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議程
時 間:2022年12月27日 10:00
地 點:教育部北樓二層報告廳
主持人:教育部新聞辦主任、新聞發言人 續梅
出席人員:
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司長 陳子季
國家發展改革委社會司司長 歐曉理
天津市委教育工委常務副書記、市教委主任 荊洪陽
中國中車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董事 王銨
深圳職業技術學院校長 許建領
內 容:
介紹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深化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的意見》有關情況
議 程:
一、請陳子季介紹《關於深化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的意見》總體情況
二、請歐曉理介紹深化職業教育產教融合相關情況
三、請荊洪陽介紹天津市探索省域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新模式相關情況
四、請王銨介紹中車集團打造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相關情況
五、請許建領介紹深圳職業技術學院提升關鍵辦學能力相關情況
六、回答記者提問
意見全文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關於職業教育工作的決策部署和習近平總書記有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持續推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最佳化職業教育類型定位,現提出如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1.指導思想。以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
黨的二十大精神,堅持和加強黨對職業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把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堅持服務學生全面發展和經濟社會發展,以提升職業學校關鍵能力為基礎,以深化產教融合為重點,以推動職普融通為關鍵,以科教融匯為新方向,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性,統籌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繼續教育協同創新,有序有效推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切實提高職業教育的質量、適應性和吸引力,培養更多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國工匠,為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奠定堅實基礎。
2.改革方向。深化職業教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堅持以人為本、能力為重、質量為要、守正創新,建立健全多形式銜接、多通道成長、可持續發展的梯度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推動職普協調發展、相互融通,讓不同稟賦和需要的學生能夠多次選擇、多樣化成才;堅持以教促產、以產助教、產教融合、產學合作,延伸教育鏈、服務產業鏈、支撐供應鏈、打造人才鏈、提升價值鏈,推動形成同市場需求相適應、同產業結構相匹配的現代職業教育結構和區域布局。構建央地互動、區域聯動,政府、行業、企業、學校協同的發展機制,鼓勵支持省(自治區、直轄市)和重點行業結合自身特點和優勢,在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上先行先試、率先突破、示範引領,形成制度供給充分、條件保障有力、產教深度融合的良好生態。
二、戰略任務
3.探索省域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新模式。圍繞深入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區域重大戰略等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國家主導推動、地方創新實施,選擇有迫切需要、條件基礎和改革探索意願的省(自治區、直轄市),建立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部省協同推進機制,在職業學校關鍵能力建設、產教融合、職普融通、投入機制、制度創新、國際交流合作等方面改革突破,制定支持職業教育的金融、財政、土地、信用、就業和收入分配等激勵政策的具體舉措,形成有利於職業教育發展的制度環境和生態,形成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新經驗新範式。
