流量,以及增加枯水年向下游補水量的方式,配合下游調水調沙,實現黃河水沙從被動治理到主動調控。
開展沙化土地綜合治理。創建國家防沙治沙綜合示範區,因地制宜、分類施策加強沙化土地封禁保護和監測管理,建設荒漠化邊緣地區防風阻沙帶,採取機械和生物措施,推進可治理沙地及具有明顯沙化土地的綜合治理。因地制宜發展沙產業。
加強礦山地質環境治理和生態修復。以恢復礦區植被和動植物棲息地、防止土地沙化和消除地質災害為目標,通過人工輔助和生態重塑措施,加強露天采場綜合治理、實施覆土復墾,恢復礦區植被,提升礦山生態系統服務功能。最佳化調整資源開發的產業規劃、技術方案,打造高原“綠色·智慧”礦山新典型。
加強農田生態系統治理。推進農業面源污染治理,開展輪作休耕和草田輪作,持續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加強鹽鹼地治理,推行生態種養,發展綠色有機農牧業、設施農牧業,提高生態農牧業效益,提高生態農牧業和高效農牧業培育水平。
第四節高水平建設國家公園示範省
打造國家公園典範。高水平建設三江源、祁連山國家公園,規劃建設青海湖、崑崙山國家公園。持續理順管理體制,創新運行機制,加強監督管理,強化政策支持,探索更多可複製可推廣經驗。加快推進三江源、祁連山國家公園國有自然資源資產管理體制試點,開展自然資源經營管理活動和特許經營。引導社區參與國家公園保護建設和管理,開展自然保護地現代化社區建設試點。實施自然保護地建設及野生動植物保護重大工程,加大對原生地帶性植被和特有珍稀物種保護。建立健全防止野生動物傷害及傷害補償常態化機制。最佳化國家公園管理機構設定和職能配置,完善國家公園管理局與地方政府分工合理、權責明確、相互支撐的長效工作機制,建設與國際接軌的職業化管理隊伍。按照兩級設立、分級管理的原則,爭取國家建立國家公園建設、經費保障、公益管護崗位設定等制度。搭建國內外“友好保護地”關係,不斷豐富《西寧共識》內涵,打造國家公園論壇永久會址。
構建特色鮮明的自然保護地體系。率先在全國建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特色鮮明的自然保護地模式和樣板,組織實施好《青海以國家公園為主體的自然保護地體系建設十八項制度辦法(試行)》①,推進自然保護地整合歸併和最佳化完善,確保重要自然生態系統、自然遺址、自然景觀和生物多樣性得到嚴格保護,構建自然保護地統一分級管理新體制。探索建立自然保護地監管制度體系,健全資源環境綜合執法體系,完善社會參與機制。建立全覆蓋、標準化管護巡護體系。健全社會參與機制,探索委託管理新模式。完善自然保護地內礦業權退出機制。
推動共建青藏高原國家公園群。依託青海西藏兩省區同處青藏高原的地理區位,聯合共建青藏高原國家公園群,向世界展示美麗中國。建立共建青藏高原國家公園群工作機制,統籌研究國家公園群建設工作。根據青藏高原自然地理和生態系統基礎條件,研究評估國家公園群自然資源和人文遺產價值,探索編制公園群建設規劃方案、基礎規程和監測評估規範。探索在青藏高原重點生態功能區編制以國家公園規劃為主導的區域綜合規劃,創新以國家公園建設為引領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模式,為生態脆弱地區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提供示範。
第四章綠色低碳,夯實生態經濟發展環境質量
創建“潔淨青海”,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生態環境質量持續保持全國一流水平,加快形成綠色低碳生產生活方式,逐步形成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生活方式,積極開展碳達峰碳中和先行先試,力爭在全國率先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
第一節創建“潔淨青海”
深入開展污染防治行動。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統籌推進“提氣降碳強生態、增水固土防風險”,強化涉氣多污染物協同控制和區域協同治理。深化大氣污染防治,持續改善西寧、海東等城市群地區空氣品質,健全環境監測監管格線體系。加快推進清潔取暖改造進程,確保六州空氣品質穩定達標。統籌推進湟水河、黃河等重點流域水環境保護、水生態修復、水污染治理,完善河湖長制度,深入推進“清四亂”行動,加快智慧河湖建設。加強城鎮企業黑臭水體整治,推進工業園區污水全部達標排放,實現水源水、出廠水、管網水、末梢水全過程管理。強化土壤污染防治,編制實施土壤污染治理修復規劃,建立土壤污染源頭預防和風險管控體系,加強白色污染治理。重視和加強新污染物治理。到2025年,環境空氣品質優良率保持在90%以上,地表水水質好於Ⅲ類水體比例達到80%,污染地塊安全利用率達到95%以上。
加快建設“無廢城市”。堅持源頭減量化、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置,推動城市綠色低碳循環發展。深入推進西寧“無廢城市”建設,不斷完善固體廢物綜合利用獎補機制。深入挖掘“城市礦山”,構建系統完善的固廢分類收運、處置和循環利用體系。健全城市生活垃圾分類制度,完善城鎮生活垃圾處理和固體廢物處置收費標準,健全分類減量化激勵機制,推進西寧、海東、玉樹、格爾木等城市生活垃圾焚燒發電廠建設,開展縣城小型生活垃圾焚燒設施試點,健全鄉鎮垃圾處理設施。強化危險廢物全面安全管控,推動醫療廢物集中處置體系覆蓋各級各類醫療機構。推動重點生態功能區“無廢城鎮”建設,力爭州府所在地“無廢城鎮”建設全覆蓋。到2025年,城市、縣城(建成區)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分別達到97%和92%。
提升現代化環境治理能力。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完善省負總責,市(州)、縣(市、區、行委)抓落實機制,壓實部門生態環境保護責任,健全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制度。嚴格實施排污許可管理制度,構建起以排污許可制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監管體系。落實企業治污減排主體責任,實現重點排污企業污染源自動監控系統建設全覆蓋。完善高原生態環境大數據中心,加快構建天地一體、上下協同、信息共享的生態環境監測網路。推行環境污染第三方治理,鼓勵開展城鎮環境綜合治理託管服務,健全“污染者付費+第三方治理”機制。全面推進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改革,在重點區域或流域探索設立環境資源法庭,完善生態公益司法保護機制。全面落實生態環境行政執法事項指導目錄和執法監督“正面清單”,開展重大產業布局環境影響評價和重大環境政策經濟社會影響評估。
第二節加快形成綠色生產方式
持續推動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積極研發、引進回收利用新技術,全面提升產業附加值和綜合利用率,加強全產業鏈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體系建設。建設城市低值廢棄物協同處理利用基地,推廣“網際網路+再生”模式,規劃建設工業資源綜合利用產業基地,構建線上線下融合的廢舊資源回收和循環利用體系。推動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體系向農牧區延伸,全面推進秸稈綜合利用、林木廢棄物及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
大力發展節能環保產業。支持建立退役光伏組件、儲能電池、光熱熔鹽等綜合利用和無害化處置系統。推動綠色製造,開展工業節能與綠色標準化行動,推進生產系統和生活系統循環連結,完善綠色供應鏈,推進綠色包裝套用。加快節能環保技術和裝備產業化,加強高效節能鍋爐製造、節能電機、太陽能光伏板及新能源新動力蓄電池回收、新型環保車輛等技術攻關,提高先進節能環保裝備和產品生產能力,培育一批節能環保重點企業、推廣一批節能環保先進產品和裝備。培育發展新型水處理技術裝備、生活垃圾處理成套化設備等一批節能環保設備製造產業,實施廢舊鋰電池、光伏組件回收利用項目,布局發展工業固廢、污水、危險物等協同無害化處置產業。
