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寧縣職業教育綜合改革提質創優工作方案

為深入貫徹部省共建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高地啟動大會精神,根據《教育部、江西省人民政府關於整省推進職業教育綜合改革提質創優的意見》(贛府發〔2020〕16號)、省教育廳《關於做好職業教育“一市(校)一策”實施方案編制工作的通知》(贛教職成字〔2020〕30號)、《九江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職業教育綜合改革提質創優實施方案的通知》(九府發〔2021〕5號)及《關於做好職業教育“一縣(校)一策”實施方案編制工作的通知》(九職綜改辦〔2021〕1號)等檔案精神,促進我縣職業教育持續健康發展,結合我縣實際,制定本工作方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武寧縣職業教育綜合改革提質創優工作方案
  • 性質:政府規章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按照部省共建職業教育創新發展高地啟動大會部署,把發展職業教育擺在更加突出位置,找準突破口和著力點,系統設計我縣職業教育體系框架、結構布局,推動教育制度創新,建立產教深度融合,深化校企合作,為地方社會經濟發展提供技術技能人才支撐。
二、工作目標
到2022年,我縣職業學校基本辦學條件達到國家建設標準。我縣職業學校辦學水平達到《江西省中等職業學校分級標準(試行)》B級(規範)。按照A級建設標準(參照高職建設標準)加快推進武寧中等專業學校新校區建設,實現武寧中等專業學校一期搬遷(2023年實現整體搬遷),以滿足職業教育發展的需要。全面落實國家中等職業學校教師配備標準。“雙師型”教師占專業教師50%,職業教育學位數達6500個,形成多元辦學格局。最佳化專業布局,扶持重點產業專業人才培養,推進產學研深度融合,技能大師工作室見成效,促進縣域社會經濟發展。提升職業教育辦學質量,進一步健全職業教育改革發展保障機制。
三、重點任務
(一)構建現代職教體系,完善多元辦學格局
1.實現職普辦學規模大體相當。落實國家中等職業教育與普通高中辦學規模大體相當要求,統籌安排我縣高中階段招生計畫,嚴格依託全省高中階段學校招生電子化管理平台實施高中階段招生工作,中等職業教育招生數和在校生數與普通高中教育的比例不低於5:5。
2.擴大中等職業教育學位數。按照總容量達到高中階段學校學位總數的 50%,完成對我縣中等職業學校新建、改擴建,到2022年新增加職業教育學位數2000個。
3.夯實中等職業學校基礎地位。支持武寧中等專業學校建成B檔學校。鼓勵九江廬山西海藝術學校追加社會資本,按照B檔學校設定要求,加快學校基礎設施建設。
4.提高中高職銜接培養比例。到2022年,實現中高職銜接培養比例達15%目標。積極引導退伍軍人、下崗職工、農民工、往屆中職學校畢業生等接受高等職業教育。
5.統籌資源完善多元辦學格局。落實學歷教育與職業培訓並舉的法定職責,全面統籌縣域職業教育資源,進一步完善公辦中職學校為主,民辦中職學校為輔,短期社會培訓機構為補充的多元化辦學格局。鼓勵和支持職業學校承擔政府補貼性的職業培訓項目。
(二)深化產教融合發展,促進校企合作協同育人
6.深化產教融合發展。建立政府相關部門、行業企業、職業教育機構等多方參與的職業教育工作協調機制。武寧中等專業學校新校區建設堅持產教融合與產業集聚發展、園區景區建設同謀劃、同推進的原則,同步制定產教融合政策、規劃支持要素和項目。制定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激勵措施,打造國家級、省級技能大師工作室,為武寧縣域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技術技能人才支撐。建立企業接收學生實習實訓成本補償機制,規模以上企業按職工總數的2%安排實習崗位,接納職業學校學生實習。
7.促進校企深度合作。鼓勵職業學校根據自身特點和人才培養需要主動與具備條件的企業在人才培養、技術創新、就業創業、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國際交流等方面開展合作。儘快出台校企合作負面清單。企業應當依法履行實施職業教育的責任。企業與職業學校共建生產性實訓基地、技術研發中心、產業人才培養培訓基地、“雙師型”教師培養培訓基地、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職業技能競賽集訓基地、技能大師工作室,可按規定享受減免稅收等優惠政策。
8.完善校企協同育人機制。積極推進“引企入校”,不斷完善專業建設與產業發展相適應、校企協同育人機制。推行現代學徒制和企業新型學徒制。支持企業和職業學校共同研究制定人才培養方案。普及推廣項目教學、案例教學、情景教學和工作過程導向教學等符合職教特點的教學方法、教學模式。適應“網際網路+職業教育”趨勢,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改進教學方式方法,推進虛擬工廠等網路學習空間建設和普遍套用。
9.加強高水平實訓基地建設。集合政府、企業、職業學校和社會力量,建設資源共享,集實踐教學、社會培訓、企業真實生產和社會技術服務為一體的高水平職業教育實訓基地。鼓勵職業學校建設或校企共建校內實訓基地,提升重點專業建設和校企合作育人水平。創新實訓基地運營模式,提高實訓基地規劃和管理水平,為社會公眾、職業學校學生取得職業技能等級證書和企業提升人力資源水平提供有力支撐。