4.打造市域產教聯合體。省級政府以產業園區為基礎,打造兼具人才培養、創新創業、促進產業經濟高質量發展功能的市域產教聯合體。成立政府、企業、學校、科研機構等多方參與的理事會,實行實體化運作,集聚資金、技術、人才、政策等要素,有效推動各類主體深度參與職業學校專業規劃、人才培養規格確定、課程開發、師資隊伍建設,共商培養方案、共組教學團隊、共建教學資源,共同實施學業考核評價,推進教學改革,提升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質量;搭建人才供需信息平台,推行產業規劃和人才需求發布制度,引導職業學校緊貼市場和就業形勢,完善職業教育專業動態調整機制,促進專業布局與當地產業結構緊密對接;建設共性技術服務平台,打通科研開發、技術創新、成果轉移鏈條,為園區企業提供技術諮詢與服務,促進中小企業技術創新、產品升級。
5.打造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優先選擇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高檔數控工具機和機器人、高端儀器、航空航天裝備、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先進軌道交通裝備、能源電子、節能與新能源汽車、電力裝備、農機裝備、新材料、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等重點行業和重點領域,支持龍頭企業和高水平高等學校、職業學校牽頭,組建學校、科研機構、上下游企業等共同參與的跨區域產教融合共同體,匯聚產教資源,制定教學評價標準,開發專業核心課程與實踐能力項目,研製推廣教學裝備;依據產業鏈分工對人才類型、層次、結構的要求,實行校企聯合招生,開展委託培養、訂單培養和學徒制培養,面向行業企業員工開展崗前培訓、崗位培訓和繼續教育,為行業提供穩定的人力資源;建設技術創新中心,支撐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培養,服務行業企業技術改造、工藝改進、產品升級。
三、重點工作
6.提升職業學校關鍵辦學能力。優先在現代製造業、現代服務業、現代農業等專業領域,組織知名專家、業界精英和優秀教師,打造一批核心課程、優質教材、教師團隊、實踐項目,及時把新方法、新技術、新工藝、新標準引入教育教學實踐。做大做強國家職業教育智慧教育平台,建設職業教育專業教學資源庫、精品線上開放課程、虛擬仿真實訓基地等重點項目,擴大優質資源共享,推動教育教學與評價方式變革。面向新業態、新職業、新崗位,廣泛開展技術技能培訓,服務全民終身學習和技能型社會建設。
7.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切實提升教師思想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水平。依託龍頭企業和高水平高等學校建設一批國家級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培養培訓基地,開發職業教育師資培養課程體系,開展定製化、個性化培養培訓。實施職業學校教師學歷提升行動,開展職業學校教師專業學位研究生定向培養。實施職業學校名師(名匠)名校長培養計畫。設定靈活的用人機制,採取固定崗與流動崗相結合的方式,支持職業學校公開招聘行業企業業務骨幹、優秀技術和管理人才任教;設立一批產業導師特聘崗,按規定聘請企業工程技術人員、高技能人才、管理人員、能工巧匠等,採取兼職任教、合作研究、參與項目等方式到校工作。
8.建設開放型區域產教融合實踐中心。對標產業發展前沿,建設集實踐教學、社會培訓、真實生產和技術服務功能為一體的開放型區域產教融合實踐中心。以政府主導、多渠道籌措資金的方式,新建一批公共實踐中心;通過政府購買服務、金融支持等方式,推動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園區提高生產實踐資源整合能力,支持一批企業實踐中心;鼓勵學校、企業以“校中廠”、“廠中校”的方式共建一批實踐中心,服務職業學校學生實習實訓,企業員工培訓、產品中試、工藝改進、技術研發等。政府投入的保持公益屬性,建在企業的按規定享受教育用地、公用事業費等優惠。
9.拓寬學生成長成才通道。以中等職業學校為基礎、高職專科為主體、職業本科為牽引,建設一批符合經濟社會發展和技術技能人才培養需要的高水平職業學校和專業;探索發展綜合高中,支持技工學校教育改革發展。支持優質中等職業學校與高等職業學校聯合開展五年一貫制辦學,開展中等職業教育與職業本科教育銜接培養。完善職教高考制度,健全“文化素質+職業技能”考試招生辦法,擴大套用型本科學校在職教高考中的招生規模,招生計畫由各地在國家核定的年度招生規模中統籌安排。完善本科學校招收具有工作經歷的職業學校畢業生的辦法。根據職業學校學生特點,完善專升本考試辦法和培養方式,支持高水平本科學校參與職業教育改革,推進職普融通、協調發展。
10.創新國際交流與合作機制。持續辦好世界職業技術教育發展大會和世界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推動成立世界職業技術教育發展聯盟。立足區域優勢、發展戰略、支柱產業和人才需求,打造職業教育國際合作平台。教隨產出、產教同行,建設一批高水平國際化的職業學校,推出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專業標準、課程標準,開發一批教學資源、教學設備。打造職業教育國際品牌,推進專業化、模組化發展,健全標準規範、創新運維機制;推廣“中文+職業技能”項目,服務國際產能合作和中國企業走出去,培養國際化人才和中資企業急需的本土技術技能人才,提升中國職業教育的國際影響力。
四、組織實施
