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安縣職業教育綜合改革提質創優實施方案

《德安縣職業教育綜合改革提質創優實施方案》,經德安縣政府研究同意,於2021年11月4日印發實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德安縣職業教育綜合改革提質創優實施方案
  • 實施時間:2021年11月4日
為貫徹落實《教育部  江西省人民政府關於整省推進職業教育綜合改革提質創優的意見》《江西省關於大力推進全省縣級中等職業學校建設的指導意見的通知》《九江市職業教育綜合改革提質創優實施方案》檔案精神,全面推進職業教育綜合改革提質創優工作,結合我縣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教育的重要論述及全國教育大會精神,落實《江西省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九江市職業教育綜合改革提質創優實施方案》,堅持職業教育是與普通教育不同類型、同等重要的戰略定位,把職業教育擺在教育改革創新和經濟社會發展中更加突出的位置,以體制機制改革為重點,以服務發展,促進就業為導向,通過提質創優、構建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為德安乃至全市企業的發展提供有力的人才資源支撐。
二、總體目標
職業教育類型教育初步形成。中等職業教育與普通高中教育大體相當,職業教育體制機制調整合理。
中等職業教育基礎地位進一步加強,德安縣中職學校達到國家相應設定標準。中等職業學校辦學層次、辦學水平全面提升。
師資隊伍建設全面加強。中等職業學校教師配備標準全面落實,“雙渠道”教師招聘辦法全面實行;“雙師型”教師培養培訓機制更加完善。
產教融合校企合作進一步深化。政府相關部門、行業企業、職業教育機構等多方參與的職業教育工作協調機制進一步完善;校企合作內容和形式不斷創新,校企協同育人水平顯著提升。
職業教育辦學質量大幅提高。思政教育全面加強,立德樹人理念深深紮根職業學校。職業教育國家標準全面落實。著力推行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技能人才培養培訓更加適應產業發展要求。學歷證書和職業技能證書學習成果的認定、積累和轉換取得積極成效。
服務區域發展能力顯著增強。對接產業的專業動態調整機制全面形成,專業人才培養更加適應當地產業轉型升級發展要求。職業學校學歷教育與職業培訓法定責任全面落實,技術技能人才培訓滿足德安乃至九江企業用工需求。校企合作開展套用技術研發機制進一步完善。
職業教育發展環境更加最佳化。職業教育發展政策全面落實,經費投入保障更加有力;職業學校教師地位、待遇進一步提高;全社會關心支持職業教育發展氛圍更加濃厚。
三、重點任務
(一)健全完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
1.實現職普辦學規模大體相當。落實國家中等職業教育與普通高中辦學規模大體相當要求,統籌安排全縣高中階段招生計畫,嚴格依託全省高中階段學校招生電子化管理平台實施高中階段招生工作,德安縣高中階段中等職業教育招生數和在校生數與普通高中教育的比例不低於5:5。
2.夯實中等職業學校基礎地位。加快推進縣中等職業學校新校區建設,到2021年底,達到中職學校國家相應設定標準。擴大中等職業教育學位數,按照總容量達到高中階段學校學位總數的50%以上。
3.支持縣技工學校建設。完善政策措施,加強組織領導,明確技工學校功能定位,突出辦學特色,深化技工學校教育教學改革,提升辦學水平。
4.發揮職業教育資源培訓優勢作用。充分發揮縣中等職業學校學習中心作用,建成服務當地經濟社會發展,面向當地各類學習群體,以中等職業學校為主體,兼具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技術培訓與推廣、扶貧開發培訓、義務教育學生職業啟蒙、中小學生勞動教育、社區教育等綜合功能的辦學實體。落實職業學校實施學歷教育與職業培訓並舉的法定職責,按照“育訓結合、長短結合、內外結合”的要求,面向在校學生和全體社會成員開展職業培訓。
(二)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協同育人
5.促進產教深度融合。建立政府相關部門、行業企業、職業教育機構等多方參與的職業教育工作協調機制。完善縣技能人才供需信息發布平台。支持德安有實力的企業開展產教融合建設試點,對通過江西省產教融合型認證的企業給予“金融+財政+土地+信用”的組合式激勵。試點企業興辦職業教育的投資符合條件的,可按照投資額的30%抵免企業當年應繳教育費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建立並儘快出台德安縣接收學生實習實訓成本補償機制,規模以上企業按職工總數的2%安排實習崗位接納職業學校學生實習。