(三)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打造“雙師型”教師隊伍
10.落實中等職業學校教職工編制政策。落實國家中等職業學校生師比不低於20:1的配備標準。實行動態核編,落實公辦職業學校不低於20%的編制員額按有關規定自主聘請兼職教師,財政根據核定的教師崗位計畫控制數予以經費統籌保障政策。
11.完善職業學校教師招聘辦法。落實“雙渠道”教師招聘制度,2021年起從持有相關領域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畢業生、職業技術師範專業畢業生和具備3年以上企業工作經歷並具有高職以上學歷的人員兩個渠道招聘專業課教師。在職業學校實行高層次、高技能人才以直接考察的方式公開招聘。支持職業學校按規定聘用在技能大賽中獲優異成績的技術能手擔任專業教師。
12.改善中職學校教師待遇。提高中等職業學校教師地位,執行職業學校教師享受義務教育階段教師同等待遇的政策。學校通過校企合作、技術服務、社會培訓、自辦企業等項目所得扣除必要成本外的淨收入,可提取 60%用於勞動報酬,單列核增單位績效工資,不納入單位績效工資總量,在分配時重點向參與校企合作、1+X證書、技能競賽等項目的人員傾斜。教師根據相關規定取得的科技成果轉讓費,計入當年本單位績效工資總量,與學校學雜費收入一樣,不受總量控制,不作為調控基數。對學校引進的高層次人才可實行年薪制、協定工資、項目工資等,所需績效工資在單位績效工資總量中單列。對學校承擔的培訓任務,與績效工資總量增長掛鈎。專業教師可按規定在校企合作企業兼職取酬。
13.建立健全職業學校自主聘任兼職教師的辦法。建立企業工程技術人員、高技能人才和職業學校教師雙向流動的機制,允許企業經營管理和技術人員與學校領導、骨幹教師相互兼職兼薪。
14.打造“雙師型”教師隊伍。健全“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培訓機制,加強教師專業技能、專業理論及教研能力的培訓,到2022年,“雙師型”教師占專業教師50%。實施職業學校教師素質提高計畫,職業學校教師每年至少1個月在企業或實訓基地實訓,落實教師5年一周期的全員輪訓制度。支持職業學校探索組建高水平、結構化教師教學創新團隊,教師分工協作進行模組化教學。
(四)落實立德樹人任務,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15.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五育並舉的育人方針,大力加強思政課教師隊伍建設,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創新職業學校思政教育,組織開展中等職業學校“文明風采”活動,培育工匠精神,推進職業教育領域“三全育人”工作,使各類課程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同向同行,逐步實現“學歷教育證書、1+X證書、德體美勞素質融合證書”三證畢業的培養格局,努力實現職業技能和職業精神培養高度融合。落實中央、省關於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國小勞動教育的有關精神,將勞動教育納入職業學校人才培養方案,設立勞動教育必修課程,職業學校二年級學生在當年6月進行為期一個月的勞動教育,結合專業人才培養,依託實習實訓,參與生產勞動和服務性勞動,增強職業認同感、榮譽感和勞動自豪感,培育學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愛崗敬業的勞動態度。加強社會實踐環節教育,將每年的寒暑假期作為學生社會實踐時間。
16.落實職業教育教學標準。全面落實國家專業教學標準、課程標準、頂崗實習標準、實訓條件建設標準(儀器設備配備規範),發揮標準在職業教育質量提升中的基礎性作用。強化服務導向,對接縣域產業需求,健全專業隨產業發展動態調整機制。鼓勵職業學校對接企業生產過程,按照標準自主制訂人才培養方案,建立校級人才培養方案周期性審核制度。調整課程結構,保證實踐性教學課時占總課時一半以上,鼓勵職業學校根據國家教學標準建設具有本校特色的課程標準。嚴格執行《職業學校學生實習管理規定》,職業學校可根據專業教學實際需要集中或分階段安排學生認知實習、跟崗實習、頂崗實習。落實教師和校長專業標準,提升職業學校教學管理和教學實踐能力。鼓勵師生套用江西省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台網路學習空間進行教學。深化專業課程改革,落實教材選用要求。
17.推進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深化複合型技術技能人才培養培訓模式改革,推行1+X證書制度試點工作。按照突出技能、服務就業的原則,將證書培訓內容有機融入專業人才培養方案,最佳化課程設定和教學內容,統籌教學組織與實施,深化教學方式方法改革,將相關專業課程考試與職業技能等級考核統籌安排。鼓勵職業學校學生在獲得學歷證書的同時,積極取得多類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拓展就業創業本領。
