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推動雄安新區建設綠色發展城市典範的意見》是國家發展改革委、河北省人民政府聯合印發的檔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關於推動雄安新區建設綠色發展城市典範的意見
- 印發單位:國家發展改革委、河北省人民政府
《關於推動雄安新區建設綠色發展城市典範的意見》是國家發展改革委、河北省人民政府聯合印發的檔案。
《關於推動雄安新區建設綠色發展城市典範的意見》是國家發展改革委、河北省人民政府聯合印發的檔案。發展歷史2024年2月,國家發展改革委、河北省人民政府聯合印發《關於推動雄安新區建設綠色發展城市典範的意見》內容解讀意見提出,...
為高質量建設綠色生態宜居新城區,加快推動雄安新區綠色智慧新城建設,推進綠色建築在更廣範圍、更深程度、更高水平上實現高質量發展,河北雄安新區管委會印發了《雄安新區綠色建築高質量發展指導意見》。全文 《指導意見》分階段明確了綠色建築高質量發展的目標:到2022年,綠色建築高質量發展機制初步形成,試點示範項目取得...
完善京津冀地區生態環境協同保護機制,加快建設生態環境修復改善示範區,推動雄安新區建設綠色發展城市典範。在深入實施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中堅持共抓大保護,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綠色發展示範帶。深化粵港澳大灣區生態環境領域規則銜接、機制對接,共建國際一流美麗灣區。深化長三角地區共保聯治和一體化制度創新,高水平...
完善京津冀地區生態環境協同保護機制,加快建設生態環境修復改善示範區,推動雄安新區建設綠色發展城市典範。在深入實施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中堅持共抓大保護,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綠色發展示範帶。深化粵港澳大灣區生態環境領域規則銜接、機制對接,共建國際一流美麗灣區。深化長三角地區共保聯治和一體化制度創新,...
系統推進體制機制改革和治理體系、治理能力現代化,推動雄安新區在承接中促提升,在改革發展中謀創新,把雄安新區建設成為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載地、京津冀城市群重要一極、高質量高水平社會主義現代化城市,發揮對全面深化改革的引領示範帶動作用,走出一條新時代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徑,打造...
加強區域綠色發展協作,統籌推進協調發展和協同轉型,打造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的增長極和動力源。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完善生態環境協同保護機制,支持雄安新區建設成為綠色發展城市典範。持續推進長江經濟帶共抓大保護,探索生態優先、綠色發展新路徑。深入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打造世界級綠色低碳產業集群。...
2022年4月1日是雄安新區建設五周年,中國鐵塔協同三大基礎電信運營商,在雄安新區所有重點區域、熱點區域已經實現了5G全覆蓋。 [71]其中,河北移動在2019年至2021年共建設開通5G基站1183個,支撐新區開展5G遠程駕駛、5G車路協同、5G智慧工地、5G智慧社區等多個領域智慧型化套用探索,累計投資超過4.5億元。 [72] ...
二、緊扣雄安新區戰略定位。要按照高質量發展的要求,推動雄安新區與北京城市副中心形成北京新的兩翼,與以2022年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為契機推進張北地區建設形成河北兩翼,促進京津冀協同發展。按照分階段建設目標,有序推進雄安新區開發建設,實現更高水平、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續發展,建設成為綠色生態宜...
加快北京城市副中心、中新天津生態城國家綠色發展示範區建設及雄安新區綠色發展城市典範建設。(二)持續建設長三角區域高水平保護推動高質量發展樣板區。支持長三角三省一市推動生態環境保護一體化向更深層次更寬領域拓展。培育發展綠色生產力,壯大綠色產業集群。加強節能減排降碳區域政策協同,建設減污降碳協同創新區。推...
天津市積極配合提升雄安新區和白洋淀下遊河道行洪能力,加強蓄滯洪區建設,不斷鞏固和加強區域防洪體系。(三)加強綠色環保創新。貫徹綠色循環低碳理念,在推進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任務進程中圍繞創造“雄安質量”、打造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全國樣板,推動雄安新區使用最先進的環保節能材料和技術工藝標準進行城市建設,打造國際...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雄安新區規劃建設系列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按照“綠色、智慧型、創新”的要求,以推動雄安新區城鄉建設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大力發展建築工業化為載體,以數位化、智慧型化升級為動力,創新突破相關核心技術,加大智慧型建造在工程...
努力創造“城市副中心質量”,推進城市副中心、通州區與河北省三河市、大廠回族自治縣、香河縣(以下簡稱北三縣)一體化高質量發展,探索逐步實現共同富裕的新路徑,打造中心城區功能疏解和人口轉移的重要承載地、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高質量樣板和國家綠色發展示範區,成為現代化首都都市圈建設的重要支撐,與河北雄安新區形成...
國務院關於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質量發展的意見 國發〔2021〕15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國務院各部委、各直屬機構:規劃建設北京城市副中心(以下簡稱城市副中心),與河北雄安新區形成北京新的兩翼,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千年大計、國家大事。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
13.3公共傳播助力綠色發展宣傳 第五篇未來展望 第十四章雄安調查 14.1延續年度民生觀察 14.2研究青年友好吸引 14.3初探公眾低碳行為 14.4十大綠色發展事件 14.5把握新區研究熱點 第十五章未來展望 15.1全面推進綠色典範城市建設 15.2加快形成科技與人才雙驅動 15.3努力打造開放城市展示視窗 附錄雄安...
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統籌城水林田淀系統治理,深化白洋淀生態修復保護,開展大規模國土綠化,全面提升生態環境質量,構建寧靜、和諧、美麗的自然環境,建成新時代的生態文明典範城市。(一)系統治理,加快恢復白洋淀“華北之腎”功能。提升白洋淀流域生態涵養功能。規劃建設雄安新區“一淀、三帶、九片、多廊”生態安全...