6.推動校企深度合作。鼓勵職業學校根據自身特點和人才培養需要主動與具備條件的企業在人才培養、技術創新、就業創業、社會服務、文化傳承等方面開展合作。儘快出台校企合作負面清單。職業學校教師和學生個人擁有智慧財產權的成果,可依法依規在企業作價入股。企業應當依法履行實施職業教育的責任,利用資本、技術、知識、設施、設備和管理等要素參與校企合作。企業與職業學校共建生產性實訓基地、技術研發中心、產業人才培養培訓基地、“雙師型”教師培養培訓基地、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職業技能競賽集訓基地、技能大師工作室,可按規定享受減免稅收等優惠政策。
7.強化校企協同育人。積極推進“引企入校”工作的落地落實,職業學校要不斷完善專業建設與產業發展相適應、校企協同育人機制。借鑑“雙元制”等模式,推行現代學徒制和企業新型學徒制。支持企業和職業學校聯合建設創新基地、生產基地,共同研究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及時將新技術、新工藝、新規範納入教學標準和教學內容,聯合開展招工招生、專業建設、實習實訓、質量評價、科研攻關等工作。普及推廣項目教學、案例教學、情景教學和工作過程導向教學等符合職教特點的教學方法、教學模式。適應“網際網路+職業教育”趨勢,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改進教學方式方法,推進虛擬工廠等網路學習空間建設和普遍套用。
8.建設一批實訓基地。抓住部、省、市扶持建設高水平職業教育實訓基地機遇,集合政府、企業、職業學校和社會力量,建設一批資源共享,集實踐教學、社會培訓、企業真實生產和社會技術服務為一體的職業教育實訓基地。
9.打造“雙師型”教師隊伍。落實中等職業學校教職工編制政策,落實國家中等職業學校生師比不低於20:1的配備標準。實行動態核編,落實公辦職業學校不低於20%的編制員額按有關規定自主聘請兼職教師,財政根據核定的教師崗位計畫控制數予以經費統籌保障政策。完善職業學校教師招聘辦法,落實“雙渠道”教師招聘制度,2021年起從持有相關領域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畢業生、職業技術師範專業畢業生和具備3年以上企業工作經歷並具有高職以上學歷的人員兩個渠道招聘專業課教師。在職業學校實行高層次、高技能人才以直接考察的方式公開招聘。支持職業學校按規定聘用在技能大賽中獲優異成績的技術能手擔任專業教師。落實《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教育部關於深化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職稱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儘快啟動中等職業學校教師職稱制度改革,做好整建制職稱過渡工作,中等職業學校崗位設定比照重點中學設定。
提高中等職業學校教師地位,執行《九江市人民政府關於大力推進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意見》(九府發〔2004〕28號)中“對於職業學校教師必須做到同義務教育階段教師同等看待,享受其同等待遇”的政策。學校通過校企合作、技術服務、社會培訓、自辦企業等項目所得扣除必要成本外的淨收入,可提取60%用於勞動報酬,單列核增單位績效工資,不納入單位績效工資總量,在分配時重點向參與校企合作、1+X證書、技能競賽等項目的人員傾斜。教師根據相關規定取得的科技成果轉讓費,計入當年本單位績效工資總量,與學校學雜費收入一樣,不受總量控制,不作為調控基數。對學校引進的高層次人才可實行年薪制、協定工資、項目工資等,所需績效工資在單位績效工資總量中單列。對學校承擔的培訓任務,與績效工資總量增長掛鈎。專業教師可按規定在校企合作企業兼職取酬。
建立健全職業學校自主聘任兼職教師的辦法,推動企業工程技術人員、高技能人才和職業學校教師雙向流動,允許企業經營管理和技術人員與學校領導、骨幹教師相互兼職兼薪。實施職業學校教師素質提高計畫,職業學校教師每年至少1個月在企業或實訓基地實訓,落實教師5年一周期的全員輪訓制度。定期組織選派職業學校專業骨幹教師赴國外研修訪學。支持職業學校探索組建高水平、結構化教師教學創新團隊,教師分工協作進行模組化教學。創建國家級職業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和省級職業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
(三)提高技術技能人才培養質量