11.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持把黨的領導貫徹到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全過程各方面,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將發展職業教育納入本地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與促進就業創業和推動發展方式轉變、產業結構調整、技術最佳化升級等整體部署、統籌實施,並作為考核下一級政府履行教育職責的重要內容。職業學校黨組織要把抓好黨建工作作為辦學治校的基本功,落實公辦職業學校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增強民辦職業學校黨組織的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深入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學生頭腦,牢牢把握學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學校教育管理全過程,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健全德技並修、工學結合的育人機制,努力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12.建立組織協調機制。完善國務院職業教育工作部際聯席會議制度,建設集聚教育、科技、產業、經濟和社會領域知名專家學者和經營管理者的諮詢組織,承擔職業教育政策諮詢、標準研製、項目論證等工作。教育部牽頭建立統籌協調推進機制,會同相關部門推動行業企業積極參與。省級黨委和政府制定人才需求、產業發展和政策支持“三張清單”,健全落實機制。支持地方建立職業教育與培訓管理機構,整合相關職能,統籌職業教育改革發展。
13.強化政策扶持。探索地方政府和社會力量支持職業教育發展投入新機制,吸引社會資本、產業資金投入,按照公益性原則,支持職業教育重大建設和改革項目。將符合條件的職業教育項目納入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預算內投資等的支持範圍。鼓勵金融機構提供金融服務支持發展職業教育。探索建立基於專業大類的職業教育差異化生均撥款制度。地方政府可以參照同級同類公辦學校生均經費等相關經費標準和支持政策,對非營利性民辦職業學校給予適當補助。完善中等職業學校學生資助辦法,建立符合中等職業學校多樣化發展要求的成本分擔機制。用人單位不得設定妨礙職業學校畢業生平等就業、公平競爭的報考、錄用、聘用條件。支持地方深化收入分配製度改革,提高生產服務一線技術技能人才工資收入水平。
14.營造良好氛圍。及時總結各地推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的典型經驗,做好有關宣傳報導,營造全社會充分了解、積極支持、主動參與職業教育的良好氛圍。辦好職業教育活動周,利用“五一”國際勞動節、教師節等重要節日加大對職業教育的宣傳力度,挖掘和宣傳基層一線技術技能人才成長成才的典型事跡。樹立結果導向的評價方向,對優秀的職業學校、校長、教師、學生和技術技能人才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給予表彰獎勵,弘揚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造偉大的時代風尚。
內容解讀
《關於深化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的意見》提出,探索省域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新模式。圍繞深入實施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區域重大戰略等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國家主導推動、地方創新實施,選擇有迫切需要、條件基礎和改革探索意願的省(自治區、直轄市),建立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部省協同推進機制,在職業學校關鍵能力建設、產教融合、職普融通、投入機制、制度創新、國際交流合作等方面改革突破,制定支持職業教育的金融、財政、土地、信用、就業和收入分配等激勵政策的具體舉措,形成有利於職業教育發展的制度環境和生態,形成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新經驗新範式。
《關於深化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的意見》共14條,是黨的二十大後,黨中央、國務院部署教育改革工作的首個指導性檔案。
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司長陳子季表示,意見是在系統總結黨的十八大以來職業教育改革發展成就基礎上,對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的進一步深化,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著力破解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突出矛盾和問題的重大改革,集中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部署職業教育改革新主張、新舉措、新機制。
針對社會對於職業教育存在的刻板印象,意見強調堅持服務學生全面發展和經濟社會發展,要求建立健全多形式銜接、多通道成長、可持續發展的梯度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推動職普協調發展、相互融通,讓不同稟賦和需要的學生能夠多次選擇、多樣化成才。
