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進一步加強職業學校教學工作的指導意見

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實全國、全省職業教育大會精神,進一步加強職業學校教學工作,全面提高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質量,提出如下指導意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關於進一步加強職業學校教學工作的指導意見
  • 頒布時間:2023年2月12日
  • 發布單位:河南省教育廳
通知發布,全文,

通知發布

各省轄市、濟源示範區、省直管縣(市)教育局,各高等職業學校、省屬中等職業學校、河南科技職業大學:
  現將《關於進一步加強職業學校教學工作的指導意見》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2023年2月12日

全文

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實全國、全省職業教育大會精神,進一步加強職業學校教學工作,全面提高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質量,根據《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意見〉的通知》(中辦發〔2021〕43號)、《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深化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改革的意見〉的通知》(中辦發〔2022〕65號)和《中共河南省委辦公廳 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推動現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的通知》(豫辦〔2022〕35號)精神,提出如下指導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科教興省、人才強省戰略,牢固樹立教學工作中心地位,進一步加強教學基本建設、改善教學條件,著力深化教學改革、強化教學管理,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大幅提升職業教育現代化水平和服務能力,加快建設高質量職業教育體系,為現代化河南建設提供多層次高質量的技術技能人才支撐。
(二)工作要求。堅持立德樹人、全面發展,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國工匠;堅持類型特徵、內涵發展,建立健全“縱向貫通、橫向融通”的職業教育人才培養體系,完善多元共治的質量保證機制,形成辦學特色,打造質量品牌;堅持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動形成與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轉型升級相適應的發展格局;堅持工學結合、因材施教,強化實踐能力,讓學生掌握一技之長,實現人生價值;著力夯實學生的基礎知識、基本素養,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升學觀,為終身學習打好基礎。
二、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三)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教育。推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紮實做好思想政治課這一個關鍵課程,不斷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質量和實效。深化拓展思政課課程體系,加強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中華民族發展史和愛國主義、團隊精神、社會主義教育。創新課程思政改革,推動思想政治教育與技術技能培養融合統一,遴選建設一批課程思政示範課程、教學研究示範中心。開展思想政治課教學大練兵大比武和課程思政教學大賽。堅持立德樹人,培養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統籌開展體育、美育、勞動教育和法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職業指導教育。堅持德技並修,弘揚勞模精神、工匠精神、勞動精神。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持續開展職業學校“文明風采”競賽活動、素質能力大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大賽等競賽活動。