10.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深入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學術、進學科、進課程、進培訓、進讀本,全面實施德、智、體、美、勞五育並舉的育人方針。配備數量更足、素質更優、形象更好、能力更強的思政課教師隊伍。大力加強職業學校思政教育,組織開展“文明風采”進校園活動。培育工匠精神,推進職業教育領域“三全育人”工作,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逐步實現“學歷教育證書、1+X證書、德體美勞素質融合證書”三證畢業的培養格局,努力實現職業技能和職業精神培養高度融合。落實中央、省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國小勞動教育的有關精神,將勞動教育納入職業學校人才培養方案,設立勞動教育必修課程,職業學校學生在學制內進行為期一個月的勞動教育,結合專業人才培養,依託實習實訓,參與生產勞動和服務性勞動,增強職業認同感、榮譽感和勞動自豪感,培育學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愛敬業的勞動態度。加強社會實踐環節教育,將每年的寒暑假期作為學生社會實踐時間。
11.落實職業教育教學相關標準。全面落實國家專業教學標準、課程標準、頂崗實習標準、實訓條件建設標準(儀器設備配備規範),發揮標準在職業教育質量提升中的基礎性作用。強化服務導向,對接我縣產業需求,健全專業隨產業發展動態調整機制。鼓勵職業學校對接企業生產過程,按照標準自主制訂人才培養方案,建立校級人才培養方案周期性審核制度。調整課程結構,保證實踐性教學課時占總課時一半以上,鼓勵職業學校根據國家教學標準建設具有本校特色的課程標準。嚴格執行《職業學校學生實習管理規定》,職業學校可根據專業教學實際需要集中或分階段安排學生認知實習、跟崗實習、頂崗實習。落實教師和校長專業標準,提升職業學校教學管理和教學實踐能力。鼓勵師生套用江西省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台網路學習空間進行教學。深化專業課程改革,落實教材選用要求。
12.推行1+X證書制度試點。深化複合型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培訓模式改革,全面推行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試點學校要按照突出技能、服務就業的原則,將證書培訓內容有機融入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最佳化課程設定和教學內容,統籌教學組織與實施,深化教學方式方法改革,將相關專業課程考試與職業技能等級考核統籌安排。鼓勵職業學校學生在獲得學歷證書的同時,積極取得多類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拓展就業創業本領。
13.提升職業教育信息化建設水平。落實《職業學校數字校園規範》,引導職業學校提升信息化基礎能力,建設高速穩定的校園網路,聯通校內行政教學科研學生後勤等套用系統,統籌建設一體化智慧型化教學、管理與服務平台。推動信息技術和智慧型技術深度融入學校管理全過程,大幅提高決策和管理的精準化科學化水平。落實網路安全責任制,增強網路與信息安全管控能力。鼓勵職業學校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推動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滿足學生的多樣化學習需求,大力推進“網際網路+”、“智慧型+”教育新形態,推動教育教學變革創新。引導職業學校開展信息化全員培訓,提升教師和管理人員的信息化能力,以及學生利用網路信息技術和優質線上資源進行自主學習的能力。
14.建立健全職業教育辦學質量保障制度。持續推進職業學校教學診斷與改進工作,健全職業學校內部質量保障體系,按照“需求導向、自主保證、多元診斷、重在改進”的要求,持續提升辦學質量。
(四)構建多元辦學格局。
15.鼓勵社會力量參與職業教育。深化政府部門“放管服”改革,加快轉變職能,由注重“辦”職業教育向“管理和服務”轉變。發揮企業辦學主體作用,重點支持有條件的企業參與舉辦職業院校和各類職業培訓機構。積極探索職業院校混合所有制辦學,
鼓勵社會力量與公辦職業院校合作舉辦股份制、混合所有制學校,實行相對獨立的人員聘任與經費核算政策。支持社會力量以多種方式參與職業院校專業建設,共同開發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急需專業、新興專業,改造提升傳統優勢專業。建立公開透明的民辦職業教育準入、審批制度,探索負面清單制度,健全退出機制。支持社會力量興辦職業教育培訓機構,依據國家有關法規廣泛開展職業技能培訓,滿足社會多樣化需求。
(五)健全改革發展保障機制