針對人才培養供給側與產業需求側匹配度不高等問題,意見提出打造市域產教聯合體和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的制度設計,更加注重服務經濟社會發展。
立足新發展格局,意見提出推動形成同市場需求相適應、同產業結構相匹配的現代職業教育結構和區域布局;強調社會力量參與,意見鼓勵支持地方和重點行業結合自身特點和優勢,在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上先行先試、率先突破、示範引領。
此外,意見在鞏固職業教育類型特色、提升職業學校關鍵辦學能力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了職業教育類型定位,統籌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繼續教育協同創新。
提出新階段職業教育改革一系列舉措
《關於深化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的意見》提出了新階段職業教育改革的一系列舉措。陳子季將其概括為“一體、兩翼、五重點”。
“一體”,即探索省域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新模式:圍繞國家區域發展規劃和重大戰略,選擇有迫切需要、條件基礎和改革探索意願的省(區、市),在產教融合、職普融通等方面改革突破,制定支持職業教育的具體舉措,形成有利於職業教育發展的制度環境和生態,形成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新經驗新範式。
“兩翼”,即市域產教聯合體和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一方面,省級政府以產業園區為基礎,打造兼具人才培養、創新創業、促進產業經濟高質量發展功能的市域產教聯合體;另一方面,優先選擇重點行業和重點領域,支持龍頭企業和高水平高校、職業學校牽頭,組建學校、科研機構、上下游企業等共同參與的跨區域產教融合共同體,匯聚產教資源,開展委託培養、訂單培養和學徒制培養,面向行業企業員工開展崗前培訓、崗位培訓和繼續教育,建設技術創新中心,為行業提供穩定的人力資源和技術支撐。
“五重點”,即圍繞職業教育自立自強設計的五項重點工作:提升職業學校關鍵辦學能力、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建設開放型區域產教融合實踐中心、拓寬學生成長成才通道、創新國際交流與合作機制。
建立部省協同推進機制
系列舉措如何貫徹落實?意見以建立部省協同推進機制為核心,提出構建央地互動、區域聯動,政府、行業、企業、學校協同的發展機制,著力營造制度供給充分、條件保障有力、產教深度融合的新生態。
出席發布會的國家發展改革委社會發展司司長歐曉理介紹,近年來,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教育部等部門通過“十三五”教育現代化推進工程、“十四五”教育強國推進工程兩個重大工程,切實發揮中央預算內投資引領作用,積極支持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
國家發展改革委還通過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設備購置與更新改造貸款貼息、製造業中長期貸款等渠道,及時做好職業教育領域重點項目的引導、儲備和推薦工作。
陳子季表示,2023年初,將先選擇約10個省份,建立部省協同推進機制。同時,梳理經驗、總結規律,形成區域職業教育產教融合政策“工具箱”並推廣套用。
此外,有關部門將推出一批關鍵政策和重點項目。一方面,圍繞“五重點”,分別推出專項工程計畫,推出一批引領職業教育領域改革的國家級項目,樹立標桿、打造品牌。另一方面,針對股份制、混合所有制改革,職業教育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等難點,在國家層面出台政策,向社會傳遞信號、給地方提供支持。
總體情況
《關於深化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的意見》總體情況
教育部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
《關於深化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的意見》是黨的二十大後,黨中央、國務院部署教育改革工作的首個指導性檔案。黨的二十大對職業教育重視程度之高前所未有,職業教育在整個教育體系中的份量之重前所未有,以一體推進教育、科技和人才三大強國建設的宏闊視野,深化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的任務之艱巨也前所未有,對職業教育的戰略定位越來越突出、實踐要求越來越明確、規律認識越來越深入,主要集中體現在“1+3+3”的系列重要論述中。其中“1”,就是習近平總書記參加黨的二十大廣西代表團討論時強調的:“要重視發展職業技術教育”,這是習近平總書記繼“職業教育前途廣闊、大有可為”之後作出的又一個帶有總括性、指導性的重大論斷;第一個“3”,就是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的:“統籌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繼續教育協同創新,推進職普融通、產教融合、科教融匯,最佳化職業教育類型定位”,這是新時代新征程上深化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的3個重大戰略舉措;第二個“3”,就是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強調的:“健全終身職業技能培訓制度”,加快建設包括大國工匠和高技能人才在內的“國家戰略人才力量”,“建設全民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學習型大國”,這是職業教育更好融入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和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3個重要努力方向。