第三節踐行綠色低碳生活
培育引領綠色環保生活風尚。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培育生態文化,增加綠色產品和服務供給,引導全社會形成文明健康綠色環保的生活風尚。全覆蓋開展綠色學校、綠色社區、綠色家庭等“綠色細胞”創建行動。發展分享和共享經濟,提高閒置資產利用效率,促進綠色消費。構建綠色產品消費體系,建立再生產品推廣使用制度和一次性消費品限制使用制度,健全環境管理體系、能源管理體系、森林生態標誌產品和森林可持續經營認證制度。完善綠色採購制度,優先採購經統一綠色產品認證、綠色能源製造認證的產品。
加快推廣綠色交通。推進交通設施綠色化建設和改造,逐步完善汽車客運站、停車場等場所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加快老舊車輛更新換代和新能源車輛推廣,創新電動車發展商業模式,鼓勵共享經濟與綠色交通相融合,到2025年,實現公共運輸、非營運車輛新能源車輛全覆蓋,市政車電動化率100%,巡遊計程車新能源及清潔能源率100%。
構建綠色低碳建築體系。全面執行綠色建築標準,實施節能宜居改造,加快完善綠色建材採信制度,促進建材的綠色化套用,不斷提升城鎮綠色建築占當年新建建築比例。加快既有建築綠色化改造,推廣綠色建材和裝配式建築,大力發展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築,推動綠色生態城區發展,到2025年,綠色建築占新建建築比例達到80%。
第四節積極踐行碳達峰碳中和行動
積極開展碳達峰碳中和先行先試。堅持全省一盤棋,落實碳達峰先行先試實施意見,制定實施省、市(州)、重點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全面構建“1+16+23”政策體系,開展碳中和示範區建設研究。以海東河湟新區平北經濟區為先導區,打造能源系統、生產過程、基礎設施和碳排放管理四個零碳綜合示範,推動綠色轉型,加快高質量發展。以海南州—海東平北經濟區源網荷儲一體化項目為負荷源,打造平北園區級零碳電力系統,建成海南州碳中和先行示範區。鼓勵在國家公園內創建“零碳城鎮”。
全面實施碳達峰碳中和行動。健全碳排放總量和強度“雙控”制度,探索產品“碳標籤”認證制度,實施碳排放權、綠色電力證書、中國核證減排量交易,推動清潔能源省級交易及資源市場互換。加快開展草原、土壤、濕地、冰川、凍土等固碳增匯計量監測方法學和實施途徑研究,發展農林業碳匯,實施重點行業二氧化碳捕集、利用與封存全流程示範工程。
第五章綠色循環,建設世界級鹽湖產業基地
實施鹽湖產業強鏈延鏈補鏈工程,培育形成若干個產業龍頭企業,打造一批資源互補、產業融合、科技融通、人才互動、技術領先產業集群,形成世界級的優勢產業聚集地、重要產品主產地、技術工藝創新地、人才培養輸出地、循環經濟示範地,推動鹽湖產業綠色高質量發展。
第一節最佳化適配鹽湖資源產業空間布局
加強區域協同聯動。立足現有鹽湖產業基礎,充分發揮優勢地區和園區對產業的聚集效應,推動產業項目、技術、資金、人才、產業鏈上下游相關企業等向優勢地區和園區集中,促進產業集聚和規模發展,形成區域特色產業發展的集聚效應。打造以柴達木循環經濟試驗區為核心區,以格爾木、德令哈、大柴旦、烏蘭、茫崖為重點的產業集聚區,輻射帶動周邊地區區域資源綜合開發和經濟社會快速發展;按照錯位發展的理念,統籌發揮西寧經濟技術開發區和海東工業園區創新要素密集優勢,形成合理的產業分工。
優先開發鹽湖資源核心開發區。優先開發以察爾汗鹽湖為主的中部鹽湖區,包括察爾汗鹽湖、東台吉乃爾鹽湖、西台吉乃爾鹽湖、大柴旦湖、一里坪鹽湖、馬海鹽湖等6個水資源配置較為充沛、基礎條件相對成熟的鹽湖,重點布局鉀肥及其精深加工、鎂鹽及其精深加工、鋰鹽及其精深加工、氯平衡能源化工產業。
適度開發鹽湖資源高值化發展區。適度開發以柯柯鹽湖為主的東部鹽湖區,包括茶卡鹽湖、柯柯鹽湖、柴凱湖等3個水資源配置尚可滿足需求、具備一定開發條件的鹽湖。以綠色鹽湖為落腳點,重點布局食品級(醫藥級)鈉鹽、鉀鹽、鎂鹽加工產業。
逐步開發鹽湖資源可持續西部發展區。逐步開發以一里坪鹽湖為主的西部鹽湖區,包括昆特依鹽湖、大浪灘鹽湖、尕斯庫勒鹽湖、察漢斯拉圖鹽湖、牛郎織女湖、紅南凹地礦區、南里灘礦區、鉀湖與鉀鎂鹽礦床等8個水資源匱乏、基礎條件較差的鹽湖。
第二節構建世界領先現代化鹽湖產業體系
全面提高鹽湖資源開發和綜合利用效率,著力構建以鉀資源開發為龍頭,鎂、鋰、鈉、硼等資源梯級開發和綜合利用的世界領先現代化鹽湖化工產業體系。
建成世界級鉀產業基地。鞏固全國最大鉀肥生產基地,以穩定鉀肥總產能、推進鉀下游產品多元化為重點,加快促進鉀資源向精細化、高技術、高附加值方向發展,實施鉀鹽穩保障促提升工程,構建鉀鹽資源循環利用產業鏈。
建成世界級鋰產業基地。最佳化滷水提鋰工藝,提升鋰鹽生產工藝水平,突破低成本電池級鋰鹽生產技術,發展高純氯化鋰、氫氧化鋰、溴化鋰、鈷酸鋰、磷酸鐵鋰、金屬鋰、高純碳酸鋰等產品,為下游鋰電池、鋰合金等產業發展奠定基礎,實施鋰產品擴規提質工程。
建成世界級鎂產業基地。加大鹽湖鎂資源開發利用的技術創新,強化產業鏈上、中、下游對接融合,著力破解鎂鹽新產品創造關鍵技術難題,穩步擴大金屬鎂、氫氧化鎂等基礎性產品產能,重點發展鎂系合金、高純鎂砂等產品,完善“老鹵—無水氯化鎂—金屬鎂—鎂合金”“滷水—碳酸鎂、氧化鎂—氫氧化鎂/高純鎂砂深加工產品”產業鏈,實施鎂系新材料創新突破工程。
建成世界級鈉產業基地。最佳化鈉資源產業化利用,推動鈉鹽向高端化、功能化方向發展,突破純鹼蒸氨廢液綜合利用技術瓶頸,鼓勵發展下游產品,實施鈉資源高效開發工程。建成世界級鹽湖其它資源綜合高效利用基地。引進開發先進技術工藝,拓展硼等資源下游精細化學品生產,加強滷水提溴、提碘、提銣技術攻關,注重鹽湖稀散元素開發,實施鹽湖資源多元提取補鏈工程。
建成國家級鹽湖輕金屬合金產業基地。依託鎂、鋰、鋁、鈦、鈉等輕金屬資源和產業優勢,提升金屬單質的生產能力,壯大輕金屬合金產業集群,實施綠色輕金屬合金產業基地建設工程。
第三節打造鹽湖綠色低碳循環產業生態
堅持生態優先,加強鹽湖資源循環利用,以鹽湖產業為中心,產業鏈條向新材料、新能源、能源化工等相關產業延伸,打造資源循環利用程度高、產業協同聯動緊密的綠色低碳循環“鹽湖+”產業生態。
氯平衡綜合利用。加快建設烯烴項目,重點發展聚氯乙烯、氯化聚氯乙烯、聚氯乙烯製品、甲烷氯化物、氯磺酸、磺醯化系列產品,漂白消毒劑系列、環氧化物、氯代芳烴系列以及精細化學品等。以支撐鹽湖化工產業發展和煤炭清潔高效利用為重點,積極推動“疆煤入青”,推進鹽湖產業與煤化工融合發展。推動鹽湖產業與油氣化工融合發展,構建聚氯乙烯、氯化聚丙烯、環氧氯丙烷等下游化石產業鏈。
智慧鹽湖建設。加快鹽湖產業數位化、網路化、智慧型化轉型,支持鹽湖工業利用5G、工業網際網路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賦能產業提升管理效率、降低運營成本,構建綠色智慧化發展體系。
鹽湖+輕金屬合金材料。依託輕金屬資源優勢條件,大力發展鋰鎂、鋁、鈦等金屬合金及其金屬基複合材料,適度發展鈉合金,衍生髮展矽鈣合金、鎳鋰合金等,與其他金屬資源、非金屬資源融合發展,構建綠色輕金屬合金產業基地。
鹽湖+高分子材料。依託現有烯烴、甲醇、芳烴產能,以平衡鹽湖化工副產氯氣、氯化氫氣體為重點,構建高性能聚烯烴、工程塑膠、複合材料產業鏈。以低碳烯烴、苯、甲醇、PVC下游產業發展為主線,謀劃建設聚苯硫醚/改性聚苯硫醚、玻纖增強複合材料、聚碳酸酯等高分子材料項目,形成高分子材料產業集群。
鹽湖+功能材料。完善鎂系阻燃及耐火材料產業鏈,積極構建“提鉀老鹵—氧化鎂、氫氧化鎂—鎂系耐火材料、鎂系阻燃添加劑、高純鎂砂深加工產品”的鎂系阻燃與耐火材料產業鏈,穩步提升高純鎂砂耐火材料、阻燃材料生產能力,加快鎂系插層結構功能材料的研發與套用,建成國內重要的鎂系阻燃與耐火材料生產基地。構建鎂系晶須材料產業鏈,加快硼酸鎂、碳酸鎂、硫酸鎂系基礎產品開發,推動下游硼酸鎂晶須、氧化鎂晶須、碳酸鎂晶須、鹼式硫酸鎂晶須等鎂系晶須材料實現集群化發展。
