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概況
鎮政府所在地
海拔309.5米,永漳公路貫穿全鎮,並且在全市鄉鎮中率先實現了農村公路村村通,雙洋到漳平(47公里)和到
永安(63公里)的車程分別40分鐘、60分鐘,交通十分便利。
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 11653 |
男 | 6423 |
女 | 5230 |
家庭戶戶數 | 3271 |
家庭戶總人口(總) | 11095 |
家庭戶男 | 5943 |
家庭戶女 | 5152 |
0-14歲(總) | 2660 |
0-14歲男 | 1424 |
0-14歲女 | 1236 |
15-64歲(總) | 8222 |
15-64歲男 | 4619 |
15-64歲女 | 3603 |
65歲及以上(總) | 771 |
65歲及以上男 | 380 |
65歲及以上女 | 391 |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 9603 |
自然資源
歷史變遷
雙洋鎮原為寧洋縣治所在地,明隆慶元年(1567年)建有縣城1座,以磚石砌築城牆,高1.8丈(折合6米),周長480丈(約合1600米)。城內建有縣署、學宮、
文廟、武廟等一應設施。至清,已形成衙前、南門、青龍、白虎等4條主街和御史巷等十餘條巷道。官府居民均為一式土木結構平房,縣城一面靠山,三面臨水,西南面建4座廊柱式風雨橋通往城外。民國時期只修建一些防匪土樓,官府建築大都因年久失修而毀壞或在戰亂中被焚。新中國建立時,僅剩文廟、武廟及學宮部分建築。
50年代末,拆除城牆,拓寬街道,新建公路,將南門外沿河街道逐漸處延伸至西門,長約800米,寬約8—12米,均鋪混凝土路面。沿街新建供銷社百貨、食雜、農資、棉布、旅社、飯店等門市部,企聯社大樓、農貿市場、工商所、稅務所、銀行營業所、汽車站、林業採購站等公共設施,多為2—4層磚木或
磚混結構建築。還在南門街、西門直街、城外街等街巷建有部分新店房。各街巷均鋪設混凝土路面,至1990年底,街道總長達3.7公里。
鎮區設有中學、國小、幼稚園、文化中心、影劇院、中心衛生院、歌舞廳、錄相廳等文教衛生設施。1990年,新建中國小校舍3286平方米。民居多系舊式平房。80年代新建部分磚混結構2—4層樓房。總面積達14954平方米。人均建築面積32.3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積25平方米。原有的4座風雨橋屢遭水毀,新中國建立後除多次重修外,新建3座永久性石拱橋。兩水如羅帶,七橋似彩虹,與城南麟山七層寶塔和烈士紀念碑交相輝映,使古城煥發青春。
歷史沿革
1956年為雙洋區,1958年設東風公社,1961年更名雙洋公社,1984年改鄉,1989年建鎮。1997年,面積289.5平方千米,人口1.1萬,轄雙洋居委會和城內、城外、東洋、西洋、員當、坑源、溫坑、百種畲、溪口、徐溪、大窯、中村12個村委會。
人文歷史
古鎮雙洋原為寧洋縣舊址,
明朝隆慶元年(公元1567年)寧洋
置縣,於1956年撤銷縣治,存史
389年。雙洋歷史悠久,上溯幾千年,至今仍保存較多的文物古蹟,有
文廟、
關帝廟、祝聖廟、廊橋、古民居等古建築,城南
麒麟山上,有建於明萬曆三十年(1602年)的圓覺塔,古為寧洋八景之一,周邊的村落多處富有保存價值的古民居,保留原有歷史風貌,民風淳樸。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曾兩度游寧洋溪,在雙洋嵌下了遊歷足跡和留下“程愈迫,則流愈急”的名句。2003年1月雙洋鎮被省政府確定為省級歷史文化名鎮,2006年被提名參與第一批30個福建最美鄉村評選鄉鎮之一。
經濟發展
現有
工礦企業16家,其中:
規模以上工業企業11家;農業主要以“煙、竹、茶”等
特色農業產業為主導。截止2010年6月份全鎮完成
