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畫單列市財政廳(局)、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財務局、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農業部(黑龍江省農墾總局)農業綜合開發機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關於調整和完善農業綜合開發扶持農業產業化發展相關政策的通知
- 發布單位:國家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畫單列市財政廳(局)、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財務局、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農業部(黑龍江省農墾總局)農業綜合開發機構:
為進一步完善現行農業綜合開發政策,圍繞打造區域農業優勢特色產業集群,促進農業產業化發展,推進現代農業建設,結合農業綜合開發工作實際,現將農業綜合開發扶持農業產業化發展相關政策調整如下: 一、產業化經營項目由省級農發機構組織項目申報和審核批覆,並及時報國家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以下簡稱國家農發辦)備案。...
(財政部令第60號)和《關於調整和完善農業綜合開發扶持農業產業化發展相關政策的通知》(國農辦〔2015〕52號)要求,為更好地擇優選項,鼓勵符合條件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和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申報2016年國家農業綜合開發產業化經營項目,現發布項目申報指南如下:...
扶持農業產業化發展,是農業綜合開發延長和完善農業產業鏈條、推進農業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的重要方式。在當前農業生產成本攀升、資源環境硬約束加劇的新態勢下,迫切需要強化農業綜合開發扶持產業化發展的作用,在扶持方式、扶持對象、扶持方向和扶持環節上開闢新路徑、挖掘新潛力,加快轉變農業發展方式,實現農...
加強小麥及其副產品的綜合開發利用,積極推進小麥深加工,鼓勵發展小麥胚芽油、麩皮製品、戌聚糖等深加工產品。建立以太和為中心的100萬畝綠色食品小麥原料生產基地和小麥制粉加工基地。重點扶持阜陽快樂麵粉、太和六本食品、三泰麵粉等加工企業擴大規模,提升檔次,延長產業鏈。爭創銷售收入超億元龍頭企業5家,省級品牌農...
《2011年國家農業綜合開發產業化經營項目申報指南》 扶持農業產業化經營是國家財政支持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的一項重要舉措,是農業綜合開發的一項重要任務。為更好地體現公開、公平、公正原則和在更大範圍內擇優選項,鼓勵符合條件的項目單位申報國家農業綜合開發扶持的農業產業化經營項目,按照《國家農業綜...
山東省農業綜合開發產業化發展財政補助項目管理辦法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促進我省農業綜合開發產業化發展財政補助項目管理工作科學化、制度化、規範化,保障項目順利實施,根據《山東省財政廳關於印發〈山東省農業綜合開發資金和項目管理辦法〉的通知》(魯財農發〔2017〕2號),制定本辦法。第二條 農業綜合開發...
一、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指導方針和原則 我省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要繼續貫徹“決不放鬆糧食生產,大力發展多種經營”的方針,以市場為導向,依靠科技進步,最佳化配置農業資源,綜合發展農林牧漁各業,積極發展農村二三產業,形成合理的產業結構,使農業成為高產優質高效的現代基礎產業,確保農產品的有效供給和農民收入的...
三、支持政策 (一)健全財政投入保障機制。自治區統籌相關資金,根據產業發展規劃,對符合資金使用政策的設施農業項目進行獎補或貼息。各市、縣要積極籌措資金加大對設施農業扶持力度。依託現代特色農業示範區、現代農業產業園等各類涉農園區(基地)建設支持設施農業發展。安排漁業發展補助資金、成品油價格調整對漁業補...
“十五”期間,我省農業產業化經營的指導思想是:以黨的十六大精神為指導,以擴大農民就業和增加農民收入為核心,以工業理念抓農業,引導工商資本、民間資本和外資進入農業領域,實行企業化經營、標準化生產、行業化管理,推動我省農業產業化經營再上新台階,全面提高農業的整體素質和綜合效益,切實推進加快...
探索利用股權投資基金、股權引導基金等方式,引導社會資本投入農業綜合開發,共同扶持壯大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加大貸款貼息扶持力度,撬動更多金融資本投入農業產業化發展。擴大產業化經營項目“先建後補”試點省份,探索財政資金扶持農業產業化發展的有效模式。(十一)推進兩類項目有機結合試點工作。按照“依...
全省農業綜合開發工作,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圍繞發展現代農業、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主線,資金安排通過向高標準農田建設聚焦,項目布局向糧食主產區聚焦,著力打造糧食生產核心區和農業優勢產業集群,強化資金和項目兩項管理,落實建設高標準節水農田、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
的精神,落實《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關於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的相關要求,充分發揮中央財政農業綜合開發貼息資金和中國農業銀行信貸資金在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推進現代農業中的作用,財政部經商中國農業銀行同意,決定從2011年起,採取中國農業銀行貸款、財政貼息的方式,每年由雙方合作...
的通知》(瓊農辦〔2018〕24號)的要求,為有效發揮農業綜合開發對農業產業化的支持、推動作用,實現精準開發、規模開發,扶持區域優勢特色農業產業做大做強,參照相關產業劃分標準及優勢特色產業參考指標,根據文昌市現有農業發展現狀,確定了3個優勢特色產業,分別是文昌雞產業、椰子及深加工產業、水產養殖及育...
孵化扶持有機畜產品加工貿易企業,建立集生產、加工、管理、信息、行銷等一體化的有機畜牧業運行體系,形成完整的有機畜產品開發產業鏈,培育有機食品文化,創立有機畜產品知名品牌,建成青藏高原乃至全國知名的有機畜牧業示範區。 ———海西循環農業發展示範區。樹立循環經濟理念,遵循“減量...