鹽湖+新能源。推進鹽湖產業與新能源電力融合發展,重點建設青海鹽湖循環利用產業園源網荷儲一體化項目,推動產業園清潔能源替代、換電重卡和鉀鹽乾燥用能改進升級,利用鹽湖資源開發利用工藝特點,大力發展可調負荷,提高負荷回響能力,依託智慧型電網靈活調節資源配置,與新能源智慧型友好互動,促進鹽湖產業與新能源協調發展。充分發揮綠電價格成本優勢,積極引導鹽湖資源開發企業與清潔能源發電企業開展電力交易,以市場化方式降低鹽湖資源開發企業用電成本,促進清潔能源消納,推動我省建成清潔能源示範省和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推動鋰電產業發展,在現有基礎上,最佳化從原料到產成品的全產業鏈要素配置,繼續壯大鋰電產業加速布局發展儲能產業,建設國家級動力鋰電池回收利用示範基地,打造國內產業鏈完整的鋰電儲能產業集群和有重要影響力的鋰電儲能產業基地。
鹽湖+碳中和戰略。推進綠氫—液體陽光項目,重點發展清潔能源分解水(光解水或電解水)製備綠氫、綠氧技術,採用綠氫綠氧直供煤化工的新模式,通過調節碳氫平衡,切實推動現有煤炭利用產業綠色低碳轉型升級。探索發展二氧化碳捕集回收新技術,將捕集回收的二氧化碳與綠氫相結合,轉化製成甲醇等液體燃料以及合成氨等清潔基礎化工原料,提升新能源消納能力,為精細化學品、高端新材料、氫能源等領域發展提供原材料支撐。到2025年,構建完整的綠氫—液體陽光工程全流程產業示範,形成10萬噸級新能源制液體燃料產品規模,通過綠氫液體陽光工程的實施,實現二氧化碳減排,助力實現碳中和目標。
第六章綠色清潔,打造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
以“雙主導”推動“雙脫鉤”,積極構建以清潔能源為主體的現代能源體系,打造清潔能源生產大省、輸出大省和消費大省,基本建成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為全國能源結構最佳化,如期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做出青海貢獻。
第一節清潔能源集約化發展
推進清潔能源和生態環境協同發展。以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在清潔能源開發建設中嚴守“三線一單”管控要求,在能源產業開發中落實生態優先戰略。在清潔能源項目建設和運行中堅持清潔能源產業生態化,在能源供給和消費中促進經濟綠色發展。
深度挖掘黃河上游水電開發潛力。有序實施黃河上游水電站開發建設規劃,全力推進瑪爾擋、羊曲水電站建設。加快推動茨哈峽、爾多、寧木特等水電站前期論證工作,力爭茨哈峽水電站開工建設。加快推進黃河上游已建水電站擴機改造,建設黃河上游梯級儲能電站,提高靈活電源調節比例和供電保障能力,支撐青海特高壓直流外送通道穩定高效運行。充分發揮水電調壓調相功能,提高新能源消納及電網安全穩定運行水平。
打造國家級光伏發電和風電基地。積極推進光伏發電和風電基地化、規模化開發,形成以海南州、海西州千萬千瓦級新能源基地為依託,輻射海北州、黃南州的新能源開發格局。新增新能源按比例配置分散式調相機,並要求與電站同期投產,提升新能源測電壓及短路比支撐。提高風電在新能源中的占比,減少電源晝夜峰谷差,補足夜間電力,為內供外送提供支撐。以大型園區、公共設施、居民住宅、高速公路等為依託發展分散式光伏。因地制宜推廣光伏治沙。
推進光熱發電多元化布局。發揮光熱發電靈活調節、電網支撐和促進新能源消納的優勢,推進光熱發電多元化開發建設。創新技術發展模式,示範推進光熱與光伏一體化友好型融合電站。
穩步推進清潔能源融合發展。積極推進共和至貴德、西寧至海東地區地熱資源開發利用。統籌做好天然氣儲氣調峰工作,推進海西州馬北地下儲氣庫前期和建設工作,建設格爾木二期液化天然氣儲氣調峰項目,推進海南州、黃南州天然氣利用工程建設,推進不凍泉至玉樹天然氣管網建設前期工作。發揮燃氣電站深度應急調峰和快速啟停等優勢,結合天然氣供應能力和電力系統發展需求,因地制宜合理布局一定規模的燃氣電站,推動氣電與新能源融合發展。編制核能開發利用規劃,完成小堆供熱試點項目前期工作,穩妥推進核能開發利用。
加快建立新型電力系統配套政策。建立煤電轉型配套政策機制,大力支撐煤電碳捕捉與碳封存技術以及電制氫套用;建立電能替代、綜合能源、電動汽車充電設施建設等支持政策,提升電能占終端消費比重;建立新能源分時段交易、跨省區及各類電源間發電權置換、現貨交易、儲能電價等機制;建立綠證、碳交易機制及其與電力市場的耦合機制,制定適應高比例新能源發展的市場模式等;建立適應抽水蓄能、新型儲能、虛擬電廠、調相機等新興市場主體參與的交易機制,有效疏導系統調節資源成本;持續完善輸配電價成本疏導機制,解決系統成本上升問題。
第二節構建新型電力系統
加強省內骨幹電網建設。重點圍繞清潔能源基地開發和輸送、負荷中心地區電力需求增長、省內大型清潔電源接入需求,建設各電壓等級協調發展的堅強智慧型電網。最佳化東部、南部網架結構,滿足黃河上游水電開發、梯級儲能電站建設、抽水蓄能電站和新能源匯集送出需求。進一步提升東西部電網斷面輸電能力,滿足海西、海南兩大清潔能源基地互濟需求,構建綠色高效的資源配置平台。加強750千伏骨幹電網建設,最佳化調整330千伏電網結構,建設羊曲—德令哈增配電網,加快海西州烏圖、丁字口、大灶火、紅旗等750千伏輸變電工程建設;建設玉樹、果洛第二回330千伏線路工程,加強省內外聯絡互供能力,全面提高主網架安全可靠性。
打造西北區域電力調蓄中心。發揮本省與周邊省區之間資源互補、調節能力互補、系統特性互補的優勢,加強省間電網互聯,擴大資源最佳化配置範圍。建成郭隆至武勝第三回750千伏線路。加快推進羚羊至若羌雙回750千伏線路,實現青海與新疆電網互聯,在青海形成海南、海西兩大電力樞紐,雙輪驅動青海乃至西北區域電力清潔轉型。
加快推進跨區電力外送通道建設。在實現青海省內清潔低碳發展基礎上,積極擴大綠色電力跨省跨區外送規模,支撐清潔能源基地建設,服務全國碳達峰目標實現。建成投產青海至河南±800千伏特高壓直流工程二期配套清潔電源,實現世界首條完全採用清潔能源多能互補供電的特高壓通道工程滿負荷送電。重點圍繞海西清潔能源基地,開展青海第二條特高壓外送通道論證工作。立足“打造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戰略定位,根據第二條通道推進情況,適時研究第三條跨區特高壓外送輸電通道和配套清潔能源基地。
積極推進源網荷儲一體化示範。最佳化整合青海電源側、電網側、負荷側和各類儲能資源,公平引入各類市場主體,全面放開市場化交易,通過價格信號引導各類市場主體靈活調節、多向互動,積極構建源網荷儲高度融合的新型電力系統發展模式。培育園區級、縣市級、省域級綠色負荷,重點支持零碳產業示範園區建設,通過虛擬電廠等一體化聚合模式和價格政策引導提升負荷側回響能力;構建長中短周期協同配置的儲能體系;加強廣域電網互濟能力和堅強局部電網建設,全網統一最佳化調度;最佳化波動性清潔電源布局,增強靈活性清潔電源支撐,建立源網荷儲靈活高效互動互濟的電力運行與市場體系。
率先打造零碳電力系統。加大技術攻關力度,創新發展理念,最佳化煤電功能定位,開展存量自備電廠煤炭熱電聯產機組升級改造,靈活參與電力調峰,持續完善主網架結構,建立健全電力市場運行和交易機制,持續推進全網綠電示範行動,不斷延長全網綠電持續時間,引領全國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示範行動,實現豐水期煤電全停的全網綠電實踐。推進燃氣發電、煤電碳捕集、利用與封存技術套用,在全國建成首個省域零碳電力系統。
第三節多元協同高效儲能體系
大力推進黃河上游梯級儲能電站建設。充分發揮大型水庫電站長周期儲能調蓄作用,建設黃河上游梯級電站大型儲能項目,充分挖掘水電調節潛力,實現水電二次開發利用。推動常規水電、可逆式機組、儲能泵站協同開發模式。依託黃河上游羊曲、龍羊峽、瑪爾擋存量水電資源以及茨哈峽等增量水電資源,重點推進羊曲、龍羊峽、茨哈峽清潔能源調控樞紐工程,撬動新能源資源開發,打造黃河上游清潔能源調控樞紐中心。
加快推進抽水蓄能電站建設。充分發揮抽水蓄能在電力系統調峰調頻、事故備用功能,並為青海電網提供儲能調節、晚間基礎電量支撐作用。完成新一輪抽水蓄能中長期規劃,積極推動抽水蓄能電站建設。開工建設貴南哇讓、格爾木南山口抽水蓄能電站,推動德令哈蓄集峽、格爾木那棱格勒河、大柴旦魚卡河抽水蓄能電站前期工作,加快推動瑪爾擋水電站及抽水蓄能建設進度,研究謀劃同仁加薩,尖扎達龍、古浪堤抽水蓄能電站,實現電力系統中長周期儲能調節。