工農業總產值32319萬元,比增15.6%,占年任務數(44000萬元)的73.45%。其中:工業產值完成24859萬元,比增18.87%,占年任務數(29300萬元)的84.84%;農業產值完成7460萬元,比增5.9%,占年任務數(14700萬元)的50.75%;共引進市外資金3316萬元,占年任務數(2400萬元)的138.1%;向上爭取資金471萬元,占年任務數(260萬元)的181.2%;完成
固定資產投資18263萬元,占年任務數(33500萬元)的54.5%;財政收入完成全口徑568.69萬元,比增28.81%,占年任務數(945萬元)的60.18%。
截止2007年底,全鎮實現
工農業總產值39259萬元。2008年同期增長(下同)25.6%,其中:
工業總產值完成28368萬元,比增32.7%;
農業總產值完成10891萬元,比增10.1%。完成
財政收入807萬元,其中:完成
預算內地方級財政收入398.82萬元,比增12.2%;完成
固定資產投資5907萬元,比增38.14%;引進市外資金3610萬元,比增2.76%;農民人均純收入4493元。
發展目標
指導思想:以
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
科學發展觀統覽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按照市第十一次黨代會的統一部署,堅持以發展為第一要務,圍繞“拚命抓項目,狠心造環境”工作主題,以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為主線,以富民強鎮、建設“生態型的中心城鎮”為目標,實施“工業強鎮”戰略,實現我鎮經濟社會的科學發展、跨越發展、
和諧發展。
總體目標:對外開放程度明顯提高;基礎設施進一步改善;
產業布局更加合理;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產業化水平不斷提高;社會事業協調發展;人民生活更加寬裕,
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再上新台階。
主要目標:
經濟結構進一步最佳化。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以工業化帶動農業產業化、促進城鎮化,實現“三化”良行互動,退一進二,工業經濟逐步形成主導地位,三產比重明顯提高。
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農民人均純收入年均遞增7%。
社會環境更加美化、最佳化。科教文體等各項社會事業全面發展,社會信用程度更加提高,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設進一步加強,“三個文明”協調發展。到2011年,全鎮建立起完善的
義務教育體系,衛生服務體系健全率達97%,新型
合作醫療覆蓋率超過95%,農村
養老保險制度基本健全,
人口自然增長率控制在6‰以內,人民民眾對社會治安的滿意率超過98%,全面完善村(居)依法自治制度。
人居環境更加和諧。生態環境得到有效保護,建成生態環境示範鎮;鎮村面貌得到進一步改觀,初步建立功能配套的集鎮區,與周邊中心鎮的差距進一步縮小。到2011年,80%農村實現戶戶通水泥路,
城鎮化率達到45%,自來水普及率達80%,通訊移動信號各自然村全面覆蓋,初步建立和諧、安康的生活環境。
主要工作措施:
一是按照“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
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要求,示範帶動,分步實施,認真實踐
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二是認真落實“拚命抓項目,狠心造環境”工作主題,以經濟建設“五項競賽”和“雙百”項目競賽活動為載體,堅定不移地走“工業強鎮”之路,發展壯大
優勢產業,引進非資源型產業,最佳化布局,加快集聚發展;三是注重運作,抓好基礎設施建設,創造優越的生產、生活條件,促進經濟跨越式發展。四是重點突破,綜合整治,加快城鎮化進程。五是最佳化環境,促進發展,構建和諧社會。六是以人為本,依法行政,加強自身建設。
旅遊資源
