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制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貌,氣候,水文,自然資源,土地資源,植物資源,礦產資源,人口民族,交通運輸,政治體制,縣委,人大,政府,政協,經濟發展,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社會事業,科技事業,教育事業,文化事業,醫療衛生,體育事業,社會保障,歷史文化,文化遺產,民俗文化,名優特產,名勝古蹟,著名人物,
建制沿革
靈台歷史悠久,遠在商周時期就先後建有
密須國、
密國。
秦代置鶉觚、陰密二縣。
東漢後期設三水縣。
東晉南北朝,曾先後設立過鶉陰、朝那、安武等縣。
隋大業元年(605年),分鶉觚置靈台縣,取文王伐密築“靈台”之意,靈台縣名始見於史冊。同年西部始置良原縣,鶉觚、良原、朝那三縣均屬安定郡。隋大業二年(606年),廢靈台、陰密入鶉觚。
唐武德元年(618年),復置靈台縣,屬麟州。
貞觀元年(627年)廢麟州,省靈台入麟遊,
天寶元年(742年),改鶉觚及析麟遊為靈台縣。
元七年(1271年),省靈台入
涇川。十一年(1281年),復置,以良原縣省入。
清康熙六年(1667年),分陝西置甘肅省,靈台縣遂入甘肅。
民國元年(1912年)靈台屬涇原道;民國十六年(1927年),廢道,靈台縣
直隸甘肅省。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原涇原道劃為第二
行政督察區,靈台縣屬之。
1949年7月24日,靈台縣全境解放,成立靈台縣人民政府。
1961年12月,恢復靈台縣。
行政區劃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靈台縣位於甘肅省東南部,東南與陝西省長武、
彬縣、麟遊、千陽、隴縣接壤,西北與甘肅省崇信、涇川縣毗鄰,地理坐標為東經107°00′—107°57′,北緯34°54′—35°14′,全境東西長78公里,南北寬40公里,總面積2038平方公里。
地貌
靈台縣位於隴東黃土高原南緣,屬黃土高原溝壑區,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全境除西部基岩隆起外,其餘塬區及丘陵梁峁地帶全被第四紀黃土覆蓋,按地貌可分為殘塬、丘陵、川台三大類型,海拔在890~1520米之間。
氣候
靈台縣屬涇渭河冷溫帶亞濕潤區,年平均氣溫8.6℃,最高氣溫35.8℃,最低氣溫-23.2℃。年平均降水量654.4mm,降雨分布不均勻,7、8、9三個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55.5%。年平均
日照總時數2453小時,全年無霜期159天。
水文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截至2012年,靈台縣共有土地2796758.3萬畝,其中按生產形態分:耕地面積666216.7萬畝,園地67800.2萬畝,荒地258440.7萬畝,林地1160842.7萬畝,牧草地643458萬畝。
植物資源
靈台縣植物有喬木、灌木、經濟林木,喬木以白樺楊、柳樹、核桃、梨樹、杜梨樹等樹種為主,灌木以酸刺、酸棗、狼牙刺、栒子、木瓜、山楂、山桃等樹種為主。經濟林木以山杏、核桃、桃子、李子、梨為主。
礦產資源
靈台縣地下礦藏資源主要有煤炭、天然氣、石油三種,其中煤炭資源在靈台縣南部山區14平方公里的邵寨、蒲窩、百里等鄉鎮地下煤炭儲量面積約為200平方公里,藏煤深度在600—700米之間,煤層厚度8—10米,儲量在15億噸以上。煤質為低中灰、低硫、特高熱值。
人口民族
截至2012年末,靈台縣共有73989戶,總人口229752人,其中:男120457人,女109295人;非農業人口24703人;年齡18歲以下48104人,18-35歲59915人,35-60歲89873人,60歲以上31860人。