積極發展新型電儲能。依託青海鹽湖鋰資源優勢,圍繞海南州、海西州千萬千瓦級清潔能源基地建設,發揮電化學儲能在電力系統中多功能優勢,完善電力市場和補償機制。在電源側、電網側和用戶側合理布局一定規模電化學儲能電站,大力推廣共享儲能模式,推動儲能與源網荷同步規劃、同步建設、同步投運,提升電力系統靈活性。開展壓縮空氣儲能試點,推進商業化發展。新型儲能裝機規模達到600萬千瓦左右,套用規模位居全國前列,實現電力系統中短周期儲能調節。
合理配置多元儲能體系。發揮各類儲能技術經濟優勢,構建以流域梯級儲能為長周期調節、抽水蓄能和長時電化學儲能為中周期調節、短時電化學儲能為短周期調節的多能互補的儲能體系,滿足系統供需平衡、新能源消納、電網支撐等不同類型需求,打造國家儲能發展先行示範區。
第四節創新推動產業升級
建立清潔能源技術標準體系。加強清潔能源標準科研平台建設和支持力度,推動科技標準體系建立。開展不同氣候條件、套用場景下光伏發電系統及部件實證研究,建立測試認證體系。積極籌建先進儲能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拓展儲能實證基地,謀劃建設光伏儲能實驗實證實訓基地,最佳化技術並降低成本,為國家能源戰略實施提供理論依據和技術支撐,形成光熱發電技術體系。依託光伏、儲能、水電、風電前沿技術套用,形成綠色技術和標準體系。研究生態光伏降碳固碳,開展大規模光伏電站對區域氣候、土壤、植被的影響機理、生態修復調控及檢測評估研究,引領光伏與生態修復、碳減排多贏發展。
形成清潔能源技術創新體系。加強技術攻關,推動清潔能源技術及設備提質增效,構建科技引領的能源創新體系。加快高效率低成本光伏電池技術研究,提高光伏轉換效率。開展高海拔、低風速高原型風機研究,提升風電效率。促進新能源涉網性能改進升級,提高主動支撐能力和快速回響能力,具備參與系統高頻、低頻擾動快速調整能力,加強高比例清潔能源電力系統穩定性、可靠性技術研究,支撐清潔能源高比例消納和大規模外送。突破長時光熱發電關鍵技術,推進成本快速下降。開展利用新能源棄風棄光低成本氫氣製備與儲運技術研究,套用推廣大容量多元儲能技術。加強地熱、乾熱岩、砂岩型鈾礦等新型清潔能源勘查開發技術攻關。
持續壯大清潔能源產業。加強西寧經濟技術開發區、海東工業園、柴達木循環經濟試驗區3大產業區規劃布局。完善產業集群,提升產業附加值,逐步引入產業鏈下游和適用未來套用場景的清潔能源領域相關先進制造業,統籌產業區細分園區規劃布局、有效互動。集群化發展清潔能源產業,持續壯大以新能源發電成套裝備、關聯設備製造為主體的產業鏈。從晶體矽電池、風力發電、智慧型電網等方面入手,構建線上線下全面支持的清潔能源產業生態圈,形成省內自主品牌。發揮鹽湖鋰資源優勢,引進並培育鋰電及配套企業,構建鋰電產業鏈,為電化學儲能提供產業支撐。推動國家工業網際網路標識解析體系在清潔能源行業的套用,形成水電設備、風機、光伏電池板、廢舊鋰電池等從生產到使用、運行維護、回收再利用、報廢等環節的全生命周期管理產業鏈。有效運用5G、工業網際網路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推進清潔能源行業數位化、網路化、智慧型化轉型。
引領發展清潔能源衍生產業。藉助青海和全國其他地區光熱等產業發展,進一步擴大鹽湖產業規模,建設世界級鹽湖基地,提升科技水平,延伸產業鏈條。發展新能源汽車裝備製造、充換電相結合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生態鏈。依託青海氣候乾燥、清潔能源豐富優勢,引進發展大數據、區塊鏈等綠色高載能產業,構建數據中心、電子商務等數字產業鏈。加快推進農光、牧光、光伏治沙等融合發展模式,推動荒漠化治理,促進新型農業、牧業等產業發展壯大。
第五節經濟社會低碳轉型
加快實施電能替代工程。在終端能源消費中加大電能替代力度,加快構建以電能消費為主導的清潔能源體系。積極拓寬清潔電力套用領域,重點在交通、建築、5G等領域擴大電能替代範圍和規模,深挖工業生產窯爐、鍋爐替代潛力,並發揮其削峰填谷作用支撐新能源消納利用。擴大居民生活用電規模,提高城鄉居民終端用能領域電氣化水平。
全力推進清潔取暖工程。繼續用好援青政策,協調用好國家“三江源”清潔取暖輸配電價政策,進一步完善峰平谷電價,爭取國家北方地區清潔供暖政策支持。全力實施清潔取暖工程,按照“宜氣則氣、宜電則電”等原則,以供定需、以電定改,循序漸進擴大試點改造範圍。構建以可再生能源供暖、地熱供暖、電供暖為主導的清潔供暖體系,大力實施去煤供暖,城市城區優先發展清潔集中供暖,農牧區積極發展集中和分散式清潔供暖,逐步淘汰散煤、牛糞取暖,率先實現全省供暖清潔化。
打造高原氫能基地。依託智慧型電網資源最佳化配置能力,規模發展電網制氫,科學規劃布局“制—儲—用—輸”基地。積極推動氫能在工業領域、交通運輸領域、建築供熱和製冷領域多元化套用。充分利用新能源規模量價優勢,在發電和儲電領域,推動氫能燃氣發電,破解電力長時間尺度供需不平衡問題。依託青海構建新型電力系統,打造高原綠氫輸出基地。
打造清潔低碳的新型城鎮化能源體系。建設智慧型互動的城鎮配電網,加強配電網建設和智慧型化升級,推行模組化設計、規範化選型、標準化建設。中心城市(區)圍繞發展定位和高可靠用電需求,高起點、高標準建設配電網,供電質量達到國內先進水平,支撐新型城鎮化下的清潔用能需求。城鎮地區結合新型城鎮化進程,適度超前建設配電網,滿足快速增長的用電需求。提升配電網柔性開放接入能力、靈活控制能力和抗擾動能力,積極服務分散式電源、儲能、電動汽車充電、電採暖等多元化負荷接入需求。加強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與配電網發展深度融合,推動傳統配電網由部分感知、單向控制、計畫為主轉變為高度感知、雙向互動、智慧型高效。
打造綠色循環的鄉村振興能源體系。全面提升農村電網普遍服務水平,加大農村電網基礎設施投入,加快推進新一輪農村電網改造,重點推進新型小鎮、中心村電網和農業生產供電設施改造升級,提升農村電網供電可靠性,提高農村電氣化水平和電力普遍服務能力。最大限度實施電網延伸工程,提升藏區供電可靠性、可及性。對玉樹、果洛等電網延伸困難地區,採用微電網等方式,解決偏遠牧區供電問題,對分散牧戶,升級離網光伏和戶用分散式光伏,提升戶均光伏容量,解決電力可及性問題。加大農村地區生物質能、地熱能等各類清潔能源開發利用規模,擴大分散式光伏和分散式風電開發規模,創新發展模式,打造新型鄉村清潔能源集體經濟,以清潔能源產業發展支撐鄉村振興。
做強做優光伏製造和綠色電解鋁。聯合行業頭部企業,在省內選址建設低碳產業園,通過採用清潔綠電供能,布局太陽能級多晶矽、拉晶、切片、組件、鋁合金光伏支架、鋁合金電纜等生產線,吸引承接中東部鋁產能轉移,形成“綠色光伏製造—綠色電解鋁—綠色光伏電站”的低碳綠色循環經濟。通過清潔能源上下游產業協同發展,將電解鋁產能打造成全部使用清潔能源的綠色電解鋁,大幅度降低未來碳交易帶來的成本增加,提高產品市場競爭力。
第七章文旅融合,打造國際生態旅遊目的地
正確處理髮展生態旅遊和保護生態環境的關係,以生態塑造旅遊品質、以旅遊彰顯生態價值,促進國內國際旅遊雙循環,以文化賦能,打造基礎設施完善、產業布局合理、產品體系豐富、服務水平優質、管理運營科學、帶動效益明顯的國際生態旅遊目的地。
第一節最佳化生態旅遊發展布局
堅持“一環引領、六區示範、兩廊聯動、多點帶動”的生態旅遊發展框架,構建以點帶面、以線連片,生態環境優美、文化氛圍濃郁、旅遊要素集聚、服務功能完善、區域協作密切的國際生態旅遊目的地發展空間布局。
“一環”:結合國家生態文明戰略,依託山地森林、濕地湖泊、草原冰川和地域文化等,串聯青海湖、塔爾寺、茶卡鹽湖、金銀灘、祁連山、崑崙山等自然人文景觀,全力打造展現生態安全螢幕障、綠色發展、國家公園示範省、人與自然生命共同體、生物多樣性保護、民族優秀文化為主要內容的青藏高原生態文明文化旅遊大環線,讓綠水青山永遠成為青海的優勢和驕傲,造福人民、澤被子孫。
“六區”:發展青海湖、三江源、祁連風光、崑崙溯源、河湟文化、青甘川黃河風情等六大文化旅遊協作區。依託“六區”獨具特色的生態文化旅遊資源,打造江河源頭生態觀光、高原科考探險、生態體驗和自然生態教育等生態旅遊品牌,鍛造河湟文化、紅色文化、熱貢文化、格薩爾文化、崑崙文化等多元文化品牌。