雙洋鎮依山傍水,碧流縈迥,一座座古香古色的廊屋風雨橋,依然架設在小溪流之上,既可溝通城內外的行人之便,又可供人乘坐歇息、閒聊,在城南、城外、城西、東洋水尾等地分別建有“太平橋”、“青雲橋”、“
登瀛橋”、“
化龍橋”,雖然歷史上迭遭洪毀,但均按原傳統風貌修復。四橋均為石墩雙孔梁式廊屋橋。古橋,是舊寧洋縣的歷史遺韻,也是根植一方地域的傳統建築文化標誌,因而歷盡滄桑、儀態不改、鄉情濃郁,風采依然。
雙洋古民居
雙洋城內城外、東洋西洋等處,尚有
建築年代久遠的古巷、古屋、古井、古街。這裡的
古民居建築古拙精緻,門樓、廳龕、柱礎、窗欞、廳壁、
石旗桿,雕琢精細,散發出濃郁的藝術氣質和田園氣息。漫步其間,細細品賞,讓人有恍如隔世之感。
雙洋文廟
文廟:在雙洋中心校內。明萬曆六年(1578年)創建,清嘉慶二十二年(1817年)、道光二十年(1840年)、
同治六年(1867年)、
2002年重修。原占地面積3000平方米,
大成殿後有崇聖祠,供奉孔子上輩先人,兩廂稱示、西廡,設諸先聖哲牌位等,現僅存主殿“大成殿”。大成殿
坐東朝西,建築面積400平方米,面闊五間,
進深14米,
重檐歇山頂抬梁
穿斗式土木結構,保存完好。
圓覺塔
圓覺塔:坐落麒麟山上,塔身高七層,呈八角形,磚木結構。塔內有木梯可盤旋通達頂層,塔高約23米,底層每面牆寬3.2米,每層四向均開有落地半圓窗。
圓覺塔建於明萬曆三十年(1602年,清
康熙十八年(1679年)重造,光緒元年(1875年)重修。塔身白色,俗稱
白塔。1996年9月20日
福建省人民政府公布
麟山塔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1997年9月立碑。
民俗風情
火龍鬧元宵
雙洋鎮在明代隆慶元年(1567年)置
寧洋縣,是一個商賈雲集的鬧市縣城。從那時起,雙洋就開始了火龍鬧元宵。開初,村民的爆竹是在各家門前迎龍時燃放,後來村民發現爆竹往龍身上丟,舞龍的為避免價格不菲的龍被燒壞,只好
搖頭擺尾躲著爆竹,這龍也就舞得更為壯觀,很快就形成爆竹炸龍——火龍
鬧元宵的風俗。最多時有九條
火龍匯聚雙洋,這風俗一直延續了400多年。
民間漢劇團
漢劇是雙洋民間傳統劇種,傳承至今已近百年
歷史,在廣大的農村中生命力極強,深受民眾的喜愛。
漢劇也被稱“外江戲”或“亂彈”,雙洋鎮業餘漢劇團前身是1914年由吳世傑創辦的“大鑼天”漢劇班,當時的“大鑼天”名盛一時,30餘個農民演員能演百餘部戲,長年在
永安、
漳平、蘇坂等地演出。1979年更名為“雙洋鎮業餘漢劇團”,吸收10名國中以上文化程度的男女青年學戲,曾出現新老演員四代同堂演出的景象。1982年劇團整頓後,吸收10位國中以上
文化程度的男女青年學戲,到各地演出,深受民眾好評。由二十多個演員組成一個漢劇、木偶劇班子,到各鄉鎮進行演出活動,並為政府各項政策宣傳服務,開展“文化
三下鄉”活動,每年都將演出近百場,深受民眾的喜愛和好評,是我鎮民間藝術上的一朵奇葩。雙洋
漢劇與
閩西漢劇是同一劇種,如今,漢劇已經被列入了國家第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006年6月國務院公布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中共有10類518項,屬第四類傳統劇種92項中的一項,在傳統劇種類中排名第33個,是我省第一批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36箇中的一個)。
特色物產
苦筍
苦肉色白,清香微苦,回口爽甜,是許多美味佳肴的上選原料,還有清熱的功效。因為它的“苦勁”,讓你不自覺地皺起
眉頭,但下咽之後就覺得有一股甘爽清涼的餘味湧起,驅使著你的筷子再夾一箸,回味,再三回味。
苦筍一般有三種做法:炒、拌、泡,風味以鹹鮮清淡為主。在雙洋,一般的家常做法就是腩肉炒苦筍,似乎家家都喜歡吃這道菜,而且都能做出點新意來,可以放
青椒炒,同樣也可以放
紅辣椒來炒。烹製苦筍菜,以每年春末剛出土、長約20厘米的苦筍為最佳選擇。其次,為了保持苦筍的原始風味,在初加工時不宜長時間對苦筍加熱;烹製時也無需把苦筍燒軟,否則將風味盡失。要知道,苦筍的吃法就講究苦、爽、嫩。吃這道腩肉炒苦筍的時候,如果還是不習慣其苦味,還可以將腩肉跟筍片夾在一起吃,口感獨特,苦味也似乎被沖淡了。