把上述3個方面的觀點歸 結起來:深化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的內在邏輯和實踐要求,就是立足“三服務”、統籌“三協同”、推進“三融合”。
《意見》是在系統總結黨的十八大以來職業教育改革發展成就基礎上,對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的進一步深化,是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著力破解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突出矛盾和問題的重大改革,是統籌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繼續教育協同創新的重要抓手,是推進職普融通、產教融合、科教融匯的關鍵步驟,集中體現了黨中央、國務院部署職業教育改革新主張、新舉措、新機制。
職業教育的新主張
《意見》破除了“矮化”“窄化”職業教育的傳統認知,直擊改革實踐中的難點痛點問題,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觀點、新判斷,極具理論與實踐價值。
——職業教育功能定位由“謀業”轉向“人本”,更加注重服務人的全面發展。職業教育是促進就業的重要途徑,但決不是單純的就業教育。《意見》重申了職業教育的定位,就是要服務人的全面發展,建立健全多形式銜接、多通道成長、可持續發展的梯度職業教育和培訓體系,推動職普協調發展、相互融通,讓不同稟賦和需要的學生能夠多次選擇、多樣化成才,這對扭轉社會對職業教育的鄙視,消解職普分流帶來的教育焦慮有重大作用。
——職業教育改革重心由“教育”轉向“產教”,更加注重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產教融合是現代職業教育的基本特徵,也是最大優勢,更是改革的難點與重點。《意見》直面產教融合中的堵點問題,堅持系統思維,提出了建設市域產教聯合體和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的制度設計,將職業教育與行業進步、產業轉型、區域發展捆綁在一起,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創新良性互動機制,破解人才培養供給側與產業需求側匹配度不高等問題。
——職業教育服務場域由“區域”轉向“全局”,更加注重支撐新發展格局。《意見》立足新發展格局,在國內國際兩個場域謀劃部署職業教育發展。一方面,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以教促產、以產助教、產教融合、產學合作,推動形成同市場需求相適應、同產業結構相匹配的現代職業教育結構和區域布局;另一方面,立足區域優勢、發展戰略、支柱產業和人才需求,建立健全職業教育國際合作機制,使我國職業教育從“單向引進借鑑”走向“雙向共建共享”,逐步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職業教育國際化發展模式。
——職業教育發展路徑由“分類”轉向“協同”,更加注重統籌三教協同創新。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是兩種不同的教育類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但二者不是平行更不是對立的。《意見》在鞏固職業教育類型特色、提升職業學校關鍵辦學能力的基礎上,進一步明確了職業教育類型定位,統籌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繼續教育協同創新,從“不同”走向“協同”,各種教育類型優勢互補、交叉融合,都服從、服務於“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這一共同目標,服從、服務於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一共同偉大事業。
——職業教育辦學主體由“單一”轉向“多元”,更加注重社會力量參與。深化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是一項集成工程,核心力量是建立政府、行業、企業、學校協同合作的發展機制,核心目標是完成由政府舉辦為主向政府統籌管理、社會多元參與辦學格局的轉變。《意見》從辦學形式和內容上作出新部署,鼓勵支持地方和重點行業結合自身特點和優勢,在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上先行先試、率先突破、示範引領。
深化改革的新舉措
《意見》提出了新階段職業教育改革的一系列重大舉措,可以概括為“一體、兩翼、五重點”。
“一體”,即探索省域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新模式,是改革的基座。具體來講,就是要圍繞國家區域發展規劃和重大戰略,選擇有迫切需要、條件基礎和改革探索意願的省(區、市),在產教融合、職普融通等方面改革突破,以點上的改革突破帶動面上高質量發展,形成一批可複製、可推廣的新經驗新範式,最佳化有利於職業教育發展的制度環境和生態。
