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來源】
陝西省人民政府關於加速發展農業機械化的決定
(陝政發〔1996〕14號一九九六年二月十八日)
農業機械化是實現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的重要手段,也是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標誌和組成部分。發展農業機械化,對於改善農業生產條件,加速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和套用,有效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產出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為了全面加快農業現代化步伐,確保完成“米袋子”和“菜籃子”工程建設任務,促進農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必須採取切實措施,全面加速發展農業機械化事業。為此,特作如下決定:
一、加速發展農業機械化是發展農村經濟的迫切需要
“八五”以來,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我省農業機械化開始由單一農田作業向種養加、農科教相結合,產供銷、貿工農一體化方向發展,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全省“八五”農業機械經營總收入累計73.1億元,比“七五”增長61.4%;農業機械總動力達到748萬千瓦,總值37億元,分別比 “七五”末增長5.1%和41%;擁有拖拉機27.25萬台,增長6.16%;農業機械年作業總量達到1.75億畝(次),綜合機械化作業水平達到46%以上;研製推廣農機新技術30項,新機具2.5萬台(件),實施面積7000萬畝(次)。農業機械的廣泛套用,推進農業向深層次開發,推動傳統農業開始向現代農業轉變。
根據“九五”計畫,到2000年全省農業總產值要達到300億元(1990年不變價),糧食總產量要達到1400萬噸以上,農民人均純收入要達到1870 元。宏偉的奮鬥目標向農業機械化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省農業機械在發展的現狀,同形勢的要求仍然很不適應。一是農機管理體制不順,制約整體優勢的發揮。二是行業法規建設滯後,巨觀調控能力較差。三是農機服務體系不健全,隊伍不穩定,行業服務功能薄弱。四是農機動力和配套結構失衡,發展水平低下,畝均農機動力低於全國平均水平38.8%以上。五是大中型拖拉機及配套農具嚴重老化,更新報廢緩慢,綜合機械化水平偏低。六是農業機械化投入偏少,新機具新技術難以推廣,發展後勁不足;農機工業企業設備、工藝落後,資金短缺,農機產品積壓和缺門斷檔並存。對這些問題必須採取果斷措施,儘快加以解決,以促進我省農業機械化事業的進一步發展。
二、發展農業機械化的基本思路和奮鬥目標
我省農業機械化發展的基本思路是:以鄧小平同志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及黨的十四屆五中全會和省委八屆四次會議精神為指導,以發展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為宗旨,以增加農副產品有效供給和農民收入為目的,以深化改革為動力,理順管理體制,加強行業管理,健全服務體系,加快科技進步,完善投入機制,強化巨觀調控,推進產業化進程,實現農業機械化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主要發展目標是:到“九五”末,全省農業機械總動力達到800萬千瓦,拖拉機擁有量達到30萬台,農業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50%以上(其中關中地區達到 60%以上),年實現農機經營服務總收入30億元。建成20個機械化示範縣,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70%以上。農業機械化對糧食增產和農業總產值增長的貢獻份額分別達到15%和20%以上,為全省農民人均創造純收入200元(1990年不變價)。
