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工作的實施意見,雲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發布的政府檔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雲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工作的實施意見
- 發布單位:雲南省人民政府
雲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工作的實施意見
雲政辦發〔2016〕90號
各州、市人民政府,省直各委、辦、廳、局: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工作的意見》(國辦發〔2015〕71號)精神,不斷提升學校美育質量,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經省人民政府同意,現就全面加強和改進我省學校美育工作提出以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落實文藝工作座談會精神,按照國家和我省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要求,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學校美育全過程,根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深厚土壤,汲取人類文明優秀成果,深化美育綜合改革,提高美育質量,著力培養學生良好的審美情趣和人文素養,引領學生樹立正確的審美觀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育深厚的民族情感、激發想像力和創新意識、擁有開闊的眼光和寬廣的胸懷,培養造就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二)基本原則
堅持育人為本,面向全體。遵循美育特點和學生成長規律,以美育人、以文化人,在整體推進各級各類學校美育發展的基礎上,重點解決基礎教育階段美育工作存在的突出問題,縮小城鄉差距和校際差距,讓每個學生都享有接受美育的機會。
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以問題為導向,充分考慮地區差異,重點關注農村、邊遠、貧困、民族地區和民族學校美育教學條件的改善,加強分類指導,因地因校制宜,鼓勵特色發展,堅持整體推進與典型引領相結合,形成“一校一品”“一校多品”局面。
堅持改革創新,協同推進。加強美育綜合改革,統籌學校美育發展,促進德智體美有機融合。整合各類美育資源,促進學校與社會互動互聯,齊抓共管、開放合作,形成全社會關心支持美育發展和學生全面成長的氛圍。
(三)總體目標
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工作,到2018年,全省美育工作取得突破性進展,管理、教研機構建立健全,工作機制進一步完善,各級各類學校開足開齊美育課程,城市學校美育資源配置逐步最佳化,農村學校美育資源配置滿足教學與活動的開展,校園文化藝術活動常態化、制度化、規範化,形成各地、各校民族藝術活動的特色與傳統。逐步構建大中小幼美育教育體系,建成一批高校美育試點院校,中等專業學校美育試點學校,實現中國小校和幼稚園美育工作全面覆蓋。到2020年,形成大中小幼美育相互銜接、課堂教學和課外活動相互結合、普及教育與專業教育相互促進、學校美育和家庭美育相互聯繫、具有地域和民族特色的美育體系。
二、構建科學的美育課程體系
(四)確定各級各類學校美育課程目標
學校美育工作應以藝術課程為主體,以審美和人文素養培育為核心,以創新能力培育為重點,以各學科相互滲透為常態,科學定位各級各類學校美育課程目標。學校要嚴格執行國家公布的藝術課程方案、課程標準、教學指導綱要等有關規範,開齊開足課程。
幼稚園美育要遵循幼兒身體和心理成長規律,在幼兒成長期間運用藝術教育的途徑和功能,積極開展適合幼兒身心成長的美育活動,培養幼兒創造意識,養成幼兒語言美、行為美的良好習慣,促進幼兒健康成長。
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要注重藝術課程與活動的育人功能,激發學生藝術興趣。通過傳授必備的基礎知識與技能,發展藝術想像力和創新意識,幫助學生形成一兩項藝術特長和愛好。組建學校藝術社團,培養學生健康向上的審美趣味、審美格調、審美理想。