四川省調整完善農業三項補貼政策實施方案 為進一步改革完善農業補貼制度,中央啟動調整完善農作物良種補貼(含花生和馬鈴薯良種補貼)、種糧農民直接補貼和農資綜合補貼(以下簡稱農業“三項補貼”)改革試點工作,並將四川納入全國首批試點省範圍。根據《財政部農業部關於調整完善農業三項補貼政策的指導意見》(財農〔2015〕31...
為深入貫徹落實胡錦濤總書記視察黑龍江時關於“積極發展現代化大農業”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快推進以大水利、大農機、大科技、大合作為主要特徵,以水利化、科技化、機械化、合作化、產業化、市場化、城鎮化、生態化為重要標誌的現代化大農業建設,促進農業農村經濟更好更快發展,依據...
農業綜合開發產業化經營項目包括一般產業化項目、龍頭企業帶動產業發展和“一縣一特”產業發展試點項目。 1. 一般產業化項目扶持範圍為:農產品、經濟林及設施農業種植、畜禽水產養殖等種植養殖基地,農產品加工,儲藏保鮮、產地批發市場等流通設施。扶持對象為符合農業綜合開發立項條件的農業產業化龍頭...
第十四條 國家農發辦根據農業綜合開發項目的類型和扶持對象規定項目自籌資金的投入比例。鼓勵土地治理項目所在地的農村集體和農民以籌資投勞的形式進行投入。第十五條 農業綜合開發財政資金投入以土地治理項目為重點。省級農發機構根據國家農發辦的規定和本省資源狀況和經濟發展要求確定本省土地治理項目和產業化發展項目的...
同時農民生活品質逐步提高,目前建有綜合服務社區的農村社區達1089個。 1.2. 發展機遇與條件 一是“三高四新”戰略為全市農業產業轉型升級提供新機遇。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發展的第一動力,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為我國進入國際科技前沿、實現產業變革創造了條件,關鍵核心技術的攻關、突破與創新...
(四)擬開發治理的地塊所在村的村民代表大會通過,或者所涉及的農戶三分之二以上同意;(五)國家和省農業綜合開發主管部門規定的其他條件。第十條 農民專業合作社、涉農企業等市場經營主體可以申報國家農業綜合開發產業化發展項目。申報國家農業綜合開發產業化發展項目應當具備下列條件:(一)符合產業政策和行業發展規劃...
“米袋子”“菜籃子”得到有效保障,十大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產業集群綜合產值達到4500億元,鄉村旅遊、農村電商等新產業新業態蓬勃發展。“巴味渝珍”入選新華社民族品牌工程,主要農產品質量安全例行監測合格率保持在97%以上。累計建成高標準農田1301萬畝,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達到52%、良種覆蓋率達到...
一是壯大農業主導產業。依託鎮域1—2個農業主導產業,著眼全產業鏈培育,支持建設規模化、標準化、專業化綠色生產基地,扶持發展農產品初加工、精深加工、綜合利用,支持建設倉儲物流體系,創建區域品牌、產品品牌,培育新業態新模式,推進產業深度融合,構建特色鮮明、布局合理、創業活躍、聯農緊密的鄉村產業體系,示範...
根據國家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關於印發2014年國家農業綜合開發產業化經營項目申報指南的通知》(國農辦[2013]197號)和《國家農業綜合開發辦公室關於做好2014年農業綜合開發產業化經營項目申報工作的通知》(國農辦〔2013〕224號)及省辦通知要求,現就做好2014年農業綜合開發產業化經營項目申報工作通知如下。
推進農業全產業鏈開發。順應產業發展規律,開發農業多種功能和鄉村多元價值,推動農業從種養環節向農產品加工流通等二三產業延伸,健全產業鏈、打造供應鏈、提升價值鏈,提高農業綜合效益。 有序推進鄉村建設。堅持為農民而建,遵循鄉村發展建設規律,注重保護鄉村特色風貌,促進農村基礎設施和基本公共服務向村覆蓋、往戶延伸,切...
(三十三)關於“支持符合條件的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和各類農業相關企業通過多層次資本市場籌集發展資金”的問題,由證監會會同人民銀行、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農業部、林業局等部門研究提出落實意見。(三十四)關於“抓緊研究現有土地承包關係保持穩定並長久不變的具體實現形式...
要進一步調動農民民眾務農種糧的積極性和地方政府重農抓糧的積極性,以嚴格保護耕地為基礎,以加強農田水利建設為重點,以推進科技進步為支撐,以健全服務體系為保障,力爭經過幾年的努力,使農業的物質技術條件明顯改善,土地產出率和勞動生產率明顯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和競爭力明顯增強。一、穩定、完善和強化扶持農業發展...
促進農產品和加工副產物綜合利用企業與農民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有機結合,推動副產物綜合利用原料標準化,實現加工副產物的有效供給。針對重點地區、品種和環節,開發新能源、新材料、新產品,變廢為寶,化害為利。(六)融合發展促提升。結合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試點,支持農戶、合作社、企業等經營主體建設、完善、...
市發展改革委、市經濟信息委、市農委、市通信管理局要加強協調配合,重點負責農村信息化綜合服務平台、主流門戶、農村信息產業升級和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市級各有關部門負責職能範圍內的農村信息化工作;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負責建立督查考核機制和績效評估機制。各區縣(自治縣)政府要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