水仙茶
漳平是我國南方茶葉的重要產地之一。
水仙茶屬烏龍茶系列。傳說水仙茶最早產自境內一條叫做“
九鵬溪”的周邊地區。九鵬溪水滋潤著這片美麗富饒的土地,兩岸人民占據著亞熱帶的氣候優勢和優越的自然環境條件,從元代就開始了茶葉種植,到明清時期已有相當規模,並有了專門茶葉加工作坊。清朝光緒二十年,由“泰昌茶莊”選送的漳平水仙茶葉獲得了巴拿馬博覽會和上海博覽會金獎。而在境內出土的明代
紫砂茶壺,說明
漳平很早以前就盛行
功夫茶、講究飲茶文化了。在
南洋鄉北寮和雙洋鎮中村的交界地有一座海拔1365米的山峰——石牛崬,崖峰峭壁,終年雲霧繚繞,山頂至今還遺存著幾十株鬱鬱蔥蔥的
水仙茶母本樹,其中一棵最大的高達7.35米,這株罕見的水仙茶古樹被專家妙稱為水仙茶母本
活化石,被當地民眾譽為“仙茶”,所說有治腹痛和拉痢的奇效。勤勞智慧的漳平雙洋中村茶人鄧觀金於1914年用獨創的精湛工藝創製了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茶類——
水仙茶餅。在漳平生產的數十種烏龍茶品種中,堪稱一枝獨秀。
野生梨菇
天然植物,屬
傘菌科,具有特殊的
鮮味,據古藥典《神農本草經》記載,可使人“益智開竅”並有“壯陽
滋陰,延年益壽”的奇妙功效,是高蛋白、低脂肪食物,每100克乾品中含維生素B26.9毫克,尼克酸19.5毫克,分別是烏骨雞的35倍和3倍,
野菇中的珍品當數
梨菇。這是一種
其貌不揚的菇,顏色灰白,形狀也十分普通,但味道鮮美。
明筍乾
明筍乾由清明前精選特級
鮮筍經蒸煮、烘烤而成,其味鮮美肉厚,被譽為香菇
筍乾,含
蛋白質,維生素,
膳食纖維。其色澤清綠黃亮,香氣馥郁襲人,色
美味鮮,脆嫩可口,為風味獨特的佐餐佳晶和筵席上的高等菜餚。明筍乾就食用方法而言,稍顯繁瑣,主要是泡發較其餘筍來講,比較麻煩,因為明筍是用整棵的筍製成的。常見的泡發方法是:將
筍乾取出後用清水清洗一次,用開水浸泡2—3小時,用手搓松,用鍋煮至發脹,用清水漂洗後即可進行烹飪。
明筍的常見烹飪方法是:切成片後,和塊狀肥肉一起蒸、燉,放一些香料,美味之極!筍吸取了肥肉中的油脂,味美而香,肉在多次蒸燉之後,去了大部分油膩,入口極佳!
風鴨
寧洋風鴨:閩西
漳平雙洋鎮(舊時寧洋縣)地處偏遠山區,這裡霜凍低溫,陽光充沛,空氣新鮮。當地百姓加工
風鴨有百年歷史。鴨肥肉香,便於蘊藏的風鴨,過去加工只是為了自家過年食用。如今,經過精心加工改進的寧洋風鴨,是利用海拔千米以上高寒地帶的霜風、陽光、純淨的空氣等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和地理環境,選用以稻穀為主飼料的地方良種
番鴨為原料,經山泉水浸透後,採用地方傳統工藝和科學配方,適時精製加工而成,加以精美包裝,成為特具色澤金赤潤亮、味美香醇的地方風味,且具有健胃宜脾之功效,是送禮迎賓之佳品,被譽為閩西佳肴一絕。料理方法:將風鴨蒸熟,切裝冷盤即吃;或做火鍋味道奇美!
風鴨糊:在漳平,每逢人冬,家家戶戶殺
番鴨,褪毛棄內臟後,用竹片撐開鴨肚,用五香、
胡椒粉、
味素、食鹽等
滷料抹遍鴨內外後,將鴨懸掛在通風日照的走廊過道處,任風吹日曬使鴨風乾,故俗成'風鴨'。用風
鴨肉丁和以
冬筍絲、香菇片、碎肉、
大蒜等,拌煮成糊狀,謂之風鴨糊,香醇可口。
紅菇
紅菇菌蓋呈扁半球形,中部下凹,深菜
紅色、紫紅色,菌肉白色,湯色粉紅。生長於原始森林中,無污染,夏秋采,曬乾。性甘、溫,益血通經,
補血活血。治貧血、
產後惡露不盡、
白帶過多、月經不調、
關節痛,
手足麻木、
四肢抽搐。紅菇是一種名貴的食用菌,純天然野生,含有豐富的
維生素B、D、E等,能補血,特別適合產婦及貧血者食用,其味道鮮美,清香爽口,湯色清紅,具有較高的營養價值,能預防感冒和
肝硬化,並有降低血壓、減少
膽固醇抗癌等作用。紅菇形似碗碟,營養豐富,味道鮮美,含高蛋白和多種
維生素,為富有特色的調味佐料和佳肴,也可藥用,有解毒、滋補功效,是產婦滋補佳品,宴席珍饈和饋贈親友的上好禮品。
紅菇的
菌絲不能分離,故至今無法進行人工栽培,日見珍貴。它生長於原始森林之中,人工採摘,產量較少。料理方法:將乾菇浸泡後洗淨切成小塊,配與雞、鴨、排骨、豬腳等燉或即吃。