第十二章 雄安調查 12.1 延續年度民生觀察 12.2 初探社會融合現狀 12.3 摸底生態環保意識 12.4 試問綠色出行意願 12.5 把握新區研究熱點 第十三章 未來展望 13.1 持續推進城市綠色低碳發展 13.2 高質量推進城市建設和運營 13.3 穩妥有序承接非首都功能疏解 附錄 雄安新區綠色發展大事記 參考資...
本書旨在全面回顧新區設立以來的綠色城市發展歷程,希望通過本書,及時梳理總結綠色雄安的新思想、新理念、新技術和新實踐,一方面思考雄安綠色發展的方向與挑戰,穩步走好後續的綠色發展道路;另一方面宣傳雄安綠色發展理念,發揮好雄安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示範引領作用。全書共分為五篇、十七章、二個附錄。從綠色使命、...
同時,將河北雄安新區、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中新天津生態城、福建省光澤縣、江西省瑞金市作為特例,參照“無廢城市”建設試點一併推動。2020年12月10日至11日,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垃圾分類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關於“十四五”垃圾分類工作的部署,宣傳貫徹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
2018年11月,中共中央、國務院明確要求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為“牛鼻子”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調整區域經濟結構和空間結構,推動河北雄安新區和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探索超大城市、特大城市等人口經濟密集地區有序疏解功能、有效治理“大城市病”的最佳化開發模式。2023年12月25日,據央視新聞訊息,京津冀三地在雄安新區共同...
(一)以新發展理念引領健康北京建設 堅持系統觀念、系統方法,深入貫徹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激活創新動力,促進協調發展,營造綠色環境,深化交流合作,加強共建共治共享,落實健康中國、全民健身國家戰略,全面建設健康城市,加快建設體育強市,開啟健康北京建設新階段。(二)健康北京建設要更好服務黨...
補齊長清區、濟陽區、章丘區城市服務配套,全面融入濟南中心城區發展。加強萊蕪—鋼城省會城市副中心建設,加快補齊基礎設施短板弱項,突出抓好山東重工綠色智造產業城等重點片區建設,建設黃河流域先進制造業中心和省會城市副中心主要承載區。發揮濟南戰略區位優勢,服務區域重要商品和資源要素流通,高標準建設濟南綜合型現代...
4月14日,中共中央、國務院批覆同意《河北雄安新區規劃綱要》。9月15日,印發《關於支持河北雄安新區全面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的指導意見》。 4月17日,習近平主持召開十九屆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強調全面貫徹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必須堅持統籌發展和安全兩件大事,堅持人民安全、政治安全、國家利益至上的有機統一,堅...
積極服務雄安新區建設。主動對接長三角產業和創新梯次轉移布局,用好上海自貿試驗區、虹橋國際開放樞紐等重大平台輻射效應。深化與粵港澳大灣區經貿合作,完善魯港、魯澳、魯台合作機制,加強在“一帶一路”建設、金融、物流、科技創新等領域合作交流。第二篇 在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上走在前 找準服務和融入全國構建新...
聚焦京津冀一體化發展,加強三地跨區域協同聯動,推動基於“城市大腦”的業務融合套用創新,樹立區域城市群合作發展典範。(二)數惠京畿,塑造生活服務新模式 充分發揮信息化促進公共資源最佳化配置的作用,通過數位化轉型增強服務輻射功能,主動服務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雄安新區建設。回響民生訴求,實現政務服務“一次登錄、...
補齊長清區、濟陽區、章丘區城市服務配套,全面融入濟南中心城區發展。加強萊蕪—鋼城省會城市副中心建設,加快補齊基礎設施短板弱項,突出抓好山東重工綠色智造產業城等重點片區建設,建設黃河流域先進制造業中心和省會城市副中心主要承載區。發揮濟南戰略區位優勢,服務區域重要商品和資源要素流通,高標準建設濟南綜合型現代...
在冀西北生態涵養區,重點發揮生態保障、水源涵養、旅遊休閒等功能,發展綠色產業和生態經濟,規劃建設燕山—太行山自然保護地。4.保障重大國家戰略落地實施。強化京津冀協同發展生態環境聯建聯防聯治,提升京津冀生態環境支撐區建設水平。高標準開展雄安新區環境保護與生態建設,統籌城水林田淀系統治理,進一步深化白洋淀生態...
雄安新區規劃評議專家組總風景園林師,北京市2022年冬奧會工程建設領域專家,中國勘察設計協會風景園林與生態環境分會常務理事,中國風景園林學會理事(第七屆),中國城市規劃學會風景環境規劃設計學術委員會委員,河北省文化旅遊智庫專家,河北省保定市旅遊協會名譽會長。北京市第十三屆、十四屆政協委員,政協北京市第十四...
黨中央、國務院決定設立雄安新區,是千年大計、國家大事。新區規劃建設穩紮穩打,開局起步有力有序有效。北京攜手張家口成功獲得2022年冬奧會、冬殘奧會舉辦權,規劃編制、場館和基礎設施建設等籌辦工作進展順利,冰雪運動和冰雪產業發展勢頭良好。雄安新區與北京城市副中心共同構築首都發展的兩翼,與籌辦冬奧會帶動張北地區...
一、深入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 (一)對接京津冀世界級城市群建設 堅持把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作為重大政治任務和重大歷史機遇,主動服務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主動服務雄安新區建設,對接京津冀世界級城市群建設,增強服務輻射功能,基本實現“一基地三區”功能定位。加快京津同城化發展,支持與北京毗連區域融入新版北京城市規劃...