三、最佳化職業教育專業結構
(四)最佳化調整專業結構。緊密對接我省產業升級和技術變革趨勢,建立專業動態調整最佳化機制,推動每所職業院校聚焦服務2-3個主導產業,形成具有河南特色的職業教育品牌。開展職業學校精準服務產業發展論證和專業結構調整最佳化論證工作。啟動實施傳統專業提質計畫、新興專業擴容計畫、未來專業培育計畫、特色專業賦能計畫、骨幹專業升級計畫等“職業學校專業結構最佳化五大計畫”,淘汰供給過剩、社會需求度低的專業,重點打造750個左右省級示範性專業點,推動專業結構與產業結構精準匹配,實現專業鏈與人才鏈、產業鏈、創新鏈同頻共振。
(五)建立健全專業體系。主動適應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對照新專業目錄的各項專業標準和人才培養要求,加快推進專業建設高端化、低碳化、數位化改造,實現從專業名稱到專業內涵的全面升級。最佳化專業定位,推動中職、高職、職業本科各層次人才培養目標更加明晰,實現課程體系、教學內容等一體化貫通銜接。
(六)發揮專業集群優勢。根據區域產業發展需求、學校服務產業領域定位和自身辦學優勢,最佳化教學資源配置,重點建設若干服務區域重大產業布局的骨幹專業群。探索推進“以群建院”“以院建群”,發揮專業群的集聚效應和服務功能。主動服務“一縣一省級開發區”改革,對接開發區主導產業培養技能人才、提供技術支持,提高學校專業群建設水平和服務產業發展能力。深耕優勢專業,主動服務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和更高質量更充分就業的需要,推進建設一批產業亟需的職業本科專業。
四、推進“崗課賽證”綜合育人
(七)深化課程教學改革。規範制訂實施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建立動態調整機制。對接職業標準、行業(企業)標準、課程標準和崗位需求開發課程,整合重構課程模組,結合學情最佳化教學設計,豐富教學資源和手段,精準實施教學,推進“課堂革命”。強化實踐教學環節,實踐性教學學時原則上占總學時數50%以上。引導和鼓勵教師關注真實課堂,潛心教書育人,打造一批優質課,遴選推薦一批職業教育“課堂革命”典型案例,職業教育教學成果獎評選向課堂教學改革傾斜。
(八)打造高水平教學競賽平台。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健全教學競賽體系,凸顯職業教育類型特色。堅持面向人人,辦好職業學校技能大賽、教學能力比賽、“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中職學校班主任能力比賽等教學競賽活動,為技術技能人才提供展示技能、切磋技藝的平台,持續培養更多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和大國工匠。以系統觀念建立健全省級、市縣、學校三級教學競賽推進機制,強化教學競賽資源轉化與套用,推動教學競賽活動全員化、教學化、體系化。
(九)大力開展職業培訓。落實職業學校並舉實施學歷教育與培訓的法定職責,面向在校學生和全體社會成員開展職業培訓,高質量推進“人人持證、技能河南”建設,實施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制度,不斷提高證書專業覆蓋率和畢業生取證比例,實現書證融通。優質職業學校年培訓人次達到在校生規模的2倍以上。
五、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
(十)鞏固深化產教融合。堅持把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作為職業學校教學的基本模式,持續實施職業教育產教融合發展行動計畫,重點培育一批省級示範性產教融合型職業學校,建設一批高水平專業化產教融合實訓基地,提升產教融合平台建設水平。健全多元辦學格局,重點打造一批混合所有制省級示範性產業學院。探索職業教育股份制、混合所有制辦學,加快推進20個省級骨幹職教集團實體化運作。加強省級職業教育行業指導委員會建設,完善職業教育行業指導體系。職業學校在專業設定評議、人才培養方案制訂、教師隊伍建設、教學質量評價等方面主動接受行業指導。
(十一)創新校企合作載體。鼓勵和支持企業深度參與職業教育人才培養全過程,建設一批校企“雙元”合作開發的人才培養方案、課程標準、專業課教材、實習實訓教材等,校企共建共享生產性實訓基地、技術服務和產品開發中心、技能大師工作室、工匠實驗室等。積極開展“萬人助萬企”活動和“百校萬企結對發展行動”,加強學校與優質企業開展深度合作,打造一批省級示範性校企合作項目,不斷提高校企合作層次和質量。全面推行中國特色學徒制,培育一批具有河南特色的學徒制示範典型,開展“現場工程師”專項培養計畫,校企聯合培養一大批具備工匠精神,精操作、懂工藝、會管理、善協作、能創新的現場工程師。