“兩翼”,即市域產教聯合體和行業產教融合共同體,是改革的載體。一方面,支持省級人民政府以產業園區為基礎,打造兼具人才培養、創新創業、促進產業經濟高質量發展功能的產教聯合體,成立政府、企業、學校、科研機構等多方參與的理事會,實行實體化運作,集聚資金、技術、人才、政策等要素,有效推動各類主體深度參與職業教育。另一方面,優先選擇重點行業和重點領域,支持龍頭企業和高水平高校、職業學校牽頭,組建學校、科研機構、上下游企業等共同參與的跨區域產教融合共同體,匯聚產教資源,開展委託培養、訂單培養和學徒制培養,面向行業企業員工開展崗前培訓、崗位培訓和繼續教育,建設技術創新中心,為行業提供穩定的人力資源和技術支撐。
“五重點”,即圍繞職業教育自立自強,設計的五項重點工作。
一是提升職業學校關鍵辦學能力。圍繞現代製造業、現代服務業、現代農業的亟需專業領域,組建一批國家級職業教育核心能力建設專家團隊,打造一批核心課程、優質教材、教師團隊、實踐項目,遴選一批國家級職業教育專業教學資源庫、線上精品課程和虛擬仿真實訓基地,做大做強職業教育智慧教育平台,擴大優質資源共享,服務全民終身學習和技能型社會建設。制定新一輪高職“雙高計畫”遴選方案和中職“雙優計畫”實施意見,遴選建設一批高水平中高職院校和專業。
二是建設“雙師型”教師隊伍。依託頭部企業和高水平大學建設一批國家級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培養培訓基地。推進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認定工作,指導各地制定省級“雙師型”教師認定標準、實施辦法。實施全國職業院校教師素質提高計畫,遴選一批高校開展職業學校教師專業學位研究生定向培養。實施職業學校名校長名師(名匠)培育計畫,採取固定崗與流動崗相結合的方式,吸引行家裡手到職業學校任教。
三是建設開放型區域產教融合實踐中心。啟動高水平實踐中心建設項目,通過政府搭台、多元參與、市場驅動,對地方政府、企業、學校實行差別化支持政策,分類建設一批集實踐教學、社會培訓、真實生產和技術服務功能為一體的公共實踐中心、企業實踐中心、學校實踐中心。
四是拓展學生成長成才通道。建立符合職業教育辦學規律和技能人才成長規律的考試招生制度,支持各省因地制宜制定職教高考方案,擴大套用型本科學校在職教高考中的招生規模;制定職業教育貫通培養指導意見,支持各省開展中職與高職(3+2)五年貫通、中職與職業本科或套用型本科(3+4)七年貫通、高職專科與職業本科或套用型本科(3+2)五年貫通培養;完善本科學校招收具有工作經歷的職業學校畢業生的辦法;根據職業學校學生特點,完善專升本考試辦法和培養方式,支持高水平本科學校參與職業教育改革,推進職普融通、協調發展。
五是創新國際交流與合作機制。持續辦好世界職業技術教育發展大會和世界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推動教隨產出、產教同行,打造職業教育國際合作平台,最終將職業教育打造成國際合作的戰略資源。啟動高水平國際化職業學校建設項目,遴選一批國際化標桿學校,推出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專業標準、課程標準和優質教學資源。
推動工作的新機制
貫徹落實《意見》既需強化頂層設計、突出戰略引領,又需明確地方主責、創新央地聯動,增強以問題為導向的改革共識、攻堅合力。因此,《意見》以建立部省協同推進機制為核心,設計了央地互動、區域聯動、政行企校協同的改革新機制,著力營造制度供給充分、條件保障有力、產教深度融合的新生態。下一步,將從點、線、面三個方面抓落實。
一是點上突破,支持有基礎、有意願的地方先行示範,打造樣板。2023年初,先選擇10個左右省份,建立部省協同推進機制,“一省一案”編制落實方案,“一省一策”給予差異化支持,“一省一台賬”逐項推動落實,同時,梳理經驗、總結規律,形成區域職業教育產教融合政策“工具箱”並推廣套用。
二是線上提升,圍繞辦學能力的關鍵條線,推出一批關鍵政策和重點項目。一方面,圍繞前面提到的“五項重點工作”,分別推出專項工程計畫,推出一批引領職業教育領域改革的國家級項目,樹立標桿、打造品牌。另一方面,針對股份制、混合所有制改革,職業教育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等地方“不敢碰”“不好講”的難點,在國家層面出台政策,向社會傳遞信號、給地方提供支持,引導基層大膽試大膽闖。
三是全面加強黨的領導,發揮我們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和制度優勢,用好《意見》的政策紅利。在機制上注重考核,要求各級黨委和政府將發展職業教育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整體部署、統籌實施,並作為考核下一級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職責的重要內容。在組織上注重創新,支持地方建立職業教育與培訓管理機構,整合相關職能,統籌職業教育改革發展;集聚教育、科技、產業、經濟和社會領域的著名專家學者和經營管理者等,成立專門組織,承擔政策諮詢、標準研製、項目論證等工作。在制度上注重激勵,比如,將職業教育納入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預算內投資、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等的支持範圍,支持職業學校提升能力;企業舉辦的非營利性職業學校,可參照同級同類公辦學校生均經費等相關經費標準和支持政策給予適當補助;對參與聯合體、共同體建設的普通高校,在平台建設、招生計畫等方面與專項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