“兩廊”:建設青藏世界屋脊文化和絲綢之路青海道旅遊廊道和唐蕃古道文化旅遊廊道。
“多點”:即以旅遊景區、旅遊休閒街區、文化場館、藝術演藝空間、文創園區、鄉村旅遊接待點、旅遊驛站、交通樞紐等共同組成旅遊集聚節點,形成大分散、小集聚,點線面有機組合的多點格局。
第二節豐富生態旅遊產業體系
打造重點生態旅遊景區。按照國際生態旅遊標準,落實國家生態空間管控要求,依據資源稟賦、地理環境和市場潛力,依託山地森林、濕地湖泊、草原荒漠和地域文化等,建成青海湖、塔爾寺、祁連阿咪東索、茶卡鹽湖、金銀灘—原子城、貴德清清黃河、龍羊峽、坎布拉、互助北山國家森林公園、門源仙米國家森林公園、剛察湟魚家園、黃南麥秀國家森林公園、同仁歷史文化名城等國際生態旅遊目的地省級實驗區。在世界自然遺產地、國家公園、自然保護區、自然公園、濕地公園、森林公園、人文生態等區域依法依規開展國際生態旅遊景區試點建設工作。
構建生態旅遊線路。抓住國家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長城長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機遇,建設青藏高原生態旅遊大環線。以“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等生態資源為依託,推出環西寧自駕、環青海湖騎行、海東民俗體驗、黃南文化探秘、海北觀光休閒、海西特色鹽湖等精品生態旅遊線路。打造長江、黃河、瀾滄江溯源之旅,崑崙山、祁連山、阿尼瑪卿雪山探秘之旅,三江源、祁連山國家公園生態體驗之旅等世界級生態旅遊精品線路。推介一批中國美麗鄉村休閒旅遊精品線路。打造完善青藏、青川、青新、青甘區域旅遊大環線。
建設自然人文為主的生態旅遊風景道。以國道、省道、鐵路沿線為基礎,以黃河風情、唐蕃古道、“絲綢之路”青海道為依託,打造景觀優美、特色鮮明、體驗性強、帶動性大、距離適度的生態旅遊風景道。加強風景道沿線生態資源保護,完善遊憩服務設施,建立安全救援體系,最佳化交通管理服務,實現從單一交通功能向交通、美學、遊憩和保護等複合功能轉變。
推動產業融合發展。立足高原特有資源稟賦,積極培育新興產業,推進生態旅遊與文化、林草、農牧業、商貿、體育、醫藥等產業融合發展,培育生態教育、自然體驗、康養度假、文化創意、旅遊裝備製造等生態旅遊關聯產業,催生品牌賽事、健身休閒、戶外運動、賽事觀摩、體育旅遊、挑戰探險、民俗體驗、高原康養、藏醫藥浴等生態旅遊新業態、新產品,形成具有廣泛市場影響力和競爭力的生態旅遊產業體系。
第三節完善生態旅遊服務設施建設
構建生態旅遊目的地體系。構建旅遊都市—旅遊縣(市)—特色旅遊鄉鎮—重點生態旅遊景區(旅遊鄉村)四級生態旅遊目的地,通過航空、鐵路、高速高等級公路及風景道串聯,形成層級分明、功能互補、特色突出、聯動發展的旅遊目的地體系。其中西寧、海東、玉樹、格爾木等旅遊都市建設成國際一流的旅遊集散中心,增強旅遊聚集和輻射功能,引領和帶動區域旅遊業發展。
完善基礎服務設施。按照國際標準,實施環境保護治理、旅遊基礎設施提升等工程。依託柔性配電網,打造全綠電景區。高標準建設旅遊諮詢服務中心,形成省、市州、縣、景區四級遊客服務網路體系,修建完善休閒綠道、腳踏車道、登山步道、山地戶外營地、自駕房車營地、低空飛行營地、停車場、旅遊廁所、5G網路和旅遊應急救援基地等基礎服務設施。
提升旅遊服務標準。建立健全與國際標準相銜接的旅遊要素服務體系,加快“吃住行游購娛”旅遊要素升級,推動旅遊服務國際化、標準化、數位化,提升景區、住宿、餐飲、交通、旅行社、娛樂購物等行業國際服務水準。提高旅遊交通便捷水平。構建以航空為引領、公路鐵路為基礎的立體交通運輸體系。統籌航空、鐵路、公路基礎設施建設,提升機場功能,逐步開通、加密國際國內航線。推動“旅遊+航空”“旅遊+鐵路(公路)”產品體系。積極推進落地簽、免簽、港澳台居民口岸簽注點及其他大通關政策。實施景區交通設施配套服務工程,打通景區道路“最後一公里”,提升景區道路交通等次和安全保障水平,解決景區進出堵點難題。加大旅遊交通集散中心布局密度,加快建成“零距離換乘、無縫化銜接、高效率中轉”遊客集散體系。
完善網路平台體系。完善全省數字文旅大數據平台,連通氣象、交通、衛生、應急、公安等相關平台,健全信息聯合發布機制,實現數據互聯共享,提供旅遊安全預警服務。開展門票預約、分時遊覽、流量監測、智慧型導覽等智慧化服務,落實“限量、預約、錯峰”要求。鼓勵生態旅遊企業開展線上服務、網路行銷、網上預訂等業務,為遊客提供方便快捷的智慧型化服務。加強旅遊電商服務,提升旅遊線上交易水平和交易量。促進5G和文旅裝備、文保裝備的融合創新,推動景區、博物館等發展線上數位化體驗產品,培育雲旅遊、雲展覽等新業態,鼓勵定製、體驗、智慧型互動等文化旅遊消費新模式發展,打造沉浸式文化和旅遊體驗新場景。
第四節提升生態旅遊品牌建設能力
培育市場主體。引進國際國內戰略投資企業,開展創意研發、品牌培育、渠道建設、市場推廣等合作。制定全省生態旅遊發展扶持政策,培育龍頭企業,扶持中小微企業。支持各類文化旅遊協會和產業聯盟積極發揮整合資源、搭建平台等作用。鼓勵社會資本積極參與生態旅遊建設。
構建生態旅遊品牌體系。按照既保護好青海生態環境,又展示青藏高原生態文明高地的目標,實施生態旅遊核心品牌培育行動,構建國際生態旅遊目的地品牌體系。打造三江源、青海湖、祁連山、崑崙山、可可西里、清清黃河等世界級生態旅遊資源品牌。發揮青海作為“世界四大無公害超淨區”之一的獨特優勢,樹立“生態旅遊淨地”品牌。規範引導“網紅”打卡地旅遊品牌形象。鼓勵A級景區、文旅企業培育一批特色明顯、遊客喜愛的小眾旅遊資源品牌和產品品牌。保護傳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大力推進國家級、省級文化生態保護區建設,不斷擴大熱貢文化生態保護區、格薩爾文化(果洛)、藏族文化(玉樹)生態保護實驗區品牌影響力,創建河湟文化(海東)生態保護實驗區。
加強宣傳推廣。設計國際生態旅遊目的地形象標識,策劃面向國際遊客的生態旅遊目的地線路,設立國際生態旅遊目的地推介網站。全方位宣傳推廣“大美青海生態旅遊”品牌,進一步拓展國際旅遊市場,加大新媒體宣傳力度,推出多語種視頻、畫冊、宣傳詞等。創排體現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理念的優秀演藝劇目。提升青洽會、環湖賽、文化旅遊節、生態博覽會等節會賽事的影響力,著力提高青海生態旅遊的國際傳播影響力、地域文化感召力、生態形象親和力。
第八章綠色興農,打造綠色有機農畜產品輸出地
以“提質、穩量、補鏈、擴輸”為路徑,緊緊圍繞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產,加快轉變農牧業發展方式,做優做強綠色有機農牧產業,增加綠色有機地理標誌農畜產品有效供給,著力把青海打造成生態環保、特色鮮明、國內外知名的綠色有機農畜產品輸出地。
第一節全面提升農畜產品供給保障能力
構建綠色有機農牧業發展新格局。以“四區一帶”農牧業發展格局為基礎,最佳化農牧業發展空間,構建東部示範引領區、環湖重點提升區、柴達木穩步推進區以及青南生態最佳化區綠色有機農牧業新布局。其中,東部示範引領區鞏固糧油生產能力,提高“菜籃子”產品供給水平,圍繞青稞、油菜、馬鈴薯、生豬、奶牛、家禽規模養殖等重點產業,加強糧食等重要農畜產品標準化生產基地、智慧農(牧)場建設,打造農畜產品加工中心和商貿物流集聚地。環湖重點提升區重點提升氂牛、藏羊產業發展水平,突出打造優質藏羊肉、氂牛肉,推進青稞、油菜規模化、集約化、產業化發展,建設生態牧場等綠色發展示範場。柴達木穩步推進區以提升水資源利用效率為根本途徑,大力發展生態循環農牧業。圍繞枸杞、藜麥、中藏藥材等特色產業,推進高原特色產業集群建設,創建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和富硒農業基地。青南生態最佳化區嚴格草畜平衡管理,發展草地生態畜牧業,建設氂牛、藏羊等地方優良畜種保護區、高寒牧草良種繁育基地,打造綠色標準化生產基地、保障綠色有機氂牛肉、藏羊肉生產。