到2010年,農業機械總動力達到1000萬千瓦,拖拉機擁有量達到40萬台,農業綜合機械化水平達到60%以上(其中關中地區達到80%以上),年實現農機經營服務總收入50億元。
三、認真實施機械化增產增收工程
根據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需要,“九五”期間,我省將組織實施六項機械化增產增收工程:
1、農業節本增效工程。以小麥、玉米、水稻、棉花為主,實施機械深施化肥、精量播種、高效植保、節水灌溉和節油的農業節本增效工程,降低生產成本,提高農作物產量,提高經濟效益。
2、旱地機械化農業工程。在渭北、陝北、陝南旱地農業生產區,實施深耕蓄水保墒、溝種溝播、聯合收穫、秸桿還田等系列綜合配套機械化工程技術,提高旱地農業綜合生產能力。
3、玉米增產機械化工程。套用機械精量播種、深施化肥、秸桿還田、聯合收穫技術,提高玉米生產能力,促進糧食上台階。
4、“菜籃子”生產機械化工程。主要圍繞大中城市郊區的肉、蛋、奶和蔬菜生產,開展機械化養雞、養牛、養豬和蔬菜大棚機械化生產,提高產品質量和數量。
5、果園生產機械化工程。主要解決果園生產和果品加工貯藏機械化,提高果品產量、品質,降低勞動強度和生產成本,增加農民收入。
6、農畜特產品加工增值機械化工程。利用先進的機械化配套機具和技術,組織開展規模化、集約化經營,提高規模效益,提高產品檔次,提高科技附加值,形成農村新的經濟成長點。
為了保證六項機械化增產增收工程的實施,必須抓好四項工作。一是要調整農機動力和配套機具結構,有計畫地進行大中型拖拉機和機具更新,使拖拉機和農具配套比達到1:1.3,提高機械化作業質量和生產能力。二是要切實管好用好現有農業機械,改善機具技術狀態,力爭農業機械完好率達到80%以上,使其充分發揮作用。三是以機械化農業生產工程為重點,組織實施區域性集團化規模作業,完善作業服務組織,改進管理形式,開展科技承包,大幅度提高機械化水平。四是圍繞增加農副產品有效供給和增加農民收入,推進農業機械化向產前、產後延伸,向養殖業、加工業擴展,全面提高機械化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四、大力開發、推廣農業機械化新技術
要堅持為發展農業和農村經濟服務的方向,堅持“五個結合”(基礎研究與套用研究相結合、生產急需與技術儲備相結合、農機與農藝相結合、開發研製與引進吸收相結合、機械化半機械化與人畜力手工工具相結合)的原則,進一步加快農業機械化新技術、新機具的開發、研製、引進、消化、推廣和套用,力爭使農業機械化科技成果轉化率達到50%以上。具體工作中要注意抓好四個環節:第一,要加強行業發展規劃、戰略、政策和機械化規模作業組織形式以及農機與農藝結合的“軟體”研究,為加速農業機械化發展提供決策依據。第二,要研製開發農業機械化新技術、新機具,適應農業生產和農村經濟快速發展的需要。第三,要大力加強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工作,圍繞“米袋子”、“菜籃子”和農業生產工程,積極組織推廣旱地溝播、精少量播種、山地水平溝種植、深施化肥、高效植保、節水灌溉、秸桿綜合利用、聯合收穫、農副產品加工和機械化養殖等十項機械化技術,推進“噸糧田”、“雙千田”、“旱作農業高產田”建設。第四,要切實抓好技術培訓工作,認真抓好農機中專和成人教育工作,全面實施“綠化證書”制度,改善農機人員知識結構,提高農機人員素質,使科技成果儘快轉化為現實生產力。
五、加強農業機械化服務體系建設
建立健全有效的包括農機使用管理、科技推廣、教育培訓、安全監理、信息服務、技術監督、修理製造、供應銷售等內容的農機服務體系,並使之有效地運轉,是實現農業機械化發展的保障和支撐。“九五”期間,重點建立健全農機技術推廣、信息服務、技術監督(包括作業質量監督)服務體系。在建立省級中心的同時,力爭新建和完善5個地(市)級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中心和50個縣級中心,為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提供全程、全方位服務。
農業機械化服務體系要保持人員、隊伍的相對穩定,財政不能簡單地“脫鉤”、“斷奶”,不能隨意擠占和平調其資產,以確保其服務功能的充分發揮。
要繼續做好鄉鎮農機管理服務站的定編、定員工作,充實和穩定專業技術人員。鄉鎮農機管理服務站實行“條塊結合、雙重管理、以縣為主”的管理體制,發揮縣、鄉兩個方面的積極性。