靈台縣民族以漢族居多,占96.7%,少數民族有回族、藏族、滿族、苗族、蒙古族等,占3.3%。
交通運輸
2012年,靈台縣營運汽車擁有量655輛,完成客運周轉量20742萬人公里,較2011年增長10.2%;貨運周轉量31926萬噸公里,較2011年增長41%。
政治體制
縣委
劉 凱:縣委書記
崔仁傑:縣委副書記、縣政府縣長
孫有仙:縣委副書記(掛職)
徐俊紅:縣委副書記
張 騫:縣委常委、縣紀委書記、監委主任
王度林:縣委常委、縣政府副縣長
楊軍平:縣委常委、組織部部長
羅大將: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
楊東虎: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
程跟會:縣委常委、統戰部部長
王琴葉:縣委常委
人大
邊安玉:縣人大常委會主任
張鴻雅: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楊崇科: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曹亞平: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杜福林: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政府
崔仁傑:縣委副書記、縣政府縣長
王度林:縣委常委、縣政府副縣長
周葆寧:縣政府副縣長
信紅軍:縣政府副縣長
謝瑞峰:縣政府副縣長
李冠志:縣政府副縣長(掛職)
張國禎:縣政府副縣長(掛職)
政協
杜曉榮:縣政協主席
曹菊梅:縣政協副主席
劉海濤:縣政協副主席
辛靈鎖:縣政協副主席
周心宇:縣政協副主席
經濟發展
2011年底,地區生產總值達到21億元,比2006翻一番,年均增長14.9%;地方固定資產投資達到19.9億元,高於上一個五年的投資總和;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7億元、地方財政收入達到5250萬元,均比2006年翻了一番多。2010年,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實現了由整體解決溫飽邁向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歷史性突破。
2012年,靈台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
GDP)259344萬元,按不變價格計算,較2011年增長14%。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97444萬元,較2011年增長7.9%;第二產業增加值61100萬元,較2011年增長20.6%;第三產業增加值100800萬元,較2011年增長16.2%。人均生產總值達到14226元,按不變價計算,較2011年增長14%。三次產業結構比例調整為37.6:23.6:38.8,第一、二產業比重分別上升了0.1和1.4個百分點,第三產業比重較2011年下降了1.5個百分點。
2012年,靈台縣大口徑財政收入首次突破億元大關,完成11807萬元,較2011年增長52.4%,公共財政收入完成8251萬元,較2011年增長57.2%;公共財政支出完成149371萬元,較2011年增長32.4%,其中社會保障與就業支出16567萬元,較2011年增長10.1%;教育支出35286萬元,較2011年增長65.1%;醫療衛生支出10413萬元,較2011年增長61.3%;農林水事務支出23800萬元,較2011年增長21.3%。
2013年,預計全年可完成地區生產總值30.35億元,增長15%;固定資產投資40.58億元,增長42.5%;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29億元,增長25.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8億元,增長18.2%;公共財政收入9573萬元,增長32%;農民人均純收入5070元,增長18.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822元,增長16.1%。