做大做強做優綠色有機特色產業。做強氂牛藏羊產業。以打造“世界氂牛之都、中國藏羊之府”區域品牌為契機,發展有機、綠色、功能性的高端氂牛肉產品和中高端藏羊肉產品,補齊飼養、加工、銷售環節短板,建立生產標準和產品評價標準,推進氂牛藏羊養殖規範化、加工標準化、物流現代化、行銷網路化,建立氂牛藏羊全產業鏈一體化經營。做優青稞油菜飼草產業。加強糧食生產功能區和重要農產品生產保護區建設,推進“兩區”規模化、機械化、集約化、產業化發展。調整最佳化糧油作物種植結構,推廣新技術,推進良種良法結合,加快發展高產、優質、高效糧油作物。完善青稞生產標準,加快青稞標準化生產基地建設,推進青稞產業園區和產業集群建設。扶持高端青稞產品加工企業,加大青稞精深加工產品研發力度,著力拓寬產業鏈,提升青稞綜合價值。建設連片集約優質飼草生產基地,大力推廣優質高產高效飼草品種,全面提升優質飼草料供應保障能力。做大特色種養產業。推進規模養殖場標準化升級,發展高端特色生豬產業,加強優質奶源基地建設。支持發展以枸杞、沙棘、藏茶為主的優勢特色林產業,推進發展枸杞、藜麥、道地中藏藥材等特色優勢產業,推動格爾木枸杞交易中心建設,建設格爾木農副產品儲備保障交易和配送中心,多層次、多渠道、寬領域構建農畜產品對外行銷網路,在適宜地區推進核桃、油用牡丹等木本油料基地建設。鼓勵發展食用菌、鹿、麝特種養殖等林下產業。推進藏香豬、獺兔、土雞、珍珠雞等特色畜禽養殖基地建設,打造特色畜禽養殖基地。做穩高原蔬菜和馬鈴薯產業。加強“菜籃子”產能建設,建設一批設施蔬菜生產基地,擴大反季節蔬菜種植。
大力發展現代種業。推進旱作農業育種,加強青稞、小油菜、馬鈴薯等制繁種基地建設。林草部門加大枸杞、沙棘、藏茶、道地藥材等特色種質資源保護與利用。發展壯大雜交油菜和脫毒馬鈴薯等高原冷涼繁種產業。加強畜禽遺傳資源保種場(區)、基因庫建設,推進八眉豬、樂都辣椒等品種保護與開發利用,構建畜禽、蔬菜遺傳資源保護和利用體制機制。開展地方特色畜禽品種育種攻關,建立氂牛、藏羊核心育種場和技術研發中心。開展種業研究創新攻關,支持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開展種業相關的基礎性研究,加快生物育種等新技術套用。培育“育繁推一體化”現代種業企業,加快建設省級種業科技示範園,鼓勵有種質資源條件的地方創建以種業為主的現代農業產業園,最佳化國家級種子種苗、種畜禽良種繁育基地建設布局。
第二節深入推進農牧業綠色循環發展
強化農牧業資源環境保護與節約利用。加強耕地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保護,全面推動耕地保護與質量提升行動,大力推廣休耕輪作。實行水資源消耗總量和強度雙控行動,深入推進用水總量控制和定額管理,推廣用水計量和智慧型控制技術。加強農田節水工程,推進農田水利設施提檔升級,完善農田灌排工程體系,建設高標準節水農田示範區。因地制宜發展綠色高效設施農業,加強老舊農業設施節能、節水、節肥、抗風、抗雪及智慧型化升級改造。推進農藝節水,調整種植結構,改進耕作方式,發展低耗水作物,推廣抗旱節水農作物品種,推廣噴灌、微灌、滴灌、水肥一體化、覆蓋保墒等節水技術,促進良法良種配套、農機農藝結合。以高原水生生物資源多樣性保護和水生生態保護為根本,落實長江十年禁漁令、黃河流域青海段五年禁漁令和第六次青海湖封湖育魚令。
推進農牧業清潔生產。穩步推進化肥農藥減量增效行動,推行“有機肥+N”替代減量模式。開展農業污染源調查監測,推進“源頭減量—循環利用—過程攔截—末端治理”工程。強化農牧業投入品規範化管理,健全農藥、獸藥、飼料添加劑等投入品追溯系統,落實農牧業投入品生產經營購銷台帳制度。健全畜禽養殖污染治理標準體系,促進畜禽糞污還田利用,推動種養循環,改善土壤地力。加強農作物秸稈飼料化、肥料化、基料化、燃料化、原料化綜合利用,完善秸稈收儲運體系。實施農膜回收行動,健全農田廢舊地膜回收加工體系,建立農藥、激素類農資包裝等廢棄物有償分類回收試點。
積極發展生態循環農牧業。建立“農牧結合、草畜聯動、循環發展”新型種養機制,推進農牧業綠色發展。充分利用農牧結合優勢,整縣推進種養循環農牧業試點。在農牧結合區建設糧飼兼顧、種養結合、農牧循環的新型農業結構。暢通種養循環路徑,培育飼草秸稈收儲運、糞肥還田社會化服務組織,引導種養雙方建立緊密型利益聯結機制。推進農牧業與旅遊、文化、教育、康養、體育等深度融合,發展循環農牧業、觀光農牧業等新業態。
第三節構建農牧業支撐服務體系
完善現代農牧業生產經營服務體系。加快培育壯大新型農牧業經營主體,開展農牧民合作社質量提升整縣推進試點工作,深入推進示範合作社建設。引導並支持有實力的農牧業產業化聯合體、產業化龍頭企業牽頭,聯合種養大戶、農牧民合作社、家庭農牧場等經營主體,以產業鏈為紐帶,積極開展聯合與合作,組建主導產業突出、原料基地共建、資源要素共享、產業鏈條完整、運行機制健全、利益聯結緊密的農牧業產業化聯合體。
壯大綠色有機農畜產品加工體系。推進農產品初加工、精深加工、綜合利用加工和主食加工協調發展,推動農牧業產業鏈向縱深延伸。重點培育氂牛、藏羊、青稞等產業集群,建設一批各具特色的農畜產品加工園區。健全全省農畜產品冷鏈物流體系,推進公益性農畜產品市場和農畜產品流通骨幹網路建設,逐步形成以大型批發市場為龍頭、多種專業市場為骨幹、各地集貿市場為基礎的農畜產品市場流通網路。加快培育多元化農牧業服務主體,多渠道鼓勵和支持農民合作社、供銷合作社、農村集體經營組織、專業服務組織、專業技術協會、涉農企業等社會力量廣泛參與農牧業生產全程社會化服務。
提升農畜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和標準化生產。以標準化促進綠色有機農牧業發展,以名優特農畜產品為重點,加快與國際標準接軌,完善種子種苗、生產資料、生產技術規程、產品質量等級、檢驗檢測等標準,創建氂牛、藏羊、青稞、馬鈴薯、枸杞等生產加工標準體系,促進產地環境、生產過程、產品質量、包裝標識等全流程標準化,建設一批符合國際標準的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和有機農產品生產基地。完善農畜產品質量安全體系,加快制(修)訂青海省農牧業生產技術規程和標準。建立健全省、市(州)、縣(市、區、行委)、鄉(鎮)四級農畜產品質量安全監管體系,完善農畜產品例行監測和監督抽查制度,完善農畜產品認證體系。加快農畜產品質量安全追溯管理信息平台建設,開展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安全示範主體創建,打造農畜產品質量安全樣板。
實施綠色品牌戰略。大力實施農牧業品牌提升行動,構建農畜產品區域公用品牌、農產品品牌和企業品牌協調發展的農牧業品牌體系。突出“生態青海、綠色農牧”主題,持續開展氂牛、藏羊、青稞、油菜、三文魚等公用品牌宣傳推廣,持續打造“青”字號品牌。積極開展綠色食品標誌許可、有機農產品認證和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工作,加快形成一批具有較強國際競爭力的品牌產品和馳名商標。實施青藏高原原產地品牌培育計畫。完善品牌質量保證和誠信體系,構建農畜產品線上線下互動融合的行銷模式,促進各類品牌在多維渠道系統的占有率與知名度。
第九章綠色升級,推動傳統產業煥發新活力
加快傳統產業改造提升,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提高傳統產業有效供給能力、更好滿足消費升級需求為導向,提升冶金建材全產業鏈競爭力,加快推動特色輕工業提品質創品牌、高效探索綠色勘探的新技術新方法、構建廢舊物資循環利用體系,推動傳統產業高質量發展。
第一節提升冶金建材全產業鏈競爭力
圍繞鋼、鐵、鋁、銅、鉛、鋅、鎳等,改造提升有色金屬現有產能,提高產業集中度和集約化發展水平,高水平建設有色金屬精深加工集聚區,降低企業能耗、物耗及排放,提升冶金建材全產業鏈競爭力,建成國內重要的有色金屬及下游加工產業集群。提升採選冶煉技術工藝水平,提高就地加工轉化能力。提高先進鋼材生產水平,鼓勵發展高端裝備、核電等所需特種鋼材,開展鐵合金行業自動化系統技術改造。科學有序開展有色金屬資源勘探,提升有色金屬資源保障支撐能力。因地制宜發展建材產業,推進建材產業新型化發展,加快產品結構最佳化和產業轉型升級。做大做優高檔建材產業,推進建材產業提檔升級,重點支持發展特種水泥、高標號水泥及構件,鼓勵發展高端玻璃產品。
第二節推動特色輕工業提品質創品牌