普通高中學校要保證藝術類必修課程的開設,要與義務教育階段銜接,滿足學生藝術愛好和特長發展的需要,體現課程的多樣性和可選擇性,豐富學生的審美體驗,開闊學生的人文視野。結合普通高中特色化建設,有條件的高中學校還應結合實際開設藝術選修課程,積極開展學生藝術社團活動。
中等職業學校要將藝術課程納入公共基礎必修課,有條件的學校要開設藝術選修課程,積極組建學生藝術社團。
特殊教育學校要結合實際,研究開設特色化藝術課程,將藝術教育與職業技能培養有機結合,為學生融入社會、創業就業和健康快樂生活創造條件。
普通高校要面向全體學生開設公共藝術課程,引導學生完善人格修養,強化學生的文化主體意識和文化創新意識,增強學生傳承弘揚中華優秀文化藝術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加強學生藝術社團建設。
高等職業院校要結合地域特色和民族傳統文化習俗,研發本地化美育課程,並注重與專業課程的有機結合,強化藝術實踐,培養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學生藝術社團活動要與創業發展相結合。
(五)完善學校美育課程體系
學校美育課程主要包括音樂、美術、舞蹈、戲劇、戲曲、影視等。各級各類學校要按照課程設定方案和課程標準、教學指導綱要,逐步開齊開足上好美育課程。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在開設音樂、美術課程的基礎上,有條件的要增設舞蹈、戲劇、戲曲等課程。普通高中在開設音樂、美術課程的基礎上,要創造條件開設舞蹈、戲劇、戲曲、影視等教學模組。職業院校要在開設與基礎教育相銜接的美育課程的同時,積極探索開設體現職業教育專業和學生特點的拓展課程。普通高校要在開設以藝術鑑賞為主的限定性選修課程基礎上,開設藝術實踐類、藝術史論類、藝術批評類等方面的任意性選修課程。各級各類學校要重視和加強藝術經典教育,根據自身優勢和特點,開發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地方和校本美育課程。
(六)注重美育實踐活動課程化管理
要將美育實踐活動納入教學計畫,實施課程化管理。建立學生課外活動記錄製度,學生參與社會文化藝術活動、學習優秀民族民間藝術、欣賞高雅文藝演出、參觀藝術展覽等情況與表現要作為學生藝術素質測評內容。將大學生參加社會藝術實踐作為美育實踐活動,納入學分管理。要以戲曲、書法、篆刻、剪紙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藝術,以及雲南民族音樂、民族舞蹈、民族民間藝術和戲曲等為重點,形成本地本校的特色和傳統。中國小校應以班級為基礎,開展合唱、校園集體舞、兒童歌舞劇、音樂劇、朗誦、美術作品展等形式多樣的群體性美育活動。建立學校與文藝院團互動機制,開展藝術精品進校園活動。幼稚園應根據兒童身心發展的特徵,以本地優秀傳統文化藝術、民俗民風為主題開展班級美育活動。活動中要注重育人作用,抵制低俗趣味的內容與形式,以及功利的不良行為和風氣。任何學校和教師不得組織學生參加以營利為目的的藝術競賽活動,嚴禁任何部門和中國小校組織學生參與商業性藝術活動或商業性慶典活動。
三、大力改進美育教育教學
(七)加快美育教學改革步伐
按照國家規定的不同學段美育課程設定方案、課程標準以及內容要求,強化美育育人目標,根據社會文化發展新變化及時更新教學內容,不斷提高美育教育教學質量。充分利用當地民族民間美育資源,搭建開放的美育平台,拓展教育空間。鼓勵各級各類學校根據自身條件和特點,開展多種形式的國際交流與合作。加強高校美育試點院校、美育實踐基地建設,鼓勵支持先行先試,推廣成果和經驗,發揮輻射帶動作用,促進學校美育整體發展。
(八)注重美育的滲透與融合
將美育貫穿在學校教育的全過程,滲透在各個學科之中。加強美育與德育、智育、體育的相互融合,與各學科教學和社會實踐活動相結合。挖掘不同學科所蘊涵的美育資源,充分發揮語文、歷史等人文學科的美育功能,深入挖掘數學、物理等自然學科中的美育價值。大力開展以美育為主題的跨學科教育教學和課外校外實踐活動。增強各學科教師的美育意識,形成課堂教學、課外活動、校園文化“三位一體”的育人合力。
(九)創新藝術人才培養模式
專業藝術院校要注重內涵建設,突出辦學特色,專業設定應與學科建設、產業發展、社會需求、藝術前沿有機銜接。加強社會服務意識,強化實踐育人,完善協同育人的人才培養模式,增強人才培養與經濟社會發展的契合度,為建設民族文化強省培養高素質、多樣化的藝術人才。遵循藝術人才成長規律,促進藝術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有機融合、專業課程教學與文化課程教學相輔相成,堅持德藝雙馨,著力提升學生綜合素養,培養造就具有豐厚文化底蘊、素質全面、專業紮實的藝術人才。