2014年,全年完成地區生產總值32.9億元,增長6.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0.8億元,增長13.5%;公共財政收入10125萬元(含一次性收入1000萬元),增長5.8%;農民人均純收入5403.2元,增長12.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739元,增長10.4%。
第一產業
2012年,靈台縣實現農林牧漁業總產值134620萬元,按可比價計算,較2011年增長7.9%,增加值97444萬元,占年計畫的114.6%,按可比價計算,較2011年增長7.9%。
2012年,靈台縣糧食播種面積75.24萬畝,較2011年增長0.24%,糧食總產量18.37萬噸,較2011年增長4.97%;蔬菜種植面積12.69萬畝,較2011年增長5.75%,蔬菜產量為15.42萬噸,較2011年增長3.49%;油料種植面積16.01萬畝,較2011年下降6.04%,油料產量為2.04萬噸,較2011年下降2.39%。
2012年,靈台縣水果產量為4.6萬噸,較2011年增長2.13%,完成造林面積2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36%,全年新增有效灌溉面積400畝,保證灌溉面積達到4.68萬畝,新增水平梯田3.44萬畝。
2012年,靈台縣大牲畜存欄11.36萬頭,較2011年增長0.62%,其中牛存欄11.30萬頭,生豬存欄1.92萬口,羊存欄3.96萬隻,全年肉類總產量7935.67噸,較2011年增長5.44%,鮮蛋產量384.9噸,較2011年增長6.03%。水產品產量220噸,較2011年增長4.76%。
第二產業
2012年,靈台縣完成工業總產值95690萬元,較2011年增長30.5%,完成工業增加值32800萬元,較2011年增長25.8%,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完成總產值36790萬元,較2011年增長41.6%,完成增加值18199.9萬元,按可比價格計算,較2011年增長25.3%。
2012年,靈台縣原煤產量32.6萬噸,較2011年下降3%;瓦楞紙產量15500噸,較2011年增長1.3%;麵粉產量9630噸,較2011年下降35.2%。
2012年,靈台縣工業企業實現銷售收入57860萬元,較2011年增長17.6%,實現利稅4932萬元,較2011年增長48.1%,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銷售收入33187萬元,較2011年增長40.6%,實現利稅3103.4萬元,較2011年增長45.5%。
2012年,靈台縣資質內建築業實現總產值47590.2萬元,較2011年增長54.2%,實現營業收入50233.6萬元,實現利潤9476.3萬元,上交稅金2753.5萬元。在資質內建築業企業的帶動下,全社會建築業實現增加值28300萬元,較2011年增長50.1%。
第三產業
2012年,靈台縣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83010萬元,較2011年增長18.5%。分城鄉看,城鎮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45556.1萬元,較2011年增長27.49%;鄉村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37453.9萬元,較2011年增長9.14%。