依託原生態生物資源,建設高原綠色有機食品加工生產基地,積極實施化肥農藥減量行動,著力推進綠色有機生產,大力建設綠色有機生產基地,構建綠色有機產品全過程追溯體系等,夯實產業發展“第一車間”。聚力打造具有“青字頭”標誌的系列特色輕工品牌,促進高端化特色化品牌化發展。壯大飲料飲品製造業,擴大天然飲用水產業知名度和市場占有率,豐富發展枸杞、沙棘、黃果梨、火焰參、天然礦泉水等飲品產業,穩固提升青稞酒、枸杞酒等酒類品質。做精做強已有較高知名度的唐卡、藏毯、崑崙玉等特色文化產品,推動民間刺繡、雕塑雕刻等傳統手工藝提升品質,瞄準國內外高端市場,突出個性需求和產品研發設計。促進民族手工業、民族服飾業和民族特需品產業品牌化發展,積極開展青海民間手工藝產業發展的工作。大力發展旅遊文化用品,推動特色輕工產品深度嵌入文旅產業鏈,創意開發民族工藝品和旅遊紀念品,建設以唐卡、泥塑、藏繡、堆繡、刺繡、藏毯、玉雕、石雕、手工藝品製作等為主體的文化旅遊產業集聚區。
第三節推動傳統產業綠色化改造
通過生產、運輸等全鏈條最佳化,加快實施以清潔生產、節能降耗為重點的綠色技術改造,研發綠色設計產品,實施綠色供應鏈管理,統籌推進綠色化改造。全面推行清潔生產,依法在“雙超雙有高耗能”行業強制性清潔生產審核。從最佳化空間布局、調整產業結構、構建循環經濟產業鏈、提高能源資源綜合利用等方面培育一批綠色產業龍頭企業建設,爭取建設國家級綠色產業基地,到2025年綠色產業示範基地建設取得階段性進展。加快推動採煤沉陷區綜合治理和獨立工礦區改造提升,統籌城礦協同發展。著力推進綠色礦山建設,將資源開發對礦區及周邊生態環境擾動控制在可控制範圍內,努力構建科技含量高、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的綠色礦業發展模式。鼓勵企業選擇綠色材料、實施綠色採購、打造綠色工藝、做好廢棄產品回收處理、實現產品全周期的綠色環保。開展企業綠色供應鏈試點,探索建立綠色供應鏈制度體系。鼓勵行業協會通過制定規範、諮詢服務、行業自律等方式提高行業供應鏈綠色化水平。
第四節提升能源資源利用效率
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開展水資源管理工作目標考核,嚴格取水許可制度,科學配置區域行業用水,從嚴核定取用水戶許可水量,對取用水總量已達到或超標的地區暫停審批新增取水,強化用水總量控制剛性約束。開展建設用地節約集約利用評價,全面掌握城市土地利用現狀的有效途徑,建立城市節地評價長效工作機制。加大挖潛制度創新和配套政策支撐,深入推進存量建設用地再開發。聚焦粉煤灰、煤矸石、冶金渣、尾礦等重點品種,推廣大宗固廢綜合利用先進技術、裝備,實施具有示範作用的重點項目,大力推廣使用資源綜合利用產品,建設大宗固廢綜合利用基地工業資源綜合利用基地。
第十章綠色高值,提升生態經濟發展質量效能
立足我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基礎,加快培育發展新材料產業、生物醫藥產業、高端裝備製造產業、應急產業等四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為全方位提升我省經濟發展配置效率提供有力支撐。
第一節構建新材料產業發展模式
以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需求為導向,統籌技術進步和產業基礎,提高新材料套用水平,強化新材料對重大裝備、重點產品的保障能力,推進新材料融入高端製造供應鏈。積極培育有機矽產業,加快研發電子級多晶矽、超高純度低成本多晶矽、高效太陽能電池。對接電解鋁、金屬鎂等前端產業,發展高強高韌先進材料,加快發展鋁基、鈦基、鎳基和鋰合金等新型合金材料,研發生產鋰鎂、鋰鋁航空航天結構新材料。大力推進鋰電池終端套用產業發展。全力研發高端鎂化合物系列優質耐火材料、高端無鹵阻燃材料等新型材料。依託國內外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型企業等科研力量,重點研究突破石墨烯、納米高分子、特種纖維等具有巨大潛力優勢的新材料開發套用技術。開展新材料前沿與交叉技術研究,搶占新材料未來發展先機。積極打造國家重要新材料產業基地。
第二節提升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水平
立足產業發展基礎,面向人民健康生活重大需求,積極打造健康製品、藥品等高原特色生物產業集群,建設國家重要的生物醫藥產業基地。大力開發蟲草、枸杞、紅景天、雪蓮、蜂、沙棘等中藏藥材特色資源,突破中藏藥提取物生產集成技術,加強新型藏藥、現代中藥的研發和生產,發展中藏藥新型製劑。加快中藏藥產品品質升級,構建覆蓋中藏藥全過程質量可追溯體系,著力提升中藏藥材全產業鏈發展水平。實施藥品監管科學行動計畫,制定和推廣藏醫藥標準和評審技術規範。加強中藏醫藥交流合作,爭取舉辦高端中藏醫藥學術論壇。積極發展特色生物資源深加工擴能改造及生化產品開發,穩步推進生物醫藥產品開發和產業化發展。探索建立線上線下相結合、個人健康管理服務及醫養結合等新模式,拓展生物醫藥服務新業態。
第三節推動裝備製造向系統集成製造升級
以市場套用為牽引、自主可控為導向、技術引領為支撐、轉型升級為主線、兩化融合為手段,加大重要產品和重大技術攻關力度,不斷提升產業基礎能力和產業鏈現代化水平,推動裝備製造向系統集成製造升級。
高端工程機械產業。堅持電動化、智慧型化、綠色化發展方向,大力研發生產適用於高海拔、低氣壓環境和陡坡地機械裝備。加快高端數控工具機等前沿技術和裝備研發,鞏固發展高速鐵路專用工具機、多軸聯動系列加工中心等高端產品及高精度零部件產品。
新能源汽車產業。把握汽車產業電動化、智慧型化、網聯化發展機遇,著力打造新能源汽車及配套產業基地,加強純電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燃料電池汽車等新能源汽車產業中的關鍵共性技術研究,圍繞高性能能源材料製造及關鍵零部件製造等開展技術攻關,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與建設世界級鹽湖產業基地、打造國家清潔能源產業高地深度融合。
第四節構建應急產業發展體系
圍繞保障國家安全和維護人民健康,聚焦極端條件下搶險救援和生命救護,重點發展雪災、地震、洪澇等突發事件與應急準備、監測預警、處置救援、醫療衛生、消防等應急產品和服務,提升應急產品供給能力。
最佳化產業布局。鼓勵有條件的地區發展各具特色的應急產業集聚區,打造區域性創新中心和成果轉化中心,建設省級應急產業示範基地、應急物資和生產能力儲備基地,完善區域性應急產業鏈。
加快關鍵技術和裝備研發。引導、鼓勵、推動政產學研企協同創新,集中力量突破一批支撐應急產業發展的關鍵共性核心技術,加強智慧財產權保護和利用,促進應急產業科技成果產業化;明確應急產品和服務發展方向,引導社會資源投向先進適用、安全可靠的應急產品和服務。
大力培育應急產業龍頭企業。引導行業龍頭企業通過兼併重組、品牌經營等方式補鏈強鏈擴鏈,支持有實力的企業做大做強,培育一批技術水平高、服務能力強、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和品牌優勢的大企業。引導社會力量以多種形式提供應急服務,支持與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應急服務機構發展,推動應急服務專業化、市場化、規模化發展和應急產品標準化、模組化、系列化、特色化發展。
第十一章強基固本,健全生態經濟保障機制
以完善生態經濟要素供給和市場化配置為重點,推動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形成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的要素保障,為推動生態經濟高質量發展、建設現代化生態經濟體系提供高效運行機制。
第一節建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
建立生態產品開發經營機制。在嚴格保護生態環境前提下,鼓勵採取多樣化模式和路徑,科學合理推動生態產品價值實現。依託不同地區獨特的自然稟賦,採取人放天養、自繁自養等原生態種養模式,提高生態產品價值。科學運用先進技術實施精深加工,拓展延伸生態產品產業鏈和價值鏈。依託潔淨水源、清潔空氣、適宜氣候等自然本底條件,適度發展數字經濟、潔淨醫藥、電子元器件等環境敏感型產業,推動生態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依託優美自然風光、歷史文化遺存,引進專業設計、運營團隊,在最大限度減少人為擾動前提下,打造旅遊與康養休閒融合發展的生態旅遊開發模式。加快培育生態產品市場經營開發主體,鼓勵盤活廢棄礦山、工業遺址、古舊村落等存量資源,推進相關資源權益集中流轉經營,通過統籌實施生態環境系統整治和配套設施建設,提升教育文化旅遊開發價值。