18.推動學習成果的認定、積累和轉換。依託職業教育國家“學分銀行”,建立職業教育個人學習賬號,實現學習成果可追溯、可查詢、可轉換。有序開展學歷證書和職業技能等級證書所體現的學習成果的認定、積累和轉換,為技術技能人才持續成長拓寬通道。
19.加強職業學校信息化建設。職業學校教師全員參與全國中等職業學校管理信息系統培訓,落實《職業學校數字校園規範》,提升職業學校信息化基礎能力,建設高速穩定的校園網路,聯通校內行政教學科研學生後勤等套用系統,統籌建設一體化智慧型化教學、管理與服務平台。推動信息技術和智慧型技術深度融入學校管理全過程,大幅提高決策和管理的精準化科學化水平。落實網路安全責任制,增強網路與信息安全管控能力。鼓勵職業學校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推動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滿足學生的多樣化學習需求,大力推進“網際網路+”、“智慧型+”教育新形態,推動教育教學變革創新。引導職業學校開展信息化全員培訓,提升教師和管理人員的信息化能力,以及學生利用網路信息技術和優質線上資源進行自主學習的能力。
(五)健全改革發展保障機制,釋放職業學校辦學活力
20.落實職業學校辦學自主權。落實“放管服”改革要求,在內部管理、教師招聘、教師待遇、職稱評聘、校企合作、專業設定等方面,賦予職業學校更多自主權。職業學校在限額內自主設立內設機構並報縣委編辦備案。職業學校按規定自主設定崗位、自主確定用人計畫,自主確定招考標準、內容和程式,招聘方案報縣人社局備案後,公開招聘崗位信息,自主招聘各類人才。大力推進職業學校內部管理體制改革,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進一步落實和擴大職業學校選人用人自主權。
21.提高技術技能人才待遇水平。推行職業學校畢業生在落戶、就業、參加機關事業單位招聘、職稱評審、職級晉升等方面與普通高校畢業生享受同等待遇的政策。建立不唯學歷和資歷,基於崗位價值、能力素質、業績貢獻的工資分配機制,強化技能價值激勵導向。鼓勵用人單位職務職級晉升和工資分配向關鍵崗位、生產一線崗位和緊缺急需的高層次、高技能人才傾斜。完善落實職業學校畢業生在縣內就業創業優惠補貼政策,鼓勵畢業生在縣內就業創業。
22.健全經費保障機制。建立與職業教育辦學規模、培養成本、辦學質量相適應的財政投入機制,新增教育經費向職業教育傾斜。嚴格落實教育附加費用於職業教育的比例不低於30%政策,逐步提高教育附加費用於職業教育的比例。支持中等職業學校特色專業群建設、“雙師型”教師培養培訓、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推行1+X證書制度試點、職業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工作室建設、職業教育類重大活動和競賽獎勵,推進社區教育和經縣政府批准的其他職業教育支出。設立每年不少於200萬元縣級職業教育發展專項資金。落實貧困家庭學生資助政策,完善學生資助體系,確保貧困家庭學生不因貧失學。
23.保障職業教育建設和用地需求。保障職業教育設施合理用地需求,用地計畫安排應優先保障職業教育設施用地需求。加大職業教育項目規劃建設審批支持力度,提高審批效率,最佳化服務。職業教育擴容項目建設問題由職業教育綜合改革提質創優工作領導小組按特事特辦的原則協調解決。
四、組織實施
24.加強組織保障。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保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正確方向,把黨對職業教育的全面領導落到實處,重點把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同等重要地位”落到實處,確保我縣職業教育改革任務全面落實。加強職業學校黨的建設,健全組織體系,將全面從嚴治黨落實到辦學治校的全過程。
建立由縣委書記、縣長任組長,縣委、縣政府分管負責同志任副組長,縣委、縣政府有關部門,職業學校主要負責同志為成員的職業教育綜合改革提質創優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統籌協調推進,形成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職能部門協調推進的工作格局。縣教體局局長、中職學校負責同志負責具體推進工作,建立工作檯賬,實行掛圖作戰。建立縣職業教育工作聯席會議制度,加強部門協調,形成工作合力。
25.強化督導評價。完善職業教育督導評估辦法,建立職業教育定期督導評估和專項督導評估制度,落實督導報告、公報、約談、限期整改等制度,不斷推動職業教育的發展。
26.營造良好環境。每年舉辦職業教育活動周和全民終身學習活動周,深入開展“大國工匠進校園” “勞模進校園” “校園開放課程”等活動,培育和傳承好工匠精神,弘揚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造偉大的時代風尚,積極營造社會各界充分理解、積極支持、主動參與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良好輿論氛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