分行業看,批發業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11918.2萬元,較2011年增長16.53%;零售業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59116.4萬元,較2011年增長17.2%;住宿業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1539萬元,較2011年增長33.51%;餐飲業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10436.4萬元,較2011年增長26.8%。
2012年,靈台縣接待旅遊人數94.8萬人次,較2011年增長21%,旅遊業總收入46498.2萬元,較2011年增長21%。
2012年,靈台縣金融機構各項存款餘額371844萬元,較2011年增長26.04%。其中:儲蓄存款餘額262335萬元,較2011年增長26.63%。全縣金融機構各項貸款餘額141445萬元,較2011年增長19.62%,其中短期貸款37214萬元,較2011年增長100.5%,中長期貸款104231萬元,較2011年增長4.56%。
2012年,靈台縣保險業穩步發展。全年保費收入2345.13萬元,比上年增長7.38%,其中人壽保險保費收入1728.13萬元,比上年增長6.15%;財產保險保費收入617萬元,比上年增長10.97%。全年賠付額為557.8萬元,比上年下降11.74%,其中人壽保險賠付額314.8萬元,比上年增長68.34%;財產保險賠付額234萬元,比上年下降45.39%。
社會事業
科技事業
2012年,靈台縣農業新技術成果普及率84.7%,農業新技術成果套用率88.1%,農業科技進步速度7.59%,農業科技貢獻率50.8%;工業科技貢獻率50.3%,工業科技進步速度6.9%。
教育事業
2012年,靈台縣參加高考考生2167人,其中錄取高職以上2016人(本科以上1270人,其中重點以上226人),其中本科以上比上年增加193人,增長17.9%。
截至2012年,靈台縣有各級各類學校194所,其中普通中學18所,國小132所,職業中專1所,幼稚園43所。各類學校在校學生3.44萬人,其中:國小1.35萬人,國中0.96萬人,普通高中0.58萬人,職業中專0.12萬人,在園(班)幼兒0.43萬人,適齡兒童入學率為100%,國小升學率為100%,國中畢業率為99.7%,九年義務教育完成率為98.4%。
文化事業
2012年,靈台縣共有藝術表演團體1個,公共圖書館、博物館各1個,廣播電視台1座,廣播電視衛星地面收轉台1座,電視發射台2座,發射機5部,發射機總功率4千瓦,有線電視網路總長64.2公里。廣播綜合覆蓋率99.5%,電視人口綜合覆蓋率99%,有線電視入戶率11.8%。
醫療衛生
截至2012年,靈台縣共有衛生機構19個,其中醫院、衛生院15個,社區衛生服務站1個,婦幼保健站和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各1個,衛生監督所1個,擁有床位698張,其中醫院、衛生院698張;全縣共有衛生技術人員588人,其中醫院、衛生院550人,其中執業醫師和執業助理醫師167人。縣鄉衛生機構全年診療人數24.94萬人(次),業務總收入6365.8萬元。
體育事業
2012年,靈台縣參加了全市第一屆中學生運動會,取得了9金、7銀、8銅、團體總分第四的成績。
社會保障
2012年,靈台縣城鎮職工養老、失業、醫療、生育、工傷五大保險參保人數分別達到3609人、6514人、10878人、4903人和3161人;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參保人數達到9174人;全縣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參保131523人,參保率95.02%。為1071名企業離退休人員發放養老金1893萬元;為82名失業職工發放失業金63萬元;為739名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參保人員支付醫療保險待遇245.28萬元;為956名城鎮職工支付醫療費565萬元,支付工傷保險待遇57萬元,支付生育保險待遇21萬元;為27959名60周歲以上老年人發放養老金1505萬元,發放率100%;為26670名城鄉低保對象發放保障金3370萬元。