促進生態產品價值增值。鼓勵打造特色鮮明的生態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將各類生態產品納入品牌範圍,加強品牌培育和保護,提升生態產品溢價。建立和規範生態產品認證評價標準,構建具有青海特色的生態產品認證體系。建立生態產品質量追溯機制,健全生態產品交易流通全過程監督體系,推進區塊鏈等新技術套用,實現生態產品信息可查詢、質量可追溯、責任可追查。鼓勵將生態環境保護修復與生態產品經營開發權益掛鈎,對開展荒山荒地等綜合整治的社會主體,在保障生態效益和依法依規前提下,允許利用一定比例的土地發展生態農業、生態旅遊獲取收益。鼓勵實行農民入股分紅模式,保障參與生態產品經營開發的村民利益。對開展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探索的地區,鼓勵採取多種措施,加大對必要的交通、能源等基礎設施和基本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的支持力度。
推動生態資源權益交易。鼓勵通過政府管控或設定限額,探索綠化增量責任指標交易、清水增量責任指標交易等方式,合法合規開展森林覆蓋率等資源權益指標交易。健全碳排放權交易機制,探索碳匯權益交易試點。健全排污權有償使用制度,拓展排污權交易的污染物交易種類和交易地區。探索建立用能權交易機制。探索建立用能、用水權交易機制。
健全生態產品保護補償機制。參照生態產品價值核算結果、生態保護紅線面積等因素,完善重點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資金分配機制。探索統籌生態領域轉移支付資金,通過設立市場化產業發展基金等方式,支持基於生態環境系統性保護修復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工程建設。設立符合實際需要的生態公益崗位等方式,對主要提供生態產品地區的居民實施生態補償。鼓勵生態產品供給地和受益地按照自願協商原則,開展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支持在符合條件的重點流域依據出入境斷面水量和水質監測結果等開展橫向生態保護補償。探索異地開發補償模式,在生態產品供給地和受益地之間相互建立合作園區,健全利益分配和風險分擔機制。
第二節增強生態經濟發展要素供給
土地要素。最佳化用地布局和規模,保障生態經濟項目用地需求。對列入生態經濟規劃的重大項目,優先列入省級層面統籌推進;鼓勵和引導生態園區和生態經濟項目充分利用低丘緩坡,優先使用未利用地;鼓勵農村建設用地採取入股、租賃、合夥等方式,參與生態經濟項目建設。重點加強青南地區生態經濟發展的用地保障。
金融要素。鼓勵企業和個人依法依規開展林權等使用權抵押、產品訂單抵押等綠色信貸業務,探索“生態資產權益抵押+項目貸”模式,支持區域內生態環境提升及綠色產業發展。鼓勵銀行機構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創新金融產品和服務,加大對生態產品經營開發主體中長期貸款支持力度,合理降低融資成本,提升金融服務質效。鼓勵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為符合條件的生態產品經營開發主體提供融資擔保服務。探索生態產品資產證券化路徑和模式。
第三節構建生態經濟市場體系
推進以產定銷銷售模式。根據環境承載力(供給能力),在尊重自然發展規律基礎上確定產量規模、大小,以確保生態系統健康發展和經濟系統合理適度增長,以產定量。全面體現青海生態產業產品稀缺性的附加值,以產定價。
建立“行政許可+特許經營”模式。加強行政許可規範要求,篩選出軟硬體突出的企業參與青海生態產業市場的經營活動,並在採購、生產、運輸等經營的全過程中,須接受保護青海生態環境的控制條款。同時,通過特許經營擴大市場,建立特許經營標準,規範指導受許人在青海的經營活動。
大力最佳化營商環境。實施更加寬鬆便捷的市場準入制度,放寬市場準入門檻,積極吸引社會資本和多方力量參與應急產業發展,堅持簡政放權、放管結合、最佳化服務協同推進,不斷最佳化發展環境,充分激發市場主體活力。
第四節強化生態經濟科技人才支撐
科技支撐。實施國家公園建設科技專項,建設生態環境保護科研平台和基地,加強優質牧草良種基地建設,推進三江源草地生態系統綜合研究站建設,開展生態草牧業及退化生態系統綜合修復,功能提升和綠色可持續發展關鍵技術研發與集成示範。實施水資源保護與利用科技專項,圍繞生態保育、徑流變化、水環境改善、水生態修復、荒漠化治理及高效節水滴灌等重點技術進行系統研究。實施農牧業科技園區提質增效工程和特色生物資源加工科技專項,開展種質資源創製、保護性耕作、生物膜利用等重點技術套用,擴大高效養殖技術推廣套用,加快研發適應現代農牧業生產的新技術新產品,增強綠色有機農牧業技術保障。發展清潔能源技術,攻堅新材料技術,強化先進制造技術支撐。
人才機制創新。發揮好“人才+項目”柔性人才引進政策,突出“高精尖缺”導向,加強急需緊缺人才的引進和培養,持續開展“校園引才”活動,更好實施“崑崙英才”行動計畫。用好東西部協作和對口支援平台,對接支援方選派高端人才來青開展團隊式服務,探索建立重點領域人才舉薦制。加強套用型和技能型人才培育,壯大高水平工程師和高技能人才隊伍,培養更多青海高原工匠。分類推進人才評價機制改革,拓展各類人才職業發展空間。促進人才順暢有序流動,完善企事業單位人才流動機制,鼓勵支持企事業單位專業技術人員在崗創業、到企業兼職、帶科研項目離崗創業,激發創新創業活力。
第五節提升生態經濟對外開放水平
大力引進資本。在生態農牧業、生態旅遊、節能環保、鹽湖產業、生物製藥、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利用、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高端裝備製造等新型生態產業領域,組織專項招商引資活動,吸納一批企業來我省投資興業。利用國際金融組織和外國政府貸款以及民間資本重點建設生態基礎設施。
加強交流合作。加強與西藏、四川、甘肅等省(區)的深度合作,開展區域間生態環境治理合作和應急聯動,建立區域生態經濟聯合協作機制。舉辦國際性、高規格的生態經濟發展論壇、生態經濟展覽,加強學術交流和研討。
第十二章保障措施
第一節加強組織領導
強化統籌協調,建立省級推動生態經濟聯席會議制度,設立聯席會議辦公室,負責統籌規劃實施,確保完成目標任務。省直各部門強化責任擔當,負責指導推動各地實施。各市州政府要切實履行生態經濟發展的主體責任,組織實施好重大項目建設。
第二節健全法制保障
嚴格環境執法,加強省級監督性執法、市級區域聯動和交叉檢查、縣級網路化管理。進一步規範環境行政許可,規範行政執法監督檢查和稽查制度。實行最嚴格的源頭保護制度、損害賠償制度、責任追究制度,建立系統完整的生態經濟制度體系,健全環境治理和生態修複製度,健全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和用途管制制度,嚴格國土資源開發管理制度。
第三節強化監督考核
制定並最佳化完善生態經濟發展評價指標體系,完善生態經濟統計評價制度,定期評價全省生態經濟發展水平與質量。支持第三方機構參與評估,將評價結果作為各地各部門領導班子年度目標責任考核的重要參考。
第四節營造良好氛圍
創新公眾參與方式、模式和途徑,鼓勵採用以工代賑、生產獎補、勞務補助等方式,積極動員民眾參與生態保護修復及相關基礎設施建設,支持農牧民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參與生態經濟建設。切實加強生態經濟的宣傳力度,開創全社會同向發力的良好局面,實現生態經濟全民共建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