(十二)提高實習教學質量。重點提高認識實習、跟崗實習教學質量,中等職業學校著力探索分階段、工學交替和虛擬仿真的跟崗實習方式,重點提高學生對職業、崗位的認知和認同。高等學校應結合學生升學需要,有選擇性的調整人才培養方案,積極採取分階段實習方式,滿足學生多樣化實習需求,推進校企共同開發實習課程,提高實習質量。嚴格落實《市場監管總局 國家發改委 教育部關於開展全國教育收費專項檢查的通知》(國市監競爭發〔2022〕11號)等關於職業學校校企合作辦學和實習管理工作的相關規定,切實加強實習環節的教學、管理和服務,做到實習備案、保險全覆蓋,嚴禁學校和企業向學生違規收取實習實訓費用、嚴禁中介參與學校組織實習教學、嚴禁剋扣學生實習報酬。聚焦薄弱環節,重點支持建設10個河南省職業院校綜合實習和能力拓展基地。
六、深化教師教材教法改革
(十三)提升教師隊伍“雙師”素質。堅持把師德師風作為評價教師隊伍素質的第一標準,創新師德師風建設新模式。實施職業學校教師素質提高計畫,持續最佳化師資隊伍結構,加強教學名師、專業(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梯隊建設,開展國家級、省級“雙師型”名師工作室、教師技藝技能傳承創新平台、教師教學創新團隊等遴選推薦工作,著力培養一批職業教育名師。嚴格落實師資隊伍各項標準要求,配齊配強各類課程教師。嚴格執行教師全員輪訓制度、企業實踐制度,完善“雙師型”教師認定標準和管理機制。到2025年,職業學校“雙師型”教師比例要達到專任教師總數的60%以上。建立具有職業教育特點的教師評聘辦法,建立健全固定崗和流動崗相結合、校企互兼互聘的教師管理制度,建立國(境)外高水平專家引進機制,暢通從行業企業引進和聘用高層次人才的渠道。開展與境外職業學校的師生互派互訪活動。
(十四)規範和加強教材管理。貫徹落實教育部《職業院校教材管理辦法》,嚴格教材審核與選用,規範使用國家統編教材、規劃教材。鼓勵聘請行業企業技術技能人員參與專業(技能)課教材的開發,及時吸納行業企業新知識、新技術、新工藝、新方法。創新教材樣態,建設一批校企“雙元”合作開發的省級規劃教材,開發一批新型活頁式、工作手冊式和數位化教材。
(十五)推動職業教育數位化升級。深化教學模式改革,支持教師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改進教學方式方法,普及“理論+實踐”一體化、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方式,廣泛採用項目教學、案例教學、情景教學、角色扮演等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益。落實教育部《職業學校數字校園建設規範》,分批開展省級職業教育信息化標桿學校建設,加速推進智慧校園的升級改造,推動優質數字資源互動套用、開放共享。加快建設省級職業教育教學資源庫平台,重點開發、建設100個左右省級職業教育專業教學資源庫、1000門左右省級精品線上開放課程。組織開展教師信息化全員培訓。
七、完善教育教學保障機制
(十六)全面加強黨對教學工作的領導。各地教育行政部門要認真落實對職業教育工作統籌規劃、綜合協調、巨觀管理職責。職業學校黨組織會議和校長辦公會每學期至少要聽取1次教學工作專題匯報,及時研究解決學校教學工作中的重大問題。學校成立教學工作委員會,校(院)長是學校教學工作的第一責任人,定期主持召開教學工作會議,深化教學改革,強化教學管理。
(十七)強化教學組織管理。建立健全教學運行、常規管理、質量保障等教學管理制度,加強學校教學組織建設,最佳化教學組織機制。創新基層教學組織建設,保障專業(群)教學教研工作。嚴格教學紀律和課堂紀律管理,確保正常的教學秩序。加強教學管理隊伍建設,選優配強各級教學管理人員,定期開展管理能力學習培訓,不斷提高管理和服務水平。組織開展全省職業學校教學管理人員培訓。
(十八)健全教學評價和質量保障機制。完善政府、行業、企業、學校等共同參與的教學評價機制,把學生的職業道德、職業素養、技術技能水平、就業質量和創業能力作為衡量學校教學質量的重要指標。嚴把畢業出口關,落實學生學業水平測試、綜合素質評價和畢業生質量跟蹤調查制度,保證畢業要求達成度,堅決杜絕“清考”行為。開展職業院校教學質量抽查工作,重點對職業院校學生學業水平、教師課堂教學情況、實習實訓教學質量、畢業生綜合評價等方面進行抽查抽檢。深入推進教學工作診斷與改進制度,形成全要素、網路化的內部質量保證體系。健全教學督導人員機構,堅持和完善巡課和聽課、評課制度,保障和提升課堂教學質量。落實質量年度報告制度,做好質量年報的編制、發布和報送工作。
(十九)加大教學經費投入。各地要落實新增教育經費向職業教育傾斜的要求,健全政府投入為主、多渠道籌集職業教育經費的體制,逐步建立與辦學規模、培養成本、辦學質量相適應的財政投入制度。職業學校要最佳化支出結構,加大教學投入,人員、經費、物資優先保證學校教學工作需要,多渠道籌措資金,控制和降低行政運行成本,提高資金使用效益。
(二十)加強職業教育教學研究。職業學校要建立專門的教育教學研究機構,強化職業教育科學研究和教學研究對學校改革發展、教學改革的決策支撐和工作指導功能。堅持問題導向,加強與行業、企業合作開展教學研究。支持專業帶頭人參加學術交流、專業研討活動。按程式設立省級職業教育教學成果獎,完善職業教育教學成果獎推廣套用機制,為教師成長發展提供更加廣闊的平台,力爭形成一批在全國、全省有影響的教科研成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