歷史文化
靈台縣位於甘肅東部,地處涇渭之間,東拱關中,南依千隴,是周民族和周文化的發祥地。歷史上靈台境內曾建立姞姓密須國,公元前1057年周文王伐密須且築靈台,縣因此而名。西周初分封姬姓密須,延至密康公時,周共王滅密,發生了“三女喪國”的歷史事件。此後,靈台一直是周王朝的軍事要塞和西屏門戶。
據考古發現,靈台境內遍布周文化遺址,出土了大量珍貴的西周文物。1969年考古發掘的西屯白草坡西周墓共清理“潶伯”、“爰伯”等中小墓葬9座及車馬坑一座,出土了大量有銘文的青銅器和其他文物總計1800餘件。1972年以後,相繼在百里鄉洞山出土46公斤重的甘肅最大西周青銅鼎,蒲窩鄉鄭家窪出土西周早期“光作父戊”銅鼎,什字鎮姚家河出土了“乖叔作”銅鼎,吊街西嶺出土了“呂姜作殷”銅簋,百里鄉寺溝和中台鎮紅崖溝出土了西周中期回首夔紋銅鼎,新集崖灣出土了“並伯作寶尊彝”銅甗以及獨店鎮景村村出土的西周青銅器。這些西周時期的墓葬和一大批西周文物的發現,揭示了周文化在靈台域內的深厚積澱和歷史底蘊。
商周時期發生在靈台地區的重要歷史事件當屬文王伐密築靈台。周人同殷商一樣崇敬祖宗,迷信上天,每遇要事都必先進行卜問,以了解天意,抉擇吉凶,求得祖宗保佑。周天子經常舉行繁瑣的祭祀活動,最主要的是吉禮、凶禮、賓禮、軍禮和嘉禮這“五禮”。為此,周朝還專門設立了最大的祭祀官“太祝”和專門卜筮的官“太卜”,說明占卜和祭祀在周朝的政治生活中占有相當重要的位置。周文王討伐密須取勝後,在今靈台縣城舉行了一次十分隆重的“軍禮”祭祀。為了進行這項祭祀活動,他們驅使密須國的大批奴隸趕造了一座祭壇,稱“靈台”,以祭天慰民,廣播德化。古“靈台”歷經兩次重修,1986年重修後的“靈台”聳高33米,氣宇軒然,雄偉壯觀,環繞“靈台”兩側的碑林,鑲嵌碑石192方,其中民國政府大員及各省、區軍政要人題碑系民國時期珍貴的歷史遺存,唱和《詩經》,書遵顏柳,洋洋大觀,極其難得,台有碑襯,碑隨台名,成為隴上名勝,遊人樂此不疲。
商周文化是靈台現代文明的源頭,其當時的社會道德規範、物態、人的心態、行為均深刻影響並構築了現代靈台人的精神世界,其價值觀念、倫理道德,無不具有一定的歷史性和區域性。靈台人熱情好客,崇尚禮儀,親友造訪,必殷勤招待,酸湯長面是款客常宴。遇婚喪娶葬,必置辦成套有序的佳肴酒宴。“吃”是一種地方風俗,也是一種民族文化意識,靈台的飲食中酸湯長面是周飲食文化的傳承。靈台民間現行的葬禮“三獻禮”堪稱周禮葬儀的活化石。
文化遺產
自20世紀40年代以來,靈台縣共保護收藏出土文物上萬件,國家、省、市調展及收藏約3000件,縣博物館收藏7000多件,其中縣博物館館藏國家一級文物44件,二級文物441件,三級文物1166件。靈檯燈盞頭戲、皇甫謐針灸術被列為甘肅省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白事嗩吶曲牌、木偶戲等13個項目被列入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泥塑、麥稈畫等95個項目列入縣級保護名錄。
民俗文化
靈台縣民風淳樸,自古崇尚禮儀,素有熱情好客的傳統。民間戲劇:木偶戲;民間工藝品:宮燈、
剪紙、根雕、泥塑、刺繡、香包、麥稈畫、皮影、靈台碑林、
民間社火等。木偶戲參加省上匯演,剪紙、香包、泥塑獲甘肅省民間藝術節藝術品展覽二等獎。
宮燈
靈台宮燈起源於明代,初流傳民間富豪人家,正月元宵節懸掛於大門樓廳。宮燈起初由民間藝人製作,造型比較單一,明清後,民間藝人不斷探索改進,造型也獨具特色。主架結構除木材外,出現了用竹子燻烤成多種動物形狀,如十二生肖宮燈,在民進盛行。解放後,隨著工業生產水平的不斷提高,以鐵絲為主要製作材料,工藝得到進一步提高,在周邊地區開始流傳,因此,靈台宮燈成為一種獨特的民間工藝。
香包