16.提高技術技能人才待遇水平。推動職業院校畢業生在落戶、就業、參加機關事業單位招聘、職稱評審、職級晉升等方面與普通高校畢業生享受同等待遇。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門會同有關部門,組織清理對技術技能人才的歧視政策,營造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盡展其才的良好環境。
建立不唯學歷和資歷,基於崗位價值、能力素質、業績貢獻的工資分配機制,強化技能價值激勵導向。鼓勵用人單位職務職級晉升和工資分配向關鍵崗位、生產一線崗位和緊缺急需的高層次、高技能人才傾斜。完善落實職業院校畢業生在省內就業創業優惠補貼政策,鼓勵畢業生在省內就業創業。
17.健全經費投入機制。建立與職業教育辦學規模、培養成本、辦學質量相適應的財政投入機制,新增教育經費向職業教育傾斜。嚴格落實教育附加費用於職業教育的比例不低於30%政策,逐步提高教育附加費用於職業教育的比例。落實國務院《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關於進一步完善中等職業學校生均撥款制度,中等職業學校生均財政撥款水平可適當高於當地普通高中。從2021年起設立縣本級每年不少於200萬元職業教育發展專項資金,專項用於支持中等職業學校特色專業群建設、“雙師型“教師培養培訓、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行1+X證書制度試點、職業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工作室建設、職業教育類重大活動和競賽獎勵,推進社區教育和經縣政府批准的其他職業教育支出。落實貧困家庭學生資助政策,完善學生資助體系,確保貧困家庭學生不因貧失學。
18.保障職業教育建設和用地需求。在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中,統籌布局各類職業教育基地和示範園,保障職業教育設施合理用地需求。用地計畫安排應優先保障職業教育設施用地需求。加大職業教育項目規劃建設審批支持力度,提高審批效率,最佳化服務。
19.落實職業院校辦學自主權。落實“放管服”改革要求,在內部管理、教師招聘、教師待遇、職稱評聘、校企合作、專業設定等方面,賦予學校更多自主權。大力推進職業學校內部管理體制改革,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
四、組織實施
20.加強黨對職業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堅持用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職業教育的重要論述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保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正確方向。充分發揮黨組織在職業學校的領導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牢牢把握學校意識形態工作領導權,將黨建工作與學校事業發展同部署、同落實、同考評。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帶動學校群團組織和學生會組織建設。
21.建立專項工作推進機制。建立由縣委書記、縣長任組長,縣委、縣政府分管負責同志任副組長,縣委、縣政府有關部門,縣職業學校負責同志為成員的職業教育綜合改革提質創優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統籌協調推進,形成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職能部門協調推進的工作格局。組建由縣政府辦公室主任、縣教體局局長、縣屬職業學校負責同志牽頭的工作專班,負責具體推進工作,建立工作檯賬,實行掛圖作戰。完善縣職業教育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加強部門協調,形成工作合力。
22.制定職業教育專項督導制度。完善職業教育督導評估辦法,建立職業教育定期督導評估和專項督導評估制度,落實督導報告、約談、限期整改、獎懲等制度。將推進職業教育改革發展作為對部門履行教育職責評價的重要內容,加強對各有關部門履行職責的督導。
23.加強宣傳輿論引導。每年舉辦職業教育活動周和全民終身學習活動周,深入開展“大國工匠進校園”“勞模進校園”“校園開放課程”等活動,培育和傳承好工匠精神,弘揚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造偉大的時代風尚,積極營造社會各界充分理解、積極支持、主動參與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良好輿論氛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