鼓勵和支持農業機械化管理服務組織興辦經濟實體,實施“龍頭”實體(企業)帶動戰略,走農機服務產業化的路子。農機管理服務組織興辦的經濟實體,服務收入不上交,不抵減事業費,以增強農機服務機構的經濟實力,更好地開展服務。
六、認真落實支持農業機械化發展的優惠扶持政策
1、省財政每年安排200萬元經費,用於農業機械化新技術、新機具的研製、引進、開發、推廣和教育培訓。以後隨著財政收入的增長逐年增加。
“八五”期間省財政扶持農機服務體系建設的專項資金,“九五”期間繼續列支。
2、每年在安排用於“米袋子”、“菜籃子”、糧食專項、農業綜合開發等農業專項投資中,要安排一定資金用於農業機械化工程開發和設施建設。
3、省計畫部門每年安排100萬元基本建設投資,用於省級農機部門的基礎設施建設。
4、從1996年起,農業動力機械每馬力年徵收2元,建立農業機械化發展專項資金,主要用於集約化規模作業的組織管理、集團技術承包和重點工程項目省內配套。
5、各級農業銀行對農機企業技術改造、大中型拖拉機更新、農業機械購置及生產性流動資金,要作為農業貸款的重點,及時安排落實。
6、各級財政對大中型拖拉機更新和農業機械購置,分級給予導向性補貼或貸款貼息,鼓勵和引導農民增加對農機的投資。
7、經評估合格的地、縣農業機械化學校納入成人教育序列,其教育經費同其他學校同等對待。
8、省、地、縣農業機械管理站、監理站、鑑定站(質檢站)、技術推廣站、研究所和農業機械化學校為國家全額預算事業單位,各級財政要將其事業費列入同級財政預算安排解決。
9、各級稅務部門對農機部門為農業生產提供技術推廣、機械植保、機械耕作、機械灌溉、機械收割、農業運輸、科學管理等技術服務或勞務所取得的收入免徵所得稅;對農機部門提供的農業機耕、排灌、植保、收割以及相關的技術培訓等業務收入暫免徵收營業稅;國家確定的“老、少、邊、窮”地區新辦的農機企業(實體),3年內減征或免徵所得稅。
10、縣以上(含縣級)農機部門經營農用柴油,儲油能力達到200噸的,享受經營批發權。
七、加強農業機械監督管理工作
要加強農機產品質量監督管理,未經鑑定合格的農機產品,不準投放市場。
要加強農機市場管理。各級工商行政管理、農機管理、技術監督和供銷部門,要對農機市場經常進行檢查、檢驗和監督,開展打擊假冒偽劣農機產品活動,淨化農機市場,維護農機經營者的利益。
要加強農機安全監督管理。各級農機安全監理和公安部門,要切實抓好以拖拉機及駕駛員年檢審驗為主要內容的各項安全監理工作,搞好路檢路查,防止和消除事故隱患,把農機事故降到最低限度。
要加強農機作業質量監督管理。各縣農機和物價部門要從當地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實際出發,制定農機作業質量標準和收費標準,加強檢查監督,規範農機作業市場行為,引導和保護其健康發展。
加強農機維修網點的監督管理。農機部門要認真抓好農機維修點和修理工的審驗及考核工作,實行“等級證書”制度。未經農機部門檢審和考核合格的農機維修點和修理工,工商部門不予辦理營業執照。
八、切實加強對農業機械化工作的領導
農業機械化工作是農村經濟工作的一個重要方面,各級人民政府要把發展農業機械化要作為一件大事,列入議事日程,認真抓好。
要建立健全專門領導機構,加強對這項工作的具體領導。省上將建立農業機械化工作協調會議制度,協調解決全省農業機械化發展中的重大問題。各地、市、縣也要建立相應的組織,加強具體領導,推進農業機械化事業的發展。
要進一步理順農機管理體制。地市統一設立農機局。縣(區)農機總動力在5萬千瓦以上的,設立農機局,其他統一設立農業機械管理中心(站),賦予其行政職能。已將農機管理部門改為公司的,要儘快改過來。地、縣對農業機械的使用管理、科研推廣、教育培訓、信息服務、安全監理、技術監督、供應銷售、修理製造等業務要統一歸口農機(農業)部門管理。
要組織有關部門大力支持。各級政府要組織計畫、財政、公安、物價、金融、物資、電力、石油、機械等部門,明確分工,落實責任,使之發揮各自職能,切實搞好服務,幫助農機部門解決各種實際問題。
各級農機部門要進一步更新觀念,轉變作風,加強調查研究,及時提出意見和建議,為各級政府決策提供依據,當好參謀、助手。要面向農業,面向農村,面向農村經濟建設主戰場,抓住機遇,深化改革,振奮精神,開拓進取,強化服務,全面推進農業機械化事業的發展,為振興我省經濟作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