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制背景
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並監督實施,實現“多規合一”是黨中央、國務院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按照國家統一要求,青海省自2019年起開展了《青海省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的編制工作,以落實國家和區域發展戰略、保護和提升青海省生態功能、集約高效利用自然資源、保障未來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為目標,統籌最佳化新時代青海國土空間開發保護總體格局。
青海省生態地位十分重要,是三江源國家公園所在地,被稱為“中華水塔”。因此,青海省肩負著守護“中華水塔”,築牢國家生態安全螢幕障的重大責任。不管是制定國土空間發展目標戰略,還是構建國土空間總體格局上,生態保護占據首要地位。
發布歷程
2021年5月17日至2021年6月18日,《青海省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公開徵求社會各界意見建議。
2023年12月,國務院關於《青海省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的批覆發布,原則同意自然資源部審查通過的《青海省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
規劃全文
《青海省國土空間規劃(2021-2035年)》(公眾徵求意見稿)
內容解讀
青海省90%國土是限制和禁止開發區,省內各類自然保護地多達217處。憑藉著突出的生態地位和優勢,青海提出要建設國家公園示範省。按照規劃公眾徵求意見稿,除了三江源國家公園和祁連山國家公園,青海未來還要建設青海湖、崑崙山國家公園。
同時,為了支撐高原生態保護和以人為核心的新型城鎮化,青海省未來15年將提升各級中心城市承載能力,推進人口向西寧、海東地區集聚,形成以縣城和中心鎮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圈,引導農牧民就近向城鎮有序集聚,促進本地城鎮化發展。
青海省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是全省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利用修復的政策總綱。青海將完善法規制度體系,制定配套政策,建立規劃傳導和管控體系,深化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建設國土空間“一張圖”實施監督信息系統,有效保障國土空間規劃的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