(十)建立美育網路資源共享平台
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擴大優質美育教育資源覆蓋面。加快推進農村、邊遠、貧困和民族地區國小教學點數字教育資源全覆蓋;加快推進高等院校美育課程網路資源共享。大力開發與課程教材配套的高校和中國小校美育課程優質數字教育資源,鼓勵各級各類學校結合“網際網路+教育”發展新形勢,創新學校美育教育教學方式,提高教育教學水平。
(十一)發揮校園文化的美育功能
開展學生美育活動要因地制宜,講求實效,以育人為宗旨,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先進文化導向,體現積極向上的校園文化特質;要大力開展小型、靈活、多樣的美育活動,豐富校園文化生活,積澱校園文化內涵,陶冶審美情操。民族地區要結合實際,利用當地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積極開展具有少數民族特色的課外美育活動,引領學生融入到當地民族傳統之中。要充分利用廣播、電視、網路、教室、走廊、宣傳欄等,倡導經典藝術作品進課堂、進校園,營造格調高雅、富有美感、充滿朝氣的校園文化環境,以美感人,以景育人,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和雲南民族特色文化通過校園文化環境浸潤學生心田,引導學生髮現自然之美、生活之美、心靈之美。要積極創造條件組建管樂團、合唱團、舞蹈隊、戲劇社等學生藝術社團,發揮藝術社團的骨幹作用,形成本地、本校美育活動的特色和傳統。中國小校要努力培養學生一兩項藝術愛好,每學年應舉辦以班級為單位參與的學生合唱節、書畫節、戲劇節等美育活動。面向全體學生積極開展大中小學生藝術展演活動。要抓好農村藝術實驗縣民族優秀傳統文化藝術傳承學校和藝術教育示範學校的建設。要因地制宜建設一批民族特色鮮明、文化底蘊深厚的校園文化示範基地。各高校要成立大學生藝術社團,積極開展高雅藝術進校園、戲曲進校園和豐富多彩的校園文藝活動,營造校園文化氛圍,豐富大學生校園文化生活,並將學生藝術實踐活動納入公共美育課程的學分成績評定。
(十二)加快美育教研科研改革步伐
在省級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中設立美育專項課題,並予以一定傾斜。充分發揮高校學術科研優勢,以服務決策為導向,整合資源,協同創新,深入研究學校美育改革發展中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加強美育教學研究和地方校本教材研究,形成教材更新機制。加強基礎教育階段藝術類學科教研隊伍建設,建立教研員準入制度,嚴格考核要求。探索建立各州、市、縣、區美育教研協作機制,發揮學科帶頭人在美育教學研究上的引領作用,促進美育教學質量穩步提升。定期開展網路教研、片區教研、學科中心組教研,送課下鄉等教研活動,開展協作攻關、聯合攻關,實現區域間、校際間科研資源的共建共享和優勢互補。
四、統籌整合學校與社會美育資源
(十三)解決大中國小校美育師資短缺問題
各地要制定時間表、路線圖,採取有效措施加快解決中國小校美育師資短缺問題。要按照實行城鄉統一的中國小教職工編制標準的要求,根據美育課程方案規定的課時數和學校班級數逐步配齊專職美育教師。加大特崗教師招聘力度,有計畫有重點地向村小、教學點傾斜。實行地方免費師範生招生計畫,鼓勵師範院校定向為鄉村一線學校培養國小全學科、國中音體美學科教師。建立農村和民族地區中國小校美育教師補充機制,重點補充農村、邊遠、貧困和民族地區(鄉鎮)中國小校的美育教師。以“巡迴教學”“送課下鄉”等形式,促進農村學校美育工作的發展,逐步實現教育的均衡發展。要充分發揮當地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及民間藝人的作用,開展學校藝術工作坊和藝術實踐活動。
各高等院校要根據國家規定開設的美育課程需要,加快公共藝術教師隊伍建設,加強同專業藝術院團的合作,可聘請“德藝雙馨”的藝術家作為兼職教師授課,為全體在校學生開足開齊美育課程。
高等師範院校要結合中國小美育課程的需要,以培養學生從事中國小校美育工作必備的基本知識、能力和修養為導向,堅持藝術教育專業重點培養師範類人才的辦學方向,深化課程改革和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加強學生專業素質、審美能力、藝術修養的培養;結合城鄉中國小美育教師所需的教育教學技能進行課程設定和教學方法改革,使培養的學生適應中國小校的美育教學。