靈台香包,古稱香囊,其意蘊,如什字塬黃土般身後,其源流,同端陽節一樣悠長。為老人求壽、男女求婚、兒女求福、家庭求吉、旅途求順、病者求愈、五穀求豐、生意求利,無不賦予以展現生命、活力,表達思想、信仰,揭示人性、欲望的民俗文化內涵,更具率真而拙巧,古樸而傳神。
靈台剪紙
剪紙,是靈台縣民間傳統藝術,根植鄉里,歷史悠久,年節慶典,婚喪嫁娶,生日祝壽,
刺繡花樣無不即興而做,民間十分普及。
泥塑
靈台泥塑歷史悠久,源於民間陶藝流行鄉村農舍,初為玩具,後賦以祈祥,藝人代為傳承,形成具有關中風格的工藝模式。製作中採用靈台“板板土”,經過砸泥、制坯、塑型、精拋、酚洗、勾線,妝色等十幾道工序,全部手工製作完成。
皮影
皮影不僅是獨特劇種,亦是中國民間工藝之精粹。靈台皮影古稱“燈影”,以上好牛、驢皮為最佳材質,皮子加工、剪刻造像、著色妝彩工藝考究,手法繁複,流派與特色為“關中道”。靈台獨特劇種“燈盞頭”即為皮影戲。
麥稈畫
靈台麥稈畫起源於清代,由鄉間農村婦女編織草帽引發。始初,將麥稈用水浸泡,待有柔性,民間婦女可即編成小動物之類的工藝品。此後出現了用麥稈蘸骨膠水貼上書法對聯,懸於中堂,繼之,又用麥稈貼上圖案,花、鳥、蟲、魚及人物,染色或燙色,觀賞價值極高。
名優特產
靈台縣特產有:牛心杏、薄皮核桃、靈台碭山梨、靈台紅棗、靈台柿子、靈台長面、大鍋盔、油糊圈、死面油餅、小籠包子、油糕、釀皮、蕎面煎餅、清燉甲魚、蒸雞肉、手工面等。
名勝古蹟
靈台縣地處涇河渭河之間,達溪河橫貫全境,良田沃土遍及山川。獨特的地理位置,悠久的文明歷史,深厚的文化積澱,使其成為中華民族發祥地的重要組成部分,古絲綢之路的支道之一。境內富有大量古遺址和珍貴的歷史文物,上自舊石器晚期,早到仰韶、齊家文化,歷商周、秦漢、唐宋、元明清,下迄民國,各時代精品文物薈萃,尤其商周青銅器載譽隴上。已發現古遺址240多處,古墓葬30多處,古城址6處,古生物化石點18處,已發掘出土各種文物近萬件(館藏國家一級文物44件,二級文物441件,三級文物1166件),經推薦報批,列入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13處,列入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27處。近年來,配合國家、省、市發掘調展文物近3000餘件。
古遺址
新石器時代的靈台,原始先民的居住遺址380處,位於中台鎮許家溝村的西山遺址,梁原鄉橫渠地的西堡子山遺址和杜家溝村的陽面嶺遺址,什字鎮草脈村的草脈殿遺址,均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境內與新石器時期並存的周文化遺址近200處,分布於邵寨、獨店、西屯、什字、上良、朝那、梁原、百里、中台、新開13個鄉(鎮)。
古靈台
古靈台,素有“隴上明珠”之稱,位於縣城中心,坐落在文化館院內。其名取文王伐密築台典禮之意,而以“靈台”為縣名,始於隋大業元年。台通高36米,基圍96米,上建樓亭,內奉文王塑像,外嵌林森等人原題碑石。
碑林
靈台兩側建有靠山亭兩層,並牌坊門一座,歷經設計、施工、鐫石、鑲嵌、彩繪,形成以靈台為主體,輔道兩側,台、亭、廊、坊諧對,上下左右貫通,脊獸明柱,要人名家碑碣薈萃的遊覽名勝。
碑林總面積548平方米,鑲石碑200餘方,有領袖人物書選,各級黨政領導題詞,當代名家墨寶,歷代名碑複製,民國政要舊碑,零碎碣碑薈萃。
圪瘩廟
位於新開鄉,形似鰲首的山頭,稱作新開山,建有廟宇,寺院內一棵木瓜樹,其齡幾百年,軀幹老態龍鐘,樹頂枝葉茂盛,自一瓦室出。此山寺廟始建於明永樂年間,清嘉靖元年(1506),新開人再次擴修,並命名“慈士院”,又稱“
圪瘩廟”,距此不遠處有蛟城廟一座,廟內有千佛碑彩塑神像數尊,明代殿堂一座。
皇甫謐陵墓
皇甫謐陵墓,坐落在靈台縣縣城東北15華里之張鰲坡。皇甫謐生於朝那三里,故於獨店張鰲坡,其陵墓於1962年被列為省級文物重點保護單位。
牛弘墓
牛弘墓位於新開鄉牛村。牛弘曆閱西魏、北齊、北周、隋四朝,隋時任秘書監、吏部尚書等職。曾應召刪修刑律,撰《大業律》18篇500條,並參與修定音律,正定新樂。
牛僧孺墓