政府工作報告
(一)綜合經濟實力不斷壯大
2010年,全鎮完成
工農業總產值55850萬元,比增17.5%。其中:工業產值完成41599萬元,比增22%;農業產值完成14251萬元,比增5.95%;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產值32081萬元,比增76.9%;引進市外資金8525萬元,占年任務數(2400萬元)的355.3%;向上爭取資金1617.97萬元,占年任務的622.3%;完成
固定資產投資34350萬元,占年任務的102.54%;完成財政總收入1437萬元,比增30.7%,其中
預算內地方級財政收入540.16萬元,比增43%;
農民人均純收入6635元,比增11.9%。
(二)項目建設成效顯著
以“五項競賽”活動為載體,積極服務好境內和“飛地”的在建和投產的企業。全力配合市級以上重點建設項目翁頭嶺煤炭開發、紅獅礦山及雙洋鎮煤礦資源整合等項目林地徵用等相關工作;積極協調解決農正天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融資問題;積極服務好“南三龍”高速鐵路建設項目和重大儲備項目中村抽水蓄能電站的前期工作的推進。立足區位、人文和生態等資源優勢,做好寧洋古鎮生態觀光園的意向簽約。策劃生成中村
生態旅遊休閒、石坑大峽谷生態旅遊等經濟社會項目。2010年,新策劃生成項目10個,新開工項目1個。完成項目成果對接13個,為市工業園區招工98名,完成年任務數的122.5%。
(三)農業產業穩步發展
發揮政府在政策引導、技術服務、信息服務等方面的職能,積極爭取和宣傳農業農資優惠政策,重點抓好“煙、竹、茶”等特色農業產業的發展壯大。2010年,全鎮共發展
烤菸種植4525畝,完成烤菸收購11372.5擔,全年產值1093萬元。完成臥式密集型烤房建設33座,發放建設改造烤房補貼119.3萬元;抓好百種畲、坑源毛竹豐產示範片建設,通過專題培訓、示範帶動、外出參觀、領導掛鈎等辦法,大力推廣科學育竹技術,不斷增加竹農收入,2010年毛竹產量122.9萬根,產值1203萬元;努力打造“中村水仙”品牌,整合制茶作坊,在中村建立茶文化室、規劃建設茶文化大戶和茶葉集中加工點等,努力推廣
漳平水仙茶標準化載培、管理技術。2010年,全鎮新植茶園568畝。以工業化理念謀劃農業產業發展,中村朴玉茶葉專業合作社正在做強做大。同時,全力做好農村經濟示範項目,著眼於打造閩西最大農業機械專業合作社,按照“擴大規模、建立機制、打響品牌、推進服務、創出效益”的要求,不斷強化
經營理念,引導社員跨區作業,提高合作社效益,並且做好
農機專業合作社綜合大樓建設。2010年5月雙洋駿華農機合作社獲評國家級
農民專業合作社示範社。
(四)旅遊發展步伐不斷加快
2010年,我鎮認真落實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旅遊發展年”,依託北線“生態文化游”的建設思路,立足歷史文化名鎮古蹟、人文、生態等旅遊資源特色,明確全鎮旅遊發展戰略,高起點科學編制《漳平市雙洋鎮旅遊發展總體規劃》,制定《雙洋古鎮保護與發展規劃》、《雙洋鎮古鎮建築保護管理辦法》,製作人文、古蹟、自然、生態景點、項目推介等的圖文並茂文化古鎮宣傳畫冊,設立大型古鎮生態和人文的宣傳廣告牌,對內對外宣傳古鎮生態旅遊資源,逐步提高雙洋古鎮生態文化旅遊知名度。搶抓機遇,策劃儲備歷史古鎮文化、麟山休閒公園、
紫雲洞山景區、石坑大峽谷
生態旅遊、中村土客迷情旅遊度假區、寧洋古鎮生態觀光園等旅遊開發項目,並向社會推介招商,通過政府引導,外引內聯,加快雙洋旅遊產業發展。
(五)基礎設施建設不斷完善
雙洋集鎮總體規劃和城內新村、東洋新村、
溪口新村、大窯新村詳細規划進一步深化;城邊南路道路改造等集鎮路網改造基本完成;城內、徐溪、溫坑、百種畲等村的土地項目整理進展順利;完成寧洋橋改造,西洋村100戶農村改廁項目;雙洋自來水廠、雙洋敬老院、雙洋文化站、雙洋溪治理項目和現代菸草工程建設有序推進。“綠、亮、美”工程深入實施。
城鎮規劃管理制度進一步完善,城鎮面貌得到明顯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