(十四)切實提高美育師資整體素質
建立高校與各級政府、行業企業、中國小校協同培養美育教師的新機制,促進美育教師培養、培訓和服務一體化。建立全省名師人才庫,鼓勵成立校際美育協作區,發揮藝術學科名師工作室的輻射帶動作用,促進美育師資隊伍均衡發展。鼓勵教師參與美育課程建設和教學改革,支持教師合作開發開設美育課程,倡導跨學科合作。健全老中青教師傳幫帶和新老教師互幫互助機制。搭建美育課堂教學交流和教學技能培訓平台,加強經驗交流與培訓,定期舉辦各級美育教學優質課評比和教學基本功競賽。在中國小教師培訓工作中,要加大對美育教師特別是農村、邊遠、貧困和民族地區美育教師的培訓力度。改革培訓模式及內容,立足於中國小美育實際需求組織開展培訓,注重本鄉本土美育資源在教師培訓中的作用。
(十五)整合資源充實美育教學力量
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聯合和依託文化部門及有關單位,組織選派優秀文化藝術工作者參與文藝支教志願服務項目,積極開展“結對子、種文化”活動,鼓勵和引導高校藝術專業教師、藝術院團專家和社會藝術教育專業人士到中國小校擔任兼職藝術教師。積極探索組建美育教學聯盟、文藝工作者援教聯盟,依託聯盟搭建農村、邊遠、貧困和民族地區學校支教平台。鼓勵和支持各高校學生藝術社團、專業文藝團體、非專業的高水平文藝社團有計畫地赴各級各類學校開展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和戲曲進校園活動,組織專家講學團開設專題美育講座。聘請藝術家和民間藝人進校園,因地制宜成立有關工作室。專業藝術院校要積極在中國小校建立對口支持的基地。
(十六)積極構建美育協同育人機制
探索建立教育與宣傳、文化等部門及文藝團體的長效合作機制。建立學校、家庭、社會多位一體的美育協同育人機制。加強對家庭美育的引導,規範社會藝術考級和社會藝術培訓市場,強化社會文化環境治理,宣傳正確的美育理念。充分發揮家庭和社會的育人作用,轉變藝術學習的技術化和功利化傾向,營造有利於青少年成長的健康向上的社會文化環境。
五、保障學校美育健康發展
(十七)加強組織領導和機構建設
各地要將美育作為實現教育現代化的一項重要任務擺在突出位置,納入政府重要議事日程,建立健全美育工作機構,建立健全教育部門牽頭、有關部門分工負責、全社會廣泛參與的美育工作機制。要結合實際制定具體實施方案,明確責任,按照職能分工,落實好推進學校美育改革發展的各項任務。
(十八)健全美育工作制度
堅持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美育綜合改革。研究完善學校美育工作有關規章制度,使美育工作制度體系能夠及時適應實踐發展需要,為推進學校美育改革發展提供制度保障。
(十九)加大美育投入力度
各級政府要通過多種形式籌措資金,滿足美育發展基本需求,建立學校美育器材補充機制。各級財政部門要切實加大對美育工作的投入。要加快推進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美育設施標準化建設,加強高校藝術教育場館建設,將更多的文化建設項目布點在學校,促進學校資源與社會資源互動互聯,推動校內外資源設施共建共享。鼓勵各地籌措和利用社會資金對農村、邊遠、貧困和民族地區中國小校美育走教教師給予專項補貼。通過全面改善貧困地區義務教育薄弱學校基本辦學條件等項目,加大投入力度,補齊學校美育教學條件的“短板”,推進區域內美育教育的均衡發展。
(二十)加強美育工作評價與專項督導
開展學生藝術素質測評工作。做好國中學生音樂、美術學業水平考試的組織安排工作。實施中國小校美育工作自評制度。制定並出台符合高校公共藝術課程特點的教育教學評價標準。建立學校美育發展年度報告制度,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組織編制美育發展年度報告,積極開展第三方評價,加強學校美育質量監測。各級教育督導部門要將美育納入督導內容,定期開展專項督導檢查工作。學校美育評價等級、美育督導評估結果要作為衡量學校辦學水平的重要內容。
(二十一)加強宣傳引導
要充分利用傳統媒體和新媒體,進一步加大對學校美育工作的宣傳力度,引導全社會關心、支持學校美育工作,為加強和改進學校美育工作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雲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
2016年9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