牛僧孺墓位於新開鄉牛村,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牛僧孺為唐代宰相,著名的政治家、文學家。牛僧儒生於靈台新開,歿後葬於老鄉牛村,晚年生活的離山寺窪遺址被民國年間列為靈台八景之一,即“別墅煙雲”。
荊山森林公園
荊山森林公園坐落於靈台縣城中台山之上,因在陽光下滿山荊花燦爛,史稱荊山。2004年,縣委、縣政府按照森林公園的建設定位,對荊山進行了規劃設計,規劃面積417公頃,共分為生態旅遊、歷史文化、民俗風情、休閒娛樂和科普教育五大功能區,建成了古靈台、荊山門、三賢祠、德化廊、朝暉亭、夕照亭、日月亭、關公殿、靈通門、玉皇閣、東溝景觀湖、休閒廣場等人文旅遊景點,2010年1月晉升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
古密須國遺址
古密須國遺址在靈台縣縣城西20公里的百里鄉。密須國在商末時為周原西北部的一個強悍部族。公元前1057年為周文王所滅。武王克商後,封同姓諸侯,建立密國,後又為周共王所滅。百里中學後院據說是原密須國宮殿的遺址。離遺址東2里許的爛泥灣有密須公墓,洞山有一龐大的西周墓葬群,甘肅省最大的西周銅鼎就出土於此。
著名人物
皇甫規
皇甫規(公元104—174),安定朝那(今靈台人),世代武官之後,喜讀好文,有著述二十餘篇。歷任太山太守,度遼將軍,永康元年拜為尚書,後遷弘農太守,護羌校尉,終年71歲。一生為人正直,是非分明,盡力國事,不計私利,在朝野享譽很高。
皇甫謐
皇甫謐(公元215—282),幼名靜,字士安,號玄晏先生,安定朝那(甘肅朝那)人,東漢太尉皇甫嵩之曾孫,中國十大名醫之一。歷經東漢、魏、晉三朝。在文、史、醫、哲諸領域均有建樹,著述頗豐。尤以《針灸甲乙經》享譽海內外被國際針灸學會列為必讀書目之一,成為世界歷史文化名人。
牛弘
牛弘(公元545—610)。安定鶉觚(今靈台人)好學博文,曾為隋納言上士,專掌文翰,後升為威烈將軍,員外散騎侍郎,襲封“臨涇公”,宣政元年,升任內士下大夫,進位使持節,大將軍、儀同三司。隋朝先後授官秘書監、禮部和吏部尚書。享年66歲。一生為搶救歷史典籍、制禮作樂、完善刑律貢獻甚巨。
牛僧孺
牛僧孺(公元779—847),字思黯,安定鶉觚(甘肅靈台)人,一生歷經中唐德、順、憲、穆、敬、文、武、宣宗八朝皇帝,官至宰相。一生酷好文學,仕宦期間,好交名人文士,頗嗜“傳奇志怪”,所著《玄怪錄》造傳奇之文,薈萃為一集,其中80餘篇保留完整。
皇甫松
皇甫松,唐代詩人,陸州人,唐工部郎中皇甫之子。其詩歌大多反映田園、漁村的風情,純樸、真實感人。傳說其死後葬於靈台西屯塬上,其弟皇甫竹,也是詩人,死後同兄並葬一個墓地。其墓俗稱“雙堠子”。
楊重
楊重,明代靈台上良人,進士,官至翰林修撰,任為肅政大夫,漢南道監察御史。曾與南京才子比詩文,倒背《春秋》一字不差,令人折服,號稱“天下春秋第一人”。
張文明
張文明(?—1930),山東臨清縣人,畢業於北京中國大學。1930年9月4日,奉命署理靈台縣縣長。
楊子恆
楊子恆(1898—1961),靈台縣上良楊家莊人,名渠統以字引。民國陸軍將領,歷任排、連、營、旅長,隴東綏靖司令、軍長。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任甘肅省政府委員、交通廳長,民盟甘肅支部委員,民盟西北總支委員、中央委員,甘肅省第一屆人民委員會副主席,全國赴朝鮮慰問團二分團副團長,1954年當選甘肅省第一屆人民代表大會和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高永祥
高永祥(1915—1945),靈台縣星火王家莊村人,原名高蒼貴。1931年背瞞父兄投奔國民軍,1932年隨部於寧都其一,後即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在革命隊伍中,多次榮立戰功,受到嘉獎。歷任連、營長,綏晉軍三十六團團長職務,1945年犧牲於神池,時年31歲,遺體安葬於華北軍區石家莊烈士陵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